余永泽是哪部小说里的人物(余永泽)

时间:2024-03-03 13:07:25 来源:网友投稿 编辑:心若向阳

他是《青春之歌》余永泽,戏中与林道静成婚,晚年遗憾患老年痴呆

No.1

7月9日,是德艺双馨的著名艺术大家于是之诞辰93周年的纪念日,在此,向于是之老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

说起于是之,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自然不多,但如果说起他的一系列电影形象如《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丹心谱》中的于文中、《以革命的名义》中的捷尔任斯基、《秋瑾》中的贵福等,许多看过这些电影的人则一定会拍拍脑袋,想起来了!

当然,于是之首先是一位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有人称他是“话剧界的梅兰芳”,《茶馆》中的王利发、《龙须沟》中的程疯子、《骆驼祥子》中的老马等,都是他在话剧舞台上为我们塑造过的经典形象。

其实,在众多影迷的脑海中,《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是于是之创造的经典角色之一。

《青春之歌》是1959年上映,崔嵬、陈怀皑执导的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剧情片,讲述了知识女性林道静几经周折与磨难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

其中,谢芳饰演林道静,康泰饰演卢嘉川,于洋饰演江华,秦怡饰演林红,于是之饰演余永泽。

No.2

于是之,1927年7月9日出生于河北唐山,天津人,原名于淼。15岁时,喜欢文艺的他便参加了业余戏剧活动,17岁,参加了个人首部话剧《牛大王》的演出,18岁时在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肄业,然后正式成为一名话剧演员。

1949年2月,于是之成为华北人民文工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前身)的一员,此后在舞台上塑造了无数舞台形象。

于是之参演的第一部电影,是1952年在由话剧改编的电影《龙须沟》中,主演的“程疯子”程宝庆,该片的其他主要演员还有于蓝、张伐、牛犇、叶仲寅等,这是他第一次走上大银幕。

1959年在《青春之歌》中扮演余永泽,让他的演技走进了更多人的心中。电影中,余永泽是一个地主家的大少爷,在林道静投海时他救了她。随着林道静生活中的一次次碰壁,痛苦中的她答应了余永泽的求婚,两人结婚了。然而余永泽自私自利,目光如豆,敌视革命青年,最终,他们以分手告终。

上世纪60年代,于是之还在电影《以革命的名义》中饰演了俄国革命家、全俄肃反委员会的创始人捷尔任斯基。

在六七十年代那个特殊的动荡期间,于是之遭受到了冲击,直到1978年他才又有了走上大银幕的机会。70年代,与张瑞芳等共同主演了谢铁骊、陈怀皑执导的剧情电影《大河奔流》。

No.3

80年代,于是之先后在《丹心谱》中出演了于文中、《茶馆》中出演了王利发、《秋瑾》中出演了贵福等角色。凭借《秋瑾》,于是之获得了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1984年,担任北京人艺第一副院长并主持工作。

于是之获得过若干次重要奖项。如1989年获得中国话剧金狮奖“演员荣誉奖”;2005年被评为“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2007年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荣誉称号;2009年获得首届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

于是之有一个著名艺术家的舅舅石挥,曾主演过《我这一辈子》《假凤虚凰》等。他的妻子名叫李曼宜。

然而,到了晚年,于是之不幸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他渐渐地失忆,直至说不出话来,仿若一个“高级植物人”。2013年1月20日,于是之在北京协和医院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6岁。

于是之一辈子淡泊名利。比如,有人称他是“话剧界的梅兰芳”,他连连摆手,并不承认。事实上,于是之一辈子只愿成为一名演员,其责任担当让人赞佩。

娱文娱视再一次向于是之老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

【喜欢老电影、老影人的朋友,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作者将与您一起向经典致敬,忆影人辉煌,共同重温曾经的美好时光。请记得关注“娱文娱视”我们这个小家,美文会及时发送到您的手机上,幸运会时时萦绕在您的身旁!】

电影《青春之歌》观后感

按:这是一篇43年前在大学时代写的旧文,今天再读仍然具有意义。

青春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是无比宝贵的。自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不同的是,有的人碌碌无为,青春黯淡无光;有的人则青春壮丽,放出熠熠的光彩;有的人生活道路越走越宽广;有的人则慢慢地走向死胡同。那么,怎样的人生道路才是光明的道路呢?怎样才能不虚度青春,使自己的青春绽放出绮丽的光辉呢?影片《青春之歌》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

电影《青春之歌》反映的是“九一八”东三省失陷以后,祖国大好河山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践踏,在这民族危亡,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北京学生们的爱国斗争故事。影片以电影艺术形式,通过对几个青年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与塑造,为我们展现了不同的生活道路和不同的青春形象,揭示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过程和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

余永泽,在民族危亡,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的时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钻在书堆里,整天为个人的生活东奔西忙,只贪名、图利,只想成名成家,终于走上胡适之流的道路;戴愉,出身地主家庭,一个十足的投机分子。起初,凭着一股狂热,也曾喊过几句抗日的口号,但在关键的时候就贪生怕死,出卖革命,出卖同志,成了可耻的叛徒;白丽萍,贪生怕死,为了个人的安适,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肉体,热衷于享受腐朽交际花式的生活;林道静,影片中的主人公,她虽然出身在封建家庭,但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在卢嘉川、林红的影响教育下,选择了正确的生活道路,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她不怕,不怕牺牲,成长成为了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用自己的革命行动,谱写了一曲撼人心弦的青春之歌。

当然,林道静也走过坎坷的生活道路,她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林道静因生活的挫折跳江自尽。因余永泽的相救,她才免于不幸。于是,她从余永泽身上得到了爱情和幸福;开头,她也一度满足于这种小资生活。后来,在卢嘉川的影响和指导下,她阅读了不少马列著作和进步书刊,终于找到了人生正确的道路---为民族解放、为主义奋斗的光明道路。她决心做一个追求自由进步的人。于是,她不顾徐永泽的阻拦,积极参加“三一八”纪念活动,贴标语、撒传单。最后,不惜牺牲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彻底摆脱了余永泽的羁绊,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农村,林道静与江华密切配合,领导农民同地主恶霸作斗争;在监狱里,她坚贞不屈,以顽强的毅力和敌人作斗争,经受了严峻考验。终于,她加入了中国,成为了一名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林道静选择的人生道路,是革命的道路,光明的道路,胜利的道路。林道静的青春是不平凡的青春,是美丽的青春,灿烂的青春。虽然,林道静所处的那种黑暗的社会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林道静敢于探索新的生活,敢于斗争和强烈的爱国热情、革命信念,对我们今天的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知识分子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她所走过的人生道路对我们仍有重要启示。

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朋友,在青春正茂的时候,你将怎样生活呢?是努力奋斗还是贪图安适?你将树立什么理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何迈步呢?今天,我们正处在伟大的历史时期,以为首的率领我们进行新的长征。我想,让我们把我们的理想、生活和实现“四化”的伟大事业联系起来,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四化”的壮丽事业,向新的生活、向“四化”迈步前进吧!

1979年写于湖南财经学院,学校广播室播发

张中行与杨沫

鸿渐风

(首位为杨沫)

(晚年张中行)

哲学家、散文家张中行先生1909年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后在中学和大学任教。1949年以后,他一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任职,从事中学语文教材的编辑工作。他一生笔耕精勤,著述颇丰,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著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月旦集》、《禅外说禅》、《顺生论》、《流年碎影》……

张中行研究国学,逻辑学、哲学,不仅思索老庄、孔孟、佛学,而且研究罗素、培根,这在当代文人中并不多见,其成就令众人仰视。与张老有半个多世纪交情的好友启功这样评价张中行:“说现象不拘于一点,谈学理不妄自尊大。”熟悉他的人评价他是性格耿直,心地善良,有长者风范。可张中行一生清贫,85岁的时候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屋里摆设极为简陋,除了两书柜书几乎别无一物。可老人对此却从未有怨言,甚至还为自己的住所起了个雅号叫“都市柴门”,安于在柴门内做他的布衣学者。 曾经有记者采访张中行时问他:“一个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情感是什么?”张中行答曰:“男女之情”,再追问对暮年老人来说最重要的情感是什么时,张中行还是回答男女之情,可见张中行绝对是位多情才子。

张中行先生部分著述

也许正因为一个“情”字,在他与杨沫长达半个世纪的恩怨情仇里,无论外界如何众说纷纭,张中行始终沉默以待。张中行1931年与杨沫相识,在他的回忆里杨沫当时“十七岁,中等身材,不胖而偏于丰满,眼睛明亮有神。言谈举止都清爽,有理想,不世俗,像是也富于感情”。杨沫因为反对包办婚姻谋自立,托人请张中行帮忙,到了香河县立小学教书,之后二人鸿雁往来,1932年春,杨沫从香河回到北京,就和张中行同居在北京沙滩大丰公寓。这是张中行弥足珍恋的一段生活。

杨沫的三妹、电影明星白杨的这个艺名还是张中行给起的。白杨考上北平艺专后,就请有学问的姐夫给起个名字,张中行就在他最喜欢的《古诗十九首》中取“白杨何萧萧”一句中的“白杨”二字为名。不过,后来白杨曾经多次劝杨沫离开张中行。 杨沫在回忆中写道,她那非常前卫的演员妹妹白杨曾经对她说:“大姐,你真软弱,你看他成天钻在古书堆里,一个书虫子,还成天戴着礼帽、穿着长袍,一副酸溜溜的样子,有什么可爱的!?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一个可爱的人?”

杨沫之妹,电影演员白杨

张中行北大毕业后到南开中学教书,这时杨沫又回到香河。1936年早春,张中行收到也在香河教小学的刘君一封信,说杨与在那里暂住的马建民来往过于亲密,如果还想保全这个小家庭,最好是把杨接走。为了保全小家庭,张中行把杨沫接到了天津,在南开中学附近租了两间西房,重过朝夕相处的生活。但是,杨沫但仍旧暗暗与马建民通信。张中行发现后,勃然大怒,平时文质彬彬的他一脚踢翻了火炉上的蒸锅,弄得满屋是蒸汽。也就是在1936年,张中行被南开中学解聘,于是和杨沫二人回到北京。一回到经过反复思量张中行最终向杨沫提出分手,而杨沫也“面色木然”的应允了,两人情分划上句号。杨沫和马建民结婚,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杨沫与马建民

五十年代,杨沫出版了长篇小说《青春之歌》,许多人认为其中丑化的余永泽就是张中行,张中行总是讲自己“没有在意”保持沉默。解放后,张中行只是一个落后的知识分子,在出版社当一个普通编辑。而杨沫和马建民都成了德高望重、炙手可热的老干部,待遇完全不同。在前,马建民从国务院机关调到北京师范大学任代理党委书记,副校长。后来又担任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一把手。出版社的编辑同事曾经回忆说,有汉奸帽子的鲁迅弟弟周作人门前冷落车马稀,只有张中行每个星期去看望一次。因为周作人在北大时教过张中行。日寇占领北京时,周作人出任伪职,张中行还曾经写信给老师劝阻过。 爆发了,“把老舍揪出来时,杨沫就在现场,她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兔死狐悲”,恐怖之极。据浩然撰文讲:“我看见杨沫因为害怕,高血压复发,瘫在屋里。”

前出版的《青春之歌》

为了保住自己,杨沫可谓是费尽了心机。之初,杨沫想起早先时候康生对这部书的持肯定态度的“批示”,赶紧让自己的女儿把批示油印成传单四处散发,还给当时时期的红人姚文元写信,以求得当时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们的庇护。更让人感叹的是时期杨沫和马建民这对在革命夫妇,为了保全自己的政治生命,居然互相揭发,相互攻奸,在家庭内部闹起了革命,在政治压力的冲击下夫妻之间的信任和忠诚都变得轻若鸿毛。先是马建民揭发杨沫是“混入党内”的假党员,接着杨沫也以牙还牙,用大字报的形式揭发丈夫马建民和已经被打倒的邓拓不一般的关系,并且还“曾为大特务王光美转过(入党)关系”(王光美是当时已经被打倒的的妻子)。在那场扫荡一切的政治风暴中,亲人反目为仇、夫妻互相坼墙揭发的事情成为表现自己坚定革命立场和洗刷自己罪名的最好方式,杨沫夫妻之间的互相揭发攻奸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荒谬的时代,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怎样借助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爆发式地上演了一场人间的闹剧和悲剧。

张中行呢? 杨沫的儿子写道: “张中行虽然学识渊博,却长期不受重用,运动一来,率先受审查。中他被发配到安徽凤阳劳动改造。其间,被批斗三次。一次是因挑水把水桶掉到井里,没有捞上来,说他破坏‘抓革命,促生产‘’;一次是因为晚上看彗星,被认为是想变天;一次是因书写唐诗宋词,而不钻研红宝书……后被遣返回原籍,一贫如洗,饱尝了世间炎凉。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默默无闻。他的处境,不能说与母亲的《青春之歌》没有一点关系。然而张中行却始终没指责过母亲一句。每对人提到母亲时,他总说:那时候,杨沫比我进步,比我革命。” 杨沫在后写道: “专案组里有人告诉我,为调查我的问题,他们找到了张中行。调查的人以为他会恨我(因为思想不合,是我抛弃他的),一定会说出我的什么 ‘’历史来。可是,调查的人失望了。他在本单位原已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又顶住了调查我的压力,他说了真话:‘那时候,我不革命,杨沫是革命的。’无论怎么压——我想象得出,他们对他的压力会比对贾大哥的压力还要沉重。但他绝不改口。他总是这两句话:‘那时候,我不革命,杨沫是革命的。’听到专案组的同志这样告诉我时,我对他肃然起敬了。”

晚年张中行

杨沫1936年和马建民结合,到1985年马建民去世,他们的婚姻存续整整半个世纪。幸福吗?作为他们的儿子,老鬼写出了一段不幸的、痛苦的、失败的婚姻,还哪里有“幸福”可言! 老鬼写杨沫和马建民结婚不久就感情不合,两人分多聚少,貌合神离。杨沫日记透露对马建民的意见是不爱她,冷漠,不和她住一个房间。这种现象背后,使我们体会到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厌烦。为什么会厌烦?杨沫一来感情充沛容易转移,曾经在心里爱上这个爱上那个,虽然理智上知道有丈夫有孩子,并没有怎么样,但是,不会不露出蛛丝马迹,丈夫马建民会没有反应?二来,杨沫脾气不好,大概是歇斯底里型,打、骂孩子家常便饭似的。这些原因足够作为丈夫的马建民厌烦,以至于痛苦、无奈,久而久之冷漠得形同路人。

马建民自己也有毛病,据老鬼写,马建民“抠门”到自己的女儿回家吃饭也要交钱交粮票,一两一钱、一分一厘也要算得清爽。马建民也很暴躁,老鬼就吃过他很多次暴打,杨沫打老鬼时他在一边加油加醋、摇旗助威。如此,这个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怕,仇恨多于温情。女儿马豁然就写过这样的信,信中称自己的爸爸为“马无赖”“豺狼”“死无葬身之地”等等,仇恨之烈火燃烧,那里还有父女亲情?在婚姻存续的49年中,马建民、杨沫都对对方冷透了心,每人都自顾自地不断变换着异性情人来安抚自己那颗破碎的心了。一个小气的男人、一个歇斯底里的女人,两个资历不浅的老革命,却把日子过成这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修养和性格。老鬼的文字让我们看到,这两个“革命者”,文化不高,修养很差,性格令人讨厌。原来,林道静、江华如果不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不培养出良好的性格,光靠革命热情,是过不上幸福生活的。只不过这是故事外的故事给予我们的补充认识而已。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杨沫对待自己子女的态度。杨沫的铁石心肠式的冷酷、暴戾、自私和不近人情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用老鬼的话来说就是“母亲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想着孩子——长这么大没见过母亲干过一件为孩子而牺牲自己的事。”老鬼的哥哥长期患肠炎经常肚子痛,杨沫认为他在装病,说他“自私卑微”,家里藏的钱不翼而飞,硬赖在哥哥头上,杨沫骂他是“白眼狼”、“愚而诈”,哥哥当面顶撞她,她就立即与哥哥断绝一切来往。三年困难时期,“父母买了不少高级糖、高级点心和高价营养品,但这些吃的都放在他们屋,只供父母享用。他们出门就锁门,不容孩子染指。”“哥哥和我一样,回到家也吃不饱。他每次主动交粮票,还带病帮父母干活,依旧老挨骂。他在清华大学饿昏过一次,回到家里也饿昏过一次。只有到姑姑家,才能吃顿饱饭。姑姑竟然还给过他粮票!跟父母一比,真让人感叹。”老鬼在内蒙古下乡时被错划为,杨沫处之泰然,老鬼了好几年回来,父母见到他也“只微微点点头,继续坐着,一点不像与孩子多年没见又重逢的样子”。79年老鬼在北京大学读书,在家和父母发生了一些思想观念上的冲突,杨沫竟然给校方写信,揭发和谴责儿子的言行,要求学校严加管教,必要时给予处分。

杨沫儿子,作家老鬼

老鬼的书中还披露了杨沫与她秘书之间的暧昧不清的关系。杨沫62年以后就常年住在北京香山写作和养病,很少回北京市区的家,83年杨沫以方便接待外宾为由,要北京市委给她在香山盖一个小院,房子很快就盖起了,负责操办此事的是她的一个姓罗的秘书。早在六十年代杨沫在香山结识了这个姓罗的年轻病人,这个颇有心机的病人怀着对著名作家崇拜,把杨沫吹捧为 “中国的托尔斯泰”,他精明能干,忠心耿耿,赢得了杨沫完全的信任,逐渐走近了杨沫的个人生活,成了杨沫的私人秘书,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杨沫的言行,杨沫也因此和家庭疏远得几乎行同路人,他们之间的关系维持了长达30年之久。秘书“为方便协助母亲,就堂而皇之地与母亲住在一个院子,连他的户口也上在了母亲的住处。”杨沫和秘书之间的传闻开始流传,“姐姐小胖最先怀疑,说母亲找了一个面首。老家的侄女也认为,她和那个助手关系不正常。”我们和老鬼一样,无法去证实他们之间真实的关系和行为,我们只能说,杨沫因为和丈夫关系破裂,和子女关系冷淡,在多年守活寡,受伤害的情况之下,和这个精明的秘书之间产生某种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流露出杨沫的某种人性、人心的自然状态,无论发生或者没发生什么,都情有可原吧。但这个秘书,却把这种关系当作了日后挟制杨沫的武器,凌驾在杨沫的一切家人之上,借杨沫之名谋一己之利,甚至要求杨沫把他作为遗产继承人写入遗书,由于杨沫和这等人搅在一起,使得她和孩子之间的隔膜更深,距离更远。老鬼之所以毫不避讳地写出杨沫和秘书之间的关系,只为了写出一个真实的杨沫。所幸杨沫最终后悔了自己的轻信,摆脱了秘书的纠缠。马建民去世4年后的1989年,杨沫经人介绍与小她几岁的李蕴昌结婚。

老鬼知青题材力作《血色黄昏》

与杨沫分手后,张中行和以温柔贤惠闻名的李芝銮结婚,此后一直相濡以沫,在北京过着清贫的生活。朋友回忆说,张中行精于文物鉴定,自己也收藏了不少所谓“长物”。后来名气大了,大家都找他来评判旧物真伪;他是来者不拒。旧物虽真,亦未必能入他的眼,由此也可以知道,他的收藏是精而又精。北京人艺演出《北京大爷》时,主演韩善续说:“这戏的戏核是祖传的宣德炉,张老爷子不是有一个吗?能不能借我们在戏里用用?”朋友把这话转告了行翁(张中行),行翁想都不想便说,“你抱去吧。用完就留你那里。”朋友急了,误以为他是怀疑自己找个借口来要他的炉。行翁反而笑了:“我这岁数是该散的时候了。既然你们要用,这件就给了你,那怕什麽呢?”他平日买块烤白薯就当一顿饭,却能随手把价值至少数十万的东西送人,这样的人以后还会再有吗?朋友终于没有接受他的宣德炉,但已经着实领受了他的馈赠。

张中行与李芝銮

朋友还回忆说,行公后从“发配地”香河老家回到北京,寄住在北大朗润园二女儿的家里。当时家里人很多,住得很挤。行公每天早上散步锻炼之后,就坐在一个小板凳上,以一个方凳为桌子,开始趴着写作,一写就是一上午,中午休息一会儿。他规定自己每天要写2000到3000 字。他不会电脑,也没人帮助整理稿子,但他写东西很少改动,常常是一气呵成,文稿很干净。后来条件好了,他有了自己的房子,还能比较舒展地写字写稿了。因为饱受老北大精神和思想影响,行公崇尚自由和容忍,他说:“心里有所疑就说,是自由;听者不以为忤,是容忍。”“对不同意见,我一是尊重,二是欢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决不争论。”表现在编辑工作中,就是对作者的尊重。他一般不轻易改动作者原稿,曾说自己“没有万分把握,不改人家的稿子”。而后来行公自己的稿子却每每被编辑任意删改,如把“娑婆”世界改为“婆娑”,殊不知前者是佛家术语,指众生烦恼的大千世界,后者是描述舞蹈的形容词。还有编辑望文生义,将他文章所引的《诗经》典故“七月流火”改成了“赤日炎炎,酷热难当”。

从左至右:季羡林、吴祖光、张中行

杨沫和张中行在建国后还直接间接打过交道,比较重要的几次有:1958年,杨沫的《青春之歌》出版并被改编为电影和戏剧,影响很大,作为余永泽原型的张中行生活受到影响。杨沫曾当面向张中行解释,小说是小说,不该当作历史看,张中行当时没说什么,只是心里想,如果我写小说,不会这样写。后来李芝銮曾表示要找杨沫,被张中行以“不过是小说”制止;期间,专案组找张中行外调杨沫的问题,张中行顶住巨大的压力表示“她直爽、热情,有济世救民理想,并且有求其实现的魄力”,为此杨沫很感动;1987年,黑龙江的《小说林》杂志第1期登载了《杨沫的初恋》,涉及粗俗的一面,为此引起杨沫激愤的“名誉权纠纷案”,是我国最早的知识产权纠纷之一。文章的来源是期间专案组的调查材料,杨沫却怀疑是张中行暗中指使或者主动爆料,而张对这样的人格猜疑亦难接受;1994年,杨沫与徐然在学苑出版社出版《青蓝园——杨沫母女共写家事和女性世界》合集,收录了杨沫的长文《我一生中的三个爱人》,张中行认为所述非实,“仍然用小说笔法”,非常生气。

晚年杨沫

1995年,杨沫因肝癌逝世,张中行获得消息后,表示不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因为欲见最后一面,是因为“或敬重,或情牵,而现在两者皆无。”所以这“一死一生”的最后一面,他最终还是放弃了。

11年后,2006年,与季羡林、金克木并称“未名湖畔三雅士”的国学大师张中行在北京解放军305医院安然辞世,享年98岁。

(责编:糊汤粉)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03/1696262632127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