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猫两只狗的图片(两只狗的图片)

时间:2024-03-03 15:05:29 来源:网友分享 编辑:脾气很大

河西走廊,大量狗的图像,表达出先民与狗之间的亲密关系

岩画与彩陶作为人类史前时期创造的艺术品,在艺术表现方面存在着重要的联系,通过对河西走廊地区岩画与彩陶的表现内容、艺术特征及刻画手法等方面的比较,试图揭示岩画与彩陶间的密切关系。

同时,河西走廊自古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要道,对该地区彩陶和岩画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与中亚的相互影响关系。

河西走廊,亦称甘肃走廊,地处甘肃西部。作为中原通往中亚、西亚的必经之路,是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一条黄金通道,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由此经过。

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一系列考古发现,河西走廊的岩画和彩陶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据目前研究来看,河西走廊的岩画主要分布有黑山、马鬃山、榆木山、牛娃山等十三处岩画点,发现有近千幅岩画图像,这些岩画分布广泛,题材多样。

河西地区岩画对于了解早期西羌、月氏、乌孙、匈奴、突厥等民族的分布状况、社会生活、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随着中原—甘青文化圈彩陶文化的西进,甘肃河西走廊先后出现了马家窑、半山、马厂、齐家、辛店、沙井、四坝等地域特色鲜明的彩陶类型。

河西走廊岩画和彩陶作为早期先民创造的艺术品之一,其产生、发展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中西方早期文化艺术交流有着密切的关联。

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国史前彩陶艺术始终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河西走廊岩画研究起步相对较晚,1972年酒泉黑山四道股形沟岩画的发现,揭开了河西走廊岩画研究的序幕。

近年,随着河西地区岩画点的不断发现,国内学者对河西走廊岩画的关注逐渐增多,主要集中于某一地区岩画艺术特色、制作方法、民族属性的研究。

其中,河西走廊现存岩画和彩陶间的内在联系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吴明娣在《中国原始岩画和陶器装饰浅识》中认为,创作岩画与陶器的先民相对来说处于同一社会发展阶段,所以在题材和表现形式上岩画与陶器存在着共同特点。

之后,林少雄提出岩画与彩陶具有同一文化属性。刘再聪在《甘肃黄河岩画:华夏文明在甘肃的新篇章》一文中明确指出:岩画和彩陶由于都是史前文明的艺术遗迹,所以带有一定的同源性。

郭颖珊在论文《甘青地区史前陶器上的人像研究》中也认为河西走廊陶器人像遗址的分布比岩画上人像遗址的分布更偏南,而这种空间上的分布使得二者在创作上相互影响和吸收。

由此可见,对岩画、彩陶的比较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河西走廊地处丝绸古道的咽喉之地,这一地区岩画、彩陶、雕塑等艺术之间存在哪些相通之处?

它们与我国北方其他地区以及中亚岩画、彩陶是否存在内在的关联?基于以上问题,从艺术交流与比较的视点,从河西走廊地区的岩画和彩陶的内在关系入手,探索河西地区早期艺术的面貌及与中亚文明的内在联系。

河西走廊岩画和彩陶的差异性

河西走廊岩画和彩陶同为早期先民创造的艺术作品,但由于创作载体和创作时间的不同,在表现内容上存在着一定差异。

首先,河西走廊岩画多集中于荒漠戈壁地区,这里曾经生活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有着自身的习俗特点,反映在岩画图像中,多以狩猎和畜牧题材为主。

而河西地区彩陶文化产生于公元前2200年前后中原—甘青文化圈彩陶文化的西进,同时,与中亚—西伯利亚彩陶文化的外来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伴随彩陶出土的还有大量的谷粟作物和加工粮食的工具等,由此可以推测河西地区彩陶是在农耕经济的背景下产生。作为不同经济背景下的产物,岩画和彩陶的艺术形式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其次,河西走廊早期岩画制作方法主要有磨刻、凿刻和线刻三种,与该地区早期先民的生产水平密切相关。汉代以前,限于地理条件、交通及生产水平等因素,早期创作者多使用打磨的石器来刻画,因此这一时期岩画创作多以磨刻为主,刻痕较深。

后期,岩画的创作手法趋向多元化,凿刻、涂绘均有,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甚至采用金属工具进行刻画,岩画图像也逐渐呈现出程式化倾向。

而河西走廊彩陶艺术则以涂绘为主,也有采用刻画、雕塑等形式,其生产力水平高于岩画。因而,河西走廊早期岩画与彩陶的制作方法,反映出各自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

河西走廊岩画与彩陶的相似性

张晓凌在《中国原始艺术精神》中谈到:人类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的发生通常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层级:史前人类审美意识和艺术的发生、史前艺术具体形态的发生、现代原始艺术形态的发生。

他认为后两类发生学的阶段除遵从人类史前审美意识和艺术发生的共同原则外,还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反映在技术层次上,比如岩画和彩陶。

中国最早的彩陶艺术出现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而岩画的起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期,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在祁连山大黑沟发现的大象岩画,可追溯至一万年以前,而嘉峪关黑山岩画出现的佛教图像、汉字符号创作时代可能推至唐代以后。

河西走廊岩画和彩陶创作时间的“共源性”,使得二者表现的艺术形象存在较多的相通性。动物是岩画中最主要的题材之一,尤其是在北方岩画中。

对于动物的表现远多于对人物生活的描绘,这一方面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与动物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也暗示北方岩画主要出现于狩猎时期。当时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方式以打猎为主。

河西走廊早期岩画中的动物形象多以野生动物为主,如北山羊、骆驼、野牛等,而家畜则相对较少。

对于动物形象的岩画,在学术界存在着许多观点,一种认为其动物的描绘多可能为当时生存在该地区的物种,由于岩画创作者与其密切接触,观察到动物的生活习性将其刻画在岩石上,作为记事目的。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动物岩画的描绘很可能为当时的狩猎者难以捕获这些野生动物,所以将其画下来,或表现巫术仪式,暗示获取猎物。或反映动物崇拜,祈祷某种神灵保佑族人昌盛。

总的来说,无论是哪种目的,动物岩画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投射出那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与情感表达。

动物岩画在河西走廊岩画中占据主要地位。如肃北岩画中数量较多的有羊、牛、鹿、骆驼、狗、马、野驴等动物图像。其中个体数量最多的图像是羊,据不完全统计,该地的羊岩画图像约有404个。

其中北山羊图像最多,约358个,其次为盘羊、青羊和羚羊,而这些物种在今天的肃北县境内仍然活动着,反映出该地生态环境的延续性。

岩画中对北山羊的描绘,总体上善于把握羊的形态特征,用较为灵活的方式表现羊的身体曲线和肢体动作,动态感强,将写实与神韵有机的结合为一体。

如在祁连山大黑沟山崖两侧的羊岩画图像,其中的一幅表现了两只齐头并进的北山羊,一只为公,一只为母,公羊的角向后横生,尖向内弯,而母羊的角表现得短而细。

两只北山羊四蹄张开,好似在奔跑。创作者在刻画手法上也对两只羊作了区分,公羊采用线刻的方法,体现出其边奔跑边张望的神态。

而母羊采用剪影式的描绘方法,将北山羊这一形象刻画得形神兼备。在肃北县北部的黑马鬃山上,也磨刻有一幅生动的北山羊图像,该羊有两只似长刀般的犄角,头微微向下低垂,好似在寻找食物。

据说北山羊是善于攀登的动物,它常常会在向阳的峭壁上觅食,而它的食物多以苔藓、骆驼刺、地骨皮为主,是适宜于生长在荒漠地区的动物。

这只形态生动的北山羊岩画,无疑就是这一物种生活在该地的见证。羊的图像也大量出现在甘肃早期彩陶中,甘肃辛店文化出土有一羊角纹双耳彩陶罐,罐体上描绘的双勾曲纹,十分接近于甲骨文中的羌字,体现出了早期羌民族与羊的密切关系。

这一文化也影响到了河西走廊周边地区,如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岩画,反映出生活在河西走廊的先民对动物怀有特殊的情感,他们将这些情感反映在艺术作品中,岩画和彩陶则就成为情感的载体。

狗作为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它在狩猎活动和保护人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肃北县大黑沟、嘉峪关黑山等地均发现磨刻的犬岩画。

犬纹也见于兰州市博物馆收藏的辛店文化双钩犬纹双耳彩陶罐,该罐腹部有两组醒目的钩形纹绘于上下两组平行线之间,双钩正中站立着两只狗,两狗面对面虎视眈眈,活灵活现。

此外,同一文化遗址还出土一件犬纹彩陶罐,罐口内外绘有平行线,两耳之间有一只狗的图案,狗周围画有叶状的线条,展现出狗置身于树林之中的场景。

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也有发现犬纹人身纹彩陶罐,颈部描绘有几何纹、水波纹及弦纹各一周,上腹绘有两组变体双勾纹夹兽首人身纹,为直立犬首人身像。

玉门火烧沟遗址也出土有一件三狗纽盖彩陶方鼎,在方鼎上施以圆雕的三只整齐站立的小狗,形态生动传神。河西走廊地区早期艺术中狗的图像大量描绘,表达出先民与狗之间的亲密关系。

结语

河西走廊的岩画和彩陶虽为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但在风格上呈现出共通性。如,在嘉峪关黑山岩画中表现狩猎场景时,猎人的形象往往会小于猎物,猎物形体被夸大数倍。

这一方面反映出当时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类对野兽祈求占有的迫切心理,象征着创作者渴望征服野兽的愿望。

这种形式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揭示了原始人精神状态的特殊规律,即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所说的“互渗律”。

这个定律是以原始意识在极其多样的人和物之间确立的神秘关系为基础的,由互渗律体现人对自然事物的祈求。

参考文献

1.高启安:《岩画是甘肃省的重要文化财富》,《丝绸之路》2019年第4期,第20页。

2.吴明娣:《中国原始岩画和陶器装饰浅识》,转引自王邦秀主编:《2000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478页。

3.互晓辉:《地母之歌:中国彩陶与岩画的生死母题》,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2页。

4.刘再聪:《甘肃黄河岩画:华夏文明在甘肃的新篇章》,《丝绸之路》2019年第4期,第26页。

5.郭颖珊:《甘青地区史前陶器上的人像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018年5月,第55、56页。

6.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重庆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9页。

狗粮!皮蓬前妻与乔丹儿子海边度假拥吻,拉尔萨西语示爱:我太爱你!

6月25日消息,目前,公牛巨星迈克尔-乔丹的二儿子和斯科蒂-皮蓬的前妻拉尔萨-皮蓬正在热恋中,拉尔萨比小乔丹大了16岁。日前,两人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最新的度假合照,拉尔萨-皮蓬用西班牙语对小乔丹说:“我太爱你了!”

众所周知,“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一共有5个孩子,和前妻胡安妮塔生了2男1女,32岁的马库斯是二儿子。作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马库斯如今打理一家公司,主要做Air Jordan品牌服装的电商平台。

48岁的拉尔萨-皮蓬是乔丹前队友皮蓬的前妻,20岁时,拉尔萨就和30岁的皮蓬在一起,两人结婚多年生育了3男1女。但是因为感情不和,拉尔萨和皮蓬2017年协议离婚。

去年9月,两人在迈阿密的一家高级餐厅公开约会,被狗仔队拍到,虽然两人很快离开现场,但是此后不断爆出了新的甜蜜合照。今年2月14日情人节,两人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恩爱合照,正式公开了恋情。

近日,两人分别在个人Instagram上晒出亲密拥吻照。

昨天,马库斯-乔丹先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一张与拉尔萨的拥吻照,并这样写道:“分离焦虑最大化。”

很快,拉尔萨就在评论区用西班牙语回复小乔丹:“Te amo mucho(我太爱你了)❤️”

今天,拉尔萨又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两人在迈阿密度假时的拥吻照,皮蓬前妻穿着比基尼十分性感,而小乔丹光着膀子,一身黝黑皮肤。

拉尔萨为二人最近共同举办的播客节目《分离焦虑》做宣传:“温度刚好@分离焦虑。”

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小时候阿姨抱,长大后抱阿姨”

“帮主看到拉尔萨:叫爸爸”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皮蓬你会骂帮主吗”

“有时候真的不理解,图啥?找个18岁的不香吗?”

“婶婶的一个吻,让我思念到如今”

“皮蓬又要狂骂乔丹了”

“乔丹:我该叫弟妹还是儿媳?马库斯:我该叫婶婶还是老婆?拉尔萨:我该叫老公还是侄儿?皮蓬:都别叫了,是我老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03/1696260648116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