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栅栏门图片(铁栅栏门)
防盗门不防盗!单元门禁门外伸手就能摸到门内开关
小区改造本是件好事,家住青山区红卫路街碧园社区49街坊的居民们却高兴不起来。近日,社区多位居民向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小区改造完工不到两年,不少单元楼新装的防盗门出现松动,大批门禁系统的弱电盒未加盖,电源、电线裸露在外。一些居民还发现,从单元楼门外伸手穿过铁栅栏门,可以直接摸到门禁开关,门禁系统形同虚设。
连日来,长江日报《拍“板”》栏目介入协调,青山区房管局组织代建方、施工方等人员现场摸排,对存在问题的楼栋门进行修复、加固,并对线盒破损的门禁系统逐一排查、维修。目前,已有近半损坏的门禁线盒被修复,部分安装位置不合理的门禁开关已被挪位。
小区防盗门不防盗
从门外伸手就能摸到门内开关
反映问题的居要集中在49街坊146门至158门。居民们反映,2021年,小区完成改造后,居民们就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线路规整不到位、楼栋内杂乱无序等。更为显著的是,新装的楼栋门和门禁系统形同虚设——门和墙体之间焊接不牢固、门禁系统失效等不在少数。
居民演示门禁失效。记者尹勤兵 摄
4月7日至10日,长江日报记者多次前往该小区采访发现,多个楼道内强弱线缆管道纵横交错,墙面破损不堪,甚至还有供电箱合不上盖。
记者先后走访近10个门栋发现,仅个别门栋的门禁系统正常工作。其余门禁中,有的磁吸装置失效,有的楼栋门被砖块、木条等物品挡住,根本没关上。门内侧的楼道墙面上,均挂着一个方形弱电盒,本是用来放置门禁电源插头、接线板等设备的,但大部分线盒并未加盖,电源、电线或裸露在外,或悬垂在空中。一位居民称:“印象中,从完工到现在,很多线盒的盖子就没盖上过。”
在该小区156门,楼栋门一直虚掩着,随手一拉就能拉开。记者注意到,这扇门上的磁吸铁块已经松动移位,关上门后无常吸附。住在该栋一楼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门禁问题从改造完工后就一直存在,他们向社区反映多次也未得到解决。由于楼栋门安装不牢固,这位居民只好自己找材料予以加固。
交谈中,这位居民走到楼栋门外,从门上的栅栏间隙将手伸进来,轻松按到了位于楼道内的门禁开关。“这才是最令人哭笑不得的地方。从外面伸手就能够到开关,这样的防盗门装着有什么用?”
居民演示从门外伸手就能摸到门内的门禁开关。记者尹勤兵 摄
10日上午11时许,住在157门的一对老年夫妇回家,看着悬垂在外的门禁电源直摇头:“随手拔掉插头,门禁就失效了。改造装门禁,本是为了大家住得安全、放心,现在和没装一个样。”
社区工作人员:
多次转达诉求却无人维修
10日上午,记者走访了49街坊所在的碧园社区。一位工作人员说,确实有不少居民向社区反映门禁存在的各类问题,社区也多次向相关单位转达了居民诉求,但一直没人前来维修。然而,当记者根据楼栋内张贴的责任信息公示牌,联系该改造项目施工方时,对方却称“从未接到居民或社区反映相关问题”。
记者电话联系上该小区改造的监理单位负责人。该负责人称,改造完工前,他就已经被调走了。对于后续施工情况,他并不了解。对于相关问题,他会联系施工方前来处置。
据这位监理介绍,该项目甲方单位为青山区房管局。根据公开信息,记者致电该局反映情况。工作人员称:“我们这里是局办,反映问题要找旧改专班或投诉科室。”记者随后联系上该局相关专班,向其反映49街坊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称:“建议你们先通过我们投诉科室反映情况,然后再转办到我们这里。”在记者一再要求下,专班工作人员才同意到现场实地查看。
当天中午12时许,青山区房管局多位工作人员及项目代建方负责人来到现场。记者准备现场向其演示从外面伸手就能打开门禁,一位范姓工作人员表示:“你就说有哪些要求,我们改就是了。”
现场查看过程中,范姓工作人员多次暗示,门体松动、线盒裸露、门禁失效等问题,与居民们日常使用有关。项目代建方负责人当场承诺,立即通知有关施工方前来整改。
《拍“板”》栏目协调多方整改
施工方承诺:2周内全部整改
施工人员对门禁系统进行维修。记者邓小龙 摄
10日,项目代建方“挚诚公司”负责人解释称,负责楼栋门施工和门禁系统安装的是两家分包商,目前相关人员均在外省,将通知他们尽快赶来处理此事。
12日一早,代建方“挚诚公司”、总包方“中国一冶”以及施工相关的分包商均来到现场。10时许,记者来到现场时,负责门禁设备的公司已安排人员对部分裸露、缺盖的线盒进行了修复。在156门,一位施工人员将“伸手可及”的门禁开关拆除,重新布线安装,将开关挪到了另一侧墙面消防箱的内侧。
“当初是为了方便老人使用才这样安装,确实是我们考虑不周。”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门禁系统磁吸装置打开后复位的时间大概在5秒左右,为防止老年人因腿脚不便来不及开门,当初安装时才选择了将开关放置在离门较近的位置。开关现在的位置,既不影响使用,又不会出现从门外就能摸到的情况。
施工人员将“伸手可及”的门禁开关挪到合适位置。记者邓小龙 摄
据施工方摸排、统计,碧园社区49街坊180多个门栋中,约有三分之一的门禁线盒、开关存在相关问题。目前,施工方已加固了3个问题比较严重的楼栋门,对近半损坏的门禁线盒进行修复。施工方承诺,将在大约两周内把全部有问题的楼栋门和线盒修复完毕,同时对所有位置不合理的开关进行移位处理。
施工方表示,今后,他们将加强与社区的沟通、联动,发现相关问题后第一时间到场处理。
(长江日报记者邓小龙 尹勤兵)
【编辑:赵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
家门口的图书馆,您知道在哪儿吗?记者实地走访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毅
您家门口有图书馆吗?您知道它在哪吗?最近,一股探访社区图书馆的热潮,在社交媒体上传播。
数据显示,北京市社区图书馆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0%。但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很多图书馆并不好找,甚至图书馆就在身边,居民也不知情。
不好找,按图索骥有点难
书香四溢、窗明几净,有空调、有网络,离家几百米,就有诗和远方。不少读者把体验社区图书馆的经历,分享在了网络上。有北京的读者还推荐,使用“阅读北京”小程序,查找自己家附近的社区图书馆。
记者打开“阅读北京”,准备按图索骥。这款小程序属于“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具备扫码借书、网上借阅等功能,其中就包括基于位置信息的查找“附近图书馆”。北京市的所有公共图书馆,在这个功能里都能查找到地址和电话。
记者查找黑庄户乡的社区图书馆,显示位置在北京音乐园。前往后发现,这里是一大片音乐产业园区,包含很多工作室和音乐企业。在园区里转了个遍,也没找到图书馆。经询问,园区里有一个书店,但书店工作人员说,他们不是公共图书馆。最后,记者致电黑庄户乡才得知,这里的社区图书馆在黑庄户乡第二办公区党群服务中心,距离小程序给出的位置2公里。
在查找泰禾时代中心的社区图书馆时,显示位置在东石东路4号院8号楼,直接点击小程序的导航功能,结果把记者指引到了潞西路的府东苑小区里。泰禾时代中心和东石东路,在地图上都不存在。记者费尽心思,才锁定了2公里外,位于东石东一路的泰禾1号街区。在街区的服务站附近,找到了社区图书馆。
对于陌生人,按图索骥不容易,居住在本小区的居民呢?记者在泰禾1号街区附近,随机采访了10个居民,只有图书馆附近一个咖啡馆的老板,明确社区有图书馆,且知道位置。另有1人知道社区有图书馆,但忘了具置。其余8人均不知道社区有图书馆。
缺宣传,好酒也怕巷子深
“图书馆?有吗?我知道外边那条路上有个书店,要不你去那看看。”在永定门东街,记者遇到了热心的居民,他不知道社区有图书馆,即便当时他站的位置,距离天坛街道图书馆只有100米。
天坛街道图书馆在天坛南门剧场里。走进剧场,这里正在演出。保安说,图书馆在二楼,需要从剧场外的楼梯上楼。记者绕到侧面,爬上二楼,迎面而来是一个咖啡馆,老板正忙着招待顾客,他往里屋一指,“里面就是,您看看去”。这是一间不大的图书馆,读者和咖啡馆的顾客,正坐着看书,加一起大约七八个人。这个图书馆可以“通借通还”,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的持卡人,可以在全市所有“通借通还”图书馆借书、异馆还书。可惜的是,图书馆的管理员不在。
体育馆路街道图书馆在街道文化活动中心里。推开一扇铁栅栏门,再走进一栋三层小楼,遇到了工作人员。得知记者来找图书馆,他打开了走廊灯,把记者带到图书馆,并打开馆内灯。图书馆面积不大,但各类书籍和报刊码放整齐有序,当天下雨,记者是唯一读者。工作人员说,最近暑期,偶尔有带孩子来看绘本的居民。
记者也是石榴庄街道图书馆当天的唯一读者,这个图书馆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介绍,儿童绘本比较新,其他书籍相对老旧,有些还缺册。每天到馆读者,平均大约四五个人。
这些人比较少的图书馆,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特点,就是缺乏宣传渠道。有工作人员说,图书馆有时候也办活动,但没有公众号,活动通知就写在馆外展板上。除非走近了实地考察,不然很多居民,不知道家门口有图书馆。
馆闭了,缺人缺钱不好办
龙潭街道图书馆,在夕照寺大街16号院5号写字楼6层。记者走到楼前,发现入口处摆放了一个醒目的展板,写着“六层招租”。
楼里没人,上到6层,没有照明。打开手电,能看见原图书馆门外贴着一个闭馆通知,显示因春节假期及场馆搬迁等原因,该图书馆在2023年1月19日闭馆。记者致电图书馆电话无人接听,查询信息得知,该馆仍在升级改造闭馆中。
同样闭馆的还有广外南里社区图书馆。该图书馆位于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内,但目前关着门,透过窗户看到,馆内书架大部分空着,书刊堆在一起。工作人员说,图书馆原来有专职图书管理员负责,但目前缺人手,所以暂时无法开放。
正在准备闭馆的还有本家润园社区图书馆。工作人员透露,图书馆正在走撤馆流程,现在无法使用电脑系统借阅图书。
双井街道图书馆,在富力城小区内的综合配套楼。记者走访时,楼内空无一人,走廊黑着灯,走到二楼的图书馆,发现管理员外出,留下电话,关上了馆门。记者联系后得知,这个图书馆的管理,由社区工作人员兼职。尽管周一到周五开放,但如遇社区繁忙,人手不够,可能会临时闭馆。东高地街道图书馆,因为人手原因,周末无法开馆。
《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7-2018)》提到,北京社区图书馆,“藏书量小、书籍旧、质量低”,“环境条件较差,开馆时间偏短”,“社区图书馆员年龄偏高、学历层次偏低”。
走访时,记者发现,社区图书馆与社区其他文体机构共用场地,管理员多数由社区工作人员兼职。有管理员提到,依然存在人手不足、经费紧张、书籍更新慢、周末不开馆等问题。
好示范,24小时自助服务
除了以上图书馆,北京还有很多广为人知、运营出色的社区图书馆。记者此次走访,也遇到两个。
垡头街道图书馆在垡头地区文化中心内,单独占了5层几乎全部的面积。有读者说,去垡头站坐地铁的时候,总能看到这个醒目的建筑。
这个图书馆也是记者走访的社区图书馆中,面积最大、藏书最多的一个。周六下午,这里坐满了读者。两个图书管理员,忙着给读者办理“通借通还”业务。从陈设上看,这里更像一个时髦的书咖,一辆酷劲十足的摩托车,作为装饰,摆放在图书馆中央。读者们,有的在翻书,有的在写写画画,有的插上耳机敲打着电脑。图书馆的公共属性,得到最大发挥。
泰禾1号街区的社区图书馆,尽管不好找,但让记者印象深刻。这是一个24小时开放的智能文化空间。记者持北京市公共图书馆网络联合读者卡,通过扫码、认证、刷卡,实现了进门阅览。据读者介绍,这里还可以人脸识别进门。别看图书馆面积只有约30平方米,但设施齐全,通借通还。有读者告诉记者,这个图书馆平时无人值守,管理员每天会过来一次,整理环境,收集还书。“我有时候晚上回来很晚,发现这里的灯是关着的,但要是进门阅览,灯会自动打开,还挺节能。”
记者查询得知,像这样的24小时智能社区图书馆,在通州区京铁潞园、公庄社区等地也有开放,总数已经超过15个。需要人手少、开发时间长,是这类社区图书馆的最大优点。
经过多年持续发展,北京社区图书馆进步明显。截至今年5月,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市16个行政区,联网成员馆已达457家。建设图书馆、扶持实地书店,北京市每年都在为市民创造良好阅读环境而努力。好酒也怕巷子深,藏在身边的社区图书馆,理应得到更多关注和利用。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02/16962442893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