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续膏的作用(断续膏)
膏药,究竟是怎么治病的呢?
读完此文,您就知道什么才叫做“膏药”!
山西省中医院 骨科
膏药可不仅是咱们中国有,西方医学体系里,膏药属于经皮吸收的一种药物剂型。但是,咱们中医的膏药尤其应用广泛,而且历史悠久,几乎覆盖所有的疾病治疗领域。
中医学领域包含五大药物剂型——丸、散、膏、丹、汤,膏药是五大剂形之一。而且,它的作用不可小觑:“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
咱们中医传统的膏药,包括膏和药两个部分。
首先说说“膏”:膏,其实就是药的一种载体。中药外治的膏剂有硬膏和软膏两大类。大家平时常用的一般都是硬膏,是将组方配伍的中药混匀于适当基质中,摊涂在纸、布或皮上(狗皮膏药)成型的。使用时贴于患处或人体经络穴位上,药物透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产生局部作用或全身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古装电视剧里的坏人太阳穴上常贴的那种,就属于硬膏。这里所说的基质是用来将药汁固化的一种物质,譬如铅膏药,包括“黑膏药”和“白膏药”;松香膏等。
而软膏,就是大家常用的像牙膏一样的抹剂。一般是用植物油、蜡腊、凡士林或动物脂肪等作基质,加入中药研粉所制成的半固体剂型。《倚天屠龙记》里的黑玉断续膏就属于一种软膏。【当然,这只是小说哦!】
膏药在我们国家出现得很早。《山海经》中就记载了一种羊脂类药物,用于涂擦皮肤防治皲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成书于公元前413年的战国时代,是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医著,也是目前最早记载用膏药治病的医书。这本书中记载的膏药还仅限于以单纯的动物脂肪为基料,用以治疗外伤。
甘肃武威县汉滩坡汉墓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年代在汉初,其中有目前最早以“膏药”命名的3个完整的组方:“百病膏药方”、“千金膏药方”、“妇人膏药方”。——也就是刘邦、项羽那个时代的人使用的就是这样的膏药。我们看这样的膏药处方,就能大致猜测出那个时代的人容易得什么样的疾病,也就能推断出那个时代的人大致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生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确实很容易有一种穿越感啊!】其中最为完整的是“千金膏药方”,原文记载:“治千金膏药方:蜀椒四升、川芎一升、白芷一升、附子三十枚、凡四物皆冶,父且,置铜器中,用淳醢三升渍之......此膏药大良,勿得传。”翻译一下,就是说此方由四味药物组成,将药物研成粗粉,用醋泡,猪油炸,以脂肪和鸡蛋黄为基质,可外用也可内服,效果良好,使用部位应该是直接作用于患部。【还没有后代的按经络穴位用药的概念】
魏晋之后,膏药的发展就变得越来越迅速了。而且,后世至今最常见的黑膏药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那就是西晋《崔化方》中的乌膏。黑膏药是以食用植物油与铅丹为基质,根据临床医疗需要配入不同的药材原料,经高温炼成的一种铅硬膏。
到了宋代,由政府组织编纂的《太平圣惠方》是历代外用膏药记载最多的一部著作,此时的黑膏药已经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到明代《本草纲目》中膏剂品种已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中,用吴茱萸研末醋调,敷涌泉穴,治疗鹅口疮至今还应用于临床。
清代,膏药已经是一种常见的民间用药了。当时的硬膏主要是以黄丹、麻油、官粉、松香为基质。软膏多以麻油、黄蜡、白蜡、醋、酒、水为基质。针对不同病情,随症加药。譬如王洪绪《外科全生集》中的“阳和解凝膏”,现在也是消肿散结的一个有效手段。
近代,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膏药从炼制方法到剂型改造都极大地发展和革新了。譬如传统黑膏药存在环境污染大,中药在高温油炸浓缩时有效成分容易丢失,使用时可能造成铅中毒危险等缺陷,临床上已经基本被中药橡皮膏所取代。但是,中药橡皮膏采用橡胶和松香,所以存在着难以克服皮肤过敏的问题。如今,有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发展做后盾,出现了中药巴布剂——将中药提取物或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和适量比例的辅料混匀后涂于布上制成的外用制剂,作为新型外用透皮贴剂,是目前临床使用的主流膏药。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01/169625991811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