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方你在北方歌曲评论(我在南方你在北方歌曲)
听,全球南方“平等的呐喊”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认为,2023年全球政治最有意义的趋势之一就是全球南方国家越来越有影响力。
“全球南方”并非新词,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所指的就是与北方发达工业国家相对的发展中国家或第三世界,结合当下的政治语境,可理解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
在关于全球南方的众多思考讨论中,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被频繁引用。这是一本讲述第三世界被卷入西方主导的全球体系400余年历史的鸿篇巨著。在对浩繁宗卷的梳理分析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得出了一个“必然的、关键性的结论”,即第三世界的欠发达及第一世界的过度发达或者畸形发达,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这一结论,或可直白地理解为,第一世界的“过度发达”或“畸形发达”是由第三世界的“欠发达”所供养支撑的,而这恰恰根源于近代以来两者在全球体系中所形成的“中心-边缘”依附关系。
PART 1
全球南方的“觉醒”
《全球》里的第三世界通史完结于上世纪80年代。40多年过去了,西方与第三世界,或者说全球北方与全球南方之间的不平等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尽管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大势,它们也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召开的首届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同发达经济体一道“坐上了主桌”,但总体而言,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体系中仍未得到与它们的经济体量以及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等量齐观的赋权。
西方不甘心失去霸权,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推三阻四,又试图驾空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更不用说某大国不时利用货币霸权从世界各地收割羊毛并以“贸易战”“科技战”等方式对追赶者肆意围堵打压。这无疑让全球南方心积不满。
近年来,国际政治中的两大“黑天鹅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南方对不平等的南北关系及其所遭遇的冷漠的不公正的对待的愤懑之情。
新冠疫情给所有国家都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全球南方却成了“最受伤的一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不久前罕见地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开火”,批评两家机构的现有架构与规则“不公平地偏向于”发达国家。
按照古特雷斯的说法,疫情期间,被视为发达国家代表的七国集团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了总计2800亿美元的资金,而一些最不发达国家获得的资助仅约80亿美元,考虑到七国集团总人口约7.7亿而最不发达国家人口合计约11亿的事实,这一差别对待从道义上而言无疑是错误的。
西方国家自私自利的“疫苗民族主义”同样令全球南方国家心寒,“被富国和全球机构抛弃”的感受刻骨铭心。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今年6月的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上指责西方国家当时“购买了全世界所有的疫苗”,而非洲国家“像是乞丐”。“我们不停地说:什么更重要?是生命还是你们的大型制药公司的利润?”“我们感觉北半球的生命比全球南方的生命重要得多。”
骤然升级的乌克兰危机带来的粮食短缺和能源危机等外溢效应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南方国家的困境。当全球南方呼吁和平谈判,西方国家却在拱火浇油,让全世界继续为它们的地缘政治狂热和意识形态执着买单。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务,如今,因为西方国家不停鼓噪制度对立和阵营对抗而面临着边缘化的风险。
全球南方还面临着选边站队的压力。比如,西方就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大加指责。对此,印度外长苏杰生回应道,欧洲必须摆脱一个心态,就是欧洲的问题是世界的问题,但世界的问题却不是欧洲的问题。
毫无疑问,西方世界注意到了全球南方的“大觉醒”运动,它们不再是软弱无力的“逆来顺受者”,不再接受西方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颐指气使地讲话,认为自己也有权利过上更富足的生活、获得受尊重的地位。
一直自视为西方世界一员的日本,其最大财经类报纸《日本经济新闻》在此次约堡金砖峰会前夕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兴国家对欧美殖民时代的愤怒加剧》的文章。文章提醒西方:“对世界现状日益不满的全球南方国家加强合作,西方不应对此等闲视之……随着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力和话语权增强,压抑多年的愤怒岩浆有爆发的危险。”
与其说是“岩浆爆发”,不如说是“平等的呐喊”。
这一呐喊,从全球南方被卷入西方主导的全球体系并遭受暴力、压迫、剥削时就已经开始了。
如今,这一群体发出了新一轮“平等的呐喊”,共同捍卫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发展空间,呼吁建立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是的,这或将开启一场南北关系的真正质变,一个人类发展进步的崭新篇章。
PART 2
从万隆到约堡:新的交响
自2009年以来,金砖国家领导人已举行了14次会晤,在约堡的第15次会晤,格外地不同寻常。
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在这场全球南方的“大觉醒”运动中,它能否真正担负起领导者角色,带领全球南方国家从觉醒迈向行动,推动多极世界建设实现新突破,带来国际秩序的真正改变,是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金砖没有让“全球南方”国家失望,没有让人类进步力量失望。
约堡峰会前,一些西方媒体蓄意炒作金砖国家的内部分歧、鼓噪金砖五国“对抗七国集团”的博弈叙事,一会儿煞有介事地说金砖“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附庸”,一会儿忧心忡忡于扩员后的金砖将是“一个制衡欧美的全球反西方联盟”。尽管外部环境波谲云诡,金砖不但实现了历史性扩员,更以一场规模空前的“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向全世界展现了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坚定决心、共建美好世界的强大意愿。
习惯以二元对立思维看世界、以意识形态分敌友的西方媒体十分不解:“这些几乎没有共同点的国家靠什么凝聚在一起?”当它们以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思考这一问题,恰恰忽视了问题最核心的部分——全球南方国家彼此之间形成共振共鸣的“平等的呐喊”,或借用拉马福萨的话来说,即金砖国家都谋求“一个更加平等、平衡且受包容性全球治理体系管理的世界”。
这“平等的呐喊”,是争平等的发展权。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多年前曾说,如果10多亿中国人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无法承受。这种“只能我过好日子,你过穷日子”的霸道思维依然根深蒂固。
比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无视制造了全球约90%过量碳排放的历史责任,而要求广大发展中国家不顾现实发展需求落实严苛的增温标准,其却可以基于短期利益算计在能源政策问题上开历史的倒车,更不用说迟迟不兑现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承诺。
约堡峰会上,金砖国家领导人共同发出了反对气候不公的强烈呼声。巴西总统卢拉说,不平等的逆流越来越明显,碳排放的主要责任来自那些率先实现工业化、实行掠夺性政策的国家,但气候公约却把这个责任转嫁给了全球南方。他还对南方国家在气候融资问题上受到的歧视表达了不满。拉马福萨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都呼吁,以公平正义的方式实现能源转型,其中拉马福萨还强调,在低碳转型中需要照顾各国的现实,发达国家应兑现气候出资承诺。
俄罗斯政治分析师铁木尔·福缅科对国际发展格局有过一段精辟分析:“在过去400年里,全球资本和市场的分配一直由西方主宰。这些国家通过暴力和剥削获得自身地位,继而只允许在有利于自己的情况下让别国获得财富。这意味着全球南方国家无法发展,除非它们屈服于西方制定的政治秩序和规则。”
但是现在,世界正在起着变化。约堡峰会上,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西方束缚羁绊实现自身发展繁荣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了,捍卫自身正当发展权益、坚持走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意志也越来越坚定了。也正因此,中国领导人关于“发展是各国不可剥夺的权利,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的主张,在会场内外引发了广泛共鸣。
这“平等的呐喊”,是争全球治理体系中平等的发言权和平等的决策权。
此次金砖峰会发表的《约翰内斯堡宣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呼吁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机构,包括让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挥更大作用,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机构中担任领导职位等,以反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事实上,推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进而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不但是金砖国家的一致立场,更是全球南方的共同诉求。它们亲眼目睹了全球支付体系如何成为地缘竞争的工具,并很难不去想象自己成为下一个围猎目标的可能情境。它们也亲身经历了由于过度依赖美元在美联储的一轮轮量化宽松中所遭遇的巨大损失,并对争取发展融资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种种严苛条件有着非常不美好的记忆。
古特雷斯在“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为非洲国家讲了公道话:“今天的全球治理架构反映的是昨日的世界,那时候很多非洲国家还在殖义之下,甚至没有资格站在桌边,布雷顿森林体系尤其明显……非洲在历史上是殖义奴隶制的受害者,如今也面临巨大不公,非洲国家要从美国借债,需要付出高出4倍的成本。”
金砖国家领导人大范围会谈的会场安排有一个细节引人注目: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夫同其他5位金砖国家领导人一道围桌而坐。这凸显了新开发银行在金砖合作机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作为金砖合作旗舰项目,新开发银行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强烈的磁吸效应,日益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巴黎俱乐部之外的一个替代融资来源”。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在内部采取了与世界银行加权分配股权不同的平权分配股权的治理结构,同时强调股东国和借款国之间的平等互利,更加尊重借款国的主权独立和发展需求。
“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多位非洲及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都表达了深化同新开发银行合作的愿望。以“77国集团和中国”轮值主席身份出席的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说,不论是77国集团还是金砖国家都需要去反对全球体系中那些过时的具有欺凌性质的元素,我们需要找到新的方案。
在他看来,新开发银行能够让全球南方国家获得更多融资,并且推进本国货币,有助于改变全球金融体系的不公。此次约堡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责成财长和/或央行行长们研究金砖国家本币合作、支付工具和平台。而据罗塞夫介绍,根据规划,到2026年,新开发银行将把以成员国本币进行融资的比例提升到30%。
“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会场中间,摆放着巨大的口字型的会议桌。一面面与会国国旗依次排开,连成一条彩色的长河。
相似的历史、相连的命运、相依的未来,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一幕幕历历在目。
拉马福萨致欢迎辞时提到1955年的万隆会议:“当时亚非国家认为,应该加强团结,形成发展中国家的力量。通过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和本次对话会,我们要继续发扬万隆精神,那就是团结、友谊、合作。”
万隆会议开启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潮,为不结盟运动奠定了基础,而此次约堡峰会则被一些学者视为“新的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历史从不会重复相同的韵脚,从万隆到约堡,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已然是崭新的面貌。
约堡峰会发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即全球南方拥有了对世界版图进行结构性变革的能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过去4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从24%增至40%以上。就金砖五国而言,国内生产总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超过七国集团,而在6名新成员加入之后,金砖国家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全球占比达到37.7%,七国集团则不足30%。
经济是一切的基础,这使得全球南方能够以以往无法想象的方式提出符合自己利益的倡议并推进倡议的落地实施。新开发银行的蓬勃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
更足的底气之外,是更团结的姿态。
如果回忆一下万隆会议之初各方围绕意识形态的争吵以及对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敌意,就会明白西方媒体大力炒作的所谓金砖内部分歧就有些微不足道。无论是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还是“金砖+”领导人对话会,所谓“VS专制”的话题被彻底抛到了角落里,发展与合作唱起了大戏。
而如果再比较一下万隆会议和约堡峰会的规模,全球南方团结力量的壮大更是不言而喻。万隆会议汇聚了亚非两大洲30个国家,而此次约堡峰会则是一场金砖五国同亚非拉三大洲60多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大聚会。
PART 3
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未来
这场近年来全球南方最大规模的聚会在南非召开,有一层特殊的象征意义。
数百年前,欧洲航海家绕过非洲大陆最南端的这片土地,开辟了连接东西方的新航路,自此把西方推上了国际秩序主导者位置。
沧海桑田,地覆天翻。
如今,这片多彩多元的土地正见证一个新的“历史性时刻”的诞生。
这个“历史性时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也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将是昭示一个包容东西方共同发展的和平发展大格局,一个更加公正平衡的全球新秩序。
作为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阐述为何要写一部第三世界通史时讲到了这样一个理由:“在现代科技空前强烈的冲击下,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人民都发现他们今天‘坐在同一条船上’,他们正在为一些相似的问题发愁,正面临一同覆舟溺水的严峻而现实的前景。”
这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北方还是南方都享有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未来。如果说,西方世界或者说全球北方可以从这场约堡峰会读到什么,那就是团结与合作才是地球村成员彼此之间最强健的纽带。
(读懂世界大事,请关注“伍之管见”微信公众号。)
来源:“伍之管见”微信公众号
2023级新生05后占据,“子涵”和“欣怡”成爆款名字,网友:好听
#暑期创作大赛#
文/艾小贝爱教育
不同高校2023级新生名字,有共同点。
2023高考真的已经成为了过去时,经过了2个多多月的时间,各大省市内的高考录取工作都已经全面结束了。
2023届考生们都已经把大学录取的通知书给拿到手了,但真的看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考生们的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会永远记住这一瞬间,会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进入到了8月最后的尾声阶段,各位准大一新生们期待许久的大学时光,真的要到来了,就可以真正地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不用再憧憬自己的大学时光了。
大学都陆续安排新生们开学报到了,最早一批的00后都已经完成了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正式毕业了,那2023级新生整体的年龄就是更小了。
新生报到对于高校来说可是一个重要的大事,高校是很重视新生报到的问题。
2023级新生由05后占据,“子涵”和“欣怡”成爆款的名字,网友:好听从多所高校发出的2023级新生数据来来看,2023级新生是由05后占据,在2023级新生的数据统计中,不光是有男女比例、生源地和姓名等基本的数据以外。
经过统计以后,还发现“子涵”和“欣怡”成爆款的名字,在多所高校关于2023级新生的名字统计中,叫“子涵”和“欣怡”的新生人数是比较多的,网友直呼:好听,觉得名字是取得挺好的。
在东北师范大学的2023级新生名字中,有12人叫“子涵”,有6人叫“欣怡”,叫雨欣人数也比较多有9人,叫佳欣也不少,有8人。
985名校武汉大学的2023级新生中,叫“子涵”的人数更多,有18人,叫“欣怡”的也多,有17人,叫浩然、俊杰和畅的也多,有15人。
青岛科技大学的2023级新生中,光重名叫王子涵的就有6人,如果是同名不同姓的情况下,叫子涵的应该就更多了,重名叫王硕的也多,也是6人。
985名校浙江大学2023级新生中叫“刘子涵”和“王心怡”都分别有3人,陈可欣和王心怡等也是浙江大学新生中重名多的。
985名校中南大学2023级新生中,重名叫王子涵的同学是不少的,其中重名最多的名字叫“刘畅”,有7名同学叫这一名字,张翔、王瑶、王微、王鹏和魏冬阳等也都是新生中重名多的名字。
除了名字,不同高校2023级新生数据是不同的东北师范大学的2023级新生中,男生有1208人,女生有2575人,体育学院中男生占比最高,达到67%,文学院女生占比高达84%,看来女生是学文类专业的主力军。
中南大学2023级新生中,男生占比大约63.79%,女生占比大约36.21%,中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是不一样的,中南大学是属于理工科更厉害的院校。
所以男生的人数会比女生多不少,男生占比最多的前3个专业是机械类、土木安全类和航空航天类。
可是新生中女生的比例是有提高的,女生占比最多的前3个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类、音乐舞蹈类和外国语言文学类。
武汉大学2023级本科新生中,男生有4309人,女生有2982人,武汉大学也是理工科更强,整体男女比例大约是1.4:1,新生中文理学部录取人数最多,有3281人。
然后是信息学部,有1883人,工学部有1371人,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男生占比最高的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女生比例最高的,达到了86%,说明选择学习新闻传播的主要是女生。
陕西科技大学2023级本科新生中,男生有2818名,女生有1936名,男女比例大约是1.46:1。
新生中年纪最小的只有14岁,提前4年时间读大学,真的好牛,新生里姓“王”的同学是最多的。
暨南大学2023级本科新生中的男女比例就很偏平衡,是1:1.14,男生有2282人,女生有2604人。
新生们进入大学以后,会有一个适应阶段新生们进入陌生同时又不熟悉的大学以后,自然是会有一个适应的阶段,但这个适应的阶段具体需要多长的时间,那就和新生自身的适应能力强不强有着很大关系了。
新生是属于适应能力强的很快就会适应大学的节奏了,适应能力并不强的,时间就会相对长一点。
像南方同学到北方去上大学的类型,其适应的时间也会长一些,毕竟南方同学对于天气、气候和饮食习惯等方面都需要适应。
笔者寄语:名字相同,也是一种缘分,新生们正式进入大学以后,会觉得什么都新鲜的。
同时对于自己接下来要度过的大学时光,也会有很多憧憬的,同时在大学里也会遇到不同学院的同学,会交到不同的新朋友。
今日互动:
你觉得“子涵”和“欣怡”好听吗?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愧是BBC,这部9分英剧也太甜了
你们或许听说过,但不一定都看过。
院长今天推荐的这部经典英剧,绝对值得一看——
《南方与北方》
North & South
目前豆瓣 9.2分,IMDb 8.6分。
《南方和北方》是BBC于2004年推出的迷你剧。
剧情改编自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十九世纪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爱情故事」...
在这之前,BBC还拍过一次1975版的。两相比较,75版的其实更尊重于原著。
但论口碑和影响力,最最最经典的还是要看这部04版的迷你剧。
饰演男主「桑顿」的理查德·阿米蒂奇,凭借此剧一夜之间成了腐国人民的国民老公。眼神杀,迷倒了国内国外的一大批观众...
而丹妮拉·丹拜-阿什饰演的女主「玛格丽特」,或许不是那种惊艳的美,但婴儿肥的脸庞却让人看着很舒服。《南方与北方》的故事并不复杂,它最好的地方也绝对不是再现了书中的工业社会,而是它的结尾...
看到最后,让人甜的发“堵”。
女主玛格丽特,是一位从小生活在英国南部的乡村少女。
那里,环境优美,温度适宜...
如果可以一辈子生活在这里,对她来说,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因为父亲辞去了工作的原因,她只好随着家人一起来到了环境截然相反的北方小镇米尔顿。
不同于南方的舒适,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米尔顿又阴冷又脏乱。
初到这里,她有一百个理由不适应和讨厌这里。
在环境上,她很难适应。
在这里的人,她更是觉得难以接受。
男主「桑顿」的出现,更是坚定了她这个想法。一出场,就是副有钱的资本家模样,嚣张的教训着手底下的工人...
玛格丽特从南方而来。南方的农作思想,让她无法接受桑顿如此粗暴的管理方式。
第一次见面,玛格丽特对他的印象就糟糕至极。
玛格丽特认为:这个冷酷的厂主,绝对就是一个狠心肠的暴力狂。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剧本太熟悉了...
BBC翻拍的经典爱情迷你剧,大多数都是这个套路。
一个带有偏见的乡村少女,一个生性孤傲的黄金单身汉。初次见面,基本就是不对路。
偏见让她无法接受他,孤傲让他没办法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两个人磨磨唧唧,但最终还是要因为爱情,给我们撒一堆狗粮出来。
《南方与北方》就是这样。
初次相见,玛格丽特虽然很讨厌桑顿。
但这绝不妨碍桑顿对她的喜欢...
生病时,桑顿会她嘘寒问暖;
相遇时,桑顿会对她投以从来没有过的温暖微笑;
玛格丽特因为工人罢工被伤害时,他会比自己受伤还要疼痛;
玛格丽特私藏违法的哥哥时,他即使不知情,他即使吃醋...
为了她,他依然会继续帮助她一起隐瞒。
渐渐地,两个人的交集开始越来越多。
心地善良的玛格丽特,也有点明白了桑顿作为厂主的难处。「桑顿如果不能让工厂赚钱,那就会有更多的工人没有收入。」
而桑顿为了玛格丽特,也开始慢慢的改变自己。
甚至在处境不好的时刻,桑顿还为了她,原谅了曾经掀起罢工的工人...
北方的阴冷色调似乎都变得晴朗了起来...
不过,好景不长。
玛格丽特因为家庭变故,不得已只能离开这个北方小镇。
而桑顿的工厂,也开始出现的危机。
两个人,只能天各一方...
《南方与北方》一共只有四集,因为故事背景的关系,可能不如其它的翻拍剧那么轻快。
但!!!这完全不妨碍它最后的甜。
前面有多克制,后面就会有多甜。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两个人才在火车站相遇。
这不是意外。
桑顿为了找到玛格丽特,特意去了一趟南方。
那里的环境,比想象中的还要美...
但是桑顿,并没有在这里如愿的找到她。
直到坐上回往北方的列车上,桑顿才发现那个日日夜夜想念的她。
那一刻,桑顿露出了全剧最迷人的微笑,温暖的眼神把女主的心都融化掉了...
「你要跟我回家么?」
这一刻的男主,变成了撩妹达人...
当然,让观众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最后时刻的吻,又甜又热烈。
等了这么久,两个人终于迈开了那一步...
《南方与北方》一共只有四集,还没看过的剧迷一定要去下载看看。
“为了找室友,我写了份简历”
临近开学季,“宿舍分配”成了2023级新生们的热议话题。
在以往随机分配为主的模式下,要同檐生活好几年的室友是谁,事前无法预见,宿舍位置、床位如何也像是在“开盲盒”。
如今,这种传统模式正被逐渐打破,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用“发‘简历’找室友”“网站互选”“大数据推荐算法”“夫妻宿舍”等方式,将“室友选择权”交给学生。
“为了找室友,我写了份简历”
尽管距离开学还有一段距离,但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研一新生张晴(化名)已经通过线上系统选好了宿舍,找好了室友。今年8月20日至21日,中国传媒大学向新生开放自助选房系统,张晴选到了一间四人寝室的下铺,并选好了“窗户朝向”“民族”及“早睡晚睡”等选项。
中传APP自选床位步骤。图片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公众号
目前,已有多所高校为学生提供网上自选宿舍床位功能。比如电子科技大学,新生可以通过网上自选床位功能在学院班级区域内选房、选床位号。线上选房过程中,学生可以查看到已选床位室友的信息,包括作息时间、睡眠质量等。选择宿舍前,大家往往会制作“简历”,在新生群内寻找志同道合的同学前来“组队”。
此外,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州理工学院等多所学校也都在近年来相继推出了类似的宿舍自选系统,允许学生寻找自己认为合适的宿舍及室友。
与自选不同,也有一些高校尝试通过大数据为新生找到匹配度更高的室友。比如今年北京理工大学在新生宿舍分配之前做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作息时间、是否午休、是否起夜、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甚至连MBTI性格类型、是否为二次元、是否追星等都收集了。
北京理工大学就分配宿舍发放问卷调查。
多所高校推出“宿舍定制服务”
有学校 “夫妻可申请合宿”
除了“自选宿舍、简历自荐、算法匹配”之外,还有多所高校推出了“宿舍定制服务”。
据武汉大学官方公众号消息,针对行动不便的学生,该校推出“上铺消失术”,同时将宿舍空间设置成便于轮椅进出,独立卫浴中也安装好了扶手和抓握处。此外,为解决身高超过1.95米的新生的实际需要,杭州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校宿舍区将提供专属加长床。
武汉大学夫妻宿舍内景图。图片来源:武汉大学官方公众号
不过,相较于上述举措,部分学校设立“夫妻宿舍”的做法则引起了更多争议。武汉大学规定,夫妻双方均为武汉大学在籍全日制学生,双方持有结婚证,且经所在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审批通过,就可以申请入住“夫妻宿舍”。
实际上,此前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都有过“夫妻可申请合宿”的类似举措。有人认为这是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意识的体现,能帮助学生减轻经济压力,但也有人质疑这样的安排会影响学生的学术表现,甚至可能误导大学生冲动结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给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提供夫妻房,不是鼓励在校大学生结婚,更应该理解为是给大学生提供人性化服务,折射时代和大学的进步。对于已结婚的大学生,如果学校不提供夫妻房,他们也很可能自己到校外租房,增加其经济负担。而且,“在结婚这件事上,大学生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冲动。”
他表示,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角度看,大学在管理服务中,要充分尊重在校学生结婚生子的权利,为有需求的结婚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并通过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给在读大学生结婚生子提供便利,减少学业与结婚生子的冲突。
专家: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有利无弊
在熊丙奇看来,传统的宿舍安排方式,存在着因生活习惯不同、不合拍而产生的宿舍同学矛盾,甚至还可能引发极端事件。根据生活习惯、性格爱好,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宿舍和舍友,是从源头上避免矛盾,构建良好舍友关系的途径,有利而无弊。
“其实推广并不难。一方面,这并不需要提供更多宿舍,只是对原有的宿舍采取新的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安排方式;另一方面,由于有大数据支撑,这种安排并无多大技术难度。” 熊丙奇说。
熊丙奇坦言,给学生宿舍选择权并不能完全化解同宿舍同学之间的冲突,做好学生的寄宿教育还任重道远,但能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情况与意愿安排宿舍也是进步。从趋势看,他分析称,我国大学的后勤服务必然走向社会化。因此,要按社会化的思路,来改善宿舍的管理、服务。
此外,他还建议,大学可以建设一人间、两人间等更多不同户型的宿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住宿条件。
在他看来,大学生住学校宿舍也是要付费的,其实属于消费选择,类似于租客与房东的关系,由于租客需求不同,选择的宿舍条件也不同,并不涉及不平等对待的问题,而是提供更优服务的选择。
来源: 中国新闻网微信公号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301/169624957658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