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实名认证的联机游戏2022(不用实名认证的联机游戏)

时间:2024-02-29 20:28:14 来源:网友投稿 编辑:伸手挽明月

防止未成年人玩游戏,游戏行业真的没招了吗?

文/光速追猎者

在度过了不平静的8月后,游戏行业依然能在9月感受到震荡的余波。

在8月底新闻出版署出台最严防沉迷通知后,各大游戏企业纷纷响应通知,称会坚决落实。但也就在一周后,“花33元租号打2小时王者荣耀”的话题就冲上了微博热搜,直接让防沉迷措施一夜破功。

央视网报道,未成年人可在账号交易平台或电商平台上,通过租号、买号等途径绕过监管无限制玩网游。腾讯回应非常迅速,称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意料之中。毕竟,自从游戏防沉迷这事被提出以来,不论是限制游戏时间还是游戏适龄提示,换马甲就一直是万试万灵的不二法门。只要未成年人游戏的市场需求仍在,换个马甲后“胡汉三又回来了”的事就避免不了。

在防止未成年人游戏这个事情上,游戏行业其实已经非常努力了,甚至可以说用尽了洪荒之力。这并不是为游戏企业说好话,最核心的问题是,游戏公司根本无法知道谁在真正玩游戏。

现在游戏用来识别玩家身份的手段,主要还是靠账号。账号里说明了你是男是女芳龄几何是否婚配,登录游戏读取数据后,游戏企业的服务器就会认定你是账号的持有者,哪怕是换个未成年人用,服务器也不能自己长腿通过网线去亲自查证,游戏公司更不可能派人登门现场验证。

在有了防沉迷系统后,游戏账号普遍都需要进行实名认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未成年人的游戏门槛,可在多年运营后,还是能够从中找到漏洞。

最开始的实名认证并未联网,未成年人多选择插件自动生成合规身份ID绕过限制,随着技术进步需要绑定真实身份ID后,玩家之间又通过二手渠道进行账号买卖绕过防沉迷。

绑定了成年人身份证号的玩家出于“回血”(玩家术语,多指玩家为了游戏付费后通过交易手段赚回一部分费用,以降低自己的游戏支出)目的会选择出租出售账号,而未成年玩家则可以通过租号买号获得游戏资格,只要成年人身份证号不解绑和换绑,便不会触发防沉迷机制。而这种行为属于玩家之间的交易,游戏企业无法验证。

至于账号本身,只要多办理几个手机号,注册账号并非难事,出售账号的玩家完全可以实现从零开始。

就算现在有了刷脸识别,但通过账号将未成年人伪装成为成年人也可以办到。有人尝试用证件照绕过刷脸步骤,也有未成年人以“三寸不烂之舌”做通家中父母长辈的思想工作,说服在账号注册和登录阶段由成年人出面解决。这两天就有“孙子绑定奶奶身份证玩游戏,每天笑脸相迎追着奶奶刷脸登录”的相关报道刷屏,

不容否认的是,在防沉迷系统和未成年人的不断斗争中,即便有家长代刷的情况存在,刷脸也已经成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游戏的杀手锏。不过刷脸技术的大量运用,又引发了人们对于个人隐私的担忧,大多数人无法知晓这些露出的数据被存在哪里,又会流向何方,最终被什么人用到什么地方。尽管将于2021年11日1日正式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会令人安心不少,但已经泄露在外的数据风险依然存在。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需要刷脸验证,而刷脸造成的个人隐私曝光同样需要解决,要破解这样的矛盾现象,目前的最佳办法就是将刷脸验证的过程放在一个具有较高公信力和安全度的平台上,当玩家刷脸时,刷脸与账号验证的数据交互需要通过该公立平台完成,该公立平台反馈给游戏公司通过或者不通过结果。使得刷脸验证的过程成为暗箱,以此方式保护个人隐私。

虽说有办法,但执行起来却是寸步难行。

具有较高公信力和安全度的平台并不难解决,之前金融、信用、政务等对征信安全要求极高、身份识别最为严格的行业,就已经通过公安权威数据平台进行信息验证。《王者荣耀》也在2018年就将实名验证接入公安权威数据平台,通过游戏账号提供的实名信息,将会被决定是否纳入到健康系统的防沉迷体系中。

此举的难度在于,刷脸后的身份识别与游戏账号之间的数据交互,游戏账号所有权属于企业,但脸和实名信息属于公民个人,个人信息与权威数据平台的数据安全可以保证,但权威数据平台和游戏账号间进行数据交互验证,依然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但要统一游戏账号的注册与管理,又需要游戏行业有高度统合的生态结构,短期内实现也不可能。

说到底,防止未成年人游戏既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教育和引导问题。在目前技术无法严丝合缝验证的情况下,教育引导的方式还是起主要作用,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身份识别验证的手段也会更加成熟安全,那时才是用技术彻底解决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问题的时候。

作者系游戏专栏作者,著有《规则时代: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构建的游戏化未来》

(校对:张国刚)

防止未成年人玩游戏,游戏行业真的没招了吗?

文/光速追猎者

在度过了不平静的8月后,游戏行业依然能在9月感受到震荡的余波。

在8月底新闻出版署出台最严防沉迷通知后,各大游戏企业纷纷响应通知,称会坚决落实。但也就在一周后,“花33元租号打2小时王者荣耀”的话题就冲上了微博热搜,直接让防沉迷措施一夜破功。

央视网报道,未成年人可在账号交易平台或电商平台上,通过租号、买号等途径绕过监管无限制玩网游。腾讯回应非常迅速,称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意料之中。毕竟,自从游戏防沉迷这事被提出以来,不论是限制游戏时间还是游戏适龄提示,换马甲就一直是万试万灵的不二法门。只要未成年人游戏的市场需求仍在,换个马甲后“胡汉三又回来了”的事就避免不了。

在防止未成年人游戏这个事情上,游戏行业其实已经非常努力了,甚至可以说用尽了洪荒之力。这并不是为游戏企业说好话,最核心的问题是,游戏公司根本无法知道谁在真正玩游戏。

现在游戏用来识别玩家身份的手段,主要还是靠账号。账号里说明了你是男是女芳龄几何是否婚配,登录游戏读取数据后,游戏企业的服务器就会认定你是账号的持有者,哪怕是换个未成年人用,服务器也不能自己长腿通过网线去亲自查证,游戏公司更不可能派人登门现场验证。

在有了防沉迷系统后,游戏账号普遍都需要进行实名认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未成年人的游戏门槛,可在多年运营后,还是能够从中找到漏洞。

最开始的实名认证并未联网,未成年人多选择插件自动生成合规身份ID绕过限制,随着技术进步需要绑定真实身份ID后,玩家之间又通过二手渠道进行账号买卖绕过防沉迷。

绑定了成年人身份证号的玩家出于“回血”(玩家术语,多指玩家为了游戏付费后通过交易手段赚回一部分费用,以降低自己的游戏支出)目的会选择出租出售账号,而未成年玩家则可以通过租号买号获得游戏资格,只要成年人身份证号不解绑和换绑,便不会触发防沉迷机制。而这种行为属于玩家之间的交易,游戏企业无法验证。

至于账号本身,只要多办理几个手机号,注册账号并非难事,出售账号的玩家完全可以实现从零开始。

就算现在有了刷脸识别,但通过账号将未成年人伪装成为成年人也可以办到。有人尝试用证件照绕过刷脸步骤,也有未成年人以“三寸不烂之舌”做通家中父母长辈的思想工作,说服在账号注册和登录阶段由成年人出面解决。这两天就有“孙子绑定奶奶身份证玩游戏,每天笑脸相迎追着奶奶刷脸登录”的相关报道刷屏,

不容否认的是,在防沉迷系统和未成年人的不断斗争中,即便有家长代刷的情况存在,刷脸也已经成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游戏的杀手锏。不过刷脸技术的大量运用,又引发了人们对于个人隐私的担忧,大多数人无法知晓这些露出的数据被存在哪里,又会流向何方,最终被什么人用到什么地方。尽管将于2021年11日1日正式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会令人安心不少,但已经泄露在外的数据风险依然存在。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需要刷脸验证,而刷脸造成的个人隐私曝光同样需要解决,要破解这样的矛盾现象,目前的最佳办法就是将刷脸验证的过程放在一个具有较高公信力和安全度的平台上,当玩家刷脸时,刷脸与账号验证的数据交互需要通过该公立平台完成,该公立平台反馈给游戏公司通过或者不通过结果。使得刷脸验证的过程成为暗箱,以此方式保护个人隐私。

虽说有办法,但执行起来却是寸步难行。

具有较高公信力和安全度的平台并不难解决,之前金融、信用、政务等对征信安全要求极高、身份识别最为严格的行业,就已经通过公安权威数据平台进行信息验证。《王者荣耀》也在2018年就将实名验证接入公安权威数据平台,通过游戏账号提供的实名信息,将会被决定是否纳入到健康系统的防沉迷体系中。

此举的难度在于,刷脸后的身份识别与游戏账号之间的数据交互,游戏账号所有权属于企业,但脸和实名信息属于公民个人,个人信息与权威数据平台的数据安全可以保证,但权威数据平台和游戏账号间进行数据交互验证,依然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但要统一游戏账号的注册与管理,又需要游戏行业有高度统合的生态结构,短期内实现也不可能。

说到底,防止未成年人游戏既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教育和引导问题。在目前技术无法严丝合缝验证的情况下,教育引导的方式还是起主要作用,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身份识别验证的手段也会更加成熟安全,那时才是用技术彻底解决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问题的时候。

作者系游戏专栏作者,著有《规则时代: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构建的游戏化未来》

(校对:张国刚)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229/1696260099113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