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指的是哪几个朝代(北朝指的是哪几个朝代)
东晋怎么不算南朝?
说到南朝,大家并不陌生。宋齐梁陈,刘二萧陈,城头变幻大王旗。南朝分为四个王朝,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年),此外还有西梁这个由梁朝皇室建立、由北周实际控制的傀儡小王朝(555-587年)。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南朝不止宋齐梁陈四王朝,应该是五个,加上宋之前的东晋(317-420年)。
东晋和南四朝有太多的共同点:
一、疆域基本相同。东晋最强大时,地盘和刘宋最强大的地盘高度重合。东晋在公元352年的控制区,北至黄河但不包括洛阳与长安,刘宋也差不多如此。东晋最弱小时,丢掉西川和淮河北岸,比南朝最小的陈朝略大一些,统治区基本重合。
二、东晋和南朝皆定都于南京。
三、东晋的社会形态和南朝几无二致,都是几大士族联合统治,霸占要位,排斥寒族。
但即使如此,很少有人把东晋算进南朝,称晋宋梁齐陈,东晋在西晋之后、隋之前的南方王朝中是单独计算的。那么,东晋为什么(在主流观点看来)没有成为南朝的一员?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东晋的法统不是来自南方王朝,而是来自北方王朝。东晋并不算是一个独立的朝代,是与西晋合称为晋朝,与后世赵匡胤篡位建立的宋朝高度类似。和东晋比,南宋与金朝隔着淮河——秦岭一线对峙,金与南宋的对峙更具称为南北朝的条件。虽然西北还有一个西夏,但不足以影响金宋对峙的主流历史格局。
东晋很难称为南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东晋时缺少像金朝这样稳定的北朝。东晋立国初期,北方自西晋八王之乱后的形势依然异常混乱。以公元320年为例,东晋的北界在黄河——秦岭一线,西有成汉,北有后赵,关中还有前赵,大西北还有个前凉。四五的形势,很难有一个大型王朝与东晋并称南北朝。
当然,东晋历史也确实存在过与北朝一个大型王朝对峙的时期。比如自公元329年之后,后赵吞并了前赵,控制了中原地区,而东晋又在公元347年灭掉了割据西川的成汉。在这个时期,后赵与东晋可以称为南北朝,但对峙时间实在太乱。
公元350年,后赵皇帝石虎死后中原大乱,各种枭雄争霸(北方的)天下。北方又恢复了东晋前期那种杂乱无章的混乱书面,冉闵称魏,前燕在东北虎视眈眈,苻洪在关中建立前秦,前凉依然坚守大漠。此时,东晋的北线又恢复到了黄河——秦岭一线,再称南北朝,名不符实。
随着前燕灭掉冉闵,基本控制了黄河(南北走向)以东、淮河以北,前秦统治关中,也不具备称南北朝的条件。有人会说南北朝后期的北周、北齐、南陈和秦燕晋相类似,为何可以称为南北朝?周齐陈是南北对峙的历史遗留产物,均脱胎于稳定的北朝和南朝系统,又处在南北对峙的末期,再将此段历史踢出南北朝另寻名称,也颇为不便。
公元370年,一代明君苻坚在一代铁血宰相王猛的辅佐下,以前秦弱国之势,一举吞掉了强大的前燕。公元376年,王猛死后一年,苻坚又消灭了前凉,完全统一北方。此时,前秦与东晋是完全可以称为南北朝的,但问题还在于时间,对峙只有区区7年。公元383年,志在统一天下的苻坚号称百万大军攻晋,结果在淝水一败涂地,不久就身死国亡。
在此之后,东晋又非常头疼地发现,历史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后燕取代前燕,后秦取代前秦,后凉取代前凉,北魏取代代国,北方又是乱七八糟的局面,实在无法称之为南北朝。而在后燕、前秦形成气候之前,东晋的北线再次推到黄河——秦岭一线,如何称为南北朝呢?
等到北魏强势崛起时,吞掉后燕时,东晋的大权已落入一代枭雄刘裕之手,而刘裕是南朝开国第一帝。而东晋衰弱之时,西川又出现一个割据王朝,就是谯纵建立的蜀,东晋内部的孙恩、徐道覆又跳出来一通折腾,怎么看也不像是南北朝的相对稳定局面。
客观地说,将东晋称为南北朝,不如现有的东晋十六国更能体现当时历史的真实情况。十六国杀来杀去,走马灯一样。当然,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抛开北方的十六国混乱,硬要单独将东晋称为南朝,其实也是可以的。
一次理清北朝,南北朝不再是历史盲区,看懂仅需5分钟
北朝:386年—581年,是南北朝时期北方五个朝代的总称,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拓跋珪建立北魏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也是北朝第一个王朝。共历20帝,享国148年。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同年改称魏王。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称帝,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拓跋珪执政晚期沉迷酒色,猜忌多疑。409年,被儿子拓跋绍刺杀。其长子拓跋嗣诛杀拓跋绍即位。拓跋嗣在位期间体察民情,选贤任能,拓展疆土。410年至414年间,北伐柔然。422年至423年间,征伐南朝宋,夺取青州、兖州及黄河南岸要地。
423年,拓跋嗣因病去世,长子拓跋焘即位,年仅16岁。
拓跋焘统一北方
424年,柔然再度挑衅,拓跋焘便集中力量打击柔然。至429年,柔然势力大减,臣服于北魏。430年,大宋皇帝刘义隆北伐,魏将王慧龙、韩延之、安颉等人率军顽强抵抗,反击宋军,宋军无力抵抗,北魏先后攻克金墉、洛阳、虎牢、滑台等地。431年拓跋焘又灭胡夏,平山胡,西逐吐谷浑。
432年—439年间,拓跋焘先后攻克北燕,降服北梁,使北方再度统一。
450年,南朝宋经过元嘉之治后,国力昌盛。宋文帝刘义隆下诏北伐,前期取得短暂胜利,但之后接连败退,拓跋焘几路远征军都进兵至长江北岸,但魏军还不具备渡江灭亡南朝的条件,于是北归。
452年,太监宗爱诛杀拓跋焘,并拥立拓跋余即位。
拓跋余纵情酒色,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专权跋扈。452年,拓跋余被宗爱杀害。同年,其侄子拓跋濬即位。
拓跋濬诛杀宗爱等人,平定内乱,休养生息,安定民心。
465年,拓跋濬去世,太子拓跋弘即位。
冯太后与孝文帝改革
拓跋弘即位时年幼,又有大将军乙浑作乱。冯太后诏命杀死乙浑,并临朝听政。拓跋弘喜好佛法,471年,传帝位于年仅5岁的太子拓跋宏。
476年拓跋弘去世,冯太后以太皇太后之名二次临朝称制。
冯太后足智多谋,有丰富的政治经验,自477年以后,她着力于汉化改革。孝文帝拓跋宏自幼在冯太后的精心抚育下成长,十分孝敬冯太后。孝文帝生性谨慎,事无巨细都要禀冯太后旨意。
490年,冯太后病逝,同年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
孝文帝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494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进行汉化改革。改革以鲜卑为首,穿汉服,用汉语,改汉姓,与汉族联姻。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拓跋宏改名元宏。孝文帝改革,大力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明进步。
499年,孝文帝去世,年仅33岁。同年,太子元恪即位,“六辅”秉政。
北魏盛极而衰
元恪在位期间,扩建洛阳城,继续巩固改革成果。他笃信佛教,废除子贵母死制度。此时的北魏国力强盛,向南攻取汉中,向北攻打柔然。然而辅政亲王们带头,元恪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方法节制,导致上行下效,贪腐之风盛行,阶级矛盾激化,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在元恪执政后期,高肇专权,朝政黑暗,北魏王朝盛极而衰。
515年,元恪去世,太子元诩即位。
元诩即位时年仅6岁,权臣元乂与太后胡氏相继擅权,胡作非为,引发六镇起义,北魏王朝国力衰退。
528年,元诩因不满胡太后专权,密诏尔朱荣进京勤王。密诏外泄,元诩遭胡太后毒杀。
胡太后以皇女元姑娘诈称皇子,立为皇帝,自知无法欺瞒后又另立年仅3岁的元钊(元诩族侄)为帝,天下哗然。
河阴之变,北魏王朝走向崩溃
元诩去世后,尔朱荣拥立元子攸(拓跋弘之孙)为帝,兴兵攻入洛阳,杀胡太后,小皇帝和两千多名宗室大臣都被,史称河阴之变。
此后,尔朱荣擅权,觊觎帝位,元子攸如同傀儡。530年,元子攸笼络身边可用之人,诱杀权臣尔朱荣和太宰元天穆。然而军政大权都掌握在尔朱荣家族手中,仅隔3个月,元子攸被尔朱兆(尔朱荣堂侄)俘虏并杀害,尔朱世隆立元晔为帝。元子攸死后,元晔失去利用价值被迫禅位给元恭。
531年,元恭即位。同年,尔朱荣的政敌高欢拥立元朗即位。高欢击败尔朱氏后独揽大权。532年,高欢以禅让为名,废黜元朗改立元修为帝。
北魏为东魏和西魏534年,元修不满高欢与高欢决裂,迁都长安,投奔关中大行台宇文泰。同年,高欢拥立元善见(元宏曾孙)为帝,高欢把持朝政,史称东魏。
535年元修被宇文泰杀,宇文泰拥立元宝炬即位,建立西魏。
短暂的东魏东魏:534年—550年,历时17年,1位皇帝。
547年高欢去世,长子高澄承父职,把持东魏朝政。549年高澄被刺死,其弟高洋继承了高澄权势。
550年,元善见被迫禅位给高洋,建立北齐,东魏灭亡。
高氏建立北齐北齐:550—577年,北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洋建立,享国28年,历经6位帝王。
550年,高洋即帝位,国号为齐,史称北齐。
高洋在位初期待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国力一度昌盛。但高洋执政后期自恃功高,昏庸荒淫。
559年,高洋暴毙,年仅34岁,太子高殷即位。
560年,高演(高洋同母弟)兵变篡位。高演在位期间,选贤任能。
561年,高演去世,同母弟高湛即位,高湛在位间,肆意诛杀宗室大臣,朝政混乱。
565年,高湛传位给太子高纬。高纬在位期间荒淫无道,亲近奸佞,诛杀忠臣,国力衰败。
577年,高纬传位于太子高恒。同年,国都沦陷,高纬和高恒等人被宇文邕害死,北周取代北齐,北齐灭亡。
西魏西魏:535—557年,历经22年,传3位帝王。
535年,宇文泰拥立元宝炬称帝,建立西魏,宇文泰掌握军政大权。
551年,元宝炬去世,太子元钦即位。554年,元钦不甘心做傀儡皇帝,谋杀宇文泰未成,反被宇文泰毒杀。同年,宇文泰拥立拓跋廓(元宝炬第四字)即位,恢复拓跋本姓,军政大权彻底落入宇文泰手中。
556年,宇文泰在北巡途中病死,临终前嘱托侄子宇文护帮助宇文觉(宇文泰嫡长子)主持军国大事。同年,宇文护逼迫拓跋廓禅位给宇文觉。
557年,宇文觉代魏称王,建立北周,宇文护掌握实权,西魏灭亡。
宇文氏建立北周北周:557—581年,宇文觉建立,历经24年,传5位帝王。
557年,宇文护拥立宇文觉,同年,又杀宇文觉,另立宇文毓(宇文护庶长子)。560年,宇文护又杀宇文毓另立宇文邕(宇文泰第四子)。
572年,宇文邕诛杀宇文护,掌握朝政。宇文邕大力进行改革。
宇文邕独掌朝政后推行均田制,加强中央集权,整备军队,积极准备兼并北齐。
576年,宇文邕发七路大军一举灭齐,俘虏北齐后主,北朝再度统一。
宇文邕治理下的北周政治清明,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
578年,宇文邕病逝,太子宇文赟即位。宇文赟在位期间沉溺酒色,暴虐荒淫,北周国力日渐衰落。
579年,宇文赟禅位给长子宇文阐。
580年,宇文赟病逝,杨坚辅政。
581年,杨坚废静帝宇文阐,建立隋朝,北周灭亡。
至此,南北300多年的中国再度统一,南北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欢迎关注@小七探史,下期历史内容更精彩!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226/169625715898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