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粗砌什么意思(滚粗)

时间:2024-02-26 19:27:49 来源:网友投稿 编辑:追梦抓梦

2018中秋特辑|著名民俗学者刘孝昌:芝麻饼是成都月饼的老祖宗

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

千年以来,经长期的演变和发展,月饼已品种繁多。馅心也是花样百出,莲蓉、豆蓉、火腿、蛋黄、百果……如今更有刺参等。

中秋赏月食饼习俗已愈千年,月饼馅心是如何变化的?民俗专家刘孝昌先生讲述月饼的前世今生,描绘月饼“馅心”的演变史。

民俗专家刘孝昌。

五仁月饼汉代已有雏形

古时仲秋时节,祭扫月神,需要贡品。那时的贡品被叫做宫饼、月团、团圆饼等,这是月饼最早的称呼。历代相沿,遂成了节日的美食。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丰富了加工饼食的材料,出现了胡桃仁馅饼,有人也将它称为“胡饼”,是古代饼食的发展。这是五仁月饼最早的雏形。

尽管有“五仁月饼滚粗(出)月饼”的呼声,五仁君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若论起历史,五仁月饼可算是月饼的老祖宗了。”

刘孝昌介绍说,唐朝颇负盛名的红菱饼,与月饼相似,是进士登第筵皇帝赏赐的特制食品,普通老百姓很难见到。

北宋宫廷中秋时常食一种宫饼,传到民间后俗称小饼或月团,这种饼已经和后世的月饼差不多了。

五仁月饼。

苏东坡“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讲的就是这种饼。

南宋时期一种类似月饼的蒸制食品,称玩月羹,是当时中秋佳节必食之物。

月饼在明代才是中秋“标配”

但是月饼的名称,在宋代以前的文献里,未见记载。宋代几本记述风俗民情的书,也未提及中秋食月饼之事。

在明代的一些游击里,才把月饼同中秋节联系了起来。

到了清代,月饼由最初的家庭制作,发展为专业生产,清《燕京岁时记月饼》记载:“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

杨光浦《淞南乐府》云:“淞南好,时物存秋色,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露。”

袁枚《随园食单》记载刘伯月饼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加了冰糖和猪油作馅,明府家制花边月饼以枣肉为馅。

足见当时,月饼馅心已相当丰富,现代常见的五仁、枣泥均已出现。

潮式月饼肥肉油苏式玫瑰清香溢

刘孝昌介绍,清末民初时期,月饼经过长期发展,花样翻新,品种增加,地区差异使品种外观、口感、味道各具独特风格,从而形成苏式、京式、广式、潮式、宁式、滇式、绍式等数以百余种样式月饼。

其中,广式、京式、潮式、苏式影响日盛,成为我国月饼四大流派。

老成都月饼其实是芝麻饼

刘孝昌认为,相较四大派系月饼的多样和精致,老成都的月饼显得颇为粗糙。芝麻饼才是成都月饼的老祖宗。

芝麻饼。

原来成都人喜欢在圆面饼饼上,撒上芝麻烘烤成金黄色。用荷叶裹起,再用纸包一层,然后麻绳系起来。富贵人家能多买几个,贫寒之家也能凑钱拎一个回家,中秋月圆之夜当成祭品摆起,祭完月神后,一家人分而食之。

圆圆的金黄色饼寓意团圆,上面的芝麻又代表着多子多福、人丁兴旺。

直到近代,成都才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制作的工艺也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于是,也就引导人们自然而然地把它叫做月饼了。(谢燃岸 李媛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226/169624964658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