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九从不咕咕(阿九)
《碧血剑》阿九:生于王室,流于江湖,国破家亡,爱而不得
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金庸笔下的公主甚多。
较出名的有建宁公主,香香公主,西夏公主,华铮公主,赵敏是郡主。
然而,建宁太野蛮,香香太神仙,西夏太有心机,通过正面描写得比较像公主的,气质雍容华贵的,只有阿九,《碧血剑》里的长平公主。
一个女子,最令世人羡慕的,不是当皇后,也不是做女王,而是当公主。
前两者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时时如履薄冰,稍不注意,片刻之间,便万劫不复。
当公主则不,只要有一个皇帝老爹,只要时局不是太混乱,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做一辈子太平公主,锦衣玉食,富贵悠闲。
公主,对于每一个女孩来说,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为天下所有女孩向往之。
当然,什么都是有代价的,做公主也不例外。
太平时代,做公主得失去自由。
战乱时代,公主动辄就要被送出去和亲,更不用说什么兄弟争权,失败之后的种种下场。
阿九,就是典型的悲剧性的公主,妥妥的政治牺牲品。
无论是小说中还是历史上,长平公主都是一个悲剧人物。
十五六岁,如花年岁,阿九本应该和其他公主一般,天真浪漫,无忧无虑。
而公主的身份,带给她的,只有悲哀和无奈。
悲哀生在帝王家,奈何身在帝王家,还不如平民百姓,至少有一份自由自在。
与其他公主不同的是,阿九还有一份强烈的责任感。
崇祯皇帝生在明朝末年,原本也算一个有主见、明事理的好皇帝,无奈时运不济,能力又不够,本来一心好好整治天下,反而搞得民间怨声载道。
崇祯最千不该万不该的就是sha了袁崇焕。
而行走江湖的阿九,她看到的远比父亲多。
大明江山的内忧外患,百姓的流离失所水深火热,整个王朝早已摇摇欲坠。
眼见濒临死亡的国家,阿九无法不闻不问。
当她向她的父亲进言,崇祯紧锁着眉头对她怒吼:
人人都反我,我的亲女儿也反我!
面对刚愎自用的父亲,阿九还能做什么呢?
深深的哀愁,烙上她年轻的心。
金庸笔下有情丝的出家人有三位:袁紫衣,仪琳,阿九。
这位亡国公主阿九,最后被崇祯皇帝砍断一臂,落发出家,法号“九难”。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前面很多读者说我没有看过原著小说,说我写的是改编的电视剧。
其实有关金庸的文章,我全部写的是原著小说,只不过配图用的影视剧的图片。
旧版《碧血剑》中,袁承志确实是从始至终都只爱温青青,袁承志对阿九,是欣赏和尊重,最多只能说有些朦胧的好感,但点到为止。
倒是一场流俗的英雄救美后,阿九便对袁承志是一见倾心。
至此之后,阿九的盈盈芳心,便许了给袁承志,一生不变。
阿九在宫中居所里为他画像以解相思,甚至对袁承志说过“永不负你”的话,可谓是一往情深。
书中形容阿九“容色绝丽”,连一向自负的温青青见了都自惭形秽,但袁承志没有什么表示。
在后来闯荡江湖的旅程中,袁承志也少有主动想起阿九的时候。
后来在大内皇宫再见,袁承志已知阿九对自己的心意,但依然没有任何表示,甚至有主动疏远之意。
两人不得不同床避祸时,袁承志还放把剑在两人中间,生怕出现什么“把持不定”之事。
最后阿九出家为尼,袁承志见了也只是“心神大乱,不知如何是好,待要说几句话相慰,却又有甚么话好说。”
可见,旧版《碧血剑》中的袁承志,感情线非常清晰明了,行为上循规蹈矩。
而阿九的爱情,从头到尾也就是她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最终怀着国恨家仇,感情失意,选择了出家。
不知金庸是否觉得这样的袁承志过于乏善可陈。
于是,在新修版的《碧血剑》中,金庸让袁承志对阿九动了心。
而很多影视剧也将剧情处理成袁承志的真爱是阿九,最后是迫于种种现实才不得不选择温青青。
当阿九远走的时候,袁承志内心做过很多纠结,想要一走了之去找她,他确实是“变了心”,但这样对青青不公平,所以他也只能远赴海外,选择遗忘。
于是,阿九成了袁承志心中的“白月光”。
另外,新修版中,除了温青青和阿九,袁承志还与何铁手、焦宛儿也有一定的感情线。
也许,金庸后来想将袁承志对温青青的感情塑造成“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又或者,是用袁承志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来凸显《碧血剑》情义的主题——对伴侣的不离不弃。
更或者,金庸本人后来转而特别钟爱阿九,于是让阿九成了袁承志“深爱之人”。
所以新版的后记中我们看到作者这样写到:
中国的传统小说中一般写爱情的坚贞,少写爱情中的变心,这次试写了“伦理道德”与“无可奈何的变心”之间的矛盾这个人生题目,企图在全书强烈的政治气氛中加入一些平常人的生命与感情。
诚然,袁承志的“变心”,使得原来还算高大的形象有些缩小了,不过人性的真实感却增强了。
同时,新版的戏剧冲突更大,许多事情,也更加合情合理,青青吃醋,发脾气,负气出走,也并不是全没道理,错怪袁承志,这样一来,使她的形象又丰满许多。
当然,我没有说旧版不好,只是我能理解新版的改动而已。
旧版小说最早是以连载的形式在《明报》上发表的,基本是写一期发一期,其中各种疏漏及牵强之处是难免的。
而且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有所改变。
金庸大师也不例外,对于自己过往的创作,许多年后回头看时,会有觉得不满意的地方,会产生新的创作想法也是很正常的。
我知道很多读者对“新修版”嗤之以鼻,坚决罢看,甚至有人因此说金庸越老越“三观不正”。
不接受“新修版”是个人选择,这很正常。
但因此说金庸“三观不正”的人,我真的哭笑不得。
每个作家塑造一个角色,难道就一定是让大家效仿他吗?
比如金庸写韦小宝,鲁迅写阿Q,钱钟书写方鸿渐,兰陵笑笑生写,曹雪芹写贾赦......是让大家学习这些人吗?
伟大的艺术作品,展现的是世间的多面性。
有的弘扬,有的批判,也可以既不弘扬也不批判,仅是展现而已。
从而让我们每个人在有限的人生阅历里增长见识,独立思考,寻找自己的答案。
只是我想,对于想要袁承志和阿九最终在一起的读者,也不会满意这个新修版。
因为就算袁承志心中“最爱”阿九,又有何用?
那个在藏边苦等情郎的阿九,只会让读者更加伤心,感叹阿九的这份潇洒与绝决,得不到爱也绝不会死缠烂打,但情也不会改变,只能断情绝爱,远离尘嚣。
我曾思考,其实如果按照新修版的情节走向,既然已经改成袁承志“移情别恋”了,那么为什么不干脆让阿九得偿所愿呢,为什么要让她出家呢?
后来慢慢地,我觉得自己有一些理解了。
作家写小说,经常会塑造一些自己非常喜爱的角色。
这些角色也许只是配角,但却是作家心目中理想、完美的人物,塑造他/她们的时候,作者耗费了大量心血。
金庸笔下的,周芷若、小昭、郭襄、程英、程灵素、阿九等等,都属于这类人物。
这些人物,作者当然不肯随便给她们一个归宿,因为一般人怎么配得上她们呢,因为这样对她们太不尊重了。
金庸可以随便给完颜萍,耶律燕等人拉郎配,但不会这么对待程英和郭襄。
如果换成一般的网络写手,很有可能让宋青书和周芷若认识到错误,痛改前非,然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但金庸不会,因为峨眉派的人说过,周芷若怎么会看上宋青书呢?
的确,周芷若是金庸先生花大手笔塑造的一位奇女子,宋青书哪里配得上她?
虽然无法和张无忌百年好合,但周芷若也绝非将就凑合之人。
再看看金庸给程灵素安排的结局,品品他对程灵素死亡那段的描写,足可见程灵素在作者心中的分量。
阿九亦同理。
阿九无疑也是作者极其喜爱的人物之一,所以金庸先生没有随随便便给他安排一个俗气的大团圆结局。
即便是落魄的亡国公主,如果让阿九重来一次,想来她也还是愿意再遇一次袁承志,再亲手为他描摹一幅小相,再对他微笑,给他承诺,然后狠狠地为他落尽三千烦恼丝和一生泪水。
但是我始终认为,旧版袁承志专情不移,当属凤毛麟角。
而新修版尽管点明袁承志对温青青主要是“义”,对阿九才是“情”,但袁承志始终还是把温青青看得最重,顾及的也最多,宁愿负了阿九也不肯负了青青。
所以袁承志的行为才会摇摆不定,他的内心才会如此饱受煎熬。
你可以鄙视这样的袁承志,但你也必须得承认,这世上这样的人才是占大多数的。
所以我理解为金庸在新修版中刻意保留了现实人生的无奈,这世界本就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
因为旧版《碧血剑》对阿九的着墨很少,所以这篇还是写一下新修版里和袁承志有过情感纠缠的阿九吧。
阿九,是明朝崇祯皇帝的女儿长平公主,身份特殊。
那么活泼可爱的姑娘,跟着青竹帮的程青竹闯荡江湖。
当然,这个不是她的目的,带着使命的公主,责任何其重大。
温青青作为阿九的情敌,其实是没有什么胜算的,但好在温青青与袁承志都是江湖中人。
不要小看身份的差异。
阿九的身份,如同一道屏障,将她与袁承志远远隔离开去,于是注定了她与袁承志是敌人。
有时候真真感叹这世上的“因果轮回”。
崇祯皇帝欠了袁家的,便要他的女儿牺牲一辈子的幸福来偿还。
可惜了袁承志不是乔峰那样的英雄,也不是杨过那样不顾一切的痴人。
对于阿九来说,爱情真的不需要理由。
有些人,你看了一辈子,为你做了很多事,你也无法心动;有些人,不过几句轻描淡写的话语,便让你牵绊一生。
或者,真的只能说,她欠了他的。
明明知道对方有心上人,也知道自己的身份牵绊,更知道对方是要来sha自己父亲的,然而仍然舍不掉那深深的眷恋,斩不断那刻骨的情丝。
袁承志对阿九动心,不仅仅因为阿九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貌,更因为阿九的遭遇触动了他内心深处最敏感的部分——都是原本岁月静好的生活,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破坏了,都在惶恐无知中背上了报父仇的重任。
他们的遭遇有多么像。
“未语泪先流,我见犹怜”的阿九就这样走进袁承志的视线里,甚至融进他的心里。
因为内心里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袁承志对阿九的寻仇“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后来,阿九的身份被揭穿,民族大义和sha父之仇让他必须做出“sha阿九”和“放阿九”两种选择的时候,袁承志才意识到自己对阿九的感情已经很深了。
深到在国家破败了之后,阿九被狂怒的崇祯皇帝一剑砍下手臂,袁承志赶来,再次救了阿九一命,还听了她的话,放过了自己的sha父仇人,阿九的父亲。
时移世易。
再见面时,天下已经成了满清的天下,公主也不过是前朝的公主,仇人也随着国家的破灭一起消失。
而当初崇祯挥出长剑砍下阿九左臂的时候,也砍断了她和袁承志之间明里暗里的联系。
然而,那份情却无法淡去。
远在藏边的阿九,在相思与痛苦中苦度岁月。
十年之后,阿九成了“九难”,三千烦恼丝终于落下,长伴青灯,静度余生。
那些寂寥的深夜,阿九所思念的,是皇宫的华丽,还是失落的爱情?
如果不是公主,事情会不会不一样?如果没有生在帝王家,事情会不会不一样?
为何生在帝王家?对于阿九来说,最感叹的应当是这句话吧。
终究没有如果,时光就已逝去。
说阿九,不自觉就想起袁紫衣。
同样是对男主一往情深的美女最后做了尼姑,为何袁紫衣就一点都不惹人喜欢和怜惜。
这个问题我曾想了很久。
阿九她从未愧对袁承志,也从未背叛自己的王朝,她在《碧血剑》中的全部故事几乎没有污点。
你要说她横刀夺爱吗?
可她似乎从来没有直面过温青青的问题,两人没有发生过正面冲突,阿九只用一句“我永不负你”代替了所有。
你要说她优柔寡断吗?
阿九对袁承志的态度始终都是等,明亡以前,不论她身在江湖还是居于深宫,都甘愿等待他的到来。
明亡以后,阿九选择了去西藏等,等待是她对于爱人永恒的承诺。
最后阿九选择隐退,成全了袁承志的道与义。
也许也正因为作者将阿九塑造地太完美了,可这世上本无完美之物、完美之人,所以阿九如同维纳斯一般失却了一条臂膀。
再聪明的人,遇见爱情,也会糊涂。
阿九早知袁承志身边有人,也很清楚他身上背负的国恨家仇,都与她不共戴天。
然而,她还是不由自主地爱上了他,如同痴恋着花的蝴蝶——一生一世。
而袁承志呢,遥望藏边,心悬阿九,但也只能把这份爱深深地埋在了心底,埋在了那谁也进不去的地方,最终率同温青青及一众人上船扬帆出海,远征异域,在海外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武侠之所以称之为武侠,正是因为武侠里面的人物重情重义,有大侠的品格和担当,如郭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相较而言,袁承志就成了“小人物”了,但就算袁承志是普通人,那也不是一般的普通人。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反明,抗清,支持闯王,最后发现这天下和自己最初的理想一点也不相同,天还是那片天,但该受苦的还是受苦。
自己该怎么做?对于更贴近人性,更加真实的袁承志来说,那就逃离这片纷争吧,你能说他错了吗?
同理,旧版里的温青青性格也比较一脉贯穿,毕竟袁承志从始至终都不曾对除了她之外的女子动心。
但我想说,新修版里的温青青更加勇敢与笃定。
因为如果换了是我,明明知道他最爱的不是我而是另一个女人,我没有勇气和力量义无返顾地跟他远走高飞,去寻找心中的世外桃源。
因为我怕,怕午夜梦回时分,我心爱的他嘴里唤出的和心里惦念的是另一女人的名字。
从某种意义上说,温青青是幸福的,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又是可悲的。
而这样的温青青尤其让我佩服。
无论是旧版袁承志的“一心一意”,还是新修版他的“心猿意马”,我始终认为,无论如何,有没有温青青的存在,袁承志都不可能和阿九走到一起,如若不然,这就不是金庸的作品。
~END~(图/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到温暖和深情
推荐阅读:《碧血剑》:金庸笔下最“作”女主温青青,才是“人间真实”
再读《碧血剑》,袁承志的每一次选择,从世俗角度看,都很不容易
《碧血剑》:一腔痴情,满腹仇怨,何红药的爱与恨
碧血剑:温仪,让夏雪宜的乖张狠戾、孤傲绝情,全都化成了绕指柔
《碧血剑》夏雪宜:爱者至爱,恶者至恶,笑骂任由人,红尘我自行
卖骆驼给土豪,早赚翻了
提起中东地区,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广阔的沙漠,沙漠下埋藏的巨量石油,沙漠上冒着烈日与风沙行走的骆驼……千年以来,骆驼是中东的象征之一,关于阿拉伯地区的艺术、书籍、影视作品,都常见骆驼的身影。
△荒凉的沙漠。/unsplash
若是有人听说,要把骆驼卖到中东去,大概都会觉得像是把煤卖到山西大同去一样好笑。但事实上,这一幕却真真确确地在现实中上演。
一掷千金的阿拉伯人在出价时的豪迈,不仅让骆驼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地坐上轮船,飘洋过海来到中东,更是让全球刮起了一股骆驼养殖的新型产业风潮。不断有人靠着骆驼养殖业步入小康生活,全世界人们都注意到了阿拉伯世界巨大的骆驼需求量。
△等待客人的骆驼。/unsplash
那么,究竟为何,阿拉伯人要进口如此巨量的骆驼呢?中东本地的骆驼都去哪里了?
离不开骆驼的阿拉伯人
在古代,骆驼是阿拉伯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时的生活,讲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自然资源缺乏的中东,骆驼全身都是宝。
“沙漠之舟”骆驼,是贝都因游牧民最可靠的交通工具。虽然骆驼的跑步速度不快,但出色的耐力以及绝佳的沙漠适应能力,让骆驼成为缺乏补给的沙漠长距离旅行最适合的坐骑。
△骆驼是沙漠中的代步工具。/unsplash
不仅如此,在缺乏畜牧业的中东地区,骆驼的乳汁代替牛奶,成为了流行的饮品与食品原料。
而骆驼菜肴,也是阿拉伯地区从古传承至今的美食。
烤骆驼,作为阿拉伯地区的宴会头道硬菜的地位从未被撼动。最正宗的烤全驼,需要先准备骆驼与大量的蛋、鱼、鸡、羊等食材。再将煮熟的蛋塞入鱼腹中,将烤熟的鱼塞入鸡腹中,将烤熟鸡塞入羊腹中,再将烤熟的羊塞入预烤制过的骆驼的腹中。
△烤骆驼肉。/截自哔哩哔哩@阿九闯地球
最后放入特制的大烤炉进行整体烤制,出炉后将烤熟喷香的肉切下,放在刚刚煮好的米饭上享用。一只烤全驼就够十里八乡的人们集体饱餐一顿。
这道耗时耗力的大菜是每一场阿拉伯的宾客大宴都必备的佳肴,每一年阿拉伯将有数以万计的骆驼为宴会作出贡献。
除此之外,骆驼的毛皮也被阿拉伯人大量利用。骆驼厚实的毛皮让它们在沙漠寒冷的夜晚也可保持体温,因此也成为阿拉伯人抵御寒冷的最主要纺织品。如今,驼绒纺织品由于其出色的质量也被全球纺织业广泛采用为原料。
△驼毛保暖效果好。/unsplash
在娱乐休闲业发达的现代,骆驼迅速成为了阿拉伯旅游届的明星,骑骆驼是几乎每一位到中东的旅客都要体验的项目。在埃及,从事骆驼骑乘旅游业的埃及人随处可见,游客们则骑着骆驼游览开罗。在高大震撼的金字塔下,骆驼坚硬的蹄子仿佛踩的不是金黄的细沙,而是历史的厚重。
有趣的是,每年的节日期间,阿拉伯各国还会举办许多高规格的骆驼赛跑与骆驼选美赛事。
沙特一年一度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骆驼节,是沙特最为盛大的娱乐盛会之一,节日里,开设有如饕餮盛宴般的美食展会和各类特色文化演出,而单是骆驼选美大赛的总奖金就高达4亿人民币以上。不过,去年的国王骆驼节选美大赛,有40多头骆驼由于使用肉毒杆菌与激素进行整容被取消了参赛资格。
阿拉伯人的骆驼去哪了?
在过去,阿拉伯半岛由于艰难的生存条件,人口数量一直都处于较少的状态。进入现代社会后,“液体黄金”石油的发现,让阿拉伯地区成为了一夜暴富的代名词。
巨大的财富带来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虽然阿拉伯地区骆驼养殖规模原本就非常庞大,但其扩张的速度,完全跟不上人口的增长和需求量的飙升,骆驼数量开始出现巨大的隐患——骆驼不够吃了。
2018年,沙特阿拉伯全年骆驼消费量高达11.3万吨,第二名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骆驼消费量为3.5万吨,阿曼则消费1.6万吨。这些数字是什么概念?同年,我国年人均羊肉消费量3㎏左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年人均骆驼消费量与此相当。
△非洲,骆驼肉市场。/截自哔哩哔哩@Kim与这个世界
面对巨大的骆驼供应压力,阿拉伯人显然不想放弃,就像英国人没有抛弃炸鱼薯条,韩国人没有抛弃啤酒炸鸡。对他们来说,骆驼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骆驼,早已刻进了每一个阿拉伯人的灵魂。
于是,阿拉伯人想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缺骆驼,但我们不缺钱啊!那直接买骆驼不就好了吗?
全世界为阿拉伯人养骆驼
初代来到澳大利亚内陆探索的移民们,抵达内陆缺水的沙漠时,发现马匹和牛的活动受到了极大限制。他们急需一种不需要经常饮水的动物,来进行旅行和驮运。于是,许多来自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骆驼们被运往这片陌生的土地。
△骆驼被引入澳大利亚。/截自哔哩哔哩@喵科普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与火车逐渐取代了骆驼成为了主要的运输工具。而原先大量骆驼则进入了野外,重新形成野生种群。时至今日,澳大利亚野生骆驼的数量达到了数百万计,且体质要胜于中东地区的家养骆驼。
于是,这些充足的高品质骆驼受到阿拉伯地区的欢迎,成为了澳大利亚与中东贸易的重要出口商品。
△澳大利亚现在的野生骆驼。/微博@·蜗牛先生
另一个为中东出口大量骆驼的国家是非洲的小国索马里。每年的朝圣期,数百万头索马里骆驼会装上轮船,穿过大海,来到沙特阿拉伯成为朝圣用品。
事实上,索马里经济严重依赖骆驼产业,畜牧业的出口额约占本国出口总额的70%。以至于近年来新冠疫情导致的沙特朝圣规模缩减,直接对索马里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
△索马里骆驼。/截自哔哩哔哩@四海视野
除去这两个骆驼出口大国以外,北非各国、印度、苏丹等国甚至我国都对海湾国家有相当数量的骆驼出口。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等喜爱骆驼的海湾国家,为全球创造出一个新的巨型养殖产业,为世界各地的养殖者们创造出新的致富经。
当然,也不是所有阿拉伯国家对骆驼都如此感兴趣,埃及、伊拉克、黎巴嫩等国的民众并不像海湾国家那样对骆驼充满无限的热衷。
骆驼与阿拉伯的未来
大众眼中,阿拉伯地区一直都与富裕划等号,源源不断的液体黄金从地下喷涌而出,浸润阿拉伯国家的财库。这似乎也解释了阿拉伯人为何如此大手笔的向全世界进口骆驼——毕竟他们最不缺的就是钱。
就像骆驼如果不进口,迟早会被消耗殆尽,同样,国家经济若不开源节流,财政也迟早有捉襟见肘的一天。对石油经济严重依赖的现实面前,若阿拉伯国家在石油出现枯竭或石油在能源界的地位受到挑战,傲人的经济高塔也会大厦将倾。
△图/科幻电影《沙丘》
且从宏观来看,阿拉伯世界并不都是财富广阔的千里沃土。由于经济问题破产的黎巴嫩,饱受战争之苦的叙利亚与也门,面临人口激增问题的埃及,以及至今社会仍处在混乱状态仍未恢复的伊拉克与利比亚,时时刻刻提醒着世人,阿拉伯世界并不是遍地富足、处处美好。
液体黄金也终究只是液体,即使强壮如骆驼也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财富从来没有永恒。
△人与沙漠中行走的骆驼。/unsplash
在无边无际,黄沙漫天的大漠中,骆驼内心平静,毫无怨言,一步一步,耐心前行,能走出沙漠,来到美丽的绿洲。坚信在未来的某一天,阿拉伯人也可以彻底走出自己的困局。
-END-
来源|九行Travel微信公众号,本文转载自:环形星球(ID:huanxingxingqiu),作者:日夕
声明|文中图片、视频及内容均转自原文章,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公主与阿九的一次擦肩而过,让她深深地爱上了他
公主与阿九的一次擦肩而过,让公主深深地爱上了他。随着船只的渐行渐远,公主的心也越来越飘摇不定。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阿九,因为她是当今最尊贵的公主,在自己的国家里找到一个人应该不难。于是,公主请来了画师,让他描绘阿九的形象。画师画出了一张浓眉毛、细长眼睛、高鼻梁和薄嘴唇的画像。
然而,当公主看到这幅画像时,她勃然大怒,将画稿揉成了一团,并下令将画师斩首。公主决定亲自绘画阿九的形象,因为阿九的形象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中。虽然公主画出了阿九的形象,但她仍然觉得不够完美。最终,她的作品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因为有人认出了阿九。
阿九此时正在田里劳作,虽然他有一张颠倒众生的俊脸,但他患有哑疾。当他听到孩子们的呼喊声时,他便与他们一起回家了。当他回到家时,他发现院子里挤满了人,他们告诉他他被公主选为驸马爷。然而,阿九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喜悦或兴奋,反而将一旁的老妪扶了起来。老妪解释说阿九是个哑巴,无法说话,建议先向公主汇报此事。
听到这番话,皇帝非常惊讶,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妖艳的男子是个哑巴。他不敢怠慢,立刻回到宫中向公主汇报了此事。然而,公主并不介意阿九患有哑疾,反而感到非常巧合。这让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公主居然能够接受一个患有哑疾的人。于是,公主换上了盛装,准备前往尹梦殿,向皇帝请求一道圣旨。
当她到达尹梦殿时,她看到了歌舞升平的场面,皇帝正在与他的美人饮酒作乐。当她到达宫殿时,她向皇帝行礼并要求和他商量一些重要的事情。听了公主的话,皇帝让所有人都离开了房间。
公主看到皇帝还抱着最受宠的妃子,便对他表示不满,并指责那些妃子不懂得尊重公主。然而,皇帝认为公主的性格太急躁了,如果他不在了,没有人能保护她。
接着,皇帝问起了煜儿提到的如意郎君的事情。听到公主的话,皇帝开始猜测是哪个公子或哪个国家的皇子?然而,当他得知公主喜欢上了一个村里的哑巴时,他非常生气,并指责公主胡闹。公主看到父皇的态度如此坚决,便表示如果父皇不同意,她宁愿出家为尼。
阿九讲故事之第1篇:人生奈何,酒的故事
说书唱戏劝人方,我不是郭德纲。古有一千零一夜,今听阿九讲故事。
茶若醉人何须酒,
唯有碎银解千愁。
枉有一杯醉人酒,
难解半点俗世愁。
本是青灯不归客,
却因浊酒恋风尘。
星光不问赶路人,
岁月不负有心人。
有人说酒是个好东西,酒可以让人忘记烦恼,因为一醉解千愁。也有人说酒是不好的,因为酒后乱性、酒后闹事,酒会让人迷失自我,利令智昏。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说酒呢,因为我们想把阿九讲故事做一个长期的系列,想来想去,大家都说“我有故事,你有酒吗?”,开篇我们也只能说酒了。
那么酒是怎么来的呢?这中间就有个故事了。
相传远古时代,有人想研究一种可以喝的东西,想来想去没有思路,就在将要魔怔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里一位老神仙告诉他说,“你以水为源,以粮为料,再在粮食泡在水里第九天的酉时找三个人,每人取一滴血加入其中,即成。”说完老神仙就不见了,杜康也醒了过来。
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按照老神仙的指示开始了操作,结果转眼便到了第九天的酉时。他在村口等来了第一个人,这人是个书生,文质彬彬的书生听了他的请求后欣然答应,割破手指滴了一滴血在他准备好的桶里。紧接着又等来了一队人马,领头的是为将军,说明情况后,将军也豪气的答应,割破手指、滴血入桶。结果将军这队人走后,路上却断了行人,眼看酉时将过,再不来人的话前面做的一切将前功尽弃了。而这时,望眼欲穿的时候,摇摇晃晃来了一个灰头土脸的乞丐,这人心想老神仙说的是三个人,看来这乞丐卡着时辰来的也算命中注定啊,于是按住乞丐也扎破手指取了一滴血滴入桶里。
回家后,果然新的饮料制成了,但是叫什么名字呢?他一想,这种饮料是酉时制成,里面又滴入了三个人的血,就叫做“酒”吧。那么这个字念什么呢?因为这是第九天制成的,就念“jiu”吧。
而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在喝酒时,初始文质彬彬、礼貌有序,继而就会热血上涌、豪气干云,最后云里雾里、疯疯癫癫了,因为按照成酒的顺序,书生、将军、乞丐的血分别在发挥作用。
而这个造酒的人便是杜康。
世间之人皆好酒,不管中外,而好像只有中国人将酒喝成了一种文化,这酒里面不仅有感情、有交流,更包含了人生、包含了各种感悟。有人感慨说,之前喝酒是因为快乐,而今喝酒是为了快乐,初听无区别,细解大有深意,正应了开篇的诗句“茶若醉人何须酒,唯有碎银解千愁。枉有一杯醉人酒,难解半点俗世愁。”人到世间不是为了享乐,更不是潇洒走一回,而是一种渡劫。所以还是希望每个过客能够正视这份奈何,积极地追求自我,最终真正实现“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
喜欢阿九的朋友,请您伸出发财的小手帮着点点关注。谢谢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224/169625749799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