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表对应时间和生肖(时辰表对应时间)

时间:2024-02-20 15:13:17 来源:网友投稿 编辑:痴人痴梦

十二生肖对应12时辰

现在一昼夜是24小时,但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把两个小时化分成一个时辰,古天文学家在观察天地万物时,把12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与12个时辰相结合起来,最后才确定了十二生肖。

下面和大家详细了解一下:夜半子时,正是老鼠频繁活动的时间,开始出来觅食,古人叫“子鼠”。凌晨1:00-3:00的时间属丑时,主人起来给牛填充草料,因为牛在夜间有吃草的习惯,故称“丑牛”。凌晨3:00-5:00的时间属寅时,正是老虎出没活动的时间,凶猛的老虎下山呼啸,所以叫“寅虎”。清晨5:00-7:00属卯时,天刚蒙蒙亮兔子出窝觅食,喜欢吃带露水的青草,俗称“卯兔”。清晨7:00-9:00属辰时,此时的天气容易起雾,有龙腾驾雾之势,旭日东升,阳光高照。俗称“辰龙”。上午9:00-11:00的时间属巳时,太阳高照,大雾慢慢消失,蛇开始出洞活动,俗称“巳蛇”。中午11:00-1:00属午时,野马崩腾,四处奔跑嘶鸣,俗称“午马”。午后1:00-3:00属未时,正是放羊的好时间,羊四处吃草,状肥自己,膘强肥状,故称“未羊”。下午3:00-5:00属申时,太阳偏西,猴子出入山林,嬉笑玩耍,所以叫“申猴”。下午5:00-7:00属酉时,太阳即将落山,鸡开始寻窝,上架就寝,俗称“酉鸡”。晚上7:00-9:00属戌时,人们劳作一天,开始关门休息,狗这时要看家护院,稍有动静,汪汪乱叫,俗称“戌狗”。夜间9:00-11:00属亥时,天很黑了,野猪也开始小心翼翼的活动着,生怕别的动物发现自己,偷偷的啃树根。俗称“亥猪”。

【讨论】十二生肖与12时辰,都是上古高人的大智慧的结晶,符合先人对宇宙万物及自然现象的归纳性认识。12时辰是我们的祖先根据一天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和变化以及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的总结,可以说是独创于世的,现代人已把12生肖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中国人的文化标识,也是中国文化独特的象征。

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我并在评论区留言,天天都有新发现。

十二时辰挺火!到底啥是十二时辰你知道么?

近日一部热播剧,引发了观者对中国古代纪时法“十二时辰制”的关注。你或许才惊觉:时间之外还有“时间”。十二时辰,时序分明,映刻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洞察与感知,睿智而长情。夜半时分,于正在你面前流逝的24小时,打捞古老而诗意的十二时辰,给生命以时光,给时光以美好。

古人将一昼夜分十二时辰,

后以十二地支为序,分别记之:

子[zǐ]时 丑[chǒu]时 寅[yín]时 卯[mǎo]时

辰[chén]时 巳[sì]时 午[wǔ]时 未[wèi]时

申[shēn]时 酉[yǒu]时 戌[xū]时 亥[hài]时

子时始,亥时终,循环往复。

一个时辰,恰为今日的两个小时。

每个时辰还对应着应景的别致之名: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yú]中 日中 日昳[dié]

晡[bū]时 日入 黃昏 人定

十二时辰,

乃先人为我们留下的\"时间桃花源\"。

先哲王阳明有言:

人一日间,古今世界都经过一番,

只是人不见耳。

夜气清明时,无视无听,无思无作,

淡然平怀,就是羲皇世界。

平旦时神清气朗,

雍雍穆穆,就是尧舜世界。

日中以前,礼仪交会,气象秩然,

就是[夏商周]三代世界。

日中以后,神气渐昏,往来杂扰,

就是春秋战国世界。

渐渐昏夜,万物寝息,

景象寂寥,就是人消物尽的世界。

子时·夜半

23:00-01:00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子时·夜半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乃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夜色最深重之时。古人将夜晚分为五个时段,五更计时制中,一更相当于现在的19点到21点;二更是21点到23点;三更是23点到凌晨1点;四更是1点到3点;五更是3点到5点。子夜为三更,因而『夜半三更』指深夜时光。

丑时·鸡鸣

01:00-03:00

一年惊报半年过,老促前期奈尔何。

鹊驾未分鸡已唱,断肠一叶落金梭。

清·戴梓《七夕夜坐亨儿云丑时立秋求作一首》

丑时·鸡鸣

鸡鸣,或曰荒鸡。夜达四更,天慢慢变亮,但仍然属于黑夜。『鸡鸣』一词作时间使用,源于《春秋左传正义》中『鸡鸣而食,唯命是听』之句。鸡被古代汉族人民褒称作『知时畜也』。《韩诗外传》中赞颂鸡云:『守夜不失时,信也。』俗云:雄鸡三唱天下白。

寅时·平旦

03:00-05:00

老尚贪书课,黎明即下床。

不惊天乍冷,更觉意差强。

蟾滴初添水,螭炉旋炷香。

浮生又一日,开卷就窗光。

宋·陆游《晨起》

寅时·平旦

平旦,又称黎明、日旦,为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孟子·告子上》中的『平旦之气』是迄今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此时为五更,或云五鼓,鸡仍在打鸣,故有五更鸡的说法。人们也渐从睡梦中清醒。

卯时·日出

05:00-07:00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忆江南·其一》

卯时·日出

日出,亦称破晓、日晞,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光耀大地。日出一词最初见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此时是古代官员上早朝的时间。官员来到衙门,首先需清点人数,因点名时恰是卯时,因而,将『点卯』称为上班报到的说法便沿用至今。

辰时·食时

07:00-09:00

山高树多日出迟,食时雾露且雰霏。

马蹄已踏两邮舍,人家渐开双竹扉。

宋·王质《东流道中》

辰时·食时

食时,亦称早食、宴食。这一时段,正是古人吃早饭的时候。秦汉时期民间一天吃两顿饭,并以『朝食』为主餐。食时一词,早在《礼记》中便已出现了。如:『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

巳时·隅中

09:00-11:00

巳时红日过山坡,孤单只影泪如梭。

自叹青春空虚度,薄倖冤家辜负了奴。

清·华广生《白雪遗音》辑

巳时·隅中

隅中,也叫做日禺。此时临近中午,大雾散去,艳阳当空。『隅中』一词最早出现于《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旸谷……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午时·日中

11:00-13:00

暑烦人困妆时午。午时初困人烦暑。

新诗得酒因。因酒得诗新。

缕金歌眉举。举眉歌金缕。

人妒月圆频。频圆月妒人。

宋·王齐愈《菩萨蛮·初夏》

午时·日中

日中,又名日正。这时太阳行至中天,烈日当头。上古时期,人们把这一时段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时间标志。《易·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未时·日昳

13:00-15:00

客生闻吠犬,草茂有鸣蛙。

日昳方炊饭,秋深始采茶。

宋·陆游《幽事绝句》

未时·日昳

日昳,又名日央、日仄等。太阳偏西,以中天为界,这时的太阳与隅中相对。『昳』,《说文》释为『日昃 [zè ]也。』『昃,日在西方时,侧也。』

申时·晡时

15:00-17:00

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

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须。

把酒从衣湿,吟诗信杖扶。

敢论才见忌,实有醉如愚。

唐·杜甫《徐步》

申时·晡时

晡时,或曰夕食、馎[bó]时,是古时汉人吃第二顿饭的时段。古时『晡』与『馎』相通。《说文段注》解释:『馎,申时食也。「馎」,一作「晡」引申之义。凡食,皆曰馎。』

酉时·日入

17:00-19:00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七》

酉时·日入

日入,又叫日没、日沉。这时,夕阳西下。《庄子·让王》中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语。古人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元史·日历志》云:『日出为昼,日入为夜。』

戌时·黄昏

19:00-21:00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戌时·黄昏

黄昏,亦称日暮、日夕,指夕阳沉没,万物朦胧,一更欲黑而未黑。《说文》曰:『黄,地之色也。』又说,『昏,日冥也。』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初次使用黄昏一词:『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

亥时·人定

21:00-23:00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

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

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

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

唐·白居易《人定》

亥时·人定

人定,也叫定昏、夤[yín]夜,乃一昼夜中十二时的最末一个时辰,二更夜已深,该安歇入眠。人定即人静,《孔雀东南飞》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220/1696262590127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