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圣母走的什么功(九龙盘上都是谁的功)

时间:2024-02-20 15:44:17 来源:网友上传 编辑:君心似我心

龙生九子各不同的传说

我国文明历久传承,在灿烂的文化间神话传说又是璀璨夺目、历久弥新。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其实这个不同是从两方面说的,一是这九子外形长像不同;二是九子担任的职责不同。

咱们先要问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龙王固然是一条龙没有问题,但这龙王的老婆们呢也就是龙王的妃子们都是什么物种呢?很多人都会说那还用说自然也是龙呗。错!错!错!你看大家都进入误区了吧,其实龙王掌管天下之大江,大海,富有不知几个四海,又岂能只宠幸龙,而弃其他众美垂泪,去独欢一龙物,说龙王暴遣天物一点也不为过,这样近乎于傻的事龙王自然是不会做。从其政治统治的角度说这样也不利于管辖制理,各方势力无法平衡,人人会岌岌可危。今龙王宠幸于四海,各方势力皆为王之姻亲,大家心安了,自然也就相安无事。那位说了龙王怎么这么有福呢,没办法谁让人家德位就到那了呢。

讲到这大家就明白了,这九子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老大囚牛,其母亲是一头牛,老二睚眦看其外形就知,他的母亲是豺狼。老三嘲风,母亲是一只鸟。老四蒲牢,其母为蛤蟆,要说这龙王的口味也是够重的,只是龙王也是没有办法,身在龙位,身不由已呀。老五狻猊,其母是狮子,这可能也是邦交姻亲联盟的佐证。老六赑屃,其母是乌龟,没办法其老丈人是当朝宰相,这亲一定是要结。老七狴犴,其母是老虎这就不必多了。老八负屃,终于看见同类青龙为其母。老九螭吻,这个不用说了水中超大家族“鱼”是他的母亲,至此各方是妥妥的安定团结。

九子育出,自是天下欢庆,九子之间关系也相处和睦。嬉笑打闹有说有笑,一天一天长大。一日龙王召见九子说:“吾儿们均已成年,今要放你们去人间历练,以观其能并以委任。”哥几天一听甚是欢喜齐声到:“好”!龙子们出龙宫欢蹦喜跃地奔往人间。

来到人间龙子也是不惜辛劳,各展其能为百姓行善做好事。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奇怪的是也不见龙王来,想是龙王旅游去了,玩美了把他们各几个给忘了。

哥几个开始发闷了,老大囚牛召集了哥几个,商量要戏耍一下六弟赑屃,这赑屃天生神力,但脑筋不灵光,囚牛几个决定去逗逗六弟。他们找到了赑屃说:“在咱们居住的人间大殿外十里处有个大碑倒了,这碑太大了,很重,我们没有你力气大,六弟是不是帮忙给扶起来,这也修善之举呀。”赑屃一听爽快的说:“没问题,带我去。”哥几个径自来的倒碑之处,一看这碑确也是够硕大的。赑屃呢二话不说,两膀一使劲说了一声:“嗨”就把碑生生给扶起来了,哥几个齐声贺彩。这时老大囚牛说话了:“不过六弟呀,我看这碑没有立正呀,哥几个你们说是吗?大家齐声:“嗯,确实有些歪。”赑屃一听赶紧左推右扶,可看着这碑也确是还是不正。三哥嘲风凑近说:“六弟呀,我看是底下不平,你钻到底再展开神力,我想碑就能平了。” 赑屃一听也对,赶忙钻到了碑下,用手一托,头探了出来说“看看平了吗?”囚牛假装地端详说:“六弟呀,你把手放下用肩膀扛一下我再看看。” “行,行”赑屃答应着,松开手用肩膀一顶。嘲风大声说:“好!别动了,碑现在非常正。”随着他的话,大家哄堂大笑,赑屃不明所以也跟傻笑起来。就在此时龙王来到,看看大伙,又低头看看赑屃,然后抬头注视着大碑随后击掌大笑:“好,赑屃啊,自此这就是你的职责了。”自那以后赑屃就一直职守这一工作。

龙王走后又不见,神龙见首不见尾看来是有来历的。囚牛和蒲牢又开始想作弄人了。这一回是谁呢?负屃,为什么呢,因为负屃天生胆小。哥俩主意已定,又找来两个帮手。为什么呢。因为上次作弄赑屃,让龙王看见,虽说也算是帮赑屃选定了职守,但也感觉得到龙王是不太高兴地。找螭吻让他在殿脊上远望,可以观查放哨,因螭吻平素就爱在肩脊扒着,晒着太阳眺望景物。螭吻一听,非常高兴地就答应了。又找来狻猊这就爱端坐门外的,来设置第二道观查哨。狻猊自然也是欣然接受了。嘲风听闻此事,也赶来凑热闹,主动要求在垂檐看守。这一会三道防线,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了。安排好后就派狻猊去找负屃,到了以后狻猊严肃地说:“龙王找你,让你去大殿朝见龙王。”负屃一听甚是高兴莫非是龙王要安排我的职位了,也没再多想,欢喜地就随负屃去见龙王了。来在了大殿门口,狻猊往门边蹲坐说:“龙王在里面等你,你进去吧。”这阵式好似殿外守卫,负屃看到后就更信龙王就在殿内,赶紧整了整衣冠,掸了掸身尘,恭敬向大殿里走去。进了大殿低着头,等了半天不见动静,大着胆子抬头一看,殿上根本没有龙王,这下负屃有点毛。就在这时大殿的门,关上了,负屃本就胆小,这下就更慌了。就在同时囚牛闪出站在琴头,使劲拨动琴弦,那蒲牢呢,站在钟上借大钟的扩音之功,大叫起来。两龙子本就不是凡物再各使神力于琴、钟之上,那动静比天上的炸雷不知响过多少倍。负屃被这一惊天之吓,魂早就不那将去了。只见他如电闪一般穿上天去,怎奈头重重撞到了屋顶,他横向一长身,攀住大殿的柱子,随即全身盘住大柱,都说负屃胆小但毕竟不是凡物,待全身盘稳,翻头探爪并作出防御之势。此举不禁引得囚牛和蒲牢这两位哥暗暗的夸赞,但完全忘却这本是玩笑而惊待原处。

龙王这日想起龙子并起身暗行而来,远远望见螭吻正在瞭望,似正在警戒。龙王使法术定住螭吻,眼光扫处嘲风也在垂檐瞭哨,不用说了,他也被龙王定住。龙王悄悄潜行,来到大殿不远处又发现狻猊端坐警卫,龙王大疑知必有事发生。止住狻猊的同时,只听得大殿内巨响,龙王急忙推开大殿的大门向里望去。见到殿内场景龙王不但没有生气反面大笑起来,连声说:“好!好!好!”

从那以后负屃又有了一个新名字叫蟠龙,他也就职守于大柱之上。囚牛呢自然就职守在琴头之上,而那蒲牢则成了钟上的兽钮继续使法于大钟这上。

殿外的狻猊也有自己的职责,至于螭吻和嘲风我们抬头在房脊和垂檐自然就能看到他们。

讲到此时我们才发现这哥九中少了两个那就睚眦和狴犴,这两个平素最爱凑热闹去哪了?原来他们是找仇人报仇去了。说起这个仇人要从睚眦小时候说起。那时有个叫九头虫的小时候一块玩经常欺负睚眦,睚眦是恨之入骨,只因那时自己非常弱小又打不过九头虫,但这仇恨却深深埋在心里,等待时机进行报复。当睚眦长大以后便到处寻找九头虫的踪迹,可就是一直没有找到,听说去了人间。这一次龙王派他们来到人间正是机会,睚眦每天闲暇之余便去查访九头虫的下落。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给找到了。九头虫也是自作孽不可活呀,他来到人间本是躲避睚眦报复,却恶习不改在人间幻化成人形为非作乱。也是该他倒霉,这日正在作恶,正好碰上睚眦和狴犴这哥俩。要是以睚眦这有仇必报的性格,那就是上去结果他,来个干脆利索。这时狴犴拦住他说:“且慢,二哥这是在人间不得乱来,咱们要以法度来惩制他。”睚眦点点头,两人上去擒住了九头虫,押他去见了官。在公堂上九头虫是百般抵赖死不成认,怎奈他今天是碰上了克星,那就是狴犴,狴犴是摆事实、讲证据,桩桩件件以律法为准绳,哪一条这九头虫也逃脱不了。最后的结局也是可想而知,九头虫补判斩立决,且立即执行。刑场上睚眦是急得真蹦,你说他急什么?他想得手刃仇人,今天刽子手要去处决,你说他能不急。只见刽子手手起刀落趾嚓一声九头虫头颅应声落地,但九头虫可并没有死,他叫九头虫自然就有九颗头颅,再加上本身就有法术,凡人的大刀岂能杀他。九头虫一晃双肩眼见脖颈上又出来一颗新的。刽子手一惊随即手起刀落,又砍下了一颗,可是九头虫的头又出来了。就在此时睚眦大喊,飞身钻入刀柄,施展法力,那刀再次落下,这回九头虫再也长不出新的脑袋了,也只好死了吧。

不用说这肯定让龙王看到,睚眦必报的睚眦从此就在刀柄之上,而狴犴由于在公堂上公正、严明,严守律法,从此以后他就职守在公堂之上。

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传说讲完了,如有想赐教或与我交流的请在评论留言,我将恭候并及时回复。

〖迁西夜话〗三屯营古城轶事

来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4辑《蓟镇之枢三屯营》(王书珍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

作者:潘秀华 刘禾田 庞乃和

借神习武(李向东画)

关于古城的旧事,在三屯营俯拾皆是。如果你现在去询访,凡六七十岁以上的人,随便都能跟你侃出几段来,诸如哪儿有一个碑是记载什么的,哪家有个门墩或石兽是当年哪个王公大臣的,哪个地方是都督府的前门,哪个地方是都督府的后宅,谁重修过真武阁,谁重修过宛在亭,谁在这里曾和鞑靼打过一仗之类,甚至连一口井、一盘石磨或一尊石臼,都能给你讲出许许多多的故事来。那神态,就好像他们已和古城一起活了500年。如果你肯下聊斋先生那样的功夫,比《聊斋》还厚的书都能写得出来。尽管有些可能事出无凭、流于荒诞,但大部分还是有根有据、事出有源的,绝不同于《聊斋》,只是谈狐说鬼。这些缠绵的陈年往事,就像袅袅茶香,散发着古城的余韵。

都督府的地道

在三屯营,人们至今仍传说都督府里曾有一条地道。有的说它直通城北青龙山西侧的翟家沟,有的说它直通城西演武场附近的鞑子沟,并说戚继光当年修筑这个地道时道口绝密,有兵士把守。这条地道到底有无,至今无人敢下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有一个故事却在这一带广泛流传,几乎家喻户晓,说的是戚继光当年曾利用这条地道巧布疑兵,吓退了关外董狐狸和长昂五千兵马。

据说事情发生在三屯营城重修之后不久,因为劳累,戚继光的肺病又犯了,这是他在南方抗倭时落下的病根儿。关外的董狐狸和长昂探得消息,认为这是攻打三屯营城的好机会,于是率兵五千,突破喜峰口,直奔三屯营,扬言要报昔日之仇。所谓昔日之仇,是说隆庆二年(1568年)戚继光刚到蓟镇时,曾在青山关教训过他们。那一次,董狐狸差点被生擒活拿。事过将近十年,董狐狸也没忘掉这事儿。

当时,戚继光经常咳血,体虚无力,正卧床休息。这天,忽听屋外王夫人正与人低声说话:"不要讲与戚大人,我自有安排。"戚继光料想,准是军情有变,急忙坐起来对外喊道:"外边何人说话?"王夫人瞒不住,只得把探马军校领进屋内。戚继光无心多问,只想知道军情。那军校看了看王夫人的眼色,还是嗫嚅着将董狐狸和长昂犯境之事告诉了戚继光。戚继光一听,双眉倒竖,怒斥道:"妇人之见,险些误我大事。"说着披衣下床。乍一动,立感头晕腿软,要不是王夫人一把扶住,险些栽倒。戚继光闭上眼静,静了会儿神,觉得好些了,推开夫人,披上甲胄,急步出房。王夫人追上前去问道:"元敬,能行吗?"戚继光回道:"急难当头,区区小恙,何足顾虑。"说着叫侍卫备马。

戚继光走到马前,左脚一试蹬,双手一扳马鞍,一跃骑到马上,随即抖缰策马驰出府门。待看过各门情况,见早有防范,才放下心来。

戚继光到了西门。探马报:"董狐狸城外十里扎营,顷刻便来攻城。"戚继光说声:"再探!"话音刚落,即见漫天烟尘自北滚滚而来。二路探马急报:"董狐狸押千余百姓已经出营。"戚继光回声"起过",便坐到"戚"字帅旗之下,静待董狐狸和长昂到来。

未及片刻,董狐狸已至城下。只见他身上甲胄闪闪,头上狼尾飘飘,抖缰铃山响,舞刀鬼神惊,大有饮海吞山之势。戚继光冷笑一声,起身走到望楼之上,未等董狐狸站稳便高声喝道:"董狐狸、长昂听着:要知趣,早早收兵,依旧称臣纳贡,免得一死。不然,再杀你个落荒而走!"

董狐狸一听,猛的拉住缰绳,对着城头定睛一看,帅旗之上一个斗大的"戚"字正随风抖动,帅旗之下赫然站着一员猛将。心想,戚继光重病在床,莫非这是个假的?他手搭凉蓬要看个究竟,但离的远,看不清,于是抖抖精神上前高声叫道:"戚继光,你可知某家带来多少兵马?精兵五千!识时务,早早投降。如若不然,看我血洗三屯,荡平蓟州,让你身首异处!"几句话,气得戚继光将牙咬得"咯咯"响,恨不得开门冲出,杀他个痛快,怎奈久病未愈,体力不支,再加上董狐狸阵前绑缚着上千关内百姓,一旦冲击不力,那些人定会身遭不幸,死于非命。

戚继光权衡再三,心生一计,对着城下喊道:"狂徒听着,你带兵五千,太少了。你可知我城内有兵多少,五万!"董狐狸这回听清了,上面的真是戚继光,锐气一下子减了一半,不过他不信城中会有那么多兵。为找台阶下,还是硬着头皮回道:"你若真有那么多兵,我情愿放还百姓,不战自退。"戚继光答道:"一言为定。你闪开一条路,我将城内的人马开出去,让你点点数。"

董狐狸果然把路闪开。戚继光把五门兵士,守门的除外,全部集聚到府前广场编排列队,然后依次从西门出城奔城西演武场,队列整齐,士气昂扬,整整走了半天也没见到队尾。董狐狸眼睛都看花了。他计算了一下,已经出城的就有五万足数,再看城上仍是旌旗猎猎,兵勇济济,还不知有几千几万哩。本来他一见戚继光就有点胆怯,这下更没底了,心想城外五万,城内不知多少,要是戚继光从城内杀出,里外夹攻,我命岂不休矣?事不宜迟,赶紧撤兵。于是命人放了百姓,丢下辎重,拔营起寨,马不停蹄地跑回老窝去了。

戚继光并未追赶,因为城中之兵刚去40公里外的太平寨调防,剩下的人不多。那列队出城的军队是哪来的?城上那么多兵又是哪来的?原来,城内通西面鞑子沟有一条地道,军队是明出暗进转圈走的,墙上的兵是老百姓装的。

但一直到今天,谁也没发现过地道口。地道在哪儿,至今仍是一个迷。20世纪七十年代备战备荒,三屯营城的人们响应号召,曾大规模挖过地道。但无论怎么挖,没人在掏挖自家的地道时遇到过传说中的地道。在平静了多年之后,最近出现的一次局部塌陷,又引起了人们关于古地道之有无的争论。事情发生在公元2004年夏天的一场大雨之后,城内的一条胡同突然出现了塌陷。塌陷区呈南北向,横宽约四至五米,正好把这条胡同拦腰切断。开始,有人说这是20世纪七十年代谁家挖的地道,所以也就没太引起注意,为了行走方便不久也就添平了。但事后老人们回忆,七十年代根本没人在这里挖过地道。于是,根据当时塌陷的情形,尤其是塌陷的深度,有人又说那就是那条传说中的地道。因之,古地道的有无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立指观音

三屯营城大东门外,原来有一座观音堂,内供观音神像。不同于别处的是,这尊观音面南而站,一指伸出,像是在斥责,又像是在控诉。据说,它被塑成如此神态,与戚继光重修三屯城还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万历三年(1575年),戚继光拆除南墙,扩展新城,往南扩出500多米。城墙建到东南角时,遇到3座大坟。为了不把坟茔圈到城内,戚继光找到坟主商议迁坟之事,不料坟主乃是一个京城做官的人家,根本不把戚继光放在眼里,百般劝说,就是不迁。此时工程已停工月余,戚继光非常恼火,只得把城往里修,把坟留在了城外。这样,三屯营城就成了一个不规则的矩形了。现在我们从三屯营古城平面图上还能看到,营城的东南缺了一角。对于这位不顾大局的地方豪强,戚继光始终心怀鄙视,工程竣工之后,马上在这里建起了一座观音堂,供起了这尊立指观音。观音所指的,就是东城外的那3座大坟。据说时过不久,坟主家中就败落了。这座观音堂,一直保存到清末。

与这户地方豪强不同的是,也有在这次重修三屯营城时受到奖赏的。三屯营东南3公里处的横河村傅姓,就是当年从城内迁此建村的。作为第一批搬迁的居民,他们在新城竣工之后得到了进城的优先权。在今天看来,这点权利也许算不得什么,但在靠城池"以卫众"的时代,进出城池是要经过严格盘查的。所以,可以"优先进城",又绝对是出于格外的奖赏。

立指观音是不是因此而立,只能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如果单从古营城东南缺了一角这件事分析,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戚继光如此设计,是为了避免给那些心怀叵测的人提供口实。封建社会,讲究君臣有序,甚至连官署居舍都有一定的规制,不可胡来的。倘有不慎,即是越轨犯上。这一点,还体现在总镇都督府门前的道路设计上。据说,封建社会只有帝王天子才可以有直对宫门的大道,臣子们是不允许这样做的。正因如此,都督府门前是一条东西向的大街,正对着的是一个兆壁,而没有直对府门的大道。(刘禾田文)

母子逛新城(禇玉国画)

母子逛新城

古人外出为官,带上一家老小是常有的事。据说当年戚继光驻扎三屯营,就带着他的妻子和儿女们,还有年近八旬的老母。老母张氏本是戚继光的养母,嫁到戚家时,戚继光还是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她对戚继光爱若己出,因此戚继光对她十分敬重。父亲去世,戚继光袭职为官,不管到哪里都把老人家带上,早晚侍奉,恭顺有加。为此,一个母子逛新城的传至今还在京东一带广泛流传。

万历五年(1577年)春,三屯营城早已整修一新,都督府也比原来宽绰了许多,加之边备修整,塞上一片安宁,所以这一阶段戚继光每天忙完了军务,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和家人在一起,甚是快乐。

有一天,戚继光向母亲请过安,又凑到耳边说:"母亲,您整天呆在家里,闷不闷得慌?幸好今天不忙,孩儿想陪您出去走走,看看修好的新城,您意下如何?"

老人家来到这里已快10年了,真没大出去转过。先时腿脚尚可,但儿子忙,没时间陪她,这时儿子有空儿了,她的腿脚又不大利落了,所以心里虽是十分乐意,但嘴上还是一个劲儿地推辞。

"嗐,你看我老胳膊老腿儿的,咋个去法哟!罢了,罢了!"

"母亲,这就不用您操心了。孩儿已把车备好了,让您的儿媳和孙子孙女扶着您。"

老人家见戚继光主意已决,只得答应,与孙儿孙女一起出门上了车。

两辆马拉的小轿车,离开都督府,转过东牌楼,向南门走去。

车子离景忠门越来越近。老人家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开口问道:"我说媳妇,这是景忠门吗?咋跟以前不一样啦?"原来,老人家刚来三屯营时,去景忠山敬香曾从这里路过。那时,这个门楼子低矮破旧,东倒西歪,墙面儿像狗啃的似的。

"母亲,这还有错呀!这是去年重修的!"

"噢,修得真漂亮!"老人家不住地点头。

出了洞门,老人家一抬头,看见了城门上刻的三个大字"景忠门",又不禁嚷叫起来:"媳妇,快看,那不是继光写的么?多好啊!"戚继光夫人的心里甜滋滋的。

看完南门,车子转头向西,又来到了西城门下。老人家由儿媳妇搀扶着下了车,小孙子跑过来,指着城门洞上刻着的三个大字,问:"奶奶,奶奶,那三个字念啥呀?"

"巩京门"。

"巩京门?"小孙子眨巴着眼睛,"巩京门是啥意思呀?"

"皇帝住在北京,咱这儿就是个大门。把大门看好了,鞑子们就进不来,皇帝就放心了。"

小孙子听完,又眨眨眼睛,似乎明白了许多。

一家人又来到北城。老人家由儿子和儿媳搀扶着登上城台,来到紫极宫前。见红墙绿瓦,画栋雕梁,一派威严,老人家连声夸好。戚继光指着北面高山之上的长城对母亲说:"您看那儿,像不像玉带银龙!"

老人家抬头远望,顿觉心旷神怡:"噢,那就是长城啊,真没见过!敢情这边塞也这么美哟!"

沿着一丈多宽的城台,穿过角楼,一家人走到大东门上观赏了一会儿田园景色,然后又走下楼,来到了震湖边。

"母亲,这是新开的,足有五、六百亩哩!"戚继光兴致勃勃地向母亲介绍说。

老人家举目望去:湖水微波荡漾,岸边桃柳成行;桃花盛开,如云似霞;绿柳随风,如雾如烟。再看水波之中,新亭俏立,恰似婷婷玉佳人。说实话,自从离开江南,老人家哪儿见过此番景色?

站在一旁的戚继光早就看出了母亲的心思,于是侧过身去开心地对母亲说:"要是到了夏天,这里可是荷叶如盘,芙蓉玉立呀!"

"果真如此,那我倒要看看!"

"只要您高兴,儿到时陪您一起来!"

"那敢情好!"

"奶奶,我们饿了。"溜逛了半天,小孩子家有点想吃东西了。

"是啊是啊,孙儿孙女的肚皮怕是要饿瘪啦!"

"那好,我们去吃饭。"戚继光与夫人搀扶着老人家登上了一条小船,划过澄明如镜的湖面,来到了宛在亭。那里早已摆好了美酒佳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喝,有说有笑,好不欢喜。

老人家因为高兴,喝了儿子儿媳敬过的两杯米酒。此时,戚继光有意问道:"母亲,您看这城修得可称心?"

"继光,依娘看,这城,这湖,修得都挺好,娘称心。可惜呀,你忘了件事儿。"

"啥事儿?"戚继光不解地问。

"你咋没给这城安上四个轱辘,将来好推着走哇!"

戚继光和夫人一听,都愣了,觉得母亲话里有话。

"继光,自你袭职以来,官儿越当越大。咱今天上这儿,明天上那儿,哪有个准头哟!"老人家的脸上流露出几分忧伤之色,"你把这座城修得再好,可你一走,还不是白瞎嘛!"

这下戚继光终于听明白了,忙劝慰道:"母亲不必忧虑。儿不过一介武夫,能活到今日,已经很幸运了。保国安民,免不得东奔西走。好男儿志在千里,一座城池怎么会让儿忘了为官的根本呢?"

老人家会心地笑了,接口说道:"继光,只要你还能记着这些,娘就放心了。娘是怕你居安忘危、贪荣弃志啊!"

用罢午饭,戚继光又携母亲、夫人和一双儿女游览了城内的钟鼓楼和繁华的街市。日头偏西,一家人才高高兴兴地回到了都督府。

墩台山

三屯营城东1里之遥有一条山脉,古称青龙山。其头在三屯营城北,其尾在20里外的潵河之滨。城北沙河从青龙山前流过,谓之青龙戏水。勘舆家把此处看作"万年龙虎抱,夜夜鬼神朝"的上吉之壤。明朝万历年间,范阳(涿州)贾都统的先祖看中此地,就在青龙山的东侧修建了范阳贾氏墓地。墓前有长长的神道,伸展通畅;两旁有石人石兽,统称石像生,驱邪镇墓,显示墓主的身份地位;墓的最前端建有牌楼一座,宽10米,高7米,3间4柱3顶,卯榫对接,柱有夹柱石,用的全是精雕细琢的青白石,正中悬"范阳贾氏先茔"石刻,以表示仪注,标榜功德。由于这里风水好,传说贾家每代都要出做官为宦的人。

万历初年的一个盛夏,戚继光在东门外震湖上的宛在亭宴请贾都统。肴馔由都督府内的名厨主灶烹饪,然后用船从串城河送至宛在亭。二人推杯换盏,酒兴正浓之际,戚继光遥望着远处的田野,对贾都统说:"都统你看,那田里劳作的人,上面烈日晒,下面热浪蒸,真是太苦了。"贾都统抿然一笑,毫不在意地说:"戚公,不要可怜他们,他们都是混地虫。你我二人是做官的,他们是种田的,这是命里注定,不足为奇。"戚继光听后顿觉有些不快,心想你家代代做官,代代都这样对待百姓吗?社稷民为本,基本道理都不懂,做的什么官?从现在起,贾家再不能让它出做官的了,墓地风水必须及时给它破掉。当晚,他秘密调集左右二营的士兵,让他们排成长队,从城西的白虎山一直排到城东的青龙山,一夜之间就把白虎山上的墩台搬到了青龙山的山顶,压住了龙头。第二天,贾都统突然看到墓地西侧多了一个墩台,非常奇怪,就问是怎么回事。戚继光巧妙地回答:"眼下敌情甚紧,而那里又缺少瞭望墩台。为防不测,紧急修建。"贾家没有办法,只好让墩台常年竖立在墓地西侧。从此,青龙山也就改称墩台山了。

几百年间,贾家坟墓多次被盗,神道两旁的石人石马被老百姓运到墓地东山埋藏了起来,只有牌楼延续时间较长,一直到1967年""期间才被拆毁。如今,只有墩台山的山名和牌楼沟(城北3 里,因靠近贾家墓地的那座大牌楼而得名)的村名,还不时让人想起那段扑朔迷离的往事。(刘禾田文)

雪艳与慕成墓

前,三屯营城小西门外的山坡上曾有两座坟茔,旁有墓碑,左为"慕成之墓",右为"雪艳之墓"。关于二墓,《永平府志》和《迁安县志》均在"三屯营城图"中标出了它的位置,但并未说它起建于哪个年代,更未见有二人事迹的记载。然而,因这两座大墓而引发的一段戚继光义救挚友的故事却在当地广为传诵。

据说,戚继光在南方抗倭时曾结识一个好友叫慕怀古。慕怀古有一尊玉杯,名"一捧雪",是无价之宝。戚继光每次去慕家做客,二人都要以"一捧雪"推杯换盏,咏诗谈志。一来二去,二人便成了莫逆之交。后来,慕怀古应当朝宰相严嵩的儿子严世藩之邀进京为官,戚继光便和他天各一方了。

有一天,慕怀古到街上巡察,发现一青年男子正在卖字画,便走过去观看。慕怀古见他不仅字写得好,画也画得不错,只是面容憔悴,衣衫单寒,不禁顿生恻隐,开口问道:"请问贵姓尊名?"那青年男子见问话的是一位朝官,忙跪下答道:"小民姓汤,名勤。"

"为何在这里卖字画?"

"赶考不第,名落孙山,卖些字画,只为糊口。"

慕怀古见他口出不俗,心中欢喜,便说:"既然如此,你跟我到府上,帮我做点事儿,也免得你天天在街头受苦,不知意下如何?"汤勤受宠若惊,连连叩头谢恩。

自从进了慕府,汤勤干活儿勤快,办事稳妥,很得慕怀古的信任。后来,慕怀古让他帮着抄写文书,处理一些公事,有时还叫他一起陪客,久之慕怀古待他如同家人。

一天,汤勤从内宅的楼梯边走过,正遇慕夫人雪艳下楼时不小心险些滑倒,汤勤眼疾手快急忙扶住。雪艳腼腆谢过,低头翩然而去。谁成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汤勤见她如此美艳,方才扶住的时节又是那般娇羞,便以为她爱才思恋,对自己产生了好感,于是暗自欢喜,打算有机会再去试探。一次,汤勤借故闯进内宅,轻薄地对雪艳说:"夫人如若有事,尽管吩咐,小人愿为效劳。"雪艳冷若冰霜,回道:"我这里有丫环伺候,你还是到前面侍奉老爷吧!"汤勤讨了个没趣儿,灰溜溜走了。但自见了雪艳,汤勤魂儿都丢了,哪儿能死心?过了些时日再次闯来时,恰被一个丫环拦住:"夫人身体不爽,外人不许进去。这里有我们伺候,用不着你,快请走吧!"汤勤又碰了一鼻子灰,可心里总是放不下雪艳。

雪艳心里明镜儿似儿的,知道汤勤不怀好意,便跟丈夫慕怀古说了。慕怀古十分气愤,但又念他有些才华,不忍伤害,就将他推荐给了严世藩。汤勤嘴上感恩,实则怀恨,暗打主意,早日除掉慕怀古,好与雪艳成双配对。

汤勤到了严府,一面百般殷勤讨好严世藩,一面思谋毒计加害慕怀古。一天,他猛地想起慕怀古有只玉杯,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立即向严世藩告了密,并诬说慕怀古私贪贡品,匿藏国宝。

严世藩一听高兴极了,恨不得马上把那只玉杯弄到手,于是又对父亲严嵩说了。严嵩听罢,立即派人到慕府去索要。"一捧雪"乃祖传之物,慕怀古怎肯落入他人之手!但又惧怕严嵩权势,不敢不从,只好拿出一只假的让来人拿走。严府的人一走,慕怀古便寻思起来,悔恨当初收养了一只白脸儿狼,因为他知道严蒿索杯肯定是汤勤出的主意。假杯搪塞只能瞒得一时,一旦暴露,严府怎会轻饶?事到如今,不如三十六计走为上。慕怀古知道好友戚继光已调任蓟镇总兵,于是带上夫人雪艳和家院慕成立刻逃离京城,连夜朝三屯营而去。

严府的人带着酒杯回来,严世藩如获至宝,可汤勤却一眼认出那是假的。严世藩火冒三丈,呵命武士再去慕家寻查。几名武士应声而去,却见慕怀古早已逃离京城。严世藩立时派人前去捉拿,直追到遵化城东,才在一棵大柳树下拿住了莫家三口。来人将莫家三口押解到了三屯营镇府,传严世藩的旨意,令戚继光将慕怀古就地正法,人头解往京师。

戚继光见慕怀古遭此大难,甚是伤怀,可又不敢惹怒权奸。家院慕成见戚继光眉头紧锁,知道定是为莫家三口老爷的事儿犯难,便决意以命报恩。他对戚继光说:"戚大人,慕老爷待我如同兄弟,我这辈子怎么也报答不完,就让我替他一死吧!"戚继光虽被深深打动,可又怎能忍心如此行事?于是摇了摇头。慕成见戚继光不从,再次劝道:"戚大人,你就答应我吧!我这把年纪,留在世上也没多大用了。若是慕老爷不死,还可替我报仇。再说,我的相貌与慕老爷差不多,他们是认不出来的。"戚继光想了又想,说道:"老人家,这般大事我怎敢应允,待我与慕兄一议。"戚继光跟慕怀古一说,慕怀古感激涕零,失声大哭,可二人商量来商量去别无他法,只好按慕成说的做了。就这样,戚继光含泪斩了慕成,将他的人头交给严府兵丁解往京城。然后,戚继光又与慕怀古夫妻二人将慕成的尸体收了,埋到了小西门外的山坡上。戚继光深知严嵩奸滑,早晚会识破,于是劝慕怀古早日离开三屯营。慕怀古同意了,可雪艳不肯同行,说她若一走,定会连累戚大人。慕怀古一琢磨,雪艳之言极是,也就答应她留下了。趁夜深人静,戚继光让慕怀古通过地道,从玄武山出来逃往浙江老家,自此以后隐姓埋名。

严府兵丁将人头解到京城,汤勤又一眼看出那是家院慕成的人头。严世藩一听,立时把戚继光传到京城,责成大理寺卿陆炳审理。

陆炳是戚继光的好友,他深知戚继光的为人。再说此案明摆着是严家仗势欺人,逼死人命,还有什么可审的?但严蒿势大,谁敢不从,所以只得权且开审,然后相机行事。审理一开始,双方便争执不休,一方说真,一方说假,难分难解。戚继光提议让雪艳出庭辨认,陆炳应允。雪艳上得堂来,一口咬定人头就是老爷慕怀古的。陆炳一时难以裁断。戚继光得知,此事原是汤勤从中作祟,且又对雪艳不怀好意,肺都要气炸了,但又一琢磨,觉得这事儿倒可将计就计,便劝说雪艳假意嫁给汤勤,相机行事,雪艳点头答应。陆炳听说雪艳愿以身救主,十分高兴,就找到汤勤说:"我见慕怀古的夫人雪艳年轻貌美,真是万里挑一呀!哎,听说你与她早已相识?咋样?如今慕怀古已死,我把她断给你如何?"汤勤一听,正中下怀,忙说:"陆大人,这是真的?" 陆炳言道:"这岂能有假?"汤勤听了,嘴咧得像个瓢似的,忙说:"陆大人,如果这样的话,那人头就是真的了。" 陆炳说:"对!你招认人头是真的,就证明慕怀古死了。只有慕怀古死了,我才能把雪艳断给你。要不,岂不又犯下一桩罪案?"汤勤为讨得雪艳,便在大堂上一口咬定人头是真的。这下,严世藩干生气,没话说,案子也就结了。

第二天,陆炳和戚继光在府里为汤勤和雪艳成亲。戚继光请来不少官员,一再劝汤勤多喝几杯。正当汤勤喝得晕晕糊糊时,陆炳取出一把折扇交给了雪艳。雪艳和汤勤进入洞房,又开始喝交杯酒。汤勤心里高兴,喝了一杯又一杯,不一会儿就醉得像死猪一般。雪艳把他扶到床上,从袖中掏出了那把折扇,打开一看,里面竟藏着一把尖刀,顿时明白了陆大人的用意。她紧咬牙关,举起尖刀,狠狠地刺向了汤勤的喉咙,汤勤一声没吭就蹬了腿儿。一朝报得此仇,雪艳心头顿觉畅快了许多,可转而又想,如若自己没个了断,那严蒿一手遮天,自己终究是个死不说,还会连累戚大人。思前想后,未及天明,雪艳也自刎而死。

次日,陆炳和戚继光借道喜之名来到洞房一看,汤勤已被刺死,雪艳也自刎身亡,二人悲痛不已。他们把雪艳的尸骨埋到了慕成墓的旁边,并立了两统石碑。

后来,严嵩父子丢了官,罢了职,慕怀古的冤案也平了反。戚继光将慕怀古接到三屯营,高搭席棚,施舍粥饭,请高僧为雪艳和慕成超度冤魂。在回乡前的宴会上,慕怀古感慨万分,把那只玉杯赠给了戚继光。

这段所谓传说,实际上就是明末清初的传奇剧作《一捧雪》。本来故事就是故事,但有人偏要去考证,于是一些情节就经不起推敲了。比如戚继光和严世蕃这两个人物,严蒿父子权倾朝野时,蓟镇根本没有戚继光这个人。严世蕃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受到弹劾并被处死,紧接着其父严蒿也被革职查办并很快死去,而这时候戚继光还在南方抗倭。待戚继光当上了蓟镇总兵,严嵩父子已死去三四年了。尽管艺术创作允许虚构和假设,但剧作中这种"关公战秦琼"式的安排显然不太合理。由于这一关节的错乱,不仅导致了曲目的可信度下降,也使人们对该曲目的有力佐证——雪艳与慕成墓的崇仰之情大为滑坡。人们开始不相信雪艳、慕成确有其人,认为二墓根本就是伪冢。所以,二十年编纂的《迁安县志·轶闻篇》便留下了这样的记载:"慕成墓在三屯营西门外,有铭,同治七年重修。墓北有雪艳墓(碑云雪艳慕怀古妾)。案,此事不见记载,盖缘梨园中'搜杯'(即《一捧雪》。编者注)一剧附会而成。考明史,戚少保镇三屯在隆庆初,时严世藩已伏法多年矣。"上述怀疑因为中的一场"平坟"运动似乎得到了证实:几个革命小将撬开墓穴,里面竟空无一物,几百年来确立起来的那对饱经磨难、不屈淫威的形象,一下子在人们的心里坍毁了。至此,事情似乎已告一段落。

但仔细想来,也许没那么简单。试想,有修桥补路行善的,有修祠立庙祈福的,还有筑建亭台留名的,哪儿有平白无故为人掘墓立碑的?再说,有拿坟墓当景致的么?《迁安县志》说"盖缘梨园中'搜杯'一剧附会而成"。那么,到底谁附会了谁呢?是先有《一捧雪》,还是先有雪艳、慕成墓?按常理分析,它们之间谁附会谁都没有任何意义:以假墓附会剧作,没有必要;以剧作附会假墓,会弄巧成拙。所以,二者之间还是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即先有雪艳、慕成墓,后有《一捧雪》。因为从立假墓这件事来说,除非遇到天大的委屈与磨难,否则谁也不会开这样的玩笑。因此,几百年以来,尽管很多人都说二墓是伪冢,但它却一直让前来瞻拜的人们牵挂不已,总希望有人能替他们解开这个迷。

全节之井( 褚玉国画)

全节之井

三屯营城内从前曾有一口全节之井,周围十里八村上了年纪的人很少不知道的。因一妇人曾于此投井殉节,戚继光曾为之立碑,二十年的《迁安县志》也有记载。

事情发生在明万历初。城内住着一户人家,主人姓高名贵,以何为生,志载未详,但妻子陈氏贤德美貌却是远近皆知。既如此,高贵最不该的是与一无赖子为邻。那泼皮游手好闲,不务生业,整日混迹于街市庙会,或搅人买卖,或讹人钱财,或与几个下三烂的后生专在戏台底下喝倒彩,人人唾弃,处处嫌碍。这还倒在其次,那泼皮还有一个怪癖,最是贪人美色。也曾读得几日书,但只会些淫词滥调;也能写得几个字,但无非梅兰玉秀。故而,谁家娶了娇娘,谁家出了俊女,非手录其容貌、名姓、地址不得甘心,且日夜思慕,巴不得一刻到手。一日偶游小西门外,忽见一少妇骑着驴儿自南而来,后面只跟着一个老仆。那少妇不施粉黛却有一张天生俊容,不着华装却具一副婀娜体态。泼皮见了舍之不得,线儿牵着的一般尾随了3里多远,至后犹嫌不解馋渴,又跑到近前,左顾右盼。待老仆掬把黄土,迷他两眼,才蹲伏于地不再盯缠。高贵与其为邻已非一日。陈氏美貌,泼皮哪得不知?只缘高贵时时在家,不得下手。一日,也是合当有事,高贵有事外出,家中只有陈氏一人。泼皮得此良机,朝思暮想之事哪能再作迟疑?未至夜半,翻墙而过,破窗而入。陈氏梦中惊醒,誓不苟从,力拒惊呼,夺门而逃。泼皮随后追逐不舍。情急之下,陈氏纵身投井,含羞殉节。

戚继光闻听后,对陈氏的坚贞操守非常敬佩,遂于井侧刻石立碑。(刘禾田文)

卸甲沟和放马场

景忠山的东侧有一片水草丰盛的丘陵地带。这里曾是明军的放马场,它旁边的村落叫卸甲沟。顾名思义,这里是明军卸下盔甲、休息放马的地方。几百年来,民间一直称此地为放马场,称旁边的村落为卸甲沟。(刘禾田文)

雨中练兵

戚继光带兵之严格是出了名的。但这个名,最早还是出在他于南方训练的三千"戚家军",前后只一个月,原来的一群只会做粗活的矿工就成了一支所向披靡的抗倭先锋部队。据明史记载,他的那部早期兵书《纪效新书》就是在这个时候写成的。实际上,开始的时候戚继光只是想写一个训练教材,至于后来产生的巨大影响和在历代兵书战策中所占的地位,却是戚继光始料不及的。在北方,他也基本沿用了这套方法,只是更有发展,更有创造。

北方士兵目无军法,戚继光深有感触。所以,在给隆庆皇帝的奏疏中他有这样的话:"然边卒木强,律以军法将不堪。请募浙人为一军,用倡勇敢。"他的建议得到了批准。隆庆年间的一个早春,由副将胡守仁引领的一支南兵部队先期到达了蓟镇,抵达时正赶上一场春雨。他们列队于三屯营郊外,从早到晚直立如林。还有一次就是他的弟弟戚继美带来的一支沂州兵,到达时已是深夜,戚继光命令他们在演武场待命。这支队伍竟然直溜溜地在演武场站了一夜。戚继光就是利用这些办法感染教育了蓟镇老兵,使他们能够一改旧日的散漫之习,而成为进则能战、退则能守的边防劲旅。

也许由此生发,也许确有其事,一个雨中练兵的传说在京东一带流传得很广。一天,三屯营西郊的教场上突然出现了一支人马,他们顶盔披甲,个个英姿飒爽。乍一看到这种场面,那些蓟镇老兵直发呆,最后从队旗上的"戚"字才认出这是戚家军。这时,站在指挥台上的戚继光开始挥动令旗。那支人马随着令旗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就象万花筒似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北国的天气说变就变。戚家军操练得正起劲儿的时候,忽从山口刮来一阵冷风,乌云随之滚滚而来,不多时小磨雷便"隆隆"地响了起来。观看操练的人们慌乱地四面散开,有的守城老兵也喊着要到墩台里躲一躲。可喊归喊,叫归叫,谁也没敢动,因为戚家军还在那儿练着哩。转眼之间,大雨瓢泼而下。可戚继光仍站在雨地里挥动着令旗,戚家军头顶大雨,脚踩泥泞,照样认真操练,就像没风没雨一般。见此情形,就连那些嚷着要到墩台里躲一躲的士兵,也老老实实地立在雨中不敢动了。暴风雨耍了一阵威风过去了,戚家军和守城的老兵都被淋了个透。戚继光一挥令旗,戚家军迅速靠拢在一起,散开的队形立刻变成了一个方块儿。戚继光扫视了一下队伍,向前跨了两步,拱了拱手,开始训话:"用将之道,在于知人善任;用兵之道,在于铁的纪律。自古以来,军纪不整,乃取败之道……"戚继光的这番话,虽是对戚家军说的,其实是给蓟镇老兵们听的。听了这些话,又亲眼看了戚家军的表现,蓟镇老兵们无不佩服。从此,他们在戚继光的指挥下,在戚家军的带动下,刻苦操练,很快成了一支精兵。(潘秀华文)

借神习武(李向东画)

借神习武

在明朝,三屯营是抵御蒙古的一个重要城镇。其南3里的景忠山山高坡陡,形势险峻。山顶上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娘娘庙,供奉着碧霞元君。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十月十五,是这里的庙会集日。山上山下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甚至京东一带以及外省外市的大小客商、善男信女们也都聚到这里赶庙会。当地百姓还要出动百八十拨儿花会,载歌载舞地来赶庙进香。在这些会中,拨数最多最为壮观的要数武会: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各种兵器皆有;滚爬腾跨,拳打脚踢,各种套路齐全;登场献技的有年逾花甲的老人,也有乳毛刚退的新秀。一场场让你看得眼花缭乱。

据老人们讲,这里武术运动兴盛与戚继光有着很大的关系。隆庆年间,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来到了三屯营。他看到塞外的蒙古族贵族经常南下侵扰,黎民百姓不得安生,便想到只依靠边兵是不够的,必须把广大百姓也组织起来,让他们也能拿起武器与敌人拼杀,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百姓的自卫能力,还能随时补充兵源,一举两得。可一寻思,如何才能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操练武艺呢?若直说练武是为了抗敌,他们肯定不愿意,若拐弯抹角地说习武是为了养生,他们又肯定不想听。为此,戚继光思谋了好几天,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借神习武"的妙计。

这天正是十月十五,戚继光把当地的会首和德高望重的父老请到了都督府。他说:"今日将诸位父老请来,有一事相求。我昨晚作了一梦,不知是吉是凶,不知诸位父老是否肯于赐教?"众人说:"戚大人有事相求,我等三生有幸,怎会不肯?"戚继光言道:"既这样,那我就拜谢啦!"戚继光站起来,向大家拱了拱手,然后像真有那么回事儿似地说:"昨天夜里我梦见自己在前庭散步,忽听空中传来鼓乐之声。抬头一看,只见满天彩云,万道霞光,一群仙女簇拥着一位乘坐凤辇的娘娘飘然而下。我仔细一瞅,那娘娘原来是碧霞元君。我急忙上前跪拜,叩问娘娘金安,但娘娘却不高兴地说:'我本三屯人氏,今借诞辰之日特返故里,谁成想竟是如此惨状,连我的行宫也变得冷冷清清,尘埃厚积,不知断了多少日子香火。唉,实在寒心。'过了一会儿她又说,'我在成仙得道之前,非常喜欢练功习武。此乃克敌健身之道。今日之状足见父老不爱习武,甘愿受别人宰割。托你转告他们,只有习武练艺才能不受外患,永保子孙平安。希望每到我生日这天,都能看到家乡父老在我的行宫大兴武会。若能如愿,我将保佑家乡父老兄弟姐妹永世吉祥。'当我举目再看时,娘娘已无影无踪。醒来一想,觉得此梦事关重大,所以才把诸位请来拿个主意。"

戚继光这招儿果然起了作用,在座的人听了又惊又喜,信以为真。这个说:"怪不得景忠山顶上建座娘娘庙呢,闹了半天,娘娘是咱三屯营的人啊!那娘娘庙是她的行宫!我活了这么大年纪,还真不知道!"那个说:"这娘娘托戚大人下的旨,咱可不能当耳边风。"一位年纪最大的说:"是该办!可有不少难处啊!练艺习武,这每招每式绝不是胡来的,得有师傅教才行。再者说,要是村村都练起来,上哪儿找那么多师傅去呢?"戚继光巴不得有人提这档子事儿,立时接道:"老人家,找师傅不难,要多少有多少。"那老人眼睛盯着戚继光,心里一琢磨,恍然大悟,脸上立刻露出了喜悦之色,"噢,对,对,是要多少有多少,要多少有多少!"说着,他扫视了一下在座的,见他们还在那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笑道,"喂,你们还不明白,戚大人手下那么多强兵勇将,那个不是个顶个儿啊!"

就这样,戚继光从将士里挑选了一些精通武艺的高手到各村各乡去教练,一时间蓟镇的村村落落便习武成风了。每到农历四月十八、十月十五,各村各乡都要组织武会集聚在景忠山下比武献技,说是给娘娘看的。打那以后,武会也就成了景忠山庙会上最热闹的一道风景。每逢景忠山庙会,塞外的蒙古贵族都会派些探子前来刺探关内军情。当他们看了赶庙的武会,得知关内村村练功,人人习武之后,回去如实作了禀报。打那儿以后,蒙古贵族再不敢冒然犯边了。

史载,戚继光镇守蓟州时,今迁西境内的三屯营、汉儿庄、喜峰口、滦阳、太平寨等几个较大的屯兵营镇,都设有演武场教练将士们阵法和武术。后来,又有很多将士就地娶妻生子,安家落户。这些史料说明,三屯营一带的练武之风,可能与明代驻军有着很大的关系。

戚继光与太极拳

明代是武艺集大成的时期,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术、器械都得到了发展,而且产生了许多著名的拳术家,民族英雄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他率领的戚家军之所以能够使敌兵望风披靡,除了他对历代战略思想的研究和应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精通武艺,并能对士兵言传身教。他采众家之长,编成自己的一套拳法,称《拳经三十二势》,并收入了他的《纪效新书》,被称作士兵练武之源。驻守三屯营时,他就非常重视士兵的武术训练。操练之时,他亲自登场,以身示范。坚持不懈的操练,既强健了士兵体魄,又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据说,戚继光有一次巡视长城,晚上住在了三屯营东北40公里的青山关城堡,曾于月下亲授守城官兵们拳术,并由此延生出了许多有趣的传说。《拳经三十二势》所教授的拳法"势势相承,遇敌致胜,变化无穷,用刚用柔,兼收并蓄",大大矫正了当时流行的华而不实的长拳之弊,并很快演化成为一种新的拳派。

关于太极拳的创始人,众说不一。有人说是唐代的许宣平或李道子,有的说是宋代的张三丰,还有的说是后梁时的韩拱月、陈灵洗,并多附以缥缈虚幻的传说。经过考证,这些都是假托附会。太极拳是在明末清初逐步形成的,而陈氏太极拳是各太极拳种中最早的一支。陈氏,即陈王廷,明末清初河南温县人,出身地主家庭,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任温县乡兵守备,明亡后隐居家乡,晚年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他创编的太极拳套路有:太极拳13式5路,长拳108势1路,炮捶1路,并结合道家"嘘吸庐外,出入丹田"的导引吐纳之术,成为内功拳的一种流派。其拳式有:金刚捣锥(又名护心拳)、揽擦衣(又名揽扎衣)、单鞭、白鹅亮翅、搂膝拗步、斜行拗步、演手哄锤、庇身锤(又名披身锤、撇身锤)、背折靠、肘底看拳、倒卷红、内通背、运手(又名云手)、高探马、擦脚(又名插脚)、击地锤(又名下演手锤)、二起脚(又名二起)、兽头势、小擒拿(又名小擒打)、抱头推山、前招、后招、野马分鬃、玉女穿梭摆脚、跃岔(又名一堂蛇)、金鸡独立、朝天蹬、倒卷红、十字脚(又名十字靠)、指裆锤、青龙出水、铺地锦(又名铺地鸡)、上步七星、下步跨虎、转身摆脚、当头炮等。陈氏太极拳还有一个套路,名曰炮捶,动作激烈,但仍不失太极拳的特点。陈氏太极拳讲究以大圈收至小圈,小圈收至无圈为登峰造极。其《拳经总歌》曰:

纵放屈伸人莫如,

诸靠缠绕我皆依。

劈打推压得进步,

搬撂横采也难敌。

钩捧逼揽人人晓,

闪惊取巧有谁知。

佯输诈走谁云败,

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拴搭扫灵微妙,

横直劈砍奇更奇。

截进遮拦穿心肘,

迎风接步红炮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

左右边簪庄跟腿。

截前压后无缝锁,

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笼下提君须记,

进攻退闪莫迟迟。

藏头盖面天下有,

攒心剁胁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

难将武艺论高低。

从陈氏太极拳流传下来的招势及其称谓来看,明代戚继光由16家拳法总结出来的《拳经三十二势》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一点既表现在"揽扎衣"这一起势,也表现于《拳经总歌》的文辞。但经过继承和发展,陈王廷却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拳派——太极拳。

发展到现在,太极拳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成为人们修炼心境、颐养身心的体育活动,倍受中外人士喜爱。太极拳导师、运动养生专家含清教授最新编创的"含清养生太极",不仅继承了传统太极文化,吸取了道教养生精华,而且融会了中医理论和藏象、经络学说,结合了乐观心态、适当运动、均衡营养、充足睡眠等现代健康四要素,使太极拳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简单的动作,优美的外形,以及因一招一式的动静相随、阴阳合和而产生的良好功效,使太极拳能为各个层面所接受。含清教授准备在戚继光战斗过的地方——青山关建立太极学校,在这片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弘扬太极文化,展示中华武术风姿。(贵柱文)

叶子烟

有人考证说,迁西境内原来没有叶子烟,有,也是从戚继光驻三屯营开始。明朝隆庆年间,戚继光移镇蓟州,后又调来南兵数千。这些南兵在南方就有吸烟之习,无论作战间歇,还是轮流放哨,为解除困倦,他们总会时不时吸上几口。来蓟镇戍边时,他们中有人带来了叶子烟的种子。受其濡染,当地人不仅学会了吸,还学会了种,以至后来家家都有了种烟的习惯。特别是三屯营东南20公里的南观一带,由于土质适宜,生产出来的烟叶色泽棕黄,香气浓郁,刺激适中,品质最优,在冀东一带颇有名气,已成为当地的一大经济来源。但在戚继光那个时候,种烟吸烟都是违反禁令的,因为皇帝认为那是邪门歪道。隆庆年间,皇帝曾派一名钦差到蓟镇巡边。这位钦差发现不少将士都吸烟,回京后马上禀报给了皇帝。皇帝听后,立召戚继光进京。皇帝问:"有人奏说,你的将士有很多人吸烟,有此事吗?"戚继光毫不隐瞒,坦然回答:"圣上,此事不假!"皇帝顿时大怒:"朕有禁令,你难道不知?"戚继光面不改色:"臣知道,凡种烟吸烟者当斩!就请圣上杀我一人吧!"皇帝不由一愣,忙问:"你既然知道,为何还要如此行事?"戚继光回道:"臣的三千南兵早有吸烟之习。初时御倭,每夜轮流放哨,为排解疲困,他们总要用吸烟来提神。因对御敌有益,臣便应允了。如今他们随臣北上,镇守边关,依然如故。"皇帝听戚继光这么一说,才明白将士们吸烟的缘由,点了点头说:"如此看来,吸烟还倒有些好处,朕就不怪你了。"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不久,皇帝还下了一道圣旨,取消了那条不许种烟吸烟的禁令。

义仓

戚继光自隆庆三年(1569年)任蓟镇总兵官以后,不但勤于军务,而且还尽心民事。

他到蓟镇上任不久,三屯营就发生了地震。秋7月,他首先安抚三屯营灾民,然后又到遵化等地巡察。冬11月,三屯营又出现了地震。当时粮食紧张,戚继光通过漕运,千方百计筹集粮食,开仓赈灾。戚继光每到一地,黎民百姓都跪在路旁高呼救星。戚继光心情十分沉重。因此,他整顿军屯,豁免屯田军士欠下的公粮,并规定:凡开种抛荒者,发籽种、农具并给耕牛,3年免缴公粮。为防灾荒,他还大搞义仓。三屯营的义仓最大,建在精忠庙内。接着,建昌营、太平营、喜峰营也纷纷行动起来,储备了足以抗御灾荒的粮食。据二十年《迁安县志》载,万历三年(1575年)正月、9月,三屯营连续发生地震,百姓受灾更为严重。但由于义仓的设立,蓟镇之民很少流离失所。

戚继光还发现三屯营鳏寡孤独者无人照料,死后无人埋葬;常有乞丐因露宿街头冻饿而死。对此,戚继光百感交急,随即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在三屯营城内建立"养济院",向社会劝募粮银,作为抚养之资,让鳏寡孤独者老有所养;二是在小西门外建立"留养所",男3间,女3间,所有乞丐均可留住。在封建社会,此种义举实不多见。正因如此,戚继光的名字深深印在了蓟镇百姓的心中。(刘禾田文)

为民改斗( 褚玉国画)

为民改斗

据说,原来蓟镇一线许多地方用的都是"底小口大"的板斗。后来通用的"底大口小"的板斗,是从戚继光整治一个奸诈的粮行老板开始的。

戚继光初来蓟镇时,当地老百姓就反映集市上买卖有欠公平,有的商人藏奸使诈,净坑人。尤其是一些粮行老板,贱了收,贵了卖,青黄不接时连卖带赊,赊出去的粮食又赊一还二,不管百姓死活,净赚黑心钱。更为可恶的是,他们还经常在斗和斗趟子上做手脚。斗,底小口大;趟子,收粮时刮得慢而轻,售粮时刮得快而狠。有的甚至还把斗趟子故意搞成弓形,收粮时"上悬月",售粮时"下悬月"。一年下来,粮行老板身不动膀不摇地净赚千余斗粮食。

一天,戚继光处理完公务,与两个亲随乔装打扮专门查访了一次粮行,发现百姓所言果真不假。于是,预先买回来2斗粮食,然后又吩咐下去,传粮行老板前来问话。

粮行老板来到跟前,戚继光问:"你知道我找你做什么吗?"

"不知道。"这小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惟恐戚继光向他借军粮。

"刚才,我从你粮行里买了2斗高粱。劳你费心,再用你的斗给我量一量。"戚继光说罢,让两名亲随打开口袋。

粮行老板赶忙叫人把斗拿来,结果,量完了一斗再量第二斗时却差了不少。

"这是咋回事儿?"戚继光问。

"这……"粮行老板立刻心虚起来,舌头也不好使了,结结巴巴地说:"兴许是口袋漏,半路拉落了。"

"胡说!我就跟在他们后头,没见拉落一粒。"戚继光正言厉色:"把口袋给他,让他看看,哪儿漏了?"

亲随将口袋递过去。粮行老板左看右看,口袋完好无损,这下可傻了眼,脑门儿立刻冒了汗,啥话也说不出来了。接着,戚继光将了解到的情况,全部跟他数落了一遍,这小子连口大气都没敢喘,只好老老实实地认了错。最后,戚继光跟他"约法三章":1.凡到你那儿买粮赊粮的,凭借据或官,每买10斗或赊10斗,多补1斗;2.今后不管卖粮赊粮,买粮收粮,都要公平合理,斗趟子必须刮平;3.不准再坑害百姓。再有一遭,治你重罪。粮行老板连连称"是",临走又"扑通"一下跪在地上给戚继光磕了个响头,然后爬起来灰溜溜地走了。

粮行老板走后,戚继光又马上拟了份公告,让手下人誊抄后分头张贴到营城内的大街小巷和附近各村。从这以后,长城沿线,凡戚继光管辖的大集小市,都买卖公平。后来,戚继光还专门下令,将底小口大的斗改成了底大口小的斗,将方板式的趟子改成了圆木棒状的趟子。这样,即使粮行老板再黑心,也贪不了多少便宜了。

秦老祖

景忠山南面的一个山坳里,过去曾有一个道观,名三清观。观里住着一名道士,姓秦名伯阳。他慕神仙之道,练吐纳之术,轨革占卜、太极八封、阴阳五行、秘法神符无不通晓,人称伯阳真人,因常给穷人舍药,又称秦老祖。传说,戚继光驻三屯营时经常与他往来,交情甚笃。秦老祖去世后,戚继光还为他修了一座纪念塔。

据说,二人的第一次交往,始于秦老祖的一次化缘,那时戚继光刚到三屯营。他来到镇府的大仪门前,守门士兵通报进去,戚继光拿出了1两白银。士兵将银子拿出来递给他,他一看,转身就走了,一眨眼就搬来了一扇大磨盘,当着守城士兵的面压在了自己的身上。守门士兵惊慌失措,又跑进去禀报。戚继光想,这道士定是嫌银子少,于是又拿出了50两。士兵一看,这么多银子,道士一定满意了。可是,当士兵把银子放在他面前时,他却"啪"的一掌把磨盘击成了两半,随即又拿出一根五寸长的大铁钉走到大仪门前,"啪"的一下就把一只手钉在了大门上,身体还悬着空。这一超常举动吓坏了所有士兵,急忙跑进去再次禀报。戚继光一听,心想这八成不是一般道士,于是急忙跑出来施礼:"弟子本凡夫俗子,有眼不识泰山,迎接来迟,望大师见谅。请到内室一叙。"他这才拔下钉子,跟随戚继光进了府门。进入内室,戚继光让过坐,看过茶,两人开始了第一次面对面的谈话。通过这次谈话,戚继光才弄清了他的身世,并得知他此来的目的是化缘重修三清观。临行前,戚继光送他白银3000两,素绢20疋,银钵3枚,道袍1领,秦老祖满意而归。自此以后,二人经常往来。

隆庆六年(1572年)的一天夜半,岑楼上的景钟铿然响起。戚继光十分纳闷,随即叫来守楼士兵。守楼士兵吓得要命,因为随便敲击景钟是违犯军纪的,于是赶紧分辩说钟是自鸣的。戚继光很奇怪,第二天便找到了秦老祖。秦老祖说,我观里的大钟昨天半夜也自鸣了。戚继光问这是什么预兆,道士说这是大丧的预兆。戚继光十分紧张,心想难道军中要伤我大将么?没过几天,京城里便传来了隆庆帝驾崩的消息。

万历二年(1574年)正月的一个傍晚,三屯营东面天空出现了耀眼的五色云。老百姓纷纷议论,有的说是吉兆,有的说是凶兆。戚继光把秦老祖请来询问,秦老祖说是吉祥之兆。三天以后果然圣旨下:戚继光晋升太子太保、左都督。

同年七月,秦老祖突然来到都督府对戚继光说,"我夜观天象,三屯营将有灾祸降临。若要免灾,可设香案,供奉三官神位,焚香祷拜"。说完就走了。戚继光心中疑惑,当晚照秦老祖所言一一办了,然后坐在屋中静待声息。夜间,戚继光伏案睡去,不一会儿便见两个黑衣人走了进来。一个问:"是谁把三官神请来的?"一个答:"是武曲星君。我们赶紧出城吧!"戚继光睁眼一看,一个人也没有,心想今晚真有灾祸不成?到了半夜,忽听风声如千军万马般自东而来,不一会儿便摇山撼地起来,搞得合城之人如同在惊涛骇浪之中。那风声一阵儿如鬼哭,一阵儿似狼嗥,到处噼啪乱响。大风过后人们发现,受灾最重的就是西郊演武场:旗杆折断,战车损失5辆,营房10多间被毁。情状最惨的就是战车,它们被卷到半空,撕成碎片,漫天飘洒。周围还有合抱的大树被连根拔起,小树吹倒无数。但城内没有受到任何灾害。

万历六年(1578年),北方大旱,四野乡民虽然屡屡求神拜佛,可就是神灵不显,一向关心百姓疾苦的戚继光心如刀绞。这时,他又想起了秦老祖,于是三访三清观,最后一次竟是赤脚步行了18里,跪倒门前,双手叩环,才终于见到了这位"真人"。秦老祖笑呵呵迎出门来,戚继光跪诉来意,恳求施洒甘露,并说:"老神祖若不应允,我决不站起。"秦老祖忙扶他起来,并说:"总兵为民如此赤诚,老朽岂无爱民之意?罢罢罢,我宁可触犯天条,损我阳寿,也定要答应你。"说完,在戚继光的俩个手心上各写了一道符咒,写完让戚继光攥紧,并叮嘱说:"不到镇府,不可撒手,否则必遭雨淋,谨记。"说完,飘然入户。戚继光望门磕了三个头,谢过老祖,又赤脚趔趄回程。山口早有悄悄跟来的侍卫牵马等候。戚继光望望天空,似有雾气,但并无下雨的征兆,唯恐神咒失灵,执意不肯上马。当走出5里开外,戚继光想:秦老祖不让半路撒手,无非是怕我遭受雨淋。真要灵验,早撒手早下雨,岂不更好!想到这儿,双手一撒,手中咒语顿时化成一缕青烟,直冲上苍;顷刻之间,乌云滚滚,电闪雷鸣。戚继光赶紧往前跑,未出三步,大雨瓢泼而下。戚继光沐浴雨中,鼓掌大笑,边跑边喊:"好雨,好雨,再大点,再大点!"那情状竟像个快乐的孩儿一般。戚继光原本就有肺病,这场雨淋使他身体大损,吐血的次数更多了,但他全不顾惜。此事之有无,没人敢下结论。但事有巧合的是,20年版《迁安县志·记事篇》有这样一段记载:"万历六年秋,大熟。"

万历十一年(1583年)春,秦老祖发现震湖上有死去的鱼鳖,荷花茎叶枯干,岸上的桃花尽皆凋谢,便来到都督府对戚继光说,"今晚我要在你这里吃饭,请你备素餐招待我"。戚继光纳闷:这道士从来不在我这吃饭,今天为什么非让我素餐招待?傍晚,秦老祖来了。饭间,他把白天看到的景象对戚继光说了,并说这是不祥之兆。戚继光忙问:"有什么灾祸要降临么?"秦老祖说:"你将要离开蓟镇了。"戚继光大吃一惊,双眼直呆呆地望着秦老祖。秦老祖劝慰道:"运数如此,好自为之吧。到今天,咱俩10年的缘分已尽。你走之后,我也将离开此地,云游名山大川去了。"此时,两行泪水早已流过戚继光饱经风霜的脸颊。片刻叙谈之后,秦老祖起身告辞。走出府门,秦老祖又回过身来,朝戚继光一拱手,开言道:"戚大人请回,万望保重,兴许日后还有一面之缘。"说完便消失在夜幕之中。此后不久,朝廷果然下达了一纸诏书:调戚继光去广东督理军务。传说戚继光告老还乡以后,在蓬莱仙阁曾遇到过一个身着破烂衣衫的乞丐,很像秦老祖,忙上前搭话,可那乞丐却说:"我不认识你啊!"说着人就不见了踪影。所以,戚继光后来又重修了蓬莱仙阁。

由于秦老祖纪念塔的存在,戚继光与秦老祖有过交往是是肯定的,至于上述传言就只能姑妄听之了。但有一点必须说明:戚继光尽管是盖世英雄,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在明代,由于帝王的吹捧,尊崇道教神灵已是不可抗拒的潮流,戚继光不可能脱离时代而生活在象牙之塔。较之同时代的将军们,他之所以能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皆缘于他能"信而不迷",只把它当作了鼓舞士兵斗志的手段。所以,与三清观主人的这层关系,除了平添几分神秘与神奇,丝毫不会遮掩他的光辉。(刘禾田文)

鹿儿岭

三屯营城西1.5公里处的西岭又称鹿儿岭。之所以有这个称谓,因为传说清顺治帝曾在此猎获过一头野鹿。事隔300多年,人们通常还是称它"西岭",那是因为它有方向性,容易记,因之"鹿儿岭"之名也就被渐渐淡忘了。(刘禾田文)

火烧九凤朝阳寺

鹿儿岭北侧过去曾有一座寺庙,名叫九凤朝阳寺,三进院落,内修地窨,后有佛塔高20多层。一度僧人众多,香火极盛。

明嘉靖中,寺内出了一位高僧,名园通法师。他习练玄一无为道术,能变化,会隐形,擅轻功,窜房越脊如履平地。不幸的是,此人厚才薄德,天性邪恶,经常引领一伙恶徒藏匿山林,伺机劫财掠色。远近商客,外出妇女,无敢过鹿儿岭者。黎民百姓纷纷叫苦。蓟镇官府屡次遣兵捉拿,但回回围住,次次扑空,这伙恶僧翻墙走壁,个个如鸟儿般灵巧,就连园通的徒弟也抓不着一个。后来他们还放出话来:再有带兵围剿者,3天之内取其首级。吓得地方官员魂飞胆裂,摒气敛声,再也不敢前去捉拿了,前后20余年任其荼毒肆虐。

隆庆三年(1569年),戚继光到三屯营任总兵官。远近乡民久闻大名,知其必能除此大害,故而纷纷登堂请愿。这时,蓟镇军务百废待举,修城练兵事正繁忙,但戚继光还是召集兵勇,开始了对这伙恶僧的清剿。

第一次,戚继光带领官军把寺院围了起来,满寺搜查,结果连个人影也没见着,只得扫兴而归。戚继光想,也许是因为去的人太多,打草惊蛇了。第二天,戚继光和他的10个侍卫化装成香客进入寺内。要是光听小和尚击磬诵经,寺内也和它处无异,但甬道两旁摆列的刀枪剑戟却让寺院显得格外阴森。戚继光走到大殿之后,见有一道小门,正想走进去,立刻走出一个小和尚拦住了去路,施礼言道:"施主,里面是僧家禅房,不便进入。"戚继光想,僧家禅房门户为何如此之紧?里面定有文章。于是,故意与他争执起来。没几句,就听后面有人搭腔了:"是谁在此无礼?"说着走出一人:五短身材,二目如鹰,面带凶相。俗话说"是人三分相"。戚继光早已瞧出了八九分,大呵一声:"拿下。"10个侍卫立刻冲上去,先是将其摁倒在地,接着又上了绑、枷了刑具。戚继光上前问道:"你是何人?"那恶僧面不改色,高声回道:"我就是园通,你们要抓的那个和尚。你是何人?敢与我斗?"随口说着,身子一缩,绳索刑具立刻委落于地,再一跺脚:"嗨",一下子窜到了屋顶之上,回头叫道:"戚继光,今晚小心你的脑袋。"话音未落,人已不见了踪影。

回到府衙,戚继光感到确实棘手。夜过三更,戚继光不知不觉睡着了。园通带着他的大徒弟,身穿夜行衣,来到了都督府。正在寻找戚继光内宅的时候,突然看到对面房脊上坐着一人,二人不觉大吃一惊,立刻拔出刀来,嘘声问道:"你是何人,在此做甚。"那人道:"我乃伯阳真人,在此恭候多时了。你们身为僧人,本应处处行善,然却作恶多端,不思悔改,还来杀人,天理难容。"说着双手一挥,二人手中的钢刀立刻掉在了地上。二人见状,撒腿就跑。伯阳真人拾起刀,悄悄送进戚继光的书房。戚继光一觉醒来,看到两把钢刀,大吃一惊,接着又发现一张字条,上写:除恶务尽,挑其踝筋。地下有室,墙上有门。戚继光心领神会,知道已有神人护佑。从第二天起,戚继光布设暗哨,昼夜监视寺院,叮嘱他们务必摸清圆通的行踪。

一天,暗哨回禀:园通已秘密回寺。戚继光急忙带兵前去,先是团团围住了寺院,后又派人进去搜索。可搜了好几遍,还是没有找到。戚继光把预先选来的10名镖师找来,围拢在如来佛供桌之前,研议园通到底会藏在哪里。其中一个镖师将匕首狠狠地往桌上一戳,恨恨地说道:"难道他入了地?"这时,只见供桌微微一动,但谁也没有理会。另一个镖师也很气愤,咬牙切齿地骂道:"难道他上了天?" 说着,也将匕首怒气冲冲地往供桌上一戳。这一下由于用力过猛,供桌都被戳穿了。正在这时,只听供桌底下"哼"了一声。众人不约而同地往后一闪,只见供桌底下有一摊血迹。戚继光一挥手,立刻把供桌围了起来。一个镖师侧过身,低头一看:园通使用缩身悬空之法,正贴于供桌之下;刚才的两刀,刀刀刺进了他的脊背,尤其是后面的这一刀,几乎戳到了他的心脏,血正从他的后背灖灖流出。那镖师一使眼色,9个镖师一齐上前,扯的扯,拽的拽,没费多大劲儿就把他拉了出来,摁在了地上。戚继光大呵一声:"挑断他的踝筋。"一个侍卫上前,一下子把他的踝筋挑断,当场毙命。随后,戚继光带领一干人等,又在佛像的后面找到了通往地下室的暗道,救出了8个妇女。她们给戚继光连连叩头,感谢救命之恩。戚继光看看被害的妇女,又看看头上的殿宇,叹道:"此庙留它何用?"一把火把个九凤朝阳寺化作了灰烬。

寺后的佛塔,一直到1940年还保存完好。以后何时倒塌,无人知晓。(刘禾田文)

压狐桥

话说景忠山当年山高林密,鸟兽甚多。虽也有人苦修,只缘还没出过一个有出息的和尚,碧霞元君殿的香火远没有大清国的皇帝驾临之后那么旺盛。正因如此,这里也就成了鸟与兽的天堂。有人说,景忠山的山顶夜晚常有蓝色的火球忽起忽落,有时一个,有时两个,有时三五个,十数个。有人说了,那是狐狸们在"炼丹"。也许是真的,因为其中有一条狐狸,就因为"炼丹"的事儿跟戚继光打起官司来。

据说,这条狐狸毛色斑白,年深月久,有了道行,能够变化,每晚都在景忠山上吞吐丹珠。有一天,丹吞进去了吐不出来,它感觉很纳闷,心想肯定是有什么东西破了它的丹术,于是半夜里便跑下山来,溜进了三屯营城。走近钟楼一看,铜钟放着金光,靠近不得。它想,肯定是因为这个东西它的丹才吐不出来的。传说,戚继光当年修建钟楼时,钟的大小尺寸以及勒刻的铭文符咒,是由秦老祖设计的,它有驱邪镇妖的作用。有一天,戚继光忽然做了一梦,梦见一个白衣人气愤愤地对他说:"你赶快把铜钟上的符咒去掉。不然,我就击碎它。"说完就走了。戚继光醒来吓了一身冷汗,觉得十分奇怪,第二天便找到秦老祖,跟他说了梦中的情形。秦老祖说:"我早已知道了,只是还没有到告诉你的时候。它是个狐狸精,很有道行,丹炼得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如果不守仙道,玉皇大帝也会雷击他。"过了3天,戚继光又梦见了那个白衣人。此番来势更加凶狠,上来便问:"我让你把符咒去掉,怎么还不去掉?那好,我今天半夜就把它击碎,楼也给你烧毁。"戚继光醒来十分着急,又去找秦老祖。秦老祖说:"看来,他真是罪孽沉重、自招天谴啊!你回去准备一个坛子吧!"夜间,秦老祖拿着符咒,站在钟楼南50米远的地方等待狐仙的到来。半夜子时,狂风大作,白衣人飘然而至。当它靠近钟楼时,秦老祖"啪"地一个张手雷就把它给击死了。戚继光带着坛子走到跟前,见地上只有几块骨头。秦天师说:"把它装在坛子里,封好,贴上我的符咒,就埋在这里;上面再修上一座桥,把它压在下面,让它永世不得翻身。这个桥就叫它压狐桥吧!"

到现在,压狐桥的遗址还在,它的位置就在钟楼南50米。名为桥,但底下没有水,上面只有几块青石板。青石板桥面也已被黄土掩埋了,但人们仍然管这个地方叫压狐桥。(刘禾田文)

古城牌楼印象图(李向东画)

路印章

路印章,字绶若,清咸丰年间三屯营人。由普通士兵升太平寨千总。咸丰四年(1854年),随胜保至临清御敌,战死沙场。皇帝追封他守御所官衔,建立专祠祭祀,并诏其后人世袭云骑尉。后有老人回忆,三屯营北城台上的真武阁里曾有他的塑像,手握战刀,金盔银甲,威严赫赫,并传言他在作战时曾被斫去一臂。

吴振清

吴振清,字澄泉,清咸丰年间三屯营人。兄弟友爱,事母至孝,成年后代兄从军。在江南大营,士兵们都喜欢狎妓,唯独他总是闭门读书。及至临战,又总是赤膊上阵,冲锋在前,当之者无不披靡。因于兄弟中行四,一时军中有"吴四阎王"之称。虽屡遭险情,但总是大难不死。只是他性情耿直,不肯阿谀,陷阵之功常为上司或左右之人掩没,直至晚年才以微功被授予天津镇右营守备一职,而这时他的母亲已经90岁了。为了侍奉好老母,他请求调到三屯营,职务仍然是守备,母亲十分高兴。但不久又调任燕河营都司。上任之日,中途遇雨,道路泥泞,他赤脚为母亲扶轿,一天走了60里。母亲死后,他又回到天津原任,但每年都回三屯营为母亲扫墓。他一生的廉俸收入,除去自己的用度,全部用来养活寡嫂和几个侄子,从未偏向过自己的妻子儿女。罢官后才与兄嫂和侄子们分家,家产全给了几个侄子,只留一个菜园供自己生活之需。90多岁去世。

姚光璐

姚光璐,晚清三屯营人,原名姚开第。曾任刑部员外郎,主持秋审,通晓法律条文,办案以公允见称,两次京察均列一等。还曾出任过临安府宁州知州,不久即告请还乡。乡居时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倍受乡人尊敬。三屯营从前有义仓,他曾捐谷300石,并出资修葺了那里的仓库,巡检王仲淇曾为他立碑。遇到修桥补路和建立祠庙之类的善事,他更是当仁不让。他祖籍山西,回家祭祖时曾路过获鹿县。那里有个叫南天门的地方山路崎岖,过路行人倍受其苦。为此,他慷慨捐助白银2千两修平了道路。当地人于路侧为他立碑,至今仍念其功德。

张士锦

字迥之,晚清三屯营人。幼年丧父,奉母至孝。清同治初年,以秀才身份捐资入仕,出任两浙鲍郎场盐大使。他慈爱惠人,当看到违法煮盐的人家受到责罚时总要流泪。任职期满,因母病告归,场中盐民恋恋不舍。乡居期间乐善好施,很多贫苦人家都受到过他的接济。他重视教育,延请名儒教授子弟,贫而好学的,他不仅招去旁听,还供给学杂费。儿子张兴浚,是光绪二年(1897年)的拔贡,同学中也有好几个被补为廪生的。清末实行新政,供职学界的张鹤琴、孟鹤龄等皆出其门下。

孟鹤龄

号松乔(1862——1944),清末民初三屯营人。稚龄入私塾,20岁开学馆。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与人合撰《不缠足会启》,登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赴日学习,为直隶首批学员,曾聆听过先生的演说。归国后,历任迁安县师范传习所教员、劝学所总董事、永平府教育会会长。宣统元年(1909年),任热河十属查学员,旋即升任直隶省视学。初年,积极倡办新学,推动全县陆续建立起18所完全小学。二十三年(1934年),与同乡张继清等旧知识分子合作,创立三屯营男子高等小学堂和初级小学校。孟鹤龄先生既是清末民初的教育家,近代教育的革新者,也是三屯营文化教育的奠基人。详情可参见本书《经济与文化·间的国民教育》。

明清至间的兵燹匪患

时逢末世,躲不过的就是一个"乱"。作为军防重地,三屯营更是首当其冲。明朝末年三屯营乱了一阵儿,到了清朝末年又开始乱了起来,而且比明末之乱持续的时间还长,以至中华都"开国"了10多年也没消停下来。二十年《迁安县志》和1991年的《迁西县志》就记载过这么几件:

明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清兵包围三屯营城。总兵朱国彦散尽家资,鼓舞斗志,但最终还是没有保住三屯营城,最后只得与妻子张氏一起自缢殉国。这次失陷,清兵在三屯营城占了5 个多月。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占领三屯营城,这一占又是一个多月,等到一个叫宋权的人来了,才解了全城之围。宋权那时是顺天巡抚。起义军占领三屯营城的时候,他正带人在迁安白羊峪一带巡边,这时一个叫唐珏的人从京城逃了出来,他也是明朝的官员,身后还追着农民军的50 名骑兵。李自成占领北京以后,一方面派兵到各地驻守,一方面派人到处抓捕明朝官员。现在50名骑兵到了跟前,要抓就不是唐珏一个人了,还得挂上宋权。但这些骑兵多数是原来的明军,都认识宋权,见到宋权以后都不忍心动手。宋权趁机上前劝导,这些士兵很快有了悔过之心。但其中还是有一个人不服,他固执己见,命令士兵立即下手。站在一旁的唐珏再也忍不住了,"唰"地拔出刀来一刀就将他杀了。随后,宋权领着这些人先是夺回了太平寨(三屯营东北40公里),接着又挥军西进拿下了喜峰口(三屯营北30公里),几天以后便赶到了三屯营。此时,占领三屯营的起义军首领叫刘衷,年龄不大,血气方刚,斗志正强,布兵防守也很严。宋权一看,此城强取不得。于是,先派原三屯营总兵孔希贵的儿子孔国治混入城内作内应,然后只带几名亲随进了城。见到刘衷之后,宋权便将李自成打了败仗的事跟他说了。李自成分兵驻守各地之后,又曾率大军攻打过山海关,可是不久就败了回来。对于这件事儿刘衷一点也不知道,所以一直在这里死守。听到这个消息,刘衷的心先已凉了一半儿。然后宋权又劝他说:"都这个时候了,你们应该起义。晚了,可对你们不利。"之后,刘衷立即下令各营投降了明军。后来,宋权又用计夺回了三屯营西30公里的遵化城。

上面说的是明末。到了清末,乱子更是屡屡迭出。清同治五年(1866年)秋七月,三屯营游击万禄被土匪捉去,欧阳继盛接替了他的职务。有关这次事件的详细解释说,这年农历7月,130名骑匪从喜峰口一路抢掠而来。游击万禄赶紧带人去察探。当走到三屯营西北的达子沟时,正好与土匪相遇。由于土匪人多势众,万禄等人很快被土匪捉住,还用绳子绑着押到了遵化的炸糕店。后经三屯营有头有脸的人携重金说情,万禄才被放回。然后,这伙土匪又在玉田大肆抢劫了一番,才撤了回去。直隶总督刘长佑听到警报后派兵前来追剿,可这时土匪早已杳无踪影。但这支队伍还是在三屯营驻扎了半年多,直到第二年春天才走。

清同治二十六年(1887年)夏天,义和团的人到了迁安境内。秋天,八国联军便跟了进来,并索取了大量赔款。三屯营作为人烟辅辏之地,当然躲不过这场乱子。有关这件事的大致经过是:当年农历5月,一个叫九江的拳首来到了三屯营传授拳法。之所以称"拳首",因为义和团也称"义和拳"。同时,有个叫谷长泰的僧人也在兴城传法。兴城位于三屯营东南15公里,即今天迁西县政府所在地,在当时已是迁安的一个行政管辖单位。由于九江和谷长泰的不断游说,不几天各方都聚集了100多人。他们天天结队操练,声言刀枪不入。在传授拳法的间隙,他们对洋教民采取了行动,或强令他们不许再信洋教,或焚毁他们的房屋,或干脆杀掉那些思想顽固的人。8月,一些义和团的人还进入了迁安县城,抢劫了警察局的。9月,八国联军进入了迁安,追究烧杀教民之罪。为此,官绅商会联合成立了抚恤局,全县捐了10万多两银子做赔偿。但八国联军并未就此罢休,接着又大肆索偿起军费来。这件事直直折腾了两年多。这期间,三屯营的官绅商民饱受了煎熬。

据20年版《迁安县志》载,到了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夏天,还有"英国武员率印度兵百名,驻三屯营三日"的事。到底为什么而来,这篇记载没有做更详尽的说明。不过,那个时候外国人来,绝不会是来"投资"的。不知那3天,三屯营人又是怎么熬过来的。

印度兵走了不到一年半,又出了3名官员被绑架的事件。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七月初二,票匪首领周振国率39骑闯入三屯营城,绑走了游击宝昆、守备鲁道华、巡检周德溥和商民27 人,并抢劫了城内的义济当,当夜又移至兴城,城乡民众集白银3000两才赎回了被绑架的官民。票匪在兴城盘踞了4天,继续烧杀掠抢,直至各商家又集银3000两才移往太平寨一带。在这一带,他们仍是烧杀掠抢,邻近村镇大受惊恐。只有太平寨城,由于有把总姚万春率众抵抗,票匪未能侵入。直待10天以后,直隶提督马玉蓖提兵进驻三屯营,票匪才闻讯而逃。

到了年间,武器比原先好了,乱子也比原先大了。直奉大战闹起来之后,迁安县民饱受战乱之苦。当时,迁安有个叫郑祖欢的贡生留下了一段记录,其中很多地方提到了三屯营。这篇文章后来还被载入了20年版《迁安县志》。文章开头便说:经考察,迁安县民情困苦,而十三年(1924年)直奉大战给迁安人民带来的苦难更甚。当年9 月,直军在迁安县城、三屯营、喜峰口等许多地方设了兵站。这些兵站任意向地方索粮要款,拿老百姓的东西就象拿自家的东西一样。后来驻军又增加到了10 万,所需更多,勒索更成了家常便饭。再到后来,连普通士兵都敢直接向百姓敲诈。他们还经常役使民夫,抢抓丁壮。丈夫被拉着走,老婆孩子在后面追着哭的事经常发生。挨到了9 月28日,前方传来直军战败的消息。第二天一大早,直军溃退如潮,周围几十里以内的村庄,败兵抢掠,肆意烧杀,很多人无辜死于他们的枪口之下。战争之后,满目疮痍,人民流离失所,到了冬天更是饥寒交迫。据这位贡生的记载,全县数万灾民在事后得到的关怀和温暖,只有世界红十字会赠送的棉衣3000套。三屯营得了多少,没人知晓。

十八年(1929年)十月,票匪绑走三屯营29个小学生。县政府假意招降,学生才得以脱险。费俊川等都处以死刑。

土匪没消停几天,小日本儿又来了。他们先是从东北那边过来,说话就到了喜峰口,还在那儿划了国境线。二十七年(1938年)十二月十二日深夜,驻喜峰口的日军突然包围了三屯营城,声言要搜捕八路军。他们将正在看皮影的数百名群众和正在沉睡的村民赶出家门,押解到义盛隆杂货铺和福音堂教堂。在那里,他们又是打又是骂,灌洋油,搁火烧,杠子轧,还拿烧红的烙铁往人身上烙,逼着村民交出八路军。打骂没管事,他们又将看着像八路军的人押到小西门外的城壕边,残忍地杀害了8人。这一事件已被1991年版《迁西县志》以"三屯营惨案"为题载入史册。(贵柱文)

伪警团起义

二十四年(1935年)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出笼后,三屯营驻有3支武装力量。一支是洒河桥四分局管辖下的三屯营警察分驻所,地址在钟楼西北角,警官叫赵玉(武清县人),有警察10余名。一支是驻在大西门以里三官庙内的警察队,1937年冬以前为保卫团,团长赵荣三(山东人),全团30来人,多是退伍士兵。他们对日本侵略军的侵华罪行深恶痛绝,具有强烈的抗日要求。后来,在通州事变中被日军击溃的伪冀东战区保安队起义士兵,也陆续加入了三屯营保卫团。1937年冬,保卫团改编为警察队,团长赵荣三改任警察队队长。第三支武装力量是三屯营城内的民团,团部设在小西门内,团佐陈宽(潵河桥人),团丁30来人。这三支武装共80来人,几十条枪。他们各司其职,若遇大事又联合行动。

早在抗战爆发前夕,地下组织就十分注意对这3支武装力量的争取工作。自1936年11月开始,冀热边特委组织部长高存,就曾指派员宋起兴打入警察分驻所当警士,着手警察的起义动员工作。后经组织同意,宋起兴辞去警士职务,到牛家峪"庆鑫金矿"开饭馆,作为秘密交通站。他利用社会职业做掩护,积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动员全民奋起抗日,并与员张志超、一起组建抗日武装队伍。宋起兴曾先后四次在本县警务机关任职,同事、旧友较多,交友甚广。这为他在三屯营警团中开展工作,促成三屯营警团起义,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938年春,冀热边特委决定发动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高存指示宋起兴,要积极在警察和民团中串联亲朋好友,晓以民族大义,宣传团结抗日,尽快争取起义。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他先后秘密争取了民团团佐陈宽、警察队长赵荣三、警长任凤贤及部分团丁、警士。他们都向宋起兴表示:"你啥时下命令,我们就啥时跟你走。"二三月间,高存、魏春波、刘锡彤三同志又写信给宋起兴,要他在本县三屯营、洒河桥和遵化县洪山口一带,尽快拉起一支队伍。经过在各界人士中广泛宣传、串联、发动,宋起兴在农历端午节这天,将暴动人员集合到三屯营城东牌楼沟牌楼后面开会,宣布成立"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十一支队"。这是一支以淘金工人和贫苦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暴动队伍,当时虽然只有80多人,又没有多少武器,但他们的抗日爱国精神,对后来警察和团丁们的起义却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7月上旬的一天,宋起兴正在三屯营西关南车店6号召开秘密会议,商讨尽快争取三屯营警团起义事宜,突然传来了李润民、高培之、张鹤鸣等领导的滦县港北庄起义和李运昌、胡锡奎、孔庆同等领导的岩口起义的消息,大家异常兴奋,当即决定分头加紧工作,争取马上起义。会后,又不断传来各地暴动的消息,振奋了三屯营镇民和警团的情绪,人们街谈巷议抗日救国。至此,警团起义已水到渠成。

这时,由李运昌任司令员的抗联第二路军司令部驻在兴城。在起义的前一天,宋起兴一面让警察队长派代表去兴城联络,欢迎抗联进驻三屯营;一面又派出抗联十一支队战士张连棣去洒河桥,与刚调到洒河桥的警长任凤贤联系,通知他率所属警察和代管的保卫团连夜起义。

7月12日,抗联第四总队应邀进驻三屯营。先头部队进入南街时,立即鸣枪联络。这时,警察队、民团和分驻所警察一齐涌上街头。他们排成四路纵队,人人帽沿朝后,平挎,枪口朝后,表示"反戈"起义,穿过西街、南街,欢迎抗联大军进城。上午10点左右,张炳东、、宋起兴又率洒河桥、高家店一带暴动队伍800多人,像潮水般涌进了三屯营城。总队司令部设在傅老生面铺,"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的红色大旗迎风招展。大街小巷、商号、学堂,到处活动着佩戴上红下蓝双色袖标的抗联战士,到处是笑逐颜开、欢迎抗联的男女老少。警察分驻所临时设立报名处,青壮年成群结队报名参加抗联。

三屯营伪警团起义,不仅为抗联提供了和军事人才,也为各界人士积极参加抗战做出了榜样。(庞乃和文)

黎明前的一次战斗

对于三屯营人来说,发生在全面抗战初期的伪警团起义已大大振奋了人心。但更振奋人心的,还是三十四年(1945年)的一次胜利反袭战。1991年版《迁西县志》载:当年2月16日(旧历正月初四),驻三屯营八路军第十一团正与当地群众联欢。上午10时,驻喜峰口的伪军一个营向三屯营袭来。八路军和民兵未及卸装,就拿起武器与敌人展开了战斗。经过激烈交战,毙敌30余人,俘虏3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各1挺,步枪40余支,子弹万余发。十一团无一人伤亡,只有一名民兵牺牲。战后,一个俘虏不解地问:"你们是什么部队?怎么大闺女小媳妇也这么厉害?"当日夜,敌人又纠集5000余人前来报复。次日晨,十一团安全转移到了滦河东郭沟、白沟一带。双方隔岸交火,敌兵未敢渡河。此时,距日本无条件投降还有6 个月,日本帝国主义快完蛋了,抗战全面胜利的日子就要到了。但6 个月的时间,对于长期遭受日本帝国主义黑暗统治的中国人民来说,还只是刚刚见到黎明前的一线曙光。

温馨提示:尊重原创 远离抄袭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220/1696260002112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