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7日之都27个结局是什么(永远的7日之都27个结局)

时间:2024-02-20 08:39:01 来源:网友上传 编辑:无药可救

近20年评分最高十部谍战剧,《风筝》未进前5,第一无人质疑

前段时间,黄晓明主演的谍战剧《潜行者》迎来收官,豆瓣评分仅有5.9分。

演员演技浮夸、剧情毫无逻辑,一部谍战剧冲突却大部分源自恋爱脑,再加上原本作为亮点加入的“亲子戏份”,也因反智成为了最大败笔。

让网友不禁直呼,“只适合不带脑子看,多带一点脑子都浑身难受”。

其实,这并不是今年的第一部“谍战神剧”,上半年备受关注的两部谍战剧《无间》和《薄冰》,开播之后也接连扑街,豆瓣评分均未达到及格线。

这让很多观众忍不住痛心疾呼,中国的谍战剧究竟怎么了?

要知道,谍战剧在中国观众心中一直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也曾是国产剧的收视收割机,有很多经典之作时至今日依然被反复重温。

今天柴叔就为大家盘点下,近20年来国内评分最高的十部谍战剧,也许这些经典作品的“制胜秘诀”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TOP10、《悬崖》丨2012年丨豆瓣评分8.5

《悬崖》是近些年来争议最大的一部谍战剧,有人说它是国产谍战剧的顶级之作,有人说它只是新时代的样板戏。

这部剧不像其他谍战剧,聚焦在刺激惊险的情节和紧张压抑的氛围上,而是更注重展示人物内心隐秘的情感。

剧中,男主周乙(张嘉益 饰)和女主顾秋妍(宋佳 饰),假扮夫妻开展地下工作,与敌人进行智勇较量。

长达七年的日夜相处,周乙逐渐把顾秋妍的女儿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却因长时间无法见面而慢慢记不清自己亲生儿子的长相,而男女主也从最初互相反感,逐渐发展出不是夫妻胜似夫妻的情感。

这部剧没有旁白,仅仅通过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就把大时代背景下,地下工作者为了“大国”不得不牺牲“小家”时,隐忍而沉重的情感演绎地淋漓尽致,也让这部剧成为了泪点最多的一部谍战剧。

除此之外,这部剧最让人津津乐道,还有男主周乙与反派特务头子高彬(程煜 饰)之间的对手戏。

高彬一度被誉为是谍战剧中最狠毒的反派,他不像其他反派角色追逐权力或金钱,而是忠诚地为满洲国效忠,每天兢兢业业,像一条警犬一样看谁都像,这也让周乙处境十分恶劣,一直处于暴露的边缘,必得加倍小心翼翼。

甚至有网友评论:如果将《潜伏》中的余则成换作高彬的部下,不出三天就暴露了。

只是很可惜,女主顾秋妍在整部剧中都是个拖油瓶般存在,让不少观众反感,以及结局像是为了制造悲剧而故意让周乙牺牲,也成为了很多观众的意难平。

TOP9、《伪装者》丨2012年丨豆瓣评分8.6

《伪装者》可以说是颜值最高的一部谍战剧,汇集了一众高颜值演员。

胡歌、靳东、王凯、刘敏涛、宋轶、刘奕君、王鸥,每一位演员都能靠脸吃饭,这也让这部剧在开播前曾被嘲讽为谍战偶像剧,但开播后他们却用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观众。

这部剧以抗日战争中汪伪成立时期为背景,通过明家四姐弟的视角来,讲述了抗战时期上海滩国、共、日三方殊死较量的故事。

由胡歌、靳东、王凯和刘敏涛饰演的明家四姐弟,每个人都有两种以上的身份和面孔,用各自的方式保家卫国。

他们在立场上似敌似友,在家庭里又是血溶于水的亲人,这种身份博弈以及互相试探,让整部剧的剧情一波三折、高能不断。

而这部剧最难得可贵的就是,它塑造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很立体鲜明。

城府极深的明楼,一腔热血的明台,重情重义的明诚,深明大义的明镜,心狠手辣的汪曼春,精致利己的梁处长,对明台爱到至死不渝的于曼丽,不按套路出牌的王天风。

每一位人物都让人印象深刻,让观众念念不忘。

唯一不足的就是女主程锦云,尴尬的感情线,降智般的设定,让很多观众看到女主片段就想快进。

TOP8、《誓言无声》丨2002年丨豆瓣评分8.6

《誓言无声》被称为现代谍战剧的开山之作,2002年在央视开播,时隔20年,它在豆瓣上依然保持着8.6的高评分。

不仅在当年横扫了飞天、金鹰等多个大奖,还引起了电视荧屏上的谍战剧热潮,让观众对谍战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部剧以揪出隐蔽在队伍中的敌方特务为主要任务,通过“北京事件”和“专家事件”两条线索并行展开排查。

它没有当下很多谍战剧中耀眼的枪战、动作戏和错综复杂的爱情线,而是聚焦在安全情报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

这些工作比我们想象中更枯燥乏味,可就是这样的真实不夸大,给这部剧奠定了写实的基调。

可以说,平实和克制是本剧最大的特点,但在平静的表象下,却隐藏着暗潮涌动。

情报暗战从来都是有真有假,在这场隐秘而曲折的严酷斗争中,主角许子风屡屡破坏敌人的阴谋诡计,以致招来敌人三番五次的。

而另一方面,敌人也渗透到他的家人身边,为了谍报人员的安全纪律,他不能坦言说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儿陷入敌特的阴谋。

这部剧受时代限制,很多拍摄细节在今天看来过于粗糙,但瑕不掩瑜,剧情的设计以及演员对于情感细节的克制表达,都成为了后续谍战剧借鉴模仿的范本。

TOP7、《一触即发》丨2012年丨豆瓣评分8.7

《一触即发》被称为“最传奇”的谍战剧,增加了孪生兄弟这样的多面体角色设计。

阿初和阿次这对孪生兄弟,因家族斗争从小被迫骨肉分离,却因一场神秘的“雷霆”计划再次相聚。

兄弟两人从最开始的敌对误解、互相猜疑到同仇敌忾、联手抗敌,最终将日寇多年筹划的阴谋大白于天下,在阿次为国捐躯后,阿初顶替了阿次的名字,继续潜伏下来开始了新的斗争。

独特的视角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以及帮派家族的复杂纷争,都为这部剧增添了无数传奇元素,使得它在众多谍战剧中独树一帜。

而其中最让人惊喜的是钟汉良,他成功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哥哥开朗睿智、浪漫腹黑,弟弟则坦诚正直、忧国忧民。尽管这两个角色的反差不是太大,但钟汉良的表演让观众能够一眼就分辨出两者的区别。

钟汉良也凭借在这部剧中的精湛演技,不仅成功从偶像派转向了实力派,而且还获得了当年金鹰节“观众最喜爱的港澳台演员奖”,成为了第一位获得国家级电视奖的港台演员。

不得不说,好演员和好剧本果然是互相成就。

TOP6、《风筝》丨2017年丨豆瓣评分8.8

很多人说,《风筝》之后再无谍战剧,《风筝》确实也是评分TOP10中上映时间最晚的一部剧。

但其实它在2013年就已经拍摄完成,却直到2017年才过审播出,可以说是“谍战教父”柳云龙最难产的作品。

虽然删除了部分内容,这部良心剧仍然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只是吸引观众的却不是靠跌宕起伏的悬念,而是整部剧的立意。

这部剧跳脱了传统谍战剧创作的窠臼,它不仅关注革命者在抗战时期的英雄壮举,更聚焦在了革命者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人生。

从一开始,主角郑耀先的身份就被揭开了,代号“风筝”是谁再无悬念,而在这部剧的上半部分,他打入军统内部,与军统特务斗智斗勇的剧情,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可在后半部分,大陆解放后,他却屡受审查,受到很多不公正待遇,令人心痛泪目。

间谍对自我身份认同和人性的挣扎,从这两个角度展现了隐蔽战线斗争史的残酷以及地下工作的牺牲和不易,导演柳云龙的功力可见一斑。

《风筝》不仅仅是一部谍战剧,它更是讲述了一个关于时代和人性的哲学故事,连《人民日报》也发文赞扬本剧:唯有信仰牵系,风筝方能高飞。

只是,《风筝》上的价值太高,后面谍战剧想要有所突破,更是难上加难。

TOP5、《北平无战事》丨2014年丨豆瓣评分8.9

《北平无战事》是谍战剧中格局最大的一部剧,被誉为“现象级正剧”。

故事主题围绕解放前内部贪腐溃败展开,政治和谍战两条线相互缠绕嵌套,给观众呈现了一幅盘根错节、险象环生的历史画卷。

故事时间跨度仅有两个月,却拍了53集,结果不仅没有被喷注水,反而收获了广大观众好评。

这正得益于这部剧快节奏、强冲突的剧情,各方势力轮番登场,悬念层层展开。

剧中70%以上的主要演员都有两种身份状态,不停地在国、共之间切换,策反与反策反,潜伏与反潜伏的剧情设置很好地增加了剧集的耐看性,为观众奉献了高智商故事,稍不留神就可能会看不懂。

而对于国、共两党的尺度把握,编剧刘和平提到过,写剧本的原则就是:讲我党时理直气壮,讲时相对客观。

这部剧的演员阵容也十分豪华,集合了刘烨、陈宝国、王庆祥、焦晃、廖凡等七大影帝,其他一众演员如王凯、王劲松、刘奕君等均为实力派演员,用教科书般的演技为大家呈现了一部经典大制作。

但这部剧的知名度却不是很高,大概也是因为这部剧涉及到的史实资料过多,而历史知识储备不足的普通观众不太容易领会到。

TOP4、《暗算》丨2006年丨豆瓣评分9.0

《暗算》是柳云龙导演的第一部谍战剧,也是奠定了他“谍战教父”地位的一部剧。

这部剧改编自麦家的同名小说,小说不仅斩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还入选了英国“企鹅经典”文库。

但原著小说里一共有5个故事且独立成章,原本并不适合改编成电视剧,可柳云龙却独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人物来贯穿全剧。

这成功地让整部剧成为了一个整体,而且悬念设计非常巧妙,剧情发展永远出人意料,谜底的答案只有在看到结尾时才能揭开,让人欲罢不能,反复看都不会腻。

不仅如此,相比以往的谍战剧,《暗算》还是真正的创新之作。

首先,它打破了此前谍战剧大多剧情比较平的局面,首创了“揪内鬼”桥段。

其次,它还首次在剧中向观众展示了很多真实的谍战技术:摩斯密码、代号计划、接头暗语和黑话等。

这两点对后来的谍战剧都影响颇深,已经成为了如今谍战剧中的固定套路,而这些还并不是《暗算》唯一的亮点,它的故事内核也是核心看点。

它让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谍战本身,更是人物内心的纠葛。

三个核心人物阿炳、黄依依和钱之江虽然均以悲剧方式谢幕,但方式却不同,而这方式的区别正是对应了关于信仰的不同寓意。

《暗算》蕴含了对人生和生命意义的诠释,它在升华悲剧含义的同时,让观众忍不住跟着一起思考。

TOP3、《红色》丨2014年丨豆瓣评分9.1

《红色》被很多人称为最不像谍战剧的“谍战剧”,在这部剧中没有特别突出的英雄,只有一个个普通人组成的红色队伍。

男主角徐天(张鲁一饰)是个上海普通小市民,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在山河沦陷的岁月里,只想过自己平平淡淡的小日子。

可在时代的洪流之下,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不可避免地被裹挟其中。

他因保护恋人田丹和帮助运送物资,身不由己卷入腥风血雨的厮杀,最终与日本人展开生死对决。

这部剧特别注重刻画烟火气浓郁的小人物社会,徐天常常拎着一条鱼走在街上,而对于很多剧中人物来说,每天吃什么是最重要的,这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当时的真实生活中。

当然,这部剧能有超高的评分,自然不仅仅因为它的“生活戏”,更多的还源自它在谍战元素的基础上,融入了推理与悬疑两大元素。

徐天虽然是一名普通会计,却具有天生的侦探直觉,而田丹看似是个柔弱的大家闺秀,却能够制造意外事故暗算敌人,这种“扮猪吃老虎”的桥段运用,让《红色》反转不断。

而且,多条线索交叉并进,危机与悬念交替出现,在烧脑的过程中,令观众大呼过瘾。

不得不说,通过将主角定位于普通人,体现小人物的高光时刻,《红色》打开了谍战剧的新局面。

只是,比较遗憾的是,饰演女主田丹的陶虹虽然演技无可指摘,但42岁的她来饰演少女,多少还是令人觉得有些违和。

TOP2、《黎明之前》丨2010年丨豆瓣评分9.2

《黎明之前》是谍战剧中给人爽感最强的剧,这得益于它的“强情节叙事”。

这部剧在故事情节密度设置上非常集中,情节粘度很大,基本半集一个转折,3集一个高潮,每集结尾还留一个悬念,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看完。

但它却偏偏没有把重要角色的身份作为爽点,而是开篇直接点出主角刘新杰(吴秀波 饰)的卧底身份,让他暴露在危险之下。

然后通过“木马计划”“摩西计划”“谁是水手”三条线展开叙事,讲述他和地下同事是如何在绝境之下,一步步摆脱困境,最终全身而退。

这种反向讲述的方式让人耳目一新。

这部剧可以说是成就了吴秀波,但更让人惊喜的是演员林永健。

一直以来,在很多观众心中他都是一个“丑男”,只适合演一些都市家庭妇男或喜剧角色。

但在《黎明之前》中,他不但把大反派谭忠恕饰演得有血有肉,连气场也拿捏得死死的,演技完全不亚于饰演男主的吴秀波。

双方演技上的力均势敌,以及不相上下的智商设定,让《黎明之前》这场不见硝烟的谍战厮杀,变成了一场针针见血的高明对决。

这一部高质量的谍战剧,也成功斩获了白玉兰、金鹰奖、飞天奖等多项大奖。

TOP1、《潜伏》丨2008年丨豆瓣评分9.2

2008年上映的《潜伏》,无疑是谍战剧天花板,豆瓣评分9.2,至今无剧超越。

不仅如此,《潜伏》也是被比较最多的一部电视剧,但凡有一部还不错的谍战剧,都会对标《潜伏》比较一番。

也许单摘出来某一项做比较的话,《潜伏》未必都是最好的,但它却是最不偏科的,所以整体呈现出来的水准,超越了其他谍战剧。

在人物塑造上,孙红雷饰演文质彬彬的余则成与姚晨饰演爱抽旱烟的乡下女人翠平,给予观众极大的反差感。

而随着剧情推进,余则成和翠平之间感情互动,给《潜伏》增添了一丝爱情喜剧色彩,打破了以往谍战剧的一贯严肃作风,这也使得它收获了男女老少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爱。

在剧情设置上,这部剧的正邪双方全员智商在线,突发事件接二连三,几乎每一集都让人绷紧神经,生怕错过精彩片段。

而余则成在处理和同事、领导的关系时,又像极了一部职场剧,办公室一帮老油条之间的偷奸耍滑勾心斗角,让打工人感慨真实的同时更是受用无比。

除此之外,这部剧除了男女主外,还汇集了吴刚、祖峰、冯恩鹤、范雨林等一众实力派演员,把每个人物角色都饰演得立体生动,令人信服。

可以说,正是对诸多元素的统筹兼顾,才让这部诞生了15年的剧,依旧稳居谍战剧榜首。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近20年来豆瓣评分最高的十大经典谍战剧,可以看出谍战题材的电视剧一直都很有市场。

只是珠玉在前,观众的眼光越来越高,对后来的谍战剧确实是个挑战。

但细数这些经典谍战剧,虽各有各的优点,“创新”却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亮点。

而现在扑街的谍战剧却大多雷同,要么剧情老套狗血,要么演员演技浮夸。

有句话说的好:“唯有创新才能破局。”

期待不久之后,可以再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END——

【作者|可晴】

【编辑|知愚】

“鬼”域之为虚妄,正与人间之真实相同

“夫鬼神,视而无形,听之无声。”

当淮南王刘安在他编纂的《淮南子》中写下这番对鬼神形象的描述时,他的伯父汉文帝,却在未央宫宣室,召见了当时名满天下的才子贾谊,与他谈论鬼神直到夜半。

这或许算不上是个戏剧性的巧合,但却引人深思:既然鬼无法被人类的视觉与听觉所感知,那么人们又为何如此热衷于谈鬼?

鬼没有外形声音,但谈鬼之人又往往会将鬼具象化为可视可听可以感知的存在,《异苑》中“长三尺,一足而鸟爪,背为林嘉”的鬼,《幽明录》中“面上黡深,目无瞳子,唇褰齿露,手执黄丝”的鬼,谈鬼者描述得有模有样,听者犹然宛在目前。纵使是在现代社会,鬼已然被科学理性之光一路追逼,几乎逐出了存在的躯壳,退回到虚构的想象世界,但在想象的国土中,鬼的魅力依然不减,在故事中耸动人的身心,在荧幕上震动人的耳目。

鬼本身固然给常人带来惊惧,但谈鬼却能带来远大于惊惧的刺激与趣味,以至于我们常常沉湎其中,却忽视了这个从古至今常伴左右的“视而无形,听之无声”却又被无数的谈鬼者看到听闻的鬼,与人类的文明史一样古老,因此,鬼值得严肃对待。

有意与无意

任何读者想从蒲慕州教授这本《早期中国的鬼》里面获得鬼故事刺激,或期待从阅读历史著作中收获确凿无疑的论断、指引、宏大叙事,无疑都会大感失望、无所适从——这本书的史学趣味完全与此背道而驰。

人类学家玛里琳·艾维(Marilyn Ivy)评价日本民俗学开山之作《远野物语》,有种“精致的怪异”,介于文学与科学之间。因为这本书主要记录日本岩手县远野乡一个当地居民的记忆与口述,是一本民间故事集,作者柳田国男既承认这是一个文学作品,又说自己对内容本身没有做过任何解释或评论,是用一种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态度来记录。

《远野物语》初版问世于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但柳田国男这个解释几乎与中国东晋《搜神记》的编撰者干宝毫无二致,都强调作品的“实录”精神。只是柳田国男所处时代,已经有了“科学”与“文学”的学术自觉,而干宝标榜的是中国传统史官的工作精神。玛里琳·艾维指出柳田国男的写作实际上是对自然主义式直接表现的模仿,她引述三岛由纪夫的分析,说这个文本在叙事结构上是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缺乏作者的统一,叙述上很少起承转合,也几乎没有劝谕意义的结局,有时说着说着突然停下来,好像缺乏故事的完整性,以至于产生一种“不可预测的恐怖”。如果我们熟读六朝志怪小说,会发现这些描述几乎可以原封不动套用。

《早期中国的鬼》,作者:蒲慕州,译者:黄咨玄,吉金文库|新星出版社2023年5月

魏晋南北朝所谓“小说”,意指“短小的叙事”。比如,“晋义熙五年,卢循自广州下,泊船江西,众多疫死。事平之后,人往蔡州,见死人发变而为鳣。”“京房尸至义熙中犹完具,僵尸人肉堪为药,军士分割之。”(《异苑》)这些叙事也不完整,更接近闲言碎语,恐怖的不是真假与情节,而是传播这些闲话的社会氛围。

但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六朝志怪和《远野物语》有相似的写作动机和程序,一方面因为六朝年代久远,许多编撰者的人生轨迹早已荡然无存,更别提写作动机;另一方面,故事残缺不完整是口述记录所致,还是漫长历史传播中的佚失,也不好判断。这时的鬼怪还缺乏现代人熟悉的复杂人性,和后来唐传奇、明清笔记、《聊斋志异》等文学创作出的“鬼怪”很不同。用《早期中国的鬼》的观察来说,就是“鬼的一个突出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直率坦白,甚至到了头脑简单的程度”。为什么会这样?可能因为此时的中国的鬼刚刚被赋予人性,而此前都“如同一件事物”。宋前史书经常会照录志怪故事,人物史传中志人与志怪并重,说明早期中国的鬼就栖息在社会的集体心态中。这一切和柳田国男写作的社会环境并不相同。

《远野物语》初版25年后再版,恰逢日本本土民俗学(也是人类学)迎来广泛认可,鬼怪故事中蕴藏着的民间、边缘、未被书写、已消逝的信息,介乎“文学与科学”之间的奇异姿态,正与民俗学追求自我认识的学科动力相配合,于是被冠以“日本民俗学发祥之纪念塔”,影响很大。周作人曾高度评价《远野物语》在民俗学里的丰富趣味,“不只是文献上的排比推测,乃是从实际的民间生活下手”。这个兴致勃勃的荐语,令人联想到他在1926年给江绍原《发须爪:关于它们的迷信》一书所写的序言。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不仅日本学者有采纳西方学术认识自身传统的自觉,时期的中国学者也不能置身事外。《发须爪》结合古代中医、道家、志怪传奇等文献和田野考察,解释中国人对头发、胡须、指甲的迷信心理与应对手段。江绍原又写过《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一书,重点在于论证《山海经》乃是一本上古行旅指南,引用了许多六朝志怪故事,来说明行旅中的确存在某些宗教观念,这些观念不是在六朝忽然产生,应与《山海经》所在的上古时期有密切的传承关系。倾心拥抱文化人类学的他,本来想写一本中国版《金枝》,可惜只完成了第一章“鬼怪”。但就这一章,已经成为中国民俗学的名作。

如果能深入比较《远野物语》与六朝志怪的文本及学术影响,想必是很有趣的话题,这里只想说,鬼怪故事实际上能导向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追根溯源,从这个意义上,仅仅领略它们的惊情奇幻是不能令人满足的。但如何进行文化上的深层解释,把握鬼所代表的那种死亡恐惧、幽冥想象、与人世的牵连、神秘感、介乎“文学与科学”之间的不可决定性?三岛由纪夫曾经说,“这些谈妖说鬼的故事永远无法成为正规学术的研究对象,因为它们不能与实证的知识联系起来”。玛里琳·艾维却认为,正是这种不可决定性保存了日本传统及文化传播中的独特性,所以《远野物语》中的鬼怪故事才应该认真对待。

《早期中国的鬼》就是中国历史文化著述中少有的,直面鬼的历史,以鬼的论述、观念、故事为正规学术研究对象,它证明了原来以为文学才能抵达的文化灰色地带、人性幽微之处,学术也能通过恰当的方法来讨论。

云梦睡虎地秦墓中的墓主人喜怀抱着他的简牍,简牍的《日书》中记载了许多早期的“鬼故事”。

可见与不可见

准确说,《早期中国的鬼》并不专研唐前志怪,而是从更早时期、更长时段、综合各种材料通盘考察中国谈妖说鬼的传统,时间跨度从先秦至公元六世纪、隋唐统一国家之前。

根据作者研究,从先秦至六朝,早期中国的鬼从一件类似于“物”的人或非人,逐渐演变成具备人性的文学形象;从难以控制的一盘散沙,被纳入帝国管理,变成官僚等级分明的阴间居民;鬼信仰是早期中国社会现实一部分,融入了朝堂政治、社会经济、丧葬习俗、日常生活,通过《日书》之类的驱鬼文书和古老的傩仪式,人们学习控制鬼灵,或把鬼暂时赶离。

然后,道教兴起、佛教进入中国。作者在早年提出,宗教要立足中国,必要先解决中国人固有的鬼灵恐惧,在这本书里他详细描述了早期道教与佛教的驱鬼术。佛道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对鬼起源的理解不同:佛教鬼源自道德败坏的人,道教鬼则源于不自然或不合时宜的死亡。佛教进入中国之前,鬼的出现与人类道德无关,驱鬼仪式是一种纯技术的行为,如同生病吃药一样。佛教鬼成为塑造社会道德的一股力量。

书中对中国文化最本质的洞察是,指出历史上冠冕堂皇的主流文化体系或宏大叙事的背后,始终躲藏着“鬼”,它以“难以察觉”的方式塑造着这个文化的外在。研究就是运用跨学科方法,从宗教信仰、历史脉络、社会理论、心理认知、比较文化等方面,把鬼对文化“难以察觉”的塑造过程呈现出来。全书充满了细节、同情、趣味,并站在中国人信仰结构上给了中国的鬼以位置。因此读到最后,看到孔子名言“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读者便心领神会:这哪里是说鬼,不正是对中国文化独特气质的幽微之寓吗?

这本书最早以英文写成,黄咨玄的译笔也为鬼增添了活泼与趣味,中文是蒲教授母语,他亲自审定译稿,所以中文版也可视为原汁原味。书读起来毫不费力,除了文字流畅之功,最重要的原因大概是,作者没有显得比读者更聪明、更渊博。书中没有深奥的学术理论,对玩弄文字与概念的机巧不感兴趣,没有研究者高高在上、掌控一切的权力感,作者与读者共行,采用平行视角一起观察那个社会,尽量用社会生活的直接体验去分析材料,把抽象的鬼放在可以理解的系统之中去讨论。这些特点固然和研究者个人风格有关,也是将“文化解释”的理念与方法圆融贯通的结果。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俑人。这些俑人被古人认为在阴间可以化为实体的仆从,服侍已经“死而为鬼”的墓主人。李夏恩 摄

可说与不可说

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在《文化的解释》一书里解释什么是“好的文化解释”,是“会把我们带入它所解释的事物的本质深处”,而另外一些作品,“使我们对其文字的优雅赞叹不已,对它的作者的聪明才智赞不绝口,或者对欧几里得式的条理次序钦佩之至,那么,它确实具有内在的魅力;然而它不是目前任务所要求的那种东西”。《早期中国的鬼》显然对“文化解释”的目的、分寸感和边界深思熟虑。

鬼没有被局限在一个文学形象或一个宗教信仰中,也没有成为民俗考证的材料,作者把鬼视为一个文化建构,一个符号,去探究它串联起来的社会现实、意义之网;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寻求统一的、前后连续的、系统的解释,而是尽量论述其内部矛盾与偏差。因为“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格尔茨,《文化的解释》),文化解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理解人性。

虽然没有刻意说明,可以看出作者避开了当下最常见的鬼文化诠释法:比如考证鬼故事中提到的地点、事件、人名,将故事和写作动机还原成某个版本的现实,或从故事类型、版本变化、用词里面找出当下关心的文化热点,构建出一套现代化诠释。我猜,这样做的原因是鬼身上那种“不可说或不能说的,但真实的、潜藏的意图”不可能通过如此“实证”来得到(正如三岛由纪夫所言),而现代化诠释所产生的智语慧诘更多是学者的产物而非历史实在。从集体心态上说,古代中国是人人心中有鬼的世界,现代人心中无鬼却要谈古人的鬼,只能千方百计“进入”那个消逝的过去,站在虚拟社会氛围之中。这多么像一款穿越游戏。作者的装备是一款360度全景动态眼镜,始终观察“鬼”的观念与社会之间,如何双向奔赴、互相影响。

为了建立社会氛围,书中所用材料除了传世文献、志怪小说,也包含甲骨占卜记录、陪葬文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驱鬼文书等等。每一条材料的解读都不是单一的。比如当读到记载在先秦驱鬼文书《日书》上的鬼形象时,作者马上联想到,人们为什么需要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记载?谁在使用,谁是传播者?使用《日书》能勾勒出什么样的社会景观?于是发现鬼被驱逐前先要得到权威手册裁定为鬼,否则自己说了不算。睡虎地秦墓主喜是一个县级政府职员,拥有两个版本的《日书》,而考古至今已经发现了大约二十个版本,在睡虎地以西两千公里的甘肃也有发现,“这一事实足以表明当时的华夏大地上很可能有一个以《日书》为代表的共同宗教观和世界观。这一事实还表明,在从战国时期到帝国统一的过程中,除了政治和军事措施,还有某种共同的文化认同与之平行存在……”。但考虑到公元前三世纪左右的识字率,可能只有少数人会读写,这些人大多是政府雇员,像喜一样,工作之一是拿着《日书》为当地人展开咨询。——对《日书》的解读就这样层层递进,不断与它的语境、新的考古发现、更大的社会版图、使用它的人群联系在一起。最后,《日书》中的鬼被放在整个鬼文化脉络里观察,得出结论:此时的鬼还不属于任何有组织的信仰体系。

鬼故事解读的困难之一是,从不同方向去读,也许都说得通,哪一种看上去更恰当呢?书里提到一则故事,大意是一名新死鬼为了求食,得故鬼指引,分别去奉佛和奉道人家里作怪,可惜这两家人都以为是佛道神明派鬼来相助、无偿劳动,搞得鬼只好饿肚子,不得不重新选择,只挑信鬼的人家作怪,才得到源源不断的供养。以前读这则故事,大都解为宣扬佛道的力量,但这一次作者讨论了各种“可能”:可能反映了传统宗教信仰如何在佛道冲击下生存,可能是对信佛信道家庭的讽刺,可能说明本土鬼概念在佛教和道教传教幌子下的传播,可能讲故事者对三种信仰体系都进行了微妙批评,可能在同情鬼,也可能在讽刺鬼,等等。这些“可能”或许会瞬间搞乱读者,陷入茫然,或许埋怨作者面面俱到,没有读懂,可是再仔细琢磨,鬼故事的含糊性、众说纷纭的可能性不就最接近历史实相吗?用社会生活的直接经验去解读材料,比起让材料符合某种诠释意图、具有意义,最大的风险是,前者的读法可能会显得一无所获。但是如果对志怪目的或意图进行单一解释,便失去了社会现实的复杂性。这与格尔茨说的社会科学准则如出一辙——“寻找复杂并使之有序”。

作者注重在一个“传播空间”里解读志怪小说。通过若干故事类型建立时代氛围,从貌似简单的叙事里寻找潜在的话语参照,去呈现编撰者、传播者、受众所经历的那个时代和世界的某种集体情感。这使读者也被带入到那个立体互动的社会空间,体验讲述和书写的多种来源、文人圈或传播过程的各种反馈,由此感受鬼故事的讲述与传播,塑造了人与文化的心智:志怪编撰者和读者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来探索和利用鬼的力量……鬼文学形象从此被刻在每一个人的心智图景之中……此后无论我们谈论叙事表达的可能性、宗教意义、还是更模糊的民族心理,中国都不同以往了”。对材料的微观解读,复杂呈现,最后还要回到历史脉络之中,汇入对文化的理解。

汉代墓葬画像砖中的蚩尤形象。蚩尤在传说中本为与黄帝作战的叛军首领,兵败被杀。但这位败死叛将却在死后一再显灵,成为民间崇拜并进入朝廷祀典的神灵。蚩尤从叛将到神灵的转化,也体现出汉代人的鬼神观念。

谈的是鬼,说的是人

当我们开始谈鬼的时候,到底想说些什么?这大概是每个谈鬼的作者和读者都要回答的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一次为“鬼崇拜”正名的研究,站在老百姓信仰结构上给了中国的鬼以位置,并不断来到那些信仰者身边,倾听他们的内心。

多年前作者写过一篇文章,题为《循理以明情——中国宗教研究管窥》(载于氏著,《历史与宗教之间》,香港:三联书店,2016)。他对宗教研究能达成的理论建构和精英叙事没有兴趣,对仪式考证的知识抱持怀疑:

“在弄清楚了所有的仪式传统之后,是否就没有其他的事可做了?我们是否真能了解那些兴建庙宇、雕塑神像、组织节庆,参与游行的信徒的感觉?”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人:

“如果说我们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可以影响活生生的人群,那么我们无可避免地必得要探究人们是如何去体验宗教。”

但属于“情绪、感觉、心态”范畴的东西是否可以经由学术研究而触及?

“当一个信徒点燃一束香,向神明敬礼之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无法真正得知。这是否因为正如老生常谈的,宗教经验不能经由理性而了解?”

现在我们看到,《早期中国的鬼》力图回应这些思考。全书最打动人的段落,是对社会情绪和心态的解读,作者不做价值判断,对“鬼”超乎寻常地“共情”,有些地方简直充当了“鬼”的心理咨询师。比如对道教文本的解释。现存《道藏》里的道教文本由不同作者在不同时期为了不同原因撰写或收录,十分庞杂,所描述的鬼怪精魅的数量规模都是前所未有,形象匪夷所思,行径也没有逻辑,这些文本能带来什么样的历史信息呢?作者在此处的解读呈现了对时代心态细致入微的体贴、恰如其分的共情:

它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被战争和疾病撕裂和摧毁的社会:因生灵涂炭,几乎普天之下尽为鬼。不仅人类遭受了惨绝人寰的命运,官邸、旅社、军营、房梁、马车、道路、水井、炉灶、池塘、沼泽等一切世间事物都被毁坏殆尽,变成了鬼。……道教文本中的鬼表达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社会的委屈、悲伤、痛苦和恐惧。因此,此类文本的出现代表了和解共生的集体需要,以及与可怕的现实作搏斗的渴望。

“共情”也能成为一种解读法。万鬼肆虐人间的想法从此在人们宗教想象中占有一席之地,应对办法就是,通过把鬼置于道教结构化而规范化的天地系统中,使之得到控制。这个“道家的天地观”便又回到前面所说的“帝国隐喻”与“阴间官僚机构”,因此解释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习见的悠久传统,即“建立一个天庭或冥府官僚体系,来安顿所有死者的灵魂,并希望它们受到此秩序的控制和安排”。

作者唯恐现代读者由于信息与知识的不对等,无法同情地看待古人鬼崇拜信仰,在最后一章,简要比较了古代中国、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希腊和罗马鬼的角色,鬼为什么会出现,它是恶意还是善意,有没有广泛参与人类事务,有没有演变成具有复杂伦理价值的集体存在,有没有自我意识,等等,以此扩大文化视野,稍稍缓解单一的理解。这个比较其实还潜藏着另一个画外之音,就是那句常常被历史学家提到的话,“过去即异域(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早期中国对于今天读者而言,其陌生感和其他文明有什么分别呢?!

现在我们可以充分领悟格尔茨为“文化解释”所描绘的根本使命,“并不是回答那些最深刻的问题,而是使我们得以接近别人所给出的回答,从而把这些回答归于记载人类曾说过什么的记录中去”。比起《远野物语》与江绍原开创中国民俗学的时代,今天的读者拥有了更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也接受更多全球化讯息的挑战,完全可以重新交出谈鬼的答卷,那就是,鬼怪故事不仅能让一个民族认识自身传统,更重要是使我们得以接近、理解别人(古人、别的民族)所给出的回答,从而实现交谈与对话。

撰文/李华

编辑/李阳 李永博

校对/薛京宁

《前夜》大结局:文华牺牲,周应群苦肉计骗过杨森!林昔救出苏楠

拯救林昔的妹妹林媛,苏楠被捕,文华却不幸丧生,成为压垮周应群的最后一根稻草,促使他决定与杨森彻底决裂。

01 唤醒周应群

文华和周应群看似毫无交集,却都背负苦命。文华14岁便随邢立宪出任务,婚姻多次失败。邢立宪介绍了第四位男子给她,描述其不烟不酒,但易怒。这种选择背后的考量让人深思。

文华临终前倒在周应群怀中,说她这次做了一次正确的选择,这句话深深震撼了周应群。这之前,周应群对杨森的行为虽感不满,但被杨森。然而文华的死让他意识到自己曾犯了错误。

文华和周应群都是为自己所在组织卖命,渴望展现抱负,却一次又一次受挫。文华在不同男人间辗转,周应群则像被各部门踢皮球一般。他们共同的“敌人”是林昔,让他们成为了彼此的同类。文华的死让周应群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放过林媛不是因为林昔,而是因为文华。

周应群一直不解为什么所有人都在保护林昔,尽管她才是罪魁祸首。文华的死让他开始反思之前的坚持。文华的死也许是她的最好结局,因为林昔会永远怀念她。文华或许也不会有更好的结局。

02 林昔、李云飞联手破局,周应群做内应

周应群凭借对林昔和李云飞的了解,很快找到了李云飞的藏身地。三人在屋里吃面条,却开始揭开旧账,最终爆发冲突。周应群倾诉了自己多年来对林昔的不满,指责林昔害死了文华。林昔只为文华敬了一杯酒。

周应群知道杨森的计划,和林昔、李云飞制定了一个里应外合的计划。他们成功粉碎了杨森的计划。周应群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不再为所谓组织而盲目,展现出内心的真实。

结语

文华的死是一种解脱,她付出了生命保护所爱之人。她成为了林昔永远记忆的一部分。文华或许注定在林昔心中成为一种愧疚。在这段三人爱情中,文华始终多余。

《前夜》大结局:文华献出生命,周应群骗了杨森,林昔救了苏楠!

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为了救林昔的弟弟林远,苏楠被捕,文华被随意枪杀。

文华的去世是压垮周应群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周应群决定消灭杨森。

01 文华唤醒周应群

文华和周应群看似毫无共同点,但实际上都是悲惨的。

文华14岁时就与邢立宪一起执行任务。他结过3次婚,目前还没有结婚。

为了给自己去台湾铺路,邢立宪把文华介绍送给了四个人。他告诉文华,这个人不喜欢抽烟、不喝酒,但有时会生气。

从邢立宪的话中可以了解到,按照邢立宪的看法,文华介绍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出,之前给文华介绍的是谁。林昔是所有人中的一个例外。他尊重并喜爱文华。

林远忘记拿林昔给他的笔,邢立宪让文华回去拿。

邢立宪不可能不知道杨森俘获了林昔。林远想要回来拿回来,不被杨森盯上,拿来威胁林昔,是很难的。

但他依然只派文华护送林远提笔。这边,邢立宪真想放开特鲁姆普和林园。

之前他带文华去见林昔,其实是因为看到了文华对林昔的真实感情。他们利用林昔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以换取文华与官方安置官员结婚以获得好处。

邢立宪让林远回去拿笔还有一个原因。他一定知道杨森在玩火。很难保证杨森不会头上着火去抓林昔。

还有,林远跟他一起去台湾,其实也是一种负担。再加上林昔的身份已经被曝光,邢立宪和林远上岛的时候可能就受到了别人的排挤。

再加上去岛上的人很多,邢立宪的人物也不多。如果你想换取其他好处,就必须用你所拥有的东西来换取,比如金钱或者美貌。文华结婚了,邢立宪可能会责怪林园。

邢立宪虽然冷血,但对林远还是抱有同情心的。

所以,邢立宪也是赌通过派特鲁姆普带林远去得到一些东西。

文华临死前,倒在周应群怀里告诉周应群,这次他终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句话对周应群的影响很大。

在此之前,周应群虽然对杨森对李云飞的追求不满意,但也动摇了。但这只是摇摆不定,而这种摇摆很快就被杨森了。

但文华的死让周应群认识到自己以前确实做错了。

在周应群心中,文华是唯一像他这样的人。他们都对组织忠诚,想要一展抱负,却一次次被诱惑,始终没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文华在男人之间跳来跳去,周应群则像皮球一样被各个部门踢。

而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林昔。林昔在锦州肆意妄为,不顾文华的安危,杀了王牧清,断送了周应群捐献的机会。在周应群看来,他们都是林昔的受害者。

因此,周应群一直将文华视为有同样问题的人之一。现在,这是唯一一个也“回来”的人了。对周应群的打击可想而知。

文华死后,林渊不忍心出现在周应群面前,但周应群却放走了林渊。周应群释放林渊,不是因为林昔,而是因为文华。

拯救林远,不让他落入杨森之手,是文华唯一正确的选择,而为了这个选择,文华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所以,周应群之所以放林渊,是因为他不忍心放文华。

周应群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保护林昔,而林昔明明是做错了事的人。邢立宪又用了,李云飞护他,姜维护他,现在就连他手里唯一的朋友文华也愿意为他去死。

文华的去世让周应群反思自己之前的坚持是对的。

文华的去世不仅给周应群敲响了警钟,也给他自己松了一口气。如果没有遇到林昔,文华或许会甘愿永远成为邢立宪的棋子。

但林昔让他感到受到尊重和受到照顾。因为这种感觉,文华将不再愿意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棋子。

02 林昔与李云飞合力破坏局面,周应群作为内应。

周应群根据对林昔和李云飞的了解,很快就找到了李云飞的藏身之处。

三人在家吃面,却一边吃一边算旧账,最后发生了争吵。

周应群发泄了多年来对林昔的不满,指责林昔害死了文华。

三人喝酒敬酒的时候,林昔只敬了一杯酒,是给文华敬的。

事实上,为了保护林昔而死的人很多,比如凌鸿俊、姜维等。但为什么林昔只尊重文华呢?

因为无论是姜维还是凌鸿俊,他们都是林昔的战友,有着共同的使命,而这个使命也被林昔继承了。在这种情况下,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也愿意去死。

只有特鲁姆普为了保护林远而死。因为林昔的一句话,他放弃了一切选择,甚至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因此,林昔对文华感到愧疚。也正是因为林昔的错误书页,周应群才没有杀死林昔。

周应群知道自己做错了,尤其是当他看到杨森不顾登山的命令,执意独自行走时。

但周应群再骄傲,怎么可能轻易承认自己做错了呢?在周应群心目中,只要目标是完善自己的组织,一切过程都是可以原谅的。

而当周应群看到王木卿和文华都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死去时,他终于在心里承认了自己做错了事。

林昔的一句“你的父亲是抗日英雄”立刻刺痛了周应群。

他们也想像文华一样,摆脱一切,为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即使这个选择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周应群理解了杨森的计划,他和林昔、李云飞制定了一个内外协调的计划。

李云飞带领警队将林昔和李云飞堵在屋内。一般情况下,林昔和李云飞很难逃脱,但最终周应群受伤中弹。

另外,周应群受伤的部位并不是重要部位。这似乎是为了让杨森相信他而用的伎俩。

自从周应群放走了李云飞之后,杨森就不信任周应群了。更何况,后来周应群放走了林渊。

如果杨森没有亲自抓住苏楠,杨森会把自己所有的错误归咎于周应群。

现在周应群制造了一个被李云飞和林昔打伤的假象,也算是暂时获得了杨森的信任。

而且,杨森没有多少人可以合作,所以他只能使用周应群。

在这个计划中,林昔负责找到杨森拯救苏楠,他与周应群内外合作,借机吸引杨森的注意力。李云飞根据周应群的情报,销毁了杨森打算用来摧毁的那批炸药。

在他们三人的密切配合下,杨森的计划被打破,破坏计划无法进行。

此时的三人,与联手击杀武田的三人十分相似:林昔负责保护程思毅,拉动武田渡过难关,周应群负责击杀武田,李云飞则负责开车。下来迎接他。

只是这一次,三人已经做好了不再回来的准备,也没有人开车在外面等着接。

然而,与兄弟并肩作战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再次被认为是周应群最好的结局。

这一次,周应群最终选择不加入所谓的组织,不听上面的命令,而是根据自己的内心做出自己的选择。

写在最后

文华的死肯定是整部剧最大的遗憾,但这实际上是文华最好的结局。

文华为了保护妹妹免受他最爱的人的侵害而牺牲,这对林昔来说将是一生的罪孽,林昔将因此永远记住他。此前,文华只希望林昔过得好。现在,这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而且,即使文华活下来,他和林昔也不会获得更好的结果。

林昔不爱文华,他爱苏楠,但文华非常爱林昔。在林昔、苏楠和文华的三人恋中,文华注定是多余的。

爱情会让人变得敏感、脆弱、小气,文华也不例外。与其活在嫉妒和纠缠的爱情里,不如让自己永远活在林昔的记忆里。

至于周应群和文华的关系,那不是爱情。这应该不仅仅是彼此的同情。

在锦州,周应群一直在寻找文华合作。他肯定觉得文华和自己是同一个人。

这就是为什么当文华背叛自己的约定,在自证会上为林昔作证时,周应群如此愤怒的原因。

他们愤怒文华违反协议,更愤怒林昔总有办法让别人无条件付出代价。

李云飞喜欢林昔,文华也喜欢林昔。周应群明明一点也不比林昔差,却总是被林昔拒绝。这种疯狂的嫉妒掩盖了他哥哥对林昔的爱。

李云飞拼命找林昔的茬,只是为了证明喜欢林昔的人错了,林昔不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220/16962508666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