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子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板子是什么)

时间:2024-02-18 17:24:15 来源:互联网 编辑:心若向阳

古代官员上朝,手里拿的白板子是什么?

古代官员上朝,手里拿的白板子是什么?

这东西是笏。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cháo)笏。“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笏(hù)板

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此物件虽然不大,但却很贵重,这是由它的质地决定的。笏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最早出现的年代应在春秋以前,史学家认为在商朝就可能开始使用了,是古代中国官员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办公用品。

古人没有发明纸张之前,如果私用,则成为书籍的功能,也称“牍”。如果官员将其随身带着上朝用,则称为“笏”。

及至后来纸张普及后,笏便成为礼节性用品,材料由竹木上升到玉或象牙。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使用笏竟开始有了等级之分。五品官以上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对形状也有规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明代则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用象笏,五品以下的官员就没有资格用它了。这与当代官员用笔记本不同,没有严格的等级之分。

笏的废弃使用是从清朝开始的,原因是满族人是以骑马为主,手要拿鞭子牵马绳,空不出手来拿笏,于是就不用了。

有趣的是,古代官员原则上一人只用一只笏,但公务繁忙的官员则允许用几个,几个拿不下,就备一个袋子,这个袋子后称为“笏囊”,因为多了,则需一个随从背着一同上朝,唐代的张九龄为相时,因为年老体弱,就是从他开始使用随从背笏囊,没想到后来竟成时尚,官员纷纷仿效,以显示公务繁忙。而帮他背笏囊的随从,就有些像当代官员的秘书了。

笏板在中国古代也是地位的象征。如《北史·李穆传》∶\"其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是说,一家有百余人位居高位。另明朝归有光《项脊轩志》∶\"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归有光的祖母拿先人的象笏勉励他勤奋读书,希望归有光将来也能执笏在朝为官。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天终于明白什么是解方程了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读书的时候,有了一个重大发现,让人瞬间茅塞大开。什么是解方程,解方程就是将简单的事情做复杂了,把100米的路走出100公里来,好不容易到终点了,还不忘脱开裤子放个屁。让人看的是云里雾里,非常的高大上,成为穷尽一生也要追求和破解的目标,多少学子迷失其中而不能自拔。如图所示;20—X=9,直接20—9=11不就好了吗?口算都能算出来,一旦用上了解方程不要说口算了,就是拿笔写都不一定能的写对,真不明白这个解方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害我当年为了这个钻牛角尖的解方程,可没少挨板子。当年要是让我发现这个秘密,今天的我应该也是专家级别的人物了吧!也不至于穷困潦倒到今天,哎!为时晚矣!今将这个秘密公布于众,望能助尔等走出迷雾,走向光明。

木·知识——传统木雕工具-铲口刨,线方刨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传统木雕工具-铲口刨跟线方刨。

铲口刨常用于打高低缝和铲口,如窗扇之间的缝和直拼门板的板缝、槛栨的铲口。

线方刨用于修正线条边和铲口线和边缝的走形。

刀口为满口薄形小刨。常和铲口刨、槽刨等合用。做到既修正线条亦起到使侧面光滑的作用。民间谚语称“小小线方数两肉”,可见要熟练使用线方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心应手的。

下面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的传统老木工的口诀:

推刨如撼山:推刨时两只胳臂必须伸直刚健有力,不管木材多硬,必须像撼山一样。刨推到底,中途不得缓劲、手软。

端平刨子,走直路子:操作时两手必须将刨子端平,尤其是刨到木材终端时,两手必须把住刨身,按原水平线刨出,以免将木材终端刨的搭拉头。所谓直,就是刨身的方向必须与所刨材料的轴线方向一致,不得歪斜。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啦,欢迎评论、私信,我们一起交流探讨,共同进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218/169625649994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