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巴黎歌词歌曲(夜巴黎歌词)

时间:2024-02-17 02:14:30 来源:网络 编辑:行尸走肉

1971年07月郑少秋粤语专辑《爱人结婚了》

郑少秋原名郑创世,出生于广州。于粤语片时代末期投身影艺训练班,而晋身影坛。及后辗转加入香港无线电视,不但成为炙手可热的当家小生,更以主唱电视主题曲及插曲,成为歌影视三栖艺人。 郑少秋有[秋官],[扮嘢秋]、[劲秋]、[郑大侠]等匿称,当中尤以[大侠]形象最深入民心,一系列剧集如《书剑恩仇录》、《倚天屠龙记》、《陆小凤》、《楚留香》等,将其歌影事业推上高峰。

◆◆◆◆◆◆◆◆◆◆

01.爱人结婚了

原曲:(1950.01)李香兰 - 东京夜曲 (MONO)

国语:(1963.01)美黛 - 意难忘《意难忘、重相逢》

作曲:佐々木俊一

作词:苏翁

编曲:杨道火

苏翁,原名苏炳鸿,顺德碧江人,著名粤剧编剧家、剧评家。他自幼便对粤剧产生浓厚兴趣,1948年就读于广州大学,后转入岭南大学。1954年到香港跟著名粤剧演员何非凡学演戏。早期曾在广州从事编剧工作,稍后到香港继续从事编剧,他活跃于粤剧圈中,写作粤剧剧本,为小曲、时代曲填词。他的主要粤剧作品有《铁马银婚》、《章台柳》、《宇宙锋》、《摘缨会》、《杨枝露滴牡丹开》、《江湖恩怨侠鸳鸯》、《白龙关》、《张仙传》、《一支红杏未出墙》等,主要粤曲作品有《重台泣别》、《花蕊夫人》、《琴心记》等。自谓编剧师承梁梦、冯志芬,后来转而投向唐涤生。

痛心的典礼,爱人结婚了,卿的羽衫,烟盖雾绕,花放一样俏,今天以后,情如逝水,卿依身欢笑。

啊…啊…一切难料,虽有旧情未忘,人是嫁了,情若烟消,我祝福她一世欢笑。

痛心的典礼,爱人结婚了,她的眼睛,几次望我,隐约珠泪现,不应有泪,毋用自苦,今天应该笑。

啊…啊…不要流泪,应要尽忘从事,忘掉了我 忘掉当初,痛心往事不要想了。

◆◆◆◆◆◆◆◆◆◆

02.来迟了

作曲:欢迎补充

作词:苏翁

编曲:杨道火

苏翁活跃于填词界的日子,是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他原来是一位粤剧工作者,在60年代中后期写了大量粤语电影插曲,但由于当时的电影界并不重视填词人,所以作品都不标出填词人的姓名。70年代初期,有两首轰动一时的粤语歌曲:《相似泪》和《新禅院钟声》,人们从不知是谁填的词。原来,这正是苏翁的作品。而他的另一些知名作品还有《分飞燕》、《天涯孤客》《八仙过海》。

假如当年有歌曲流行榜之设,这些作品都会成为榜首歌。甚至是该年度的中文金曲。苏翁是以写粤曲歌词的手法来写粤语歌曲的典型代表。我们从他的知名作品里,对其水准可窥一二:云寒雨冷寂寞夜半景色凄清,荒山悄静,依稀隐约佛堂颂经……情似烟轻,禅心修佛性,梦幻已一朝醒,情根爱根,恨根怨根,春花怕赋咏……(《新禅院钟声》)分飞万里隔千山,离泪是的珠强忍欲坠凝在眼,我欲诉别离情无限,匆匆怎诉情无限,又怕情心一朝淡……(《分飞燕》)用的是颇古雅的语体文,而歌词内容,也不离“郎情妾意”,这正是那个年代粤语歌曲创作的主导风格。

情侣恨分别,隔阻万里遥,未尽离情欲诉,情泪已落掉,哪知匆匆江边到,暮色更萧条,人儿未逢,船儿浪飘,都只怨来迟了。

惆怅大江东,满江是暗礁,望断斜阳夕照,残日暗复曜,怨声匆匆轻舟去,泪滴满江潮,离情未言,情随浪飘,都只怨来迟了。

情意若金石,你休断爱苗,莫道无情是我,前事也忘掉,我的痴心可知道,愿种爱之苗,离情泪痕,徘徊岸边,都只怨来迟了。

◆◆◆◆◆◆◆◆◆◆

03.没有爱情的我

作曲:欢迎补充

作词:苏翁

编曲:杨道火

太阳神乐队,是上世纪70年代香港知名演奏乐队,由杨道火先生所领导。 初期太阳神只是香港丽风唱片公司的伴奏乐队,所以当时丽风绝大部份的歌曲都由杨道火编曲及太阳神乐队演奏,唱片上也清楚注明。 邓丽君早期的歌曲大都由太阳神电子乐队来伴奏,演奏风格清新、时尚,婉转且富有。

落了的残叶,谢了的春花,没有爱情的我,憔悴恰像它。

云盖的夜月,雾里的疏星,没有爱情的我,黑暗笼罩下。

问有几多青春,是有爱的温馨,情是恨怨爱多苦恼,我愿烦恼吧。

断了的琴弦,弦断声暗哑,没有爱情的安慰,孤单处泪已下。

望有爱的一生,望有爱的温馨,情味是涩爱多苦处,我愿尝试吧。

圆了的夜月,亮了的疏星,没有爱情的安慰,找一个情侣吧。

◆◆◆◆◆◆◆◆◆◆

04.谁说这里没有雨

作曲:欢迎补充

作词:湮亭(关圣佑)

编曲:杨道火

太阳神乐队(The Apollo),在杨道火先生的领导下取得辉煌,乐队得以发展,后来成立了以杨道火的英文名字OSCAR YOUNG命名的奥斯卡管弦乐团,声鸣海外,出版了大量的电子音乐作品,红及一时,受到广大乐迷的喜爱与收藏。乐队主要领军人物:区志雄与杨道火。大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太阳神乐队解散­。

谁说这里没有雨,天旱地旱寸草也难存,饿鸟飞天上,走兽走得远,全是那假话一串。你的欢笑,比雨露还甜,深深印在我心源,你的情义,像清泉,驱散饥与倦,消尽愁怨。谁说这里没有雨,饥渴笼罩着这里的每一寸,树已枯尽,井里的水未存,全是那假话一串。你的欢笑,比雨露还甜,深深印在我心源,你的情义,像春雨缠绵,把我滋润,枯渴尽免。

◆◆◆◆◆◆◆◆◆◆

05.为你来摘三朵

原曲:(1970.05)青山 - 三朵花《群星会 31 青山》

作曲:古月

作词:苏翁

编曲:杨道火

青山,本名詹铁岳,1945年2月5日出生于福建省沙县,祖籍浙江省诸暨,毕业于省立台北商业学校,中国男歌手。1965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幸福合唱团,并加入幸福唱片灌录唱片,同年在正声电台节目中主持并主唱,退伍后加入丽歌唱片公司。

家传户晓的青山,只要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定必听过其百听不厌金曲。六十年代初成名於台湾歌坛,有《情歌王子》之称。在七、八十年代已红透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等地,更被誉为“宝岛歌王”,风靡万千乐迷。时至今日,青山是国语时代曲最具代表性的巨星之一,堪称歌坛”长青树”。他推出的唱片专辑超过100张,青山的《泪的小花》、《泪的小雨》、《水长流》、《今夜雨濛濛》、《寻梦园》、《梅兰梅兰我爱你》、《可爱的人生》更是脍炙全球华人之名曲。此外,青山曾拍过数十部担当主角的电影如︰《痴心的人》、《退票新娘》、《回头我也不要你》、《风流表哥俏表妹》、《我要结婚》、《不要让太太知道》、《福禄寿》、《添福添寿》等。并客串《骗术奇坛》、《歌迷小姐》等。

为你来摘花,将花轻轻插在云鬓上,花艳衬粉脸呢,顾盼丰姿添新妆。为你来摘三朶花,一枝花表示我情意长,再摘两朶似是对并蒂様,这三朶花多芬芳。为你来摘花,娇花清香引动狂蝶浪,花艳衬粉脸呢,我对娇花痴痴想。若说人似花,娇花比不上人漂亮,花艷你仲俏哎,你胜娇花三分香。为你来摘三朶花,摘芍药请你伴我如凤凰,折月桂请你共种连理树,送牡丹盼你许结双。为你来摘花,三朶娇花那及人漂亮,花艳你仲俏哎,我抱粉脸轻轻香,我对娇花痴痴想,我抱粉脸轻轻香,我对娇花痴痴想……

◆◆◆◆◆◆◆◆◆◆

06.秋风吹谢了春红

作曲:古曲(悲秋)

作词:苏翁

编曲:杨道火

奥斯卡管弦乐团的创始人杨道火先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70年代初,他来到陌生的香港谋求发展。一次偶然的机会,被风行唱片的老板慧眼识珠,灌录了几张音乐唱片,结果使风行名声大振。

初战告捷。很快,杨道火被挖掘到丽风唱片公司,组建了太阳神乐队。因为杨道火的英文名为Oscar Young,所以乐队名称也自然叫奥斯卡乐队,并非和什么奥斯卡金像奖有关联。

悲秋风,碎春梦,更深惊听夜半锺,故乡梦里只匆匆,冷雨敲窗透帘栊。衾寒只影冻,欲进睡乡已无从,秋愁百般重,夜半秋心恨重重。悲秋风,记春梦,家乡一切在脑中,百花艳美草青葱,蝶舞蜂飞戏緑丛。青苗两沟种,夜半露洒蕊尽红,秋来雪霜冻,谢了春花变残红。悲秋风,怯春梦,抚今追昔泪已涌,那堪梦觉一朝空,更怕沧桑刦后容。心情已冰冻,自顾此生怨命穷,飘萍那堪种,落拓他乡人似寒虫。

◆◆◆◆◆◆◆◆◆◆

07.哥爱妹始终一样

原曲:(1968.10)邓丽君 - 我还是永远爱着你《世界多美丽》

作曲:黄水树

作词:

编曲:杨道火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祖籍河北省大名县,中国台湾女歌手。

1967年,邓丽君自金陵女中休学,加盟台湾宇宙唱片公司;9月,邓丽君推出第一张唱片《邓丽君之歌—凤阳花鼓》,正式开始职业演唱生涯,1968年4月,邓丽君参加台视《群星会》节目,在台北“夜巴黎”、“七重天”等音乐场所登台演唱,创造连续数月满场的纪录;以平均每三个月两张唱片的出片速度推出多张唱片。

邓丽君的音乐结合东西方音乐元素,将民族性与流行性相融合,创造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影响了很多后世的著名歌手。气声是邓丽君的一个重要演唱特征,在此基础上她形成了独特细致、变化微妙的颤音和具有个性特点的泣声。她吸取了中国民间歌曲和戏曲中注重出字、归韵、收声的咬字过程,擅于使用倚音、波音、滑音等润腔技术表现歌曲的不同韵味,形成一种委婉动人、清新明丽、优美流畅、富有民族特色的演唱风格。

她的嗓音温婉、圆润、细腻而不失韧性,音域宽广,演唱时各声区过渡自然,声音连贯统一,几乎听不出任何换气痕迹。对不同歌曲的曲调和节奏规律的把握,音色的雕琢,力度的强弱对比,感情的收放等方面,邓丽君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即使是一句小转弯,她都处理得精细、适当。

愿莫负我相爱痴望,囘来相依傍,任那千山亦挡不住,哥爱妹始终一样。好美梦念妹印象,情义款款印心上,緑水滔滔亦挡不住,哥爱妹始终一样。青山高百丈,緑水也茫茫,情如像山水不变样,地老天荒情不断,哥爱妹始终一样。愿莫负我相爱痴望,囘来相依傍,就算艰辛渡生活,哥爱妹始终一样。心渴望聚首爱河上,情义款款印心上,地老天荒情不断,哥爱妹始终一样。

◆◆◆◆◆◆◆◆◆◆

08.破碎的春梦

原曲:(1970.12)尤雅 - 往事只能回味《往事只能回味》

作曲:刘家昌

作词:苏翁

编曲:杨道火

尤雅(1953年12月18日-),本名林丽鸿,台湾玉女歌星第一人,刘家昌的爱徒。

1970年,她凭着由刘家昌谱曲、林煌坤填词、海山唱片发行的国语歌《往事只能回味》轰动华人地区的歌坛,并塑造了一位玉女型的歌星。张学友、刘德华都视她为偶像。

《往事只能回味》让她一炮而红,她也成为刘家昌第一个正式学生。她说,这张作,只让她领到新台币八千元的唱酬,因为当时没有版税制度。她还说:“我到目前出过一百二十三张唱片,没有领过任何版税!”她说,她的收入是从作秀而来。

除了《往事只能回味》外,刘家昌为尤雅写了不少著名歌曲如《我找到自己》、《有我就有你》、《小雨》、《轻烟》、《在雨中》等。后来,左宏元为她作的《为什么春天要迟到》、《未曾留下地址》、《彩云飞》,蔡荣吉的《心有千千结》,骆明道的《烟水寒》、《爱在飞扬》等成了尤雅的首本名曲。 1973年,她与日本CBS SONY签约,前往日本发展两年,灌录4张EP与2张大碟,至今共发123张专辑。

我知她一朝去了,难复愉快地相逢,就凭着这个破碎的春梦,安抚以后无比创痛。想当初夜半对明月,情甜如蜜爱若酒浓,话犹在耳际但情如春梦,依稀往事如烟轻轻送。我跟她彷佛再见,无限惆怅地相逢,就凭着这个破碎的春梦,安抚每日情心悲痛。到今宵独个看残月,怀人情泪遍滴花丛,夜来怕记忆破碎的春夜,依稀往事回首多悲痛。

◆◆◆◆◆◆◆◆◆◆

09.尽欢吧!今宵

作曲:

作词:苏翁

编曲:杨道火

今夜要珍重,情人共相倚,瞬息的幻变有谁知,我只要今夜同聚,那管以后痛悲,美酒盈樽,我尽胜干一杯,为今夜的畅聚。今夜最欢乐,情人共偎倚,叹青春有几,珍惜那春风满大地,花开蝶满枝,痛饮尽欢,我何妨干多杯,我不会遗忘今宵畅聚,今宵要珍重,我的情谊,抛开那些恨怨休伤悲。今夜要珍重,郎情望紧记,我心爱着你你未知,我紧记今夜同聚,那管以后痛悲,美酒盈樽,我共醉干多杯,为今后的畅聚。今夜要珍重,情人共偎倚,瞬息的幻变有谁知,珍惜这花月同聚,花开蝶满枝,痛饮尽欢,我尽兴饮一杯,盼不要遗忘今宵畅聚,今宵要珍重,我的情谊,今宵两家共醉相偎倚。

◆◆◆◆◆◆◆◆◆◆

10.你轻呼我

作曲:朴椿石(韩)

作词:苏翁

编曲:杨道火

1983年中秋节的下午3点,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一档音乐节目,名为《轻音乐奇葩》。都是由采编自各国或地区著名乐团的轻音乐组成,时长近两个小时。节目第一首曲子就是奥斯卡管弦乐团演奏的《春之声》。

女主持人介绍道,奥斯卡乐队是最早流传到我们内地的乐队,该乐队经常把世界著名的古典小品和歌曲改编成轻音乐,初次接触奥斯卡乐队,轻柔的曲风和优美的旋律,给人们带来的听觉冲击无疑非常震撼!

而各地电台每天反覆播放的外国音乐节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个年代,奥斯卡乐队的作品风靡整个大陆。

遗憾的是,当年媒体对奥斯卡乐队及指挥杨道火先生本人几乎没作任何宣传,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有,以至于很多音乐爱好者连乐队是哪个国家或地区的都不知道,只能妄自猜测。

大多数人只知道个乐队名字,就把它与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联系起来,以为是美国的乐队,而对杨道火先生的生平事迹是一无所知。

突然地我听见是你轻呼我,犹如危难得到帮助,我已为情半疯魔,喜得今宵妹归来伴我。分散以后,苦海已堕,长夜清冷独坐,来日怎様过,你寒盟负约负情负我,何幸会在今宵来伴我。原来是我听错是妳轻呼我,颓然如像苦海深堕,那耳畔松岭风声,还道你在今宵重伴我。惊破美梦,孤衾冷卧,长夜使我受痛楚,怀念当初对你,何曾负约负情负你,唯恨你真忍心离别我。突然地再听见是妳轻呼我,犹如危难得到帮助,却怕又愁听风声,成日错认妹归来伴我。分散以后,苦海已堕,情字使我受痛楚,成日都听错,你回来唤我心里幻影,寒夜有梦妹轻来唤我。

◆◆◆◆◆◆◆◆◆◆

11.明日酒醒后

原曲:(1966.01)北原谦二 - 梦で泣け

国语:(1982.12)青山 - 昨夜梦醒时《可爱的人生 第五集》

台语:(1996.02)齐秦 - 恨世生《纯情歌》

国语:(1982.12)李翊君 - 昨夜梦醒时《谁能禁止我的爱》

作曲:船村彻

作词:苏翁

编曲:杨道火

在香港七十年代末期,随着亚洲电视和无线电视两家巨头推出大量经典电视剧集,奥斯卡管弦乐团也紧跟潮流,发行了《香港电视金唱片音乐》。

其中《小李飞刀》、《陆小凤》、《书剑恩仇录》等经典旋律经过杨道火的精心配器,使这些配乐焕发了新的活力。

杨道火除了改编大量各类音乐之外,还经常亲自为一些电视剧集作曲。他为斑斑和森森姐妹分别作曲的《越女剑》和《天涯明月刀》、《白发魔女传》主题曲则显示了杨道火非凡的另一面。

一杯美酒,一半是泪,饮一口味儿苦,我与你默默呷着苦酒一杯,今晚尽量的痛饮,苦酒醉中排愁静静地睡,只恐怕酒醒后,人去似流水。心间记紧,今晚共叙,干一杯心更酸,我与你默默呷着滴滴是泪,不理日后的变迁,珍惜眼底离愁先干一杯,心只盼酒醒后,人散再重叙。

◆◆◆◆◆◆◆◆◆◆

12.秋雨之夜

作曲:

作词:苏翁

编曲:杨道火

奥斯卡乐队的音乐之所以那么富有魅力,和杨道火的思想境界密不可分,虽然他不是诗人,但当你聆听过他改编的大量世界名曲之后,可以发现他在乐曲中倾注了浓厚的诗情。

早年杨道火在复旦大学学法律时,就弹得一手好钢琴。他是内地人,到香港发展,吸收了西方文化。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杨道火的音乐风格中西合璧。因此,某种程度上说,他比世界三大轻音乐团的创始人更具优势。

我国音乐爱好者最为熟悉的外国轻音乐团,非法国的保罗莫里哀莫属。保罗用纯粹的西方乐器演绎中国乐曲,虽也动听,却少了国乐的风韵。而杨道火则不同,他能够把中西乐器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怀旧又新潮;他改编的日本音乐也如此,加入日本传统乐器,使作品更具异域色彩。

秋雨之夜,我自孤零,落花记旧情花萎蝶散,空对荒径,总记花月情,剩有落花泪,更嗟朔风劲,那堪风雨打花声,夜半孤影最凄清,只怕秋雨之后,蕊断花零,怕听秋声。

秋雨之后,冷月空明,月底记旧情烟消云散,泣血花径,怎诉心里情,月照落花地,客中怕孤零,故乡景况记不清,夜半衾枕冷于冰,只叹楚客秋梦,有梦不成,怕数更声。

邓丽君死后男友拒绝尸检,披党旗下葬,为何从没来过大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1995年5月8日,台湾举办了一场全球直播的盛大葬礼。

整个灵堂仅是鲜花布置费就用了170多万台币(按当时汇率约为42.5万人民币);

其规模仅次于当年的葬礼。

而逝者正是时至今日都被称作华语乐坛传奇的邓丽君。

可令人惊奇的是,她的遗体上披着党旗,这完全是高级军政人员才能享受的福利。

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邓丽君一介歌手为何能享受如此荣耀?

然而这个时候,一名退役军官突然站了出来:

“邓丽君生前任职军统中情局。”

此话一出,一片哗然!

不少粉丝开始百般寻找这名退役军官,想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但其却如同人间蒸发一样,再无踪迹。

邓丽君

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走进邓丽君的传奇一生。

初露天赋,两难抉择

1953年1月29日,中国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诞下一名女婴。

父母翻遍词典给她取名为邓丽筠。

而这名女孩也就是后来名誉全球的邓丽君。

至于为何改名,仅仅是因为方便书写。

邓丽君从小就有高于常人的唱歌天赋。

据她母亲介绍:

“丽君小时候就喜欢对着电视唱歌,每次都能很快记住歌词和曲调。”

看到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儿,母亲的嘴角就没放下来过。

她想着以后成为一名歌手也是极好的。

然而,邓丽君父亲的想法却与母亲大相径庭。

邓丽君父亲——邓枢

他觉得女孩子还是要成为老师或者医生的。

因为这样的工作既稳定又受人尊重,人际圈子也比较单纯。

为此,夫妻俩没少争论。

每每这个时候,还处在懵懂阶段的邓丽君只能睁着大眼睛,默不作声地看父母讨论。

不过好在抛开职业不谈,对于唱歌一事,家里人绝对是双手赞同。

不久,邓丽君就读的台北县芦洲市芦洲国民小学举办歌唱比赛。

她原本是不敢上台面对大众的,毕竟以往都只是在家对着电视机唱。

其母得知她的顾虑后,轻抚着她的头,轻言细语道:

“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好!从你嘴里唱出的歌,就是最好的音乐。”

这番激励,无疑是给不自信的邓丽君给予了莫大的动力。

她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比赛。

凭借甜美嗓音和得天独厚的乐感,邓丽君成功拿下冠军。

捧着奖杯回到家中的她受到所有亲朋好友的赞美。

父亲更是一把抱起她,高兴得在客厅转圈;

母亲则坐在沙发上,小心翼翼地抱着奖杯,满脸笑容看着父女俩。

这是邓丽君第一次享受唱歌带来的成就。

从这之后,她就下定决心,把唱好歌当作自己的首要目标。

邓丽君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尽管邓丽君在家中没日没夜地练习唱歌;

可终究是一个人埋头造车;

更何况要是没找对方法,很有可能破坏原本的好嗓子。

那段时间,她感觉眼前就像是被蒙上了一层黑纱。

前路是那么模糊,那么黑暗。

她深知:

“相较于真正的歌手,自己还有很远的一段路。”

但正所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在这条没被放弃的路上,邓丽君遇到了第一个“伯乐”——李成清。

他是邓父的好友,同时还是九三康乐队的二胡手。

毋庸置疑,李成清的出现对于邓丽君日后的成就起了很大的作用。

两人相识于邓家。

是邓父邀请他来家中做客。

吃饭闲聊之际,邓父谈到邓丽君拿到学校唱歌冠军的事情。

还没等他炫耀完,一段婉转动听的歌声传来: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伴随着阵阵微风,院子里的树沙沙作响,小鸟也喳喳轻叫。

此情此景,让李成清听得如痴如醉,立马问道:

“是谁在唱歌?”

“正是我这个拿冠军的女儿。”

说完,邓父露出骄傲的笑容。

李成清万万没想到,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天赋。

九三康乐队

说她是老天爷赏饭吃也毫不过分。

面对这块璞玉,李成清彻底动心,立马说道:

“老邓,我想收丽君为徒。”

当晚两人把酒言欢,喝得酩酊大醉。

在李成清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下,邓父也放下对歌手的成见,答应了此事。

在送别好友后,父亲把邓丽君叫到身边:

“今天来到家中的叔叔很看好你,他想让你以后做他徒弟,学习唱歌。”

听到这话,邓丽君忍不住惊呼起来。

她拉着父亲的手蹦蹦跳跳。

就这样,1961年,李成清开始对邓丽君系统指导。

他们会每天早起练习气息声和乐感;

下午就教她吐字发音。

晚上回家,邓丽君还饶有兴致地给自己加练。

爱因斯坦曾说:

“成功靠1%的天赋和99%的努力。”

显然,邓丽君做到了。

随着这段时间的积累,她的唱歌水平直线上升。

一年后,李成清更是带着邓丽君随乐队四处巡演。

这一趟演出下来,邓丽君真正熟悉舞台、放开自己,

也彻底爱上那个充满聚光灯的地方。

邓丽君巡演纪念照

而在这期间,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

都说时间就像海绵,挤一挤总会有的。

每到夜深人静,她不再方便练习唱歌时,便转而开始读书。

1965年,邓丽君以全校第一的成绩从小学步入台湾金陵女子中学。

成功升入初中的她还天真地认为,按照小学这样学也没问题。

因此她把大量时间拿来练习唱歌;

而且经常请假外出参加演出。

很快,学校便对她的行为提出批评。

尽管邓丽君表示不会落下学业,但学校依旧严词拒绝:

“学校学生要以学习为主。”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父母把选择权交到她的手中:

“如果选择学业就把唱歌当作兴趣爱好,选择唱歌就辍学。”

面临两难的境地,邓丽君却没有丝毫犹豫,她毅然选择了唱歌。

放弃学业之后,在李成清的推荐下,她签约台湾宇宙唱片公司。

1967年九月,邓丽君成功推出个人第一张唱片《邓丽君之歌—凤阳花鼓》。

至此,她真正走上靠唱歌吃饭的道路。

出道前期,邓丽君始终保持着平均三个月出两张唱片的频率;

还积极参加公司安排的所有行程。

台北“夜巴黎”、“七重天”等当时的热门音乐场所都能看见她登台演唱;

并创造出连续数月满场的纪录。

除此以外,随着名气的提升,不少电视剧主题曲也找上门来。

种种行为,让邓丽君很快便成为家喻户晓的当红小生。

1971年,为打开市场,邓丽君开始了自己为期一年半的东南亚巡演。

并在这期间,她两度当选香港工展会“白花油义卖皇后”,成为香港最受欢迎的十大歌手之一。

邓丽君远赴日本

可就像是她面对学业需要抉择一样,

处在事业巅峰的她又一次迎来人生的选择题......

事业丰收,爱情受挫

锋芒毕露的她,身边自然少不了各类男生的追求。

而邓丽君也确实在这些人中迎来了自己的爱情。

男方是来自马来西亚的青年企业家林振发。

据当时媒体报道,

1971年,邓丽君在五月花大酒店要连续举行45天的演唱会。

而这45天,林振发则直接包下前三排座位,只为抱得美人归。

或是被他的所作所为感动,又或是看重他的财力;

但无论怎样,邓丽君最终答应了他的追求。

在往后的几年中,林振发更是时常在她演唱会上给她献花;

在工作中也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她拉赞助谈合作;

空闲时,情侣二人还会高调同行逛街、骑马打球、吃福建面和鸡脚。

两人的感情逐渐稳定,已经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林振发

邓丽君本人也坦言:

“这辈子,我非林振发不嫁。”

可惜的是,因为事业发展需要,她与日本渡边经纪公司签定合约。

这也意味着,她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必须长期居于日本工作。

但林振发对此并没有过多抱怨,反而鼓励她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他一直知道,邓丽君爱自己也爱事业。

就这样,1974年,邓丽君踏上去日本的路,两人的婚事也就耽搁下来。

去到日本后,她的歌手生涯再次迎来全新的巅峰期。

“新宿音乐祭铜赏”、“银座音乐祭热演赏”......

各种奖项拿到手软。

可正当邓丽君沉浸在这份喜悦中时,一个噩耗突然降临。

林振发突发心脏病,被送进医院抢救。

邓丽君收到消息后,心里阵阵不安。

连忙取消之后的行程,定了最近一班飞机赶回台湾看望。

不过终究晚了一步,林振发还是不幸去世。

等二人再见时,早已是天人永隔。

看着安静躺在床上的未婚夫,邓丽君难掩悲痛之情,放声大哭。

这一刻,她明白人类在死亡面前是如此的脆弱。

邓丽君林振发合照

可经历过娱乐圈风风雨雨的她,怎能轻易被这样打倒。

几年的消化下,邓丽君慢慢从悲伤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掷千金博美人一笑的例子。

恰巧邓丽君也有幸遇见马来西亚糖王之子—郭孔丞。

他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对于邓丽君的追捧可谓是奢侈至极:

购置跑车,送礼无数。

可豪门难进,从始至终都不例外。

邓丽君与郭家祖母第一次相见,就以不欢而散作为结尾:

“嫁入郭家可以,从此退出娱乐圈,断绝任何朋友圈的来往。”

此举无疑是断了邓丽君的后路。

言外之意是让她成为家庭主妇,相夫教子。

“自己摸爬滚打多年好不容易有了现在的成就,怎能说放弃就放弃。”

邓丽君一边表面笑脸相迎,一边在心里暗自念叨。

可郭家祖母并没有任何退让的想法。

最终,邓丽君并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选择主动退出。

邓丽君与郭孔丞合照

命运总是这样与人开玩笑。

工作突飞猛进的邓丽君在生活中却迟迟没有一个安稳的归属。

但其实,想给她稳定的大有人在。

就连武打明星成龙也在其中。

甚至两人的相识远在郭孔丞之前。

他们相遇于美国,同为中国人让他们有了一个接触的机会。

年轻时候的成龙是个幽默的帅哥。

加之一身武术练得出神入化,

两者合一很难让人对其不感兴趣。

何况两人都算是娱乐圈的人,也有许多共同话题。

可随着越来越多的接触,对方的短板也渐渐清晰起来。

成龙

成龙从不在意形式。

邓丽君邀请他吃四个小时的法餐,被其穿着短裤半个小时搞定。

拍电影期间,邓丽君每次探班,都会被成龙冷落。

这或许也是两人相似的地方,都视工作如生命。

非但这样,就连成家班也很少有人主动与邓丽君结交。

用他们的话来说:

“邓丽君给人一种高贵的气质,与她相处会很有压力,本就不是一类人没必要勉强自己。”

后来成龙专心于电影拍摄。

两人的感情愈走愈远,再难回头。

经历这么多以后,邓丽君开始了孤身生活,一直到1990年。

那时,她为调养身体和放松心情,选择停下高强度工作,放慢脚步、享受生活。

她将生活重心移到浪漫之都——法国。

也是在这里,她遇到了小五岁的男友保罗。

保罗是一名摄影爱好者。

邓丽君与保罗合照

平时经常外出旅游进行创作。

保罗与其前几任男友不同,身上有一种法国人独有的浪漫和绅士。

再加上他有一张典型外国帅哥的长相。

高挺的鼻梁、深邃的眼眸、棱角分明的脸部线条......

不仅如此,他的性格更是外向,擅长与人打交道。

和邓丽君没聊几句,就把她哄得笑逐颜开。

两人的故事也就此开始。

在一起后,邓丽君出钱为保罗购置大量摄影器材供其拍摄,闲暇时间也会一起旅游。

尽管两人的年龄有差距,可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感情。

然而,此刻沉浸在幸福中的两人,做梦都不会想到噩梦这么快就到来......

伊人离世,质疑不断

1995年,邓丽君带着保罗来到自己最喜欢的城市泰国清迈。

这是她早已养成的习惯。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在邓丽君的歌曲《小城故事》中足以证明她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邓丽君

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

散心归来的邓丽君略显疲惫,回到酒店后打算歇息片刻。

而男友保罗却在她回酒店半小时后,以有事为由匆匆离开酒店。

不久后,酒店服务员听见他们房间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

担心客人发生意外,服务员立马敲门询问。

但奇怪的是,始终无人回应。

一直到晚饭时间,这名工作人员再次敲门仍然没有动静。

这让他顿时心生不祥。

在与其他同事交流后,大家一致确认邓丽君并未出门。

一番考虑下,酒店方面叫来安保强行进入房间。

一进屋,只见邓丽君躺在地上喘得上气不接下气,面色发青、嘴唇发紫。

众人都被眼前这个景象吓坏了,连忙拨通急救电话等待救援。

无奈的是,当时正值下午六点的下班高峰期。

救护车在路途中整整耽误了半个小时才到达医院。

可此时的邓丽君,早已脉搏尽失。

尽管医生们拼尽全力抢救,也还是没把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1995年5月8日17时30分,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2岁这天。

邓丽君遗体

两个半小时后,男友才不紧不慢地回到酒店。

在知晓邓丽君死亡消息之后,他的表情格外令人揣摩。

震惊中又几分难过,又有几分冷静。

他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房间;

然后再也没出过门,没有吃饭,也没有叫客房服务。

一直到隔天一早,警局带走他协助调查。

经过一系列问询,最终保罗被认定为没有杀人嫌疑,无罪释放。

此时医院也赶来希望得到保罗同意,解刨邓丽君遗体,查询死亡原因。但这一行为被保罗严词拒绝:

“我想让她完整的离开这个世界,所以不会同意让你们解刨她的尸体。”

很快,邓丽君离世的消息传入国内。

一时间,无数人站出来质疑邓丽君的死因。

枪杀,自杀,服毒,陷害……

各种猜测接踵而至。

邓丽君

最终还是医院拿出死亡判定书才平息风波。

只见纸上写道:

“支气管炎引起支气管哮喘发作,由于交通堵塞延误救治时间和使用支气管扩张喷剂过量,致使脑部重度缺氧和心脏停顿”。

可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尸体脸上有清晰可见的掌印和红色斑点。

只是直到现在,也无法判定其真正死因。

台湾方面收到邓丽君离世的消息后,立马安排遗体回国。

在经过其父母的同意下,后事由台湾政府全权操办。

葬礼当天,为邓丽君颁布象征最高荣誉的“华夏一等勋章” ;

军方则颁发给她“陆海空褒状”。

现任政府高层更是悉数到场。

邓丽君葬礼

台湾省“省长”宋楚瑜亲自担任主祭司为其致辞:

“邓丽君小姐是出生于云林县的小家庭......她心系祖国,生前所获得的荣誉值得我们仰慕......希望我们以她为榜样,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宋楚瑜的致辞可以说把邓丽君推向更高的地位。

致词结束,仪仗队为其抬棺送葬。

可令人悲惋的是,曾经的男友无一人出席。

只是面对如此奢华的场面,大家早已忘却这个事情,反而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后经调查,那名退役军官名为谷正文。

他是山西汾阳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

九一八事变后秘密加入中国。

曾任北平委员会书记。

抗战爆发后,他被逮捕随即叛变加入到中情局成为一名中统特务。

长期担任军统华北地区的负责人。

谷正文

由此可见,他的爆料并非空穴来风。

可细数邓丽君的一生,她从未来过大陆又何谈收集情报呢?

原来,早期邓丽君出境曾与签订一份合同。

合同中明确表示,想要办理出境手续必须加入。

当时为了事业的发展,邓丽君顾不上多想便同意了此事。

但当时内部并无合适的岗位,就将其分配到中情局。

自然,也仅仅是一个名头而已。

但也由于这件事,邓丽君生前明确表示想来大陆唱歌,却被限制一直未能如愿。

这或许也成为她的一大遗憾。

葬礼结束,邓家人对于谷正文的爆料十分在意。

死者为大,逝者安息。

他们向政府提出诉讼,希望还邓丽君一个清白。

邓丽君

遗憾的是,谷正文自从发表言论后便“消失”不见。

此事终像是邓丽君的死因一样,不了了之。

后记

或许邓丽君的人生结束了,但她所留下的经典还在持续。

2010年5月,邓丽君文教基金会以邓丽君名义,召集周杰伦、梁静茹等一众歌手在成都举办“但愿人长久-邓丽君金曲慈善演唱会”,演出总收入300余万台币全部捐献给青海玉树地震受灾等地;

2015年1月29日,大东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何日君再来 名曲·交响·邓丽君”慈善公益演奏会,演出的全部收入将捐献给社会弱势族群

......

虽然邓丽君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她的歌声依然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每当《月亮代表我的心》、《甜蜜蜜》等歌曲回荡在我们的耳边,那动人的旋律总能勾起我们心底最深刻的回忆。

可能在多年以后,邓丽君会随着记忆的长河被人们所遗忘;

但她留下的印记却永远不会消散。

伊人已逝去,经典永留存。

参考文献

[1]河西.邓丽君是不是间谍?[J].新民周刊,2015(19):80-82.

[1].一代歌后邓丽君[J].青岛画报,2013(01):74-77.

[1]赵书文.邓丽君为何终身没来大陆[J].新闻天地,2009(01):49+53.

《巴黎夜旅人》:献给巴黎的小夜曲

作者:李 琦

今年5月,米夏埃尔·艾斯(Mikha l Hers)导演的《巴黎夜旅人》(Les Passagers de la nuit)在法国上映。此前2月,该影片获得第7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提名。《巴黎夜旅人》由夏洛特·甘斯布(Charlotte Gainsbourg)、艾曼纽·贝阿(Emmanuelle Béart)等影星出演,这也是二人既1999年《圣诞蛋糕》(La b che)后再度联袂演绎。电影背景设置在上世纪80年代的巴黎,大量穿插的历史镜头一下子把观众拉回到过去的岁月。全片分为3个时间段,故事开头是1981年5月10日至11日的夜晚,弗朗索瓦·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成为第五共和国历史上首次执政的左派总统,整个法兰西沉浸在欢腾的氛围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和丈夫、孩子准备回家。

这段画面只持续了几分钟。时间一瞬而过,来到了1984年。当时的法国由于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等经济危机而实行紧缩政策。与此同时,伊丽莎白刚从乳腺癌疾病中康复,丈夫离她而去,她不得不独自一人抚养两个孩子,多年远离职场的她要顶着巨大的压力重新开始寻找工作。长期以来,伊丽莎白饱受失眠的痛苦,法国广播电台(Maison de la Radio)的深夜节目《巴黎夜旅人》陪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她给节目组写了封求职信,节目制片人被其真挚的内容打动,交谈片刻后,伊丽莎白得到了节目接线员的工作。白天,伊丽莎白还在街区图书馆兼职打工,尽管收入不算优渥,但生活逐渐走入正轨。

在一次深夜节目录制时,伊丽莎白遇到了塔露拉,一个常年漂泊、居无定所的小女生,伊丽莎白让塔露拉暂时住在自己家的阁楼。伊丽莎白的两个孩子和塔露拉年纪相仿:大女儿朱蒂特读高三,热衷于政治活动,小儿子马蒂亚斯读高二,热爱写诗。三个人相处愉快,一起聊天,一起看电影。马蒂亚斯对塔露拉渐生情愫,然而塔露拉却在一个深夜不辞而别。

镜头跨越到1988年。密特朗即将结束第一个七年总统任期,准备谋求连任。一天,塔露拉再次出现,伊丽莎白看到她胳膊上的针眼,把她带回家了,决心陪她渡过难关。影片中最美好的画面之一是四个人在大大的客厅里相拥跳舞,黑胶唱片机播放着乔·达辛(Joe Dassin)的歌曲《如果你不存在》(Si tu n’existais pas)……但是故事没有定格在这里。塔露拉如同一只小鸟,再次飞走了。前夫要把房子卖掉,伊丽莎白不得不尽快搬家,镜头下,房间里的家具渐渐清空,窗外的万家灯火在沉沉的巴黎夜幕中发着光。

导演米夏埃尔·艾斯生于1975年,《巴黎夜旅人》是他的第四部剧情长片。2010年的《记忆小巷》(Memory Lane),2015年的《夏日情事》(Ce sentiment de l'été),2018年的《阿曼达》(Amanda),都可以看出导演对人物肖像与情感的细腻刻画。在上一部电影《阿曼达》里,新生代年轻演员文森特·拉科斯特(Vincent Lacoste)贡献了不凡的演技,该影片一举斩获第3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和最佳编剧两项大奖。故事同样发生在巴黎,主人公大卫的姐姐在一次恐怖袭击中遇害,大卫陪伴着侄女阿曼达走出伤痛,重建生活。艾斯用镜头刻画着平凡的日常,甚至有些琐碎、无聊,却如同一丝亮光,给人以力量和勇气。《巴黎夜旅人》也是如此。夏洛特·甘斯布将一位单身母亲的坚强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媒体认为这是她近年来饰演得最好的角色之一。

《巴黎夜旅人》的故事拍摄场地集中在巴黎15区的博格勒内尔(Beaugrenelle)一带。街区毗邻塞纳河,只需要穿过格勒内尔桥,就可以来到位于16区的法国广播电台,也就是伊丽莎白工作的地方。镜头里上世纪80年代的巴黎和今天相比,似乎一点变化也没有:6号线地铁横穿巴黎,由于一部分路线是露天行驶,所以可以一览铁塔附近的风光;骑着摩托车驶过塞纳河畔,巴黎自由女神像静静地伫立在河中央;5区Escurial电影院的墙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海报,散场的人谈着刚刚看过的影片;夜晚的酒吧门口挤满了人,深夜广播电台如约而至,陪伴着每一位匆匆夜归人。《巴黎夜旅人》如同一辆摇摇晃晃的绿皮火车,模糊了记忆与时间……

说起记忆、时间、巴黎这些元素,首当其冲会想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同样是怀揣着对巴黎这座城市的热爱,同样是作为巴黎地形学专家,艾斯和莫迪亚诺分别用镜头和文字向我们展示了昔日的巴黎。产生这样的联想不是没有依据。事实上,米夏埃尔·艾斯于2006年拍摄的第一部长达45分钟的中短片《夏雷尔》(Charell)就是改编自莫迪亚诺的小说《如此勇敢的男孩》(De si braves gar ons,1982)的第11章节。在书中,主人公在巴黎火车北站偶然遇见了初中同学夏雷尔,夏雷尔把他带到了附近一间公寓,几天后,在这间公寓里,夏雷尔被两颗左轮手打伤……导演艾斯直言,这一章节具备了莫迪亚诺作品中忧郁、印象派的风格,又兼具了某种隐秘柔和的暴力特征。这部短片入围了当年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2010年,长片《记忆小巷》的灵感来自于莫迪亚诺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群20多岁的年轻人在巴黎郊区的故事,偶有媒体将艾斯称作“电影界的莫迪亚诺”。

不仅仅是巴黎这座城市,米夏埃尔·艾斯和帕特里克·莫迪亚诺都擅长刻画迷惘一代的年轻人,仿佛他们是青春最鲜明的注脚。莫迪亚诺笔下的年轻人,终日无所事事,游走在巴黎街头,肆意挥霍着自己的青春,绵延着忧愁别绪的小说《青春咖啡馆》中的主人公露姬就是一个例证。在艾斯的《巴黎夜旅人》中,马蒂亚斯和塔露拉爬上楼顶的天台,一边抽烟聊天,一边俯瞰巴黎夜景;又或者他们深夜骑着摩托,穿梭在巴黎的街道,坐在塞纳河边喝酒,却一不小心掉入了水中。不仅如此,在《巴黎夜旅人》中,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瞥见导演向法国新浪潮电影致敬的痕迹。影片中,三个年轻人先后在电影院看了埃里克·侯麦的《圆月映花都》和雅克·里维特的《北方的桥》,这两部影片均有帕斯卡·欧吉尔(Pascale Ogier)出演。世事难料的是,1984年,年仅25岁的欧吉尔因心脏病突发而离世。欧吉尔的命运仿佛暗示了塔露拉的未来:稍纵即逝的青春。

对于导演艾斯来说,上世纪80年代的巴黎是他的青春,是一段无与伦比的美好回忆,《巴黎夜旅人》宛若一首他献给昔日巴黎的小夜曲。今天,海明威的这句经典语录已经家喻户晓:如果你年轻时有幸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以后无论你走到哪里,巴黎都会一生追随着你,因为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夜色中,点点星光下的塞纳河水不知疲倦地缓缓流淌,我们如同一个个巴黎夜旅人,相聚、离别、再次相聚、再次离别,在一往无前的道路上,时不时深情回望年少青春岁月,然后轻轻道出一句:你好,忧愁。(李 琦)

来源: 文艺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217/1696259978112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