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七雄vip10怎么样(决战七雄)

时间:2024-02-10 01:12:58 来源:网友上传 编辑:倚势凌人

霸王死局(七),背水一战和失街亭区别在哪?最有利的武器是希望

#古籍里的历史#

各位其他平台的搬运着们,别再搬运我的文章了,头条平台现在开启了自动维权,一旦你搬运我的文章,不是我找你维权,是头条平台自动找你维权,我想放过你都不行,别干费力不讨好的事,去搬运些流量水文,那赚钱更多。

曾有人问过亚历山大大帝,你的子孙靠什么过活?亚历山大回答:希望。

有人这样比喻人与黑猩猩的区别:如果你对黑猩猩说把你手中的东西给我,我给你一根香蕉,这样的交易大概率能成;但如果你对黑猩猩说把你手中的东西给我,我让你下辈子有吃不完的香蕉,这样的交易不可能成功,但是对于智人,这样的交易却可能成功。

智人并没有见过下辈子,甚至不知道以后的事,但是他们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却会为未来甚至那虚无缥缈的下辈子去赴汤蹈火,未来和下辈子的本质是什么?是希望,人是靠着希望凝结而成的物种。

希望能让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爆发出恐怖的力量,每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都善于利用人们的希望,但希望本身并不容易把控,功力不足的人往往弄巧成拙。

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被诸葛亮任命为街亭战区总负责人的马谡在到达战场后,决定放弃与诸葛亮事先拟定的当道下寨的战术,而选择在山上安营,当副将王平问他如果魏军围山断谁如何应对时?马谡以《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回击:置之死地而后生。

马谡说出此话时脑海中闪过的画面中应该会有400年前背水列阵的兵仙韩信,背水一战大破赵军成就了韩信千古美名,但是马谡显然没有真正读懂韩信。

汉军的背水列阵的前提是希望一直存在,且坚持的越久,希望越大,而马谡的山上扎营效果却正好相反,打得越久,越绝望。

兵仙出关

随着彭城战役的惨败,刘邦被赶回三秦大地,之前帮助刘邦打击项羽的关东诸侯纷纷叛汉归楚,刘邦在面临西楚霸王的直接压力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西魏、赵等关东势力的威胁。

刘邦在与张良商议后,决定令韩信率一支军队向东征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汉帝国的东部压力,如果韩信军进展顺利,甚至可以形成对项羽集团的反包围,从根本上逆转战场形势。

汉二年八月,兵仙韩信出关,领兵3万攻击西魏王魏豹,此役韩信玩了一出声东击西,他在临晋大量陈列战船,摆出一副要从这里渡河的架势,成功将魏豹主力吸引到这里来,却秘密命军队从夏阳以木舟渡河,在魏王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围住安邑城,生擒魏王豹。

从韩信的这次小试牛刀中,我们可以看出韩信的用兵特点:善于伪装,相比于项羽的直接了当,韩信更喜欢先用假动作迷惑对手,待对手落入自己预设好的圈套后,真正的杀招才会登场。

这样的战术在暗度陈仓还定三秦时用了一回,在渡口疑兵欺骗魏王豹时用了第二回,而现在韩信即将上演他最为高超的欺骗技巧,虚虚实实的战法在这次攻赵之战中被韩信演绎的淋漓尽致,背水列阵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由于它太过出名,以至于后人将这场战役的全部环节隐去,只记住韩信最后说的那句:置之死地而后生。

赵地恩怨

关于赵国统治集团内部的恩怨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提到过,这里仅作简单复述。

秦末的赵国是在张耳、陈余支持赵王歇建立的,巨鹿之战后,张耳责备陈余见死不救,陈余装腔作势地说你以为我想要这个大将军印吗?于是把将军印扔给张耳,谁知张耳直接欣然收下了张军印,玩砸了的陈余一怒之下离开诸侯联军,错过了项羽的分封,最终张耳被封为常山王,而陈余只是在项羽最后想起来还有这么个人后在当地划了三个县分给他,陈余更加愤怒。

项羽分封的原则是削弱原来的王,重封追随自己的诸侯,所以张耳这个常山王几乎就等于赵王,而赵王歇则被迁走成为代王。

总结一下,这次分封,张耳是大赢家,陈余、赵王歇都是输家。

分封结束后,对分封不满的田荣暗中支持同样对分封不满的陈余,打回赵地赶走了张耳,再次拥立赵歇为赵王,张耳跑去投奔了自己昔日的好友刘邦,而赵王歇和陈余则在彭城一战后与项羽一笑泯恩仇,重新站在了项羽阵营对抗刘邦。

如今韩信东征赵地,自然要带上张耳,他在赵地的影响力顶得上千军万马。

韩信带去攻赵的兵力约3万,陈余率领的赵军号称20万,这个数字当然有很大的水分,但是从后来的情况上看,有一点几乎可以确定:赵军数量明显多于汉军。

为什么这样说呢?陈余在战前的部署就是答案:

汉二年,韩信与张耳率汉军在井陉口攻击赵军,井陉口狭窄,不易大军通过,于是陈余麾下有一个叫李左车的将领向陈余提议:汉军新胜士气正旺,不应该与他们硬拼,而是应该抓住汉军劳师远征后勤补给困难的特点,将军你坚守不出,我不断派兵打击汉军后勤,只要汉军缺粮就会不战自溃。

但陈余却表示,我方兵力明显多于对方,此时应该堂堂而战,正面击败韩信才能在诸侯中树立威信,不这样做就会被其他诸侯轻视,以后来攻打我们的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后患无穷。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史记淮阴侯列传》

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史记淮阴侯列传》

严格意义上讲,陈余的说法也没有太大错误,赵军多于汉军,双方摆开阵势堂堂而战,汉军也大概率不是赵军对手,但是这一点他陈余能看出来,韩信又岂会看不出来?

前期准备

韩信率汉军进入井陉口之前先派密探去刺探赵军动向,当得知陈余并未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后才开始命大军开进井陉口。

“高风险高回报”是当今社会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尴尬的是有些人把这句话给理解反了,看见风险高的东西就兴奋,以为其背后一定是高回报,甚至在不去评估是否有高回报的情况下就主动去拥抱高风险。

关于风险和回报,正确的逻辑是尽量在一定风险内追求最大的回报,如果收益足够高,承担一定风险也是可以的,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对冲掉一部分风险,韩信在接下来的操作中就完美演绎了这一点。

首先是井陉的问题,如果陈余真采用了李左车的建议,那么进入井陉口与赵军决战就是死路一条,高风险,没回报,纯纯的死路绝不能走。

待到韩信确认陈余放弃了李左车的计划后才带着汉军进入井陉口,但即便如此,韩信率领的汉军仍处于高风险之中,因为汉军人数比赵军少,你汉军又是进攻方,以少打多,风险自然很高。

当你在一场战役中是兵力优势方,你最好稳扎稳打,而你如果是劣势方,你就应该想方设法出奇谋,奇谋当然也有风险,但是这个风险是为了对冲你兵力劣势带来的更大风险。

韩信开始行动了,他在距离出井陉出口30里的地方大张旗鼓地停了下来休整,告诉所有人他韩信的汉军主力在这里,但在当日深夜,韩信却选出2000名轻骑兵,让他们顺着山间小路偷偷靠近赵军,这2000名轻骑兵的目标只有一个:待日后赵军全线出动攻击韩信时,去劫赵军的空营,并拔掉赵军旗帜,挂上汉军旗帜。

这2000轻骑兵趁着夜色达到指定地点后,韩信派出1万人先出井陉口,背水结营,而后韩信才率领大部队大张旗鼓地出井陉口,大军开拔前,韩信还对汉军将士们说了一句:战胜赵军后立刻会餐,这句话看起来是废话,但是它却有着独特的意义。

请注意,韩信在此处就已经开始用假象迷惑对手了:那1万背水阵还未参战就已经发挥了第一个作用,迷惑赵军,让赵军以为他们才是先头部队,而真正的先头部队,是2000名已经悄悄潜伏起来的轻骑兵。

以身为饵

赵军看见汉军背水扎营纷纷嘲笑:按照兵法结营应该选在山前水后,韩信军却在水前扎营,这充分说明韩信根本不懂兵法,就这样,韩信的第二个目标实现了:赵军开始轻视汉军。

只有赵军轻视汉军才会彻底放松警惕,只有陈余鄙视他韩信,当韩信率领的汉军败退时,赵军才会全体出动放心大胆地追击。

接下来,韩信要把戏演得更像点,他亲率大军与赵军交战,激战一番后败走,为了让赵军相信汉军是真的败走了,韩信命令士兵撤退过程中不断丢弃旗鼓。

赵军本就轻视韩信,见汉军如此狼狈地撤退,都更加相信汉军确实战败了,于是纷纷出击追击韩信。

韩信亲率的主力撤回背水营地,两边士兵合兵一处对抗追击而来的赵军。

大家发现一个问题没有:按照一般的逻辑来看,背水营似乎并不是非得存在的。

汉军的目的是诱赵军来进攻,负责当诱饵的是韩信本人,韩信只要带着部队且战且退拖住赵军就可以了,待到赵军倾巢而出,那2000轻骑兵去截赵营,也能达到战略目的。

想要弄清背水阵的真正意义,就得清楚韩信整个作战计划的关键:第一,是务必要让赵军倾巢而出;第二,是尽可能要为那2000轻骑兵争取时间。

要实现这两个目的,最重要的是什么?控制战场节奏。

韩信必须要让他的部队在适当的时候出击,又在适当的时候撤退,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在实际并没有溃败的情况下让赵军以为他们已经溃败了,这句话有些拗口,但就是那个意思。

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有什么难的?韩信下令进攻汉军士兵就进攻,韩信下令撤退汉军将士就撤退,韩信下令丢弃军旗战鼓他们就丢弃军旗战鼓,掌控战场节奏并不难呀。

但大家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战士是人,不是蚂蚁,他们会根据战场形势做出自己的判断,古代战争中,阵亡率达10%还不崩溃的军队就是精锐中的精锐了。

韩信先挑战再撤退,并在撤退途中丢弃旗鼓的做法看似很妙,但却隐藏着一个巨大风险:当汉军将士看到己方丢弃旗鼓而逃的时候,可能也认为自己军队溃败了,而后汉军有可能士气崩溃,一哄而散。

如何才能让汉军将士不在那场装得很像的溃败中真的崩溃呢?答案当然是给他们以希望,什么样的希望呢?

回到营地,有人接应的希望。

河边的背水阵的存在让假装败退的汉军心中想到的第一个目标是赶紧回营,而不是作鸟兽散。

希望和退路

背水阵的存在给了汉军将士心理上一个缓冲,当他们回到河边营地后,能够较为理性地分析自己的处境:后面已经没有退路了,好在还有营寨和营中1万友军,必须在阵地上顶住赵军,且先头部队已经出发了,只要顶住赵军进攻一段时间,汉军先头部队就会直接进攻赵军老巢。

背水阵对于撤退的汉军来说是希望,对追击的赵军来说也是如此,赵军见汉军已经退入被他们认为是死地的背水阵,此时他们脑海中的想法是什么?当然是一鼓作气,彻底消灭汉军。

因为吃掉背水阵中的汉军就能彻底取得战争的胜利,赵军更容易向这个背水阵进行不计代价的投入。

还记得韩信的目标吗?务必要让赵军倾巢而出。

汉赵两军将士的希望都集中在这个背水阵上,但是时间对于双方来说是不公平的。

对于汉军来说,拖得越久,汉军轻骑兵部队偷袭赵军老巢得手的可能性越大,但对于赵军来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迟迟拿不下汉军的背水营地,赵军的士气也将不断衰减,而韩信派出的那支骑兵先锋部队,他们本来就是冲着打击赵军士气去的。

当赵军的所有注意力和欲望都集中在那个背水阵的时候,韩信事先派出的2000轻骑兵攻入赵营,拔去赵军军旗,换上汉军军旗。

此时攻击汉军营地的赵军本来就已经因为攻击受到阻而士气开始衰减,如今看到老巢上汉军军旗,士气开始进一步下降并不可逆转地向崩盘的方向发展。

此时士气已经崩溃的赵军是不具备思考能力的,他们无法预估汉军劫营部队的规模(汉军总人数就那么多,劫营部队规模不可能太大),营地的突然丢失让他们从心理上认定自己已经败了,于是赵军开始大规模溃败,《史记》中的记载是赵军将领杀逃兵都阻止不了赵军的溃败。

最终背水营中的汉军完成反杀,赵军主帅陈余死于乱军之中,大量赵军不是死于汉军之手,而是相互踩踏而死。

这场井陉战役,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韩信对于汉赵两军在士气和希望维度上的精准拿捏。

对于己方将士,韩信所有行为的总原则是:让汉军永远都拥有希望。

汉军出井陉口时韩信说了一句看似无意义的话:当打赢了赵军就会餐,这句话的真正作用是向汉军将士传递一个信号:主帅韩信早已成竹在胸,能够完全掌握战场形势,所以也不用多想了,听从主帅韩信的号令就行了。

在假装撤退时,河边营地是汉军的希望,撤回营地就有支援,坚守营地时,先头部队是希望,只要坚持到先头部队劫赵军营寨就胜利在望了。

而对于敌方,韩信行为逻辑是给先给对方不切合实际的希望,而后再让对方失望,进而绝望。

韩信的背水阵先让赵军轻视汉军,再亲自率军进攻而后假装战败撤退,让赵军认为只要再加把劲就能彻底击溃汉军,赵军在这种虚幻的希望驱使下倾巢而动,全力攻击汉军背水营地。

而当刚才还是逃跑的汉军拼死抵抗时,久攻不下的赵军士气便已经开始衰减,失望情绪开始蔓延,当赵军营寨被扎上汉军军旗后,赵军将士心中的失望情绪立刻演变为绝望,大溃败由此开始。

风险和代价

后来的马谡没能理解韩信背水一战的精髓,只是轻率地将胜利的希望寄托于那句虚无缥缈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没能理解人性的复杂密码,就注定要被人性反噬。

面对魏军围山这个难题,他天真地以为蜀军将士在发现自己已经身处绝地后就会拼死一战,但只要在稍微往下追问一步就会发现这个想法的巨大漏洞:然后该怎么办?

当初韩信率汉军背水一战,汉军是防御方,只要死守阵地就能等到先锋军劫赵军大营,此时汉军拼命死守是有目标的。

而街亭的马谡面对的却完全是另一种情况:如果魏军围山,蜀军冲击魏军以自救,那么蜀军就是进攻方,魏军变成防御方,但是蜀军进攻的目标在哪呢?即便蜀军真如马谡所料各个悍不畏死冲破了魏军的封锁,下一步该怎么办呢?蜀军既定战略目标可是守住街亭,总不能突破魏军重围后撤退吧?

如果不能撤退,又已经放弃了当道下寨的战术,一个尴尬的情况就出现了:即便蜀军打穿了魏军的包围圈,最终的归属也只能是回到山上,山上依旧没有水,魏军也能轻而易举再次将山围住。

这便是蜀军的处境,自己将自己画地为牢了,而此时时间是站在魏军一边的,军队在断粮的情况下尚且坚持不了多久,更不要说断水了。

马谡还有一点漏算了,他所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对于蜀军将士来说是否是真的死地?当遭遇四面合围,水源又被断绝的蜀军除了发起注定没有结果进攻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找到生路?当然有,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下山向魏军投降。

在全军都行将渴死的情况下,军法是不管用的。

很显然,饱读兵书的马谡,并没能真正读懂写在兵书字缝里的人性密码。

战争是最为暴烈的一种人类活动,战场上的士兵要赌上自己的生命去拼个你死我活,人性中的所有层面都将在战争中得到充分体现,所以一名对人性了解的不深刻不透彻的人是绝不可能指挥好一场战争的。

马谡所在的荆州马氏家族是妥妥的世家大族,对于上流社会中的大场面,马谡有充分的见识,但是对于普通人人性的掌握,马谡还有欠缺的部分。

韩信早年沦落至社会底层,见识过众人的白眼,甚至忍受过胯下之辱,他对人性的理解更深刻一些,如果不是这样,韩信很难将己方和敌方士兵的心理拿捏的如此到位,如果不是如此,那些旷世奇谋,很容易因在某一个不起眼的节点上出现问题进而功败垂成。

马谡街亭战役中的表现有刻意追求奇谋的嫌疑,但讽刺的是,作为奇谋鼻祖的韩信,却从来没有为了出奇谋而出奇谋。

战争的目的是赢,至于赢的过程并没有那么重要,商鞅变法后的秦军打仗其实没什么奇谋,但是从长周期来看,秦军的胜率是战国七雄中最高的。

战争要考虑风险与回报,韩信初期作战都是以少打多,这就相当于韩信自动被置于一个高风险的境地,韩信的一个个奇谋不是拥抱高风险,正好相反,其目的是把尽可能的控制风险。

最后与项羽决战时,拥有优势兵力的韩信一个奇谋都没用,就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战争是残酷的,它不是某些指挥官的炫技表演,而是一群人与另一群人的以命相搏,人是一种奇妙的生物,他们确实能够为了希望而悍不畏死,但是,如果指挥官将自己的炫技需求强行包装为将士们的希望,不用怀疑,将士们也一定会回敬指挥官一个大大的绝望。

七雄争霸的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自从赵、魏、韩三家分晋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这三家为诸侯后,标志着春秋时期结束,进入战国时代,诸侯兼并土地的战争代替了春秋时期政治上的霸权争夺。

战国七雄之韩,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30年

公元前453年,韩康子和魏桓子、赵襄子三家分晋,此时有诸侯之实但无诸侯之名。

公元前403年,韩被周威烈王正式册封为诸侯。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

公元前362-公元前333年韩昭侯在位时,任用申不害进行变法,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军备,使韩国国力大增,十数年间,诸侯无侵者。

公元前323年,韩国称王。

公元前318年,五国伐秦,入函谷关,秦兵出击后,联军败走。

公元前301年,韩、魏被秦所胁迫,一同伐楚。

公元前293年,韩、魏联军在伊阙被秦将白起击败,精锐损失殆尽。

公元前262年,秦军再度伐韩,韩将被秦断去联系的上党郡献给赵国。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俘虏韩王安,韩国灭亡。

由于地处黄河中游地区,韩国东部和北部都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以及当时已很薄弱的东周,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期间不断成为魏齐争霸时、秦楚争霸时以及秦齐争霸时的附庸及被欺凌的对象。

战国七雄之赵,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2年

公元前453年,赵襄子和魏桓子、韩康子三家分晋,此时有诸侯之实但无诸侯之名。

公元前403年,赵被周威烈王正式册封为诸侯。

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从此邯郸成为赵国的国都,之后通过对卫国、魏国的一系列战争积极向外扩展,进一步巩固都城邯郸的地位。

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8年,赵武灵王在位,由于受到与中山国之战失利的耻辱,赵武灵王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改变传统的宽大战服改为紧小为特征的胡服,改变传统的步兵为主体的军队结构改为骑兵和弓弩兵为主体的军队构成,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骑兵。并沿阴山修筑长城。

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灭中山国,此时赵国疆土囊括了河北省的大部分、山西省的大部分、内蒙古的阴山以南的部分,赵国成为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与秦国展开了数十年的争霸。

公元前297年,赵武灵王传位给次子何,希望与次子分别管理国家的军事和政治,本意是在赵国构建二元政治,不再使用国王称号,自己使用太上皇的主父称号,同时也是希望,自己多常年在外,征战时如遇不测国家权力可以平稳交接。

公元前295年,沙丘宫变赵武灵王身死,起因是赵武灵王想要弥补长子章,想封长子为代王,与次子双王并立,自己则管理二王重掌朝政,被次子及大臣反对。赵武灵王与长子于是谋划夺权,夺权失败后,长子章被杀,赵武灵王被次子何囚禁于沙丘宫,何不愿承受弑父罪名便不管不问,任由赵武灵王饿死。

公元前309年-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在位,君臣睦、将相和,蔺相如、赵奢、廉颇、平原君等文武大臣各司其职,政治清明,武力强大。

公元前289年,赵联合燕、韩、魏、齐五国联兵攻秦,迫秦废除帝号,并使秦将先前夺取的土地归还赵。

公元前284年,赵、燕、秦、魏、韩五国联合,拜乐毅为将,攻打齐国,齐国不敌,实力大幅衰弱。(五国伐齐)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攻楚国,主动与赵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同年,赵王派廉颇攻齐,前275年再攻魏。

公元前269年,秦军越过韩国上党郡进攻赵国的阏与,被赵奢所统领的赵军精锐突骑所击败。

公元前261年,秦将王龁领兵进攻韩国上党郡,赵将廉颇领兵二十万救援上党。首次遭遇战,赵军失利撤往长平,在廉颇的统御下,赵军坚壁清野,拒不出战,成功的遏制了秦军的攻势。秦为扭转局势,派谍子在邯郸散布谣言,谣言说秦军只畏惧赵括,而廉颇好对付的很,早就偷偷投靠秦国了。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恼怒廉颇不敢出战,于是不顾众臣劝阻,派赵括代替廉颇成为赵军统帅。

公元前260年,赵括接管长平40多万赵军,秦国得知消息后便派武安君白起接替王龁领兵。白起使用诱敌深入的计策,包围了赵军主力,前来支援的赵队被秦阻击,于是在围困40多天后,赵军降,白起怕40万赵军降卒哗变,于是坑杀了这40万赵军俘虏。

公元前259年,赵孝成王不愿履行长平之战失利的割地和约,秦再度伐赵,太原被秦攻占,前258年邯郸被围。赵平原君向魏、楚求援。

公元前257年,魏、楚联军与赵军里应外合,击溃秦军,收复河东失地六百里。但此战过后,赵国国力急速下滑,再无力与秦国争雄,东六国再无可以单独抗衡秦国的国家,由此进入了诸侯合纵抗秦的时代。

公元前251年-公元前250年,燕王喜攻赵,赵孝成王令上卿廉颇、乐乘前往抗击,大败燕军,赵军追击直入燕国境内,燕王割让五座城邑求和。前249年,赵攻燕,围燕都城,燕再次割让五座城邑。

公元前242年,燕军十万犯赵,赵将庞暖率军抵御,燕军不敌,降。前241年,庞暖组织各国合纵攻秦,夺取秦寿陵。

公元前233年-前232年,秦攻赵,被赵将李牧率军击退。

公元前229年,秦再度攻赵,赵幽缪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抗,秦将使用反间计使幽缪王杀李牧、司马尚。秦将王翦于是率大军攻赵,突破井陉口,攻陷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赵国灭亡。

战国七雄之魏,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

公元前453年,魏桓子和赵襄子、韩康子三家分晋,此时有诸侯之实但无诸侯之名。

公元前403年,魏被周威烈王正式册封为诸侯。

公元前445年-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在位期间,崇儒重教,招贤纳士,任用李悝实行变法,国力率先称雄七国;任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任用吴起,创武卒制,精选士兵训练;任用乐羊为将,攻灭中山国,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在位期间,任用军事家吴起继续进行改革,国力继续上升,魏武侯不断东征西讨,夺取了楚国在中原的大部分土地。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魏国附属国卫国,魏联合宋出兵助卫,三国联军直逼赵国首都邯郸,赵向齐、楚求援。

公元前353年,赵、魏两军相持一年余,齐威王采用孙膑的策略,派兵攻打魏国重城大梁,魏主帅庞涓回援,在桂陵被齐军设伏击败。(桂陵之战)

公元前352年,魏国放弃邯郸,并联合韩国打败齐国,齐国向魏国求和。

公元前350年,魏秦国(魏曾侵吞秦河西之地,秦多次攻魏欲夺回河西之地),包围秦孝公于定阳,秦国战败乞和。

公元前343年,魏国称王,盟友韩国不从,次年魏出兵攻打韩国,韩向齐求援。魏惠王命太子申为上将军,以庞涓为将,与齐军决战于马陵,齐国谋士孙膑使计,大败魏军。此战过后,魏惠王和齐威王会盟徐州,双方妥协,均分东方的霸权地位,史称徐州相王。徐州相王引起了秦、楚等传统大国的敌意,秦在西边终于夺回了曾被魏国侵吞的河西等地。(马陵之战)

公元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同年,楚攻魏,魏在襄阳被楚军打败,公孙衍发起的五国相王的合纵运动,仍是敌不过楚国,魏惠王也对合纵政策产生动摇,而接受了张仪"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的连横政策,任张仪为相,但魏只是想借秦国力量对抗齐、楚,不愿投靠秦国,于是秦愤而出兵攻魏。(五国相王)

公元前318年,公孙衍代替张仪为魏相,再度发起合纵,联合东方各国以抗秦,五国共同讨伐秦国,一度攻至秦国函谷关内,秦军出击,诸侯联军败走。

公元前293年,魏韩联军在伊阙抗击秦军,被秦大将白起击败,秦自此打开东进中原通道。此战后,韩精锐尽失,魏也无法抗秦,于是求助于赵,三晋重归于好。(伊阙之战)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援,魏安厘王惧秦,迟迟不出兵,信陵君魏无忌只好窃取兵符,强夺兵权,驰援赵国,并联合楚国派出的春申君黄歇带领的援军,一举击败秦军,解除邯郸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

秦王政即位后,对魏国压力不断加大,公元前245年-公元前231年,攻占了魏国大量的城池。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以水淹之计攻破大梁,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

战国七雄之楚,?-公元前223年

周成王(武王姬发之子)时期(公元前1042-公元前1021),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熊通自立为王。公元前740年-前690年,楚国国君为熊通,当时熊通兼并了周边小国后,于公元前704年派使者前往周都,请周恒王封自己为王,恒王不允,熊通就自立为王,称楚武王。

楚成王时期(公元前671年~前626年)。楚成王在位时,楚国开始崛起,不断兼并周边小国,与诸侯修好结盟,派人向周天子进贡,周天子赐给他祭肉,命他镇守南方,平定夷族。

公元前666年,楚国和齐国争夺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国,楚国子元伐郑失败后的十几年间,楚仍不断攻打郑国。

公元前656年,楚成王挥师北上,被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郑等八国联军所阻止脚步,齐桓公以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让楚国签下召陵之盟。

公元前655-前644年,楚成王继续扩张领土,不断攻打一些小国增强自身实力,避免与当时鼎盛的齐国正面冲突。

公元前639年,齐桓公死后,宋襄公组织盟会,传召楚国参加,楚成王怒,前往盟会后羞辱了宋襄公一番。

公元前638年,楚北上伐宋,在泓水边打败宋军,射伤宋襄公,宋襄公因此受伤而死。

公元前633年,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中被晋文公打败,但此战并未损耗楚国实力,楚中军全身而退。城濮之战后,楚军虽败,但在楚穆王的带领下,仍旧向中原小国扩张势力。

楚庄王时期(前613年-前591年)。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楚庄王先是平息了国内的叛乱,然后任用孙叔敖等贤能大臣,改革军制,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让楚国国力变得更为强大。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亲领大军北上,以"勤王"名义攻打陆浑之戎,在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陈兵,并问周使者象征天子权威的鼎的大小与重量,这也是问鼎中原典故的由来。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前594年围宋,宋求救于晋,晋无法援救,于是宋向楚求和并尊楚,此后中原各国除晋、齐、鲁之外,尽尊楚庄王为霸主。

公元前575年,楚与晋战于鄢陵,被晋国打败。

公元前553年,楚再度被晋于湛阪之战打败,晋军攻至楚方城之外。

公元前546年,宋国联合诸多诸侯国发起弭兵之会,尊楚国和晋国共为盟主,平分中原霸权,此后中原地区维持了40余年的和平。

公元前506年,楚国郢城被吴王阖闾攻破,楚昭王出逃。次年,吴军退走后,楚昭王回都,楚将子西率领楚军回击吴军,盟国秦也帮助楚国复国,胜利后迁都到鄀地,但新都仍称之为郢(yǐng)。

楚惠王时期(公元前489年―前432年)。楚惠王即位后,重用子西、子期、子闾等人,改革政治,与民休息,发展生产,使楚国国势得以迅速复苏。先后平定白公胜之乱,灭亡陈国、蔡国、杞国,将楚国领土扩至东海、淮海、泗水一带,成为一方强霸。

楚悼王时期(公元前402年-前381年)。楚悼王即位后,正值三家分晋后,赵魏韩三国都已十分强大,楚悼王急切希望有贤臣辅佐,此时在魏国协助李悝改革、抗秦有功的吴起来到楚国。楚悼王大喜,命吴起变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楚肃王时期(公元前380-370年)。楚悼王死后,对吴起变法怀有刻骨仇恨的旧贵族势力乱箭射杀吴起,吴起变法宣告失败,政局动荡不安。楚肃王为了稳定统治,对外妥协退让,未主动出击。

公元前354年,楚宣王出兵救援被魏围困的赵国,既夺取了魏国的土地,又救赵助齐,与赵、齐结好,在魏、齐、赵争战中,楚国举足轻重,获利最多,堪称"强国"。

公元前334年,齐、魏徐州相王,楚国与齐国产生间隙,次年楚国攻打齐国,徐州之战打败齐国,同年楚国灭越国,尽收吴越之地,此后,楚国达到在战国时期的顶峰。

楚怀王时期(公元前329年-前299年)。楚怀王在位时,重用屈原等大臣,针对主要弊政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却引来楚国贵族一致性的反对。日久,难以抵挡反对声浪的楚怀王遂意兴阑珊,变法终告失败。

公元前312年,楚国被秦国攻打,楚大败,失去汉中六百里地,前311年,再度被秦攻伐,失召陵,楚国无力还击。

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被秦昭襄王骗去秦国,客死咸阳,楚国国势迅速衰弱。

公元前278年,楚被秦军攻入都城,烧毁了楚王族的夷陵,屈原闻讯投河自尽,楚顷襄王迁都于陈。

公元前263年,楚考烈王即位,任用春申君为令尹,春申君派兵助赵国解邯郸之围,又领兵灭鲁国,楚国一度复兴。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死后,春申君门客李园发动杀害春申君,楚国国力更加一蹶不振。

公元前224年,秦王政遣李信为将攻楚不利后,再遣老将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相持一年后,公元前223年,大败楚军,俘虏楚君负刍,项燕扶持的熊启也很快被俘杀,楚国灭亡。

战国七雄之燕,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召公以下九世无名无谥无年份,燕惠侯以下有谥有年份无名。

公元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同时期,山戎先后南下攻伐郑、燕、齐等国,燕桓侯时被迫迁都临易以躲避山戎的侵扰。

公元前664年,山戎对燕国大规模侵略,燕庄公不敌,向齐国求援。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向山戎大举,最终得以保全燕国。

公元前657年,燕国迁都回蓟城。

公元前539年,燕惠公想要去掉诸大夫而重用自己的心腹宋,大夫共同诛杀宋,燕惠公逃到齐国。

公元前535年,晋平公与齐国攻伐燕国,护送燕惠公回国,但燕惠公刚回到燕国便死去,燕国拥立新君燕悼公。

公元前380年-前378年,齐国多次攻打燕国,占据燕国土地,燕向三晋求援。

公元前355年,齐国侵掠燕国易水之地,燕国反击,大败齐国。

公元前335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合纵抗秦。苏秦担任纵约长,并佩带六国相印。

公元前323年,燕国参加了公孙衍发起的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燕国在此年称王。

公元前318年,燕王哙将燕王的君位禅让给相国子之,并把三百石以上高官的玺印全部收回,交由子之任命,燕国一切政务都由子之裁决。

公元前314年,齐宣王趁机伐燕,攻破燕国后,燕王哙和子之被杀,同时中山国也趁机出兵攻占了燕国部分领土。后在燕民的奋力抵抗和赵、韩、秦、楚等国的压力下,齐国不得不退兵。

燕昭王时期(公元前311年-前279年)。燕昭王在易水筑武阳城,励精图治,决心兴复燕国,报仇雪耻。他采纳郭隗的建议,招贤纳士,拜郭隗为师,给以优厚待遇,"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筑黄金台,"千金买骨",结果各国贤士们争着奔赴燕国,燕国很快集中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后期又以乐毅改革国政,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燕国殷实富足了,士兵都乐于出击,不惧怕战事。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秦、韩、赵、魏五国伐齐,获得大胜,五年内连下齐国70余城,报了当年齐国入侵燕国之仇。

公元前279年,燕惠王即位,与乐毅不合,被齐国施反间计,以骑劫代替乐毅为将,乐毅担心被杀,便逃亡赵国。同年,燕军被齐将田单以火牛阵打败,骑劫战死,被齐国收复全部失地。

公元前251年,燕王派国相栗腹和赵国订立友好盟约,同年攻赵,被赵将廉颇击败并包围都城,燕向赵求和。

公元前243年,赵将李牧进攻燕国,夺取了武遂和方城,后燕国以剧辛为帅,伺机进袭赵国,被赵军统帅庞暖击败,剧辛被俘杀,燕军损兵二万。

公元前236年,赵再次率军伐燕,攻取狸、阳城,燕国屡屡战败。

公元前232年,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

公元前227年,太子丹派荆轲携带燕督亢图和秦叛将樊於期首级,与秦舞阳前往秦国诈降,企图刺杀秦王嬴政,但刺秦失败。

公元前226年秦将王翦率军攻破燕都蓟城,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卫军逃往辽东。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燕国灭亡。

战国七雄之齐,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姜姓齐国在公元前1046年-前386年,田姓齐国在前386年-前221年)

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武王封于营丘,建齐国。姜太公尊重当地居民的习俗,再用周礼予以同化,此后“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使齐国由地薄民寡的一个小国一跃而成为经济富庶、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

公元前883年,周夷王听信纪国国君纪炀侯的谗言,烹杀了齐哀公。

春秋初期,齐与主要竞争对手鲁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689年,齐襄公灭掉鲁国的盟友纪国,扫除东面障碍。

齐桓公时期(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即位后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灭掉谭、遂、鄣等小国,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在齐国的北杏会盟,旨在协力平息宋国内部争夺君位的变乱,齐桓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公元前680年,曾参加"北杏会盟"的宋国背叛盟约,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联合陈、蔡两国出兵伐宋,宋求和,于次年与卫、郑、宋三国国君一起在鄄地会盟,诸侯国君遂共推齐桓公为盟主,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开始确立。

公元前678年,齐又约集鲁、宋、陈、卫等国在幽地会盟,会上大家再推齐桓公为盟主,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663年,应燕国求援,发兵攻打山戎,保全燕国。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和各小国诸侯共同与楚国在召陵订立盟约。

公元前655年,齐桓公约鲁、宋、卫、许、曹、陈等国在洮会盟,正式将太子郑扶上周天子宝座,是为周襄王。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各诸侯国在葵丘会盟,周襄王赐下祭拜所用的祭肉,并声明齐桓公不用行谢恩的下拜礼,以示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此时齐桓公声望达到最高峰。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死,五子为夺君位,导致齐国内乱不止。前642年,在宋襄公的帮助下,公子昭入齐都临淄即位,称齐孝公。

孝公死后,开始了持续几代的争位之乱,齐国国势渐衰。

公元前589年,齐军在鞍之战中被晋军打败。

公元前555年,晋国率领十二家小诸侯伐齐,齐军在平阴被联军大败。自此已无力称霸。

齐国一向由田氏、高氏两公族辅政,其后有鲍氏、崔氏、庆氏、晏氏、栾氏等卿大夫掌政,齐惠公后卿大夫势力日大,互相兼并,更开始废立齐国国君(齐桓公就是由高氏高傒迎立)。崔氏先是迎立庄公姜光即位,杀太傅高厚,独掌朝政,后联合棠无咎弑君,另立庄公弟公子杵臼为君,即齐景公。

公元前546年,左相庆封攻灭崔氏;前545年,鲍氏、高氏、栾氏攻灭庆氏,此后,齐国由上大夫晏婴主持国政。晏婴生活节俭,谦恭下士。对内匡辅国政,屡次劝谏景公,拔擢贤才司马穰苴、越石父等;对外出使别国,机敏善辩,不辱使命,使齐国名扬诸侯。

公元前532年,栾氏、高氏被鲍氏、田氏联合所灭,齐国公族势力大大减弱。前500年,晏婴去世,由高、田两家把持朝政。

公元前485年,陈恒唆使大夫鲍息弑杀齐悼公,立公子壬为国君,是为齐简公。前481年,陈恒发动,杀死了阚止和简公,拥立简公弟弟公子骜为国君,是为齐平公。自此之后,陈恒独揽齐国大权,尽诛鲍、晏诸族。陈氏家族专权于齐国平公、宣公、康公三代(公元前480年-前379年)。(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后文统一称田)

公元前391年,齐康公被田和放逐于临海的海岛上,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齐太公。

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

齐威王时期(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任用田忌、孙膑为将,齐国遂变得强大。

公元前353年,齐国大败魏国于桂陵。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于徐州相王”,正式称王。

公元前314年,齐宣王趁燕国的子之之乱,入侵燕国,一度占领燕国。

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国攻楚,大败楚国。前298年-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攻入函谷关,迫秦求和。

公元前284年,齐国被乐毅率领的燕、秦、韩、赵、魏联军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齐湣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湣王子法章为齐襄王。

公元前279年,齐以田单为将,反间燕惠王与大将乐毅的关系,燕王罢免乐毅职务后,田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遂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与秦抗衡。

公元前265年,齐襄王死后由其子田建即位,由母亲君王后辅政。前249年,君王后逝世后,王后的族弟后胜执政。后胜为人贪婪,在秦国不断贿赂之下,齐王建听信了后胜的主张,对其余五国袖手旁观,也不加强战备。

公元前221年,秦王在灭亡韩、赵、魏、楚、燕之后,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命王贲率领秦军伐齐,秦军避开了齐军西部主力,由原来的燕国南部南下直奔齐都临淄。齐军面对秦军突然从北面来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

战国七雄之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

西周时的秦人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公元前905年秦非子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族称。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正式封为诸侯。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秦也称为国号。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讨伐西戎,到达岐山时,在那里去世,子秦文公继位,此后几代国君为谋求发展空间,在讨伐西戎之战中节节胜利,歧丰之地皆纳其下,又先后灭荡社戎,击败邽、冀两戎部,征彭戏戎,兵临华山,收复杜、郑之地,灭小虢,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东端。

公元前677年秦迁都城至雍。至此,秦人经东周初年近百年的艰辛创业,已占有关中平原大部分领土,实现崛起,成为西方新兴强国。从公元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宝鸡凤翔)建都近300年。

秦穆公时期(公元前659年-前621年)。

公元前656年,秦穆公亲自向晋献公提亲,晋献公把大女儿嫁给了他。

公元前655年,秦穆公从楚国赎回百里奚,封百里奚为五羖大夫,百里奚推荐蹇叔,秦穆公派人迎接蹇叔,封为上大夫。

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惠公。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想趁晋文公死后,插手中原,但却在崤之战中被晋军击败,秦军全军覆没。此时晋国正处在君明臣贤、国富民强的巅峰时期,于是秦穆公果断地调整国策,将战略目标定在西戎的游牧部族,吞并了一些戎狄部族,扩地1000多里,称霸西戎,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

穆公死后,其子秦康公即位,秦康公及其子秦共公在位期间继父祖之余烈,向晋挑战,与楚靠拢,欲与楚形成对晋国的夹攻之势,屡攻晋国后方,却难得一胜。

公元前604年,秦共公薨,秦恒公即位,桓公不恤国政,人民怨声载道。

公元前578年,秦桓公背弃盟约攻晋,晋厉公率四军八卿攻入秦国,大败秦军于麻隧,诸侯之师扬威于关中。次年,秦桓公死。

公元前576年,秦景公即位,继续奉行"联楚攻晋"的方针,时晋悼公在位,诸卿和睦,晋国复强,诸侯归心,楚国退出争霸行列。

公元前546年晋楚弭兵之盟后,秦景公也着力改善与晋国的外交关系,双方重温之好。

公元前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楚国大夫来到秦国求救,秦哀公赵籍派兵救楚国,助楚复国。

秦厉共公到秦出公(公元前476年-公元前385年)在位时,大臣专权,数易君主,国政不稳,秦国日衰。

公元前413年,魏国侵吞秦河西之地。秦简公、秦惠公屡屡攻魏,意欲夺回西河之地,皆被吴起所败,吴起乘胜攻入关中,势如破竹,秦不能敌。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起兵50万与魏军决一死战,吴起在阴晋一战中,以五万之卒大败秦军,秦国此战大败后,再也无力抵抗三晋的攻势。

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立,废止人殉、迁都、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并且数次发动收复河西失地的战争。前362年,秦献公寿终正寝。

秦孝公时期(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期间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命商鞅变法,商鞅变法鼓励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之法。建议秦孝公对外来移民采取优惠政策,将三晋民众招来秦国,以便开垦荒地。

公元前354年,秦孝公趁魏包围赵邯郸时,进攻魏河西长城,大败魏军。次年,再趁魏军桂陵之战败给齐国,国内空虚之时,包围魏国并占领魏国旧都安邑。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为争取时间进行二次变法,与魏惠王在彤地会盟修好。而商鞅为深化变法,摆脱旧贵族势力干扰,建议迁都咸阳,获得秦孝王支持。

公元前341年,由于魏国在马陵之战遭受重创,秦孝公决定趁魏国实力尚未恢复之机,大举攻魏,魏军大败,魏惠王被迫割让河西部分土地求和。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其子即位,是为秦惠文王。这时受商鞅新法"迫害"而被剥夺政治特权的旧贵族一起发难,发起针对商鞅的倒算。秦惠文王为了缓和矛盾,拿出商鞅作替罪羊,车裂商鞅,但继续奉行商鞅变法以来的国策,对外发展。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苴。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气绝而亡,无子,诸弟争立。赵武灵王趁秦乱而谋之,乃拥立公子稷为王,是为秦昭王。

公元前293年,韩魏联军攻秦,秦将白起与其战之于伊阙,大败二国联军。

公元前283年,燕将乐毅率韩、赵、魏、秦、燕五国之兵而攻齐,陷齐70城,后田单虽复国,然田齐衰败大势已定。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出武关伐楚,次年攻入楚国腹地,陷郢都,楚卒溃败不能战,自此齐、楚俱衰,天下已成秦、赵相争之势。

公元前270年,秦军进攻赵国阏与,被赵将赵奢打败,秦昭王就用范雎为相,迫其母宣太后不干政,采用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的计策。

公元前260年,秦国在长平之战大败赵国,杀赵降卒40余万,赵国自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256年,西周公与山东六国相约伐秦,但诸侯国的军队没有如约而至,秦国听闻后大怒,就要伐周,于是西周公献出封地投降秦国。

公元前250年,东周公又想趁着秦国治丧期间伐秦,被秦相吕不韦平息,东周国灭,周王朝至此宣告覆灭。

秦王政时期(前247年-前210年)。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当时吕不韦为秦相,独擅大权。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平定嫪毐之乱,次年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吕不韦饮毒酒自杀。秦王政掌权后,任用尉缭和李斯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

公元前230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王安,韩国灭。

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大破赵军,俘虏了赵王,赵国灭。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包围魏都大梁,魏王出降,魏国灭。

公元前223年,秦老将王翦伐楚,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

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攻燕辽东,俘虏燕王喜,燕国灭。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虏齐王建,齐国灭。

自此,秦国在秦王嬴政的领导下,从此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贵族王侯的王国时期,进入了帝国时代。

风云漫画,剑圣提出以剑为战书与雄霸决战,雄霸为什么毫无惧色?

《风云》漫画中老剑圣独孤剑乃是一代武学宗师,剑法超凡脱俗,凭借一手圣灵剑法,江湖之上罕逢敌手,而雄霸虽然已经称霸一方,君临江湖,但是在武学一道上未必比得过老剑圣。

然而老剑圣以剑下战书的时候,雄霸却毫无惧色,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雄霸乃一代霸者剑圣已是强弩之末雄霸信天命雄霸隐藏了武功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且看我下面的分析。

一,雄霸乃一代霸者。

雄霸身为一代霸者,就算是天塌下来也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影响,因为只有这样才有能力驾驭住一切,让手下信服,让敌人惧怕,退一万步讲,就算当时雄霸真的慌了,也不可能表现出来的,这就是身为一代霸者必备的素质,如果这种本事都没有,那还争什么天下,趁早回家养猪吧。

二,剑圣已是强弩之末。

剑圣虽强,但终究逃不过时间,他挑战雄霸的时候已经是油尽灯枯,精气神远不如当年,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但雄霸肯定可以,剑圣元神出窍迎战雄霸的时候,就有一段雄霸的心理描写,从那段描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之前来挑战的剑圣早已经被雄霸看穿了,所以雄霸才会有恃无恐。

三,雄霸信天命。

泥菩萨曾经说过雄霸“成也风云,败也风云”,当时前半句已经应验了,而从雄霸忙着分化风云霜三人也可以看出,雄霸已经相信了后半段批言,既然是“败也风云”,那就意味着,老剑圣是无法打败雄霸的,所以雄霸并不慌张。

四,雄霸隐藏了武功。

雄霸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就算是天命批言,他也妄图逆天改命,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怕区区一封战书?而他之所以这么自信,就是因为他隐藏了武功,世人皆以为雄霸只有三绝,但却不知道雄霸剑法高超,甚至还有三分归元气这种大招,隐藏了两大杀手锏的雄霸自然谁也不怕。

综上所述,雄霸之所以不怕剑圣挑战,就是因为这四点:有天塌不惊的霸者素质,信天命,剑圣已经是强弩之末,隐藏了武功。以上是个人的观点,有不同意见的漫画迷也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经典的88首七言绝句,这些诗都很值得背诵下来

格律诗五大诗体(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中,哪个诗体佳作最多?毫无疑问是七绝。

自古至今产生的优秀七绝数不胜数,要想全部读过或背过是不可能的,为了方便朋友们,我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将其中最优秀的88首七绝整理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这些七绝全是经典佳作,很有必要全部背下来,不知道有多少位朋友能够全部背过的,起码我自己做到了。

第1首 唐朝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豪情满满的一首诗,能够转变心情,读来给人鼓舞和力量。

第2首 唐朝王翰的《凉州词》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很精彩的一首诗,被很多人评为“七绝压卷之作”之一。

第3首 唐朝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诗意满满的一首送别诗,读来诗意满满,诗情无限。

第4首 唐朝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极富有想象力的一首诗,亏刘禹锡是怎么想出来的。

第5首 唐朝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别诗佳作,也是作者自明心志之作。

第6首 元朝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极富有意境的一首诗,有唐诗余韵,被误收入《全唐诗》。

第7首 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诗词的“压卷之作”,每逢佳节人们就会想到“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

第8首 唐朝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很精彩的一首闺怨诗,堪称闺怨诗中的“压卷之作”。

第9首 唐朝朱庆馀的《宫词》

寂寂花时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

宫怨诗佳作,含蓄、委婉。

第10首 唐朝岑参的《逢入京史》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很打动人心的一首思乡诗,很能引起人的共鸣。

第11首 唐朝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孟两人的友情都在这首诗里,“烟花三月下扬州”更是被称为千古丽句。

第12首 唐朝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虽没有明说,但轻松、欢快的心情弥漫在诗句之间。

第13首 唐朝杜牧的《赠别》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网络名句“春风十里,不如有你”就脱胎于此诗。

第14首 唐朝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最后一句的“教”是仄音,意思是“让”的意思,不是“教导”的意思,是韩绰让别人给他吹箫,不是他教别人吹箫。

第15首 唐朝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边塞诗中的思乡佳作。

第16首 唐朝李商隐的《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委婉、含蓄的一首讽刺诗,讽刺的非常形象、有力。

第17首 唐朝李商隐的《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很清丽、凄美的一首诗,尤其是尾句。

第18首 唐朝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物诗佳作,贺知章的代表作。

第19首 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也被很多诗评家评为“七绝压卷之作”,可见水平之高。

第20首 唐朝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饱含深情的一首诗,很打动人心。

第21首 唐朝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公认杜甫水平最高的一首七绝,满是人世沧桑和人生无常之感慨。

第22首 唐朝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很精彩的一首宫怨诗,流动婉转,清丽优美。

第23首 唐朝王昌龄的《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友情满满,打破常规,不落窠臼,全诗没有一丝离愁别绪。

第24首 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别诗中的“压卷之作”,当时就被谱成曲子《阳关三叠》,传唱一时。

第25首 唐朝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友谊满含在诗句中。

第26首 唐朝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运用“以小见大”艺术手法,一首有独特见解的怀古诗。

第27首 唐朝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花。

第28首 唐朝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因为这首诗,众多后人都到滁州寻找“滁州西涧”,结果均无功而返。

第29首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流传度极广的一首七绝,堪称七绝“压卷之作”之一。

第30首 唐朝陈陶的《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想象力丰富的一首反战诗,最后两句读来令人泪目。

第31首 唐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第32首 唐朝王昌龄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誓不还。

颇具盛唐气象的一首佳作。

第33首 唐朝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被很多诗评家评为七绝“压卷之作”,水平确实是高。

第34首 唐朝高适的《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35首 唐朝王昌龄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轻松、欢快、活泼的一首佳作。

第36首 唐朝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仙歌颂大好河山的一首佳作。

第37首 唐朝杜甫的《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一首非常含蓄的劝解、讽刺诗。

第38首 唐朝杜甫的《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第39首 唐朝刘方平的《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第40首 唐朝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开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一般把这首诗看作是一首讽刺诗。

第41首 唐朝李白的《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酒诗”中的一首佳作。

第42首 唐朝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古今对比,沧桑变幻,感慨万千的一首怀古诗。

第43首 唐朝司空曙的《江村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使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第44首 唐朝胡令能的《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很有画面感,童趣满满的一首佳作。

第45首 唐朝杨巨源的《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第46首 唐朝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遗憾满满的一首诗,创造了“人面桃花”这个成语。

第47首 唐朝张籍的《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构思奇特、手法巧妙的一首诗,诗意满满,写尽无限乡思。

第48首 唐朝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第49首 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写尽世事沧桑的一首诗。

第50首 唐朝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满含自然之理的一首诗。

第51首 唐朝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第52首 唐朝崔郊的《赠婢》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充满无奈的一首诗。

第53首 唐朝元稹的《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一首精彩的悼亡诗,难有出其右者。

第54首 唐朝张祜的《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第55首 唐朝许浑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以景代情,友情无限的一首诗。

第56首 唐朝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以小见大的一首讽刺诗。

第57首 北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比喻精准、恰当,堪称西湖诗词的“压卷之作”。

第58首 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很精彩的一首哲理诗。

第59首 唐朝杜牧的《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写尽无限江南美景。

第60首 唐朝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诗词的“压卷之作”,每到清明节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这首诗。

第61首 唐朝高骈的《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诗意满满的一首写景诗,情融于景中。

第62首 唐朝罗隐的《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第63首 唐朝韦庄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第64首 唐朝高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

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

不向东风怨未开。

一首精彩的托物言志诗,是作者自明心志之作。

第65首 唐朝曹松的《己亥岁》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第66首 唐朝杜荀鹤的《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托物言志,很励志的一首诗。

第67首 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州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第68首 北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很精彩的一首哲理诗,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69首 南宋陆游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爱国诗人死不瞑目,一首令人泪目的爱国诗词。

第70首 南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71首 南宋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第72首 南宋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73首 南宋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尽无限美景的一首诗。

第74首 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景、情、理俱佳,一首很精彩的“劝学诗”。

第75首 南宋翁卷的《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76首 南宋赵师秀的《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意满满的一首诗,南宋诗坛的佳作之一。

第77首 南宋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第78首 南宋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吹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很精彩的讽刺诗,入木三分。

第79首 唐朝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第80首 唐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充满想象力的一首诗。

第81首 唐朝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第82首 唐朝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第83首 北宋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年诗词的“压卷之作”,很多人过年贴春联、放鞭炮时就会想起这首诗。

第84首 南宋志南的《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第85首 清朝郑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首精彩的托物言志诗,清朝诗人很擅长写此类诗。

第86首 明朝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民族英雄于谦的托物言志、自明心志佳作。

第87首 清朝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88名 清朝高鼎《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语言清新,朗朗上口,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最优秀的88首七绝分享完了,全是诗中佳作,很值得全部背诵下来,为生活增添诗情画意。

朋友们,好的七绝实在太多,难免有遗珠,除了文中这些,还有哪些同样精彩的七绝?欢迎分享给大家一起欣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210/169625148968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