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是谁提出的?(望闻问切是谁提出的)

时间:2024-02-09 15:41:01 来源:互联网 编辑:心若向阳

历史上真的有神医扁鹊吗?“望闻问切”到底高明在哪里?

扁鹊的名气,可能相较于华佗逊色一点,但他是中国四大名医当中,所存历史最早的。“扁鹊”在当时只是一个绰号,和“在世华佗”一样,原来的“扁鹊”其实是黄帝时期的一位神医。战国时期的“扁鹊”原名叫秦越人,后人为了夸赞秦越人医术高超,才给他起了这么个绰号。

到了宋朝,扁鹊就被尊为“医者之师”,可千万别小看这一个“师”字。便是孔子,也是到了明朝,才有了个“至圣先师”的谥号。

扁鹊既然被称为“医者之师”,就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他提出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手法,开创了切脉的先河。

据传《难经》也是扁鹊所做,纵然不是,与扁鹊也有一定干系。

至于扁鹊的医术从哪里体现呢?

在《韩非子·喻老》中有记载,扁鹊一见到蔡桓公,察其面色,已知道他身体有点毛病。其实在当时只要扁鹊出手,就可以药到病除。但是蔡桓公并不理会,等到扁鹊日渐加重,那时候他的病情还有救,只是他仍旧对扁鹊的话置若罔闻。

到第三次时,却不是扁鹊来找他,而是他去找扁鹊了。因为他已经病入膏肓,纵然是扁鹊也难以治疗,没多久也就死了。

不过在史料上“蔡桓公”并无此人,倒是有一位“蔡桓侯”,生卒的年份与扁鹊所处的时代相隔甚远,而且根据张仲景所作《伤害杂病论》序文曾提过一笔,并做出感叹,而在感叹中,张仲景提到的是“齐侯”,不是“蔡侯”。

所以又有另一番结论,所谓的“蔡桓公”实是“齐桓公”,可能由于年代久远,造成的错误。

但是不论是谁,都足以说明扁鹊的医术高超。关于扁鹊还有一则小故事。

扁鹊一家有三兄弟,他自称,他的大哥治病先治未病,所以医术不显。二哥治病在病情初显,就已治愈。唯独他等到病人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诊断出来,所以诊治的时候,颇费一番功夫,以致旁人看到,便觉得“神乎其技”。

结语:两则故事,都有两个共同处,第一点世人看事情都喜欢浮于表面。第二点用一个成语来说明,就是“防微杜渐”。这两个哲理,可以用来治病,同样也可以用在生活,同样也可以用在他处,全凭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和理解。

历史上真的有神医扁鹊吗?“望闻问切”到底高明在哪里?

扁鹊的名气,可能相较于华佗逊色一点,但他是中国四大名医当中,所存历史最早的。“扁鹊”在当时只是一个绰号,和“在世华佗”一样,原来的“扁鹊”其实是黄帝时期的一位神医。战国时期的“扁鹊”原名叫秦越人,后人为了夸赞秦越人医术高超,才给他起了这么个绰号。

到了宋朝,扁鹊就被尊为“医者之师”,可千万别小看这一个“师”字。便是孔子,也是到了明朝,才有了个“至圣先师”的谥号。

扁鹊既然被称为“医者之师”,就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他提出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手法,开创了切脉的先河。

据传《难经》也是扁鹊所做,纵然不是,与扁鹊也有一定干系。

至于扁鹊的医术从哪里体现呢?

在《韩非子·喻老》中有记载,扁鹊一见到蔡桓公,察其面色,已知道他身体有点毛病。其实在当时只要扁鹊出手,就可以药到病除。但是蔡桓公并不理会,等到扁鹊日渐加重,那时候他的病情还有救,只是他仍旧对扁鹊的话置若罔闻。

到第三次时,却不是扁鹊来找他,而是他去找扁鹊了。因为他已经病入膏肓,纵然是扁鹊也难以治疗,没多久也就死了。

不过在史料上“蔡桓公”并无此人,倒是有一位“蔡桓侯”,生卒的年份与扁鹊所处的时代相隔甚远,而且根据张仲景所作《伤害杂病论》序文曾提过一笔,并做出感叹,而在感叹中,张仲景提到的是“齐侯”,不是“蔡侯”。

所以又有另一番结论,所谓的“蔡桓公”实是“齐桓公”,可能由于年代久远,造成的错误。

但是不论是谁,都足以说明扁鹊的医术高超。关于扁鹊还有一则小故事。

扁鹊一家有三兄弟,他自称,他的大哥治病先治未病,所以医术不显。二哥治病在病情初显,就已治愈。唯独他等到病人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诊断出来,所以诊治的时候,颇费一番功夫,以致旁人看到,便觉得“神乎其技”。

结语:两则故事,都有两个共同处,第一点世人看事情都喜欢浮于表面。第二点用一个成语来说明,就是“防微杜渐”。这两个哲理,可以用来治病,同样也可以用在生活,同样也可以用在他处,全凭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和理解。

扁鹊“望闻问切”,华佗古代外科圣手,都比不上中医祖师孙思邈?

提起扁鹊, 大家也许会想起《扁鹊见蔡桓公》这篇寓言,是告诫世人不要“讳疾忌医”的;也可能激动起来,告诉我哪个技能最牛掰;那么扁鹊到底是什么人呢?

扁鹊,《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其中就有他使虢国太子复活和见齐桓侯的故事。《鹖冠子·世贤第十六》中也提及他的医术高明,但也提到了扁鹊传记中不曾记载过的家庭情况:魏文王问扁鹊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扁鹊谦辞自己最下,并解释了原因。但是扁鹊到底有没有兄弟呢,这一点一直存疑。良师难寻,从扁鹊师从长桑君的传言,可以怀疑扁鹊并没有那么两个善于医术的兄弟。那就奇怪了,《鹖冠子》这样一部兵法书里为何要杜撰这个“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的说法呢?

答案或许在《黄帝内经》中可以求得: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用治世喻治病,《鹖冠子》反其道而行之,用扁鹊三兄弟治病喻兵法,来说上谋是防战起,中谋是料敌先机,下谋才是以弱胜强,这就很正常了。

而说到华佗,《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应该都不陌生,是赞关二爷勇武的。

关羽中箭刮毒确有其事,这在《三国志·关羽传》已有记载,其详细情况与《三国演义》所述相似,但书中并没有记下医生的姓名;华佗死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关羽中毒箭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的事,其间相隔11年,华佗不可能给关公“刮骨疗毒”。所以大家切记,不要把经过艺术加工的小说当成正经的历史来看,容易混淆知识点哦。

上文提到的这两个人,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开创了“望闻问切”四诊法;一个是东汉末年的外科圣手,发明了麻沸散;可是最广为流传的中医学祖师却是唐代的孙思邈,这又是为什么呢?

《后汉书》评价华佗,说他是中国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外科医生之一,他善用麻醉、针、灸等方法,并擅长开胸破腹的外科手术。但外科手术的方法并非建立在“尊儒”的文化基础上的中医学的主流治法,在儒家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主张之下,中医学当中外科手术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华佗尚且可以说他不受中医流派的承认,扁鹊作为开创了流传至今的 “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创始人,却为何不得中医传承祖师之称?

我们重新来看历史中所记载的扁鹊:扁鹊,传说是黄帝时代的名医。由于秦越人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所以此“扁鹊”非彼“扁鹊”,真正的扁鹊其实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罢了,况且秦越人没有确认流传下来的著作(《内经》《外经》为佚名著作,现存《难经》也是后人托名扁鹊之作),当然不能成为中医的祖师爷了。

关于孙思邈的传说有很多,其中一个便是说他活了140岁,更神奇的是,他死后过了很久面色不变,举尸入棺时,犹若空衣,人们认为他羽化成仙,升天而去了。而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曾自诉“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平生数病痈疽”。

孙思邈自幼体弱多病,家人为给他看病几乎耗尽家财。因此,他从小就立志要从事医学研究。他认真阅读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医书,钻研民间方药,向验丰富的医生学习。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孙思邈深切感到过去的方药医书浩博庞杂,分类也不科学。因此他一方面阅读医书,一方面广泛搜集民间方药,编著成书。

孙思邈一生勤于著书,晚年隐居于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五台山(药王山)专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其中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两部巨著60卷,药方论6500首。《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它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远。

华佗和扁鹊都是当世名医,只有“药王”孙思邈著书立传以传世人,中医从他才开始有完整的传承,这才是后世中医不拜扁鹊、华佗却拜药王孙思邈为祖师爷的原因吧。

《伤寒论》四诊合参:“望闻问切”辨病机 李赛美

伤寒论》四诊合参:“望闻问切”辨病机 李赛美

(中国)广州中医药大学

一、脉症一体 综观《伤寒论》全文,对于方证描述往往是脉症一体,病症特点易于把握。如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而有的脉症组合独具要点,如结胸三症:第135条“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提纲证,往往作为六经病诊断标准,或以脉症为依据,或以病机、病证特点为参考。如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而对于病证分类也离不开脉症,如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脉症一体,还体现于说明病机,提出鉴别诊断。如第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反映了麻黄升麻汤证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病机特点。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第22条“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同为胸满,一为脉促,一为脉微,恶寒甚,虚实之异彰明。

1.脉脉叠见

《伤寒论》中脉象有多种意义,或言脉,或代病症,或言病机,具有简明扼要的作用。尤其脉脉叠用。如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小便不利,身必发黄。”反映了病症与病机由表入里,由寒化热的演化过程。如第247条麻子仁丸证“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第12条桂枝汤证“太阳病,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第151条描述痞症特点与成因:“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符合脉既代表真实脉象,又反映病机的特点。

2.舌脉并举

《伤寒论》中舌诊不多,仅四处: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指出阳明兼少阳,然阳明腑实未成,燥热尚轻者处理方法;第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恼,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隐指舌苔黄,作为热证鉴别要点。

第129条“……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第130条“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指出藏结证,脏气虚衰,阴寒凝聚病机特点。

《伤寒论》强调寒伤阳气,病邪由表入里,尤重脉诊,关于舌诊记载不多,但推出舌脉并举,实为临床垂范。

二、重视腹诊

腹诊,指对腹部施加一定压力,通过其反应以获取对病变部位、病性虚实信息的诊查方法,在《伤寒论》中独具特色,日本对此有深入探讨和临床发挥,并作为伤寒方运用重要指征。在太阳病结胸证、蓄水证、蓄血证,阳明腑实证,少阳病及太阴病等篇章描述较多。 按性质分,有虚实之别。

一般言,虚者,按之柔软无物,有空虚感。如痞证之心下痞,“按之自濡”,第347条“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实者,硬满拒按,有抵抗感,如“腹大满不通”、“硬满痛不可近”、“大实痛者”。 按部位分,有心下、胁下、大腹、少腹、小腹(膀胱)之异。

心下:如痞证,有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之“心下痞,按之濡”;半夏泻心汤证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生姜泻心汤证之“心下痞硬,干噫食臭”;甘草泻心汤证之“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痰气痞“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水痞证“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热痞为无形之热郁所致,故“但气痞”,若夹痰湿、食滞、水饮有形之实邪,则为“痞硬”。

胁下:如少阳病,有小柴胡汤证之“胸胁苦满”、“胁下硬满”、“胁下痞硬”,大柴胡汤证“心下急”,大柴胡汤证“胸胁满微结”,热入血室“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少阳阳明合病之“胁下硬满”。

大腹:如阳明病、太阴病篇相关症状表现于腹。阳明者,胃与肠也;而脾又主大腹。实则阳明,虚则太阴。阳明病实证,包括三承气汤证、麻子仁丸证、润下法相关方证多有腹胀腹痛,不大便。如“腹满痛者”、“腹满不减,减不足言”、“绕脐痛”、“短气腹满而喘”、“腹大满不通者”;太阴病脾阳不足、寒湿内阻之“腹满而吐……自腹自痛”,太阴气血失和,经脉不畅之腹痛证:“因而腹满时痛者……大实痛者”。 另,还有水与邪气互结之结胸证,小结胸为“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大结胸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

少腹(膀胱):第167条脏结证“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第392条阴阳易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 邪结膀胱,气、血、寒、热之分。如太阳蓄血之桃核承气汤证“热结膀胱……少腹急结”,抵当汤证“……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太阳蓄水之五苓散证“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冷结膀胱关元者“小腹满,按之痛”;少阴病热移膀胱者“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尽管原文未描述局部症状,但小腹疼.

三、关注过程

包括治疗经过、药后反应,是问诊重要内容。

1.治疗过程 尽管不同治疗方法,由于体质原因,病症变化具有一定规律。但治疗经过仍是十分重要的辨证信息。《伤寒论》中记录了大量因失治、误治而成“坏病”的案例,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仲景对治疗经过的重视。

一般而言,汗、吐、下等祛邪之法,多损正。素体阴虚者多转为热化证,多从少阳、阳明或少阴热化;素体阳虚者,则多转化为寒化证,多从三阴,尤其少阴寒化证。如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同时,因脏腑虚损不同,而病位有异。如第61条之肾阳虚烦躁证,“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第118条心阳虚烦躁证“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第67条脾虚水停证“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等。

2.药后反应

药后反应往往可作为前车之鉴,并提供治疗方向。如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当利其小便。”运用小承气汤,依据药后反应,如“……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对于大承气汤证判断,先与小承气汤试探,如第209条“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

运用大柴胡汤,先与小柴胡汤试探,由于小柴胡汤能通达上下,治疗“阳微结”,攻下力虽弱,但相对较安全,若不解决问题,再与大柴胡汤攻下。如第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服药后出现较剧烈反应,为正气得到药物资助,正邪交争强烈;或为病重药轻,需加强药力,补充治疗措施。

药后反应能对疾病预后作出判断,如第41条小青龙汤证为外寒内饮,病人不渴,或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第46条麻黄汤证“……服汤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尽管有不同程度反应,但仍显示邪退正复,预后良好。

四、强调体质

体质,即人体内因,是人体对疾病易感性,对药物反应的倾向性重要因素,与先天、后天密切相关。 《伤寒论》中“某某病”,部分指代某某体质者。如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所谓太阴病、少阴病,实指平素脾胃虚弱、肾气不足体质者。

《伤寒论》中诸多“家”,多指体质,或旧有痼疾者。太阳病桂枝汤证兼证有“喘家”作桂枝汤,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指素有喘疾者兼太阳病处理方法;第17条“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指素有湿热内蕴者禁用桂枝汤;第10条“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指常受风患病者,得太阳病尚需一定时间调养;第81条“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指素有便溏、脾胃虚寒者,当慎用栀子豉汤。

在峻汗禁例中有“淋家”、“疮家”、“亡血家”、“汗家”、“衄家”等,提示原有慢性病,病久气血阴阳俱虚者。因不能发虚人之汗,故诸如此类皆为禁例。

五、突出个症

《伤寒论》中尤重特殊症状,对于病位、病性判断,治疗取向,发展趋势预测均具有特别指导价值。

1.寒热

寒热是正邪交争与否及力量对比的重要标志,也是阴阳表里判断的重要依据。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发不恶寒,但热者,实也”。

一般而言,三阳病,由于正不衰,正邪抗争,故多发热。如太阳病之恶寒发热并见,阳明病但热不寒,少阳病往来寒热。其描述发热情形,如桂枝汤证“翕翕发热”、阳明病调胃承气汤证“蒸蒸发热”、大承气汤证“日晡所发潮热”。三阴病,由于正气不足,不能抗邪,一般不发热。若发热者,或兼表,如太阴病“手足自温”、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或脏病还腑,阴证转阳,如厥阴病“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少阴病“……一身手足尽热,必便血”;或为真寒假热,如阴盛格阳之“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 寒热之进退,也反映了正邪进退。如厥阴病之厥热胜复。

一般言,厥热相等,或热多于厥为阳气回复,预后良好;若厥多热少,或厥回热不止,为阳衰阴盛,预后不良。而少阳病“往来寒热,休作有时”,也反映了正邪交争,各有胜负。

2.汗

汗出与否是营卫调和,尤其是卫气功能、津液盛衰的体现,也是太阳病虚实判断的重要依据。太阳病总病机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 中风表虚与伤寒表实证鉴别要点是有汗与无汗。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名为中风”,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均有“项背强”,不同之处,桂枝加葛根汤证“反汗出恶风”,葛根汤证“无汗恶风”。

汗,既是症状,也是祛邪手段。发汗,是太阳病因势利导的正治法,“其在表者,汗之可也”。根据体质与感邪之轻重不同,有桂枝汤之取汗,麻黄汤之峻汗,桂枝麻黄各半汤之小汗,桂枝二麻黄一汤之微汗。 里证之汗有寒热虚实之别。

如阳明病热证“自汗出”、“大汗出”、“汗出濈濈然”;或少阴阳虚不能固摄之“漏汗”,或亡阳之“大汗”。若应汗无汗,多是津伤或湿阻,如阳明虚证之“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湿热熏蒸之“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身无汗”。另还有杂病之营卫不和“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而自汗出者”。

3.渴

口渴与否反映津液存亡,或肾与膀胱气化功能,对于病位病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自利不渴属太阴”,“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寒伤阳气,故一般寒证不渴,若影响到下焦,肾阳虚不能蒸腾津液,或下利日久损阴,也会出现口渴。水蓄下焦,膀胱气化失司之五苓散证有“口渴”、“消渴”、“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由于热盛伤津,热证多有口渴,如阳明病“烦渴”、“渴欲饮水数升者”,少阴病热证之猪苓汤证“咳而呕渴”,少阴病急下证“口燥咽干”,厥阴热证白头翁汤证“下利欲饮水者”,厥阴病上热下寒乌梅丸证“消渴”。

另有少阳病,气郁化火,灼伤津液之“口苦,咽干,目眩”,小柴胡汤证“或渴”;阳明病热在血分“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小青龙汤证“或渴”、“或不渴”、“或服汤已渴者”,反映经治疗后,寒饮已去,而津液一时不能布达,此为短暂反应,为病向愈之征;胃中干之“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4.饮食

能食与否、食量多寡直接反映脾胃受纳与运化功能,也是胃气存亡、影响预后的重要标志。“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厥阴病之“饥而不欲食”,为胃热脾寒;少阳病“默默不欲饮食”为肝木乘土;瓜蒂散证“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为邪结在胸中,阻滞气机。

病症由不能食,到稍能食、能食转变,为胃气恢复、病情向愈,如霍乱病之“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热厥轻证之“……热少微厥,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

而厥阴病“除中”,虽能食,实为胃气衰败,预后不良,“……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5.呕哕

呕哕,为胃气上逆所致,或为正气抗邪外出表现,或为胃气衰败之信号。 六经病皆有呕,病因寒热虚实各不同。桂枝汤证有“鼻鸣干呕”,太阳伤寒“必恶寒,体痛,呕逆”,五苓散证有渴欲饮水,水入即吐之“水逆”,半夏泻心汤证之“呕利痞”,阳明病之“食谷欲呕”,少阳病之“心烦喜呕”、“呕而发热”,太阴病之“腹满而吐”,少阴病之“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厥阴病之“食则吐蛔”,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食入口即吐”,均为邪气上干于胃,致胃气上逆。

呕,是正气抗邪的表现,如376条“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呕,是一种因势利导治法,称为“催吐”,“其在上者,因而越之”。如第166条瓜蒂散证“……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方后注:“……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

哕,有虚实不同。其虚者,多为胃寒气逆,如第194条“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第226条“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实者,多为阳明腑气不通,胃失和降,如第381条“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久病见哕者,多为胃衰败,预后不良,如第232条“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6.二便

二便,是人体寒热虚实的直接反映,尤其是脾胃、肾气功能状态的真实表达。病理状态,大便有秘结与下利,小便有不利与过利。一般言,不通者多实,过泄者多虚。 大便色青为肝郁,色黑为蓄血。

大便不通,多为阳明腑实内结,有血分、气分之异,阳明蓄血证,除“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外,第237条指出“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其色黑黏如漆,与阳明腑实“燥屎”之黑晦如煤必有不同。

大便下利,多脾肾阳虚,寒湿下注,或为阳明湿热。如太阴病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少阴病之“下利清谷”;湿热下利,有葛根芩汤证、黄芩汤证。

便脓血,有寒热虚实之别。第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为厥阴热盛,迫血妄行,血热相蒸,为脓所致,实热痢必色鲜红而秽臭;虚寒痢色必暗赤不泽,味腥不臭,白多红少,甚至下白冻,如第306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小便色黄为热,色白为寒;小便不利,为膀胱气化不及,或湿热阻滞;小便过利,为肾气不固,或津液失调,偏渗膀胱。第282条“……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小便色“白”或“清”是里证、寒证重要依据,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色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 小便色黄则是热证或发黄证重要标志。如第206条“阳明病……色黄者,小便不利也”。第236条“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7.肢温

通过触摸肢体末端冷热,把握病性之寒热虚实,与疾病预后转归也息息相关。一般言,寒者多阳虚,或阳亡,或邪阻。

《伤寒论》中有“指头寒”、“手足厥寒”、“手足厥冷”、“手足逆冷”之描述。第338条言脏厥“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是病情危重凶险表现。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根据症状与病机不同,厥阴病篇论述了11种厥证:脏厥、蛔厥、寒厥、热厥、水厥、痰厥、血虚寒凝厥、气郁致厥、痰热厥、冷结下焦关元厥、亡血厥。除寒厥、脏厥、亡血厥、血虚寒凝厥以正虚为主,其余多为邪气阻滞,致阳气不能布达四末。所谓“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重在体现同病异治,突出鉴别诊断。

热者,反映里热炽盛,或为阳气回复,或兼表证:如第293条:“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移膀胱,必便血也”,为脏病还腑,阴证转阳,病邪由里达表之征。第278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为太阴中风,正邪交争之表现。

少阴病之预后,与阳气存亡息息相关,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故第288条言“……手足温者,可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传统的方法不是被取消,而是将进一步完善和延伸。望闻问切,仍是当今中医临床诊断疾病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方法与手段。《伤寒论》不但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经典,也是中医诊断学运用的经典。重温《伤寒论》,回归到中医的根与本。知古会今,汲古纳新,仍然是中医人需坚守的底线和原则。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209/16962464734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