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5高山子民课程密码不能大写(gta5高山子民课程密码)
这档节目口碑爆了,一上线就飙到9.4,看完嘴边有涎水流过的痕迹
北京时间2020年4月26日晚间21点20分。
无数人顶着浓重的眼圈,守在屏幕前。
电视里一片活色生香,横流。
看者纷纷眼爆血丝,嘴边隐隐有涎水流过的痕迹。
等等……
这可不是什么深夜18禁,这档节目就是——
《风味人间》第二季
没错,辣个男人又来了!
“饭圈大佬”陈晓卿。
平平无奇三个字,却能让人口舌生津。
他被称为“中国最会吃的人”,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他用双脚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身体力行证明了,没有什么能阻止一名吃货的步伐。
2012年的《舌尖上的中国》一度成为大家吃饭时的背景BGM,并捧红了“舌尖体”文案。
而在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陈晓卿又带着他的团队打造了另一纪录片IP《风味人间》。
陈晓卿担任纪录片总导演,阿琨老师(《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担任配乐,李立宏进行配音解说。
铁三角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第一季播出两年,评分依旧高达9.1。
第二季一上线,评分就飙到了9.4。
《风味人间》像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升级版。
猎食范围从祖国山河扩展到了世界各地,画质高清堪比BBC。
更可恨的是,这档高清的美食节目竟然放在了深夜上线,简直不能再罪恶了。
从网友们的评价就能看出杀伤力有多强:
“第一集就这么胖么!今日糖分收入过量,我的教练在提刀来的路上。”
“这个真的不能饿的时候看,会想撞墙的!大晚上的不能看啊,那些个显微摄影的镜头简直就是折磨死个人啊!”
“强烈建议不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观看,因为外卖小哥都休息了。”
这次我们就来聊聊,这档深夜节目《风味人间》究竟有什么魔力?
温馨提示:
以下GIF暴击多,非战斗人员请迅速撤离!
一、食材的发展史
《风味人间》第二季一共有8集,每集一个主题。
第二季第一集“甜蜜缥缈录”就把镜头聚焦在了大家又爱又怕的那一味——
甜。
甜最原始的味道,来自蜜糖。
蜜,是蜂蜜。
尼泊尔,喜马拉雅南麓。
早起撮一把蜜,甜到忧伤。
糖,是蔗糖。
贵州兴义,立春的甘蔗。
大锅熬煮,滤出杂质,丝丝精华。
然而甜味又不止于此,人类有史以来最杰出的能力,被称为“创造力”。
一味甜,在餐桌上可以衍生出千百种形态。
中式的拔丝,将糖熬成糖浆后,包裹与炸物之上。
甜蜜一丝一缕,缠缠绵绵。
川蜀乡间的婚宴,白肉切连刀薄片,中间嵌入红砂糖。
淋上糖油,盖上糯米,上蒸笼。
一碗香软美味的甜烧白,便是由此而来。
甜还可做蘸酱,刚出炉的烤乳鸭,表皮酥脆可口。
持筷夹起一片,放入白糖中稍一探,咸香中带有清甜。
西式的牛排,烟熏炙烤,上案时仍滋滋有声。
此时淋上一勺蜂蜜,风味更上一层楼。
不过最受女生们喜爱的,还得是甜点小吃。
中式甜点,有口感酥松绵软的沙琪玛,也有香甜爆汁儿的酥皮叉烧包……
西式甜点届也频出“网红”。
大手一按,“少女的酥-胸”马卡龙让你瞬间变身小公举。
不过近年来,马卡龙一众“清新派”隐隐衰落,反而是“脏脏家族”站上顶流。
脏脏包,脏脏奶茶都在朋友圈疯狂刷屏,其中珍珠爆浆蛋糕最为火热。
蛋糕淋上奶盖酱,再放入黑糖珍珠,质地柔滑如雪崩倾泻。
明知热量爆表,也无法抗拒。
《风味人间》由一味甜为线索,从原材料开始讲起,再到甜的运用、它在餐桌上的各种形式,一一展开。
不仅呈现出了各种美食,还带我们全方位见证了“甜”的发展史,这才是一部好纪录片应有的格局。
二、从美食到风土人情
不同于《舌尖上的中国》只专注于介绍中国美食,《风味人间》将镜头扩大到了五湖四海。
在第二季里,陈晓卿团队一共拍摄了300种美食,寻遍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
只要是人类足迹能够到达的地方,就在《风味人间》的美食地图之中。
镜头常常由国内无缝切换到了国外,由同一种食材,变成了各地不同的风味。
比如在第二季第一集中,就给我们展示了对“糖”运用的两个极端。
扬州湖畔的清晨,美好的一天从闲适的早茶开始。
餐桌上的翡翠烧麦和千层油糕并称“扬州双绝”,用糖讲究的是一个适度,甜味若隐若现。
咬一口糕点,呷一口茶,舒适无比。
下一秒镜头切换到亚洲的另一端。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车水马龙,街边甜品摊的人流不绝,宣告这座城市的苏醒。
热糕点上淋了满满一层热油和糖浆,酥皮浑身战栗,这一刻被称为“唤醒的瞬间”。
同一种食材,在不同的地域文化里,表现出了不同的性格特征。
扬州餐桌上甜的低调平和,土耳其人则将糖运用到了极致,甜味锋芒毕现。
《风味人间》与其说是打卡各地美食,更像是在带观众领略各地风情。
从乡村小灶到星级饭店,我们各在大洋两岸地球彼端,却能因一味食材而联系在一起,这就是美食的魅力。
三、对美食充满执念
《风味人间》第二季的开头,就引用了一句Y.A.冈察洛夫的名句:
“人无疑是大地的主人,却又是肠胃的奴隶。”
这句话用来做《风味人间》的主旨,再合适不过。
跨越河流、高山、大海,只为寻找最美一味。
尼泊尔,喜马拉雅南麓。
这里的部族里住着一群honey猎人,以在悬崖上收割“崖蜜”为生。
几百米的山崖,一根细绳,一条从山崖垂直而下的绳梯。
每年都有人因此而付出生命,而他们却愿意为这难得的甜味而冒险。
马来西亚,塔塔甘岛。
这里住着世界上最后一只海洋民族。
他们几乎终生不上陆,为了寻找美食,只能向大海进发。
白棘三列海胆,是这附近水域中能得到最鲜甜的食材,甜美出人意料。
尽管冒着被水母蛰伤的风险,海洋的子民们也义无反顾。
为了人间至味,人们不惜上山下海,甘愿臣服于美食之下。
吃货的执念,千秋万代,熊熊燃烧。
同样,节目组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吃货素养。
为了拍摄高清美食,镜头简直要掉进锅里,食材的一呼一吸,栩栩如生。
在拍香港特色美味“地炉烧猪”时,要将一整只烧猪放进温度高达300°C的地炉之中。
为呈现烧猪在地炉中的表皮变化,节目组竟“痛下杀手”丢了一名摄影师下去,跟进拍摄。
这等决心魄力,非平凡人所能及,真不愧是“饭圈大佬”陈晓卿带出来的,加鸡腿!
美味固然是一大主题,不过《风味人间》之所以能那么受欢迎,是因为它找回了大家对美食的热爱。
在城市里奋斗的你我,习惯了被称为“社畜”,上班下班,家与公司两点一线。
工作太忙碌,生活太累,对美食的热爱反而减少了。
很多人往往只是应付的吃上一口,勉强填了肚子,也没有闲心去探访身边的风味。
但当我们在《风味人间》里看到镜头里那一张张笑脸,或大快朵颐,或细嚼慢咽……
每个人都在美食里寻找到了欢乐。
此时,心里便不禁泛起了对美食的向往。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唯有美食不可辜负,骑手已在路上,英雄尚能饭否?
青石电影编辑部|Leslie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橡胶、土豆、棉花…… 那些影响中国的洋作物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今天,绝大多数中国人恐怕都已经忘记了橡胶、红苕、土豆和棉花是外来的“洋作物”,然而,作者却从历史中抽出这四种外来洋作物,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地还原它们落户中国的情形,从而编织出一张灿烂如锦的地理历史图卷;也许,更重要之处在于,通过这四条历史线索所串起的历史事实,心平气和而又无可辩驳地告诉我们:从人类发展向度看,这个世界,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部落,没有任何一部分是真正与世隔绝,像荒岛上的鲁滨逊那样不需要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重温一次开放的历史所告诉我们的意义,我们会更温馨而自信。
从腾冲到盈江,公路蹿高伏低,灵动如蛇,时而旋进深山,时而坠入平坝。车窗外,阳光明媚干燥,气温如内地三四月。花了近两个时辰,跑了上百公里路,我只是为了看一株树。一株在动辄几百年上千年的古树家族里,树龄只有110多岁的堪称年轻的树。然而,这株年轻的树,却是第一批这种落地中国的树中,历经百年风雨后的硕果仅存者。
这是一株橡胶树。中国橡胶母树。
峰回路转,当我终于来到盈江城外的凤凰山麓时,在一片起伏的橡胶林中,阳光透过树梢,地上布满零乱的光斑,我找到了那株被围起来的中国最年长的橡胶树。
那一刻,几句著名的诗蓦然涌上心头: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可以自全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整体的一部分
是的,从人类发展向度看,这个世界,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部落,没有任何一部分是真正与世隔绝,像荒岛上的鲁滨逊那样不需要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漫长历史上,尽管有过闭关锁国的蒙昧,但交流与沟通才是人间正道。在交流与沟通中,那些越境而来的洋作物,它们在这片东方的土地上繁衍生长,悄然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中国橡胶母树和它的子息
在盈江县新城乡,在与橡胶母树一峰之隔的山的另一端,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墓园。墓园前,是亲笔撰写的挽联:边寨伟男,辛亥举义冠遇春;中华精英,癸丑同恸悲屈子。
这位被比作常遇春和屈原的逝者,他的名字叫刀安仁。
像是为了让人联想起刀安仁与橡胶母树的关系,在他的墓后,有一条小道通往凤凰山,循了小道走过去,就能看到那株二三十米高的中国橡胶第一树。
自元朝至,今天的滇西德宏一带,由十个土司分别统治,刀安仁就是十大土司之一干崖土司的第二十四代继承人。这个从出生起就注定将是一个小王国土皇帝的人,他的人生迥异于他的列祖列宗:早年,他组织抗英8年。后来,他让弟弟代掌土司,自己出游多国。在日本,他与结识并加入同盟会。同盟会活动经费中,有相当一部分即由他捐赠而来。辛亥革命前,刀安仁组织了腾越起义,被公推为滇西国民军都督。1913年,当他在北京去世时,年仅40岁,被政府追授上将军衔。
这位传奇人物,在当地人印象中,“是个喜欢新鲜事物的人”。冲州撞府的经历,见多识广的眼界,使他热衷于新事物,并常有将新事物引进盈江的冲动。比如,他第一个把足球带回盈江,这个边远县份已有超过一个世纪的足球发展历程。至于橡胶树,更是刀安仁引进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很少有人会想到,我们的生活居然与生长在热带的这种常绿植物息息相关。生活中,橡胶制品无处不在:从车轮到胶管,从雨衣到电缆,从电线到胶带,甚至包括似火的套套,合成橡胶出现之前,它们都由橡胶树提取而来。
大戟科的橡胶树原产美洲,它的故乡是高温高湿的亚马逊河流域。用刀割开树皮,就有白色的胶液从树干深处流出,印第安人把它称为流泪树。世界上,印第安人最早学会了利用橡胶,用它制成简单的器皿或皮球。
1876年,英国人亨利·威克姆把7万枚橡胶树种子从巴西运回英国,在英国皇家植物园的温室里,7万枚种子长出了200多棵树苗。彼时的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其中位于亚洲的马来西亚和斯里兰卡地处热带,适合橡胶生长。于是,这些树苗被带到了东南亚,并在那里落地生根。几十年后,其产量竟超过了原产地巴西。
1904年,年轻的刀安仁前往日本,当他路过当时还属马来西亚的新加坡时,他看到了满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橡胶树。对这种大名鼎鼎的热带作物,他当然早已有所耳闻。但它们能否在自己的家乡茁壮成长呢?刀安仁心里没底,但还是决定试种。他当即买了8000株树苗,托人运回老家,栽种在盈江凤凰山上。这是橡胶树漂洋过海,第一次扎根于中国土地。橡胶树的寿命约为60年,114年后的今天,8000株当年的橡胶树零落殆尽,只余下最后的这一株兀立残阳,直刺苍穹。
就在刀安仁把橡胶树引种到盈江的第二年,一个叫何麟书的人把橡胶树引进到海南。海南纬度更低,更加靠近太阳直射的赤道,因而也更适合橡胶树生长。
100多年后的今天,当初何麟书种下的橡胶树,仍有一部分继续存活。
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天然橡胶的原料就来自于橡胶树。天然橡胶不仅品质比合成橡胶更好,并且,合成橡胶出现之前,天然橡胶就是唯一。
历史上,橡胶曾经深刻影响过人类进程。二战中,各国对橡胶的需求空前增长,完全依赖进口的日本为了获取东南亚的橡胶及其他资源,放弃了北上进攻苏联计划,转而南下——这之前,日本不得不偷袭珍珠港,以便击败美国太平洋舰队,从而扫清绊脚石。倘若不是日本对包括橡胶在内的战略资源的渴求,二战可能将是另一种走向。
上世纪50年代,新兴的共和国遭到西方封锁,橡胶在禁运之列。为此,共和国决定发展天然橡胶。在刀安仁把橡胶引种盈江和何麟书引种海南之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橡胶只能种植在南北纬10度以内的赤道地带。但刀安仁和何麟书的尝试,不仅纠正了理论的谬误,也为上世纪50年代在云南、海南、广西、广东大面积发展橡胶提供了范本。
在刀安仁故居,有一幅他中年时的照片。浓眉细眼,留着那个年代很时尚的小胡子,乍一看,有点像。这个来自边远山区的末代土司,引种橡胶,只是他多姿多彩一生中的一个偶然之举。但恰好是这个偶然之举,让我看到了盈江和德宏遮天蔽日的橡胶林。中国的橡胶工业,也从这个偶然之举起步,如同涓涓细流,终成万里长河。
上帝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川南农村度过的。天底下俱是一色的紫丘陵,如同千万只坚挺的。这本是精耕细作农业区,但在30多年前,一年里,农民仍然有相当长的时间只能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
饥饿的结束是农历十月左右。那时候,漫山遍野的红苕成熟了。白天,农民集体挖红苕,晚上,大凡还走得动的人都带了各种家什——箩筐、背兜、竹篓——前来把自家分到的那一份运回去。哪怕夜色已深,家家户户仍然固执地点燃柴火,煮一锅新鲜的红苕,一家人饱餐一顿,打着嗝扶着墙上床睡觉。这时候,鸡已经叫头遍了。
红苕的收获,意味着至少有半年不再饿肚子。尽管红苕算不上可口,并且红苕吃多了,会有烧心反酸的难受。但是,那个年代,填饱肚子就是天底下最硬的道理。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的是,红苕这种乡间最普通的作物,竟然也是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并安抚我们这些悲伤之胃的。
红苕学名甘薯,又称白薯、金薯、地瓜、山芋、番薯。从最后一个名字可以看出,它来自境外。所谓番,《辞海》的解释是:九州之外,谓之番国。这个红苕原产的番国,据考证,就是今天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和中美洲的墨西哥。
15世纪大航海时代,哥伦布把红苕从美洲带回欧洲。此后,大约在16世纪上半叶,欧洲的水手们又把它引种到了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1608年,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发大水,水稻几乎颗粒无收。翰林院检讨徐光启丁忧在乡,当他盘算种点什么作物应急时,他想起了江南还没人种过的一种洋作物,那就是红苕。这之前,他的门客、老家在福建莆田的徐某曾多次给他送过。徐光启试种后,发现它的产量非常高。这位优秀的农学家敏锐地意识到,如果在人口众多的地区推广红苕,势必能养活更多人丁。特别是灾荒之年,红苕将成为救命粮。徐光启总结种植经验,写下了如今已失传的中国第一本关于红苕的专著《甘薯疏》。
徐光启是富于远见卓识的。他在写《甘薯疏》时,红苕引种到中国沿海不过10多年。红苕来到中国,根据现存史料推测,应该有几条线路,由不同的人多次引至沿海不同地区。
红苕引种史上,陈振龙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福建长乐人陈振龙于万历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593年,前往吕宋经商。吕宋,是菲律宾北部的一个10万平方公里的岛屿。在那里,陈振龙第一次看到了红苕,并从当地人那里得到了作为引种之用的红苕藤,还学会了栽种之法。这样,当他回到故乡长乐时,红苕被他种进自家地里。后来,福建因大旱导致饥荒,陈振龙的儿子向福建巡抚金学曾建议广种红苕救灾。
果然,就像徐光启试种那样,红苕既耐贫瘠,又易于管理(徐光启所谓“枝叶附地,随节生根,风雨不能侵损也,根在深土,食苗至尽,尚能复生,虫蝗无所奈何”)。更重要的是,红苕产量极高,“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的民众,时时面临倒下成为饿殍的危险,红苕的出现,无疑雪中送炭。从此,“硗确之地,遍行栽播”。
入清后,陈振龙的后人陈世元把红苕引种到山东和河南,陈世元的儿子陈云和陈燮再引种到河北和北京,以至于“大河以北皆食其利矣”。
与陈振龙引种入境的轻松相比,另两个引种者的经历却充满艰辛甚至冒着杀头的风险。
万历八年(1580),广东东莞人陈益与人前往安南——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到了安南,受到当地酋长盛情款待。每次宴会,总有红苕上桌。陈益觉得它“味甘美”,动了把它引种回国的念头。然而,当时安南不许红苕出境。陈益悄悄贿赂酋长的仆人,才获得了苕种。就在他带着苕种匆匆踏上归途时,酋长获知了他的阴谋,发兵追捕。幸好陈益的船遇上顺风,才及时逃脱。两年后,陈益在家乡种植红苕,其后“种播天南,佐粒食,人无阻饥”。
另一个惊险故事也发生在安南——两相印证,也说明安南禁止红苕流出的规定是真实的。
《电白县志》说,“相传番薯出交趾(今越南),国人严禁以种入中国,违者罪死”。电白人林怀兰的职业是医生,他行医于中越边境时,医好了越南守关将领的病。当时,越南国王之女患病已久,守关将领把他作为名医推荐上去,林怀兰果然妙手回春。一天,国王赏赐林怀兰吃熟红苕,林怀兰表示想吃生的。在咬食几口后,他把剩下的半截红苕悄悄藏在怀里带回国。就是以这半块还带着林怀兰牙印的红苕为种,红苕很快就“种遍于粤”。
红苕进入中国,除了上述的海路记载外,还有陆路从印度和缅甸进入云南的说法。
中国历史上,即使是大一统的承平时代,人口数量也多徘徊在1亿以下,直到宋朝,人口终于突破1亿;明朝时则超过了两亿。但是,经过明末清初几十年的大,清朝定鼎天下时,人口已只有6500万。从清初的6500万飙升到乾隆时的4.3亿,只用了100多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包括红苕在内的洋作物引种中国,引起人口的爆炸式增长。
以四川为例,原本人烟稠密的天府之国,清初,竟只有区区80万人口。清政府不得不实施了长达数十年的湖广填四川政策。随着移民进入四川的,就有插根藤子就会结出一串串甘甜块茎的红苕,以及同样来自美洲的在高寒山区也能茁壮成长的玉米,在它们的滋养下,四川人口急剧增长,很快超过前代。
在我老家,今天仍种植漫山遍野的红苕和玉米。不过,红苕用来喂猪喂鸡,玉米喂猪喂鸡外,还用来酿酒。总而言之,这两种被乡人称为粗粮的东西,过去,它是果腹的救命粮,今天,除了偶尔尝新,它早已退出了餐桌。沉默的餐桌,它是人类进步的见证。
那些吃土豆的人
印象派画家梵高有一幅作品,题为《吃土豆的人》。画面上,灯光昏暗,四壁黝黑,一家人围坐桌前准备吃晚餐,主食是热气腾腾的土豆。这些吃土豆的人,他们面对简单的晚餐,眼睛里流露出渴求与感激之光。
梵高创作此画是在1885年,其时,距法国人用土豆解决北部饥荒,刚好过去一个世纪。
土豆学名马铃薯,又称山药、山芋、山药蛋和洋芋。和红苕一样,它同样起源于美洲,是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对人类的伟大贡献。16世纪,西班牙人在征服印加帝国的过程中,土豆也如同战利品一样被带回欧洲。不过,相当长时间里,土豆并没有走上餐桌,至多作为一种远隔重洋的新物种出现在王公贵族的花园里,让人联想起风急浪高的大西洋彼岸,居然还存在一个刚发现的新大陆。土豆咸鱼翻身,从观赏植物上升为农作物是在1772年。这一年,巴黎医学院那些严肃得像一块钢板的学者们非常严肃地宣布:土豆是可以食用的。
土豆从欧洲来到中国的时间,和红苕大体相当,也是明清之际。
不过,明末留下的一批史料中,虽然有土豆之名,但因无具体说明,现在已无法断定这种被明朝人称为土豆的东西是否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土豆。
据何柄棣先生考证,1650年,荷兰人斯特儒斯在台湾时,曾见到那里种有土豆。其时,台湾沦为荷兰人殖民地已有20多年。那么,显而易见,是荷兰人最早把土豆引种到了台湾。
其后,康熙年间的福建《松溪县志》出现了汉语文献中对土豆的第一次具体描述,它表明这种在美洲已有几千年种植史的洋作物终于登陆中国内地:“马铃薯,叶依树生,掘取之,形有大小,略如铃子,色黑而圆,味苦甘。”
在爱尔兰,土豆曾创造了两段堪称神话的历史。两段历史,一喜一悲:与其他食物相比,土豆碳水化合物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成人食用有利健康,儿童食用能降低死亡率。资料表明,1780年到1840年的60年间,一个爱尔兰农民一天要食用近5公斤土豆。土豆喂养下,爱尔兰人口从400万激增到800万。然而,1845年,由于土豆大面积的病害进而枯萎,以土豆为生的爱尔兰人饿死将近100万,另有100万人溯了土豆的来路,从欧洲流亡美洲。
在中国,土豆同样影响了历史。今天,土豆已成为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的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而中国的土豆产量,高居世界第一。
土豆收获时节,在甘肃中部的定西,我看到堆积如山的土豆,正被大大小小的车辆运走。地处大陆腹地的定西,气温寒凉,昼夜温差大,黄土干燥,水分涵养差,许多作物都不宜生长,独有土豆欣欣向荣。从清朝乾隆年间引种到今天,定西已成为中国三大土豆主产区之一,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乡,支撑起当地经济的半壁江山。
土豆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除了盐碱地,其他土壤都能生长。因此,国内像定西一样,原本耕地条件较差的地区,最终几乎都是土豆占据一席之地,并成为当地人的主粮。在贵州,“山地遍种,民赖以济食”;在四川,“山民倚以为粮,十室而九”;在湖北,“郡中最高之山,地气苦寒,居民多种洋芋,各邑年岁,以高山收成业丰歉”。
事到如今,在四川大小凉山、贵州西北部和云南东北山区,地薄天寒,山高谷深,除了土豆能够大规模种植,其他产量较高且能正常种植的作物屈指可数。因之,土豆就是这些地区农民最重要的口粮。反过来,宜于高寒山区的土豆的引种,也使得随着人口的激增,一部分人从平原和丘陵走向原本不宜居的山地。在土豆的帮助下,人类的种子播撒到了更为辽阔的远方。这些身处一隅的人,他们如同一株株生命力旺盛的土豆,只要有阳光和雨水,就能在风中成长。就像前人所说的那样:“高山地气阴寒,麦豆包谷不甚相宜,惟洋芋种少获多,不费耘锄,不烦粪壅,山民赖此以供朝夕,其他燕麦、苦荞,偶一带种,以其收成不大,皆恃以洋芋为主。”
我如今居住的成都市地处平原腹心,平原上的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但在平原西北尽头的龙门山地区,土豆仍然是重要品种之一。1890年,当土豆已经在沿海地区种植100多年,梵高的《吃土豆的人》也问世几十年后,一群高鼻深目的法国人不远万里,为了传播上帝的福音,来到位于成都平原与龙门山接合部的彭州白鹿镇。在那里,他们建起一座后来成为整个四川天主教培训中心的下书院,顺便也为成都引种了土豆。据说,法国传教士们食用土豆时削下的皮扔到地上,不久竟然生根发芽。生命力如此顽强,这种从没见过的作物引起了周边农民的好奇,有人便带回去试种。从此,土豆在龙门山区代复一代地生息繁衍。今天,它已成为蔬菜基地彭州的特产之一。
衣被天下的花朵
1765年,即乾隆三十年,直隶总督方观承令匠人精心雕刻了12件刻石。300多年后,作为中国棉花种植史乃至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物,刻石依然保存于河北省博物馆。
那一年,南巡的乾隆途经保定,在方观承陪同下,兴致勃勃地视察了王氏庄园的棉行。稍后,方观承以乾隆的视察为背景,把棉花种植、管理、采摘,以及纺线、织染——一言以蔽之,就是从棉种到布匹的全过程——一一绘图,并配以简明文字制成册页呈乾隆御览。乾隆阅读后,兴趣盎然,这位古往今来作诗最多的皇帝拈笔为每幅图都题了一首诗。方观承要匠人雕刻的,便是这本留有御笔的册页。历史上,把它称为《御题棉花图》。
中国虽然是栽桑养蚕的发祥地,棉花却不仅是舶来的,而且进入中国人生活的时间并不长。在棉花登场抵挡风寒之前,我们的祖先能凭藉的是丝、麻、葛。然而丝绸太贵,远非编户小民所能消费;麻和葛虽便宜,保暖性却不尽如人意。《王祯农书》曾把棉花同丝麻相比,棉花的优点一目了然:“比之蚕桑,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麻,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
《御题棉花图》册页里,不仅有乾隆的诗,还有他的祖父康熙的一篇《木棉赋》。康熙文中的木棉,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那种高大的开满红硕花朵的英雄树,而是古人对棉花的别称。这篇赋里,康熙追溯棉花的来历时说它“道伽毗而远来”。伽毗是哪里呢?有注家引《册府元龟》说,“(贞观二十一年三月)伽毗国献郁金香”,但“今地无考”。
窃以为,伽毗很可能就是迦毗,也就是迦毗罗卫国,即佛陀的母国。康熙的赋中,用它代指印度。事实上,棉花家族中的印度棉,就是古印度人培育出来的。汉朝时,随着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贯通,棉花也像苜蓿、胡萝卜、葡萄等众多中亚、南亚和西亚作物一样流布中土。
不过,尽管汉代的典籍中就能找到棉花的记载,但在宋元以前,绝大多数中国人依然没能把棉衣穿到身上。因为,印度棉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喜热,好光,这决定了它只能生长在广东南部等少数地区。
宋元时期,原产于欧洲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棉,从西北的陆路和东南的海路分头进入中国,从此,开始了棉花衣被中国的绚烂之旅。对此,《中国棉纺织史》认为,印度棉和宋元时传入中国的草本棉属同一种作物。在欧洲,它由多年生变成一年生;而在包括印度和中国南方的亚洲地区,由于气温高,始终未蜕变。
第一个把棉花种植提到国家高度的是元朝。1289年,忽必烈下令在浙东、江东、江西、湖广和福建设置一个新的机构:木棉提举司。按元朝惯例,对重要事务,一般都设专门的提举司负责。提举司首长级别为五品,相当于今天的地厅级。与木棉提举司类似的还有负责茶叶的榷茶提举司,负责海外贸易的市舶提举司,负责教育的儒学提举司。
及至明朝,棉花版图已从元朝的局限于长江流域扩展到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南北直隶及12个布政司75个府,都有成片的棉花种植。到了清朝,棉花更是“北至幽燕,南抵楚粤,东游江淮,西及秦陇,足迹所经,无不衣棉之人,无不宜棉之土”。此时,棉花已成为中国人最普遍最主流的衣着原料。
明太祖朱元璋以他农民式的精明,为大明帝国的万千子民作了条款非常多的规定。比如农民种什么,土地怎么分配,这个紫禁城里高高在上的天子也非常操心。他下令,凡是家里有5到10亩土地的农民,栽桑、麻、木棉各半亩,10亩以上的翻番。并且,地方官必须严格监督,不按规定的要处罚。
朱元璋的这种规定透露出的最明确信息,就是此时的大明王朝还属于完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上所产,仅供自用。诸物皆备,不必仰于商品交换。
但是,100多年后的明朝中后期,一种远道而来的植物却意外地打败了朱元璋,让太祖高皇帝的圣旨成为一纸空文。这就是棉花。
明清之际,棉花以空前规模在全国大面积种植,最集中的是长江下游三角洲和黄河下游平原。其中,尤以长三角的苏州府和松江府为最,能够耕种的土地,百分之七八十种棉花,百分之二三十种水稻。水稻种得少,粮食不够吃,就大量从邻近地区贩运而来,而农民赖以购粮的银子,就是地里年年丰收的棉花和它们化作的一匹匹衣被天下的棉布。农民热衷于弃稻种棉,一个地方官洞悉了个中奥妙,那就是:“盖缘种棉费力少而获利多,种稻工本重而获利轻。”至于卖布买米或是相应地卖米买布,不仅使朱元璋的自给自足模式不再铁板一块,农民有了初步的专业化分工,同时也促进了商业化进程。
由于种棉织布蕴藏着海量商机,其间又产生了不少前所未闻的新职业。种植者除外,专业性的职业还有轧花匠、纺纱匠、织布匠和染匠,这些姑且命名为技术工人的人数,据统计,清代中期,仅苏州一地就多达两万人。他们之外,还有另一些不可或缺的角色,这就是美国史学家林达·约翰逊所说的“棉产品生产从农民的副业上升到手工工业,是通过掮客、工场主和商人共同的努力发展起来的”。
今天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上海,已是现代与繁荣的代名词。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这里还是东海中若隐若现的沙洲。随着沧海桑田的变化,到了宋朝的1074年,上海设镇。1292年,也就是元朝至元二十九年,上海设县,属松江府。当年留下的一幅地图显示,元朝时上海最显眼的建筑是衙门、军营和庙宇。它还远远算不上城市。即使到了明朝,它的城墙庇护的城区直径也不到1公里。
上海分布着沙质的淤泥地,不宜水稻,却是棉花生长的理想之地。当棉花遍及南北,包括上海在内的松江府渐渐成为全中国首屈一指的棉花产地和工场最密集的纺织基地。此外,东海之滨的上海还是布匹出口的重要码头。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说,“(清初)棉花种植生产已遍及中国各地区,因之成为一般人民衣着主要材料。长江一带生产的一种,花作紫色,纤维细长而柔软,由农民织成的家机布,未经加工多微带黄色,特别经久耐用,在外销上已著名,通称南京布”。这种南京布,其中的外销部分,几乎全部由上海经海路运往广州,再从广州出口。仅1786年一年里,出口的南京布就达37.2万匹;不到10年,这一数字惊人地飙升到了100万匹。战争之前的1820年则达到了峰值:300万匹。美国《纽约论坛报》的创办者贺瑞斯·格里利曾回忆说,“在我的童年时代,中国的棉织品,被称为南京布,在新英格兰被广泛使用,甚至是穷人”。
正是洁白的棉花,给了后来成为远东明珠的上海第一推动力,就像林达·约翰逊断言的那样:棉花和商业是清代上海经济复苏的第一阶段的主要原因。19世纪之初的上海,已从一个荒凉的滨海小镇,发展成一座拥有12万居民的名副其实的城市。这一时代留下来的地图上,除了象征皇权的衙门和军营,以及象征神权的庙宇,更多的,是象征商权的各种公所——布业公所、茶业公所、丝业公所、成衣公所、南北货公所,以及因商权的空前发达而催生的商人们款叙乡情的各地会馆——江西会馆、潮惠会馆、浙绍公所、泉漳会馆、潮州会馆、建汀会馆……可以说,棉花催生了商业,商业带来了繁荣,繁荣点燃了平民的人间烟火。
400多年前,当上海还是一座咸腥海风吹拂的江南小镇时,那一年,为母守孝的徐光启在他滨江的老宅里,为他的《甘薯疏》写序。他感慨说,“方舆之内,山陬海澨,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但是,大多数人却固执地认为,一种作物只能生长于一个特定地方,误以为就像貉越过汶水就会冻死,桔移栽到淮北就变成枳那样有着天然的鸿沟。与这些胶柱鼓瑟的认识截然不同,徐光启坚信,能够引种的作物是大多数,不能引种的只是极少数。如果不画地为牢,如果积极引种,那么“世可无虑不足,民可无饥殣”。
仿佛是为了应验徐光启的预言,踏浪而来的洋作物在中国大地上纷纷落地生根,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许,其中还包含着另一个简单的隐喻:与时俱进既包括自身的进步,也包括对先进的东西采取拿来主义。古人的总结要言不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又一小众免签国!在“伊甸园”里探寻“诺亚方舟”的传说
黄菡
【环球网文旅报道】1月19日,我国与亚美尼亚签署的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正式生效。只要你想去,不需要有任何出国记录,白本护照就能“说走就走”,真正做到了无门槛免签,简直不要太痛快。这对于热爱旅行且喜欢“打卡”小众旅游目的地的人来说的确是个很赞的消息。人少景美物价低的美誉近年来也为亚美尼亚吸引了不少游客,在计划出行之前不妨先跟随环环的目光到这个“诺亚方舟”的最后停靠之地预览一番。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有了亚美尼亚”。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最后停靠的位置,以及伊甸园的所在地就在亚美尼亚。地处亚欧交界处的亚美尼亚,国境内既有雪山秘境中的村落,又不乏美丽浪漫的海滨城市,物价低廉,风景如画,国土不大却星罗棋布着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的时光像是带着慢板音乐,缓缓流露出这里古老却浪漫的气质。
色彩内敛的低调都城:埃里温
“埃里温”意即“埃里部落之国”,旧译“耶烈万”,是亚美尼亚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闻名古城之一,位于拉兹丹河畔,南距土耳其边界仅20多千米。建在山坡上的埃里温,四周自然景色优美。举目远眺,亚拉腊山和阿拉加兹山白雪皑皑,千仞冰峰,朗然在目。埃里温的房屋大多用石头建造,这也使得整个城市的色彩凸显出一种独特的内敛之美
为何这里以石头建筑为标志呢?这就要回溯古老的时光了。传说,上帝在创造万物时,赐给每个地方的人们一个礼物,给着给着,竟然忘掉了亚美尼亚人。等到想起来,所有的礼物都送光了,只剩下石头。这就是为什么亚美尼亚境内触目皆是岩石,而她的子民也总是称国土为“祖国的石头”。这也正是靠着这些“祖国的石头”,亚美尼亚人完成了一座座庄严的建筑。埃里温的石质建筑幢幢相连,行人不绝,街市繁闹。这个袖珍的国家里,似乎每个人的活动都和这座以举国之力建造的“倾国之城”密不可分,像一个集合点,一个召唤就能把全国的人召唤到此。
方舟停靠的风息之地:阿勒山(又译亚拉拉特山)
自古以来,阿勒山一直是亚美尼亚人的精神象征,亚美尼亚国徽正中央的图案就是亚拉拉特山。不仅如此,阿勒山还是徒心目中的圣山,根据圣经记载,诺亚方舟最后就停靠于此,万物从此新生。虽然,在国界的纷争中,阿勒山已经不在亚美尼亚的范围之内,然而从亚美尼亚的大部份地区,包括其首都埃里温(又译作叶勒凡),都可以眺望亚美尼亚人心中永恒的图腾——阿勒山。从霍瑞维拉修道院(Khor Virap)远眺,是旅行者仰望阿勒山的热门地点。古老的建筑和雪山尖峰相映,一副人文与自然融汇的画卷跃然眼前。在探险家斯文·赫定的笔下,他这样描述他的亚美尼亚之旅:“我一生中从未有过别的事可与它相比。我们四周尽是高加索的大山,俊俏的山壁间露着奇异的景色,后面衬着被雪覆盖着的尖峰。”或许今天的我们也能跟随着这引人入胜的文字去探寻那神秘的“方舟”传说。
高加索的玻璃之泪:塞凡湖
塞凡湖,距离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仅60公里,是亚美尼亚著名的游览胜地。湖面海拔1900米,是一个高山淡水湖。最深处83米,面积1200平方公里,蓄水58.5立方公里,是高加索最大湖泊,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高原淡水湖。塞凡湖有着“高加索明镜”的美誉,湖边长满了野花,湖水宝石般的碧蓝,倒映着周围的雪山和蓝天白云,美得令人迷醉,不禁感叹“高加索的眼泪”的确名不虚传。塞凡湖由小塞凡湖和大塞凡湖两部分组成,湖中鱼种丰富,盛产鱼类,其中最多是肉质鲜美,刺少,营养丰富而著称的鳟鱼。
除了湖畔美景,与塞凡湖两相对望的的塞凡修道院巍然伫立,在风霜散发着苍凉而古老的气息。塞凡修道院,始建于公元9世纪,现存建筑包括有圣使徒教堂和高处的诞神圣母教堂,后者规模较大,保存的古迹也比较多。坐在开满野花的翠绿山坡上,对着碧蓝如洗的晴空和澄澈的塞凡湖水,伴着飞鸟的鸣唱,吹着细细山风,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念头——和心爱的“球球”一起,停驻此刻。
亚美尼亚的美当然不止这些,希望环环带来的“小小一瞥”,可以让读到这里的你有去探索这片“神隐之地”的念头。除了上文提到的这些地方,瀑布台阶、加尼神庙、戈里斯洞穴住宅、莱文地下神殿、水域画廊、兹瓦尔特诺茨教堂等等,它们的魅力还要等待你的探寻。(文/黄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出行小贴士:
【最佳旅行时间】
初夏5月至6月中旬,正值山花烂漫,色彩斑斓,
初秋9月至10月中旬,此时秋意绵绵,气温舒适。
雪山地区会比首都气温低10度左右,夏秋一定要带薄款羽绒款。
【货币】
格鲁吉亚 的官方货币为拉里,代号为GEL。
可于出发前在国内先兑换成美元,之后在 格鲁吉亚 境内兑换成拉里。
【时差】
中国 比 格鲁吉亚 和 亚美尼亚 快4小时。
【通讯】
可在落地机场购买当地电话卡例如:Geocell ,一张卡 6GEL,包含5G的流量。记得将手机语言先调成英文哦。
【电源】
双圆孔欧标插座(就是猪鼻子那个)。
【语言】
亚美尼亚有自己的当地语言,其次是俄语,但实际上当地年轻人、酒店或旅游从业者都会英语。
【当地习俗与礼仪】
亚美尼亚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亚美尼亚人稳重,特别富有涵养性;彬彬有礼讲文明,迎客待友心赤诚;
世袭传统母权制,高龄妇女受尊敬;人人爱吃羊肉串,忌讳餐具互磕碰
责编:黄菡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205/169624459432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