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铜镜能看清楚吗(古代的铜镜照得清楚吗)
古人梳妆打扮所用的“铜镜”,真的昏黄模糊看不清吗
南北朝的《木兰辞》中有这样一句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讲的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卸甲归乡后,恢复女装对镜打扮的场景。
说起镜子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我们女性,每天出门前都要照一照看一看穿着打扮是否合适,爱美的小姑娘们化妆打扮更是离不开镜子。
想必大家看过不少电视剧,剧中美人在镜前梳妆,模模糊糊的暗黄色铜镜里倒映出更模糊的人影,只能大致看个轮廓,至于妆容如何发饰如何,那基本全靠瞎蒙。
由此大部分人认为古代的铜镜十分昏黄模糊不清楚,实际真的如此吗?
上图_ 古代的铜镜 (正反两面)
上图_ 古代的铜镜 (正反两面)
上图_ 古代的铜镜 (正反两面)
现代大家习以为常的玻璃镜于1835年由德国化学家将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后涂到透明玻璃的一面而发明,1929年,英国人将工艺改进,成了我们如今常用的镜子。
而在中国古代,公元前2000年已有镜子的记载,东晋顾恺之的名画《女史箴图》中有一段为贵族女性在镜架前梳妆的场景,画中镜子为圆形,有高高的支架作为底座。
唐代诗人们也多次提到镜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不管是名画中的镜子还是名诗中的镜子,都是铜镜而非现代的玻璃镜。
玻璃镜非常清晰,但是我国古代的铜镜也并非模糊不清,如果铜镜真的看不清楚,那人们看水中的倒影就可以,何必再麻烦制作铜镜呢?
上图_ 唐代铜镜 已氧化
上图_ 唐代铜镜 已氧化
我们先来看一下铜镜的制作流程。
古人将铜、铁、硅、铝及一些不常见的金属比如锡、铅、锌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放在熔炉中进行熔化,成为金属汁后浇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待凝固变冷后,就成了铜镜的雏形。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铜镜大多为圆形,一面为镜,一面雕刻各种花纹寓意吉祥。现代人认为铜镜不清晰一方面是电视剧的误导,另一方面则是历史书中和博物馆里通常只显示铜镜的花纹面,看起来就厚重不清。人们常常忽略了出土文物在经历千年的时光洗礼后,土质的浸入、空气的氧化、金属本身质地的不稳定性等等都会使原本明亮的镜面变得锈迹斑斑,发绿发黑。
从模具中拿出初品后,会有专门的手艺人对圆形铜具的一面进行物理打磨,直至将镜面打磨的光可鉴人,曾经有人尝试将现代的铜制5角币进行打磨,磨出来的小圆片照人已经很清楚。
上图_ 明朝五子登科铜镜
上图_ 明朝五子登科铜镜
在中国现在的某些地方还存在一些名为“倒锅匠(根据音译,倒实为铸)”的手工艺人,他们走街串巷由需要铸锅的群众提供铝原料,用高温熔化将铝汁倒入锅具,冷却后稍一打磨就成品相不错的铝锅,相信这曾存在于不少人童年的记忆里,铜镜的制作原理大体相同,只是要复杂许多。乡间手工艺人铸成的铝锅有气泡、砂眼、小裂缝之类的小瑕疵,铜镜制作中有同样的问题,这些小瑕疵无疑非常影响使用效果及观感,即使打磨过后仍然存在,这时需要进行制镜的最关键一步——粉玄锡,摩白旎。
《淮南子·修务训》中曾提到铜镜表面工艺的制法,“明镜之始下型,朦然未见形容,及其粉以玄锡,摩以白旎,鬓眉微豪可得察之”,这句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明镜刚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也朦朦胧胧照不出容貌身影来,但等到用玄锡擦拭,白毡磨亮后,人的鬓发、眉毛、毫发都能照的清清楚楚了。这段文字的原意是学习于人如同玄锡如镜,镜要亮要看玄锡,人同样离不开学习。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窥探到古人提亮铜镜的方法,还可以推测出古代铜镜成像度很清晰,毕竟鬓发眉毛都能照的清清楚楚,这是电视剧中昏黄的铜镜做不到的。
上图_ 宋辽时期的 双鱼铜镜 (已氧化)
上图_ 宋辽时期的 双鱼铜镜 (已氧化)
至于磨镜的玄锡到底为何物,文献中并没有给出十分明确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测,玄锡为黑色的锡质物,很有可能是汞与锡的混合物。
铜镜在古代可以称之为奢侈品,铜镜接触空气久了易氧化,镜面上的玄锡也会日益挥发,时间一久又变成昏黄的铜镜,古代有种职业叫磨镜匠,专门处理不再清晰的铜镜,使用磨镜药反复擦拭后,镜面又光可照人,但由于磨镜药由易挥发的有毒重金属制成,长年累月的接触会影响身体健康。
上图_ 战国双兽面纹铜镜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使用已非常广泛,后来方士在炼丹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重金属,用在青铜器中,逐渐演变成铜镜。在春秋战国时代,冶炼技术受限,铜制品价格昂贵,铜镜只有王宫贵族能够使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冶炼技术得到发展,铜制品不再稀缺,铜镜成为普通百姓也能用得起的生活品。
最初的铜镜放在镜架或者镜台上,后来人们为了使用方便,在铜镜后面加上一个可以系绳的钮眼,这样铜镜可以外出携带,再到后来有了带手柄的铜镜,与现代玻璃镜的一些造型十分相似,看过老版《红楼梦》的应该会记得王熙凤那面杀人铜镜“风月鉴”,造型已经十分奇巧。
上图_ 女史箴图 局部
上图_ 女史箴图 局部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收藏有许多十分精美的铜镜,背面花纹线条流畅、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以及历史研究价值。在陕西周原博物馆中,有工作人员根据书中的古法制成的铜镜,清晰度可比拟现代镜。
小小一面铜镜在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中如沧海一粟,却也反映了历史进程中我国冶炼技术、锻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折射出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女史箴图》中女子对镜梳妆的空白地方题有这样一句话:
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
希望我们在每天照镜子的时候,不仅修饰自己的容貌,也要充实自己的思想,做一个既美貌又有趣的女子。
文:尔雅
参考文献:刘安《淮南子》 、 南北朝《木兰辞》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博物馆的铜镜为什么不让瞧正面,听听阳泉市博物馆馆长是怎么说的
古人不见今时镜,今镜曾经照古人。说起古代铜镜,今天的人们其实并不陌生。但凡念过几天书的,应该都记得《木兰诗》中的这一句:“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里的“镜”,就是指铜镜。
对镜思人
说是铜镜,其实是以青铜为材料制作,叫青铜镜似更加确切。正如汉代诗歌《羽林郎》所云:“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一枚金黄灿灿的玲珑铜镜,系在年方十五的胡姬的红罗裾上,想来都是一幅美艳动人的画面。
山西省阳泉市博物馆
山西省阳泉市博物馆,收藏有2件西晋“位至三公”青铜镜,距今有一千六七百年了,2017年在平定县张庄镇宁艾村出土,是阳泉本地“土生土长”的青铜镜。
山西省阳泉市博物馆藏“西晋 位至三公青铜镜”
“铸铜为鉴,整饰容颜。修尔法服,正尔衣冠”,镜子是用来照人影儿的,可是在逛博物馆时,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铜镜正面不让瞧,只能看到铜镜的背面,而铜镜的背面是什么也照不到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博物馆的铜镜为什么不让瞧正面有人说,博物馆里展览的古代镜子,之所以都是以背面示人,是因为镜子在古代不是一个单纯的照影儿的工具,它总是被人们赋予一些特殊的含义,比如风水镜、辟邪镜、殓葬镜等等,这类镜子对着人照是非常不吉利的。
这种说法靠谱不?
阳泉市博物馆馆长韩利忠
“铜镜的正面不是不让瞧,更不是不能瞧,而是实在没什么可看的。”阳泉博物馆馆长韩利忠解释说,“铜镜的正面,就是一个光秃秃的平面,上面又长满了红斑绿锈,既照不见人影儿,也没有什么观赏价值。”
青铜,是在纯铜(紫铜)中加入锡、铅的合金,其本色是金色,所以古人习惯把青铜称之为“金”,青铜器上的铭文则称为“金文”。
金代 柳毅传书故事青铜镜
青铜器传世年代久远了,特别是长期在地下埋藏,会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具体来说,就是表面会覆盖有以灰绿色为主的复杂的锈色。古人将碧、绿统称为青,青铜器这一名字即由此而来。
阳泉博物馆藏“西晋 位至三公铜镜”正面
虽然铜镜的正面就是一块平平的、带有斑斑铜绿锈的金属片,可它的背面却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不仅有繁杂的花纹和精美的装饰,还有非常珍贵的铭文,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可以让我们了解当时的铸造工艺、科技水平、风俗民情、审美意趣、思想观念和文化历史等,极具美学价值与考古价值。
古代铜镜背面
即便如此,人们还是比较好奇,还是想看看铜镜的正面,更想知道铜镜在没有锈蚀之前,到底能不能照清楚人影儿呢?
铜镜是如何变得光可鉴人的“毋庸置疑,古代铜镜是能够照清楚人影儿的。”韩利忠馆长说,“陕西周原博物馆青铜范铸造研究所,曾经依古法制成铜镜,经过打磨抛光后,清晰度与今天日常所用的玻璃镜子相比,没有太大区别。”
陕西周原博物馆青铜范铸造研究所依古法加工成品的双圈铭文铜镜,恢复了古镜的原貌本色
正如古代衙门大堂上那块“明镜高悬”的牌匾一样,许多古代文献也明确记载,铜镜的正面光亮如漆,可以照人。
宋代《朱子语类》中有这样一句话:“镜本明,被尘垢昏之,用磨擦之工,其明始现。”意思是说,铜镜本来是“明亮”的,只是用的时间长了,便成了“昏镜”。重新磨拭之后,便又变得光可鉴人了。
陕西周原博物馆青铜范铸造研究所双圈铭文铜镜正面
这种磨拭,属于对铜镜的日常维护保养,还有一种磨拭,是制镜甫成时,对镜面进行开光处理。
《淮南子·修务训》记载:“明镜之始下型,矇然未见形容;及其粉以玄锡,摩以白旃,鬓眉微毫可得而察。”大意是说,铜镜刚从模子里铸造出来的时候,表面非常昏暗模糊,照不出人的身影容貌,用玄锡作反光涂料涂抹,再用毛毡反复擦拭之后,人的头发眉毛细微之处都能在镜中清晰呈现。
古代磨镜图
由此可见,铜镜能不能照清楚人,除了铸造技术这个因素之外,最关键的就是磨镜。
早在两汉时期,磨镜就成为了一种用以谋生的职业。
三国时代的史书《魏略》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程坚,字谋角,南阳人。居贫,以磨镜给养。母丧,哀号。枥下有马,每闻坚哭辄泪出,暂辍刍草。”是说汉朝南阳太守程坚,家里很穷,靠给人磨镜来糊口度日。他的母亲去世了,便哀号不止,马厩里的马一听到程坚哀哭,也跟着流出眼泪,都不去吃草了。
失去光泽的“昏镜”
西汉《列仙传》中也记载了一位磨镜客——负局先生,说他经常背着磨镜器具,在吴地的集市游走,给人磨镜,磨一面镜只收一文钱。
“负局”,不是人名,而是说背着一个类似博局棋盘的方形平板状磨镜承具。磨镜时,将昏镜镜面放置于平板之上,先将镜面清理干净,再涂上磨镜药磨拭,直至光亮如新。
古代磨镜图
这个“局”,在四川彭山县双江镇一座南宋夫妻合葬墓中也有出土,出土时面上残留有少许黑色粉末及水银细粒,显然是铜镜研磨剂的残留。
“云想衣裳花想容,宝镜绰约映春风。难见庐山真面目,拨雾还赖老磨工”,妇人喜好妆容,总是离不开一面光亮常新的铜镜,可铜镜容易变昏暗,于是磨镜客便成了让闺中女子经常期待的人物。
古代磨镜图
《金瓶梅》第五十八回:“正说着,只听见远远一个老头儿,其琅琅,摇着惊闺叶过来。便道:‘磨镜子的过来了。’”
镜子最初的模样是什么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铜镜的国家之一,中国铜镜的出现,可以上溯至公元前二十世纪,一直延续使用至明清时期,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
素面青铜镜,出土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齐家文化遗址,距今4200-3600年
从考古资料来看,最早的铜镜出土于距今约四千年前的甘肃广河齐家坪和青海贵南尕马台齐家文化墓葬。
那么,在铜镜没有产生之前,人们是如何照面正容、修饰衣冠的呢?
七星纹铜镜,青海贵南县尕马台齐家文化遗址出土
“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南北朝诗人庾信的这首《镜诗》,很形象地说明了镜子最初的模样——水。
远古先民,在河边打水,看到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便把水盛在陶器中,放在家里,用以整理仪容,这就是所谓的“监”。
“监”字的演变
“监”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形为一个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脸,这便是“监”字的本义,后来又把这种可以照视人影的器皿也称之为“监”。
由于这种照视是由上往下看,又引申出自上视下的意思,也就有了监察、监督等含义。《尚书·酒诰》里写道:“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这里的“监”,就有接受民众监督之义。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只用水作镜子来观察自己,而应把群众对你的评价当作镜子来反省自己。
洛阳中州大渠初秋墓出土的“齐侯”铜鉴
青铜器发明以后,贵族便用一种大口、深腹的铜盆盛水,以鉴形照影,这种器物,就叫“鉴”。
东汉字书《说文解字》:“鉴,大盆也。一曰鉴诸,可以取明水于月。”
清代王筠《说文句读》解释道:“诸是汉名,鉴乃古名。”
那么,“鉴”又是如何转化成“镜”的?
东汉字书《说文解字》:“镜,取景之器也。”
南朝字书《玉篇》:“镜,鑑也。”
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铜镜 唐代
清代徐灏《说文解字校笺》进一步解释说:“鑑古只作監,从皿以盛水也。因其可以照形,监察之意生焉。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鑑,声转为镜。”
这是从音韵学的角度来解释,说“镜”与“鉴”属于同源字,可以互为音转。也就是说,“镜” “鉴”语义相同、读音相近,人们经常把这两个字混用。
古代妇女梳妆图
郭沫若则从考古材料学的角度,认为“普通人用陶器盛水,贵族用铜器盛水,铜器如打磨得很洁净,既无水也可以鉴容。故进一步,即由铜水盆扁平化而成镜。铜镜背面有花纹,背心有钮乳,即是盛水铜器扁平化的遗痕,盛水铜器的花纹是在表面的,扁平化后则变成背面了。 钮乳是器足的根蒂。”
“破镜重圆”典故背后有着怎样的铜镜文化和铸造技术古人把铜镜作为照面用具,不仅仅是为了生活上的实用,更是从外观上进行包装和修饰,通过铜镜表达宗教思想、生活向往、自然崇拜等,渐渐形成了独特的铜镜文化。
战国“山字纹”铜镜
比如,战国时期,山字纹铜镜特别流行,这可能就是古代山岳崇拜的一种反映。
到了汉代,羽化登仙、长生不死等道教思想比较盛行,反映在铜镜制作上,便用云气纹配上星点作为装饰,是为星云镜。
武汉博物馆藏汉代星云镜
说起汉代铜镜,最有特色、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博局纹”铜镜。所谓博局,也叫六博,又作陆博,是战国以来直至王莽新朝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掷采行棋的博戏类游戏,因使用六根博箸,所以称为六博,以吃子为胜。
山东淄博文化博物院馆藏秦汉时期四神博局镜
这种博局镜上的装饰,形似英文字母 T、L、V,因此又被一些海外的研究者称为“TLV纹”镜。至于这类铜镜为何特别流行,或许与当时盛行的西王母崇拜有关。
到了唐代,一改秦汉铜镜古朴、规矩之风,无拘无束,浪漫豪放,出现了大量葵花形、 菱花形、方形、亚字形等不同样式的铜镜,而且装饰主题也特别丰富,最为典型的莫过于瑞兽葡萄纹铜镜。葡萄非中国原产,瑞兽有专家认为是来自国外的狮子,这两种舶来的纹饰备受唐人喜爱,凸显了唐代包容并蓄的时代胸襟。
内蒙古和林格尔盛乐博物馆藏唐代瑞兽葡萄纹铜镜
“女为知己者容”,铜镜除了日常梳妆所用,也是爱情的标记、吉祥的象征,生前相互赠送,死后埋于身旁。
“破镜重圆”的典故,就是对这种铜镜文化的最好诠释。
唐朝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的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非常恩爱,后隋军攻陈,徐德言自知国破后难以自保,便将镜子破成两半,一半自己收着,一半交给公主,并和她约好,如他们分散了,就在每年的元宵节,拿镜子到市场上去卖,以求有重逢的机会。
“破镜重圆”:内蒙古和林格尔盛乐博物馆藏唐代铜镜
后陈亡,将军杨素虏去乐昌公主。到了元宵节,德言依期至京,见有老仆卖半镜,出其半相合。
德言题诗云:“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得诗,悲泣不食。杨素得知后,即召德言,把公主还给他,夫妻二人偕归江南终老。
“破镜重圆”这个典故,除了比喻夫妻离散或决裂后重又团聚或和好之外,其背后还有一个关于铜镜铸造技术的信息。
浙江省博物馆藏唐代菱花形月宫纹镜
青铜冶炼过程中,铜的含量越高,材质就越软,颜色则显得发红暗沉;而铅锡配比越高,材质就越坚硬耐磨,且金属本身的色泽也越白,如此磨亮后拿来照镜子才会更加清晰好看。
但这种铜镜非常易碎,一不小心掉到地上,很有可能会应声碎裂的,所以上文提到的徐德言“因破一铜镜,各执其半”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张文平)
古代的“铜镜”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清晰度高吗
南北朝的《木兰辞》中有这样一句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讲的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卸甲归乡后,恢复女装对镜打扮的场景。
说起镜子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我们女性,每天出门前都要照一照看一看穿着打扮是否合适,爱美的小姑娘们化妆打扮更是离不开镜子。
想必大家看过不少电视剧,剧中美人在镜前梳妆,模模糊糊的暗黄色铜镜里倒映出更模糊的人影,只能大致看个轮廓,至于妆容如何发饰如何,那基本全靠瞎蒙。
由此大部分人认为古代的铜镜十分昏黄模糊不清楚,实际真的如此吗?
上图_ 古代的铜镜 (正反两面)
上图_ 古代的铜镜 (正反两面)
上图_ 古代的铜镜 (正反两面)
现代大家习以为常的玻璃镜于1835年由德国化学家将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后涂到透明玻璃的一面而发明,1929年,英国人将工艺改进,成了我们如今常用的镜子。
而在中国古代,公元前2000年已有镜子的记载,东晋顾恺之的名画《女史箴图》中有一段为贵族女性在镜架前梳妆的场景,画中镜子为圆形,有高高的支架作为底座。
唐代诗人们也多次提到镜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不管是名画中的镜子还是名诗中的镜子,都是铜镜而非现代的玻璃镜。
玻璃镜非常清晰,但是我国古代的铜镜也并非模糊不清,如果铜镜真的看不清楚,那人们看水中的倒影就可以,何必再麻烦制作铜镜呢?
上图_ 唐代铜镜 已氧化
上图_ 唐代铜镜 已氧化
我们先来看一下铜镜的制作流程。
古人将铜、铁、硅、铝及一些不常见的金属比如锡、铅、锌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放在熔炉中进行熔化,成为金属汁后浇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待凝固变冷后,就成了铜镜的雏形。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铜镜大多为圆形,一面为镜,一面雕刻各种花纹寓意吉祥。现代人认为铜镜不清晰一方面是电视剧的误导,另一方面则是历史书中和博物馆里通常只显示铜镜的花纹面,看起来就厚重不清。人们常常忽略了出土文物在经历千年的时光洗礼后,土质的浸入、空气的氧化、金属本身质地的不稳定性等等都会使原本明亮的镜面变得锈迹斑斑,发绿发黑。
从模具中拿出初品后,会有专门的手艺人对圆形铜具的一面进行物理打磨,直至将镜面打磨的光可鉴人,曾经有人尝试将现代的铜制5角币进行打磨,磨出来的小圆片照人已经很清楚。
上图_ 明朝五子登科铜镜
上图_ 明朝五子登科铜镜
在中国现在的某些地方还存在一些名为“倒锅匠(根据音译,倒实为铸)”的手工艺人,他们走街串巷由需要铸锅的群众提供铝原料,用高温熔化将铝汁倒入锅具,冷却后稍一打磨就成品相不错的铝锅,相信这曾存在于不少人童年的记忆里,铜镜的制作原理大体相同,只是要复杂许多。乡间手工艺人铸成的铝锅有气泡、砂眼、小裂缝之类的小瑕疵,铜镜制作中有同样的问题,这些小瑕疵无疑非常影响使用效果及观感,即使打磨过后仍然存在,这时需要进行制镜的最关键一步——粉玄锡,摩白旎。
《淮南子·修务训》中曾提到铜镜表面工艺的制法,“明镜之始下型,朦然未见形容,及其粉以玄锡,摩以白旎,鬓眉微豪可得察之”,这句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明镜刚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也朦朦胧胧照不出容貌身影来,但等到用玄锡擦拭,白毡磨亮后,人的鬓发、眉毛、毫发都能照的清清楚楚了。这段文字的原意是学习于人如同玄锡如镜,镜要亮要看玄锡,人同样离不开学习。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窥探到古人提亮铜镜的方法,还可以推测出古代铜镜成像度很清晰,毕竟鬓发眉毛都能照的清清楚楚,这是电视剧中昏黄的铜镜做不到的。
上图_ 宋辽时期的 双鱼铜镜 (已氧化)
上图_ 宋辽时期的 双鱼铜镜 (已氧化)
至于磨镜的玄锡到底为何物,文献中并没有给出十分明确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测,玄锡为黑色的锡质物,很有可能是汞与锡的混合物。
铜镜在古代可以称之为奢侈品,铜镜接触空气久了易氧化,镜面上的玄锡也会日益挥发,时间一久又变成昏黄的铜镜,古代有种职业叫磨镜匠,专门处理不再清晰的铜镜,使用磨镜药反复擦拭后,镜面又光可照人,但由于磨镜药由易挥发的有毒重金属制成,长年累月的接触会影响身体健康。
上图_ 战国双兽面纹铜镜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使用已非常广泛,后来方士在炼丹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重金属,用在青铜器中,逐渐演变成铜镜。在春秋战国时代,冶炼技术受限,铜制品价格昂贵,铜镜只有王宫贵族能够使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冶炼技术得到发展,铜制品不再稀缺,铜镜成为普通百姓也能用得起的生活品。
最初的铜镜放在镜架或者镜台上,后来人们为了使用方便,在铜镜后面加上一个可以系绳的钮眼,这样铜镜可以外出携带,再到后来有了带手柄的铜镜,与现代玻璃镜的一些造型十分相似,看过老版《红楼梦》的应该会记得王熙凤那面杀人铜镜“风月鉴”,造型已经十分奇巧。
上图_ 女史箴图 局部
上图_ 女史箴图 局部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收藏有许多十分精美的铜镜,背面花纹线条流畅、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以及历史研究价值。在陕西周原博物馆中,有工作人员根据书中的古法制成的铜镜,清晰度可比拟现代镜。
小小一面铜镜在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中如沧海一粟,却也反映了历史进程中我国冶炼技术、锻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折射出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女史箴图》中女子对镜梳妆的空白地方题有这样一句话:
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
希望我们在每天照镜子的时候,不仅修饰自己的容貌,也要充实自己的思想,做一个既美貌又有趣的女子。
文:尔雅
参考文献:刘安《淮南子》 、 南北朝《木兰辞》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代的铜镜究竟有多亮,你们知道吗?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g10000c5gsr3jc77u5dvnijv6g\",\"duration\":62.067,\"width\":960,\"height\":540,\"file_size\":10811914,\"thumb\":{\"web_uri\":\"tos-cn-p-0000/136de57fdb764281941b98da86cc8689\",\"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normal\":{\"duration\":62.067,\"file_size\":6403468,\"w\":640,\"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editor_project_id\":null,\"md5\":\"e5a619504814ef9a8e59179a440993fa\",\"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古代铜镜的用途原来有这么多 真的长见识了
蟠螭纹铜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月宫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海兽葡萄纹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真子飞霜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古代使用铜镜的事例,零星记载于史书中。这些事例涉及的方面很广,既有春秋时期周王与诸侯间的赏赐,又有三国时期对友邦的赠送;既有南北朝时期感人至深的“破镜重圆”,又有唐朝时期千秋节的赠镜祝福。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知道除了鉴容之外,铜镜还有另外一些用途。
春秋以铜镜作赏赐
春秋早期,铜镜也被用来赏赐,这说明当时铜镜的稀少和珍贵。《左传·庄公二十一年》记载:“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磐)鉴予之。虢公请器,王予之爵,郑伯由是始恶于王。”这里的(擎)鉴即铜镜,杜预注曰:“(肇)带而以镜为饰也,今西方羌胡犹然,古之遗服也。”郑伯朝见周王,周王将配带的铜镜赏赐给郑伯,周王同时赏给虢公铜爵,郑伯认为周王赏赐不公,从此开始对周王不满。由此可见,铜镜作为珍贵的生活用具,还不能同礼器铜爵相提并论。

以铜镜为聘礼
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经双方家长同意后,就下聘礼,聘礼中就有铜镜和镜台。元朝戏剧家关汉卿在他所著的《温太真玉镜台》一剧中,对镜台做聘礼的故事有生动的记述。
温太真名断,是东晋时代一位有名的人物。他奉皇帝的沼令北征刘聪,把刘聪珍藏的玉镜台,当做胜利品夺取回来,私自藏在家里。后来他的元配夫人死了,恰巧他的一位堂房姑母,有女儿还没出嫁,托他介绍一位出色的女婿。温太真心中有数,假意对他的姑母说:“像我温某这样的人物,能够做你家的女婿吗?”他姑母莫名其妙地随口允诺了。过了几天,他再去姑母家说:“合乎你条件的女婿,已经找到了。”于是他把那玉镜台当做聘礼,恭而敬之地捧到了姑母家。等到结婚的那一天晚上,姑娘用双手掀开纱巾,看到这位新郎,抿着嘴笑了起来,悄悄地对他说:“我早疑心就是你这老东西,果然不出所料呀!”(见《世说新语·假谲篇》)

以铜镜为生日礼物
据《玉海》卷九十记载:唐玄宗把他的生日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规定在这一天王公以下都得贡献铜镜。唐玄宗生日当天登上花萼楼接受朝臣们和外国使臣的庆贺,并同时对四品以上僚臣赏赐铜镜。唐玄宗本人曾写有《千秋节赐群臣镜》诗:“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臣,遇像见清心……”受这种风气的影响,民间也开始流行八月初五铸镜相赠的习俗。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201/1696259978112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