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什么字什么春秋什么人中国古代著名什么什么什么(孔子名什么)

时间:2024-01-30 05:50:51 来源:网友分享 编辑:浮生如梦

至圣先师孔子,不姓孔是子姓孔氏,涨知识了!

引言

按传统的认知,孔子是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鲁国人,但是,孔子其实不姓孔。

那么,孔子不姓孔,姓什么?是子姓孔氏。

孔子画像

其实,孔子的是宋国后裔,祖先是微子开的弟弟,微仲之后,西汉太史令司马迁在《史记··孔世家》中称赞道:“孔子,圣人之后,灭於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首先,孔子的孔是因为五世祖孔父嘉赐孔氏。

宋殇公九年,孔父嘉的妻子被华督看中,为了得到孔父嘉的妻子,便在宋国宣扬:宋殇公即位九年以来,有十一场战争,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这其中都是孔父嘉的错,杀了孔父嘉民怨就会平息。

殇公十年,华督杀孔父嘉,得到了他的妻子,宋殇公得知后大怒,要讨伐华督,华督先下手为强杀了殇公,迎立居住在郑国的公子冯,是为宋庄公。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有机会成为宋国正统,占据国君之位,只因弗父何将国君之位让给了宋厉公。

所以,孔子的先祖失去了在宋国立足的资本,逐渐由大宗沦为了小宗,到了孔子出生以后,已经是一介平民了。

孔子和弟子

孔子的名和字皆有来源

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因生于防山而叫孔防,叔,在过去是家中排行的意思,例如刘邦,“姓刘,字季”。季是刘邦在家中的排行。

伯是家中的长子,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便是最小的那位。

孔子的祖父伯夏,伯是家中的长子的意思,夏才是他的名字,同样的道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是家里的排行,梁是他的官职或者出生地,纥就是他的名字。

其次,孔子出生时上面有一个哥哥叫做孟皮,不是正妻所生,是小妾所生,加之孟皮天生残疾,故而不得叔梁纥的喜欢,于是经媒人介绍认识了孔子的母亲颜氏,两人在尼山(野合而生)。

孔子像

这里的野合不是指孔子的母亲和别的男人偷人所说的野合,是指和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没有经过礼仪,规矩生下的孔子。

孔子的名和字更好理解,丘是指孔子出生在高地附近,“丘,高地也!”仲,就是指孔子在家中排行老二,因此孔子又被后人称为“孔老二”。

“尼”是孔子的字,又称孔尼,孔子出生时,附近有一座尼山,根据后世史学家考证,山东曲阜附近有一座尼山。

【每日社科】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孟子的字呢?

孟子和弟子们的表字之所以没有流传下来,主要原因还是在那个时代,他那“民贵君轻”的儒学思想并不受重视,能言善辩、崇尚征伐的纵横学才是主流,法家兵家墨子杨子的日子都比儒家好过。

孟子画像

孟子,名轲,邹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但是他和他的大部分徒弟都没有表字,这是怎么回事呢?

谁喊我孟轲呢?没礼貌!

所谓表字,也叫字,是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解释本名的意义的名字,说白了就是取一个和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

在古代,男子二十岁冠礼、女子十五岁笄礼后,再直呼其名就很不礼貌了。得另取一个别名,即“字”,人们相互之间喊字,表达一种尊敬。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比如说吧,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假如他走在大街上,忽然听见有人在背后大喊一声“孔丘”,他心里肯定会有种不祥的预感,因为这人直呼他大名,多半是来者不善。

但是如果这人开口就是“仲尼……”,那么气氛就缓和了很多,至少还可以搭个话。

然而,作为儒家的“亚圣”,孟子的表字居然失传了,不仅如此,他十八位弟子中,十五位弟子表字也失传,这在重视表字的古代,很不寻常。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一个问题,孟子到底有没有字?这个问题应该说很好回答,孟子不仅对后世影响巨大,而且在当时就担任过齐国的公卿,是很有名望的人,他不可能没有表字,每天被人“孟轲,孟轲”的叫。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

有人说不对啊,他有字,我刚百度了,孟子名轲,字子舆,百度百科都是这么写的。

实际上,这完全是种谬误。现在流传着两种关于孟子表字的说法,王肃《圣证论》里的“子车”,和傅玄《傅子说》里的“子舆”,这两种说法实际上都是后世猜的。

怎么猜的呢?原来,古人的名和字大多意义相同或者相反,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不就是“名”嘛。于是,后人就想,孟子不是名轲吗,“轲”不就是“车”或者“舆”吗,行,那他的字估计就是“子车”或者“子舆”。

所以说,这完全是后人的推测,没一点历史依据,关于孟子的表字,目前仍处于失传的状态。

出名还是要趁早

那孟子的表字怎么就失传了呢?这得从孟子什么时候开始出名说起。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经游说诸侯,不过他周游列国的时候,已经差不多七十了。所以出去以后,人们称呼他的字都有些不礼貌了。

比如梁惠王,他刚见孟子就称他为“叟”,后来称他为“贤者”,以避免称孟子的名和表字,尽可能体现对孟子的尊重。

在当时的官场上,已经没有任何人能直接称呼孟子的名和字了。所以他的弟子们在写《孟子》时,自然只能尊称老师为“先生”“夫子”或“孟子”。他的表字也就没在《孟子》中被记录下来。

另外,因为儒家有孔子这个“大咖”在,孟子的“咖位”一直没提起来。很长时间里,说起儒家,那就是孔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是在韩非子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

虽说也有些先贤挺给孟子面子,比如韩非子,他在《韩非子·显学篇》里就把孟学纳入“显学”,但也只是简单提到孟子和他的弟子乐正子而已。

到了汉代,太史公司马迁也给孟子立了传,但是对孟子师徒的记载也就几句话。隋唐以前,孟子一直都隐身在“圣人”孔子的光环下,属于可有可无的角色,想起来的时候呢,就拉出来给儒家充充场面。想不起来的时候呢,就在书架子下面吃灰去吧。

柳宗元,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一直到了中唐,孟子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真爱粉”——柳宗元,他逢人就说孟子的好,到哪儿都要给孟子搞搞宣传,孟子这才被封为亚圣,“咖位”日益看涨。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到了宋明时期,苏洵、苏轼、朱熹、王阳明等人也加入了粉丝团,他们逐渐把孟子政治经济核心思想以外的“良知良能”学说发展为心性之学,这才确定了孟子在儒学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大家看,孟子用了几千年才成大腕儿,颇有些历史“励志偶像剧”的味道。这么长的成名史,也就导致人们没能早早记录他的表字。

我的徒弟不配被记住?

师傅混的惨,徒弟们自然也好不到那儿去。孟子的十八位徒弟,要么是有名没字、要么是有字没名,有名有字的只有两位。

虽说孟子游说诸侯的时候,也曾经有过“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的大场面,但那会儿游说这行已经开始“卷”了。只要大小是个人物,都学着打造个人IP,接着就收徒弟、卖课程,去东边演个讲,去西边走个穴。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所以孟子和徒弟们的日子实际并不好过,各种五花八门的“治国成功学”“安邦厚黑术”层出不穷。这就导致长期追随孟子的死忠粉实际很少,绝大多数弟子看到孟子这半死不活的行情,早早就转投别的学派和学者去了。

不光别的学派太能卷,孟子自己的思想也不受待见,孟子总爱宣扬“仁政”,老想着恢复夏商周三代土地公有的井田制,使贵族各按自己的政治身份裂土分封,农民也能耕者有其田,但是他这套理论和大贵族的根本利益完全冲突。所以,他虽然去了不少国家,但是那些国家压根儿就没记录他,更不要说他那十八个弟子了。

另外,他这些弟子们也不争气,不光没混出个名堂来,师傅死了以后,互相之间来往的也少,完全没有他们之间交流来往的记录。因为师兄弟之间,肯定用的是表字来称呼,如果连交往的记录都没有了,那表字就更不可能被记录下来了。

总的来说,孟子和弟子们的表字之所以没有流传下来,主要原因还是在那个时代,他那“民贵君轻”的儒学思想并不受重视,能言善辩、崇尚征伐的纵横学才是主流,法家兵家墨子杨子的日子都比儒家好过。

参考文献:

1、孟子师徒表字失传的原因——兼考孟子五十五章语录的具体记录者,吴天明。

2、推恩保民,发行王道——孟子行道事记,闫阳。

3、从疑古到求真——孟子生平研究述论,李锐。

4、孟子之字考辨,杜克华。

▌来源:中国国家历史微信公众号

孔子-伟大的哲学家和儒家的奠基人

#纪录片中国#

孔丘(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尊称为中尼,被尊称为孔子。孔子是创立儒学的伟大哲学家,也是将教育从贵族带到平民的仁慈的教育家。

孔子穷苦勤奋的早期生活

孔子是商朝皇室(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的后裔,但他的贵族姓氏并没有给他带来富裕而舒适的生活。他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476年)中国东部的一个鲁国。因为他的母亲是个地位低下的平民,而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孔子在童年时代过着贫穷的生活,并为贵族做过许多农活来养家。但是他从未停止学习。 长大后,他像大多数人一样从事一些公务工作,结婚生子。

 

伟大的教育家和优秀的政治家

孔子在20多岁时开设了一所私立学校,并在那里开始教学。 他是将教育从贵族带到平民的先驱,并且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孔子逐渐获得了良好的声誉,有三千多名学生,无论贫富,高尚和谦虚。 他曾短暂访问过另一个诸侯国,但大多数时候,他都与学生一起教学和编写书籍。 孔子在五十多岁时被任命为政府官员,并在不久后就被提升了几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作为一名政治家做得很好,他给平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但也使包括鲁国国君在内的统治阶级感到不满。之后,54岁的孔子被迫辞职,开始前往其他诸侯国,希望找到另一位国君来贯彻他的思想。

 

不为人知的孔子及其传奇游记

在接下来的14年中,孔子率领他的学生前往了十多个诸侯国,并试图向封建领主们介绍他的意识形态。但是,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几个诸侯一直在争夺霸权和权力。因此,他的仁慈理论似乎没有吸引力。孔子曾受到一些君主的尊敬,但有时被认为是对当地权贵贵族的威胁。 在他的旅行中,孔子遭受了拒绝,抢劫,饥饿和一些生死时刻。 不过,他从未找到一个仁慈的国君来欣赏他的政治思想。 后来,他的一位学生成为鲁国的有力官员,并建议新的国君欢迎孔子回国。

 

孔子的传承

孔子然后结束了他的旅行,回到了他的家乡,那时他心爱的妻子已经去世了。然而,在他返回后不久,他心爱的独子和最爱的门徒相继死亡。那些心爱的人的死给孔子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孔子后来开始集中精力编辑和撰写书籍,其中大部分成为中国文化中儒家的杰作。

几年后,他在病老的家乡去世。 然后建造了一座纪念他的寺庙,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对其进行了多次扩建和重建。 如今,曲阜的古庙和公墓以及曲阜的孔氏家族大墓已成为世界重要遗产。

孔子在贫穷中成长,但他拥有最光荣的道德标准和抱负。他遭受了无数的失望和苦难,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他目睹了无数次残酷的和战争,但是他的意识形态的主要本质概念是仁慈。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推崇儒学为主要意识形态。从那以后,孔子被历史上许多历代皇帝授予圣人和光荣的国王。 他的哲学思想已经在中国文化中研究,发展和传承了数千年。

 

孔子的主要思想

教育 :人人有权受教育。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办私立学校和讲学的人。从那时起,教育不再是皇室贵族的特权。

教育方法应因人而异。 只要教学法足够好而且适当,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育。启蒙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学习永远不会太晚。

教学最重要的主题是道德修养,其中包括仁慈和忠诚。

教育内容包括礼仪(礼),音乐(乐),射箭(射),马术(御),书法(书)和数学(数),基于西周贵族重要的技能(公元前1046 —公元前771年)。

政治的上:坚持严格的等级制度和体面的礼节是一个组织良好的王国的精髓。

君主应运用仁爱思想,以平民利益为重。 官员和将军们应该忠诚,聪明和勇敢,而平民则保持勤奋和品德行事。

普通人应该体面,诚实,勤奋地工作,而有才干和聪明的人应该参与政治。

道德上:人天生就是好人,后天环境可能会改变他们的行为和观念。 因此,启蒙,启发和维护人的善良性质是稳定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体面的人们应该将忠诚和信念置于金钱利益之上,并遵循中庸之道。

【每日社科】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孟子的字呢?

孟子和弟子们的表字之所以没有流传下来,主要原因还是在那个时代,他那“民贵君轻”的儒学思想并不受重视,能言善辩、崇尚征伐的纵横学才是主流,法家兵家墨子杨子的日子都比儒家好过。

孟子画像

孟子,名轲,邹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但是他和他的大部分徒弟都没有表字,这是怎么回事呢?

谁喊我孟轲呢?没礼貌!

所谓表字,也叫字,是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解释本名的意义的名字,说白了就是取一个和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

在古代,男子二十岁冠礼、女子十五岁笄礼后,再直呼其名就很不礼貌了。得另取一个别名,即“字”,人们相互之间喊字,表达一种尊敬。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比如说吧,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假如他走在大街上,忽然听见有人在背后大喊一声“孔丘”,他心里肯定会有种不祥的预感,因为这人直呼他大名,多半是来者不善。

但是如果这人开口就是“仲尼……”,那么气氛就缓和了很多,至少还可以搭个话。

然而,作为儒家的“亚圣”,孟子的表字居然失传了,不仅如此,他十八位弟子中,十五位弟子表字也失传,这在重视表字的古代,很不寻常。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一个问题,孟子到底有没有字?这个问题应该说很好回答,孟子不仅对后世影响巨大,而且在当时就担任过齐国的公卿,是很有名望的人,他不可能没有表字,每天被人“孟轲,孟轲”的叫。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

有人说不对啊,他有字,我刚百度了,孟子名轲,字子舆,百度百科都是这么写的。

实际上,这完全是种谬误。现在流传着两种关于孟子表字的说法,王肃《圣证论》里的“子车”,和傅玄《傅子说》里的“子舆”,这两种说法实际上都是后世猜的。

怎么猜的呢?原来,古人的名和字大多意义相同或者相反,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不就是“名”嘛。于是,后人就想,孟子不是名轲吗,“轲”不就是“车”或者“舆”吗,行,那他的字估计就是“子车”或者“子舆”。

所以说,这完全是后人的推测,没一点历史依据,关于孟子的表字,目前仍处于失传的状态。

出名还是要趁早

那孟子的表字怎么就失传了呢?这得从孟子什么时候开始出名说起。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经游说诸侯,不过他周游列国的时候,已经差不多七十了。所以出去以后,人们称呼他的字都有些不礼貌了。

比如梁惠王,他刚见孟子就称他为“叟”,后来称他为“贤者”,以避免称孟子的名和表字,尽可能体现对孟子的尊重。

在当时的官场上,已经没有任何人能直接称呼孟子的名和字了。所以他的弟子们在写《孟子》时,自然只能尊称老师为“先生”“夫子”或“孟子”。他的表字也就没在《孟子》中被记录下来。

另外,因为儒家有孔子这个“大咖”在,孟子的“咖位”一直没提起来。很长时间里,说起儒家,那就是孔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是在韩非子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

虽说也有些先贤挺给孟子面子,比如韩非子,他在《韩非子·显学篇》里就把孟学纳入“显学”,但也只是简单提到孟子和他的弟子乐正子而已。

到了汉代,太史公司马迁也给孟子立了传,但是对孟子师徒的记载也就几句话。隋唐以前,孟子一直都隐身在“圣人”孔子的光环下,属于可有可无的角色,想起来的时候呢,就拉出来给儒家充充场面。想不起来的时候呢,就在书架子下面吃灰去吧。

柳宗元,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一直到了中唐,孟子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真爱粉”——柳宗元,他逢人就说孟子的好,到哪儿都要给孟子搞搞宣传,孟子这才被封为亚圣,“咖位”日益看涨。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到了宋明时期,苏洵、苏轼、朱熹、王阳明等人也加入了粉丝团,他们逐渐把孟子政治经济核心思想以外的“良知良能”学说发展为心性之学,这才确定了孟子在儒学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大家看,孟子用了几千年才成大腕儿,颇有些历史“励志偶像剧”的味道。这么长的成名史,也就导致人们没能早早记录他的表字。

我的徒弟不配被记住?

师傅混的惨,徒弟们自然也好不到那儿去。孟子的十八位徒弟,要么是有名没字、要么是有字没名,有名有字的只有两位。

虽说孟子游说诸侯的时候,也曾经有过“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的大场面,但那会儿游说这行已经开始“卷”了。只要大小是个人物,都学着打造个人IP,接着就收徒弟、卖课程,去东边演个讲,去西边走个穴。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所以孟子和徒弟们的日子实际并不好过,各种五花八门的“治国成功学”“安邦厚黑术”层出不穷。这就导致长期追随孟子的死忠粉实际很少,绝大多数弟子看到孟子这半死不活的行情,早早就转投别的学派和学者去了。

不光别的学派太能卷,孟子自己的思想也不受待见,孟子总爱宣扬“仁政”,老想着恢复夏商周三代土地公有的井田制,使贵族各按自己的政治身份裂土分封,农民也能耕者有其田,但是他这套理论和大贵族的根本利益完全冲突。所以,他虽然去了不少国家,但是那些国家压根儿就没记录他,更不要说他那十八个弟子了。

另外,他这些弟子们也不争气,不光没混出个名堂来,师傅死了以后,互相之间来往的也少,完全没有他们之间交流来往的记录。因为师兄弟之间,肯定用的是表字来称呼,如果连交往的记录都没有了,那表字就更不可能被记录下来了。

总的来说,孟子和弟子们的表字之所以没有流传下来,主要原因还是在那个时代,他那“民贵君轻”的儒学思想并不受重视,能言善辩、崇尚征伐的纵横学才是主流,法家兵家墨子杨子的日子都比儒家好过。

参考文献:

1、孟子师徒表字失传的原因——兼考孟子五十五章语录的具体记录者,吴天明。

2、推恩保民,发行王道——孟子行道事记,闫阳。

3、从疑古到求真——孟子生平研究述论,李锐。

4、孟子之字考辨,杜克华。

▌来源:中国国家历史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30/1696513027127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