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时间:2024-01-30 04:22:47 来源:网友投稿 编辑:落荒而逃

一位被历史低估的田园诗人——范成大。

引言

提起大宋王朝,历史学家调侃为:“北宋无良将,南宋无良相”,这就是说南宋时期,虽然军事上不给力,特别是“ 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等一系列的政治军事上的败笔出现,使得大宋一片大好江山损失殆尽,大宋王朝走向末路。

即便如此,在文化艺术领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文化的延伸仍然不容小觑。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文化艺术无比繁荣鼎盛的时代,即使内忧外患,南宋时期在文坛仍然活跃着一大批优秀的文化名流。

范成大何许人也?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即今江苏吴县)人。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在他的那个历史时期,就已是有名的诗人。他一生游历各地,见多识广,阅历丰富。所以他的诗歌题材广泛,作品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也比较广阔。其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就是他记录自己异国之旅的“金纪行诗”和后期大量具有归隐风格的“田园诗”。

前者描述了他出使金国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主要描述了山河破碎的悲痛和中原百姓渴望收复故土的心情,也表达了范成大愿意以死报国的决心;

后者主要是他退隐田园十年间创作的,真实的反应了当时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情况,很接地气并极富有乡村气息。

范成大的诗词成就石湖居士的田园诗,具有鲜明的特色,对后人影响深远,从南宋至清初经久不衰。后人有“家剑南而户石湖”之说。可谓“家家都有一本陆游的诗集,户户有珍藏石湖居士的文集”。他能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相提并论,足以证明他的成就和影响。品读他的诗词,风格轻巧,且善用典故,佛典。范成大晚年所作六十多首《四时田园杂兴》,堪称其巅峰之作。近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称之“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词作家。他的词在南宋时期虽然不及辛弃疾那么出名,但其造诣也是可圈可点。由于早年游历金国的经历,并写下很多反映现实的绝句,某些角度来说,他也可以称作一位“地理学家”。

“石湖居士”的诗词风格范成大的诗词早先从“江西派”入手,在后续的学习中,有中晚唐诗风的痕迹,同时他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博众家之所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他出使金国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诸如《青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北方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他的《催租行》、《后催租行》、《缫丝行》、《劳畲耕》等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关心大众凄苦,字里行间表现出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具体生动地描绘出农村景物、田家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具有民歌特色,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田园牧歌画卷。

范成大的代表作品范例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浅显易懂,生动地描写了农民为生活所迫,男耕女织,日夜劳作,小孙子虽然不懂得承担耕田织布的任务,可也仿照大人劳动,在桑树底下刨坑种瓜。诗人在这里歌颂了农民的勤劳质朴的传统美德。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耞响到明。

紧张热烈的劳动场景,跃然纸上,为读者展现出一幅丰收时节的画面。充分表现了农民的喜悦和劳动时的欢快。同时可以看出诗人对劳动有着深刻的体会。

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蝶恋花】

范成大的这首为数不多的田园词,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自始至终有流露出乡村景色人情淳朴宁静和谐,读了令人心醉。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文化。尊崇原创,不忘初心。自古读书本难,行文不易;既然头条有缘,文笔相见。如果您认可“兵法天下”,敬请赞转分享,雅评留言——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奇文共欣赏,疑意相与析】

一位被历史低估的田园诗人——范成大。

引言

提起大宋王朝,历史学家调侃为:“北宋无良将,南宋无良相”,这就是说南宋时期,虽然军事上不给力,特别是“ 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等一系列的政治军事上的败笔出现,使得大宋一片大好江山损失殆尽,大宋王朝走向末路。

即便如此,在文化艺术领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文化的延伸仍然不容小觑。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文化艺术无比繁荣鼎盛的时代,即使内忧外患,南宋时期在文坛仍然活跃着一大批优秀的文化名流。

范成大何许人也?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即今江苏吴县)人。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在他的那个历史时期,就已是有名的诗人。他一生游历各地,见多识广,阅历丰富。所以他的诗歌题材广泛,作品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也比较广阔。其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就是他记录自己异国之旅的“金纪行诗”和后期大量具有归隐风格的“田园诗”。

前者描述了他出使金国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主要描述了山河破碎的悲痛和中原百姓渴望收复故土的心情,也表达了范成大愿意以死报国的决心;

后者主要是他退隐田园十年间创作的,真实的反应了当时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情况,很接地气并极富有乡村气息。

范成大的诗词成就石湖居士的田园诗,具有鲜明的特色,对后人影响深远,从南宋至清初经久不衰。后人有“家剑南而户石湖”之说。可谓“家家都有一本陆游的诗集,户户有珍藏石湖居士的文集”。他能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相提并论,足以证明他的成就和影响。品读他的诗词,风格轻巧,且善用典故,佛典。范成大晚年所作六十多首《四时田园杂兴》,堪称其巅峰之作。近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称之“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词作家。他的词在南宋时期虽然不及辛弃疾那么出名,但其造诣也是可圈可点。由于早年游历金国的经历,并写下很多反映现实的绝句,某些角度来说,他也可以称作一位“地理学家”。

“石湖居士”的诗词风格范成大的诗词早先从“江西派”入手,在后续的学习中,有中晚唐诗风的痕迹,同时他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博众家之所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他出使金国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诸如《青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北方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他的《催租行》、《后催租行》、《缫丝行》、《劳畲耕》等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关心大众凄苦,字里行间表现出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具体生动地描绘出农村景物、田家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具有民歌特色,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田园牧歌画卷。

范成大的代表作品范例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浅显易懂,生动地描写了农民为生活所迫,男耕女织,日夜劳作,小孙子虽然不懂得承担耕田织布的任务,可也仿照大人劳动,在桑树底下刨坑种瓜。诗人在这里歌颂了农民的勤劳质朴的传统美德。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耞响到明。

紧张热烈的劳动场景,跃然纸上,为读者展现出一幅丰收时节的画面。充分表现了农民的喜悦和劳动时的欢快。同时可以看出诗人对劳动有着深刻的体会。

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蝶恋花】

范成大的这首为数不多的田园词,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自始至终有流露出乡村景色人情淳朴宁静和谐,读了令人心醉。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文化。尊崇原创,不忘初心。自古读书本难,行文不易;既然头条有缘,文笔相见。如果您认可“兵法天下”,敬请赞转分享,雅评留言——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奇文共欣赏,疑意相与析】

范成大:一个被诗名所掩的地理学家

作者:再思

在偏安一隅的南宋,有那么一个人,无论在哪个界别混,都是名声响当当的。在政界,是棵常青树;在诗词界,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在书法界,被称“近世以能书称”。那人就是南宋范成大。

但今天给大家说的不是政治家范成大,也不是诗人范成大,更不是书法家范成大,而是地理学家范成大。

01

范成大生于靖康之难的前一年,1126年。一年后金人铁骑踏破了大宋国门,直攻进国都东京,掳走了钦、徽二帝和一干宗室。

范成大家在吴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苏州,没有直面战火,尚可偷得一隅安生之地。他的父亲官至左奉议郎,母亲是蔡襄的孙女、文彦博的外孙女。

幼年的他在父母的教导下发奋读书,十二岁时读遍了经史,十四岁时已能作文写词。

然而,在范成大快乐度过十七岁的人生时,老天爷的折腾开始了。在十八岁时,父母接连亡故,只留下他与两个妹妹生活。

生活还是要继续,范成大选择走父亲的路,参加科举。

范成大在禅寺苦读了十年,于1154年一举中第,时年二十八岁。年少得志,前方一片坦途。此后的十五年里,范成大先后在多个地方任职,取得不错的成效。

这时间段里,范成大的仕宦生涯虽有小挫折,但也算是步步高升。在1169年五月,范成大被召入朝廷工作,为他游走山河大地提供了机会。

02

1170年,宋孝宗命范成大出使金国,承担夺回北宋皇帝陵墓和更改宋帝接受金国文书时礼仪的重大责任。

这是范成大的第一次远游。在这次出游,虽然带着重大的任务,行程也凶险万分,但范成大还是义无返顾地前往。

范成大于六月走出国门,八月渡淮,经过虞基墓、归德府、雍丘县、宜春苑、相州、台城、邯郸、沙河、良乡县、燕山等地方,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每经一处地方,都让他感到难过和心碎。

靖康之耻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此时的中原已被金国占领,繁华的故都东京汴梁已颓败,长满荒草。当来到东御园(宜春苑),被里面寸草不生的荒凉景象震惊了,曾经的皇家御花园落得如此境地,让人悲痛不已,范成大写下了一首《宜春苑》:

狐冢獾蹊满路隅,行人犹作御园呼。

连昌尚有花临砌,断肠宜春寸草无。

苍凉的景色让人悲哀,而当面对居住在那里的百姓见面询问,第一句问的就是宋朝军队还会回来吗,那种痛更是让人刺骨。

看着这一切,作为南宋的使者范成大站在往日的御路上,写就了一首诗词《州桥》:

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失去的国土,百姓的殷盼,都让他感到无力与悲伤。

他想起朝廷的任务,若是国家强大,自己何需此行,百姓又何需年年期盼?

他唯有努力地做好本次朝廷赋予的任务:接回陵寝、更改文书、写好沿途的日记。

范成大从启程开始,细细地记录从宋、金分界线的泗州(根据隆兴和议)进入金国直至金国统治中心燕山(金称中都,今北京市)的全部行程及沿途所见,包括经过的府、县、镇、山、河的名称及距离,还考察了一些名胜古迹以及金中都(今北京市)宫殿的布局。

故国也许回不去,但有幸再次踏上这块土地,范成大下决心用笔细心记录着,带回去,让朝廷、让百姓、让自己铭记着这块失去的家园。

1170年农历九月,范成大历尽艰辛,回到临安。同时带回的,除了一堆北行“日记”书稿外,还有金世宗的敕命——虽然不归还前朝皇帝的陵寝,但同意归还宋钦宗的梓宫。从当时的外交政策上看,也算不辱使命。

回国后,范成大花两个月时间,整理出使金国时沿途写下的笔记,写成一部对后世影响甚大的地理学著作《揽辔录》。

03

1171年,范成大出任静江知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次年腊月七日,范成大从家乡苏州出发他一路南下。

范成大先是乘船经湖州,后在余杭行走两天,再乘舟从富阳出发,到达严州桐庐县钓台,经严州,婺州、衢州、沙溪、贵溪、余干、南昌。

1172年元月十二日,范成大到达临江军,题诗清江台,诗题为《清江台在临江郡圃西冈上,张安国题榜》:

南来富寿冈,形胜此蟠结。

岑竮戴高台,栏槛了风月。

萧滩曳长烟,合草炯残雪。

江流当带横,练练浮木末。

天风来无乡,万里吹醉缬。

登临信奇事,忍冻亦痴绝。

故人春梦觉,遗墨秋蛇掣。

浮云真可咍,{角单}挥觯空阔。

游玩过后,范成大继续前行,经过新喻、袁州、萍乡,于二月初转入湖湘。

在二月第七日坐船在湘江进入衡山县时,被苕荛半空的衡山所吸引。于是逗留两天,前往衡山游玩,写了一首《步入衡山》:

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

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

二月十日,告别了衡山继续溯江而行,途经衡州、永州、全州,于二月二十六日进入桂林界,在三月十日正式到达,并入城交接府事。

范成大这段旅途共历时四个月共125天,行程三千多公里。途经之处,在游览之余,记录风俗风景与人情,写诗吟词记所闻。

后来,在广西任职时范成大将一路所行所见的游记,编纂成册,取名为《骖鸾录》。

04

1175年,范成大迁四川制置使。但当时吐蕃、青羌数次侵扰边境黎州,南宋军民烦不胜烦。于是范成大向宋孝宗上书,指出应当多拨银两用于抓紧练兵,并多多修筑作战所用堡寨。

孝宗深以为然,赐钱四十万缗,而范成大还没到制置使任上就被调任为管内制置使,负责此事。范成大深感皇恩,他知人善用,为朝廷招募了大批英才投入到增强边境防范中,以此对抗外族来犯,保一方国土安宁。

1177年五月,范大成离任,从成都万里桥出发,取水路而下,准备回临安(今浙江杭州)。

作为一个爱好观赏地理、风景、古迹的诗人,这次旅程正是游览沿途名胜古迹的又一次好机会。

五月底出发,沿岷江行走,六月底来到青城山,范成大宿丈人观,观玉华赏孙太古古画,游上清宫。

当他在青城山最高峰远眺雪山,还见到了难得一见的青城圣灯,为此他写下《最高峰望雪山》一诗:

大面峰头六月寒,神灯收罢晓云班。

浮空忽涌三银阙,云是西天雪岭山。

六月登上大面峰十分寒冷,但看到神灯及五彩缤纷的云霞,让他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范成大告别青城山以后,一路游玩了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三峡、洞庭湖、赤壁、黄州、庐山等风景名胜,对这些名胜之地的美好面貌全部细心记下来。在一些地方,范成大还赋写了诗词,以歌颂其美丽神奇。

五月出发,十月到达了临安,一路行程,走走停停,范成大用了五个月的时间。

作为地理爱好者的范成大,在这五个月程里收获最大的是用每天用日记记录着每处大自然的神奇。后来范成大将这些日记整理成了《吴船录》,又一部地理游记诞生了。

05

1181年,朝廷召回范成大,任命他为端明殿学士兼建康知府,命他赈济灾民,应对蝗灾。范成大不辱使命,每件事都完成得很好。

但过度的劳累导致他染上了风眩的毛病,精神大不如前。1183年,范成大因病请求致仕,但孝宗不舍得放他离开,直到第五次上书才同意他辞官归乡。

晚年的范成大回到了苏州,全身心享受平静闲适的生活,描绘家乡风光,《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春水、鹅、绿草、画舫、农事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田园生活,让人心醉,也让范成大对这样苏州田园生活神往不已。

因此,宋孝宗及其子宋光宗多次希望重新起用范成大,范成大是不愿意再重回朝堂的,但禁不住皇帝的一次次召唤,也曾短暂地任过福州知州、太平州知州等。

后又再次请求致仕回苏州。因为范成大生于苏州,长于苏州,对自己家乡苏州有十分浓厚的感情,即使在入仕后四处游宦,仍是心系苏州。

范成大隐居苏州后,在前人的书籍基础上,对苏州的风土人情进行整理,并增加一些新鲜的事儿,于1192年编制成其家乡苏州独有的地理学著作《吴郡志》。

《揽辔录》、《骖鸾录》、《吴船录》和《吴郡志》四本地理游记及著述的出现,贯穿了范成大整个游官生涯。这四本书的诞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范成大:既是一个严谨的地理学家,也是一个富有情趣的诗人。

作者简介:再思,一个喜欢看古代文学、历史,追寻历史人物足迹的写作人。

范成大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描写农村寒食节的诗,乃是一幅画

古代诗人就是如此,对于眼前所看到的这一切,都会自觉地用诗歌的体裁来表达出来。或许在当时的他们不过是随意而为,但是对于今天的我们研究古代社会风俗却有极大的帮助。

比如从这些古典诗词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风土人情;从这些古典诗词当中,我们也可以晓得不同地域之间的风俗变化;从这些古典诗词当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独特的文化体系。

在社会文化发展的今天,寒食节似乎越来越不受重视。一方面这个节日和清明节几乎存在重叠,另外一方面寒食节是要求禁火的,这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不过在古代社会当中,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而且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更代表了国人的价值观念。

今天我们所带来的这一首古诗,就是描写宋朝时候的寒食节的景色。作者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而且非常擅长描写农村的景色。尤其是这首反映农村寒食节的40字古诗,就好像一幅风俗画一般,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寒食郊行书事》,作者是宋代非常著名的诗人范成大。范成大和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很多的诗歌都是反映农村生活的,而且追求现实主义,很有中唐白居易诗歌的风采。

这首古诗就是诗人对寒食节所看到农村风情画的描绘。诗人在“野店”酒馆喝完酒之后,行走在遍地垂柳的小河岸边上。在他的视野当中,看到了“荒祠”荒废的祠堂,也看到“苦竹”伞柄竹在这里丛生。

再看河流之中,“鹭”眼睛盯着“芦箔”也就是差在河流中捕捉鱼蟹的网罗,寻找机会饱餐一顿。在看林中的小鸟,“啄纸钱”,在春风吹起之时,正在啄食不知谁家上坟用的祭品。春天清明节的时候就是如此,很多人都来祭祀亲人,而这祭品,有不少都成为了小鸟们的口中餐。

接下来的两句则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老太太引领着浓妆淡抹的女孩子,而小伙子则是搀扶着烂醉如泥的老翁。女孩子浓妆淡抹或许是准备相亲了,而小伙子扶着老翁,则是因为寒食节不得生火,只能是到“野店”饮酒了。

如此的农村景象让诗人很是感慨“时节好”,毕竟这种慢节奏的生活,让他感觉到农村生活的自然和谐。每一个人都活出了最为快乐的生活,究其原因,“应为去年丰”,还是因为去年大家的收成都不错。

范成大的这首古诗,其实就是描绘的寒食节之时,农村的一幅风情画作。无论是这里的生物,还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颇有几分趣味。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30/169624615940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