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的意思怎么理解(礼貌的意思)
真爱无敌——田一可说《论语》之温良恭俭让-10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问子贡:咱们老师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求来的呢?还是那个国家的君主主动来告诉咱们老师的呢?子贡说:咱们的老师是靠温、良、恭、俭、让的态度来取得的。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田解——
北京大学的李零教授,把“闻”和“问”对比着来讲。“闻”是你说我听,“问”是我问,你答。一个被动,一个主动。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禽问子贡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咱们老师到了一个国家,那个国家的国君把国家的政事跟咱们老师讲,是老师求着人家,还是人家主动跟老师说的?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意思就是说夫子是用温、良、恭、俭、让的方式,得到国君主动跟老师交谈的机会,这跟别人的求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先说说“温”。
在沟通中温和的态度很重要。
您不在导演别人,别人就在导演你。我讲过,您对别人的态度,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您的微小改变能让这个世界发生重大改变。那么其实孔子讲的温、良、恭、俭、让,就是一种导演,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别人,那么别人就会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你。
闻章老师写过一本书,叫《把握未知的命运》,这本书的影响力很大,传播很广,我也是这本书的受益者。有一次河北报业集团的一位领导,他的司机来给领导送东西,发现领导的桌子上正好扣着这本书,然后他就翻开来看了看,这一看,他如获至宝,就问领导这书是从哪来的?领导说:“这是闻章老师写的。”于是这个司机就去找闻章老师要了这本书。闻老师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本书,他说我现在遇到一件事,这件事要么得打一架,要么就得打官司,而这本书上说的好多道理,可能对我有所帮助。
闻老师就问他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司机说:“我外甥开了一个印刷厂,有一次我在外面吃饭,遇上了一个老板,这个人正好有一个六七万元印刷的活,人家给我了3万元定金,后来印出来了,他说印得不行不给钱。我找他五六回了,他都不给尾款,而且说话还特别难听,所以说我现在要么就是这几万元钱我不要了,跟他打一架,要么我就跟他打官司把这笔钱要回来。
闻老师说,第一你要好好看看这本书,第二你回家拿两张A4纸,你把对方的好写一写,再想想自己的不好也写一写。司机回去后,到了第三天,他又来找闻章老师,并且不停地感谢闻老师,说道:“您真是救了我一命,我要跟他打一架没准得出人命,您让我写的这两张纸,一张写我的不好,一张写对方的好,写完之后我觉得自己对不住人家。第二天司机就去找那个老板了,一进门,那个老板以为他又是来要钱的了,说:“你来干吗?”这司机一见了人家,就深深九十度一鞠躬,说道:“大哥,我今天是给您来赔礼道歉的,这个活我给您印坏了,我赔,我不要钱了。您给我的3万元,我也还给您,我耽误您的事了,您说您与我萍水相逢,您那么信任我,可是我却那么不懂事跟您发生这样的不愉快,我真不是人,您一定大人不记小人过,别跟我这种人一般见识。”他这么一道歉,对方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说道:“怎么能不给你钱呢?你看这个能用,这个也能用,就这个不能用,你就把不能用的那些,重新印一下就可以了。”结果是印的不好的重印,最终对方非常满意。后来,司机跟这位客户还成为了要好的朋友,并且这位客户一年给他几十万的印刷活。您看,是不是温和的态度就能换来温和的态度?
第二个,“良”。
朱熹解释为:易直。张居正解释为:良而易直,无一些矫饰。易直,平易正直,也就是光明纯良的本性。
第三个,“恭”。
恭是什么?就是庄敬,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我们出席重要场合,都得梳洗打扮,专门理发、刮胡子,因为这些细节很重要,能看出来你的内心有没有对别人的敬重。
我讲一个故事,你就能体会其中的作用。
有一个总统领着孩子,在公园里遛弯,遇上一个乞丐,乞丐上来之后恭恭敬敬地对他九十度鞠躬,说道:“总统先生,您好!”总统整理了一下衣冠,也深深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甚至比乞丐弯得还要深一点。这个孩子就问自己的总统爷爷:“他只是个乞丐,您有必要这么对待他吗?”总统说:“我不允许一个乞丐比一个总统更有教养。”
“恭敬别人,庄严自己。”所谓的恭敬不只是恭敬领导、恭敬大腕,即使是对一个普通人也要恭敬,对每一个人都要有恭敬之心。从内心恭敬,由于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内而专静纯一,就是良。外而整齐严肃,就是恭。求人家办事,拜访客户,如果你穿得邋邋遢遢,不像一回事,你可能就会影响办事的结果!
第四个,“俭”。
我认为“俭”不是节俭地过日子,而是沟通控制有度。您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说起话来没完没了,对方都听得打哈欠了,他还聊得兴致勃勃。对方出于礼貌,也不好意思打断他,这就是不俭。
俭是什么?在《论语》里有一句话:“以约失之者鲜矣!”约就是控制,因为控制有度,所以问题很少出现。
学篆刻时,老师有这么一句话:“宁使刀不足,不使刀有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篆刻的时候要一直把力气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控制不好,刀子过猛了可能会扎到手。实际上“俭”就是控制,学京剧的时候老师教过我:平时吊嗓子的时候,嗓子要尽量放开,调门可以高一点 。但是真正到正式场合演出的时候,嗓子就得收着点儿,调门稍微低一点点,声音控制的自由度就高一些,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演唱效果。
最后,“让”。
让的核心是谦逊,谦是谦虚,逊是低头。孟子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我们经常讲忍,但是忍只是一个浅层次,真正达到礼的层级的是“让”。下面讲一个桐城的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的这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这一让反而对方不好意思了,对方也让出三尺,这一让就让出风格,让出境界来了。
总结一下就是在沟通中要秉持:
温和的表情;
纯良的本性;
恭敬的态度;
俭约的表达;
以对方为中心的出发点。
如何才能做到温、良、恭、俭、让呢?它的标准是什么呢?那就看你和对方的沟通,是不是让对方感到舒服,让对方感到如沐春风。我用杜甫的一句诗来总结一下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可心语:看一个人是不是有修为,关键是看他与你交往的时候是不是让你舒服。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25/1696260063113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