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谥号和庙号(李世民谥号)

时间:2024-01-25 03:04:50 来源:用户分享 编辑:孤僻成性

弑兄逼父的李世民能用“孝皇帝”谥号,杨广也能用“明皇帝”谥号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杨广吊死江都之后,按照礼制应该有一个庙号和谥号。洛阳的皇泰主给了杨广一个隋明帝的谥号,李唐王朝给了杨广一个隋炀帝的谥号,夏王窦建德给了杨广一个隋闵帝的谥号。在李渊一统天下之后,杨广的谥号一直以“隋炀帝”行之于世,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按照李唐皇室给杨广的谥号,杨广似乎是一个大大的坏蛋。历史上的杨广,真的像李世民家族说的那么坏吗?

李渊剧照,感谢原作者

杨广这个人,是一个矛盾结合体,他的理想就是要建立一个“远迈周汉”的强大帝国,他为了自己的理想,驱使万千百姓赴汤蹈火。百姓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成就了杨广的四大历史功绩。

杨广的第一个历史功绩,就是一统天下,结束了从三国时期开始的乱世。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虽然有三家归晋的短暂一统,但是很快就又分崩离析了。在从三国到北周的几百年里,华夏大地一直处在军阀混战的局面。隋文帝开皇八年,杨广为行军大元帅,带领大军南下平陈,一举结束了数百年来分崩离析的局面。这时的杨广还是晋王,他为中国统一所立下的功勋,丝毫不亚于日后的秦王李世民。

隋文帝剧照,感谢原作者

杨广的第二大功劳,就是“北却匈奴”。这句话典出《隋书》对杨广的评价,匈奴是古代中原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这里的匈奴,主要是指突厥。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刚刚率兵平定南方,大隋就遭到了突厥的进犯。隋文帝命令杨广为主帅,一举击退突厥。“南平吴会,北却匈奴”两大功绩,是杨广战胜杨勇成为太子,并且登上大隋皇帝宝座的最主要筹码。

杨广登基称帝之后,一直对北方游牧民族,也就是《隋书》的匈奴,采取抚剿并用,恩威并施的策略。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匈奴人听话,就给糖吃。不听话,就揍他丫的。杨广的这一套策略,后来也为李世民所用。李世民对待匈奴,也是听话的给公主和亲,比如吐谷浑可汗和亲弘化公主。不听话的就揍他丫的,比如颉利可汗就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杨广当政期间,这套策略非常奏效,北方游牧民族相对来说都比较老实。

李世民剧照,感谢原作者

杨广登基称帝之后,干了两件弊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一件就是挖运河,大家都知道京杭大运河是杨广挖的。其实除了京杭大运河之外,著名的永济渠也是杨广挖的。这两大水利工程,时至今日依然在福泽华夏大地。京杭大运河和永济渠福泽中华千余年,但是让当时的老百姓苦不堪言,以致于百姓纷纷揭竿而起,严重动摇了隋朝的根基,可谓是“弊在当代”。

杨广干的第二件“弊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情,就是征高丽。杨广打高丽,不是心血来潮,而是高丽人先“侵轶辽西”,杨广决定举国之力,一举打服高丽。征高丽打得很苦,最后还是失败了。杨广征高丽失败了,李世民征高丽也失败了,但是杨广和李世民征高丽,严重的削弱了高丽的国力,才有了李治征高丽的胜利。

杨广剧照,感谢原作者

杨广的功劳是很大,但是缺点也很大。他最大的缺点,就是把民夫不当人,而是当成牲口使唤。按照《隋书》的记载,杨广为了“远迈周汉”伟业,征发了几百万民夫修造了十三项大工程。这些被征发的民夫“死者十之五六”,一半以上的民夫死在了工地之上,这是《隋书》原文。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生活在隋朝大业年间的百姓,是多么的悲惨啊。

杨广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听不得不同意见。杨广把民夫当牲口使唤,御史大夫张衡(不是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看不下去了。张衡对杨广说:“这些年劳役太重,百姓们实在是太苦太累了,请陛下怜惜百姓,让百姓稍微休息一下。(比年劳役繁多,百姓疲弊,伏愿留神,稍加抑损)”

杨广剧照,感谢原作者

张衡这话,说得多好啊。只可惜,杨广非但不听张衡的劝,还找了一个借口杀了张衡。因为不同意见被杨广杀掉的大臣,还有宰相高颎、大将军贺若弼、尚书宇文弼、大才子薛道衡。杨广不把民夫当人看,还动不动就杀提意见的大臣,最后众叛亲离,吊死江都,从这个方面来讲,杨广肯定当不起“明”字谥号。

皇帝的谥号,一般都是子孙给先皇的,子孙一般不会说先皇坏话,还会给先皇一些名不符实的美谥。比如李世民的谥号就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的庙号是太宗,他的谥号太长了,但是我认为那个“孝”字明显名不符实。李世民弑兄诛弟,逼父皇李渊让出皇帝宝座,这样的人品,怎么也配不上“孝皇帝”谥号吧?

李世民剧照,感谢原作者

依王某愚见:杨广的功劳确实配得上“明皇帝”的谥号,但是人品确实不好。谥号这东西,本来就是子孙给先皇的溢美之辞。既然弑兄逼父的李世民都可以用“孝皇帝”谥号,杨广的子孙给杨广一个“明皇帝”的谥号,也是没有问题的。

参考书目:《资治通鉴》《新旧两唐书》《隋书》

版权声明:本人已和版权公司签约,未经授权转载者,本人将委托版权公司投诉维权。

为何我们叫李世民为唐太宗,而不是某某帝或年号?没有办法

文/史小二记

最近在读历史、写历史文章的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关于皇帝的称呼,就我们来说。

汉隋的皇帝,我们爱称某某帝,如汉武帝;

汉武帝

唐宋的皇帝,我们常叫某某宗,或某某祖,如唐太宗、宋太祖;

明清两代的皇帝,我们直接称呼年号,如康熙皇帝;

以李世民为例,有人感到奇怪,为什么我们称他唐太宗,而不是叫唐文帝,或者贞观皇帝?

实际上,仔细观察皇帝的称谓,你会发现:

第一,称帝,是称他的谥号;

第二,称宗或祖,是叫他的庙号;

总结出来规律:汉隋皇帝称谥号,唐宋皇帝叫庙号,明清则是年号。

唐太宗

所谓谥号,是指盖棺论定,评价人生前的功过是非,以此来高度概括他的生平,或褒,或贬,或同情。如文则是褒,属于美谥,表扬类谥号。而隋炀帝的炀则成恶谥,批评一类。思、憨等成同情,为平谥。

谥号从周朝开始,形成制度。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因为涉嫌“子议父,臣议君。”作为皇帝,怎能让别人随意议论呢?所以,秦始皇干脆直接废除。而西汉又给恢复了。

一直到隋朝,这个时期的谥号简短,一字、两字便成。我们熟悉的刘彻,谥号“孝武”,刘秀谥号“光武”,曹操谥号“武”,司马炎谥号“武”,宇文邕谥号“武”,杨坚谥号“文”。

武皇帝曹操

汉武帝、光武帝、魏武帝、晋武帝、周武帝……谥号重复“武”字,这是个麻烦。而且唐开始,谥号字数膨胀,长度被加长了。李世民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反正有什么好字,尽管往身上贴。

所以,不得不找另一种称谓来代替谥号。那就是庙号!

皇帝驾崩后,会供奉在宗庙里,受人祭祀,这时所用的名号就是庙号。但庙号是不会轻易给的,非大功大德不能拥有。值得祭祀,才有庙号,才长久立庙。如汉景帝刘启,便没有!

汉景帝

自三国起,庙号泛滥……由于谥号字数膨胀,皆为美谥,庙号又成评价的标准。开国立业称太祖,将祖业发扬光大则是太宗,守成令主则是世宗,光是守成,则哲宗、显宗……有心中兴,但无力,那就叫肃宗。

等等,至于为什么康熙捞了个圣祖?圣祖是重新打天下。呵呵哒!很悲剧!很无奈!称呼的人多人,有人混淆了。

于是,又不得不找另外的称谓来称呼皇帝——年号。

年号始于汉武帝,以此来纪年,表示年份。不过,皇帝怎么高兴,怎么来。若天降祥瑞,必改年号,出现外忧之事呢,也改年号。总之,一个君王在位时期,至少一个,多则几十个,并不固定。

康熙

​到明清,年号几乎固定了下来。既然无法用谥号、庙号,那就用年号吧。

以上就是皇帝称呼的演变过程,所以,刘彻叫汉武帝,李世民还是得称唐太宗,四爷则为雍正!

每天带来精彩历史内容,我是史小二记,欢迎您的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25/169624659243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