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升油等于多少斤(24升等于多少斤)
无糖饮料可以减肥?这样喝,小心越喝越胖!
在炎热的夏天,除了空调,似乎没什么比得上一瓶冰汽水更解暑了,可想了想刚刚立下的减肥誓言,看着满是热量的饮料,真是纠结。
但幸好有无糖饮料,用甜味剂代替高热量的糖,让人在享受甜味的同时,不用担心喝下太多热量,美味又减肥!
可是,无糖饮料真能减肥吗?
并不能,无糖饮料没有那么神奇。
无糖饮料来历
在1952年,世界上第一款无糖饮料No-Cal诞生了。
不过,这款饮料其实是专为糖尿病患者开发的,它采用了人造甜味剂“甜蜜素”代替真正的糖,但并不是一款面向大众的“减肥”饮料。
这款饮料的目的是让糖尿病患者们不用冒着血糖爆表的风险,也能尝到渴望已久的甜味。
但是,精明的商家可不会就此罢手,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无糖饮料的新市场。
因为不含糖,一瓶饮料中的热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不就意味着喝再多也不用担心长胖吗?
于是饮料商们纷纷抓住了这一商机,开始生产自己的无糖饮料,无糖饮料一下子风靡起来,一些品牌饮料纷纷出现在市场上。
而且,商家们也刻意强调自己的无糖饮料既甜又没有什么热量,喝这样的饮料不会让你长胖。至此,人们把无糖饮料跟减肥、保持身材这样积极向上的观念关联起来了。
其实,根据我国2011年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标注“低糖”的饮料中含糖量应少于等于每100毫升5克,标注“无糖”的饮料中含糖量应低于每100毫升0.5克。
低糖饮料的含糖量一般低于普通碳酸饮料的一半,而无糖饮料中的游离糖含量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含糖饮料相比,选择低糖或无糖饮料有利于控制游离糖的摄入。
现实并不美好
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跟踪观察,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或者说是一个噩耗:“喝无糖饮料的人比不喝无糖饮料的人更胖”。
例如一项为期8年的研究发现,喝无糖饮料的人长胖的风险是不喝无糖饮料人的两倍。
另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也发现,喝无糖饮料的人比不喝无糖饮料的人BMI指数高0.8,腰围粗2.6厘米,并且腹部肥胖的概率比不喝无糖饮料的人高36.7%。
怎么会这样呢?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Christopher Gardner)做出了解释,喝无糖饮料会让人产生一种想法:“既然我都喝无糖饮料了,那我晚上多吃个冰淇凌也没啥”。这种想法,可能会让喝无糖饮料的人不知不觉中又把少喝的热量补回来,甚至会吃得更多。
如果仔细观察这些研究的数据,你也能发现一些端倪。
前文提到的两篇文献中,常喝无糖饮料的人在实验最初,就比不喝无糖饮料的人胖了。这些人可能饮食习惯就很不健康,喝无糖饮料是他们采取的“补救措施”。
其实,只要你能控制住自己想吃的欲望,用无糖饮料代替含糖饮料,真的能帮你控制体重。
例如,一项为期18个月的研究发现每天喝一瓶无糖饮料的儿童BMI指数比每天喝一瓶含糖饮料的儿童增长得更慢。
一项为期6个月的实验也发现,在减肥时,用无糖饮料来代替含糖饮料,也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可以敞开了喝?
只要能管住我自己,就每天12瓶无糖饮料?呃,这也不太好……
201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大量摄入无糖饮料中常用的一种甜味剂“阿斯巴甜”,可能会引起老鼠肠道微生物群落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肥胖和代谢疾病。
当然,这个“大量”意味着我们一天需要喝下8瓶(4.24升)的无糖可乐。如果偶尔喝一两瓶,并没什么问题,但你要是一天12瓶,那可就不太妙了。
另外,无糖饮料可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无糖饮料一般使用的是代糖,加入的是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赛蜜等之类的甜味剂,这些甜味剂的甜度是白糖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如果经常摄入大量甜味剂,也可能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老人、孕妇、小孩的危害更明显。
结论
如果你饮食习惯健康,偶尔喝一点无糖饮料确实能减少你摄入的热量。但是如果你本来就非常贪吃了,妄想喝几瓶无糖饮料来减肥,还是醒醒吧。少吃多动,这才是你该做的。
作者:田达玮
审核:张娜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副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来源: 人民网
单位换算表·小学数学常用公式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单位换算表)
1.长度单位换算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
3.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
4.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公斤
.
5.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
6.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记录我的2023#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在岛屿读书#
注意!即将上涨
10月18日早盘,国际油价继续小幅上涨,而国内油价“第20次”调价,将在本周五晚上12时开启(10月22日24时),预测油价将再次上调,当前统计涨幅已超过2毛,国际油价不断上涨,恐怕涨幅会继续增大,朋友们提前加油!
10月18日,第6个工作日,国内油价周期统计,累计上调280元/吨,折算为上调0.22-0.24元/升,50升计算将多花11元左右,调价时间为:10月22日24时!
【国际油价】周一(10月18日)早盘,国际油价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69美元,每桶82.42美元,涨幅0.83%;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47美元,每桶85.33美元,涨幅0.55%。
新晚报综合今日油价查询、昌吉日报
来源: 新晚报
国内成品油再上调 加满一箱50升92号汽油将多花2元
8月23日2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微幅上调。据国家发改委消息,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上调55元。折合成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及0号柴油分别上调0.04元、0.05元和0.05元。
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已进行17次调整,其中9次上调,2次搁浅,6次下调。本计价周期以来,原油均值环比微幅上涨,本轮汽柴油零售限价上调窗口或压线开启。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高青翠指出,油耗方面,此次零售限价落地后,消费者用油成本略有增加。以油箱容量在50升的家用轿车为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较之前多花2元。
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8升的小型私家车为例,到下次调价窗口开启之前的时间内,消费者用油成本将提高3元左右。物流行业支出成本同样有所增加,以月跑1万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升的重型卡车为例,到下次调价窗口开启之前的半个月内,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提高89元左右。
8月中旬以来汽、柴油价格走势较此前转弱
国投安信期货分析师王盈敏对贝壳财经表示,从供应方面来看,7月以来国内炼厂开工率明显提升,截至目前主营炼厂开工率为近五年绝对高位水平;独立炼厂开工率处于同期偏高水平,其中山东独立炼厂常减压装置利用率处于近五年同期中位水平。全国炼厂汽油周度产量约为345万吨、柴油周度产量约为426万吨。
汽油需求方面,暑期出行旺季已接近尾声,近期因原油价格攀至高位后呈现上行乏力迹象导致下游采购汽油操作节奏放缓,但高温天气下汽车空调用油支撑仍在;柴油需求方面,截至8月20日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达108,同比有改善迹象;随着南方梅雨季收尾工矿基建开工恢复与沿海开渔季到来,柴油季节性需求提升,但市场提前补货阶段性完成后大单采购操作减少,独立炼厂近期连续多日产销率未过百。
从库存方面来看,汽、柴油近期均呈现出独立炼厂、主营炼厂均累库,社会库存小幅下滑的特点。主要因前期市场情绪升温下贸易商提前开启补库,透支了旺季涨幅,而终端需求实质性好转前贸易商多以消库为主。综合来看,汽、柴油商业库存均环比上涨,尤其柴油库存上涨较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8月中旬以来汽、柴油批发价格小幅下滑,其中汽油降幅小于柴油,山东地方炼厂92号汽油与0号柴油价差由此前缩窄转为扩大。
王盈敏认为,原油价格触顶回落后,从成本端对汽、柴油价格的支撑转弱,是汽、柴油批发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此外国内新一批出口配额较预期延后加上柴油需求恢复力度较弱亦打击中下游操作积极性。但考虑到传统旺季即将来临,后续关注原油走势及第三批出口配额发放进展,不排除追加汽、柴油出口量的可能,届时价格或仍有阶段性上行空间。
国际原油价格进入高位震荡
对于后期原油价格,招商期货原油分析师安婧指出,三季度,需求端有旺季和中国复苏支撑,而供应端增量却被欧佩克减产抵消,因此大概率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短期关注美国汽油需求是否回升,柴油裂解利润能否维持强势。此外,关注油价与美元的负相关性。
中信期货商品研究部副总监桂晨曦表示,中国原油期货近期表现强于海外,一定程度体现国内原油需求较强局面。七月中国原油炼厂加工量同比增加17%,为历史第三高位水平。而七月美欧油品需求相对偏弱,内外差距显现。
从目前库存估值来看,80-90美元区间相对合理,暂不支持上行至90以上。如果下半年维持去库进度,可能以时间换空间,进一步抬升估值,但长期估值或有上行空间。短期油价经过连续数周上行,原油价格升至年内高位,可能在此区间盘整。
创元期货原油研究员金芸立认为,整体看,基本面利好提供强支撑,主要体现在三季度供需缺口预计200万桶/日以上,宏观利空有限,油价维持偏强运行。近期内外盘原油走势分化严重,上海原油(SC)盘面显著强于外盘,内强外弱的主要原因在于,SC交割的中质油,纽约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质原油(WTI)交割的轻质油,中东减产导致中质油紧张,中质显著强于轻质,国内近月合约走强和仓单减少有关。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赵琳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23/16962465934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