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哪位人物(寒食节是为了纪念)
清明与寒食的关系,你知道多少?
新华社太原4月5日电(记者王菲菲 唐诗凝)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最初只作为时令与物候变化的标志节点被人们所认知。清明从节气发展成为节日,寒食节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自古以来,寒食和清明就在时间上相近、内涵上相融,密不可分却又不尽相同。其中的关系你了解多少?
寒食节缘何而来?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志强说,寒食节在农历冬至后105日,推算下来通常在清明前一二日,家家户户禁火、冷食。寒食节因而又被称为“禁火节”“冷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前后绵延两千余年。
寒食节的起源普遍认为有两种。
其一源自远古改火习俗。唐志强介绍,古时火种来之不易,为保证老百姓日常用火之便,往往将火种保存,使其昼夜不熄,但人们相信火是有生命的,火是会新陈代谢的,因而每年寒食之期,需将去年保存的旧火种熄灭,待到清明之日,再换新火,此谓“改火”,寓意万象更新。
其二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相传介子推追随晋献公之子重耳流亡他国十九年,在其继位后不求功名利禄,与老母归隐山西绵山。晋文公重耳为迫其出山而下令放火烧山,怎奈介子推坚执不回,抱树而亡,留下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悲痛万分,为缅怀介子推,他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下令民间禁火、只吃寒食、祭扫坟墓。
清明扫墓与寒食节有关?
介子推的故事历代流传,赋予了寒食节更厚重的人文底蕴,寒食节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用面造枣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子推燕”是寒食节中最具代表的食品,“柳与‘留’谐音,燕在山西介休方言中读作‘念’,其留念追怀之意就此得来。”介子推传说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杜国华说。
寒食祭祖在唐代以前被视为“野祭”。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节扫墓的习俗得到官方正式承认。
由于寒食和清明在时间上相连,为方便官吏在寒食节扫墓,唐代时两节合并休假,节俗也逐渐融合。据《唐会要》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清明如何后来居上?
“寒食熄火,清明生火。前者祭亡,后者佑生。寒食与清明在内涵上紧密呼应。”唐志强说。
寒食节在唐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习俗众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禁火习俗日渐淡漠,清明节地位逐步上升。宋代《岁时广记》中清明节已作为一个独立的类目出现。关于清明的记载逐渐增多,“祭祀先人、踏青赏春、催护新生”的节日内涵也被固定下来。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常嗣新认为,寒食融入清明,丰富延展了清明节的节日内涵,“围绕一个故事:介子推,推出一种食品:寒食,延伸一种理念:忠孝。”他说。
如今,清明不仅有着节气与节日的“双重身份”,更有着庄严肃穆和清新活泼的“双重性格”——“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成为清明节的两大主题,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古文观止·第12讲|《介之推不言禄》:寒食节由何而来?
《左传》
音频 | 严鼎
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
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解说文稿
晋文公当公子时,因为骊姬之乱,亲兄长申生自杀,弟弟晋文公重耳被迫流亡十九年,在这期间追随的臣子一一离去,只剩下五位谋士誓死追随,介之推就是其中之一,在缺少食物的时候,晋文公吃不下粗粝的食品,介之推割股奉君,并告诉君上是飞禽的肉,晋文公饱餐了一顿,但是后来看见介之推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才知晓实情。
就这样,重耳在外一共流亡了19年,介之推等几人也陪伴了19年。19年啊!大家都成老头了,介之推的年龄不清楚,重耳这时已经60出头了。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主子得势了,就要对追随者们论功行赏,几人争论不休,都自表功劳,介之推不愿争,干脆跑回老家,背起老娘住到山上去了。
这就是故事的上半句:“介之推不言禄”,就是不争功劳,不争好处。
用介之推自己的话说就是:“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他认为:晋文公继位得益于上天的安排,而居功求封的行为形如欺骗,偷取别人的钱财尚且叫他盗贼,何况是贪取上天的功劳作为自己的功劳呢?
故事的下半句“禄亦弗及”,就是说晋文公遍赏功臣,当时跟随他流亡的人都得到了重赏,甚至在翟国卷跑财物的那位也得了赏赐,却忘记了介之推,忘记了他的无怨付出。
有人为介之推打抱不平,晋文公便派人来找,介之推不接受,晋文公又亲自前来,介之推躲进山里不与之相见。有人就给晋文公出了个歪主意:放火烧山,烧得介之推没地儿藏了,就会出来相见了。晋文公果真点火,大火烧了三天才灭,没看见介之推出来相见,倒是找到了介之推的尸体——抱树而死。而介之推脊梁后面的树洞里藏着一首写在衣襟的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这首诗是介之推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写给晋文公的耿恳之言。晋文公把介之推被焚的三月五日定为寒食节,纪念这位不禄至孝的贤士。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注释】
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
介之推 :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
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
二三子: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子是对人的美称。
【译文】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在惟独国君还在(人世)。惠公、怀公没有亲信,(国)内外都抛弃他们。天没有(打算)灭绝晋,(所以)必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谁呢?上天实际已经安排好了的,而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却认为是自己的贡献,(这)不是欺骗吗?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更何况贪图天的功劳,将其作为自己的贡献呢?下面的(臣子)将罪当做道义,上面的(国君)对(这)奸诈(的人)给予赏赐。上下互相欺瞒,难以和他们相处啊。”
按照介之推的说法,晋文公回国的时候,晋献公的九个儿子,如今就剩下一个了,晋惠公和晋怀公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就算是有,人们也都很讨厌他们。只要上天还不打算让晋国灭亡,就一定会有人继承国君的位置,这个人除了重耳还能有谁?
也就是说,在介之推看来,自己虽然追随晋文公流亡十九年,而且人们还传说自己有割股奉君的举动,可在晋文公回国即位这件事上实际上是没有功劳的,那功劳都是上天的。自己明明没有功劳,却非要说功勋卓著,还非要借此讨要封赏,那不就是在“贪天之功”吗?你偷别人个东西还要被人骂成是小偷,如今你要偷上天的东西,这又该怎么定性呢?
更让介之推看不惯的是,和自己一起跟随文公流亡的那些人,他们不仅认识不到这一点,还在为能够无功受禄而沾沾自喜。国君明明知道他们是在欺诈,可还要假装不知道,还要由着他们胡闹,还要对他们大肆封赏,这到底是缺心眼儿呢还是缺心眼呢还是缺心眼?上下级之间互相蒙骗,演戏演到让人恶心,他们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都是一帮什么人啊?就这么一帮人你别说跟他们相处了,你就是跟他们晒一个太阳都觉得丢人!就因为这个,在大家都在为能够成功回国而弹冠相庆的时候,介之推一个人偷偷地溜了,而且任他的母亲怎么劝都不回头。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注释】
怼(duì):怨恨。
诬:欺骗。
文:花纹,装饰。
【译文】
他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要求赏赐呢?(否则)这样(贫穷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谁呢?”
回答说:“责备这种行为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况且说出埋怨的话了,(以后)不能吃他的俸禄了。”
他的母亲说:“也让国君知道这事,好吗?”
回答说:“言语,是身体的装饰。身体将要隐居了,还要装饰它吗?这样是乞求显贵啊。”
他的母亲说:“(你)能够这样做吗?(那么我)和你一起隐居。”便(一直)隐居到死去。
介之推的老妈看别人升官发财,没儿子什么事,就对儿子说:你是不是也去求个官啊?你要不去,咱娘儿俩饿死了,可怪不得别人。
介之推说:我明知道居功求赏是不对的,还去邀功,岂不是错上加错?何况我既然已经抱怨国君,再去吃他的粮俸,我觉得丢人。
老妈说:就算不求官,去说一说让国君知道你的委屈,总是可以的吧?
介之推还是不干,他说:言语不过是人身上的装饰。我这个人打算退隐,身体都不想在他们面前出现,还要装饰何用?要这装饰,就和那些人一样,仍然是想显达于君前啊!
老妈听了这话就说:如果你这么想,老妈我理解你支持你,和你一起隐居吧!
于是,介之推和他老妈一起找地方躲了起来,至死不再见晋文公。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注释】
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沁源县西北的介山之下。
田:祭田。
【译文】
晋文公没有找到他,便用绵上作为他的祭田。说:“用它来记下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晋文公得到了介之推被大火活活烧死的消息,不胜悲痛,他没有找到介之推的尸体,便用绵上作为他的祭田。说:“用它来记下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他还让人砍倒烧焦的柳树,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他穿着木屐走路,木屐啪咑一响,就仿佛听到介之推和过去一样在讲话。这时,他就低头看着木屐,口中喃喃:“悲哉足下!悲哉!足下!”
由此,汉语里就多了个对尊敬的上级或同辈的敬称:足下!
为来纪念介之推,晋文帝下令将绵山更名为介山。他还下令,以后每逢介之推被焚之日,全国不许用火,表示对放火烧山的悔恨。因为不能生火,只有冷饭可吃,这一天就成了寒食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节并入清明节,人们在这个节日戴柳条帽踏青上坟,祭奠故去的亲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介山在秦时置县,名为界休。又过了几百年,西晋武帝司马炎当政,杜预对皇帝说:界休这个名字肯定是搞错了,应该叫介休,意思就是介之推的生命在这里结束。晋武帝认为杜预说得有理,就下令把界休改名为介休,以纪念介之推。
屈原把介之推奉为精神偶像,多次在诗中提及。“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九章·惜往日》)又说自己“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心调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无适。”(《九章·悲回风》)——寻访介之推隐居的遗迹,追慕前贤不忍离开,铭记他的气节永不遗忘。
介之推前半生活得像儒士,做官拿俸,效忠君主;后半生则像隐士,避世而居,不慕荣利。然而,归隐深山的他却未得到庄子的认可。庄子说:“介之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看来,庄子认可介之推的“忠”,但不认可他的死。
首先,庄子认为介之推生气是因为文公忘了赏赐他的“割股之义”,这是文公有负于他。就是说,他是因争利而隐。
其次,道家极重视生命,介之推为了跟文公斗气不惜损伤自己的性命,这是庄子所反对的。
读过《介之推不言禄》,我们才发现庄子误解了他——或许很多人都误解了他。介之推的走,不是因为没得到赏赐,恰恰相反,是他不愿得赏赐,因为他觉得那不是他该得的。他既怕文公想起来封赏他,又恨晋国君臣不明是非贪天之功,这才躲进山里。
当然,庄子的误会是可以理解的。这世上逃避灾祸的大有人在,却没见谁对利禄名位避之唯恐不及。仅凭这一点,介之推就值得我们纪念和仰望。
下期内容预告
《季札观周乐》
(同学们可以先预习哦)
严鼎中学语文荣誉出品
文稿 | 严鼎
音频 | 严鼎
音乐总监 | 曾力佳
排版 | 张金香
统筹 | 孟滕玲 张金香
……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寒食节的由来起源来历故事50字
[闽南网]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介子推。传说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和介子推等臣子逃到偏远的地方。在重耳饥饿的时候,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来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重耳回国执政后,大加封赏同甘共苦的臣子,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为介子推叫屈,重耳感到心中有愧,便差人去请介子推受赏封官。可是介子推谢绝了重耳的封赏,背着自己的母亲躲进了绵山。后来重耳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还是不愿意。重耳便下令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
重耳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后悔不已,在安葬介子推时,发现他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似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第二年,重耳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寒食节的由来起源来历故事50字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相关阅读:
2019年寒食节是几月几日哪一天?寒食节是什么节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17/1696259810111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