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神气填合适的词三年级(什么的神气填合适的词)

时间:2024-01-08 03:38:52 来源:用户分享 编辑:倚势凌人

南海的浪花 滚烫的情怀

来源:解放军报·中号 作者:梁秋冬

南海,祖宗之海。驻守在这里的官兵,在高温、高湿、高盐的环境中,用热血和青春,护卫着祖国的海疆。在与钢枪相伴的日子里,官兵也用自己深沉的歌喉,唱出了充满海味的雄壮战歌,谱写了一曲洋溢着忠诚与担当的铿锵乐章。

歌声,是强军文化的直观表达,也是官兵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表白。追寻着这些浪花里飞出的军歌,我们走进南部战区海军,聆听强军文化悠扬雄壮的回响。

这是一片神奇的海域。蔚蓝色的天空、湛蓝色的大海、珍珠般的海岛……它们组成了美丽壮阔的景色,也孕育着抒情雄壮的军歌。

1972年的一天,原海政文工团男中音歌唱家胡宝善和他的战友来到这里体验生活,随军舰出海训练。三天三夜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波澜壮阔的大海、南海吹来的劲风、劈波斩浪的战舰,给胡宝善带来了创作灵感。很快,歌词《我守卫在海防线上》便从胡宝善的笔下流淌出来。

回到北京后,胡宝善和战友王传流又对歌词进行了修改整理,并将歌名改成《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一首澎湃的歌词就这样诞生了: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我爱海岸耸立的山峰,俯瞰着海面像哨兵一样……

飞扬的胡宝善,在很短时间里就给《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谱上了抒情优美的旋律。整首歌曲打破了以往军歌传统的旋律结构方式,采用了3/4拍的圆舞曲节奏。旋律优美舒缓,令人耳目一新。歌曲抒发了人民海军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唱出了海军官兵在艰苦的海防线上,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乐观向上守卫祖国海疆的万丈豪情。此歌一经演唱,便风靡大江南北,成为几代人传唱的经典。

时间仅仅过去几年,一首《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又进入国人的视野。南海是美丽的,也是极不平静的。1974年1月,我南海舰队官兵,在陆军、空军部队和民兵协同支持下,对入侵西沙群岛的敌人进行了反击作战,成功收复了西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控制权。

西沙海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一群文艺工作者便来到了永兴岛体验生活。他们要以西沙海战为题材,创作一批歌颂广大军民、歌颂祖国的文艺作品,并酝酿创作拍摄电影《南海风云》。在岛上,海军知名作曲家吕远,与歌词作家苏圻雄,住在了门对门。正是这两位文艺战士在西沙海岛上的“偶遇”,碰撞出了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这首歌颂西沙军人、赞美西沙的电影主题歌,随着电影《南海风云》在全国上映,成为中国乐坛上的经典之作。

回眸南海军事文化发展的航迹,我们发现,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都会诞生久唱不衰、鼓舞人心的军歌。从《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到《西沙,我可爱的家乡》;从《南沙卫士之歌》,到《美丽的三沙我的家》;从《西沙水兵》,到新时代南海强军组歌《南海战歌》……它们构建起最具南海特色的军旅音乐长卷。

这些经受岁月洗礼的军歌,唱出了南海将士的心声和忠诚,也唱出了革命军人历久弥坚的精气神。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始终是南海卫士高唱的主旋律。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军文化最鲜明的标识。旋律和歌词的完美结合,让热爱与忠诚烙进了南海官兵的灵魂深处,融进了他们代代相传的血脉。

曾利辉是一位有着10多年驻守南沙岛礁经历的老兵。当年还在原桂林陆军学院学习的他,就被一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所折服,在心里立下了去南沙、去祖国最南边海疆的志向。2002年军校毕业后,曾利辉申请来到南薰礁,成为守卫祖国南沙群岛的一名排长。他来到岛礁的第一课,就是与守礁官兵一道高唱《南沙卫士之歌》。

现已成长为南沙某守备部队政治工作部主任的曾利辉,谈起军歌在激励守备官兵爱国守边中的作用时颇有感慨:“那些形式和内涵相统一的军歌,是我们守岛官兵的最爱,也是我们重要的精神食粮。我们唱起这些柔情与刚强兼备的军歌,不仅能排解守岛的寂寞、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更能坚定我们坚守祖国海疆的意志和信仰。”这些朗朗上口的军歌,发挥了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海疆卫士,把忠诚写在岛礁上,把青春挥洒在浪花里,把热血铸就在硝烟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歌中所弘扬的理想和坚守。

在辽阔南海的高脚屋上

有一群好男儿手握钢枪

战风斗浪守国门

一颗红心永向党

在辽阔南海的高脚屋上

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吃遍南沙千般苦

人民幸福我荣光

在辽阔南海的高脚屋上

南沙卫士团结如钢

敌人胆敢来侵犯

战士铁拳让他尝

这首歌名为《南沙卫士之歌》,是南沙卫士唱得多、流传时间久的歌曲之一。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歌曲的创作者,是南沙守备部队干部亓玉台。17岁就写血书申请入伍来到南海部队当兵的亓玉台,有着34年的从军经历。在南沙高脚屋与官兵共同坚守的日子里,亓玉台经受烈日高温的炙烤、高湿高盐的煎熬、孤独寂寞的折磨、风急浪高的冲击……这些刻骨铭心的经历被他视为人生的宝贵财富,也激发了他内心的创作热情。

歌为心声,向海而歌。在南海诞生的极具生命力的歌曲,每一首都是南海卫士训练、执勤、生活的生动写照。它们吟唱出南海官兵心中的钢铁信仰,诠释着天涯哨兵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最终铸就为构筑强军文化长城的一砖一瓦。

岁月在流淌,南海将士“兵写兵,兵唱兵”的优良传统被一代代传承下来,成为南海部队强军文化建设一大鲜明特色。一级上士李宗霖,2015年来到西沙永兴岛服役。他选择了“挥洒热血,将青春燃放海疆”的坚守,甘做“抛洒青春不吝啬,豪饮孤独当美酒”的天涯哨兵。歌曲《西沙水兵》,就是他在西沙守岛期间创作的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受到广大青年官兵的喜爱。在戍守海岛的8年时间里,李宗霖和身边的战友一道,创作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军歌。

有人说,南海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也是一个海水溅起的浪花都是歌的地方。翻阅这些年从南海飞出的军歌,我们欣喜地发现,像《西沙水兵》一样,很多歌曲都出自南海官兵之手。歌曲《守海》的歌词,是驻守在西沙永兴岛的基层主官郑强,在日常的战备执勤中即兴而作。歌曲《忠魂》的词作者张启来,是长期驻守在西沙琛航岛的一名基层主官,和长眠在岛上的18名烈士一起守岛的经历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南沙太阳花》的歌词,是驻岛官兵与著名词作家薛振川在岛上交流时碰撞出的火花。参加过西沙海战的王昌太老英雄含泪写下《最忆是西沙》的歌词;驻守西沙东岛的一名基层带兵人写下了岛歌《青春誓言》……

无数事实证明,歌曲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作者扎根基层这片沃土的深度和广度。《西沙,我可爱的家乡》的词作者苏圻雄曾深情地说,能写出深受国人喜爱的歌曲,要“感谢23年在海南当兵的经历”。作曲家吕远在谈及创作《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过程时说:“这首歌饱含了我对军民之情的崇敬。在采风时,我被西沙的魅力吸引,更被守岛军民在艰苦条件下的坚守所感动。那是一种浓烈的爱国情怀。” 当代诗人、词作家郑南,也有过在部队当兵的经历。他回忆起创作《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过程时,认为文艺工作者最重要的是有军人的情怀,有对红军、对祖国山河那种特殊的爱;歌曲是爱国主义情怀与艺术情怀结合的产物。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些从浪花里飞出的军歌,散发着南海浓郁独特的音乐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歌曲样式,不仅赢得南海卫士钟情厚爱,也飞出了南海,受到广大国人的喜爱,成为乐坛流行歌曲。20世纪流行的一批南海军歌自不必赘言,新时代里依然有不少南海军歌令歌迷喜爱。《西沙水兵》MV在网上发布后点击量很快突破了“10万+”,并冲上当天的社交媒体热搜榜。南沙退伍老兵王华聪带着《南沙太阳花》,参加央视歌曲演唱活动,获得奖项。充盈战斗豪情的新时代南海强军组歌MV,在去年推出仅两周时间,就被全国20多家军地媒体和网站转载发布。一级上士李宗霖带着自己最新创作的歌曲《在飞着歌声的大海上》,受邀参加今年海南省组织举办的“感悟大海、守护南海、走向海洋——第三届海洋风主题歌曲作品展演”……

强军文化的建设和培育,需要顺势而为,更要主动作为。

迈入新时代,在全军掀起实战化练兵大潮中,面对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南部战区海军挺进深蓝的航迹越来越远,联合作战能力获得了迭代跃升。如何把新时代海军官兵强军兴军的壮歌,谱写成音乐意义上的具象旋律,是摆在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去年年初,南部战区海军组织一批文艺工作者,随战舰去远洋、下海岛经风浪,创编新时代南海强军组歌,把具有海味、兵味和战味的南海军歌创作,推向了一个高潮。

创编一组优秀的组歌,离不开宏大立意、精巧构思、鲜明主题。组歌共分南海魂、南海潮、南海情、南海颂4个乐章,既有体现战区海军部队看齐追随、听令景从政治觉悟和赤胆忠诚的《南海心向》《党旗飘扬在南海》等歌曲,也有讴歌南海官兵艰苦创业、守卫海疆、砥砺奋进的《这片中国海》《南部战区海军向前方》等曲目。

这组歌曲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战味十足。《南海战歌》豪迈地唱响了南海将士“一腔热血贯日月,倚我南海卫中华”的誓言,表达了官兵时刻准备战斗的决心意志;《刀尖上的舞者》《南海铁拳》《深海雷霆》则生动地讲述南海官兵战风斗浪、练战谋战的精彩练兵故事,诠释新时代人民子弟兵一往无前、敢战勇胜的战斗豪情和血性。

“沙场在点兵,战鼓震云霄……我们已经准备好,一声令下利剑出鞘,甘用热血迎来胜利捷报!”这是南海强军组歌词作者田彬写下的歌词。他随战舰奔大洋去远海,与官兵经风雨斗恶浪,把“触角”延伸到了实战化练兵的第一线,既见证了基层官兵强军兴军的实践,也体验到他们特有的“风花雪月”。谈起创作过程,他说:“紧贴基层官兵是让作品有灵魂的重要途径。艺术工作者离官兵越近,创作的作品生命力越强。”

梁庆才曾在南海部队服役20多年,对南部战区海军有着深入了解和深厚情感,是南海强军组歌歌词的领衔作者和MV的编导主创。如何把充满了海味、兵味和战味的组歌,创编成广大官兵喜闻乐见的歌曲,并让这些歌曲被广大乐迷所接受?梁庆才认为,最大的挑战就在于探索创新强军组歌呈现的新范式,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梁庆才和曲作者雷雨一道,根据歌曲表达的意境,融合图像、音乐、视频等形式,制作出适合新媒体播放的音乐短片,极大延展了组歌的表现舞台。符合现代年轻听众欣赏需求的MV,一经飞出南海、走出军营,便在网络上传播开来。据不完全统计,12首南海强军组歌MV,目前总播放量已超过3000万次。

以歌声为载体,以大海为舞台,今年春节期间执行战备巡航任务的海军某编队官兵,把南海强军组歌搬上部队春节晚会的舞台。官兵在远海大洋放声高歌,将嘹亮歌声转化为奋进动力。

“远方的老班长你可好呀,你种下的那簇太阳花已经红透了天涯……”在南沙某守备部队,《情满新南沙》是“南沙战士”文艺小分队每次演出时的“保留节目”。每次登台演唱这首歌,二级上士谢佳妮总会感到心头涌起一股力量。她说:“现在南沙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好了,我们更应该自觉传承南沙的优良传统,履行好自己的使命职责。”

远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南宁舰,每天饭后都会播放南海强军组歌。倾听或者高歌这组战歌,让官兵产生强烈共鸣,激发了精神力量。作为舰上教唱组歌的“教员”,某部门分队长陈晨经常带领大家唱响战味十足的《南海战歌》。他说:“身处异国大洋执行护航任务、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大国海军形象,我们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南海战歌》唱出了我们的心声。”

向海图强,为战而歌。强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部队实战化练兵的沃土,反过来,它又为部队提高战斗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高歌具有浓郁兵种特色的歌曲,部队官兵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南海碧波涌动,战舰劈波斩浪,战机振翅翱翔,蛟龙挺进深蓝。火热的练兵大潮注入嘹亮战歌的文化力量,必将汇聚成一股滚滚向前的胜战洪流。

(解放军报·中号出品)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学期,第八单元知识点分享,期末复习可以安排上

统编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一共有8个单元的内容,在期末复习阶段,按单元巩固所学效果好。

下面和大家分享第八单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做细致复习。

第八单元知识整理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í wù ,shēn biān , zhuǎ zi , miàn qián , wèi shén me , yě zhū ,wǎng cháng, shēn hòu , zhǐ chuán , xìn yǐ wéi zhēn ,sōng guǒ , zhǐ tiáo , kě shì , dàn shì , shén qì huó xiàn ,wū dǐng , hé hǎo , tián yě , fēng chē , fēi kuài ,yāng miáo , bú zhù , diǎn tóu, jí máng , shāng xīn ,lù biān , shēng qì

我们可以帮孩子打印出来,看拼音写词语填空,或者是以听写的方式考察孩子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多音字组词。

有的课文后面蓝色字体就是学生要掌握的多音字,其实除了两线格中的蓝色字体是多音字,可能在课文中,孩子也会接触到其他的多音字,如果孩子有提问老师一定要及时的解答。

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读音,学生掌握多音字的时候一定要灵活运用。可以把这个字的读音都找出来,试着扩词,并用这个词语造句子,以便了解孩子对多音字是否真正掌握。

转zhuàn( )zhuǎn( )

闷mēn( )mèn( )

三、比较组词。

争( ) 爪( )活( )但( )筝( ) 抓( )话( )担( )

学生们最容易错的就是这种长相很相似的字,往往这样的字被定义成易错字,或者是形近字,长得很像,或学生容易出错在个别笔画。

在平时,我们要注意书写,并试着对比字形巩固一下。

四、词语填空。

( )假( )威 神气( )( ) 摇( )摆( ) ( )( )半疑 ( )张( )望 信以( )( ) ( )摇( )摆 ( )影( )踪 ( )( )细雨风和( )( ) ( )( )浪静 ( )调( )顺( )( )虎咽 ( )( )凤舞 ( )鸣( )吠惊弓( )( ) 漏网( )( ) 害群( )( )( )( )如鼠 ( )( )添翼 如鱼( )( )

五、积累与运用。

1.写笔顺。

“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写汉字要按正确的笔顺去书写,是考察小学低年级的一种方式。

只有按正确笔顺去书写,掌握一定的书写规律,规范地写汉字,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有利于我们写好字。

2.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叭 唰 吱呀 叮当 嘟嘟嘟 哗啦哗啦 叽叽喳喳

大家都睡着了,突然响起____________的电话声。

____________,雨不停地下着。

这道题考察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声音词,就是拟声词的掌握情况。

根据不同的情境以及发出的声响,选择正确的词语去填空,同学们可以结合这句话的语境,想一想填写什么样的拟声词比较合适?

以上就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学生在期末这段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一个梳理、巩固,有利于考察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觉得上面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积极的点赞,评论和转发,谢谢。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回望一次辛苦又快乐的奔向大海之旅

边寨访童叟,林间觅叶猴。跋山探岩画,濒海寻琴声。五更起,时许闻成谋。三更睡,实践激众媮。

7月底,我参加的为期19天的“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广西段的全媒体调研报道告一段落,这次经历足以让我细细品味。

15年前,对那坡县边境特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一次报道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当时那里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度落后,村民住着茅草屋,缺衣少食,孩子受教育程度低......15年后,那里的情况到底如何了?反映边寨边民15年来的变化,是这次小分队拟定的报道重点。7月29日,由滇入桂的报道小分队成员与我们在那坡县汇合后,不顾长图奔波劳顿,次日便赶赴中越边境零公里处的那坡县百省乡水弄屯。

一路颠簸,驱车2个半小时,小分队到达了水弄屯。按照采访方案,以我15年前拍摄的老照片为线索,寻访当年照片中的人物,探寻他们生活的变化。不巧的是,有几位照片中的拍摄对象外出务工了,只找到当年还是小孩子的陶文学和陶华强。陶华强今年初中毕业,准备上技校;而陶文学已是百色农校2年级的学生。

拼版照片上图是2008年11月4日我在那坡县百省乡水弄屯拍摄的陶文学(左下)和父母在当时他们居住的茅草房前的合影;下图是2023年7月30日,陶文学(左一)和父亲陶建明(左二)以及继母和三个妹妹在新居前合影(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

见记者来访,陶文学的父亲陶建明搬出几张小凳子,在家门口与我们攀谈起来:“那时候太穷了,住着茅草房,一家人挤一张床!水弄是2008年底政府推进‘兴边富民’计划后开始改变的,大概用了5年时间,修路、通电、通水、建学校,村里人住上了八角楼。”

15年来,我一直关注广西边境基础设施建设。从2008年到2012年,广西对那坡边境一线共实施道路交通、人畜饮水、茅危房改造、沼气池、土地整理、卫生、教育、广播电视等12大类8801个项目,覆盖6个乡(镇)59个行政村共77246人。

听着父辈们说起儿时事,陶华强和陶文学只是腼腆地笑,年幼的事不记得了,只记得后来从茅草屋搬到砖瓦房后的情况。

水弄民居经历三次变化,每次改扩建我都在现场。2008年,茅草房改建成八角楼;2015年后,八角楼改建成楼房。

拼版照片:上图是2008年11月14日我在陶华强一家居住的茅草屋中拍摄的陶华强(右)和母亲杨冲;下图为2023年7月30日,陶华强(右)和母亲杨冲(中)、父亲陶志权在新居里合影(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

在陶华强家,他的母亲杨冲说:“大变化是2015年以后,政府帮建了钢筋水泥的楼房,配建了储水净水的蓄水池,村道也竖起了太阳能路灯。如今,加上国家的各种补贴补助,村里人年收入有好几万元。”

记得2009年我第二次到水弄采访,见到当地一名干部正在生闷气。“我上个星期把政府免费资助的猪仔送给他们,结果村民把猪仔拿去卖了换酒喝。”

而这次我们在水弄采访看到,几乎每户都养有家禽牲畜,有的家庭还养有斗牛,供节庆时参加比赛用。陶文学家就养了两头牛一头猪,几十只鸡鸭。陶文学的父亲陶建明对我说,现在养猪、养牛甚至养鸡鸭都有补助。

一个上午,小分队5人分工采访,与村民细算生产生活成本,聊叙未来发展计划,从牛棚、鸡舍、菜地、住房等多角度取材备用。同事杨植森录制了近200G的视频内容。

拼版照片:上图为现在水弄屯的边民住房(7月30日摄)。左下图为2008年以前水弄屯边民住的茅草房(2008年11月12日摄);右下图为2009年水弄屯边民住的八角楼(2009年4月5日摄)。

这次采访,我们见证了水弄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我十五年前拍摄的照片中几个孩子命运的变化和充满希望的未来,让我颇为感慨:茅草屋的生活已成往事,但那段艰难的岁月成为鞭策他们不断努力前行、奔向梦想的动力。

未来他们的生活还将有怎样的变化?我一定还会一次次回到这里,记录这些村庄和这些孩子的命运。

如果说在水弄,小分队是“细访细算”进行报道,那么在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则是“探究深挖”。

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头叶猴”栖息地,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比大熊猫还稀少,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而中国只有广西有,主要分布在崇左市左江和明江之间不足200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山区。小分队对白头叶猴进行了两天的追踪拍摄。凌晨5点半,我们赶往保护区,与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李文钦汇合,他和同伴是专门研究白头叶猴习性的。天还没完全亮,穿过一片片蔗田,我们来到拇指山下。架好设备后不久,几个长着白色“莫西干”发型的小脑袋从岩壁洞窟中伸出来,警惕地四处张望,随后,拖着长长的尾巴爬向山顶。

在崇左市罗白乡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板利片区,两只白头叶猴在交流(8月5日摄)。

我们所在位置是广西崇左市罗白乡的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板利片区的核心区,李文钦在这里已呆了一年多了,他告诉我:“每天,猴子先上山,看没有危险,再下山吃东西,我的课题是研究白头叶猴的集体行为。”李文钦用望远镜一边观察一边“实时播报”,师妹刘彦辰记录成文。根据他的提示,我们拍摄也容易了很多。“小帅”是李文钦给这个猴群的猴王取的名字,他们给每个猴子取名,方便观察研究。

边走边聊,李文钦介绍说,这个猴群因在拇指山附近活动而被称为“拇指山猴群”。今年6月和7月,猴群发生两次“”:老猴王先被一只年轻公猴打败,随后,“小帅”又取而代之。按照动物界的生存法则,老猴王留下的6只小“金猴”(幼时的白头叶猴全身金毛,被称为“金猴”)已经被它杀掉了4只。“它脸上有伤痕,像刀疤,争夺王位时留下的。”我透过镜头看到,“小帅”的右眼眉处真有个疤痕,还未痊愈。

8月5日拍摄的一只“小金猴”。

从洞窟中出来不久,“小帅”箕坐在悬崖的一棵树上向远处瞭望。突然,呲牙咆哮,发出“嘠、嘠、嘠”的吼声。李文钦说,那是老猴王出现在对面山上,“小帅”在警告它。可惜距离太远,我没能拍到老猴王的特写。

不久,猴群开始向山下移动,倏忽之间,便到了我们所在的树林,并开始在树枝间跳跃。有的猴子甚至下到地面,从我和同事身边跑过。这种场景可遇不可求,小分队成员很兴奋,急忙在荆棘丛生的草林间跟拍:吃果、跳跃、交流、转移......两天的追踪,每个人的卡都拍满了。我的同事杨植森最苦,他的手臂和腿上多处被蚊虫叮咬,起了好多包,他边挠痒边拍视频。在仲夏的草丛间奔波,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同事费茂华出汗重,到拍摄结束,他多次脱下衣服拧挤汗水,湿透的衣服被体温反复焐干。

李文钦说我们运气好,只来了两天就在那么近距离与这些可爱的“国宝”相遇。但如果我们不早起,也许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机遇,运气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白头叶猴发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动物学家谭邦杰来到崇左发现并命名的,这也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为灵长类动物命名。

护林员梁志章也是我们的采访对象,他是本地人,当护林员十几年了。他说,以前白头叶猴绝不会和人走这么近——几十年前,毁林开荒让白头叶猴栖息地不断萎缩,非法盗猎更让其种群数量锐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白头叶猴仅有300多只。为保护白头叶猴,2012年,这里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崇左市在保护区实施栖息地修复工程,建成白头叶猴生态廊道、食源植物园、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保护屏障。现在,“白头叶猴”数量增加到约1400只。

观察一会猴群,梁志章走向树林深处,他要给白头叶猴送水。我们跟随他一起去取景。

饮水点在陡峭石壁、悬崖边,这对猴子来说比较安全。但对护林员却很辛苦,拎着两个水壶约60斤水,上山要两个人协力才行。梁志章说:“它们偶尔会跟我们打招呼,也不跑,我们也会对它吹个口哨。工作是辛苦,但乐趣也多。”再过一个月,李文钦就要回校写论文,他对我们说:“认多了认久了感觉它们都是我的朋友,真要离开了,有点舍不得。”

夜幕降临,适逢降雨,拇指山下,李文钦和刘彦辰打着伞等候着猴群回家。

告别了白头叶猴和它们的守护者,小分队又奔向崇左的另一个神奇之地:宁明花山。

宋代文豪朱熹说:“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在对花山岩画的采访中,这一体会尤为深刻。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宁明县明江北岸,悬崖峭壁上留存着2000多年前的人们用赭红颜料绘制的多幅人物、动物、器物画像。关于这些岩画,至今仍有很多未解之谜。

这是广西崇左市宁明县的花山岩画局部(8月8日摄)。

悬崖绝壁上的图案如何绘制?颜料何以千年不变色?图案真正含义是什么?……

去花山采访并不顺利,因为降雨导致的河水水位剧增,渡船无法在花山脚下的码头停靠,我们先乘车到宁明县的珠连渡口,坐船到对岸,5人再分乘当地村民的面包车与摩托车,但只能到达花山对岸,距离岩画非常远。后来,借用村民的小船渡河,我们才来到花山脚下。

我坐着村民驾驶的摩托车前往花山采访。

花山岩画面积8000多平米,有1950多个图像,画面宽度221米,最低的岩画到最高的岩画有45米左右距离,内容丰富。同行的宁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朱秋平向我们介绍说:岩画是如何画的,有洪水浮船、山顶藤条垂吊、攀爬崖壁以及搭架子4种猜测,但难以确定,他个人偏向于搭架子这种方法。而颜料的秘密,科学家给出的结果是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但他们尝试了这种颜料,发现十年左右就会掉色,能让岩画保持千年鲜艳的秘密实际上是来自颜料中的一种胶,目前还无法检测出具体是什么胶。根据岩画上的器具形状与出土文物进行对比分析,专家基本确定岩画创作的大概年代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准确年份难定。至于岩画的含义,专家倾向于认为骆越人绘制岩画是为了祭祀神明。即使不是祭祀活动,也应是某种庆祝仪式。岩画中的很多内容都印证了这种判断。

采访中,我们发现最具代表性的岩画中有一处非常大的空白。咨询朱秋平,他说,这是他和专家们最为心焦的难题。“岩画的缺失,是因为灰岩的分化、开裂、掉块,岩画跟着它掉落。这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可能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发生了。比如明代张穆《异闻录》记载‘或有无首者’,说明那时候已经发生了这种分化开裂掉落了。”朱秋平接着说,拯救花山岩画的努力没有停止过。1988年,花山岩画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和广西多次组织专家以宁明花山岩画为重点,开展一系列病害调查、科学实验和针对岩体的保护。

8月14日拍摄的广西东兴金滩出现的彩虹。

8月16日,我们结束了对国道219的终点——广西东兴的报道返回,回望广西段的报道,历时19天,跋山涉水,“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即使是在我已工作20多年的广西,即使是多次采访的故事和人物,也依然有让我着迷的变化在不断发生发展着,也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在吸引着我。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张爱林

编辑:张善臣、周大庆、卢烨、蔡湘鑫

人类智慧探寻笔记-04 思维规律之神奇的三

  中国有句哲言三思而后行,意为做事或做决定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才能做出最合适最有利的决定。那如何才能是真正的深入思考考虑清楚呢,那就是至少要反复的思考三次,这样才能对事物又深刻而全面的理解与认识,才能认清自己的形势与需求,从而得出最好的最合适的答案。不经思考那叫鲁莽,只思考一次那叫轻率,思考两次还不够成熟,非得来来去去思考三次才是充分的思辨,才是理智的选择。而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用不同经历与经验去不断证明三思而行的必要与正确。

中国还有句成语叫三顾茅庐,成语出自典故刘备三请孔明。中国东汉末年,刘备听闻卧龙先生诸葛亮大才,很是羡慕和敬仰,希望能够请其出山与他共图天下,于是携结拜兄弟张飞关羽登门拜访,但是诸葛先生不在家,只好失望而归。刚回到家中,便听说诸葛先生已经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刻备马折回。到了草屋,书童说诸葛先生又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再次失望而回。未过多日,刘备三人又再次登门拜访诸葛亮,在离草屋还有半里地时,刘备便下马步行。恰逢午时,诸葛亮正在午睡,为了不打搅他,刘备恭敬的在台阶下等候。待诸葛亮醒来,两人想谈甚欢,诸葛亮见刘备不辞辛劳三顾茅庐,诚心诚意可见一般,便答应了刘备追随其共图大业。

刘备二顾茅庐皆不得见,待第三次依然前往方显得其真诚实意,方能打动诸葛先生,不来个三次似乎都无法表达其心意的至诚,也不足以映衬诸葛亮的大才难得。对非得来个三次不可。

中国还有一句成语叫三。。。。

中国还要一句成语叫三。。。。,叫事不过三。因此我也应该停止这无休止的中国成语简介了。但是我依然在想,如果我再继续如此的中国有句古语的调调,只怕读此文章的人定要感觉厌烦,因为你们必然感觉自己被当成一个愚昧无知或傻子般的人对待了。但是如若只有两个,总感觉无法真正表达强调明确我的意思和想法,三似乎刚刚好,对你刚刚好,对我也刚刚好,刚刚好形成一种智者间的愉快的默契。

三是一种情结,中国人说无酒不成席,我看也有无三不成势,大量的成语都借三成势。三头六臂、狡兔三窟、三教九流、三跪九叩、三宫六院、三姑六婆、三阳开泰、三人成虎、绕梁三日。。。。。。

人喜欢“三”,社会和自然也喜欢“三”。一个成熟的行业经过充分的发展和竞争之后都会形成一批领头的企业,这批企业的数量非常喜欢趋于“三”。德国汽车最后主要剩下宝马奔驰大众,日本汽车最后主要是丰田本田日产。各个行业都是类似的现象,行业最终会形成三个巨头,其他的企业体量无法与其竞争,只能在狭小的细分市场存活。当然如果行业当前依然有更多的企业互相竞争,最终还是会在一轮又一轮的行业洗牌中分化出最后的赢家,往着更少更精的巨头方向发展。

自然界也喜欢三,正所谓螳螂捕蛇黄雀在后,食物链一环扣一环,但是最少的链条还是需要三个环,基本的三层关系才能维持平衡。假如只有两个点的食物关系,就是一个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那最后自然是被捕食着被消灭殆尽,捕食者也因为没有食物而最终消亡。只有三层关系才能形成基本的动态平衡。羊吃草,狼吃羊,草多则羊长,羊长则狼自然也因为食物增多而群体壮大;羊多狼也多则草自然会减少,最后羊也因为食物减少和天敌过多而减少,最后狼因为羊的减少也跟着减少,最后草又会增多,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

有一个词叫三元分立,在我看来一元叫失衡,二元叫制衡,三元才能平衡。一元是一种孤独的失控结构,二元是一种矛盾与针锋相对的冲突结构,三元才能相互制衡达到最基本的稳定的平衡,形成良性健康的竞争发展。

三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充满魔力的数字,任何一个文化当中都有许多关于三的经验与总结,有许多三的词汇与文明,因为三是人的一个情绪节点,用一个词来描述就是“全”的感觉,那种全部全面的感觉。篮球之神乔丹在拿到第一个三连冠之后选择了离开篮球去寻求其他的梦想,他说他已经没有什么能够追求的了。一个冠军证明他的能力出众,两个冠军说明他是极少数的那几个人,三个冠军说明他是最好的那一个唯一的那一个,他赢得了全部的荣誉全部的目标,他确实没有什么好去追求和证明的了,于是他失去了继续连续争夺冠军的动力。历年来多少冠军运动员倒在了三冠的顶峰上,又有多少的传奇因为突破“三”的本能陷井而突破自己成为真正的传奇。同样我们的崩溃也往往不是来自一次的失败,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一旦到了这样一个数字节点,我们都会形成一个全面的溃败的的情绪和自我否定。以前在学校打球时就经常用这样的方式让实力相近的对手感到绝望,每次都会给对手一定的希望最后打败他,连续三次之后他就不会再有赢的信心与愿望了,那种绝望和无助明显的写在脸上,队伍的实力也一泻千里无法抵抗。

人对外界的认知也是有一个三步过程,认知实践再实践确认的过程,也就是从理论认知到实践验证再到反复验证以真正确信的过程。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之后才会形成一个自信的认识才会有自信的运用。这些过程都体现三这个情绪节点的“全”的特性。

三在自然维度也是一个有趣的存在,一点就是一点,两点成线,三才能形成一个基本的闭环;一维只是一条线,二维便是一个平面,三维才形成一个立体的空间,三维给人的感觉已经包含了全部的空间和世界,也是一个“全”的感觉,显然三维是最低的维度。很多企业在制定流程或者考虑因素时总是想得过于全面,最后却无法得以实施,也因为考虑了超过三个的因素变量,希望全部兼顾,因为三个因素的作用就像三维一样其实是包含了全部一个立体全部,也就意味我们失去了重点和目标,最后自然失败而终。

最后引用中国道德经里一句话:一而再,再而三,三生万物。

四美沅陵|辰州吟

杨国胜

沅陵,又名辰州,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民俗奇异,迷信巫傩。州同洲,意为水边陆地。因为一条江贯穿沅陵,境内溪流密布,沟壑纵横,旧王朝将地方取名辰州合适不过。

行吟辰州,追寻历史。我们须从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说起,以及楚国出现的那一个伟大人物——屈原,说说这个人与古辰州有怎样的联系?又如何影响后来这片土地。

1、

辰州的前身是黔中郡。公元前523年,楚平王对五溪荆蛮地区进行征伐,开拓西南疆域,将沅陵纳入楚国版图,在沅水北岸太常窑头设置黔中郡。

1986年底,在修建五强溪水库前,省组织文物调查队对库区文物调查时,初步认定太常窑头地下有文物。90年代初和2000年初省文物所两次来沅考古,通过发掘古城和古墓,在窑头村惊现占地十一万平方米的大型古城遗址,相继出土了大量的砖瓦、陶钵、罐壶及铜戈、铜剑、铜箭镞等古代兵器。窑头古城遗址被考古专家确认为“黔中郡遗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黔中郡遗址(来源网络)

公元前296年,屈原来到沅水流域的五溪大地。这位楚国大臣不是来巡视工作,而是遭贬逐流放。

屈原,名平,字灵均,湖北秭归人,战国时代楚国伟大的诗人、政治家。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官职,负责内政外交事务,主张变法,聚贤明法,联齐抗秦,深受楚怀王信任。后因改革触及贵族利益,同时被秦人离间遭小人陷害,被楚怀王疏远,曾两度流放。

诗人第一次流放汉北,今河南南阳一带,大约三年时间,后被召回。第二次放逐江南,经历漫长岁月,达十六年之久。

白沙涉江楼(王锡中水彩画)

诗人长期生活在楚域边地,行走在沅陵、泸溪、辰溪、溆浦这一带沅水流域,留下诸多足迹和故事,至今许多地名与诗人有关,如涉江亭、屈子谷、灵均泉等。他看到这一地区山川秀丽,风物宜人,民俗奇异,信鬼酬神,并通过对风俗民情、巫傩祭歌、民间传说等收集整理,去糟粕,避粗痞,加工创新,创作出《九歌》等楚辞华章。借由描写山川风物、神话传说,抒发自己的爱国思想和为民情怀。

诗人屈原(来源网络)

可以看出,诗人被贬流放,在沅水流域生活期间,创作出大量的诗歌,并带有浓厚的楚巫地方色彩,最终被后人归集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这应该得益于诗人高尚的品德,不屈的精神,得益于黔中郡官吏们和这一方百姓对于诗人的尊爱,更得益于五溪大地绝美的自然风光和神秘的民俗风情。

然而奸臣当道,国王昏庸,楚国每况愈下,形势严峻。公元前280年,秦将司马错带领十万大军,从蜀地而来,到楚城黔中郡对岸,就是现在沅水南岸洲头,驻扎军队,修建战壕(城),同时召集民夫制作渡河木船,三个月后秦军攻陷黔中郡。郡城被占,这一地区归属秦国,屈原闻讯悲愤交加,只好含泪离开黔中郡属地溆浦,顺江而下,且行且吟,叩身问天,作《怀沙》《天问》等千古绝唱。

两年后的五月初五,闻说楚国郢都(今荆州)沦陷,诗人在汨罗投江殉国。

诗人离去的这一天,成就一个伟大日子。现在成为国家四大法定节假日之一——端午节。这个节日里,辰河爬龙船追思祭祖成为全民活动,沅陵也因此成为我国传统龙舟之乡。

诗人创作的新诗体,成就一部伟大诗集。被后人整理取名《楚辞》,开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新篇章,对后世诗歌产生积极而又深远影响。

2、

秦统一中国后,依然实行郡治,黔中郡为大秦国三十六郡之一。汉朝灭秦后实行县治,设沅陵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文帝吸取东汉时期五溪蛮民抗赋举义,折损刘尚和马援两员大将的经验教训,加强对五溪地区的管控,提高了沅陵县行政级别,设辰州以处蛮,州县同城,迁治于沅酉交汇处,自此直到时期沅陵一直为辰州治地。

长河浩荡,一瞬千年。到唐元和元年(805年),身为贬臣唐朝刘禹锡从德山逆水而上,追寻楚国逐臣屈原的足迹来到辰州,创作出精彩诗章。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曾经做过监察御史。诗人因为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减轻赋税,广辟财源,因此触犯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益,改革失败后遭贬谪,到朗州(今常德)任司马,这是一个有品无职的闲官,一贬十年。在常德期间,诗人并没有自甘沉沦,他积极乐观,创作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

诗人刘禹锡(来源网络)

司马官人在常德期间,多次西上辰州。有时走水路,乘船逆沅水而上。有时走驿道,坐着马车陆路行走。驿道和现在的319国道常德至沅陵段大致相同,经茶庵铺、太平铺、界亭驿、马底驿等地。至今在沅陵城南五里亭进城往老鸦溪洲头方向有一条路叫司马路,就是当地居民为纪念诗人刘禹锡而取名。

诗人在辰州,追昔叹今,访古抒怀,写下多首咏史诗。

诗人行船走水路时,在清浪滩,下船祭拜马援将军,写下《经伏波神祠》。诗除了赞叹将军功绩被后人纪念外,还对马援从弟马少游进行称赞,不为功名所累,淡泊明志。

在二酉,诗人观二酉藏书洞,留下一首《咏伏生》的五言诗。对秦博士伏生将百家书藏于二酉洞而讴歌,其精神舒荆楚、照辰州。

在辰河,诗人来时正值五月端阳。或许他是专门选择这个时候来辰州看爬龙船,欣赏辰河里盛大的民间龙船竞渡,也留下一首《竞渡曲》。

有一天,诗人来到沅江南岸洲头,站在千年前秦将司马错驻军筑城的地方,看到脚下壕台荒芜,城墙颓废,联想自己境遇,心生悲凉,此景此情,追思将军,写下《登司马错古城——秦昭王命错征五溪蛮。城在武陵沅江南》。

谁对谁错,历史自有评判标准。假如用屈原的眼光看,司马错攻其城,灭其国,不可原谅。但在后人看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居功至伟,秦将司马错为国家统一立下汗马功劳,值得后世缅怀。

司马官人在辰州寻古迹,采民风,除对历史上马援、伏生、司马错等人物赞叹之外,还学习屈原,将湘西巫傩祭歌改造创作成《九歌》的成就,从辰州山歌民谣中汲取精华,创作出人文诗和民歌相结合的一种新诗歌体裁——《竹枝词》,对后世诗词产生积极影响。

诗人在创作《竹枝词》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俚,乃写为《九歌》,到于今,荆、楚歌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扬之。”

沅陵是诗的故乡,歌的海洋。这里山山有歌,村村有歌。有山歌、号子、高腔、傩歌。沅陵山歌列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诗人有一首非常有名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辰州地方有阵雨(俗称恒雨)习惯,下雨隔溪,下雨隔田,一边下雨,另一边太阳,人们司空见惯。这首词简直就是在沅江上夏日某刻景象的翻版,和五溪湖一带的情形如出一辙,诗词意境这般融合,这般神奇。

3、

岁月如风,世事如梦。公元1917年,常德司马刘禹锡离开辰州又一千年,有一个少年从凤凰出发,走山路,行酉水,闯荡辰州。从此,他与这地方结缘,称这里为第二故乡。他从少年时代起到最后一次离开,六到辰州,时间跨度约二十年。他还在江北的天宁山买下一块地,请人设计,修建自己的房子,他把房子取名“芸庐”,如果不是因为世道动荡,他一定会定居辰州,成为一个真正的辰州人。

沈从文故居芸庐(自摄)

这个人就是沈从文,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沈从文是湘西凤凰人,一个小学肄业生,一个无畏少年,他十五岁来到辰州、辰河,接受大自然的教育,明白世事,逐渐成长,成为一代乡土文学大师而闻名于世。

先生的小说代表作《边城》《长河》,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湘西》,他的作品几乎都与湘西有关,与沅陵有关,先生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湘西地方色彩,凸显了沅水流域特有的神韵,充满了对乡村的隐忧和人性的思考。

少年沈从文(来源网络)

先生的文字如同地方景物,优美、浪漫而富有诗意,我们从先生写辰州、辰河那些文字就知道:

到十五岁以后,我的生活同一条辰河无从离开。我在那条河流边住下的日子约五年。这一大堆日子中我差不多无日不与河水发生关系。至少我还有十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那条河水正流与支流各样船只上消磨的。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

我欢喜辰州那个河滩,不管水落水涨,每天总有个时节在那河滩上散步。那地方上水船下水船虽那么多,由一个内行眼中看来,就不会有两只相同的船。

这地方是我第二个故乡。我第一次离乡背井,随了那一群肩扛刀枪向外发展的武士为生存而战斗,就停顿到这个码头上。这地方每一条街每一处衙署,每一间商店,每一个城洞里做小生意的小担子,还如何在我睡梦里占据一个位置!

历史是惊人的巧合。因为几千年几个毫不相干的人将辰州贯通,汲取地方风华物宝,融入情感,糅进文字,成为经典,载进着中国文学史。

先生在《箱子岩》散文中这样写道:“多古怪的一切,两千年前那个楚国逐臣屈原,若本身不被放逐,疯疯癫癫来到这种充满了奇异光彩的地方,目击身经这些惊心动魄的景物,两千年来的读书人,或许旧没有福分读《九歌》那类文章,中国文学史也就不会如现在的样子了。”

假如,唐朝诗人刘禹锡没有被贬,不做朗州(常德)司马,不曾来过辰州,或许没有新诗体《竹枝词》。

假如,沈从文先生少年不闯荡辰州,不到沅水流域几个码头生活,我们能否看到诗般《边城》,画样翠翠?

历史没有假如。正因为有神秘的辰州,古老的辰河,有屈原、刘禹锡、沈从文等伟大人物的到来,才成就《楚辞》、《竹枝词》、《边城》等不朽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侵联删)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08/16962464234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