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加贺在哪里捞(赤城加贺)

时间:2024-01-05 23:28:04 来源:网友投稿 编辑:凉话刺骨

三层变两层,两层变单层,最终变成闷罐——加贺与赤城的最终形态

战争大片《决战中途岛》已经上映一段时间,而在电影上映前,美国海燕号团队在中途岛周边海域寻获到了日本著名重型航母加贺号、赤城号的残骸,这对于真实战况的还原有巨大裨益。

加贺与赤城的现状

“加贺”号的残骸在5200米深的海床中被发现,船身基本仍保持完整,但大部分甲板及至部分机库结构已经脱离船身,散布在附近的残骸堆中。海燕号团队发布的片段集中在右舷船头及左船尾后半部分, 203MM炮座、炮管、可能已脱离舰身的测距仪基座,以及已扭曲的尾部支架等仍清晰可见。

加贺的声纳影像图。中间及左上方似乎是加贺的其他残骸。

与有些资料的说法不同,据日方资料及证言所示,加贺沉没前虽发生过航空燃料库爆炸,并且被同队的驱逐舰以两发鱼雷击沉,但并未断裂沉没,而现时残骸的情况,也正好证明了这一说法。

相对而言,5490米海水下的赤城号,残骸就相对完整得多,只是大部分甲板亦已全毁,经过高精度声纳多次扫瞄,其机库几乎完全外露。

赤城部分残骸,船身结构仍很完整,但甲板早就四分五裂了

事实上,大约20年前,另外有团队曾参与搜寻中途岛战沉的军舰,但找到的只是加贺沉没前炸离的少量舱壁与武器,未有寻找到整艘船,而中途岛其余战沉的日本航母也未找到,反而找到非常完整的约克城号残骸。

加贺右舷后方机炮群及起降灯设置的残骸。

一件1999年时找到的日本航母甲板残骸,经考证是加贺右舷后方机炮群及起降灯设置的残骸。这件残骸亦能间接印证加贺沉没后残骸的结局。

美日造舰竞赛

话说美日两国在1910年始(几与一战时间平行),展开一场扩展海军主力舰队的造舰竞赛,至1919年,这一竞赛达到白热化,美国决定先建造12艘火力更强、速度更高的两款新主力舰,而日本则提出“八八舰队”方案,在刚开建的“长门”级上再建造14艘主力舰,总数达到16艘,是为“八八舰队”。加贺及赤城分属于“土佐”级战列舰及“天城”级战列巡洋舰。

左为加贺号战列舰模型,战后已经失踪;右为天城级战列巡洋舰的CG图。

两舰均为满载排水量超过43000吨的巨舰,火力同样是10门410MM炮,只是航速及装甲不同,赤城达31节但装甲稍薄,加贺则装甲较厚但速度只有26节,火力与速度在1920年代初期几乎无出其右。

不过美日两国为避免无休止的造舰竞争,在各退一步的情况下签订《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而各自手上尚在建造的主力舰都停建销毁,刚建到一半的加贺号自然在被废弃之列,而赤城则和其姊妹舰被允许作为航空母舰继续建造。

三段变两段

情况到1923年有所转变:原本应条约要求可被改造成航母的天城号,于关东大地震中严重受损,最后被迫拆解,而作为补充,当时已停工待拆的加贺号成功上位,成为改装航母的候补舰。

英国的勇敢级 (HMS Courageous)航母,主力舰改造,二段式飞行甲板,这种布局后被日本承继。

两舰于1923年底再度开工,并分别于1928及1929年底正式完工。两舰由于有更高的排水量,日本设计人员参考同期英国的勇敢级 (HMS Courageous)二段甲板航母,建设了具三段飞行甲板的大型航母。

按照日本人的原意,上层降落、中层战斗机起飞、下层鱼雷轰炸机起飞作业,并且不会互相干扰。

看烟囱分辨一下加贺与赤城。1933年左右的伪三段状态。

但事实上,在试航中就发现,由于部分起飞整备工作要在甲板内完成,影响塔载数量,再加上中甲板的长度不够新型舰载机起飞,而且起飞作业还严重干扰舰桥操作,所以正式服役后,两舰还是将战斗机起飞甲板的开口封闭,并改成一个更大的舰桥,最后的结果就是:两舰多了一块毫无用处的甲板。

两艘空母另一特别之处,在于同时拥有相当于标准重巡洋舰(10门8吋炮)的火力,这是因为当时的作战设定中,两舰有机会与对方前出的巡洋舰战队相遇,故保留了强大火力进行炮战。但在实战中却用处不大,往后的日本航母就全部取消了。

两段变直通

除此以外,两舰有很多设计特色,成为日后日本航空母舰的经典:

首先是固定式下向烟囱设计。之前日本首艘航母凤翔号采用起倒式烟囱,但发现在气密上大有问题,而且大幅增加重量,所以日本海军在两舰上试验大型下向式烟囱,方便重油锅炉的热废气导向水面并冷却,减低扩散之余也减少对甲板起降作业的影响。

凤翔号采用起倒式烟囱。

赤城号烟囱,向上的是重油锅炉废气,向下的是油煤混合废气。

加贺号引导到尾部的烟囱。

赤城号选择了单边大烟囱,这几乎成为日后日本大型航母的主要特色,而加贺号的烟囱则有两个,分置左右舷,并接引到舰尾向下排放。这样设计虽然可进一步减少重油废气对起降甲板的影响,但也让很过舱室变成烤箱,严重影响人员作息,服役不久就再次改为向下。

两舰另一独特之处是在1931-33年间引入一个小型的舰岛,用来指挥航空作业之余又尽量减少对舰载机的干扰,这也奠定了日本中、重型航母舰岛尽量缩小的设计原则。

不过,由于多段甲板式航母在运用上实在太不方便,加贺及赤城分别于33年底及36年开始进行大改装。

改装后赤城号。

改装后加贺号。

海燕号团队发布的图片,加贺的副炮、12.7CM高射炮基座。

这次的改装,造就了中途岛海战中赤城及加贺的最终形态,也定义了“二战日本中大型航母”的外型,即小舰桥+大甲板结构。

90架舰载机的搭载量(赤城号66架舰载机+25架拆装机;加贺号72架舰载机+18架拆装后备机)让她俩成为日本海军航母中,理论上攻击力最强的航航母舰。

不过,日本人并不满足,他们把赤城的舰桥放在了左舷中间的位置,一方面是为了平衡巨大烟囱带来的重量,另一方面更是想让两舰桥接近,方便打旗语/信号灯,从而形成一个更大的“组合甲板”,并排收放舰载机(赤城在右边,加贺在左边)。

飞龙号左舷舰岛,从此以后的日本航母全部为右舷舰岛配置。

想法很美好,但却。因为飞行员降落时若遇上意外,条件反射下本能会选择左转(保护心脏),这就会撞上舰桥。最后,只有飞龙号采用这种设计,日本海军再也没有类似设计了。

海燕团队图片。接近船艏的舷侧,上层建筑掉光了。

变来变去,代价惨重

在整个1930年代,加贺与赤城是唯二载机数60架或以上的日本航母,成为之后日本侵华及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主力,赤城更是第一航空舰队(南云忠一)的旗舰。

两舰历经1932年的一二八事件、1937年的八一三上海抗战及广东、福建地区沿岸攻击(赤城尚在改装没参加)、偷袭珍珠港、爪哇作战等,加贺在1942年3月回日本紧急修理早前搁浅造成的损伤,而赤城则继续参加印度洋作战,至5月底两舰再参加中途战战役,终于走完罪恶的一生。

1942年6月4日早上10时25 分,在准备换弹攻击美国舰队时,赤城号被1000磅炸弹命中两发,引爆了在上层机库中更换的机群,火势失控。

加贺则更惨,被四枚500、1000磅炸弹命中,连舰桥上半部大部分建筑都被炸飞,加上当时部分鱼雷还放置在机库甲板上,结果被美军炸弹引爆,部分飞行甲板被炸碎,露出机库,火势也失去控制。

在动力、电力全失、无法灭火的情况下,唯有选择放弃,加贺于当日日落后被队友用鱼雷击沉,而赤城则于次日清晨沉没。

赤城采用的是单发说,另外的中弹是近失弹;加贺五发说,有人说是油罐车炸飞舰桥,也有人说是被近距命中。

加贺与赤城两舰的沉没,某程度上亦反映出日本航母以至大型军舰在损管上的问题,最主要是航母绝大部分都采用封闭式机库,导致爆炸所造成的气浪及挥发的油雾未能及时散去。

而在面对燃油大火时损管能力欠缺,战争中的处理并未严格遵守相应的处理守则等。这其实都源于两舰本不是航母,而是由其他战列舰、巡洋舰改装而来,必然留言巨大隐患,比如没有独立油库,比如众多的加油管道在设计之初也是不存在的,改为航母后,只能在船壁上附加管线。

事后来看,这些都与现代航母的发展背道而驰,出事也是早晚而已。

▲原天城号船底建成的浮栈桥,仍在横须贺矶子船厂使用中;泰国皇家海军学院的吞武里纪念舰,主炮来自赤城号第一次改装后拆除的大炮。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05/16962571169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