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生与廪生的区别(禀生)

时间:2024-01-04 04:29:39 来源:互联网 编辑:心若向阳

古试没有身份证怎么办?“五人一结,廪生保结”的方法绝了!

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只想有一天能够考取功名,光耀门楣。科举考试,就是当时许多人入仕的最主要的途径。

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到了宋朝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时期。直至延续到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

中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这么多的省府州县,那时候又没有身份证,而且又没有电脑,那参加考试的人是如何报名的呢?政府官员又是怎么辨认审核考生呢?接下来,让我们以清朝科举制度中的入门考试——“童试”为例,来看一看他们是如何准备这场考试的。

“童试”是读书人取得入学资格的考试

看了清代小说的,常常会看到书中会提到“文科状元”和“武科状元”,这是清朝的两种考试。其中,“文科”是清朝科举考试的主体,也是当时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之一。

文科又称“进士科”,被录取的被称为“进士”,“考中”也称为“登科”、“登第”。所谓的“登科状元”就是考中状元的意思。

明朝张岱的《夜航船》里就有描写:黄汝楫,方腊犯境,汝楫出财物二万缗,赎被掠士女千人。夜梦神告曰:“上天以汝活人多,赐五子科第。”其后子开、闶、阁、訚、闻,皆登科。即“五子登科”。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去参加科举考试,要想去参加这场考试,就必须要先进行一场入门考试——“童试”。然后再是乡试、会试、殿试,直至金榜题名。

明朝开始规定:“科举必由学校”,就是说,要想参加科举考试,就必须要首先进入学院读书。没有进入学院读书的人即使学问再好,也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清朝在这一点,比明朝要求更为严格。

因此,“童试”是读书人取得入学资格的考试,也叫“小考”或“小试”。是科举考试的一块“敲门砖”。“乡试”才是科举考试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关。

童试考试一共又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三年内有两次参加考试的机会。

因为童试考试为考进士的第一步,所以对参加考试的人要求也十分严格。所有参加考试的,必须是没有进过学院读书的,也没有任何功名的人。参加童试考试的无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以前有功名,因违反规定,或犯了小罪(杖责一百内的刑罚),被革掉生员的,如果能改过自新,也可以重新参加童试。

为了区别武科考试,文科童试的考生称为“文童”、“儒童”。武科童试的考生称为“武童生”。其中未“入冠”,即二十岁以下的,称为“幼童”。

在参加科举制度的考试中,对年龄没有硬性的规定,无论年龄多大都可以参加考试。所以,那时候,“父子同考”和年满七八十岁以上的考生,也大有人在。

比如,大家熟悉的《儒林外史》里面,有一个叫“范进”的人,他五十多岁了还是一位童生。范进从二十岁就开始“矢志不渝”,一直参加科举考试,却屡考屡败,一连考了二十多年,终于在54岁的时候中了举人,最后却喜极而疯。

现代网络上竟把这位“活到老考到老”的范进,奉为了“考神”。

另外,对报名参加童生考试的要求,有五项基本原则:即身家清白、本籍报考、无匿丧之举、无枪替之弊、廪生保结。

童生考试的五项基本原则

一,身家清白

“身”代表的当然是自己。“家”指的就是考试者的父祖三代。所谓“清白”就是指家世没有任何污点。

1,本人没有违法乱纪行为。

考生要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能够“谨言慎行”、“敦品励学”。

清朝时期,如果考生有欺压平民,拖欠粮租,在官府里受过处分的,都不允许参加考试。

不过,古代都提倡“孝道”,如果自己的父亲犯了案子,但因父亲身体有病,担心父亲无法承受惩罚,所以代父亲受责,这种情况可以网开一面,允许参加考试。

2,三代之内无贱民贱役。

“贱民制度”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最野蛮、最残忍的制度。在等级社会里,他们的地位是低于“士、农、工、商”四民。如:乐户、乞丐、锣夫、剃头夫、轿夫等。

如果考生的父祖三代中有贱民身份,便不能参加考试。这是因为,选拔后的官员,按规定都会有“封赠之制”。

比如,清朝一品官可封赠三代,二三品的官员可封赠两代,四至七品官可封赠一代。如果被封赠的父、祖为贱民、贱役,则被会认为有污功名。

因此,考生的出身是应试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本籍报考。

本籍报考则是指考生只准在自己本地报名考试,与我们现在的高考一样,不准异地考试,要按自己登记的户册所在地考试。

当然,也有的人因为做生意,或者其它原因,迁居到其它地方居住了,为防止考生两个地方参加考试,官府规定:以考生家的房屋税契上的日期为准,或有田土的以上缴粮食的记录日期算起,满20年以上的,可以在现在居住地参加考试。但是,从此以后,本人及子孙都不准再回原籍参加考试。

为了防止考生“冒籍”考试,清朝还创立了一种新的审核制度,即“审音制度”。

审音,就是通过问话,核对考生的口音,以判定是否为本州县的人。这下,山西人如果跑山东去考,湖南人如果跑湖北去考,说两句话,立马让你“显原形”。

唐朝贺知章曾经就有一句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古代人也太聪明了,你再怎么造假,你的乡音总还是改变不了的。

三、无匿丧之举。

按照古代传统礼教,凡是遇家中父母或祖父母去世,身为儿子和长房长孙,都必须抛下所有的事情,做官的还必须解除职务,回家守孝二十七个月,也称为“丁忧”。

古代都是“立德当以崇孝为先”,所以,科举时代有规定,在守孝期间,士子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如果有隐匿不报,或未满孝期就来参加考试的,都算“匿丧”。这条规定,是历代科场考试条例中都会严禁的。

四,无枪替之弊。

所谓“枪替”,就是我们现代说的雇“”。

为了防止考生请人,所以规定考生报名时,必须本人亲自去县衙,当堂填写报名表格。

表格内容有:姓名、籍贯、年龄、面貌。古代没有照片,所以还得注明有没有胡须。当然也没有“性别”这一栏,因为女人是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的。

表格里填了这些基本内容以后,还得写清楚自己家祖孙三代的家庭成员的履历。比如,你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姓名叫什么;有没有在世;有没有做官。

报名的时候严禁谎报年龄。因为考试内容分“未冠题”和“入冠题”,有些人为了少报几岁,就是为了考简单的“未冠题”。而有些人多报几岁年龄的,就是为了将来在乡试中能获得一些额外的恩赏。

五,五人一结,廪生保结。

“禀生”就是指参加科举考试以后,成绩名列一等的秀才,称为廪生。廪生可以每月获得官府的津贴。

“五人一结,廪生保结”,是为了防止作弊,要求本县一起考试的童生,五个人互结一组,然后在本县的廪生当中,自己选择廪生担保。而“保结廪生”也必须对此事负责,否则,一旦发现有童生匿丧、假冒籍贯、找等行为,廪生和一起互保的五位童生将会一起受到连坐处罚。

童生经过一系列的报名审核以后,就可以开始参加考试啦!他们迎来的人生第一堂考试便是“县试”。然后接下来还要进行第二堂“府试”、第三堂“院试”。通过这三堂考试以后,童生们就开始进入书院读书啦,继续为以后的科举考试努力奋斗,开启走向仕途的大门!

通过了解这些规章制度,我们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到了清朝,已经是非常完善的了。那些通过祖上荫蔽、或捐纳而得来的当官者,无论是名誉,还是地位,都无法与通过科举考试选的人相比。

比如近代历史上的“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他们都是通过科举制度选的人才,并且,四个人被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虽然科举制度也存在很多的弊端,但是,也正是在清代,科举制度传到了西方,许多西方国家,也正是运用了科举制度中的考试选才和平等竞争,创建了现代的文官考核制度。这也反映了,科举制度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知否知否》竟然也犯了历史常识错误!“禀”生到底是?

最近电视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在各大平台热播,其中盛家三个女儿的婚事也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第三十一集有这么一段情节:盛紘想把墨兰嫁给一个叫文炎敬的举子,林小娘嫌弃他家底贫寒(其实家境还可以,只是对于官宦之家和豪门大户而言),就算他将来能成为王侯将相自己也不眼热(这盛紘眼光还可以啊,剧透一下,后来如兰嫁给了他,最终文炎敬还当上了大将军,看来还是个文武全才,就是长得有点儿着急),只求墨兰眼下能有口热饭就好,让盛紘多疼疼墨兰(当然,母女俩早就盘算好了想进梁家伯爵府的大门,怎么会看上文炎敬呢?)。

后来的墨兰和林小娘对话时墨兰用非常鄙夷的口吻说文炎敬是个“禀生”,此处应该是台词出现了历史常识的错误了,因为“禀bǐng 生”是秀才,而举子就是举人,学历地位还差一大截呢。而且,宋代的科举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秀才是有的,但应该还没出现“禀生”这个称呼,那是明代的时候才有的名称。

秀才也是分等级的。一等秀才叫做禀膳生员,简称禀生,算是秀才中的优等生,每年都可以领取禀饩(读xì),是指禄米,就是国家拨给固定的粮食,就相当于奖学金;二等的叫做增广生员简称增生,是普通秀才;三等叫做附学生员简称附生,刚刚考上秀才的新生就属于这个级别;犯了错误的秀才被罚还要由蓝衫改穿青衫,叫做“青衣”,不是京剧行当里的那个“青衣”;县学下面一般还设有社学(相当于地方小学),秀才因故受罚要被遣送到社学,叫做“发社”。

平时怎么确定优劣等级呢?是用三年两考的岁试科试成绩把秀才们分为六等,一等为文理平通者,六等为文理不通者,中间再细分四等,这个叫做“六等黜陟法”,和现在通常说的末位淘汰制度差不多。

岁试考了一等的,增、附、青、社都补为禀生;考二等的增生补为禀生,附、青、社补为增生;三等可以恢复被罚过但是没有降级的禀生候禀的资格,增生降为附生的可以恢复为增生,青衣、发社恢复为附生;四等的话,禀生可以不用挨板子,但是暂时停发奖学金六个月以后视补考情况再发落,增生以下的哥们只能脱裤子等着打屁屁了;五等的兄弟不用挨板子而是直接降级,发社的哥们直接黜为一般百姓;六等如果是禀生十年以上的和入学不到六年的就发社,六年以上的禀生和十年以上增生罚为本地吏役,其他人黜为民——也就是说这么多年算是白忙活一场。禀生和增生都是有名额限制的,考了一二等如果很不幸名额满了,能升级的哥们只能等,不过附生没有名额限制,所以青衣和发社的秀才还有一线生机。俗偐有云:秀才怕岁考,也是有来由的。

尽管有了功名,秀才们还是不能直接参加乡试的,参加之前还要考一次,这个考试叫做科试。科试成绩分三等,中名列一二等的秀才才有资格去参加乡试,同时这个成绩也被“六等黜陟zhì法”认可,可以帮助岁试落后的秀才取得禀生和增生的资格。

这样看来,古代的秀才也不容易啊,所以《知否》里长梧的姐姐淑兰所嫁的那个孙志高虽然人品卑劣,每每都有提自己是秀才身份,“有辱斯文”常常挂在嘴边,这么让人恶心的小人却在十二岁时就考中了秀才,实属不易。

何谓庠生、廪生、太学生、贡生、贡士、举人

有人问我文献中的庠生、邑庠生、廪生、太学生、贡生、举人、贡士具体怎么解释?这些名词解释起来非常麻烦,就整理了一下放上来和大家共享。

庠生

庠是古代学校之名,故学生称庠生。后来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生员是指国学及州、县学在学学生。后指经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学习者,经过县州级考试,即\"童试\",考中者称为秀才。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如元柯丹邱《荆钗记·会讲》:「家无囊橐,忝列庠生之数。」清刘大櫆《吴君墓志铭》:「子一人,定,邑庠生。」

廪生

生员名目之一,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又称廪膳生。 明初生员有定额,皆食廪。其后名额增多,因谓初设食廪者为廪膳生员,省称「廪生」,增多者谓之「增广生员」,省称「增生」。又于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谓之「附学生员」,省称「附生」。后凡初入学者皆谓之附生,其岁、科两试等第高者可补为增生、廪生。廪生中食廪年深者可充岁贡。 清制略同。 参阅《明史•选举志一》、《清史稿•选举志一》。明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都给廪膳,补助生活。名额有定数,明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廪米六斗。清沿其制,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廪名义。名额因州、县大小而异,每年发廪饩银四两。廪生须为应考的童生具结保证无身家不清及冒名顶替等弊。

太学生

在太学里就读的学生。太学即国学。是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西周已有太学之名。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立五经博士。弟子五十人,为西汉置太学之始。 东汉太学大为发展,顺帝时有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 质帝时,太学生达三万人。 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如《汉书•武帝纪》:「兴太学,修郊祀。」《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贡入太学肄业。」

贡生

指考选府、州、县生员(秀才)送到国子监(太学)肄业的人。如在《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今本不敢造次,只因贡生赴京缺费,意欲求公祖大人发还此一项,以助贡生利往。」

其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贡士,即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

贡士

经过国家级考试,这级考试叫\"会试\",会试中式者为贡士。考中者称贡士,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清史稿•选举志三》:「次年试举人于京师,曰会试,中式者为贡士。」

其中岁贡又叫岁进士,因初以各儒学岁贡一人故名。其贡例历代屡变。

选贡始于弘治中。于常贡外,令提学行选贡之法。不分廪膳、增广生员通行考选,务求学行兼优、年富力强、累试优等者乃以充贡。

恩贡是指国家有庆典,或新皇帝登极,以特恩令当贡者即时充贡。因为属于特别选充,其地位往往高于岁贡。

纳贡是指纳粟之例,始于景泰四年(1453)。凡纳粟之家得以入监。且不限出身资格,即使庶民亦可与生员同样入监,时称之为民生,亦称俊秀。

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举人

隋、唐、宋三代,被地方推举而赴京都应科举考试者。明清两代称乡试录取者。《儒林外史》第二回:「那王举人也不谦让,从人摆了一条凳子,就在上首坐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04/1696261567121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