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自行车需要戴头盔吗有规定吗(骑自行车需要戴头盔吗)
骑自行车你会必戴头盔吗?戴头盔会让你更安全吗?
2022年2月的时候,英国的一家自行车货运公司Pedal Me(伦敦的一家以自行车和三轮车为主的物流公司)公开表示:禁止旗下的所有员工,在骑自行车的时候佩戴头盔。
Pedal Me员工
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规定,是因为他们的创始人,坚信一个叫做佩尔兹曼效应的东西!
什么是佩尔兹曼效应?1970年,美国政府推出开车人必须系安全带的法律。随后1975年美国的经济学家山姆·佩尔兹曼就发表了文章抨击,他表示,安全带可以让开车人更大程度免于死亡,但是同时由于风险补偿,导致更多的事故发生。
这就是佩尔兹曼效应。简单来说,人们可能会觉得在已有的安全措施下,对风险的感知会降低,人们可能会做出更加“危险”的举动。从而增加了一定的其他风险。
事实佩尔兹曼效应,对于自行车骑手来说,理论上听上去可能很有道理,现实中并没有事实和数据支持这一论点。
一项针对这一想法的研究涉及两组骑自行车的人:经常使用头盔的人和不使用头盔的人。研究两种人分别在戴头盔和不戴头盔时的状态。
研究发现,习惯戴头盔的骑车人在不戴头盔骑车时会更加谨慎,而不经常戴头盔的骑车人则没有观察到变化。
这一点似乎可以用因果关系来解释,戴头盔的人,他们因为更注重安全而选择戴头盔,所以他们无论是否戴头盔都会显得格外的谨慎,而不戴头盔的人,恰恰相反。
戴不戴头盔同时也反应了当地的自行车文化一个有趣的事实,荷兰是世界数一数二的自行车大国,但是荷兰人骑车很少戴头盔,但是荷兰的自行车事故率还是很低。这是因为荷兰拥有庞大的自行车文化以及完整的自行车基础设施,这些完善的设施条件,让荷兰成为骑自行车最安全的国家之一。简单来说,自行车在一个国家“地位”越低,你骑车风险就越大,就越需要带头盔。
戴头盔让骑行更安全有大量的数据可以证明,骑自行车时,戴头盔有助于防止受伤,头盔会让遭受创伤性脑损伤的可能性降低 51%、面部骨折的可能性降低 31%、死亡的可能性降低 44%。
所以,你绝对应该在骑自行车的时候戴上头盔!
戴头盔是一种保护措施,但是让骑行更安全,能做的还有更多:
鼓励更多的人更频繁地骑自行车,培养自行车文化,让大量骑自行车更可行、更安全。完善自行车行驶道路以及规范,提供更安全愉快的自行车体验(听说成都天府绿道不错)加大骑行安全方面的宣传。比如:戴不戴头盔,当然是你的自由,但是这种“不安全”的行为切勿在互联网以及其他渠道传播。虽然戴头盔并不是您唯一需要做的以确保您的安全的手段,但它肯定不会造成伤害!
多地明确骑电动自行车须戴头盔 有城市免费赠送
中新网12月2日电(中新财经 张尼 宫宏宇) 方便、快捷、经济……电动自行车的一系列优点,让它成为不少人出行的代步工具。但近年来,驾驶电动自行车的交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全国交通安全日”到来之际,这一问题再度引发关注。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不少地方已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包括明确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坐人员上道路行驶必须佩戴安全头盔等。交通安全的一大“痛点”是否能破解?
伤亡事故高发 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成“痛点”
据媒体早前报道,中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近3亿辆,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国。2020年,电动自行车产量已经达到4126.1万辆,同比增长14.3%。
但伴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迅速增加,与之相关的道路安全事故数量也呈显著上升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中,驾驶电动自行车导致的死亡人数达8639人,受伤人数达44677人,伤亡人数接近非机动车伤亡人数的70%。
而在这些交通事故中,儿童受到的伤害更不容忽视。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通过案例抽样研究发现,儿童乘坐电动自行车事故数量占所有乘通工具事故的32.67%,事故伤害中最主要的就是颅脑损伤。
面对高发的事故,佩戴头盔就成为保障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和乘坐者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们模拟了时速1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电动车骑行者与车辆发生碰撞后,头部与路面又发生二次碰撞,不佩戴头盔的HIC值(头部损伤指标)高达1756.3,一般来说HIC超过1700就会对头部造成致命伤害,而佩戴头盔情况下HIC值仅为235.8,也就是轻微擦伤的程度。”中汽中心汽车安全测评专家周博雅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主办的道路安全线上研讨会上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
多地出台地方法规 强制要求佩戴安全头盔
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全国多地都已出台有关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的地方立法,很多有强制性规定以及明确罚则。
例如,《宁波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应当佩戴安全头盔,违者可以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郑州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明确,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坐人员不戴安全头盔的,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坐人员均应佩戴安全头盔。此外,《条例》还对从事网约配送活动的非机动车车辆和平台企业,都明确了主体责任。其中有8项管理义务,包括建立健全内部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督促驾驶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合理确定配送时间、路线等。对骑手多次违规、企业拒不整改的,明确了包含信用惩戒在内的处罚措施。
创新执法方式应“罚”“教”并举
尽管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的地方立法呈现明显加快趋势,但立法过程中也暴露出罚则设计、责任主体划分不一致,头盔标准缺乏明确规定等问题。
“我们注意到,地方在进行电动自行车立法时存在侧重管理而轻视安全的倾向,对道路参与者的安全关注不太够。”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研究所副教授马允认为。
近年来,在执法层面,地方交警部门也进行了不少探索。
以江苏为例,《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于2020年7月起正式施行,条例中明确了电动自行车可以非现场执法,以及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应当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等具体内容。
同年12月,江苏省全域实行驾乘电动自行车强制佩戴安全头盔,采取递次式处罚方式,首违处罚20元,第二次违法处罚50元。
在南京,执法的同时也广泛开展了安全教育和头盔普及工作。在南京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推动下,2020年以来,南京已有1400多家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给新购车辆用户免费赠送了近100万个安全头盔,同时执法部门联合外卖、快递等重点行业开展了广泛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目前,该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600万辆以上,通过近几年的治理,电动自行车骑行佩戴头盔率达95%以上。(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04/1696260960118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