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超级大脑答案最新(第二人生超级大脑答案)

时间:2024-01-02 09:52:51 来源:网友投稿 编辑:牛奶煮萝莉

《第二大脑》书评

2023年 No.17

4月 No.4

《第二大脑》(涂子沛)10万字

------------

我评:

获取快乐的途径很多,分享是其中之一。

表面上看,这本书分享了一种辅助大脑思考和个人成长的好工具。

【话说回来,我们为什么要依赖这类工具呢?

因为生命短暂,而我们想要的,又不大容易获得。

如果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地接近目标,你就不得不认真考虑效率问题。】

实际上,作者通过这本书,在传播一种价值观。

——最终,我们得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我们该以什么方式和手段,把用一生锤炼打造的知识框架和价值体系,留给后人?

=====

构建第二大脑的核心软件有多种,本书着重介绍Logseq。

作者以前最常用的数字记录工具是OneNote和印象笔记,从2021年8月使用Logseq后,不禁感慨:就威力和效率而言,感觉过去拥有的是一把枪,而现在是一颗原子弹。

=====

本书开篇引述了卡夫卡的经典论断:

人类有两大主罪,所有过错均从其中衍生,那就是: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

在介绍Logseq之前,作者花了大量篇幅介绍了一些他的见解和理念,在我看来,这些东西更有价值。回头再品卡夫卡的话,你会觉得意味无穷。

比如,记录。

作者说:在很多时候,记录是困难的,思考才是容易的,当你完成记录,就完成了差不多一大半的思考。记录相当于我们大脑的脚手架。没有记录,我们的大脑很难展开真正的、系统化的思考。那些拒绝记录的人,事实上拒绝了最好的思考工具。

我对记录的体会是,近年来,无论是体重管理、时间管理,还是运动技能管理,记录从时间维度上(月度、年度),给了我真实的、客观的数据反馈,让我得以及时调整措施,不间断地向目标迈进。

作者很谦虚,他说:凭借随时随地的记录,我觉得自己有了依靠,可以逐步增加我的知识,并且一点一点把它提高到我平庸的才智和短促的生命所能容许达到的最高高度。

记录的其他功效,可参考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里的故事。

====

再比如,量化。

作者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表述:有没有打破模糊、把想法和问题上升到清晰程度的能力,关系到人一生的发展,这是从无意识上升到有意识,在你将模糊的东西变为清晰的有意识之前,那些模糊的东西将控制你的生活,让你无所作为。事实上,这些模糊的东西就是很多人想不清楚、说不清楚,但把它称之为“命运”的东西。而直抵清晰状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量化。

作者认为,所有的冲动、情绪和欲望都能被量化,量化就是给它们打分,它们有多强烈?从1到10,可以打几分?是要满足自己哪方面、哪个部位的需求?这种情绪和冲动如果得到满足,会带来多大的收益?当你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量化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慢慢地它不是情绪的一部分了,你分析得越清晰,负面的情绪和欲望就越可能被你击退,或者像乌云一样消散。

关于量化这件武器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用,作者分享了他的一个经验:他有时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知道是心里有事,但具体什么事又不很清楚。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仍然躺着,但他会坐起来,把心里的事一件一件写下来,梳理清楚,然后明确告诉自己,这些事情分别有多重要、有多难,他会给它们打分、排序,然后又列出他将用多少时间、花多少力气去解决这个问题。当一切变得清晰,再上床后,他就能快速入睡。

这个方法,所有睡眠不好的人,都可以试试。

这实际上也是脑科学、记忆认知科学书籍中介绍过的理论的一种具体实践,即:当用纸和笔把大脑中的繁杂事项一一列出来后,大脑就会真的减负。

=====

最后,再次提醒:

对待既定目标,尽可能保持耐心;

对待自己的一生,不要漫不经心。

------------

金句:

1. 有没有打破模糊、把想法和问题上升到清晰程度的能力,关系到人一生的发展,这是从无意识上升到有意识,在你将模糊的东西变为清晰的有意识之前,那些模糊的东西将控制你的生活,让你无所作为。事实上,这些模糊的东西就是很多人想不清楚、说不清楚,但把它称之为“命运”的东西。

2. 直抵清晰状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量化。一个人碰到困难,很生气、很沮丧、或者抵制不住诱惑、想抽烟、想偷懒、想暴饮暴食,这些冲动、情绪和欲望都应该被量化,量化就是给它们打分,它们有多强烈?从1到10可以打几分?是要满足自己哪方面、哪个部位的需求?这种情绪和冲动如果得到满足会带来多大的收益?当你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量化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慢慢地它不是情绪的一部分了,你分析得越清晰,负面的情绪和欲望就越可能被你击退,或者像乌云一样消散。

3. 我的父母退休以后,我请他们各自给孙辈们留下一些记录,一些值得自己重提的经历和故事,特别是人生的经验,包括他们所目睹的人世沧桑和变迁,我请他们把这些记忆归纳成三句话和三件事。他们采纳了我的建议,写下了他们从少年到老年一些值得回忆、有意义的经历。最近我们开始把这些故事分享给他们的孙辈。我能看出来,父母对于这些经验和经历可以流传下去,让孙辈记住并且从中受益,感到十分高兴和欣慰。

4. 凭借随时随地的记录,我觉得自己有了依靠,可以逐步增加我的知识,并且一点一点把它提高到我平庸的才智和短促的生命所能容许达到的最高高度。

5. 我有一个经验,有时候晚上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这是心里有事,但具体是什么事又不是很清楚。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仍然躺着,但我会坐起来,把心里的事一件一件写下来,梳理清楚,然后明确告诉自己,这些事情分别有多重要、有多难,我会给它们打分、排序,然后又列出我将用多少时间、花多少力气去解决这个问题。当一切变得清晰,再上床我就能快速入睡。这是我的第一个方法,概括起来,就是通过量化去对事情进行梳理,尽量使它们清晰起来。当然,最后达成的效果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大脑卸载”,把负面问题从第一大脑中拿出来,否则这些问题一整晚都会像颗子弹一样在脑袋里窜来窜去,造成破坏。【这一点卢曼也在用,如果记录了,大脑就不会再想】

6. 我们需要先思考: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哪件事情发生的频率最高?

接下来,我们需要集中精力把那些在生活工作当中频率发生最多的事儿做好,比如说表达包括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第一要务就是先把这两个能力提高。然后,去享受它带给我们的利息。

7. 记录,在很多时候,记录是困难的,思考才是容易的,当你完成记录,就完成了差不多一大半的思考。我们在建房子的时候,需要搭建一个脚手架来支撑我们的身体,记录其实相当于我们大脑的脚手架。没有记录这个工具,事实上我们的大脑很难展开真正的、系统化的思考。那些拒绝记录的人,事实上是拒绝了最好的思考工具。

在人类个体的发展历史上,记录这个行为是迄今为止最被低估和最少使用的做法。

8. 我认为,“懂”有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自认为“听懂了、看懂了”就满足了,这是我们经常碰到的情况,这个世界有50%以上的人都停留在这个层次上。

第二个层次是不仅听懂、看懂了,还能说出来、复述;只有大约15%的人拥有这个能力,能把自己听懂的东西再次讲出来。

第三个层次是不仅能讲出来,还能准确地写出来,能对自己提出这种要求、做出这种尝试的人,不到5%。

第四个层次是最高的境界,能够把听懂、看懂的内容变成行动,所谓“知行合一”,这不仅要勤于记录,还需要悟性和智慧,在整个人群大约只有0.5%的人才能做到。

9. 能说会写的人生,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10. 德国的学者尼古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1927—1998),卢曼也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酿酒师,卢曼年轻时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还被俘虏过,战后他成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卢曼喜欢在业余时间读书,而且勤于记录,发明了一套后来被称为“卡片盒”(Zettelkasten)的笔记方法。正是依靠这个方法,这位年轻的公务员在业余时间写出了若干论文。当他把这些文章寄给一位大学教授之后,这位社会学教授大加赞赏,认为他已经具备了在大学教书的见识和水平,而卢曼当时没有受过社会学的专门训练,也没有博士学位,按通行的标准,他就连做教授助手的资格都没有。但在这位教授的推荐下,卢曼真的去了一所大学担任教师,接下来他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到1968年,卢曼被正式聘为比勒菲尔德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并且终身担任这一教职。卢曼以学术高产著称,在他成为教授之后的30多年中,他总共出版了58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其中不少作品在当时都获得了赞誉,卢曼本人也被视为欧洲当时重要的社会学家。

卢曼的“卡片盒”方法强调的是,每读到有价值的信息,就要为它做一张卡片,但他“拒绝做知识的搬运工”,从来不照抄,而是根据自己的语境对读到的信息进行“改写”和“翻译”,相关主题的卡片再通过他自己发明的索引方法集结起来,成为他学术研究、论文写作的重要参考和来源。卢曼的“卡片盒”做法影响很大,被总结成书How to take smart notes,中译本叫《卡片笔记写作法》(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年),本书的写作也从卢曼的经验中获益很多。

11. 摘录和拷贝是思考的敌人,也是第二大脑的敌人。第二大脑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脑细胞,就必须对摘录进行思考和改造。改造的方法就是——按照你可能要使用的语境,用你自己的理解和语言重述这段话的意思,把它改造成具有你自己个性的、新的、不会排异的大脑“神经元”。

第二大脑将会从这个过程中受益无穷。

12. 知识从一开始,就不仅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是对一件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所有关系和联系的洞察和认识。人类历史上真正伟大的知识分子,例如人类公认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莎士比亚、歌德、牛顿、爱因斯坦等,就是那些能将新与旧、过去与现在、远与近联系在一起的人,就是那些能够洞见所有事物之间互相关系和影响的人,他们不仅具有对事物本身的知识,而且还具有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真实关系的知识。

13. 总的来说,我设置场景式、思维模式、修辞手法等非内容标签都是为了实用,这也是建设第二大脑的基本目标:以用为先,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未来的使用。你的头脑里必须一直要有这个指导思想,你在为记忆体添加任何新的信息块的时候,就要想如何方便自己未来去使用它。信息只有在投入使用时才会成为力量,否则就是摆设,最后的命运就是被遗忘。很多人热爱学习,兢兢业业不断地为自己收集信息,但收集来的很多信息却很少使用,甚至从来不用,这是建博物馆,不是建第二大脑。

14. 一个人一辈子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时间。

15. 类似的,我还建立了一个“#重要日期”的标签,它提醒我一年中有哪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包括逝世纪念日、世界读书日、高考、立秋、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母亲节、家庭成员生日、结婚纪念日等。这些记录在积累一年之后,我对如何过日子就一点一点地增加了预见和掌控。

16. 一个人的使命就是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从10岁开始算起,我们将用50年到70年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第二大脑的建设和打磨,每一个人都会拥有一个涵盖自己一生学习和思考过程的完整记录库,我们的求知过程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逐渐形成一个非常精细和复杂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这就是第二大脑在除了记忆和思考之外的第三个功能,它将帮助我们建立价值体系,确立自我,成为自己。通过第二大脑,我们不仅可以把自己终生的记录留存后世,我们留给后人的,还包括一个由我们的人生经历锤炼打造的知识框架和价值体系。

17. 通过标签,可以创建重叠的集合,这是严格的树状结构做不到的。关于标签的第二个要点,是标签可以继承。

18. 关于构建第二大脑的核心软件,你有很多选择,它们是新一代的知识管理软件,例如Roam Research、Logseq、Obsidian、Mem等。虽然这些软件各异,但是它们的架构和功能是一致、相通的。其中,Logseq是一个开源软件,目前免费,所以我在本书很多地方会以Logseq这个平台举例,但是本书讲述的理念和知识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平台。

19. 当我们上网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个著名的寓言:猴子把手伸进了饼干瓶,抓住了一大把的饼干,但手却被卡住了,手和饼干都拿不出来。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富足的地方,当我们看到大量有用的信息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兴奋,我们想多拿一点。但当我们拿得太多,我们肯定就会忽视消化和吸收,那学习的行为最后就会变成无意义的浏览和注意力的消耗。就好像我们去商场体验新的商品,如果我们一次体验太多,那体验感就消失了,无所谓体验,我们的大脑会因此变得麻木,我们反而记不住任何东西。

20. 按照坎德尔的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就获取新的信息而言,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它层层拓展、无穷无尽的链式结构决定了:互联网绝对不是一个好的记忆工具,更不是一个好的思考工具。

21. 人类有两大主罪,所有过错均从其中衍生,那就是: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

——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

------------

我给:★★★★

和徐志摩离婚后,她迎来开挂大女主人生

一个生于旧中国却没有裹小脚的女孩

一个离婚后独自抚养儿子的坚强女性

一个出色的企业家

一个极富责任感又爱学习的人

1983年,华人女子张邦梅在哈佛大学学习“中国史概论”的课程时,惊讶地发现,课文中出现了几位自家长辈的名字,被载入史册的张家人,除了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有过贡献的、她的二爷爷张君劢和四爷爷张嘉璈,还有一位女性张幼仪。在书中,张幼仪被形容为“与诗人徐志摩完成中国第一桩现代离婚案的女性”。

这个名字,让张邦梅想起了记忆里那张熟悉的面孔。1974年,张邦梅到纽约的四姑婆家做客时,注意到了角落里坐着一位戴着大眼镜的老奶奶,这位老人“仪态端庄,没有架子”,让她倍感亲切。后来她得知,老奶奶就是刚来到美国定居的二姑婆张幼仪。此后,张幼仪不时会到张邦梅家中探访,她每次都带来最新的食谱,跟他们一起做饭,一起享用美食。张邦梅无法想象,这个和蔼可亲的二姑婆,在史书中却是一位敢为人先的豪杰。

于是,等到下一次张幼仪来到张邦梅家时,张邦梅就开始央求她多讲讲自己的故事。此后多年,张邦梅多次和张幼仪聊天,并一直记录着这位传奇女性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她看到了这位女性既传统、又现代的独特经历。1986年,张邦梅前往上海寻亲访友,想看看张幼仪曾经的生活习惯。在记录张幼仪生涯的过程中,她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带入了故事中,她感到,这位不一般的“二姑婆”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都在深深影响着她。

1996年,张邦梅撰写的张幼仪传记《小脚与西服:一种回忆》在美国出版,很快被翻译为中文出版。2023年8月,这本传记改名为《安之如仪:张幼仪回忆录》再度在中国大陆出版。借着这本书,人们又回忆起了那个没有太多机会站在高光中的张幼仪,以及她完全独立于前夫徐志摩的精彩人生。

张幼仪身穿黑色旗袍于上海拍下这张肖像(约1937年),时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图/《安之如仪:张幼仪回忆录》,中信出版社2023年版

被动离婚的“诗人前妻”

提到张幼仪,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电视剧《人间四月天》里,演员刘若英所饰演的那位端庄、保守的“诗人前妻”。剧中的张幼仪经历了巨大的转变,离婚前,她事事顺从父母和夫家,离婚后,她迅速蜕变为企业家、银行经理,事业大踏步前进,和徐志摩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还尽到了抚养儿子和赡养父母的责任。看起来,这个角色拿到了“大女主”一般的剧本,但实际上,这些经历并非戏剧虚构,都是完全真实的。历史上的张幼仪的确经历过这样的蜕变。导致这场蜕变的,正是她和诗人徐志摩的这一场石破天惊的离婚案。

事情要从1922年说起。那一年,在德国柏林,年仅22岁的张幼仪在几乎没人陪伴的情况下,生下了二儿子。刚刚生产完毕,丈夫徐志摩就带着离婚文件出现。在张幼仪怀孕生产期间,他只托人给张幼仪带过一张字条,其中提到:“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徐志摩的意思是,希望两人为了社会理想勇敢起来,创造自由离婚的历史。见到前来要求离婚的徐志摩时,张幼仪还处于产后的虚弱不堪之中,但她最终还是决定在文件上签字。

离婚前,徐志摩一直在表达对这场包办婚姻的厌恶,他甚至形容张幼仪是“土包子”,不符合他心中现代女性的形象。可这段婚姻也不是张幼仪能够选择的。1915年的浙江,年仅15岁的宝山姑娘张幼仪由家人做主,嫁给了海宁硖石地区的富家独生子徐志摩。促成这段婚姻的是张幼仪的四哥张嘉璈,他在杭州做浙江都督秘书时,在学堂中一眼挑中了徐志摩的作文卷子,觉得他才情不凡。于是,张嘉璈开始打听徐家家境,发现两家门当户对,就立刻提议结亲,徐志摩的父亲欣然同意。

当时,已经建立,但五四运动尚未发生,虽然社会已经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和松动,绝大多数人还是被传统道德束缚,践行“门当户对”,哪怕是富足、有文化底蕴的张家也不例外。张幼仪家中的兄弟,大多接受了良好的现代教育,张君劢、张嘉璈都有海外留学经历,但张家的姐妹们却得不到父母的教育支持,他们一心只想让女孩们“嫁个好人家”。而一直被灌输传统观念的张幼仪本人,大脑中也没有“离婚”这个现代概念。因此,即使徐志摩很快就流露出对她的不耐烦,她依然在徐家过着伺候公婆、生养孩子的日子,从来没有想过反抗。

1918年,张幼仪生下了徐志摩的第一个儿子,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也因此,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徐志摩得到了父母同意,前往美国留学,后来又前往英国学习。五四运动很快爆发,新思想燃遍全国,海外留学生的圈子更是新思想诞生的阵地,徐志摩当时已经以才华闻名,在追求自由的事情上更是不落人后。正如胡适所言,徐志摩一生单纯的信仰就是爱、美和自由。从那时起,他写回国内的信件中透露的忧郁情绪,开始令家人不安,于是,全家决定派张幼仪前往英国,看看徐志摩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与徐志摩在英国团聚后,张幼仪已经猜出对方想要离婚,她才想起,徐志摩曾对她提过,他的烦恼根源在于旧制度对人的束缚,也立志要做第一批离婚的中国人。此时,张幼仪担心的并不是被离婚,而是可能会被“抛弃”的自己。这个想法,其实是当时绝大多数人面对婚姻问题的真实感受。在徐志摩的前辈学人中,留过学的胡适、鲁迅都有被包办的妻子,但他们也没有作出离婚的选择。因为他们大都考虑到,在旧道德中,女子被离婚会遭遇“不贞洁”等指责,也会失去经济来源,如果他们率先离婚,虽然可以赢得先进名声,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倒霉的可能是并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女方。

但徐志摩不是胡适和鲁迅,他从小生活富足,一直有人照顾,生活中没吃过苦,对自由的追求也更加自我、理想化。去北大后,他对爱、美和自由的渴望更加强烈,他想象中的妻子应该是才貌俱佳,能够与他琴瑟和鸣的人,不是张幼仪这样一个态度保守的女性。此时,在中国已经有了离婚的相关法律,《大清民律草案》已经规定,男子不满30岁,女子不满25岁,自愿离婚者,只要经过父母同意即可生效,的法律则沿用了大清的这一规定。不过,除了顾维钧这样的人物,几乎没什么人敢去选择和父母抗争,进行离婚。

徐志摩决心与封建传统反抗到底。但这背后的代价首先由张幼仪背负了。1921年,张幼仪在英国怀上了徐志摩的第二个孩子,早就想离婚的徐志摩却冷酷地劝她打掉孩子,还开始跑到欧洲各地游历,不再回家。张幼仪开始感到害怕,害怕自己惨遭“抛弃”后的命运会像那些没受过教育的传统女性一样悲惨。她写信求助在巴黎读书的二哥张君劢,张君劢劝她不要打胎,称自己可以帮忙养孩子,才让张幼仪安心下来。

比起胡适的妻子江东秀和鲁迅的妻子朱安,张幼仪不但是当时为数不多离婚的中国女人,还是在国外怀孕期间“被离婚”,这个遭遇可谓困难重重。但幸运的是,她也并不是完全的旧式女子,离婚则彻底触发了她体内的现代因子。小时候,她在二哥张君劢的帮助下反抗过裹脚,也自己争取去读中学,前往欧洲后更是见了不少世面。徐志摩“失踪”后,张幼仪开始跟随在欧洲访学的二哥,辗转巴黎、柏林等地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张幼仪的性格起了变化,她第一次没有理会徐志摩的意见,决定把二儿子生下来。

同时,张家优渥的条件,兄弟姐妹们的开明和体贴,也让张幼仪有了“打胎”之外的选择。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劢当时是个单身汉,没办法照顾怀孕的张幼仪,在他的帮助下,张幼仪开始与一对学者夫妇在乡下合住,开始了她自力更生的生活,也是在这对夫妇的影响下,她第一次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后来,张幼仪在欧洲留学的七弟张景秋陪她一起到柏林生活。在张幼仪怀孕期间,张景秋承担家务,照顾她,给了她强大的支持。

晚年的张幼仪回忆,从她独自前往巴黎寻找二哥那时起,少人帮助的苦难,徐志摩的冷酷态度,逼得她开始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而离婚,也似乎从别人的需求,慢慢变成了她自己诉求的一部分。在外人看来,她没有征求父母的意见就离婚,是被徐志摩逼到绝境,但也可以说,这一次她没有听父母的话,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作出了离婚的决定。这看似被动的选择,让张幼仪的人生彻底迎来了新的转机。

张幼仪与徐志摩于1921年在欧洲拍摄的第一张合影,翌年二人便告离异。

精彩的下半场人生

张幼仪曾对侄孙女张邦梅说:我生在变动的时代,我有两副面孔,一副听从旧言论,一副聆听新言论。我有一部分停留在东方,一部分眺望着西方。我具备女性的内在特质,也有男性的气概。

现在回看,张幼仪的人生,确实可以22岁时的离婚案为分界线,作出新旧之分。离婚之前,她站在传统思想的那一边,不敢反抗;离婚之后,为了生存和尊严,她开始努力学习新世界里的一切。她再也不想回到过去那个被徐志摩嘲笑成“土包子”的人生中。

十八岁的张幼仪与长子徐积锴。

从旧女性成为新女性,一开始肯定是要经历痛苦的。签下离婚协议后,张幼仪在德国先是和一位外国女性合住,有了这位室友的帮助,她就可以在一所学院学习幼教课程,晚上再照顾孩子。这样劳累的日子她过了三年,学业有了进展,二儿子却在国外夭折了。悲痛之下,张幼仪决定回国,和国内的亲人们生活在一起。讽刺的是,儿子去世时徐志摩帮不上张幼仪,回国后的张幼仪却还得帮忙处理徐志摩和新妻子陆小曼结婚的事宜。因为二人离婚后,徐志摩父母拿自己任性的独生子没有办法,只能依赖办事稳妥的张幼仪,甚至要认她为干女儿,连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姻都要征求她的意见。

张幼仪与孙辈们,拍摄于上海海格路家中。

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传播新观念是容易的,但具体的生活总要有人勤勤恳恳地负责。张幼仪就是亲朋眼中那个肯负责任的人。而张幼仪也逐渐发现,如果自己将这种天生的责任感用到商业上,也可能会迎来很多机会。回国后,除了处理家中杂务,照顾大儿子,张幼仪也开始寻找工作。很快,她就到上海东吴大学做了德语教师,同时还到她的八弟张嘉铸的“云裳”时装公司任总经理。“云裳”在他们的打理下慢慢有了名气,最厉害的时候几乎接待了所有当时的名人,包括徐志摩和陆小曼,名媛唐瑛等人,都会去“云裳”做衣服。慢慢地,徐志摩开始对张幼仪刮目相看,他在写给陆小曼的信中,大力称赞自己的前妻“有志气、有胆量”。

虽然张幼仪和徐志摩之间的关系早已不是夫妻,但是她对徐志摩本人,甚至对徐志摩的所有亲人,还是怀有一种责任感。1931年,徐志摩遭遇空难去世,张幼仪在徐志摩父母的请求下主持大局,处理徐志摩的身后事。虽然她并不喜欢陆小曼,但此后的日子里,她一直用自己的金钱资助陆小曼,一直到1944年才结束,因为她觉得陆小曼是自己儿子的继母,她是在替儿子践行责任。徐志摩的父母更是坚持生活在张幼仪附近,张幼仪最终将他们养老送终。直到1953年,她才在香港重新结婚,过上了属于她个人的小日子。

或许是因为有过在异国他乡“被抛弃”的记忆,张幼仪在后半生一直在仗义出手,帮助同时代的女性发展自己的事业。早在去东吴大学教书时,张幼仪就在一群女性的请求下,出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副总裁,利用自己的人脉帮助她们管理银行的资产。在抗战中,她还用自己的信用帮助这家银行保住了一笔资金。她也时时为家中的女性操心。她的大儿子结婚之后,张幼仪开始出钱资助儿媳学习,鼓励她保持自强自立。就这样,张幼仪在打拼事业,助人为乐的后半生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晚年的幸福与平静

1989年初的一个冬日,张幼仪在美国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在侄孙女张邦梅的眼中,张幼仪在美国的晚年生活幸福而平静。她保持着健康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七点半起床,做四十五分钟体操,然后吃一份麦片粥配鸡蛋的早餐。她喜欢看报纸,和家人聚会,像年轻时一样热衷学习,报名了德语、插花等老年课程,还因此结交了新朋友。偶尔,她会打打麻将,允许下一点金额不大的赌注,增添生活的乐趣。

1986年圣诞节,张幼仪与张邦梅在张幼仪位于纽约的寓所中留影。

在张幼仪去世前的一晚,张邦梅替代亲友照顾了张幼仪一晚。她知道,在多年的陪伴和聆听中,她们已经建立了超乎寻常的友谊,甚至可以聊很多超越祖孙之间的话题,比如,张邦梅从小一直不理解张家人对徐志摩的“过度崇拜”,表现得最明显的人就是张邦梅的爷爷、张幼仪的八弟张嘉铸,他从小崇拜徐志摩到老,甚至不顾姐姐的感受,去参加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晚年,张嘉铸甚至对张邦梅说,为张幼仪做传记时要对徐志摩“善良一点”。想到张幼仪曾经因为徐志摩而遭受的痛苦,张邦梅就对这种崇拜之情感到气愤。

对于对待徐志摩的态度问题,张幼仪是温和且诚实的。她对徐志摩有感谢,也有抱怨。她对他所提倡的先进思想无比赞成,并真心地感到自己曾从中受益。因为她曾说过:“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没有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但当张邦梅问她,如何看待徐志摩写给去世的二儿子的那篇辞藻华丽的文章时,张幼仪还是坦白地说,从徐志摩的行为判断,他压根不担心她和孩子当年的生活。因为徐志摩从始至终没有照顾过孩子,也没有赡养过。“文人嘛,就是那个德行。”她略带幽默地评价说。

张幼仪口述,侄孙女张邦梅著《安之如仪:张幼仪回忆录》,中信出版社2023年版。

如今,张邦梅眼中的张幼仪,不再是家中那个可亲的老奶奶,也不完全是书中敢为人先的豪杰人物,更不是什么“诗人前妻”。她花费了多年的光阴,将一个更真实、更有主见的张幼仪写入了历史中:一个生于旧中国却没有裹小脚的女孩,一个离婚后独自抚养儿子的坚强女性,一个出色的企业家,一个极富责任感又爱学习的人。正如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在《谈徐志摩》一文中对张幼仪的评价:她沉默地、坚强地度过她的岁月,对丈夫的责任,对夫家的责任,对儿子的责任——凡是尽了责任的人,都值得尊重。

(参考资料:《安之如仪:张幼仪回忆录》,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6月出版)

记者:仇广宇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85后”干部沉迷彩票,挪用570万元获刑!曾一天花10万买彩票

8月23日,四川省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廉洁四川”发布了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出纳李斌的犯罪细节:作为一名年轻干部,34岁的他为了买彩票,先后挪用570多万元公款,最终获刑10年半。

甘孜州巴塘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出纳 李斌

【案例】

李斌,男,1989年7月生,四川巴塘人。2007年12月参加工作,2015年5月加入中国,曾任甘孜州巴塘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出纳。2022年8月,接受巴塘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2年11月,李斌因违的政治纪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国家法律法规并涉嫌挪用公款犯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2023年5月,因犯挪用公款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案情】

“在一次次的挪用住房公积金、保险金和维修资金后,我不仅无心照顾家庭,内心也备受煎熬,失眠已是常态。睡不着觉的时候,我就一个人跑去河边发呆,每天都后悔不已,甚至想过跳河,一了百了。”甘孜州巴塘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出纳李斌的忏悔录中,每一个文字都书写了他无尽的悔意。

初尝“甜头”

误打误撞开启“彩票人生”

李斌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2009年退伍后,在巴塘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初入职场的李斌踏实肯干,延续了他在部队时认真刻苦的精神,单位里的领导和同事都对他给予好评,几次年底考核都获评“优秀”等次。

在工作上一帆风顺的同时,李斌步入了婚姻殿堂,并在婚后育有两个儿子,夫妻二人工作稳定,生活美满。当时,在外人眼中,李斌就是让人“艳羡”的“人生赢家”。

那么,李斌又是如何走向“歧途”的呢?

原来,李斌偶然一次路过彩票店时,听到人们欢呼雀跃的起哄声。出于好奇,他进入彩票店,并在熟人的指导下买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张“快乐12”彩票。没想到第一次购买彩票,李斌竟然就中了4000多元,差不多快赶上他那时侯2个月的工资了。李斌被天上突如其来掉下的“馅饼”砸昏了头脑,飘飘然的感觉从脚底直冲大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就是这样一个天上掉下的“馅饼”,让初尝“甜头”的李斌开启了他的“彩票人生”。接下来的几天,他试水般又买了几次“快乐12”彩票,也幸运地中了几次小奖。自此,李斌从偶尔买到天天买,从每日购彩花销几十元到上万元,渐渐在彩票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

勤于“钻研”

指尖购彩化为“彩票专家”

李斌在购买彩票的歧路上越走越远,为了提升购买彩票的效率,随时随地将“灵感突现”的数字转化为彩票上的数字,不浪费每一个中奖的概率。李斌不仅将其在巴塘县经常光顾的两家彩票店老板添加为自己的微信好友,而且还将妻子老家得荣县、姐姐工作地雅安市的两家远在百里外的彩票店老板加为好友。

打开微信、输入号码、期待开奖,这样无数次重复的操作让李斌乐此不疲,甚至如同吃饭一样成为了他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指尖购彩”高效率的“加成”下,李斌有时候甚至一天就能花出10万余元在彩票“大业”上。

时不时的中奖也为李斌冠上了当地“彩票专家”的称号,他沉溺在彩票带来的虚无获得感之中,越陷越深。但是,高额的投入和少量的回报早已不成正比,李斌的工资已经不够支付他的购彩开销,让他成为了彩票店的“赊账熟客”。2018年3月,在彩票店老板一次次催促支付赊账款项信息的“轰炸”下,长期从事出纳工作的李斌将目光投向了单位公款。

从财政大平台将钱转入自己账户,再通过微信支付前期购买彩票欠下的钱,短短几分钟的操作,李斌紧张得手心冒汗。但是李斌想到自己作为“彩票专家”,中大奖后必然能够将公款“安然无恙”归还,从此干起了监守自盗的“营生”。

疯狂“挪用”

执迷不悟陷入“彩票死局”

一面疯狂线上购彩,一面将单位资金视为“提款机”,李斌心中的大奖梦从未停歇。2018年3月至12月,短短9个月,李斌利用自己作为出纳的身份,通过将财政大平台中的公积金和各类保险金转入自己的账户,在每月缴纳单位职工公积金和各类保险时,直接通过对公账户里的其余资金支付。就这样,他先后将95万余元公款转到自己的卡里,为自己的彩票事业“添砖加瓦”。

2018年底,在领导的充分信任下,李斌开始代管某小区的维修资金账户,李斌以“支付工程款”的虚假名义挪用10万元维修资金后,他发现鲜少有人过问该账户,便更加肆无忌惮。

2019年7月,为掩盖挪用公积金和各类保险金的事实,李斌拆东墙补西墙,用自己刚中的奖金和小区维修资金填补对公账户中公积金和各类保险的漏洞。

随着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李斌只期盼着更高的投入能让他获取更多的“回报”,以扭转单位亏空账户的颓势。2020年1月,他再次把手伸向了对公账户,越陷愈深、无法挣脱。

直到2021年,“快乐12”彩票停售,李斌才如大梦初醒一般幡然醒悟。但这时,他挪用的资金合计已高达570多万元(其中对公账户中的各类专项资金150万余元,房屋维修资金420万余元)。等待李斌的没有不劳而获的美梦成真,只有违法犯罪的残酷现实。

经李斌一案,巴塘县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对案发单位领导班子及相关人员开展追责问责,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为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该县纪委监委全过程监督重大案件专题生活会,督促案发单位以案促改,及时整改单位内控机制不健全、财务监管漏洞等问题,加大日常检查和谈心提醒频次,推动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案说】

李斌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在本该阳光进取的时期走上一条不归路。年轻干部思想敏锐、思维活跃,但由于缺乏定力、缺少自控,面对诱惑,很容易犯迷糊,总幻想不劳而获、以小博大、一夜暴富。李斌的价值观也因此错位,“本”和“根”动摇了,其他东西就会趁虚而入。

从李斌案件中不难看出,单位对年轻干部如果重使用、轻监管,加上相关制度的缺失,就可能给年轻干部铤而走险留下可操作的空间。

组织应该不遗余力地帮助年轻干部把好成长的“方向盘”、系好廉洁的“安全带”,引导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培养健康情趣,把廉洁从业的“第一粒扣子”扣严扣正,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巴塘县纪委常委

监委委员 朱浩

转自:廉洁四川

来源: 封面新闻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02/169624502535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