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6a1自动步枪(m16a1)

时间:2024-01-02 15:07:30 来源:网友整理 编辑:孤僻成性

依旧在服役的小口径步枪元老,M16系列自动步枪

M16自动步枪基本上成为了现代“美国大兵”的标志,从上世纪60年代的越战期间,到现代21世纪,M16自动步枪也衍生出了好几个不同型号,其中包括M16A1型、M16A2型、M16A3型和M16A4型,而且现在美国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国民警卫队、甚至一些特警和基本的特种部队,手中的主要步枪依旧是M16系列。

M16家族

现在的M16A1型数量较少,基本上已经退出了一线,只装备在一些最基础的单位中。

M16A2型目前作为美军步兵的标准步枪。

M16A3型作为美国海军的改进型步枪。

M16A4型则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专属步枪。

而且各型号的M16也基本都完成了现代化升级,从最早的半模块化升级到全模块化,可以更好的适应现代化作战环境。

M16自动步枪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已经在美军中服役长达半个世纪之久,那它至今为何没有被其他更先进的步枪所取代呢?

M16四个型号的特点:

M16A1型

M16A1型就是在初代M16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在外观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将默认的20发短弹匣,改为了北约标准的30发弹匣,该枪具备单发点射和全自动射击能力,可以发射M-193。

M16A2型

M16A2型在上世纪80年始采用,同样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衍生而来,作为第2代M16步枪,对比A1型,M16A2采用了SERFS型筒状护木,该枪还可以发射由比利时所生产的SS-190型和美式的M-856型,但是M16A2的发射功能被阉割,不再具备全自动射击能力,只能单发点射和三连发点射。

M16A3型在1990年诞生,作为美国海军特殊部门的武器,但是M16A3这个型号一直都很神秘,甚至有人说,M16A3是外贸枪,还有人说这个型号根本不存在,但实际上,M16A3型是存在的,只不过和M16A2太像。

M16A3型

A3型实际上就是A2的全自动版,在外观上也几乎一致,只是多了个全连发快慢机,但M16A3型经过海军的自行改进,但是数量很少。

M16A4型

M16A4型在2002年开始采用,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首选。M16A4实际上就是M16A2的导轨型,在原有基础上改进而来,其外观也发生了很大改变,M16A4采用的是M5 RAS型护木,机匣也采用平顶式设计,枪管四周都带有皮卡汀尼导轨,在战斗的时候,可以安装握把、榴弹发射器、强光照明灯、激光指示器、瞄准镜等等,使它的模块化能力更强,而且枪身也减轻了一些不必要的重量,但M16A4型步枪只有单发点射和三连发点射两种发射功能,则不具备全自动发射能力。

M16系列自动步枪的研发历史:

M16的上一代M14步枪

最早M16的上一代是M14自动步枪,在1957年开始装备,但发射的是7.62×51毫米全威力,在60年代进入越战时,由于M14自动步枪全自动连射后动力过大,通常都是采取半自动点射来战斗,造成了火力不足的问题,当时的美军士兵经常被越军的AK-47所压制。

后来美方要求推出全新的自动步枪,为了取代火力不足的M14,以便能压倒AK-47,随后由美国的阿玛莱特公司和开始竞争研发新式步枪。

当时两家的设计师都想在二战期间的M1卡宾枪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因为该枪采用的更接近当时AK-47发射的中间威力子弹。

LMR轻型步枪

很快公司就推出了第一个方案,原型是一支发射0.224英寸的LMR轻型步枪,但LMR在全自动发射的时候,后坐力不易控制,在测试中故障率很高,最后没能成为美军的制式武器,成为了一个失败品。

同时阿玛莱特公司的尤金·斯纳通主设计师,带领他的团队开发全新的0.22英寸口径步枪,并且是在AR-10步枪的基础上改进,使它可发射全新的0.22英寸,原型枪被命名为AR-15,首支枪在测试的时候也出现后坐力不便于操控的问题,但主设计师尤金·斯纳通很快找到了问题,随后要求雷明顿公司,为他们在0.22英寸的基础上,改进出一种全新口径的子弹,后来就诞生出了0.223英寸口径的雷明顿步枪。

M16原型枪AR-15

AR-15采用全新的雷明顿子弹后,发射性能逐渐提升,弹道变得稳定,后坐力也便于控制,随后AR-15和M14步枪进行对比试验,AR-15的各项性能,都远超过M14自动步枪,之后AR-15在1962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在1964年被命名为XM-16步枪,开始进入美军中测试,最后成为了M16自动步枪,正式取代之前的M14。

早期的M16步枪

但M16步枪虽然超过了之前的M14,不过在越南战场中,它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弹膛污垢严重,还出现卡壳、拉断弹壳、弹匣损坏、缺乏擦拭工具等问题,而且再加上越南战场的潮湿气候,温度高,枪管容易生锈。

方面也有问题,最早所采用的是奥林公司所生产的WC-846型装药,由于这种子弹生产粗糙,火药成分不纯净,所以在长时间使用的时候,会损坏枪膛和枪管,M16步枪也没有清理工具,所以会产生一系列的损坏问题。

改进之后的M16A1型

后来陆军方面要求柯尔特对其重新改进,因此就诞生了M16A1型,发射性能更好的M193型,在60年代末期,开始大量被美军所采用。

M16自动步枪的基本参数:

全系列都发射5.56×45毫米M193,采用30发北约标准弹匣供弹,有效射程600米,每分钟理论射速700~950发左右, 枪口初速975米每秒,枪口动能为1625焦耳,A1和A3型可以全连发射击,A2和A4型则能只能三连发点射。

全枪长度986毫米,枪管长度,不含消焰器为508毫米,含消音器为533毫米,内置6条向右旋转的膛线,长距为305毫米,机匣顶部的基线长度为501毫米。

全枪重量不含弹匣为3.1千克,含弹匣为3.18千克,装满后为3.63千克, 在加装背带和瞄准镜后的战斗全重为3.82千克。

M16自动步枪的一些额外衍生型号:

比如M16A2型,根据它的原有基础,衍生出特种作战型的MOD-701型和MOD-705型,两者都具备单发点射和全自动发射的方式,但MOD-701型还多了一个三连发点射的能力,方面都是5.56×45毫米北约小口径。

MOD-635冲锋枪型

柯尔特在后期,还根据M16A2型衍生出更多的型号,其中包括MOD-714重枪管型、MOD-723卡宾枪型、MOD-733突击队员型、MOD-635冲锋枪型、以及MOD-720卡宾枪型,而且720也就是后期的M4卡宾枪。

M16A1型还曾被改为过精确射手步枪,分为M-655和M-656精确射手步枪,并配备了重型枪管,机匣顶部还安装了一个可调节式的瞄准镜,但仅能单发点射,相当于半自动狙击步枪。

在越南战场中的海豹突击队,还在M16A1自动步枪的基础上,自行改装出一种叫做MK4MOD0的突击步枪,该枪的枪口部分可以配装消音器,在枪托和缓冲气管上还带有一个4英寸的小孔用于排水,缓冲器组件末端还有一个O型环,在水下60米的情况下,不会使枪身受损。

M16自动步枪没有被取代的原因:

现在比M16更加先进的自动步枪也有很多,比如当下最出名的HK416,SCAR等。

比M16更先进的HK416

但像HK416和SCAR这样的步枪造价较高,无法大批量换装主力部队,所以只能装备少量的特种作战人员。

和美军没缘的XM8步枪

在21世纪初期,美军还曾计划采用XM8和全新的单兵作战系统,虽然XM8步枪很优秀,但最后还是计划破产,继续采用M16系列步枪。

M16自动步枪装备了这么多年,美军士兵也并不是对它有多喜爱,甚至当年在越战战场上,还出现过士兵丢掉M16捡起敌人的AK-47使用的情景,因为M16的自动步枪的故障率较高,而且在沙漠作战环境中更容易卡壳,就即使到了21世纪,改进多次也无法彻底改变。

其实M16自动步枪一直没有被替换,最简单的原因就是,M16步枪的生产数量很多,而且方面也比较匹配,虽然HK416等步枪也能发射同样的,但是HK416无法大量装备美军。

M16其实除了缺点,它也有优点,作为现代化的小口径武器,发射5.56,穿透力要更强,精准度也要更高,而且能匹配多种型号的小口径,操作性也很容易让人习惯,现在的M16A4型也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作战,未来还可能在原有基础上,推出M16A5型,但这只是西方的“据说”。

M16也已经形成了北约标准制式武器,通常会与M4系列卡宾枪配合使用,再加上M16要比其他5.56口径的步枪造价低,所以也不只有美军再采用,而在亚洲、欧洲、北美和南美洲,也在采用M16的改进型或仿制型。

所以说,以上几点,也能说明M16自动步枪,至今都没能被取代的原因。

财大气粗的美军竟舍不得子弹钱,将M16强制三发点射不让士兵扫射

【军武次位面】:威震港澳大黑星

轻武专栏是军武全新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玩过“吃鸡”的朋友们都知道,游戏中有一把比较鸡肋的自动步枪——M16A4。这把自动步枪仅能选择半自动或者三连发射击,但却不能全自动突突突,这让很多玩家使用起来非常不舒服,因为近战时火力相比AK、HK416确实差很多。

那么,为什么M16会有这种奇葩的三连发模式呢?光想想就觉得不靠谱啊!

▲四等人真可怜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M16都只能打三连发。在M16设计生产之初,M16与M16A1都是采用的全自动发射。在当时,还没有任何一款制式自动步枪采用什么三连发的点射模式。而在之后的M16A2上,M16才开始采用了全新的三连发模式。目前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M16A4仍然是三连发。

这种三连发模式到底有什么用?

在冷战之初,受到苏联AK系突击步枪以及更早的德国Stg-44的影响,全世界都开始研发能够全自动发射的突击步枪。

▲M14全自动射击时后坐力很大

当时西方比较流行的两款枪是美制M14自动步枪和比利时的FN FAL自动步枪,但这两款枪都是发射7.62X51mm大威力北约标准弹,在全自动发射时后坐力大,精度很差,子弹,大部分时间都是以点射为主。后来有些国家地区的M14与FAL直接将快慢机锁死在半自动模式上,让这把枪只能单发射击。

▲马岛战争中英阿双方都使用的是FAL

但英军的FAL(L1A1)只能半自动射击

而阿根廷的FAL则可以全自动

而在另一边,加入越战的美国陆军也意识到,发射全威力步枪弹的M14自动步枪实在不是什么好东西,又长又沉,还不适合扫射,面对越共的AK时根本没有优势。于是在1963年,国防部宣布采购AR15——即M16的前身。

▲越战中使用M16的美军士兵

M16的早期版本是可以全自动射击的,但是为什么后来的型号却取消全自动,给改成三连发了?这件事儿可能与美军在越南战争期间的一项调查有关。

根据当时美国国防部检查勤务局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当士兵们被问及:在战斗中你是否使用M16全自动射击时。只有38%的人回答的是“是”,而51%的人不用M16全自动射击,另外11%的人表示不确定。这也就意味着,在实际作战中,大部分士兵并不会使用M16自动步枪全自动射击。

另外,根据之前美军对于M16测试发现,M16的前身AR-15自动步枪在全自动射击时精度与勃朗宁自动步枪BAR相近,比M3冲锋枪要好一些。换言之,AR-15自动步枪的全自动射击精度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实战中M16全自动射击很难命中距离稍远的目标。

所以说老兵在使用自动步枪时,往往都会把快慢机拨到半自动这一档。而在近距离火力压制中,班用机枪才是步兵班组火力的中坚,自动步枪往往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所以认为M16全自动扫射其实没有必要。

▲真正的老鸟一般都是单发点射

听见枪身就扫射的,大部分都是新兵蛋子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可以防止士兵在战场上过度紧张时会扣着扳机不放,一下子就把一个弹匣的子弹全部打空。

另外军武菌觉得,美军高级军官的陈旧观念才是使得M16被“阉割”的主要原因。当时有一种看法,认为M16这样的自动步枪,全自动射击会很浪费。因为每个士兵携行的数量就那么多,如果控制不好全自动射击的话,很有可能战斗刚打响,子弹就没了。

▲你的每一次扫射都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

没有扫射,就没有浪费

拒绝全自动,从我做起

而且这种以节省,强行改造步枪的例子有很多,在法国早期的M1917半自动步枪上,就有法国高级军官认为半自动步枪容易浪费子弹,干脆把半自动步枪上的导气孔给堵住,硬是让这只半自动步枪变为了栓动步枪。

这还不算啥最奇葩的。早期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栓动步枪以上弹利落,射速快著称,但军队高层们担心士兵在战场发生紧张后会不断的快速重复:拉栓、啪!拉栓、啪!拉栓、啪!的射击动作,迅速打光自己的全部子弹。于是往步枪上安装过一个小装置。叫做弹仓阻断器。这玩意儿相当的奇葩,可以让步枪里只能塞进一发子弹,打一枪,装一发。

最终以上写着看法不仅仅让大部分M14自动步枪最终都只能半自动发射,还让M16从全自动变为了三连发。

那么,三连发射击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这当然是有的。点射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命中率,还能节省。但在近距离交火时火力密度太低,很容易被对方压制。三连发模式则是一个单发点射和全自动射击的折中方式。一次只打出三发,既避免了浪费,提高了精度,也保证了一定的火力密度,而且前三发子弹的散布“刚刚好”......好吧,我快编不下去了。

▲M16A2三连发射击

其实射速还是蛮快的

其实说实在的,点射是必须存在的,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自动步枪是需要用猛烈的全自动火力来压制敌人的。因为毕竟不是什么时候,机枪都能够及时支援。如果对方拿着一把全自动的AK向你扫射,而你只能用三连发M16回应对方,可以想象你当时会有多绝望。

在军武菌看来,最理想的火力模式,就是在保留半自动和全自动发射的情况下,增加一个三连发模式。例如俄军目前正在换装的AK12突击步枪,就是采用的“保险-半自动-三连发-全自动”这样的发射模式。

▲俄军的新型步枪AK-12

这样的发射模式对于新手来说比较友好。在射击中远距离目标时,就不需要在全自动模式上控制着打短点射,只用扣动一次扳机既可;而在需要进行近距离火力压制的时候,把快慢机调到全自动模式上,既可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

▲AK-12快慢机上有单发、三连发、全自动

另外,军武菌还比较看好一种比较新型的点射模式。那就是俄军AN94自动步枪。这种自动步枪拥有一种很奇特的“两连射”功能。这个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就是通过步枪打出高速的两连发点射,来获得很高的点度,甚至能够打出“连孔”这种效果。

▲过两天咱们单独讲讲AN-94

不仅仅是AN94,德国H&K公司设计生产的G11无壳步枪,也是采用了相似的方式来提高点射命中率。该枪在以三连发模式下进行射击时,其射速高达2100发每分钟。

▲G11无壳步枪的三连发射击

但可惜的是,无论是AN94还是G11,这两款枪的结构都太复杂,目前远远无法满足实战。

那么中国的95式自动步枪可以三连发吗?

▲CF中的QBZ95可以三连发

事实上大部分国家的步枪还是不能三连发的,有些步枪可以两连发,例如CZ805,但大部分步枪只有单发和全自动两种方式,中国的95式步枪也不例外,只有单发和全自动,但出口版的97式某些型号可以三连发射击。

▲三连发射击的伯莱塔93R手枪

目前可以三连发的步枪除了M16几个型号外,还有法国FAMAS步枪、日本89式步枪、韩国的K2步枪和比利时FNC步枪等等。

▲日本自卫队手中的89式步枪

那么你觉得三连发到底好不好用?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自动步枪不自动:美军为何将M-16改成3发点射,禁止连发射击?

尽管M-16自动步枪已经面世50多年,至今仍然是最好的步枪之一。原因是M-16步枪服役以来,历经多次改进,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步枪家族,性能越来越好。不过,M-16的改进也有瞎折腾的,例如竟然有不能连发射击的M-16自动步枪。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应该知道M16步枪拥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里面成员包括M16、M16A1、M16A2、M16A4、M4、M4A1等很多款发展改进型号。并不是所有的M16步枪都改成3发点射,只有M16A2、M16A4是将M16原本的单发、连发模式改为了单发、三发点射模式,也就是说,M16A2、M16A4无法像其他突击步枪那样扣住扳机不放实现不停地射击。

原本好好的一款全自动步枪,为何M16A2、M16A4要将连发射击改为非常另类的三发点射呢?

答案是“上级有令,不得不从”,有一天,美国陆军高层人士闲来无事,开始关注起美国陆军枪械更新换代项目,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陆军高层人士认为,M16A1等传统自动步枪的连发模式不符合实战要求。

理由是在真正的战场上,有些美国士兵会因为高度紧张而一直扣住自动步枪的扳机不放,这样几乎在瞬间就会打光一个弹匣,最终这些士兵将会因为消耗过快而陷入困境。有一句话说得好:“新兵胡乱射,老兵靠点射”。美国国会议员们和军队高层非常担心美军士兵们扣住扳机一口气打光弹匣的情景。现在冲锋枪和自动步枪的射速都非常高,一般可以在2.5秒内就把一个弹匣的子弹全部打完。

正常情况下,一个有经验的士兵,应该在战场上保持高度冷静,不会做出无谓的射击,浪费宝贵的子弹。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进行短点射,一次射击把2~3发子弹打出去,既可以对敌人形成威慑和压制,同时也可尽量节约。而不是一直射击、换弹匣、继续射击,最终把全部子弹打光。 对于自动步枪来说,由于有后坐力导致枪口上跳的干扰,在连发射击时,通常只有前两三发子弹能够命中目标,之后发射的子弹因为枪口上扬的缘故,一般都不会击中目标。所以在实战中,自动步枪一般不会连射。常见的做法是采用点射,通过断续有控制的发射,提高射击精度,有经验的射手,每扣扳机一次可以射出2~5子弹,叫做短点射。连续射击6~10发子弹的射击,叫做长点射。

那么,为何不设计一种能够控制点射的自动步枪呢?所以,高层人士提出了自己的“真正”解决办法——用三发点射模式替换掉连发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士兵扣住扳机不放的这个问题,此外三连发模式也比连发模式的射击精度更高,可谓是一举多得。

就这样,M16A1步枪的替换型号M16A2就“基因突变”为一款只能三连发的自动步枪。尽管这个奇特的改进遭到基层作战部队、军事专家甚至是M16设计师本人的抵触和反对,但最终这个项目在陆军高层人士的坚持下,还是成为了现实。毕竟是高层人士提出的“宝贵意见”,怎么可能会因为错误不被采纳呢!

从上世纪80年始,M16A2步枪陆续量产装备了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并跟随美国大兵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军事行动。在实际作战中,M16A2步枪的表现平平无奇,它的特殊改进既没有重大过失,也没有非常值得称赞的地方,算是一个基本合格的改进吧!

后来为了适应新的战场环境要求,美国又研发M16A2步枪的替换型号——M16A4步枪,后者还是保留了这个特殊模式,主要改进集中于提升M16A4步枪的附件安装能力上。这些M16A4步枪主要装备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目前正被M27 IAR 突击步枪取代。

M16A2早就全部退役了,M16A4也正在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三连发模式的这个改进未来基本不会再出现了。这个特殊的改进是否真的发挥过预想的那种作用呢?这恐怕没有完全服众的答案,而这在如今也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02/169624478033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