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亲睦邻怎么读(敦亲睦邻)
两岸社区治理交流促“敦亲睦邻”
第八届海峡两岸社区治理论坛现场。 主办方供图
第八届海峡两岸社区治理论坛现场。 主办方供图
(聚焦海峡论坛)两岸社区治理交流促“敦亲睦邻”
中新网厦门12月11日电 (记者 林春茵)“长期以来,大家积极推进两岸基层社会治理领域交流合作,为增强两岸基层互信、推动两岸社区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民政部基层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如是说。
在11日正于厦门举行的第十三届海峡论坛期间,海峡两岸社区治理论坛第八次登场。
陈越良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坚持和发展两岸社区治理交流,推动交流不断深化;二是要用好交流成果,为两岸社区发展提供新动力;三是要营造敦亲睦邻、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为两岸居民共同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本届论坛以“敦亲睦邻、守望相助”为主题,由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台湾社区发展协会联合总会和台湾卓越社区联合会联合主办,来自福建省各设区市民政局和部分省级社区近邻服务试点单位的官员、一线社区工作者代表,以及在厦门生活的台胞社区志愿者代表,共80余人出席。
与会人员观看社区邻里守望相助工作微专题片,参观厦门市思明区深田社区、厦门市湖里区嘉福社区和厦门市金安社区。两岸社区治理领域专家学者就新发展阶段社区治理创新进行深入交流,两岸社区工作实务人员也分享交流了社区治理和服务经验做法。
海峡两岸社区治理论坛创办8年来,两岸在社区治理领域的沟通日益顺畅,感情更加深厚,双方交流合作的平台与机制日益成熟。(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习观|外交思想中的“和”与“合”
何为“和合”?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曾指出:“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
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和”“合”正是其中精髓。将中华文化当中的“和”“合”思想运用到外交理念当中,积极推进我国外交工作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
央视网在此摘录了关于“和”与“合”外交理念的部分论述,以飨读者。
和平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2015年04月22日,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人民想的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和平的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
——2015年10月21日,在伦敦金融城的演讲
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
——2016年11月21日,在秘鲁国会的演讲
当今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滚滚向前。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愈发陈旧落伍,妄自尊大或独善其身只能四处碰壁。只有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多赢。
——2018年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和睦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历来注重学习,历来注重敦亲睦邻。
——2014年0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的演讲
我们将继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秉持亲、诚、惠、容的理念。
——2014年08月22日,在蒙古国家大呼拉尔发表的演讲
不断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是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永远不会改变。
——2014年09月10日,在塔吉克斯坦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和而不同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只有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
——2015年09月28日,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
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
——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合作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要坚持多元发展,尊重彼此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的发展道路,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
——2015年11月18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我们要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拒绝自私自利、短视封闭的狭隘政策,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2018年6月10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将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坚定不移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坚持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
——2015年04月21日,在巴基斯坦议会上的演讲
志同道合中国成语讲志同道合。让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深化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优化亚洲区域合作,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
——2014年11月8日,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的讲话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我们来自世界四大洲的5个国家,为了构筑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的宏伟目标走到了一起,为了推动国际关系化、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走到了一起。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
——2013年3月27日,在南非德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的讲话
中国古人说:“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金砖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合作之道。
——2017年9月4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大范围会议上的讲话
“茶和天下 典籍里的茶”展览开放,唯一一部皇帝御制茶书亮相
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6月9日,“茶和天下 典籍里的茶”展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展厅面向公众开放。本次展览是国内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茶文化典籍的展览,让观众可以在珍贵典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里“品”茶香书韵。
展览共分为“茶之源”“茶之饮”“茶之道”“茶之政”“茶之路”五个单元。“茶之源”追溯茶树的起源地,详细梳理了“茶”字演变、“茶”的世界读音中的中国元素等内容。
6月9日,“茶和天下 典籍里的茶”展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展厅面向公众开放。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茶之饮”单元以朝代为轴,延展至茶的制作工艺、饮用方法及茶艺茶俗等内容。观众可以了解生食羹饮、煎茶法、点茶法、瀹茶法等各个时期不断推陈出新、演变发展的饮茶方式,以及龙凤团茶、斗茶、分茶等茶的制作工艺和茶艺茶俗,体味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谦和礼敬的价值观。
“茶之道”升华主题,重点介绍数千年来中国在“茶”中积累的丰富精神体悟,深入到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等诸多领域,如苏轼利用多种形式的著作记录茶史并亲自参与茶事、诗僧皎然阐述茶道、李清照与赵明诚“赌书消得泼茶香”、陆游一生与茶相伴等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与故事,以及历代广为流传的与“茶”相关的典故,让观众领略到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以茶结友的人文精神。
观众在观看茶的制作工序图。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茶之政”说明了茶叶生产大规模发展、饮茶风气普遍形成后,官府逐渐建立的完密的茶业生产和流通管理制度,显示了茶课在我国古代国家财政中的地位,观众可以在这里看到“茶马互市”的最早记载。
“茶之路”则厘清了中国茶叶对外传播的多个主体路线,通过古代丝绸之路、海上茶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乃至“一带一路”,展现中国茶和茶文化的输出深刻影响着亚、非、欧、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生活习俗、审美趣味、贸易格局与政治进程。
一名穿汉服的男孩在观看展览。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据了解,本次展览展出国家图书馆馆藏的珍贵典籍60余件,如宋咸淳九年(1273)《百川学海》本《茶经》,是现存最早的《茶经》版本,也是现存《茶经》版本的祖本;宋徽宗赵佶所作唯一一部皇帝御制茶书《大观茶论》;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宣和北苑贡茶录》,底本为《永乐大典》本,比其他传世版本增加了插图与注释;英文版初版《中国茶乡之旅》(A Journey to The Tea Countries of China);载有“茶马古道”商贸繁华的《果亲王西藏日记》;与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日本荣西禅师的《吃茶养生记》并称世界三大茶书经典的《茶叶全书》(All about Tea)初印版本等。
陆羽撰、宋咸淳九年(1273)刻的《百川学海》本《茶经》。此为现存最早的《茶经》版本,也是现存所有《茶经》版本的祖本。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展览在第一展厅的中厅单设区域,展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具体涉及的4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观众还可具体查看六大基本茶类及其制作工序等基础知识,或通过茶书阅览区、制茶技艺交互多媒体、观看非遗传承人纪录片等方式直观感受茶文化与非遗技艺。
编辑 陈静
校对 付春愔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01/169624792549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