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节骨的准确位置图片(七节骨的准确位置图)
小儿泄泻莫着急,中医推拿来帮您!这几个要点要牢记~
小儿泄泻是指小儿大便次数相较于往常明显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小儿常见病症,多发于年龄在6个月至2岁左右的婴幼儿。本病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且易造成流行传播,轻证治疗得当预后良好,一旦转变为重证则治疗较为棘手。
发病原因
中医认为,脾胃相表里,胃腑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脏主运化水谷精微,胃腑主通降与脾脏主升清相辅相成。若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因此,小儿泄泻的病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三者为多见,其病位主要在脾胃。本病的病机关键在脾困而湿盛,升降失司,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合而下降,遂成泄泻。
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故发生泄泻后易先伤阴。若调理救治不当转为重证,则会由于泻下过度,伤阴耗气,造成气阴两伤,甚则阴伤及阳,导致阴竭阳脱的危重变证。
久泻不止,可能会导致脾虚肝旺而生内风,从而引发慢惊风,临床表现为反复抽痉、昏迷或瘫痪等症状;或脾虚失运,生化乏源,气血不足以荣养脏腑肌肤,日久可形成疳证,临床表现为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大便不调等。因此,家长发现小儿出现泄泻后,应及早进行相应的调理救治,防止产生不良病变。
小儿推拿疗法
小儿因年幼,多不易接受药物治疗。因此,可以尝试小儿推拿疗法来调理。下面介绍补脾经、补大肠、推上七节骨、揉天枢4种常用于治疗小儿泄泻的推拿手法。
补脾经
脾经穴位于拇指末节螺纹面或拇指桡侧缘,由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
操作:施治时,术者一手持小儿拇指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旋推小儿拇指螺纹面;或将小儿拇指屈曲,以拇指端循小儿拇指桡侧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持续直推100~500次。
功效:健脾胃,养气血。
补大肠
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线。
操作:施治时,术者一手持小儿食指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由小儿食指尖直推向虎口100~500次。
功效:涩肠固脱,温中止泻。
推上七节骨
七节骨的定位是从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具体操作有推上七节骨和推下七节骨之分。
操作:施治时,术者以拇指螺纹面桡侧或食、中两指螺纹面着力,自下向上做直推法100~300次,称推上七节骨。自下而上推上七节骨为补法。
功效:温阳止泻。
揉天枢
天枢穴位于脐旁2寸。
操作:施治时,患儿取仰卧位,术者用食、中指端同时按揉左右二穴各50~100次。
功效: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注:推拿时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进行润滑,以防皮肤受损。如小儿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等皮肤有损伤的情况,则损伤部位不宜推拿;推拿时小儿哭闹严重,则先安抚好小儿情绪再进行推拿。
预防调护
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避免幼儿腹部受凉。
②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保持清洁干燥,勤换尿布。
③注意幼儿的饮食卫生,保持饮食、餐具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
④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在天气炎热时断奶,遵守添加辅食原则,注意科学喂养。
⑤忌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适当控制患儿饮食,减轻脾胃负担,吐泻严重时可暂禁食,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
⑥对于患儿调护,家长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出现脱水的症状,并持续观察患儿尿量及尿液颜色的变化。如出现尿量减少、变黄等情况,可少量多次地喂服补液盐,补充水和电解质。同时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发热、精神萎靡、嗜睡、烦躁等情况应及时到院就医。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谨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想长寿,先养骨!这组“壮骨穴”86岁名医每天按,走路如风!
时年86岁的夏玉清夏老,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针灸科专家,但她还是保持着年轻人看了都叫苦的工作节奏:
早晨六点多起,然后从早七点干到晚七点,中午饭经常忙得没空吃,一周工作五天。经她一双妙手治好的患者数不胜数。
谁能猜到?这样一位精力过人、腿脚如风的“超人医生”,曾在84岁那年连续两次大骨折。
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她运用穴位保健知识加速了自己的康复。
夏老是如何养骨的?她是怎样获得如此高的晚年生活质量的?让我们一起学习。
01
泡脚搭配“养骨穴”
在夏老骨折期间,她一直坚持每晚泡脚。但夏老泡脚的独特之处在于,她一边泡一边针灸5个“养骨穴”。
“养骨穴”分为两组,一组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另一组促进局部的骨骼愈合、活血化瘀。
1、扶正固本穴位:三阴交
三阴交是三条阴经(脾经、肝经、肾经)的交汇处,常按能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
三阴经位于内踝上四横指宽处。每天的按揉从它开始,然后再按下面4个穴位。
2、局部养骨、活血化瘀
这一组穴位有主骨的、主筋的、主肌肉的、主活血化瘀的,一起作用,夏老的骨折恢复得就快了。
平时在家想要保健养骨,您也可以拿筷子头点按这四个穴位,顺时针揉五分钟。力度以有酸胀感但不疼痛为准。
或者,您也可以用大拇指甲来向下按压这些穴位,每天做100次。以感觉到酸疼舒适为准。
①太冲穴
太冲穴在脚背上大拇趾和二脚趾之间的凹陷处,位于足厥阴肝经,肝主筋。
②太溪穴
太溪穴在跟腱之间连线的中点,位于足少阴肾经,肾主骨。
③丘墟穴
丘墟穴在外踝前缘和下缘相交的凹陷处,位于足少阴胆经,可以疏通经络、活血止痛。
④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在胫骨结节(小腿骨上的隆起)内侧,下方两指宽处,位于足少阳胆经,脾主肌肉。
02
护心穴位每天揉揉
改善血压高、心律不齐
夏老其实一直都有心律不齐的毛病,她之所以能在工作时保持旺盛的精力,跟她平时坚持用穴位养心有很大关系。
1、辅助治疗心律不齐的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下两横指处,肌腱中间。
有心律不齐的叔叔阿姨,可以平时用大拇指甲向下按内关穴养心安神。
您也可以取腕横纹下三指宽处的间使穴,用同样的按法也能起到类似效果。
2、保健养心穴
除了内关穴之外,夏老还带来了一款平时可以经常按的养心穴——曲池穴。
除此之外,曲池穴还能辅助退烧、延年益寿。
想要找到曲池穴您需要曲肘,在肘横纹和肘窝骨头边缘的中间凹陷处。
每天用大拇指甲最少按100下,每天如果能按200-300次效果更好。
穴位保健是一项长期的健康投资,
学会之后一定要每天坚持哦!
将文章分享给家人朋友,
让他们也受益!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40101/169624691944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