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城堡2浩劫徽印怎么获得(地下城堡2浩劫徽印)
被誉为“宋瓷之冠”的汝窑瓷用玛瑙做釉?专家为你解答汝瓷的秘密
吴锐
古玩艺术品投资顾问、瓷器、杂项鉴定专家 。
中央电视台CCTⅤ2《鉴宝》栏目专家, 中央电视台CCTⅤ2《一槌定音》CCTV1《我有传家宝》栏目直播收藏讲座专家老师。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中央企业,具司法鉴评资质)技术专家,中国收藏家协会陶委会专家,中国消费者基金会打假工作委员会,全国艺术品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雅昌艺术网特邀瓷器鉴定专家 ,河北电视台《品真》栏目专家 ,中检艺术品鉴证"艺十1"专家,"联拍在线"特聘专家,中国历博网特聘专家 ,城雅艺术品鉴定中心副主任,北京福得利艺术品鉴定中心主任,清大厚德教育研究院特聘讲师,艺站艺术品鉴定中心特聘专家,域鉴艺术品鉴定中心特聘专家,宫匠造办艺术品鉴定特聘专家,新疆收藏家协会玉石收藏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汝瓷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也最具神秘感的瓷器之一,但在历史记载中,它的烧造技术已经失传许久,其存世量可谓是凤毛麟角。即使在南宋时期,也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汝瓷的本来面目,在文献中甚至也留下了“近忧难得”的感慨。
关于汝瓷的文献资料,都记载着一些汝窑瓷的传说故事,细读可见汝窑瓷之珍贵。那么关于汝窑瓷器具体的知识,我们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跟大家一一剖析。
一、汝瓷产生的背景我们今天所说的汝窑瓷,主要是指汝官窑瓷。在汝官窑址未发现之前,我们能看到的、了解的关于汝官窑的知识,只能从两个方面去寻找汝官瓷的来龙去脉。
第一是历史文献资料,第二是博物院藏品,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湾故宫博物院,以及上海等其他博物院陈列的一些馆藏品。
关于汝窑的历史资料记载,最早的文献是北宋徽宗时期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在他的图经中记载,有陶尊条云(写的是高丽青瓷):“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蹬兽,下有仰莲以承之。此物最精绝,其余则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书中所写“汝州新窑器”即汝官窑。
1、汝窑瓷产生的历史背景以上这段文字记述了汝窑的确切纪年纪年,徐兢为北宋时期人,当朝人写当朝事,是较为准确的。南宋人叶寘在他的《坦斋笔衡》中写到“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随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这段话记录了在宋时宫廷用瓷的政策制度,也是现代研究对汝官窑的烧造时间、地点的定位。
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惟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在周辉的《清波杂志》里,说明了汝窑的烧造是被朝廷严格控制的,制作的釉料也是特殊的配方。汝窑烧造完成后,质量较好的被拣选入宫廷,残次品退回窑场,“方许出卖”。就这样的残次品也是难得的,体现了汝瓷的珍贵程度,也证实汝官窑的残次器民间也是可以用的,民间会散落大量的有瑕疵的产品。
2、汝窑瓷是民窑还是官窑呢?汝瓷在早期一定是民间的窑场,在宫廷用瓷过大的情况下,就派汝窑去烧造宫廷瓷器,叶真《坦斋笔衡》记载:“命汝窑造青瓷,故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通过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当时不仅汝州烧宫廷用瓷,唐州、邓州、耀州也在烧贡瓷,只是汝瓷烧制的质量较好而已。汝州烧官瓷这种烧供模式,同后来明清时期施行的“官搭民烧”制度相类似。(注:唐州、邓州、耀州为今河南南阳唐河县、邓州市,耀州为今陕西耀县。)
汝瓷的烧造年代,经过著名文博专家陈万里先生的考证,应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宋徽宗五年(即1106年)这二十年的时间。那么,根据当时的宫廷用瓷的数量之巨,可能会延烧至北宋结束,也就是1127年靖康之变。
从1987年至2002年对清凉寺遗址的八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宋哲宗“元祐通宝”、元丰通宝”和宋徽宗时期的“政和通宝”钱币,这之间相隔时间在二十年左右,这些考古发掘和陈万里先生的推断,从理论上看是基本吻合的。
公元1127年,徽、钦二帝被金人虏到北方。北宋灭亡,同朝宫女、太监、官员三千多人,连同金箔、宝物,文物书画,瓷器等,一并二千五十车,北宋宫廷所藏历代文献、宝物被洗劫一空。有野史记载,当时的金兵进入宫廷抢劫完这些宝物之后,因为对汝窑瓷器不甚了解,将宫中抢来的汝瓷拿到街上换食物吃。这段历史未经考究,但也说明北方游牧民族的女真人对中原文化缺乏了解。
北宋的灭亡,致使中原文化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历史上许多的文献资料都在这次大浩劫中丢失殆尽。
二、如何认识汝窑瓷我们先从汝窑的历史记载来做一解析,南宋周辉的《清波杂志》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为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这段文字反映了汝窑供御的瓷器是以玛瑙作为釉质的原料。
那么,汝窑供御的瓷器是否以玛瑙作为釉的主要原料呢?实际上玛瑙的成分为二氧化硅,同一般石英砂作用并无区别,但玛瑙往往含有铁等着色元素。以玛瑙做釉料,可以给汝瓷施上一些特殊色彩,从而给人以釉面温润晶莹的玉质感觉。不管从视觉效果上的天青、天蓝、月白、虾青等颜色上,给人以新鲜感,并且这种色泽能让人拥有舒适感。上手后的温润玉质感,油韧润滑,让人爱不释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凉寺遗址发现的玛瑙石原料,证实了当时的文献记载。
玛瑙石原料
宋代杜绾的《云林石谱》汝州石条记载:“汝州玛瑙石出沙土和水中,色多青、白、粉红莹润,少有纹理如刷丝”。汝瓷釉中有玛瑙之说也应属实。
通过对汝官标本的观察,用40倍放大镜在自然的阳光下,可以非常明显的观测到釉面及釉里闪烁的宝石折射光。细细观察时,汝瓷釉内那晶莹闪烁、五彩斑斓的色彩,让人进入无限遐想的美妙境界。
真正的汝官窑瓷,其釉面的温润细腻,柔和润滑的手感,犹如孩童的皮肤,上手感觉非常舒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汝瓷胎体的制作也是极其精细的的,其细腻程度也达到了极点。我们从出土的标本中可以发现,它的胎体极为细腻,从胎体的质量还可以推测到,它的胎体是经过发酵,后又多次澄滤、淘洗,最后制坯烧制的。其胎体制作过程十分繁复,不是我们平时所能想象到的。
从出土的标本可以看出汝窑胎体的细腻,而一般我们用手去摸它的支钉是不扎手、不刮手的感觉。从这种细腻感,我们可以推断汝官窑烧制过程中,胎体的制作是经过特殊的加工的。比如说它的胎体是经过配置,(猜测胎体里加入骨粉或者贝壳粉等),加入含氧化铝极高的白土等,这样制作出来的胎体可塑性强,耐高温等。
我们也可推断汝瓷的胎体和釉一样都是有着严格的烧制配方的,往往在史书里所看到的一般是关于釉的主要配方以及制作方式,但是却忽略了胎体在制作汝官瓷器中的重要作用,没有记载胎体的制作以及所含的配方。
汝官窑在烧制的过程中,一定是有着严格的火候控制的。从汝瓷的颜色以及温润的釉面两方面可以推断,汝窑瓷器在窑温的控制上,是有着一定严格的把控程序。影响瓷器釉面烧制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对窑室温度的掌控。之后也就出现了能够观察瓷器烧造过程的火照,以便观察窑室里温度的变化。
北宋汝窑火照插座和火照
严格的讲,汝窑能够烧造成功,必须严格控制窑室的温度,从我们有关研究部门对烧制温度的测定,判定汝窑烧造的胎釉的温度应该在1100度到1200左右。只有这样的烧造温度,才能烧制出最后的汝瓷。如果烧造温度较高,可能产生玻璃光泽,甚至出现其他的色泽。如果烧造温度较低,就会出现生烧现象,胎与釉结合不力,釉面光泽不够莹润。控制窑室温度是烧窑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汝窑窑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火照。
通过对出土瓷片标本的验证,也可看出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标本,其明显的汝官窑特征在于胎体的收水都很高。我们轻蘸水放在标本胎体的截面,水会立即被吸收干净。而汝窑之外的其他窑口的的标本基本不吸水,只有汝官窑(清凉寺)才吸收水分,且很快吸收。这就证明了汝官窑烧造温度是较低于其他窑口瓷器的烧结温度的,也是汝官窑区别于其他窑口的主要特征之一。
汝官窑的色泽有天青、卵白、粉青、月白、天蓝,以天青色居多。按北宋朝廷对汝瓷的要求,天青色为基本色调,这种青的色调比较稳定,变化不大,色泽光泽大部分为温润的亚光,玻璃光泽的基本不见。从出土的标本,以及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汝官窑来看,基本上是这种色泽。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汝官窑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汝官窑
汝官窑烧造的方法,采取了匣钵装烧的方式,采取一匣一钵的装烧工艺。 底部用垫圈和支钉支烧的方式;支钉支烧的方式留下了三、五、六、七等支钉痕,支钉的形状呈椭圆形状,因此被称为“芝麻钉”支烧。支钉支烧分为底部支钉和圈足之上支钉支烧两种形式。垫圈垫烧是直接将器物圏足放在垫圈之上。
汝官窑烧造所用的支钉
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记载,汝窑:“底有细小芝麻支钉”,从传世的宋汝官窑的底部看,都留有芝麻钉的的痕迹,这与高濂的记载十分的吻合。这些都说明了汝官窑史书的记载是有一定依据的。
关于汝官窑开片的问题,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记载,“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从现在传世汝官窑的开片,基本上有细小开片的,这就是文献中写的有蟹爪纹。从出土标本看其开片还有冰裂纹,细蟹爪纹以及不开片几种,与史料的记载基本一致。
汝官窑蟹爪纹
汝官窑冰裂纹
三、汝官窑的历史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汝官窑的烧制以及所施行的政策、制度,对后来宋代官窑制度的建立产生一定的影响,宫廷用瓷制式也有了一定的规范性。宫廷用瓷的特殊要求列入到国家政策制度层面,这也是中国古代最早施行“官搭民烧”制瓷制度的雉形,对明、清官窑体制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南宋周辉的《清波杂志》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惟供御减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惟供御减退,方许出卖”说明了汝官窑是寄烧于民间窑场。汝官窑是借用民窑的窑场烧瓷技术,对瓷器的的制式和配方有着自己的严格管理。但由于官窑的制式以及配方在民窑中使用,这就难免会有技术和制式流落于民间窑场,从而使得民间的窑场有官窑的制式,但在釉料的配制和胎体的精秘制作上必定不会流入民间,也会有专人的掌握把控。因此,无论民窑如何仿制,都只能仿其形而不能仿其质。
民窑烧造宫廷御用瓷,一些烧造工艺被民窑所借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窑制瓷工艺的提升。按常理推测,濒临于汝官窑烧造地不远的窑口就会受到影响,就会以汝官窑的型制来仿制。临汝窑、张公巷、铁店等窑就是仿汝官窑的窑口,但绝非真正意义上的汝官窑。
汝官窑成本高,做工精湛,型制古朴典雅,造型美观,且拥有严格的烧造程序,所以汝官窑成品率极低。这一点,我们也从窑址堆积如山的标本感受到了。由于烧造工艺及釉料配方的丢失,以至于到了南宋仍然无法复制,甚至南宋初年都流传着对汝官窑“近尤难得”的评价。它的稀有性,也正是后世追崇的原因。
据史书记载,南宋尝试过恢复和仿造汝官窑,但由于技术的丢失,难度非常大,很难仿制。明代也有仿,但最终还是难以仿烧成功。明代曹昭、高濂所著的书籍中都有记载宋代汝官窑瓷,却没有记载明代本朝的汝瓷。清代康熙到雍正、乾隆都有仿制,其色近,但釉面釉质,始终无法达到汝官瓷的莹润温雅。
清代仿汝天青色
清代著名督陶官唐英的《陶成纪事碑》中,有大量仿汝、仿官、仿哥、仿钧釉色的记载,如仿铁骨大观釉(官),仿铜骨鱼子纹汝釉等。清雍正《景德镇陶录》记载:“汝器,镇陶官古大器等户多做汝窑釉色,其佳者亦以雨过天晴呼之”。
清代仿汝天蓝釉
仿汝官釉是一种天蓝釉,“色中显鱼籽纹小开片的产品,胎釉都极细腻,色泽淡雅柔和,比宋代有汝官窑有过之而无不及,两者最大的区别宋汝官窑釉面失透(不透),厚润安定,仿汝官釉面透亮,清澈晶莹”。从这些记载来看,清朝的仿汝官窑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有所提高,最近几年的大拍中,雍正、乾隆年制的一些仿汝官瓷频频亮相,也都拍出了极高的价格。
宋代汝官窑,代表着中国历史上陶瓷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汝官窑也是陶瓷烧造工艺的巅峰,不仅在工艺制作上,造型的艺术美学、色彩的配比和烧制,温度的精准把控,还有窑炉的结构以及胎釉的配置等等都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从古至今八百年来对汝官窑的仿制和研究,却始终没有突破北宋时期汝官窑的烧制水平。这即是汝官窑的神秘所在,也是后辈需要探讨的课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唐代古琴“彩凤鸣岐”将在《国家宝藏》里诉说前世今生
拨响琴曲的这张古琴,正是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曲调委婉流畅,隽永清新;琴音音柔韵长,圆润细腻。
它和万工轿、玉琮王一起,很快就要在《国家宝藏》节目里亮相。就像万工轿和玉琮王一样,本文通过“彩凤鸣岐”作者在琴腹的龙池中刻下“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款识,以及琴学泰斗杨宗稷于琴身三段铭文的记述,以此来窥探这张古琴的制作历史与流传有序。
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 展厅陈列
唐 落霞式 “彩凤鸣岐”七弦琴 背面
古琴,又称“七弦琴”、“瑶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曾经的它,有十根弦的,也有五根弦的,至汉末时已大致定型,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七弦琴。
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十弦琴仿制场景
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十弦琴(复制品)
战国曾侯乙墓出土五弦琴(复制品)
现代古琴
唐代是古琴艺术的鼎盛时期,由于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古琴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造琴工艺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其中,最受人们喜爱的斫琴高手是四川的雷氏家族,其中以雷威最为著名。目前传世的古琴中,唐琴的数量不会超过20张,而雷威所作的琴尤为珍贵,一般称为“雷琴”或“雷公琴”。
唐代雷威制 “九霄环佩”琴 故宫博物院藏
浙博的这件“彩凤鸣岐”琴就是雷威所作,是琴学泰斗杨宗稷最珍爱的三张琴之一,他评价此琴“声音绝佳”、“可谓凤毛麟角矣”。
杨宗稷 (1865 -1931)
杨宗稷,字时百,自号“九疑山人”, 湖南省宁远县清水桥人,清末民初著名琴学大家,中国古琴重要门派“九嶷派”创始人。现代著名古琴大师管平湖是其弟子。
著有《琴学丛书》四十三卷,约四十万字,是集古今此类书之大成。 晚年开设“九疑琴社”授琴,对琴文化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琴学丛书》 杨宗稷
古琴琴谱
“彩凤鸣岐”琴体浑厚,造型古朴、典雅,琴背琴名附近有断纹,其余遍布小流水断纹,在琴面三、四、五徽处,隐见类似梅花断的小圆圈,这些断纹都是鉴定年代的重要参考。
“彩凤鸣岐”古琴断纹
小流水断纹
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的琴名,环龙池四周是杨宗稷题写的三段鉴藏赞美铭文。
“彩凤鸣歧”背面三段铭文
这三段铭文,字体隽秀,带着一丝沧桑,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这张琴的前世今生。
前世:鬼斧神工雷威造
大唐开元二年(714),在遥远的西南蜀地,一个叫雷威的匠人拂去了琴身上的木屑,一张新琴即将完成。
这是一张落霞式的古琴,琴通长124.8厘米,额宽16.3厘米,肩宽18.8厘米,尾宽12.5厘米,两肩之间最厚处厚度为5.4厘米。琴身两侧边沿云纹起伏,犹如天边连绵的云霞。待油漆干透,丝线安好,雷威一挥手,琴音似钟磬金石,通透清婉,是张好琴!于是,他拿起刻刀,在琴腹的龙池中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
大唐开元二年 雷威制
自隋开始,由于当时蜀王杨秀爱琴,蜀地的制琴名匠辈出,其中尤以雷氏家族最负盛名。四川雷氏造琴,相继三代人,计有雷绍、雷霄、雷震、雷威、雷俨、雷文、雷珏、雷会、雷迅等九人。其造琴活动从开元起到开成止(713—840),前后约120多年,经历了盛唐、中唐、晚唐3个历史时期。
雷威是最著名的制琴师,传说每当大风雪降临,他就酣饮浊酒,穿上蓑衣,戴上斗笠,跑到峨眉山的深林里,听树木的声音。如果其声连绵悠扬,就选作斫琴之材。
这张琴随后被命名为“彩凤鸣岐”。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北。“鸣岐”一词出自《国语》第一卷,说的是周朝兴起时,有凤凰在岐山上鸣叫。凤凰是一种十分吉祥的鸟,它身上有五彩的花纹。所以,“彩凤鸣岐”这样的琴名,应是一种吉祥的征兆,可能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琴的一种寄托吧。
彩凤鸣歧
今生:几经辗转浙博藏
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了,转眼已是九年仲春,这一天,镇国将军毓朗(清末的军机大臣之一,光绪三十三年袭贝勒)来到北京城南的陶然亭公园。这里有座岳云别业,是他的友人、同为前清重臣的张百熙公祭之处。
在他走进岳云别业大门的一刻,朗贝勒的心却忽然被拨动了一下,他听到了一阵疏落的琴声,正是古琴名曲《平沙落雁》。
朗贝勒是爱琴之人,他的爷爷、定敏亲王载铨是道光皇帝的宠臣,家中“行有恒堂”收藏的古玩丰富而珍贵,其中又尤以古琴收藏最为有名。但是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将定王府的收藏劫掠一空,其中就包括雷威所制的那张“彩凤鸣岐”古琴。
此刻岳云别业的琴音似曾相识,勾起了他的遐思。他循声望去,鼓琴者竟也是一位旧同事——杨宗稷。
杨宗稷在岳云别业抚奏的,是他几年前重金买下的雷公琴。当第一次看清琴上“大唐开元二年”的文字时,这位已经名动京城的琴家怅然唏嘘,仿佛一千多年瞬间急速流逝:“开元二年题名在,千二百载刹那空。”经过杨宗稷的调试,他发现此琴音色非同寻常,“一二弦如洪钟,六七弦如金磬,四弦五徽以上如羯鼓”,因此尤为珍爱。1914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民间称为“荷花生日”的这一天,杨宗稷为这张琴写了一首七言长诗,刻在琴背。
琴池四周七言诗
一曲抚毕,朗贝勒上前叙旧,同杨宗稷谈起20多年前家中流散名琴的往事。当他提到“彩凤鸣岐”四个字,杨宗稷一惊,急忙抱来刚收拾好的琴囊,褪下一截,赫然就是那张“彩凤鸣岐”!
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有感于时运造化之难料,杨宗稷在琴背刻下了这一段故事。
琴池下方题跋
1932年,杨宗稷去世。在学生的介绍之下,他的一部分藏琴,包括杨宗稷最珍爱的“彩凤鸣岐”琴等,被一个叫徐桴的浙江镇海人收购。徐桴曾任北伐军总司令部经理处处长、浙江省财政厅长、上海市财政局长、上海市银行总经理、浙江省政府委员等要职。他在镇海老家东南塔峙东岙建有一庐,取名“塔峙圃”,自号北峙塔主人。新中国成立后,徐桴的后人把藏琴捐献到了当地的镇海文化馆。1953年又移交给了浙江省博物馆(当时为浙江博物馆)。这些珍贵的古琴,躲过了战乱和十年浩劫,如今得以流芳百世,万古长存,让千万人共赏,真是琴坛一大幸事。
展厅中的“彩凤鸣岐”琴和“来凰”琴
琴音再一次抚响
2008年年底,“凤凰和鸣”——浙江省博物馆藏唐代雷琴演奏会在浙江音乐厅隆重举行。这张问世1300年之久的唐代名琴再一次被现代古琴大师轻轻抚响,特制的古法丝弦在指尖下发出温柔的“沙沙”声,圆润细腻的琴声再一次悠悠地传来,撞击我们的内心深处。
古琴家成公亮先生现场演奏“彩凤鸣岐”琴
(本文原刊于浙江博物馆官方公号)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229/169626027911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