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暑假秘密回忆存档位置(我的暑假秘密回忆存档)
我体验了游戏版《隐秘的角落》,居然比原作还要阴间?
“一起去爬山吗?”
“您看我还有机会吗?”
普通的几句话因为《隐秘的角落》这部网剧的热播带上了一丝丝恐怖的色彩,成了前年夏天挥之不去的“阴影”。这部仅有12集的网络短剧,凭借其恰当的改编、精湛的演技以及对社会“隐秘角落”的关注,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豆瓣评分达到9.0,也在各种电视奖项里斩获桂冠。
改编一部如此成功的剧集,对于创作者们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而改编作品最让人关注的地方,就是对于原作剧情改动程度如何。
好在,在剧情方面,《隐秘的角落》没有让我失望。
细致深入的延申剧情
(游戏里时间在剧版结局后两年,这里稍微回顾剧集的剧情)
张东升是少年宫的数学代课老师,人到中年生活不顺,妻子出轨,想要和他离婚。
急于挽救婚姻的张东升谋杀了一直看不起他、并且支持离婚岳父岳母,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妻子回心转意。而张东升杀人的过程,刚好被三个小孩子无意间拍摄下来。
这三个小孩就是剧里的三个主角:朱朝阳、颜良、普普。而他们为了给普普给生病的弟弟治病,三人最终决定勒索张东升,让张东升给他们三十万作为封口费。
由此,剧版《隐秘的角落》讲述了一个关于三个小孩偶然录下了杀人现场,并借此与杀人犯张东升智斗的故事。
游戏版《隐秘的角落》的故事,发生在剧版结局的两年后。在剧中的结局里,朱朝阳通过自己的头脑杀死了张东升,成了最后的幸存者。可尽管时间过了很久,但朱朝阳的内心却一直没有逃离当时的事件,而母亲的步步紧逼,让他的心理防线接近崩溃。游戏就是以一个噩梦为展开,去探寻朱朝阳心里更加“隐秘的角落”。
游戏共五个章节,试玩版中解锁到了序章和第一章“妈妈”。
看过原版剧集的玩家应该知道,剧中的母亲周春红是个非常复杂的角色。
在一方面,她辛苦工作,虽然收入微薄,却总是努力满足儿子生活、学习上的需要,工作单位路途遥远,她只得在单位住宿,但每周回家的时候,不管多晚、多累,周春红总会变着花样给儿子做好吃的补充营养;
但将情感全部倾注到孩子身上,让她对朱朝阳有着一种及其偏执扭曲的控制欲。在剧中一段母亲周春红让朱朝阳喝牛奶的镜头,将其对儿子的强势与控制表现极为传神。
不过,剧集中对于周春红“强势”性格在这之后就没有过多呈现,尤其后半部分中,剧集的主要戏份集中在了朱朝阳与张东升明暗上,母亲这一角色便减少了出场时间。
但朱朝阳原生家庭的种种问题,尤其是他的母亲,才是给他造成性格缺陷的根源。游戏版《隐秘的角落》,就把这些剧中未曾过多注视的、角落里的问题,拿出来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第一章里,两年之后的周春红变得更加偏执,疯狂地想要掌控儿子的一举一动:比如第一章讲述周春红通过一块表操控时间,一旦朱朝阳有想出去玩之类的想法,便大声呵斥,然后拨动时间,让朱朝阳重新度过“暑假的第一天”,直到令她满意为止。
周春红的种种扭曲异常的举动,让本作带上了一种十分惊悚的氛围。比如当朱朝阳去卫生间洗漱时,周春红突然出现在身后;朱朝阳获奖,与母亲合照时周春红狰狞的表情;
人物立绘看着就很吓人
而恐怖的最高峰在第一章结束之时:经过几次的循环,朱朝阳似乎取得了母亲的信任,可正当他要打开出去的大门,却意外发现,黑暗中,周春红惨白的侧脸从门后幽幽浮现。看到这一幕,惊悚感如寒气般侵入心底。(说人话: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从母亲周春红的行为里,玩家不仅能感受到游戏惊悚的氛围,而且也能切身体会到朱朝阳在面对性格扭曲的母亲时,内心感受的真正轨迹。
而在这种恐怖氛围长期的压抑下的朱朝阳,因为恐惧和愤怒,使得他的内心出现了一个怪物——一个狐狸影子。它一直在朱朝阳的心里,每当母亲发出违背朱朝阳本身意愿的命令,狐狸影子就唆使朱朝阳进行反抗,某种程度上,这个影子其实就是他自己内心的阴暗面。
“你总是这么胆小,不敢正视你自己的内心。”这个狐狸影子,说出的也许才是朱朝阳的心里话。
总之,《隐秘的角落》用夸张的美术风格和惊悚的情节设计放大了原剧中各种“扭曲”情感,同时既保留了原作剧集核心设定,也为剧情做了很好地拓展和延申,而类似恐怖游戏的风格,让游戏从整体上塑造了一种熟悉但又独具一格的“隐秘”体验。
颇有亮点的玩法
游戏整体的玩法也与《烟火》这样的2D恐怖游戏类似,整个游戏由互动解谜和G文字剧情部分组合而成。
在游戏中多个场景的道具都可以进行互动,互动中可以发现线索,同时塞入了很多的小游戏谜题设计,需要玩家检查场景里的各个角落,以帮助朱朝阳脱离被母亲控制、被迫循环的一天。
找柜子钥匙的解谜部分
在游戏的谜题设计里,我印象最深的是朱朝阳写作业时排列图片顺序的部分。尽管这里的玩法很简单,只需要我们将打乱的图片按照信息正确排列,就可以通过。但它不光将谜面与剧集中出现的“笛卡尔心形函数”的故事融合,将剧里关于选择“真相”还是“童话”的核心探讨,用游戏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而且通过“现实”和“童话”的切换,让小游戏与剧情、主旨有了更加紧密地结合。
说实话,我玩到这个部分是非常惊喜的,在注重氛围渲染的惊悚向游戏中,这样细节满满而有寓意的小游戏设计实在很能看出来制作组的态度和设计功底,《隐秘的角落》在这方面实在做得很好。
第一章里唯一一小段张东升出现与追逐的QTE环节也恰到好处,跟随屏幕上出现的按键快速按击,熟悉节奏就不会让人觉得很难,而背后紧紧追来的张东升和紧张的音乐,也不会让略长的QTE环节显得无聊机械。
而如果在不幸被张东升追上后,制作组会贴心地为你放置存档和重来选项,玩家可以安心地多去尝试几次,直到通关为止。从操作的方面来说,游戏非常友好,没有任何上手门槛。
就是画面有点鬼畜(阴间)
在压抑惊悚的剧情和扎实玩法的基础上,逐渐游戏的恐怖氛围推向高峰。这种恐怖氛围除了剧情的诡异和的音乐渲染外,还来自于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比如突然响起的电话,屏幕突然亮起雪花的电视机,以及好友普普窸窸窣窣的低语。
而塑造心理恐怖氛围所使用的一些小桥段很巧妙:比如张东升将自己岳父岳母推下山崖的画面,突然从朱朝阳房间的照片里消失了;客厅电视里播放的新闻,是警方逮捕了张东升,可事实上,张东升早已被击毙了…
总之,如果说《隐秘的角落》电视剧是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转折、强烈的剧情矛盾,营造一种悬疑感,吸引观众看下去;那么这部改编游戏,就是在用直接露骨、宛如恐怖游戏的方式,去展现故事的惊悚氛围。
展望与结束语
《隐秘的角落》改编自紫金陈的小说《坏孩子》,原著小说是一个暗黑结局,朱朝阳在与张东升的生死里,觉醒了自身的黑暗面,最终设计杀死了张东升以及曾经的朋友颜良。
在小说里,文字描绘的重点更多在于对黑暗面的挖掘,对人性恶的解剖。
与原著相比,剧集最大的亮点就是添加了“童话”的憧憬,削弱了人性的黑暗面,导演辛爽说过,“记住原作带来的“感受”,随后遵循生活的本质来进行影像重塑,这是他的改编准则。”
剧中反复提到的“笛卡尔”的传说—童话和现实的寓意故事,其实暗示了故事走向。在《隐秘的角落》中,无论是笛卡尔还是张东升,他们的童话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笛卡尔为了心中的童话设计了心形线,张东升为了心中的童话,来到了妻子的城市,成为了倒插门女婿,自己事业上没有什么成就,过着卑微的生活。
而在结局张东升对朱朝阳说:“你可以选择相信童话”,其实就是说明了,即使是片尾人性扭曲至此的张东升,也曾经是个相信“童话”,但被“现实”抛弃的可怜人。所以《隐秘的角落》备受好评的原因之一,就是剧中对角色的塑造也是多层次的、富有深度的,不论是周春红、张东升还是朱朝阳,都是如此。
丰富的层次、心理变化,也让剧集在呈现社会和人性黑暗面之外,激起观众的思考:原本那些怀揣梦想与希望的人,又是缘何一步步坠落至此?你选择相信现实还是相信童话?成了贯穿《隐秘的角落》全剧的命题。
这些问题,也无疑比单一的血腥、黑暗、展露“人性之恶”更具有叩问心灵的力量。
回到游戏上,体验了《隐秘的角落》试玩版之后,很明显能感觉到制作团队试图以另一种风格方式,向玩家讲述出更为细节、更深入朱朝阳内心的故事,与剧集不同,但也别有风味。
但是,诚然朱朝阳的家庭问题、周春红对于儿子强烈、扭曲的控制欲,都是原作没有过多涉及,但值得深入剖析的题材,不过我也希望,游戏不止是把“家庭”塑造成一个凸显“惊悚与压迫”的故事,同样可以有更多温暖的地方;朱朝阳在两年之后的游戏世界观里,又如何看待 “童话”与“现实”问题,也是游戏里值得去塑造的部分。
让我们拭目以待。
内存已满舍不得删,你没准得了“电子囤物症”
仿佛成为了一只“数字仓鼠”,在“电子囤物症”的驱动下疯狂囤积信息,总舍不得删除。
---------------
保存了25256张照片的手机相册,塞满了949条待看课程的视频网站,已使用2485G内存的网盘……
假期盘点自己存下的数据资料时,林妍一度有些震惊。其中一些记录了人物和场景,是不能抹去的“旧时光”,更多的是场景动作重复的照片、躺着吃灰的电影资源和课程链接。但想清理时,却很难下决心把它们挪进回收站,“万一到时候能用上呢”。林妍觉得,自己仿佛成为了一只“数字仓鼠”,在“电子囤物症”的驱动下疯狂囤积信息,总舍不得删除。
什么是“电子囤物症”?在学术上,它被称为“数字囤积症”,指的是“数字文件的积累致使个体降低目标检索能力,最终导致个体的压力和混乱”。相较于将杂物堆在房子里、影响自己甚至周围人日常生活的“囤积癖”,电子囤物似乎更为“无害”——毕竟电子囤物不影响他人,也不会压缩生活空间,最多为了更大的空间购置些硬盘,或是屈服于云盘限速而付费成为“尊贵VIP”。在信息的汪洋里,“电子水滴”永远不嫌多。
如此一来,“拍照”“保存”“收藏”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功能。老师讲课太快来不及记笔记,板书课件拍下来“等下课后再看”,但似乎要囤到期末考试才会匆匆瞟两眼;博物馆里的文物介绍太长,随手按下快门便仿佛知识尽在掌握中,走马观花看文物也变得心安理得,拍了就是懂了;上网冲浪偶遇可爱表情包一定要存下,说不定就会在明天聊天时用到;至于那些“一图教你……”“人生必看片单”,一键转存到网盘里,总能带来满满的安全感,“等亿会儿就学”。
与此同时,“电子囤物症”还表现为光储存不删除。知名的硬盘厂商“西部数据”曾在美国开展了一项针对人们数据存储习惯的调查。调查走访了2000位受访者,结果发现,52%的受访者从未删除过电子设备上的任何文件、程序或数据,33%的人表示手机上或其他设备里存着10年或者更久以前的文件。41%的受访者想尽办法保护好自己存储的图片和视频,如果不得不删除,78%的人会把文件转移到另一台设备上。
为什么人们会忍不住“电子囤物”?有人说,舍不得删除的电子物件,有时候承载着内心的依恋情绪。相册里和爸妈报备回家的微信截图、偶遇一朵爱心形状的云彩、出地铁站撞见的粉紫色晚霞、博物馆里无意拍下的拥有迷之微笑的古代人俑,甚至同一角度的N张自拍……“虽然都是略无聊的照片,但回看时会觉得自己好像一个时间大盗,在按下拍摄键的瞬间,窃取了世界的一块碎片。”而保留一切信息“碎片”,是不想因为删除存档,抹去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经历。
除了作为解决内心需求的“情感性存储”,电子囤物也是一种为获得安全感的“工具性存储”。传播学研二学生陈晓林的网盘里保存了大量与专业相关的电子书,因为书籍较难找到,陈晓林常常选择保存下来,“不保存下来害怕以后会用得着”。虽然现实情况往往是——储存电子书的文件体积越来越大,用处却不大,甚至从未打开过。
“不敢删,删了就怕到时候会用到。”很多人如此形容自己“电子囤物”的原因。只不过,“到时候”到底啥时候来临,没有人能知道,有的甚至成为了玄学:在手机里没有用到过,一旦删除立刻就需要。
电子囤物还是碎片化时间的产物。有网友说:“当你等公交时正准备阅读一篇科普推文,车来了,你是把文章看完还是先上车?这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这篇文章加入收藏夹。”急速发展的互联网社会下的信息过载,让人们产生了知识焦虑。提前囤积知识,便成为碎片化时代延迟处理信息的重要方式。
电子囤物囤多了,难免会造成一些困扰。网盘内容太多,无序分类导致资料检索难度巨大,“到时候”来临了也找不到;有时,占有资料的满足感和缺乏知识的恐慌感只有一步之遥,只做知识的搬运工,容易被“吃灰收藏夹”带来的无力感淹没。
当然,也不用因为电子囤物而过度焦虑。公共管理专业的罗兵自称是一位拥有近20块500G以上移动硬盘的“重度电子囤物者”,他表示,储存电子资源是生活乐趣之一,唯一的麻烦就是找资料时的确头痛。
在罗兵看来,囤积的电子物件如同一块块碎片,每一个碎片就像随机浮现的拼图,我们是捡拾拼图的人。“如果捡到一片扔一片,全部堆积在身后,与收集垃圾无异。如果有意识地分类收集处理,它们就是以‘连载方式’来到你身边的数字资源。”罗兵感慨,“对于我而言,硬盘坏了比桌面乱了更具有杀伤力。”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囤积是一种应对现实的必备技能,无论是物质还是数字。我们要注意过度囤积背后潜藏的问题,若因为电子囤物“压力山大”,影响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及时调整。例如做好分类管理和“断舍离”,让收藏夹不“吃灰”。如果电子囤物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不用过度焦虑,按照自己的学习和整理习惯来就好。每个人都能成为独立的主体,而不是数据的奴隶。 (见习记者 余冰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
高校教学“只打分不批改,只讲课不答疑” 学生质疑
来源:工人日报
原标题:高校教学出现“只打分不批改,只讲课不答疑”现象
“老师,我想要的不只是分数”
暑期正值出国申请高峰期,不少毕业生和即将升入毕业年级的高校在校生开始拿着成绩单办手续,不过,许多人看着成绩单却多了这样一个问题,几年大学生活,除了这些数字,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老师的批改?
如今,大多数文科类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都是以期末课程论文为主,老师根据学生上交的课程论文评定成绩。据浙江大学一位老师介绍,老师批改后的作业会上交学院存档,随时接受学校的检查,因此关于论文的批注不能反馈给学生,学生看到的,往往只有分数和绩点。事实上,学生只是在学校系统内查到分数,从来不知自己“得失在何处”,在许多高校都是普遍现象。
缺少反馈令学生失去兴趣
不论是在申请奖学金和保研资格,还是申请海外院校所需的在校绩点,成绩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看不到成绩单,难免会让学生对于教师所判分数的公正性持质疑态度,特别是当这门课程以人为判分因素较大的论文考核方式进行评分时。
某在京985院校法学2016级学生田芳,在一门以论文为考核的课程中得了80分的成绩,这严重拖累了平均分。“当时挺想去找老师问问,也就是向老师提出复议。但是大家都传言去找老师复议,老师会把分数调得更低,我也就放弃了。”
也有的学生是希望通过教师的批改得到提高。浙江大学广播电视学2016级的一名学生,大一时写了一篇自认为还不错的论文,老师给的成绩和自己的心理预期差距不大,但是因为对论文主题感兴趣便想找老师探讨一下。“我的目的是想了解论文存在的问题,但是老师还没清楚我来意就说了一句‘你得了90分还嫌低吗’,瞬间让我失去了探究问题的兴趣。其实我很想说,老师,念大学,我想要的不只是分数本身。”
事实上,除却了考试批改,对于学生的日常问题,大学老师的回答,似乎也并不积极。浙江大学的林同学,曾在一门专业课程期间就相关问题向老师提出疑问,但并没有得到反馈:“在微信上问过老师两个问题,他都没有回复我,以后再有问题我也不问了。”
“没有给学生反馈,主要还是因为课程容量大,也缺乏联系学生的渠道。”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邱戈副教授回应。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其他老师的印证,“老师一般会对学生上交的纸质文件打分、点评。如果先返还给学生再重新回收不仅费时费力,肯定还会丢失。如果老师与每个同学个别交谈,像我这样一门课160人以上参加,逐一反馈根本没法操作。”
大班制导致联系机会缺失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的潘于旭副教授,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他会阅读每位学生发来的论文初稿并给出建议,最后的成绩根据学生修改后的最终版评定。之所以采取这一方式,潘于旭表示,如果学生交了论文后只能看到成绩,却不知道论文的成绩如何给出,也无法从写论文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水平、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如果是小班级的课程容量,大论文的考核方式,我相信老师们都会给同学反馈论文意见。”潘于旭坦言,自己的论文反馈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给自己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这是管理制度导致的,大班教学、从体制上缺少联系渠道,让反馈成了老师的个人行为。”邱戈说。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表示,反馈的必要性更多建立在作业质量上。他经常为国内外刊物评审论文,“这些论文都是作者精心研究后的成果,对有质量的论文要进行严肃的反馈,每篇论文我都会花很多时间进行评审,以确信我的判断是合理的。但是学生的课程论文中有质量的不多,那么老师也只能相对给分。”在实际操作中,也真的有学生拿着抄袭的作业去质疑老师给分低。
不过,在看来,学生完成论文作业依然有必要性。“写论文其实就是做研究,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
在一些海外知名高校,对于学生论文批改是有相应办法的,比如上百人的大课多由助教批改和反馈,小班课则由教授亲自上阵,另外,在评分系统内,也要有教师的反馈。不过,这样的反馈质量,有时也参差不齐因人而异。(记者 邹倜然 实习生 王晓晴)
内存已满舍不得删,你没准得了“电子囤物症”
---------------
保存了25256张照片的手机相册,塞满了949条待看课程的视频网站,已使用2485G内存的网盘……
假期盘点自己存下的数据资料时,林妍一度有些震惊。其中一些记录了人物和场景,是不能抹去的“旧时光”,更多的是场景动作重复的照片、躺着吃灰的电影资源和课程链接。但想清理时,却很难下决心把它们挪进回收站,“万一到时候能用上呢”。林妍觉得,自己仿佛成为了一只“数字仓鼠”,在“电子囤物症”的驱动下疯狂囤积信息,总舍不得删除。
什么是“电子囤物症”?在学术上,它被称为“数字囤积症”,指的是“数字文件的积累致使个体降低目标检索能力,最终导致个体的压力和混乱”。相较于将杂物堆在房子里、影响自己甚至周围人日常生活的“囤积癖”,电子囤物似乎更为“无害”——毕竟电子囤物不影响他人,也不会压缩生活空间,最多为了更大的空间购置些硬盘,或是屈服于云盘限速而付费成为“尊贵VIP”。在信息的汪洋里,“电子水滴”永远不嫌多。
如此一来,“拍照”“保存”“收藏”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功能。老师讲课太快来不及记笔记,板书课件拍下来“等下课后再看”,但似乎要囤到期末考试才会匆匆瞟两眼;博物馆里的文物介绍太长,随手按下快门便仿佛知识尽在掌握中,走马观花看文物也变得心安理得,拍了就是懂了;上网冲浪偶遇可爱表情包一定要存下,说不定就会在明天聊天时用到;至于那些“一图教你……”“人生必看片单”,一键转存到网盘里,总能带来满满的安全感,“等亿会儿就学”。
与此同时,“电子囤物症”还表现为光储存不删除。知名的硬盘厂商“西部数据”曾在美国开展了一项针对人们数据存储习惯的调查。调查走访了2000位受访者,结果发现,52%的受访者从未删除过电子设备上的任何文件、程序或数据,33%的人表示手机上或其他设备里存着10年或者更久以前的文件。41%的受访者想尽办法保护好自己存储的图片和视频,如果不得不删除,78%的人会把文件转移到另一台设备上。
为什么人们会忍不住“电子囤物”?有人说,舍不得删除的电子物件,有时候承载着内心的依恋情绪。相册里和爸妈报备回家的微信截图、偶遇一朵爱心形状的云彩、出地铁站撞见的粉紫色晚霞、博物馆里无意拍下的拥有迷之微笑的古代人俑,甚至同一角度的N张自拍……“虽然都是略无聊的照片,但回看时会觉得自己好像一个时间大盗,在按下拍摄键的瞬间,窃取了世界的一块碎片。”而保留一切信息“碎片”,是不想因为删除存档,抹去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经历。
除了作为解决内心需求的“情感性存储”,电子囤物也是一种为获得安全感的“工具性存储”。传播学研二学生陈晓林的网盘里保存了大量与专业相关的电子书,因为书籍较难找到,陈晓林常常选择保存下来,“不保存下来害怕以后会用得着”。虽然现实情况往往是——储存电子书的文件体积越来越大,用处却不大,甚至从未打开过。
“不敢删,删了就怕到时候会用到。”很多人如此形容自己“电子囤物”的原因。只不过,“到时候”到底啥时候来临,没有人能知道,有的甚至成为了玄学:在手机里没有用到过,一旦删除立刻就需要。
电子囤物还是碎片化时间的产物。有网友说:“当你等公交时正准备阅读一篇科普推文,车来了,你是把文章看完还是先上车?这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这篇文章加入收藏夹。”急速发展的互联网社会下的信息过载,让人们产生了知识焦虑。提前囤积知识,便成为碎片化时代延迟处理信息的重要方式。
电子囤物囤多了,难免会造成一些困扰。网盘内容太多,无序分类导致资料检索难度巨大,“到时候”来临了也找不到;有时,占有资料的满足感和缺乏知识的恐慌感只有一步之遥,只做知识的搬运工,容易被“吃灰收藏夹”带来的无力感淹没。
当然,也不用因为电子囤物而过度焦虑。公共管理专业的罗兵自称是一位拥有近20块500G以上移动硬盘的“重度电子囤物者”,他表示,储存电子资源是生活乐趣之一,唯一的麻烦就是找资料时的确头痛。
在罗兵看来,囤积的电子物件如同一块块碎片,每一个碎片就像随机浮现的拼图,我们是捡拾拼图的人。“如果捡到一片扔一片,全部堆积在身后,与收集垃圾无异。如果有意识地分类收集处理,它们就是以‘连载方式’来到你身边的数字资源。”罗兵感慨,“对于我而言,硬盘坏了比桌面乱了更具有杀伤力。”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囤积是一种应对现实的必备技能,无论是物质还是数字。我们要注意过度囤积背后潜藏的问题,若因为电子囤物“压力山大”,影响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及时调整。例如做好分类管理和“断舍离”,让收藏夹不“吃灰”。如果电子囤物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不用过度焦虑,按照自己的学习和整理习惯来就好。每个人都能成为独立的主体,而不是数据的奴隶。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余冰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229/16962564659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