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兔子换肤助手怎么用教程视频(lol兔子换肤助手)
情节和人设极其相似 维权往往缺乏“实锤” 小说“融梗”,再创作还是抄袭?
漫画/李晓军
本报记者 孙天骄
本报实习生 陈立儿
前不久,小说作家沈南乔与玖月晞的“融梗”、抄袭纠纷引发社会关注。沈南乔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玖月晞的小说《一座城,在等你》中,“伪兄妹”这一人物设定、性格、经历等,与其作品《我只害怕我爱你》相似,并列出了“调色盘”(抄袭文与原文进行对比的表格)。玖月晞迅速反击,列出“反盘”(对于“调色盘”的反驳),称不存在抄袭,“欢迎用法律武器正当维权”。
近年来,“融梗”二字频频和抄袭一起打包出现,被不少网络小说作家和读者称之为“更隐蔽的抄袭手段”。“融梗”没有官方定义,通常被认为是对方未逐字逐句在表达上照搬原文,但是故事发展的核心情节和人物设定极其相似。
多位专家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融梗”并不完全等同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抄袭,但确实存在侵害著作权的极大可能性,有些无异于是“高级抄袭”。实践中,对于涉“融梗”争议的作品,存在举证难、维权难等困境,要警惕将“融梗”美化为“借鉴”“致敬”,让维权者望而却步、抄袭者逃避处罚,挫伤原创者的创作热情。
融梗争议频繁发生
是否抄袭不易判断
今年年初,吉林省长春市的田女士发现自己在网络平台上发表的作品被“融梗”了,对方作品的名字、封面、主题都与原文章高度相似,“可以说是直接照着扒下来的”。
更让田女士震惊的是,“融梗”她作品的人正是她的粉丝,还经常在评论区和自己互动。田女士随后私信了对方,起初,对方一口否认“融梗”,但看到田女士制作的两部作品的对比图后又承认了。
最终,双方商议的结果是,由对方在发文平台上公开向田女士道歉,并将道歉声明置顶。看到对方的道歉声明避重就轻,田女士便想要进一步维权,但又感觉困难重重:作品“融得很碎”,不是简单地照搬。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小说作品中的“融梗”争议频发,尤以网络小说为最。
此前,某网文平台作者暮雀啾啾的作品《童话后遗症》被网友指控“融梗”作者耳东兔子的《陷入我们的热恋》等多部作品,包括男女主人设、关键剧情点都极其相似。最终,暮雀啾啾发文向作者耳东兔子道歉,称自己在描写中存在“借鉴过度”的行为。目前,网文平台显示《童话后遗症》违规。
记者以“融梗”一词在各大网络平台进行搜索,发现有不少网络写手发文称自己的作品内容被人“融梗”。对于“融梗”行为,绝大多数作者嗤之以鼻,有一位百万粉丝的作者曾发文直言:“一个文核心梗就那么多,哪个凭真本事写文的人不清楚?融梗抄梗的情况,我坚决抵制。我也恳切希望,我的读者都能抵制这种行为。这是对原创作者的保护。否则原创将死。”
对于“融梗”行为,不少读者直言“完全不能接受”。广东湛江的黄舒舒(化名)说:“比起抄袭,‘融梗’行为某种程度上更让人难以忍受。因为逐字逐句抄袭可以直接上证据,但被‘融梗’的作者往往很难自证,一些‘融梗’的人还美其名曰‘借鉴’或‘巧合’。”
不过,也有读者表示并不介意小说是否“融梗”。在北京海淀上大学的沈默(化名)认为“融梗”和抄袭不同,抄袭是“大面积”的模仿,而“融梗”只是一小部分情节的借鉴,“如果‘融梗’部分不是作品的核心,并不会影响我对该小说的观感。”
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耀明说,“融梗”并非法律用语,而是网络流行词。通常认为“融梗”是指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汇集各方创意,在作品人物设定、故事套路等方面借用他人智力成果的行为。“融梗”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抄袭,不过实践中“融梗”确实存在侵害著作权的极大可能性。
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正志告诉记者,从法律角度评价,“融梗”与抄袭之间并不能画上等号。“抄袭”一词对应的是著作权法语境下“剽窃他人作品”的行为,抄袭者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融梗”一词并非法言法语,边界不明,“融”的对象、“融”的程度都可能影响着“融梗”行为的法律评价。“并非所有的‘融梗’行为都构成著作权法上的侵权行为。”
采访过程中,一些网络写手表示,正是因为“融梗”的上述特性,导致“有苦难言”。
来自甘肃的网络写手原女士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的文章“被两个大佬拆分章节多次融梗”,但她深知,如果辛辛苦苦做“调色盘”发出来,大概率对方也不会得到制裁,还会“引来其他抄袭的人抱团踩”。她告诉记者,被“融梗”的写手,尽管气愤,但绝大多数不会维权,顶多在社交账号上吐吐槽。“因为没办法‘捶死’对方,官方也没有‘融梗’的明确界定,太较真反而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记者调查发现,作者或读者提出某部作品涉嫌“融梗”时,通常会发出原作品与抄袭作品之间的“调色盘”,内容包括作品具体的发布时间,文章内具体的场景描写、故事的发展脉络、小说人物的性格设定等,将两部作品存在相似甚至相同部分进行逐一比对。
然而,很多时候“调色盘”并不足以让人信服。北京市民陈女士已有近10年的网络小说阅读经历,也见证了不少网络小说作者或读者以“调色盘”形式声讨。她说,“融梗”问题涉及人物设定、故事背景、剧情走向等比较难以用一两句呈现概述的内容,“有的作者为了‘锤’别人,夹杂了大量自己的观点和情绪,挂人‘融梗’最终翻车的事例也比比皆是”。
构成侵权条件严格
融梗维权存在困难
从调查情况来看,“融梗”争议往往停留在双方网上骂战,各说各话,大多不了了之,仅有极少数作者选择通过法律维权。
2022年3月,网络作家祖占发文称,其起诉另一位网络作家玖月晞的《小南风》侵犯其作品《越过时间拥抱你》著作权一案已立案。该案也是作家庄羽发起的反剽窃基金成立后,帮扶的案例中第一个走到诉讼阶段的。
根据反剽窃基金官方人士回应,《小南风》一书中绝大部分元素,包括故事背景、架构和讲述的脉络均来自《越过时间拥抱你》,甚至人物均能一一对应,但两部作品没有任何语句是完全重合的,“最接近的情境之下语句的描述和对白也有着细微的差别”。
据反剽窃基金管委会委员岳屾山律师介绍,历时4个月,反剽窃基金请专家和大学生志愿者对两部作品进行阅读比对,在汇总了参与阅读比对的志愿者出具的阅读报告基础上确定给予帮扶。目前,该案已两次开庭审理。
“融梗”争议,司到底难在哪?
王正志认为,一方面,被指控“融梗”的小说往往已是热门作品,维权者诉诸法律途径将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另一方面,如果诉诸法律,司法在文学作品侵权的认定上尚不明朗,个案之间差异性较大;即使胜诉,获赔金额往往也与投入的时间、精力不成比例。
在徐耀明看来,除了高昂的诉讼成本,侵权定性难也极大地拉长了此类“高级抄袭”案件的审理周期,同时非常考验原告律师和法官的专业水准。
根据公开资料,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曾于2019年对12位作家诉《锦绣未央》小说抄袭案作出判决,一审认定抄袭行为成立,判令被告周静(笔名秦简)于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对小说《锦绣未央》作品的复制、发行及网络传播,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锦绣未央》小说有多处直接复制其他小说原文,也有部分内容被指“融梗”,但在表述上“巧妙”地进行了“二次创作”。此案尘埃落定后,不少网友感慨道:“‘融梗’终于也有了认定抄袭的希望。”
朝阳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谢雨佳说,当权利作品与被诉作品独创性的具体表达构成实质性相似时,法院可能认定被诉作品构成侵权。首先需要确认进行比对的样本,即权利作品与被诉作品的具体表达部分。如果人物关系、特定情节的设置已经足够丰富,则可以视为具体的表达。“著作权并不保护思想,只有具体表达上的实质性相似,才可以认定为著作权侵权。”
谢雨佳说,“融梗”作品侵权认定的难点即在于对改编与合理借鉴的区分。改编,即在原作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创作活动产生新的演绎作品,虽然改编作品的作者也付出了创造性劳动,但其未经原作者的许可,属于侵权行为。而借鉴可能是指单纯利用权利作品思想而非表达的行为,也可能是指合理使用。
“思想上的借鉴并未涉及侵害权利作品独创性成果,通常不认定为著作权侵权,而具体表达上的借鉴是否构成侵权,则需要考量借鉴内容所占比例。这个比例的考量,不仅要进行量化的考虑,也要从借鉴内容的重要性、表达独创性角度,即质的维度考量,评判标准需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进行个案分析。”谢雨佳说。
以相关类案做指引
妥善保护原创作品
据徐耀明介绍,近年来,涉及“高级抄袭”的“融梗”案件数量有所增加,今年6月,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联合湖北省版权保护协会发布“2022年度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十大典型司法案例”,其中就收录了这样两件涉小说抄袭的案例。
在朱茹月与某出版社有限公司、罗某、某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案中,朱茹月认为《海兰珠传奇》中的第一章至第九章是对小说《独步天下》进行“融梗”创作,在17处主要情节、10处一般情节、多处语句上进行抄袭,遂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从两部作品构成相似的主要情节和一般情节、语句篇幅来看,结合作品整体表达占比情况,并不在合理限度内。判决罗某与某出版社有限公司停止出版发行侵权图书,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包含维权合理费用)7万元。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被指控“融梗”的作者往往以“相似内容、情节属于公有领域素材范畴或惯常表达”为由,辩称不构成抄袭。
对此,谢雨佳结合案例解释说,在文学作品中,通常涉及“特定情境”“有限表达”“公有领域素材”等认定。在考虑使用特定情境、有限表达及公有领域素材为基础形成的作品及内容是否受到著作权法保护时,应重点判断作者是否加入了独创性智慧表达而赋予相关成果的独创意义。如果相关作品的内容足以认定为具体的表达,对于其是否属于特定情境等,这一举证责任在于被告。
王正志认为,对于文学创作领域的新现象,过去的侵权判定方法在适用上面临诸多难题,法院亟待探索形成与之适应的裁判规则和方法,对具体环境下的“融梗”行为进行准确认定,既不能让作者不合理地垄断公有领域元素,也不能让“融梗”一词动辄成为抄袭者逃避法律责任的借口,让法律武器成为原创作者可以信赖的维权途径,让抄袭者不敢以“融梗”为借口打擦边球。
在徐耀明看来,“融梗”争议的存在归根到底是抄袭乱象的存在。网络文学抄袭现象要从源头治理,即网络文学原创平台应当切实担负起责任,加大对网络小说的审核力度,在平台层面,为作者及读者提供一个和谐、健康的创作与阅读氛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算法等技术在版权保护领域的深度应用,未来有望通过技术手段强化源头治理。同时,国家及相关部门做好立法规范及引导工作,对多次涉及抄袭的劣迹网络作者,采取封禁措施。
岳屾山认为,“融梗”和抄袭之间应该有一条分界线,超过这条线就可以被认定为抄袭,但由于文艺创作的特殊性及法律的滞后性,目前在著作权侵权领域还没有这样一条明确的区分标准。反剽窃专项基金也希望通过帮扶和拆解一些典型的案例,普及著作权相关知识,倡导公众对著作权和知识版权的尊重。
谢雨佳告诉记者,近年来,法院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举措,加大侵权损害赔偿力度,积极研究处理新类型案件,切实保障著作权人合法权益。“在新的产业变化与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下,著作权领域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将通过个案裁判经验的总结,不断提升对著作权纠纷案件的审理水平。”
来源: 法治日报
拆解分析:内容营销平台(一)小红书
编辑导读:小红书作为年轻人喜爱的种草平台,一直以内容著称,不少品牌都在小红书上进行营销推广。本文作者对小红书平台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内容营销承载了丰富的品牌故事和商品信息,越来越成为品牌增长的核心战略。营销内容做到真实、新鲜、有趣才能打动人心,9 成以上的消费者会被好的内容影响购买决策,而品牌只有回归人的本性,用优质的营销内容和故事触达消费者,才能驱动增长。
不同内容平台的特征、个性和投放策略都有明显的分别,比如「小红书」「B 站」「抖音」「知乎」,不论是展示内容风格、推荐策略还是用户品类偏好都不尽相同,品牌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营销平台,实现冷启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实际上,我并不是小红书的目标客群,甚至在此之前我都没有小红书账号。当然,为了尽量真实客观的写这篇文章,这周高密度使用了一下,发现确实是一个充满了「美」的平台,刷起来欲罢不能。
01 平台逻辑就在前不久,小红书推出了「店号一体」战略,同时关闭了带货笔记下的外链权限。之前小红书账号分为「企业号」「个人号」「认证博主」,店号绑定后,统一变为「专业号」和「非专业号」。「店号一体」要求商家开店必须「做号」,这一举措再次强化了内容的重要地位,推进商家在小红书输出优质内容,以内容为基础引导转化,而不是做一个单纯的电商平台,这完全符合小红书一直以来的特质;而关闭笔记带货外链,势必会增加转化成本,但如果结合内容战略来看,这可以让内容更加纯粹,让达人更专心做内容,提升用户体验。
小红书的主要流量入口是「推荐」和「搜索」,这一点跟抖音很像,用户在随意浏览时,可以提供比较强的「可逛性」,而且在品牌集中增加营销投放或新品发布会期间,「搜索」的使用量会大幅上升。
在内容召回时,小红书有两个核心逻辑:「标签匹配」和「关系链推荐」
标签匹配:当内容发布后,平台会依据对标题、正文、图片、视频的理解,给内容打上相应的标签。而每个用户在首次登陆 APP 时,都必须要选择至少 4 个感兴趣的领域,这支撑了人与内容标签匹配的冷启动。之后,平台再根据用户点击、点赞、收藏等互动行为调整用户的兴趣标签,优化人与内容的匹配准确度;
关系链推荐:内容推荐给一部分用户后,平台会根据用户的点击、点赞、收藏等互动量给内容打分,再决定是否推荐给其他匹配用户。这个评分体系在小红书内部被称为 CES(Community Engagement Score)。
可以明显看到,小红书的内容分发逻辑是「去中心化」,也就是只要内容好,互动量高,都有机会获得流量分发权力,这一特性无疑为「新锐品牌」提供了崛起的肥沃土壤。
总体来说,小红书平台逻辑对于品牌来说有 3 大优势:
1. 达人平权不论明星、KOL、KOC、素人,只要内容优质,都能被平台推荐,获得流量倾斜,成为爆文。按照行业普遍共识,明星和头部 KOL 50 万+ 粉丝,中腰部 KOL 5 – 50 万粉丝,KOC 5 K – 5 万粉丝,素人 5 K 以下粉丝。为了避免过渡依赖头部带来的内容生态失衡,小红书有意扶持中长尾达人,自然流量下,KOC 和素人的笔记占据 60% 以上。另外,从对外公布的数据看,不论从达人活跃、粉丝的活跃、互动量,腰部及以下达人营销优势更加明显;
下图是平均笔记互动 1 万+ 达人百分比分布(数据来源:飞瓜):
2. 性价比高相对其他平台,小红书流量成本还是比较低的,尤其是通过大量腰部 KOL、KOC 形成的爆文,所带来的曝光和互动势能,为品牌提供高性价比的营销效果;
下图是截止 2021 年 12 月 14 日,几个典型品牌的投放成本(数据来源:艺恩):
3. 长尾流量在以内容质量为考核的 CES 打分机制下,优质内容能够长时间获得平台的流量倾斜,源源不断获得长尾流量,不论是推荐,还是搜索,都能占有不错的位置。
为了巩固小红书「种草」的定位,打造「真实.美」的社区氛围,小红书在平衡「真实分享」和「商业推广」上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账号限流、笔记限流,甚至品牌限流。对于品牌来说,明确平台规则至关重要,避免触碰红线。
根据小红书公开资料,以下行为将触发限流:
1)账号限流
一个设备登录多个账号,也就是常说的「多开」,平台监测到多个账号来自同一个 IP,会判断为水军;在平台做站外引流,比如在笔记、头像、签名、评论等位置留下微信、手机号、淘宝店、二维码等信息;账号下内容含有大量同一品牌商业广告,且内容单一;长时间不登录账号,会被平台判定为僵尸号;账号含有大量虚假粉丝、僵尸粉,出现异常粉丝增长。2)笔记限流
笔记中含有违禁词,下图是「2021 小红书违规词汇总」,由于内容太长,如果需要的话,后台回复“小红书违禁词” 获取;
笔记中含有非原创的内容,比如图片、视频中有水印,或者含有其他小红书账号的图片、视频,都会被判定为非原创;发布单品硬广,而又没有跟平台方备案,极大概率会被判定为营销广告;如果笔记出现异常增量,比如达人急于提高互动,短时间内在微信群或其他渠道刷点赞、收藏、评论,很容易被平台发现并限制流量,严重的还会扣量;过度修饰、美化内容,比如通过滤镜、PS、视频优化等手段在美妆、旅游、穿搭、探店等领域给用户带来误导;不尊重客观事实,一味夸大产品功效,例如「一秒祛斑」「快速瘦身」「超强美白」等;言辞激烈,恶意中伤某品牌,诋毁产品,损害品牌形象;部分「成分党」缺乏专业知识 ,传播错误信息 。还有的博主为了提高流量追 热点,但是没有注意核实信息 来源和真实性在无意中发布谣 言,传播不实信息;发布伪科学内容,尤其是在健康领域;使用夸张、猎 奇的标题、封面、内容 ;打击利用主自身影响 力指控或者发布煽 动性内容;虚构、编造、发布远超普通人 消费能力的内容,俗称「炫富」,也成为平台 治理重点打击对象;传播、低俗、有害信息,包 括:穿着暴露、性暗示、涉毒、政治、暴力、血腥的 内容会被平台判定为违规;没有相关资质,避免分享医疗和投资内容,如 果涉及,要表明「不涉及医疗/投资建议」。3)品牌限流
品牌在不熟悉平台运营规则前,贸然大规模、有组织的发布种草笔记,极易踩坑,被平台限流。一但品牌被限流,则所有与品牌关键词相关的内容都受到牵连,流量骤降,互动极差,推广失败。
由于品牌限流影响面巨大,以下重点「敲黑板」
小红书认为粉丝数量小于 1 K 的素人,都属于自然流量,也就是博主自发分享,最接近真实感受。如果这部分笔记占比较大,则认为品牌的认可度较高。通过一段时间素人自发分享传播做沉淀,然后再通过 KOL 和 KOC 做商业化投放,被认为是比较正常的成长逻辑。而「高开高打」,刚开始就铺大量 KOL 和 KOC 做商业化推广的品牌,会破坏内容生态,肯定会被平台限流;
品牌大规模投放「非报备」笔记,所谓「非报备」就是没有跟平台报备笔记是商业化推广。由于小红书对商业化推广限制比较多,很多品牌会选择不报备,但如果短时间内有大量「非报备」投放,同时报备笔记的数量又太少,则很容易被平台限流;
品牌阶段性投放的风格太一致,比如标题、图片、文案都是类似的,这很容易被平台发现,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也会被平台限流;
「硬广」笔记占比太高,所谓「硬广」就是在笔记中平铺直叙大量卖点、特性、功效、参数、成分等,而缺少走心的分享,堆砌大量图片,这也很容易被平台识别,判定为限流「硬广」。
02 发展趋势在 12 月 22 日举办的「2022 小红书商业生态大会上」,官方分享了小红书「IDEA 营销方」,通过 Insight 洞察需求、Define 定义产品、Expand 抢占赛道、Advocate 拥护品牌,四步帮助品牌构建好的产品市场策略,助力品牌加速成长,可以看到小红书「All In Brand」的决心。
目前,不论从分享,还是消费的角度,使用者都对小红书有着相对固化的定位,从 2021 年 11 月公布的「种草榜 Top 1000」中,护肤、彩妆、身体护理分别占比 53.56%、16.99%、2.83%,合计超过 70%,可以看到护肤彩妆是小红书的主力军(数据来源:飞瓜)。
然而,小红书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真实、美好、多元的内容分享平台,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那么就需要破除「她圈层」的刻板印象,为了构建更加多元的内容生态,平台在「男性」「萌宠」「旅游出行」「摄影」等小体量类目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政策。目前平台月活用户已超 2 亿,其中 72% 为 90 后,超 50% 来自一二线城市,男性用户比例也升至 30%。达人增长超过 220%,遍布 25 个品类,其中 60% 品类的增长超过 200%(数据来源:2022 小红书商业生态大会)。小红书通过达人自发分享的多品类内容,带领露营、晚安小甜酒、早 C 晚 A 、无性别穿搭等生活方式迅速破圈,也给新品牌、新品类带来了流量红利。
03 内容打造与纯电商平台不同,小红书的有效投放并不明显受客单价影响,有生活中的小美好,也有家居装修、游戏、艺术以及高奢。
根据小红书特点,在平台投放的品牌应注意以下 5 点:
深耕自有品牌,优质真诚,不急于转化,推广软性化、科学化、精细化,拒绝硬广;高颜值、新奇特、美的、性感的、吸睛的;目标用户「她圈层」,女性、年轻、客单价不能太低;「男性圈层」「萌宠圈层」「小众圈层」会获得官方的流量扶持,品牌应把握红利期;具备熟悉平台规则的专业运营团队;宏观上,爆文的打造需参照「品牌」和「品类」成熟度组成的二维象限:
「成熟品牌」x「成熟品类」,关键要重塑形象,激活市场,通过「年轻化」吸引 Z 时代用户,通过对目标用户的理解,从自说自话的卖点宣传,转向用户场景的「价值化」描述。比如,中国李宁「国货潮牌」的年轻化之路;百雀羚「天然草本,优效不刺激」对用户核心价值点的理解;
「新锐品牌」x「成熟品类」,关键是通过「差异化」「细分化」来突破重围,打开缺口。比如,花西子「东方美妆,以花养妆」的差异化竞争;元气森林「无糖气泡水」的细分品类;
「新锐品牌」x「创新品类」,关键是教育用户,占领心智。由于教育用户的成本极高,需先在优势区域渗透,成功后再全面推广。比如,自嗨锅优先深耕火锅文化浓郁的重庆、成都,抓住年轻人「宅」「懒」的特点,打造「即食火锅」新品类,进一步辐射全国,最终形成「品牌即品类」现象;
「成熟品牌」x「创新品类」,关键在优势品类基础上延伸,通过新技术创造新品类。比如,云南白药是以止血白药闻名,通过信任背书和技术创新,打造出云南白药牙膏,开创了中草药牙膏新品类,至今是中国牙膏市场的第一名。
以上每种组合的关键点,是品牌打造产品时背后的逻辑,也是进行内容营销时需特别突出的点。
微观上,爆文的打造,从标题、封面到内容都有讲究:
1. 标题在搜索时,通常标题会优先匹配,也是内容从曝光转化为点击的关键点,坊间传闻「爆文 = 51% 标题 + 49% 内容」,可见选个好标题非常重要,好的标题能够通过以下几个 key word,概括内容 + 调动情绪:
包括精准人群:油痘肌男生使用场景:秋冬洗脸效果表现:保湿、清痘、淡印、引导词:干净脸的快乐、秋冬必备热点词:护肤、痘痘2. 封面一张优质的封面,足以打动用户。尤其是对于我这种闲逛的人来说,基本看到吸引人的图都会点进去看一看。总结了一下,具有比较好吸引力的封面基本是以下几种:
好身材、高颜值的美女/帅哥,下图基本是我会点进去看的封面;
效果对比类,比如下图这种穿搭对比,或者化妆前后对比,或者发型对比等;
干货分享类,这种基本不看博主颜值,只看内容是不是自己感兴趣,有些是科普知识,有些纯属猎奇;
产品堆砌,将多种产品集中展示,感觉就是内容很丰富,一定要进去看看。
3)内容
现在的人越来越没有耐心看大量文字,尤其是小红书这种休闲娱乐平台,所以看到平台推荐越来越多视频笔记。内容不是越专业越好,能用简单的话把事情说明白才是真的「专业」,随意的口语化会更容易被认为是真实分享。
当然,不管是图文还是视频,想要成为爆文,一定要能够引发共鸣,比如年轻人熬夜后的朋克养生、胡吃海塞之后的瘦身减肥、烫发染发后的毛躁干枯、加班后的脱发等;
第二,要有例证,这个通常都会有,比如博主现身说法,讲自己的使用效果和感受;
第三,要明确价值点,有时候价值点就是简单一句话或一个词,但往往决定了产品的成败。比如元气森林的「0 脂 0 卡 0 糖」,蕉内的「无感内衣」,三顿半的「功能和心理的双重满足」。
04 热点玩法小红书里有一些常年占据热搜的关键词,对应特定的模板玩法,可以认为这就是一种社区文化,好比知乎上的常用提问格式「xxxx是一种什么体验?」,以下是举例的几个热点玩法。
1. OOTD / MOTD / COTD这几个英文缩写最早来自于 Ins,几乎是小红书的热词天花板,其中,OOTD (Outfit Of The Day) 指今日穿搭,博主会在展示穿搭同时软性植入服装、配饰、箱包、鞋靴的品牌 logo,达到推广的目的。可以看到每每此类笔记下边都是一堆询问连接的姐妹;
MOTD (Makeup Of The Day) 指今日妆容,很多美妆博主会用这个关键词来分享化妆技巧和用品,也是非常好用和具有说服力;
COTD (Coffee Of The Day) 指今日咖啡,通常会在博主探店环节使用,并配合精美图片和体验,达到推广店铺的目的。
2. GRWMGRWM (Get Ready With Me) 指博主一边化妆一边分享情感、生活态度的视频形式,看起来随意和真实,大大增加可信度,容易引发讨论和共鸣,在分享过程中频繁露出品牌 logo。比如,一个「颜值焦虑」的美妆博主曾经有一篇呼吁粉丝热爱生活,接纳自己的视频笔记获得了超过 15 万的点赞,是平台少见的超级爆文。我在抖音上也经常看到,不过能够形成一种社区文化确实是小红书厉害之处。
3. 盲测是指把同品类商品放到一起,遮挡可识别标志,只通过使用感受和效果来评价,选出最佳商品,或者猜测商品名称。这种形式一方面增加观者的猎奇心理,另一方面增加体验的真实性。
4. 沉浸式 xxx前一段时间我拍了一段兔子吃胡萝卜的视频,整段视频除了小动物咀嚼没有其他声音,听起来非常解压,这也是目前流行的「沉浸式」体验。这种玩法代入感极强,使人身临其境,而且不限品类。比如,美食博主可以全程沉默,只记录烹饪过程的环境音;家居博主可以配合一镜到底分享家装设计、收纳整理等等。
本文由 @刘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片单|2022上半年最佳英美剧,你追全了吗
阿水
《卫报》选出2022年至今的最佳英美剧。去除几部冷门且口碑一般的,加入几部口碑好又易得的,就是下面这张榜单。二十部剧,够看一个夏天加一个秋天。
1.《德里女孩》(Derry Girls)
豆瓣评分:9.3
三季的《德里女孩》已完结。它花了一些时间撑起丰富的故事线。一旦建立,有口皆碑,一季比一季更好。剧中角色众多,绝大多数都是活生生的人,原型来自编剧丽莎·麦基十几岁时在爱尔兰度过的时光。
时间是九十年代的爱尔兰,《德里女孩》把历史、社会、家庭和青春期的问题编进故事里。全剧完结在她们高中毕业,投出人生第一票,然后各奔东西时。如果时仍能疯癫大笑着度过,没有理由对未来太悲观。
2.《绅士杰克》(Gentleman Jack)
豆瓣评分:8.8
第二季多少失去第一季的魔力,陷入喋喋不休的胶着状态。第三季被砍,关于英国“第一位现代女同”的小荧幕故事到此为止。
也够了,根据十九世纪约克郡奇女子安妮·李斯特数百万字日记、信件和史实改编的《绅士杰克》,让我们知道她过了多么奇崛的一生。
安妮·李斯特公开宣布爱女人,坚持让自己接受精英教育,从商参政,和伴侣安·沃克把两份家财合二为一,凭勇气和头脑逃脱了当时的女性一生福祸系于婚姻的困境。故事到后来并没有一帆风顺,李斯特活到49岁就死了。她的家现在是博物馆。感谢这部剧,把日记里那个魅力无穷、特立独行、无论如何都打不垮的人,在荧幕上复活。
3. 《绝望写手》(Hacks)
豆瓣评分:9.2
珍·斯玛特今年71岁。她主演的《绝望写手》去年播出第一季时就登上几乎所有主流媒体的年度好剧榜单。第二季势头依旧,口碑高挂。黛博拉和爱娃组合丢了赌城驻场秀,踏上巴士巡演路以求东山再起。
两人既是伙伴、也是角力的对手,渐渐地情同母女。她们在对方身上找到的灵感和慰藉一样多。在娱乐圈的斗兽场,女喜剧人是独角兽,其他重要角色也都来自彩虹的谱系,以此抗衡“有毒的白人直男帝国”。
黛博拉和爱娃内忧外患,在年龄、性别和日渐保守的政治环境下,黛博拉只能破釜沉舟,自剖求焕新。她要求爱娃也焕新,于是狠心解雇她,让她单飞。必须如此。没有挫折、妥协和分别,怎么磨砺出这样两个拥有超强生命力、又超级好笑的女人。
4.《心跳漏一拍》(Heartstopper)
豆瓣评分:8.9
很久没有这样暖洋洋拥抱着你的快乐电视剧了。高中生的浪漫故事,一洗痛苦迷乱青春片的颓丧。黑夜有黑夜的美,但谁不喜欢和煦春天的暖日。已被续订两季,甜蜜还能继续。
5.《坎耶 ·韦斯特三部曲》(Jeen-Yuhs: A Kanye Trilogy)
豆瓣评分:9.4
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位天才说唱歌手/制作人的形象,从年轻、犀利、友善,变成了麻烦缠身、支持特朗普的自大狂?
《坎耶·韦斯特三部曲》长达270分钟,拍摄时间跨越几十年,中间横亘着其母唐达的死亡。或许坎耶的独特、复杂与怪癖一直都在,失去唐达后,一切才开始失去平衡。从前的他清醒自知,会自嘲也懂反省。后来这一部分消失了(至少是从公众的视野中),只有库迪和切克·奥扎的镜头中还有残余的部分。他们待坎耶以友谊和宽容,用敏锐目光回敬他的信任。
成片像一面棱镜,你想看见怎样的坎耶,就有怎样的坎耶。
6.《朱莉娅》(Julia)
豆瓣评分:8.7
职场女性、女性互助、家庭关系、媒体之争、社会议题,被打包进朱莉娅·柴尔德女士的美食节目中。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朱莉娅·柴尔德是美国著名的厨师、作家和美食节目主持人。她哈哈大笑,热爱烹饪和生活,把法餐带进美国人的厨房。
有些女性主义者巴不得她失败。他们不喜欢朱莉娅“继续把女性困在厨房”的努力。朱莉娅才不管那么多。她是麦瑟尔夫人们的同盟,只做自己擅长的事,并把它做到最好,不需要任何人的好心指点和恶意指摘。说到底,让万千人好好地吃饭,能有什么错呢?
7.《我的天才女友》(My Brilliant Friend)
豆瓣评分:9.5
我希望它可以一直拍下去。但是不可能,书已完结,剧也即将走向终点。
下一季的莉拉和莱努将换新的演员,迎来她们依然困难重重,河流却渐窄的中年。
莉拉和莱努的友谊涵盖女性一生中将面对的问题。原著作者埃莱娜·费兰特笔下的莱努思考,莉拉实践,有时相反。她们不姑息自己,因为没有现成的路,所以独自走进荆棘。
在书中,莉拉和莱努最终老去,能够平静地回看自己有过的生活。据此翻拍的电视剧有电影的质感。它对观众有要求,比阅读时更甚。必须每一帧都仔细看,让皮肤暴露在那不勒斯的阳光中,吸进那里尘土和海水的味道,才能体会到令人窒息的痛苦。
虽然痛苦,却仍然愿意追随每个人物直到生命的结尾——在激流中翻滚,直到被水吞没的片片树叶。
8.《纳瓦尔尼》(Navalny)
豆瓣评分:7.4
该片记录了俄罗斯反对派人物、反活动人士阿列克谢·纳瓦尔尼身中“诺维乔克”神经毒剂后入院治疗,绝地反击,死处逢生的故事。有一个细节,纳瓦尔尼在重返俄罗斯的航班上看的是《瑞克和莫蒂》。你很清楚影片是持西方视角,也不妨碍继续观影。不要急于评论对错,看看硬币的另一面。
片子其实拍得一般。看这样的作品,乐趣永远在影片之外,比如将它置于俄乌冲突中来看,比如评论区的硝烟。
9. 《黑钱胜地》(Ozark)
豆瓣评分:8.8
洗钱版《绝命毒师》/《纸钞屋》/《史密斯夫妇》,讲一对夫妻出逃芝加哥,在度假胜地为墨西哥大毒枭洗钱还债的故事。多线并进,干净利落地在第四季迎来大结局。
劳拉·琳妮扮演的温迪长了一张甜蜜单纯的脸,却心较比干多一窍,还黑得很。杰森·贝特曼扮演的马丁原型,是文艺作品中层出不穷的老实巴交型中产阶级男士,惹得一身腥,终于变成半人半鬼的怪物。夫妻两个像毒血在奥扎克湖扩散,踩落多少人头,才实现自己的美梦。
10.《弹子球游戏》(Pachinko)
豆瓣评分:8.4
朝鲜四代移民家庭的故事。大时代里的小人物,女人坚忍固执,男人脆弱多变。宗教和更好的异国他乡,比不过反复出现的各色乡土食物,和一座象征永恒纽带的弹子球厅。
和Apple TV的其他一些剧作一样,《弹子球游戏》也有野心过大,想要包罗万象却贪多嚼不烂,把尖锐处用浪漫化的方式一笔带过的毛病。这是一部浅尝辄止却并不贫瘠的历史剧,西方人对它的赞誉会比东方人更多。
11.《浴血黑帮》(Peaky Blinders)
豆瓣评分:9.2
汤米·谢尔比和他的家族故事戛然而止于第七季。最后的归宿:二战爆发和电影系列在前方等着他们。
前六季是汤米·谢尔比见佛杀佛,一路披荆斩棘的个人英雄故事。他的身上,法外之徒、冒险家、流浪者、江湖之徒的气质并存。他率领的谢尔比家族不是徒,他们不用赎罪,也无需忏悔。所以成员个个果决,从来不会陷入自我怀疑等消耗性的心理活动。谢尔比家族信奉一些非常古老的信条。“家族第一、生意第二;谈生意时,复仇可以暂时靠边;但是仇人必须手刃,不必借助上帝。”
女性角色也都非常精彩。全剧无鼠辈,所有人都漂亮、强壮、野心勃勃、杀伐果断。但他们终将被倾倒入二战绞肉机。伯明翰阴郁纵横的河流将被战火硝烟吞没。结局我们都知道,二战之后,伯明翰的黑帮陨落。好小伙们,大都死在了战场。
12.《轮回派对》(Russian Doll)
豆瓣评分:7.2
三年前忽然跌进兔子洞的火红头发犹太女人娜塔莎·雷昂又回来了。自编自导自演的《轮回派对》第二季,娜塔莎扮演的纳蒂亚搭上肮脏的纽约地铁,穿越时空和身份,进入母亲的身体,成为她灵魂的主宰。
这一次,纳蒂亚老练了,她不慌不忙地拐进最近的酒馆,先来一杯压压惊。因为她知道,在短短七集的长度中,纳蒂亚将穿越三代人的历史,在纳粹和战乱流离中为不幸的家族改天换命。
根据时间旅行者的定律,纳蒂亚的努力注定落空,但并非毫无意义。她成了自己的母亲和外婆,短暂地和她们的命运交汇。娜塔莎对创伤、悲伤和厄运的追问刨根究底,像猫咪拼命用爪子开门,挠到爪子出血,哧溜一声钻进了记忆深处。
13.《人生切割术》(Severance)
豆瓣评分:9.1
如果你的潜意识里还有反抗的愿望,你会变成一只大甲虫。虽然结果也难逃孤独地死去,至少在死前片刻,你逃离了被强加在身上的枷锁,在自由的状态中死去。Apple TV的《人生切割术》(Severance)升级卡夫卡时代的物化和奴役,形成新的恐怖局面:自愿奴役你的,是你自己。
《人生切割术》把现代职场恐怖故事,拍出含悲的意味。马克和海莉的温顺合作与叛逆反抗中,封藏的潜意识蠢蠢欲动。被分割的时间、意识和记忆有强大的动力重新融合。马克四人组在公司内部的探索,就像潜意识在巨大母体中游荡。“成为伊根的孩子们”成为年度警告,敬告屏幕前的你我,赶快检视一下,你的灵魂、自我和自由意志,还完整无缺吗?
14.《某人某地》(Somebody Somewhere)
豆瓣评分:8.2
喜剧演员/女歌手布里吉特·艾弗里特重返堪萨斯老家时,犹如局外人。她慢慢地重新融入家乡的生活。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情节,甚少转折。艾弗里特走进社区,找到朋友,与一块地方建立起联系,简单得就像一个小孩的成长。
《某人某地》像治愈系的日剧,让人看完觉得生活有兴味,还想好好地过下去。
15.《第11号站》(Station Eleven)
豆瓣评分:7.2
艾米莉·圣约翰·曼德尔的同名原著2014年出版时,无人料想到一场大瘟疫将席卷全球。被改编成影视剧以后,人们已经身处其中。放心,《第11号站》不会扼住你的喉咙,再一脚踩在胸口,让你无法呼吸。
相反,它的气息绵长。劫后余生的一小部分幸存者们生活在特写的凝视和戏剧、音乐、篝火边的长谈中。文明已经那么远,又那么近。他们再也无需着急追赶进步的脚步,只需要、也只能停留在地球的一个角落,把玩人类文明的遗迹。
人不能全靠理性活着。这群人感性地活着,让时间流淌成意识流的形状。没有末日求生的壮怀激烈,因为“仅仅生存是不够的”。
16.《怪奇物语》(Stranger Things)
豆瓣评分:9.2
2016年Netflix推出《怪奇物语》后,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多么需要沉浸在怀旧中。我们心照不宣地知道,如果有东西能带人回到专注而单纯的时代,我们会张开双臂欢迎。
当年12岁的观众如今年已18。经过微笑弧线,《怪奇物语》来到了口碑和收视率双丰收的第四季。它无所顾忌地炫耀自己的长度和投入,歌颂友谊与爱情,把凯特·布什和“金属”乐队隆重介绍给新一代观众。
无忧无虑的黄金年代的小镇,真实的困扰被一笔带过。回忆是超能力的源泉,过去握有生死的钥匙,所有的甜美也都发生过去,谁还要什么将来?但愿我们能一直徜徉在怀旧的世界里,让今天衰败的小镇经过记忆的美化,永葆青春活力。
17. 《应急响应》(The Responder)
豆瓣评分:7.1
马丁·弗里曼扮演的利物浦夜间应急响应警员因为太过真实,得到当地人的赞叹:“简直看不出是个演员”。他在这部剧里作了新的表演尝试,把自我意识缩到最小的程度,跟着事件和情绪飘流,时不时地抽离出场景,在重压的乌云密布中挖出一方留白。
这部剧既有纪录片的真实,也有悬疑剧的强大张力。它带我们来到一线中的一线。这里处处凶险,时刻充满对道德和人性的挑战。
18.《疼痛难免》(This is Going to Hurt)
豆瓣评分:9.4
人被消磨和损耗时,仍想努力保持人性,这是本能。人卡在社会中间,人性被制度挤压,被工作异化。当热情变成内心的恶魔,本能便无处安身,所以生活总是悲多于喜。英剧《疼痛难免》虽然被贴上喜剧的标签,它绝对是个悲剧。
它让我想到《豪斯医生》。豪斯是天才医生,但他是个好人吗?什么是好人,自私和利他,一个病人和很多病人之间,该如何取舍?
过劳和恐惧以及缺乏体系的支持,在折磨亚当、舒缇医生们的身体,蚕食他们的时间,破坏他们的私人生活时,也在考验他们的道德。在几次需要做选择的时候,亚当选择先保自己。在这个英国公立医院的体系里,人人如此,除了舒缇。
实习女医生舒缇的死让人如鲠在喉。她的死非常意外,明明舒缇比亚当更坚韧,而且她是女人。情绪的表达空间被剥夺,意味着快乐时不能快乐,悲伤需要强忍,愤怒将人凌迟。但也不是全无希望,粗鄙和不堪里会有一点光芒。
19. 《风骚律师》(Better Call Saul)
豆瓣评分:9.8
《风骚律师》和《绝命毒师》(Breaking Bad)在时间上一前一后,连接美墨边境硕大的毒枭宇宙。这个宇宙的世界观和现实稍有不同。居于生态链上游、最通透的角色麦克(乔纳森·班克斯饰)在《绝命毒师》中阐释过他的世界观,代表了它的运行逻辑:人可以选择站在法律的两边。守法或违法不影响一个人的好坏。是否守信、遵从内心的良知和道义,才是判定一个人好坏的标准。
吉米和金姆在火堆边跳舞。他们被火的焰色和温度吸引,互相鼓励,终于携手跳入烈火中。毒枭的世界正处在剧烈的地壳运动期,各方力量此起彼伏,狡诈的头领们斗智斗勇。可千里搭起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命运发出自己的旨意,带来缤纷的死亡。
死亡像黑暗中的灯,一盏一盏地点亮这个不忍告别的世界。
20. 《公寓大楼里的谋杀案》(Only Murders in the Building)
豆瓣评分:8.2
第二季甚至比第一季更好看。两个老头和一个年轻女子在一栋百年老公寓里破案。笑点密布,纽约风味十足。阿卡尼亚大楼的包容力够强,每个居于其间的人物,都焕发出最强势和无忧无虑的个性(大楼之外的女艺术家爱丽丝就显得僵硬)。
案子也还算严谨。主要是看衣看人看房间,遥想一种繁华都市文明,看有才情的人怎么投入地玩一场推理游戏,以解人生的寥落和不如意。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徐亦嘉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215/169625401581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