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大圣素描画 魔化(齐天大圣素描画)
可以改编,但请不要侮辱我心中的齐天大圣
孙悟空,一个敢与王权对抗的角色,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取经“扛把子”,是多少人心中的英雄。
纵观华语影视,对西游、孙悟空这样的IP改编的作品比比皆是,由于广阔的受众面积和鲜活的角色,令每个作品的角度和内涵都不尽相同。
但不变的是一直以来西游IP的热度。
大家一定看过很多西游或者说孙悟空这样的改编作品。
比如说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虽然当年票房扑街,但随着时间被观众所接受,现在仍活跃在媒体的视野中。
面对爱情和责任作出选择的至尊宝,那个“好像条狗一样”的齐天大圣,
是多少人心中的自己。
6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虽然画质潦草,制作技术不高,但有多少中国动画作品能够逾越?
片中的孙悟空是几代人心中的齐天大圣。
直到现在,类似的作品仍旧不断在搬上荧幕,比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悟空传》《西游降魔》。
虽然褒贬不一,但整体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我可以接受《大话西游》里的无厘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错乱情节,甚至《悟空传》的与原著背离。
但绝不是这样——
今天要说的是前几天上映的《斗战胜佛之大圣之泪》。
影片讲述了已经是斗战胜佛的孙悟空遭怨灵蛊惑,唐三藏危在旦夕,为了寻找怨灵的源头,孙悟空重返过去,经历重重风波为情落泪的故事。
看完这部影片,我既没有找到主线故事和人物的联系,大圣的影片却是女主的个人秀。
《大话西游》风格的内容,在剧情设置和演绎方向又捉襟见肘,整个故事不知所云,失望至极。
虽然说是改编,但这孙悟空是唐僧把悟空从镇压中解救后给予的法号,并不是一开始就叫孙悟空。
为了找到怨灵的根源,孙悟空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
然而看过大半段,剧情还是杂乱无章,整个主线故事变成了张馨予饰演的怨灵的角色刻画。
甚至每个支线的衍生都有一种生硬脱节的感受。
而且还伴随着一个问题,电影真的可以用四个人来讲故事么?
电影只用了四个主要演员就完成了整体的剧情展现,而且是这样一部大圣改编以剧情为主的影片。
整部电影在特效、音乐和颜色控制上并不是很出格,可以说是中规中矩。
但在剧情方面,没有一丝的斟酌和对观众的负责。
看的出来是《大话西游》的整体风格,甚至爱情故事也做了改编,曾经的至尊宝变成了追溯300年的齐天大圣,紫霞仙子变成了单纯的仙女。
剧情里的无厘头也仿佛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东施效颦般的影片没有任何深意。
网上的评论也可谓骂声一片。
网络电影并不是不可以用传统IP的改变路线,比如《龙虎山张天师》这样的道教传统改编,虽然褒贬不一,但毕竟在观众们的主观看法下也算尚可,并不是没有称道的地方。
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形象,不应该在影片中边缘化,剧情也不能以点带面的拼凑而成,可以改编,请勿魔化。
这样的角色形象,并不是寥寥几笔就能够驾驭的。
工笔白描人物素材——齐天大圣孙悟空
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
接下来一组白描孙悟空,希望喜欢的朋友点关注收藏。
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民间文化中代表了机智、勇敢。自唐代出现西游传说,一直延续至明清,明代出现这些传说的集大成本《西游记》。孙悟空在历代的这些民间神话里,被中国人奉为神明。
最后喜欢的朋友点关注收藏哦!
工笔白描人物素材——齐天大圣孙悟空
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
接下来一组白描孙悟空,希望喜欢的朋友点关注收藏。
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民间文化中代表了机智、勇敢。自唐代出现西游传说,一直延续至明清,明代出现这些传说的集大成本《西游记》。孙悟空在历代的这些民间神话里,被中国人奉为神明。
最后喜欢的朋友点关注收藏哦!
59岁的齐天大圣,还能72变
如果有一个形象,可以在上海,在中国,在世界,与中国动画划上等号,那一定是美猴王,并且是1964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大闹天宫》里那个长着桃心脸,鹅黄色上衣下搭大红色裤子,虎皮短裙再配一双黑靴,脖子上还围着一条翠绿的围巾的孙悟空。
孙悟空赛璐璐片
快60年过去,这只神采奕奕、矫健又俏皮的猴子,出现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官方海报上,也出现在服装、食品、文具、日化、美妆、玩具、贵金属上,甚至是主题飞机的里里外外。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闹天宫》文创产品
齐天大圣,不止72变。
“《大闹天宫》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但万籁鸣、万古蟾两位大师在此前,已经创下了很多第一,1926年的《大闹画室》是中国第一部独创动画片,1941年的《铁扇公主》是第一部大型有声动画片,1958年的《猪八戒吃西瓜》是第一部剪纸动画片……他们为中国美术片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雏形到精品的突破。”画过《没头脑和不高兴》,后来还执导过《宝莲灯》的常光希,讲起恩师难忍激动。
《猪八戒吃西瓜》
昨天下午,由上海电影家协会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主办的“赤诚童心·万古长青——纪念万籁鸣、万古蟾诞辰120周年”活动在文艺会堂举行。屋外寒意料峭,屋里暖意融融,上海电影人说——我们传承不能忘,创新在路上。
上世纪70年代末,万籁鸣和小观众们在一起
念念不忘 精耕细作
昨天是12月14日,59年前的12月14日,是《大闹天宫》上集完成的日子。
“《大闹天宫》上集于1961年完成拍摄,那年大万老已经61岁了,可以说他用50年的艺术积累,支撑起了大闹天宫的精神世界,支撑起了孙悟空的猴性。”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速达动情地介绍说,从采风、到绘制、再到拍摄完成,四年时间里团队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最终交出了12本“图画台本”,七万多张原画,十几万张手稿,“万籁鸣带领着创作团队艰苦而快乐地创作着,最终创造了这部经典作品。”
《大闹天宫》分镜示意图
当时没有电脑制作,全凭手中的一支画笔。一般来说,10分钟的动画要画7000到1万张原动画。50分钟的《大闹天宫》上集和70分钟的下集,仅绘制的时间就投入了近两年。
《大闹天宫》海报
“我父亲是一个对动画艺术十分执着的人,一生的念想,都在动画上,完成了《大闹天宫》,可谓是实现了他一生的夙愿。”因为身体原因没能来到现场的万籁鸣之子万国伟在视频里颤抖地翻开手边的一本泛黄的《西游记》,“这是父亲一直带在身边的书,上面做了很多批注。我父亲对西游记很感兴趣,当时拍《铁扇公主》时,其实目标也是《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剧照
在《大闹天宫》问世前13年,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由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万氏四兄弟联合执导完成。
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这部影片创下了当时连续放映30天的良好记录,在日本连日满座,并深深影响了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
《铁扇公主》影响了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
然而,受制于财力、人力的因素,万老对《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并不十分满意。
常光希说:
“对于当时的大万老来说,虽然在动画初探的时期他也曾试图效仿西方动画的创作方式与规律,但通过《铁扇公主》一作,其实他心中走民族化道路的思想已经在悄然形成了,为后来的《大闹天宫》彻底摆脱迪士尼的影子埋下了基础。”
博采众长 中国动画
“万籁鸣先生的墓碑上,有电影胶带,有捧着寿桃的孙悟空,还有九个大字,‘中国动画事业创始人‘。”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任仲伦骄傲地介绍说,“两位万老是孪生兄弟,可以说是动画片和剪纸片两个领域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动画发展重要的开拓者与奠基者。”
万籁鸣、万古蟾两兄弟旧照
不过“创始人”,也是一天天成长起来的。
1900年这对孪生兄弟出生在“六朝古都”南京,从小就对绘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兄弟经常一道去夫子庙,那里有许多民间艺人,最吸引他俩的莫过于走马灯、木偶戏和皮影戏,因为他们总是在想如何让自己画中的人物、山水动起来,这三者正好符合他们的心意。
万古蟾手举《猪八戒吃西瓜》纸偶
他们不仅爱看,回家后还用纸板、木棍,自己做人偶,照着别人的样子演,吸引了一群小观众的围观。
万古蟾从1956年开始研究剪纸片
后来,万籁鸣刻苦自学绘画,钻研、临摹前人的画作,细心观察生活,无师自通,再后来他又接触到了素描、油画、漫画等,博采众长,曾经画过插画,搞过摄影、雕塑,还会剪影。
万古蟾偏爱西画,考入了上海美专系统学习,并留校任教。
万籁鸣向创作人员展示动作
工作之后,万氏四兄弟挤在租住的六、七平方米大的亭子间里通宵达旦、不知疲倦地摸索动画的制作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尝试,终于制作出了《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和《大闹画室》。
万籁鸣、万古蟾两兄弟
之后,他们从短片到长片,从黑白到彩色,从神话、戏剧、民俗等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到实践中不断探索,始终创新。
万籁鸣、万古蟾讨论《大闹天宫》
上美影厂长速达既骄傲又有几分忐忑:
“60多年来,我们上美影制作的500多部二维动画、水墨动画、木偶动画、剪纸动画共获得近200项国内外大奖,形成了中国动画的两次高潮,在国际上获得了‘中国动画学派‘的美誉,并创造了中国动画史上的多个第一。未来五年,我们要继续开发优质版权,更要创作优秀作品,我们要传承‘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上美影精神内核,同步推进影院大片、系列片和艺术短片三箭齐发。”
上美影新作“大耳朵图图”第二部大电影《大耳朵图图之霸王龙在行动》即将与观众见面,CG动画《孙悟空之火焰山》、水墨长篇动画《斑羚飞渡》等也正在急锣密鼓地制作中。
上美影新作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马上评:长存文化之美
为“美猴王”设计出桃心脸的严定宪,昨天遗憾没能来到现场,不过这个后来上美影的厂长特地写了四个字表达对前辈的致敬——“经典长存”。
万古蟾(右)等人正在研究《金色的海螺》人物造型
为何万籁鸣和万古蟾所创作的一个个动画形象可以如此历久弥新,穿过时间,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喜爱和认可?
★ 因为他们是富有童心、亲近自然、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艺术家;
★也因为从亭子间到上美影,从南京到上海,他们始终保持着对动画事业的热情,不怕苦不怕难,一心一意追求梦想,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不断技术创新,不断突破自己;
★更因为他们始终怀抱着中国动画的文化自信,坚持探索民族风格之路。
《大闹天宫》
其实在《大闹天宫》后的很多年,上美影从形式和内容上,对“民族风格”依旧不断探索,创作了“水墨、剪纸、木偶”动画片,并衍生出了拉毛剪纸等形式……
时代在前进,技术在更迭。但在新时代,唯有长存文化之美,方能点亮心中可能;唯有讲好中国故事,方能走向广阔世界。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孙佳音
图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供图,部分源自网络
新民晚报文化部
来源: 新民晚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214/169625851410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