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探花郎一定要好看(探花郎为什么要帅)
科举竟然也看颜值?状元不是最帅的,探花更易让皇上纳为驸马爷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鲸鱼领航。
自魏晋以来,朝廷选拔人才一直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也是从各地的权贵子弟中选拔,很多没有真才实学的权贵子弟都进入朝堂,不但在职期间毫无作为,更有甚者,还会荼毒百姓,为害一方。而到了唐朝,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科举制应运而生。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招生对象不限于门阀贵族,而是面向全天下的读书人,很多寒门子弟都可以通过科举实现登朝入仕的理想。
寒门子弟进京赶考,通过科举实现登朝入仕的理想
科举制度虽然拓宽了天下学子的入朝门槛,改善了之前朝廷的用人制度,也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但是中举却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范进中举”的历史典故我们大家都知道,他在54岁的时候才考中举人,最后还神志不清地疯掉了,即使大家都把这件事当作一个笑话来看,但是却可以从侧面看出,中举是多么的不容易,其困难程度远远超过现在的高考。
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后,高兴至极
古代科举的中举等级分为:一等进士、二等贡士、三等举人、四等秀才、末等童生。进士的前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和探花,在殿试中取得第一名才可以称之为状元。现在的人们往往喜欢把古时候的秀才举人进士和现在的学历相对应:秀才对应小学文凭,举人对应大学文凭,进士对应名牌大学文凭。相信很多人都会明白,在那个教育体系并不发达的古代,能考中进士是多么的不容易了。
状元游街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学习非常用功,但却屡试不第,直到他43 岁,连续考了17 次之后才最终考上秀才。由此可见,即使是在晚清,秀才也不是那么容易考上的。很多寒门学子通过乡试和会试之后,就要面临科举制度的最后一道关口了,那就是殿试。殿试是由皇上亲自监考的,在皇宫大殿上作答,不但极其考验心理素质,还考验一个人的临场发挥情况。所以,能在殿试上取得第一,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唐伯虎到应天府(今南京)参加乡试,又中解元(第一名)(出自影片《唐伯虎点秋香》)
可是为什么许多学子中探花,往往比中状元还要开心呢?其实关于这件事,大家都心照不宣,里面的猫腻大家都懂。探花虽然是殿试第三名,但他却是皇上对于一个人的才华和颜值的双重肯定,也许状元的文笔排行第一,但他不一定长得帅。
探花郎被指为驸马
而探花就不一样了,探花郎的文笔虽然略次于状元,但他的颜值高,就代表着在以后的仕途上,以及在人情往来上,比状元更具备优势,而且还有不少探花当场就被皇上纳为驸马的情况发生。
因此,当殿试结果出来后,文武百官们关注的往往不是状元郎,而是才貌双全的探花。探花的名声虽然没有状元响亮,但是他能获取的实际利益却是不可预计的。清朝的著名大贪官和珅就是探花郎,而他也因此被皇帝重用,在以后的为官生涯中,和珅也是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除了亲王之外,和珅可以称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版 和珅(出自《铁齿铜牙纪晓岚》)
读完此文,大家还认为状元才是人生巅峰吗?
古代超级大帅哥探花郎
我们知道,古代科举考试在全国夺魁的是状元,其次是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要是说,中了探花比中路状元还高兴,朋友们肯定不信。有第一名不拿去拿第三名?这其中有个缘故,状元榜眼探花都要经过皇帝殿试,对于状元来说,只要不是长得歪瓜裂枣,相貌平平满腹诗书也是可以通过皇帝殿试夺得状元的。拿到现在来说,状元就是学霸。
在南宋之前,是没有探花的,状元之下只有两个榜眼。南宋时期,可能为了区别榜眼一与榜眼二吧,就将榜眼二改为探花了。皇帝在殿试之时,对探花有一项特殊要求:探花必须是大帅哥!你就是学富五车但长得与常人一样,确定不行。想想啊,如果探花通过殿试,那就是皇帝钦点的大帅哥了。皇帝都说帅了,那肯定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既有满腹经纶,又长的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大家可以想到,就成了皇亲国戚与朝中大员们择婿的首选。别看状元开始官儿可能比探花大,但探花有着强大的家庭背景,往往会后来者居上,实施反超。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可以少奋斗二十年。
我们知道的超级大贪官和珅就是探花出身,在北京参观过和珅府邸恭王府,里面有真实的和珅画像,确实是大帅哥一枚。
古代潘安出门有掷果盈车——少女们看见大帅哥坐在车中出门了,就将车子围起来,将苹果呀、梨呀、香蕉呀、可能还有榴莲丢向潘安,所以潘安一出去就有一车水果回来,家中肯定是不用买水果的了。
如果探花郎也坐车出门,一定会有潘安一样的效果。古代的少女们也是喜欢帅哥的。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211/169625068864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