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于官何位状元答案(民之于官何位)

时间:2023-12-06 20:03:29 来源:网友投稿 编辑:依稀久忆

哪的官向着哪的民?

公元1817年,陈星聚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先后中过秀才举人,出任过闽县县令,他忧国忧民,认真办是老百姓衷心拥戴的父母官。光绪四年,他出任台北知府。

有一天,从内陆发配充军过来几个犯人被收进知府大牢,到了晚上有一个人就痛哭流涕,悲悲切切,让人听得很伤心,好几个晚上都是如此,于是知府大人就命人把那个人叫来审问,你被充军发配来此不好好服役,晚上哭泣是有什么不服和冤屈吗?那个人赶紧跪下说大老爷我犯了错,应该流放充军没有不服,只是家中有80岁的高堂老母无人奉养,挨饿受冻,年老多病,时时思念母亲才哭的呀。陈大人一听还是一个孝子呢,就问道你是哪里人呀?回大老爷,我是河南临颍县人,陈老爷一听老乡呀,心想这人也有50岁了,还很有孝心,心想不如把它发配回老家算了,于是一拍惊堂木说道你大胆犯人,不好好服役扰闹,整个府衙不得安宁,我管你临颍不临频,把你充军到繁城,其实啊,繁城是河南许昌的一个有名的回族小镇,离临颖大概有20多公里,就这样,这名犯人就被陈大人发回到了离老家很近的地方服役,

陈兴聚在外做官20多年,对家乡十分关爱,光绪三年大饥荒,他就家乡捐谷千石,又给本乡捐谷数百石,因此家乡的人民亲切的称呼他为陈官,他的美名至今在民间盛传不息,津津乐道,因他在台北刚柔并用,恩威兼施,使官民为一体,重视国防防卫,抵御外国侵略,清除匪患治理民生,发展渔业,林业,农业善政颇多,后被光绪皇帝追封为三品道台,为纪念他,家乡的陈村也被改为台陈村

海峡两岸一家亲,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

王阳明父亲参加考题超难的殿试,他因四个字答对了,便高中了状元

“王阳明”的大名恐怕很多人都听过,他是明代历史上著名的学者,他父亲的学问也很出众。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在17岁时就参加了殿试,而且王华在面对皇帝出的“道德和法律谁重要”的考题,不慌不忙地写出了四个字,便中了状元。您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王阳明是王守仁的别号,他在弘治十二年就高中进士,之后任刑部主事、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他在任职时功劳颇高,很受皇上喜爱。而且王守仁还有军事才华,他平定了宸濠之乱等军事部署,为当朝皇帝的江山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不仅如此,在文学成就上,王守仁更是一绝。他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以及哲学理论影响了明代的千千万万学子,还有人将王阳明心学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哪怕到今天,王阳明心学仍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他不愧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

为何王阳明文武双全,又有超高的思想境界?这恐怕得追溯到他的家庭教育——王阳明的父亲王华身上。因为王华也是一位品行端正的君子,史书记载的“王华还金”的故事,一直流传下来。据说,王华六岁时和伙伴们一起玩耍,正好遇到了一伙人在吃酒,偏偏其中有一个人身上揣着金子,几个人喝得酩酊大醉,不知踪影,一包金子也漏了下来,若是普通人恐怕要见财起意了,而六岁的孩童又懂得什么呢?哪怕王华此时把金子拿走,也没人会追究到他的头上。

没想到王华非常正直,他想守在原地等金子的主人回来,不过六岁的孩童守着一包金子非常危险,万一遇到歹人抢走或者有人冒领就不好了,王华虽然六岁,但他也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就直接将一包沉甸甸的金子扔到了河里,等到金子主人酒醒后急匆匆赶回来时,王华顺手一指平静的湖面——就在那河里。主人又激动又惊讶,急忙掏出了一锭银子给他,王华摆摆手拒绝了谢意,就这样回家了。此事虽小,但是发生在一个年仅六岁孩子的身上,让很多大人都自愧不如,王华真的是又正直又聪颖。

这样一位品行端正的君子,在成化十六年,以浙江乡试第二名的成绩中举。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本来王华的文学水平很高,而且屡次获得先生的称赞,在这次乡试时,他的文章也夺得第一名,可惜他答谢考官时身着白衣,当时的主考官是个非常传统的老古板,认为王华:“衣着不端,简直不成体统!”于是将他的成绩降为第二名。

俗语有言“真金不怕火炼”,虽说王华乡试只得了第二名,在殿试面圣时,他却一鸣惊人,只用了四个字就赢得皇上的重视,夺得榜首。

据史料记载,王华殿试时,皇帝出的是“道德和法律谁重要”的考题,这道问题非常难答,因为道德和法律都有侧重点,谁也开不开谁,这个问题就好像问:馒头和米饭谁重要一样。

此题一出,举子门皆倒吸一口凉气,各个暗暗心惊,只见年轻的王华面容自信,提笔再手,丝毫不见慌乱。他仔细思索了一会,便在试卷上答道:“法因乎时而制其宜,所以品节乎道者也。道立而法未备,生未遂,民患未除,未足以言治。法具而道有未立,则纲常沦斁,风俗颓靡,文奚足以为治哉?故善为治者,不徒恃乎法以制天下之人,要必本于道;而善为法者,不徒徇乎名以诬天下之人,要必求其实焉……”意思是,法律和道德一样重要,毕竟没有法律,天大大乱,就没有了道德。而没有道德,民风败坏,法律就不会被遵守。

当然了,只有观点没有主题的文章并不会被重视,最令人惊讶的是王华最后的总结:昔宋儒朱熹入对,有戒其勿以正心诚意之说进者。熹曰:“吾平生所学,在此四字,岂敢隐默以欺吾君。”臣尝诵此以自箴警。今承明诏,故于篇终直举所得于学者以为献。”这就指出了这篇文章的主题——正心诚意。

这巧妙的“正心诚意”四个字非常有分量,表面上是要我们正心诚意的推行道德,推行法制,道德和法律是帝王的左右手一样,哪个都不能偏颇,它们都很重要。背后的深意是要朝堂从上到下的落实,确确实实地将道德和法律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底。王华写的虽然简单,却抓到了关键点,又不会惹上怒,可以说他的回答,令很多人都满意,真不愧是大手笔。就这样,龙颜大悦,皇上最终采纳了他“正心诚意”的答案,并且当场点他为状元。正因为有了“学霸”父亲的教育,王阳明才会成为一代大儒,名扬天下。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冯豆豆

古代“人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一般地,古代铜器铭文字少意广,翻译起来较为困难,歧义更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汉御史大夫张中镇墓兽铭文有“今人主”之句,该铭文左侧《少府颂》和右侧《御史大夫赞》是西汉经学大家刘向、刘歆父子,按照汉成帝和西汉朝廷意旨,为得年早逝的御史大夫张中撰写的一篇“微言文”性质的祭诔文。因此,其中的“人主”似乎也有“微言隐义”之所在。关于“微言文”,详见《浅议古代微言隐义及微言文》。

古代“人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天子、皇帝、国君、君主等。广义,则不但包括阳世明示意义,而且包括阴世隐含意义;既包括降级意义,还包括天文星宿意义等。张忠现在先后由少史、黄门郎、东平国相、少府,即将升任御史大夫,成为御史府新的主人,辅佐汉国,为副丞相三公之一,主掌礼乐教化和司法监察;在他得年早逝后,西汉朝廷即将为其在家族宗庙中安放神柱牌位奉祭,并陈列于庠序学馆,成为教化百官的楷模、杓榜。

张中镇墓兽左右连珠铭

01 “人主”称谓的时代变迁及阶级身份特征

“人主”一词在战国先秦及汉代,尤其是秦汉时期黄老儒法杂兼著作(《荀子》、《吕氏春秋》 、《淮南子》、《史记》、《汉书》等)中“人主”成为皇帝、君主的惯用词。也成为秦朝继承者西汉的特征性用辞,使用非常频繁。

对于“人主(柱)”一词的文献统计:详附表9。从该表可以看出,人主一词在春秋时期的墨子时代,较多地称为“当今之主”,到秦汉时普遍简称为“人主”,而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多称(6个)“主上”, 西汉成帝时期,“人主”一词达到了空前。《史记.滑稽列传》一篇,汉成帝博士褚少遂所续补部分,“人主”一词9条,“白”3条,《日者列传》中“横吉”26条。到东汉时,人主一词逐渐演化为世主---人主杂用,(东汉中期崔寔《政论》云:“且世主莫不愿得尼、轲之伦以为辅佐。......且人主莫不欲(西门)豹、(子)产之臣。”)到东汉末三国时,人主已被主公所代替。由此间接印证,此张忠政斗镇墓兽确系汉成帝第三任御史大夫器物。

(一)古代君主、国君 称“人主”

1、人主。人主,是偏正式合成词,先秦时代专指一国之主,即帝王、君主、人君。如:主驾(君主的车驾);主道(君主治国之道);主术(君主控制臣下的权术);主胙(帝业);主相(君主和相);主长(君上);主君(对一国之主的称呼);主位(君主的权位)。

《黄帝四经》云:“为人主,南面而立。……人主者,天地之光也。”《尚书•仲虺之诰》云:“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

《老子》云:“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荀子.王霸》云:“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云:“主以不贿闻于诸侯。”

《战国策·赵策》云:“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韩非子·说难》云:“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史记·孝武本纪》云:“仙者非有求人主,人主求之。其道非少宽假,神不来。言神事,事如迂诞,积以岁乃可致。”

《淮南子.精神》云:“人之所以乐为人主者,以其穷耳目之欲,而适躬体之便也。” 西汉扬雄《剧秦美新》云:“陛下以至圣之德,龙兴登庸,钦明尚古,作民父母,为天下主。”又《解嘲》云:“上说人主,下谈公卿。”

《汉书.贾谊传》云:“人主之行异于布衣。”《汉书.苏武传》云:“畔(叛)主背亲。”

《三国志.蜀进.诸葛亮传》云:“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2、人主与主人辨析

古代“人主”与“主人”是两个明显不同的概念。人主即君主,表示人民(奴隶)的主人,与人臣相对而言,是君臣上下级关系,或者说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主人则与客人相对而言,是平等的宾主关系。《吕氏春秋.分职》云:“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明日不拜乐己者,而拜主人,主人使之也。”戴圣《礼记.杂记》云:“主人之酢也,哜之,众宾兄弟则皆啐之。”《汉书.万君石奋传》云:“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举集其门。凡号奋为万石君。”《汉书.翼奉传》云:“辰为客,时为主人。见於明主,侍者为主人。”张晏云:“礼,君燕见臣,则使臣为主人,故侍者为主人。”详专题《古代皇帝的称谓》。

(二)汉代公卿、大夫以上有家臣者,称“主”

1、公卿大夫称主

先秦及汉代,公卿或地方长官、大夫以上有臣者,亦称“主”,不言“君”,以别于诸侯王。如国主、人主、主公等。如史书载张中(忠)御史大夫,作为三公副丞相,曾辟举孙宝为属,欲为家臣塾师,授儿经学,故西汉成帝朝第三任御史大夫张中镇墓兽铭文中,左铭《东平相少府颂》第二句就称“有年少张中,今人主”。

《国语·鲁语下》云:“季康子问于公文伯之母:‘主亦有以语肥也。’”……对曰“吾闻之先姑:‘君子能劳,后世有继。’”

《史记.苏秦列传》云:“今主君诏以赵王之教。”《索隐》:“礼,卿大夫称主。今嘉苏子合纵诸侯,故称曰主君。”《史记.外戚世家》云:“(窦)少君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为其主入山作炭。”《史记.鲁周公世家》云:“齐景公使人赐昭公书,自谓‘主君’。”

邹阳《狱中上梁王(刘武)书》云:“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

2、人主与主臣同义

《史记.陈丞相世家》云:“上(孝文帝):‘苟各有主者,而君(孝文帝谓陈平)所主者何事也?’平谢:‘主臣。’”《集解》马融《龙虎赋》曰“勇怯见之,莫不主臣。”孟康云:“主臣,主群臣也若今言人主也。”韦昭云:“言主臣道,不敢欺也。”

3、人主与主人辨析

古代“人主”与“主人”是两个明显不同的概念。人主即君主,表示人民(奴隶)的主人,与人臣相对而言,是君臣上下级关系,或者说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主人则与客人相对而言,是平等的宾主关系。《吕氏春秋.分职》云:“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明日不拜乐己者,而拜主人,主人使之也。”戴圣《礼记.杂记》云:“主人之酢也,哜之,众宾兄弟则皆啐之。”《汉书.万君石奋传》云:“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举集其门。凡号奋为万石君。”《汉书.翼奉传》云:“辰为客,时为主人。见於明主,侍者为主人。”张晏云:“礼,君燕见臣,则使臣为主人,故侍者为主人。”详专题《古代皇帝的称谓》。

4、从“含箭薄露”中佩剑制度,看张中任东平相的时间问题。

古代春秋时期,男子到二十岁年龄加冠以后才开始佩剑,且自秦始皇以后,除非特别允许,大臣不得佩剑入朝。秦汉沿袭此制。由此说明张忠“年少”任少府“人主”时,其年龄应该不小于20岁。所谓“人主”在汉代指二千石以上官员,相当于如今的省部级干部。张中生于前53年,20岁则为前33年,任东平相之时。前29年任少府,同年升御史大夫。

《礼记》云年二十而冠。可佩带剑。《汉书.王尊传》记载,前33年王尊任东平相,初次拜见东平王时,王欲借机察看王尊佩剑而加害王尊谋杀诸侯王,被王尊识破。

《史记.秦本纪》云:“简公六年,令吏初布剑。”《正义》春秋官吏各得佩剑。《史记.秦始皇本纪》云:“王冠,带剑……七年,百姓初带剑。”《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云:“上(汉景帝)赐之剑。(卫)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

汉画像砖:斗为帝车,运于中央

(三)“人主”的对称及对应关系

所谓人臣,就是人主的臣子、家臣。

1、人臣是人主的对称

从阶级特征来看,大夫以下,只能称“人臣”。从对称来看,针对“人主”,(大夫以上的)下级只能称“人臣”。

《吕氏春秋·审分》云:“凡人主必审分。”《分职》云:“人主之所以惑者则不然,以其智强智,以其能强能,以其为强为,此处人臣之职也。”《慎小》云:“人臣之情,不能为所怨;人主之情,不能爱所非。”《礼记.坊记》云:“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

《史记·高祖本纪》云:“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史记.太史公序》云:“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

2、古代人臣的四种分类

与“人主”相对的是“人臣”。《汉书.贾山传》云:“臣闻为人臣者,尽忠竭愚,以直谏方,不避死亡之诛者。”

古代人臣, 按《荀子.臣道》可分为四类:“人臣之论:有态(立场)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圣臣者。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拒)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内足使以一民,外足使以距难;民亲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爱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政令教化,刑下如影;应卒遇变,齐给如响;推类接誉,以待无方,曲成制象:是圣臣者也。故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

态臣用,则必死;篡臣用,则必危;功臣用,则必荣;圣臣用,则必尊。故齐之苏秦、楚之州侯、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韩之张去疾、赵之奉阳、齐之孟尝,可谓篡臣也。齐之管仲、晋之咎犯、楚之孙叔敖,可谓功臣矣。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谓圣臣矣。是人臣之论也,吉凶贤不肖之极也,必谨志之而慎自为择取焉,足以稽矣。”

所谓态臣,指奸诈之臣。态,通" 慝 "。而与御史大夫张中同时期的朝廷命官,丞相王商乐昌侯属于功臣;丞相匡衡、张禹、御史大夫张(甄)谭属于庸臣、怠(奸)臣;大司马大将军王凤等属于权臣、奸臣、态臣;王莽属于篡臣,张放、淳于长、董贤等属于佞臣。

3、张臣及主要事迹

根据西汉御史大夫张忠镇墓兽铭文“年少”简历及史书《史记》、《汉书》所载“忠诚奉上”主要事迹,对照上述四类人臣进行比较,张中应该属于功臣之类。其主要功绩有二:一是在20-23岁时,即前32-前29年接替王尊任东平相,辅佐东平王刘宇,教化东平王向善学经。这正体现宋朝文史学家苏洵《谥法释义》云:“忠,推贤尽忠,廉方公正”精神。镇墓兽铭文体现为“华色酒三、郁霜白东”。

二是在24-25岁时,即前30年—前29年11月被汉成帝调往中央任少府不足一年,就被汉成帝以侯任(待诏)御史大夫、治河使者身份到馆陶、东郡督导校尉王延世治河防洪功成,救民九万七千多人,一年360天内,连 升三级,由东平相到少府,再到御史大夫,受到汉成帝表彰,赐爵关内侯,改元“河平元年”。这正体现宋朝文史学家苏洵《谥法释义》云:“忠,盛衰纯固,危身奉上,临患不忘国”精神。镇墓兽铭文体现为“措新君横(宰衡、横轭),干杨祛洚(治河)、风那线梢,晓晶浴炯”。

这里隐喻前29年,黄河在馆陶及东郡金堤决口,洪水泛滥成灾:“河果决于馆陶及东郡金堤,泛溢兗、豫,入平原、千乘、济南,凡灌四郡三十二县,水居地十五万余顷,深者三丈,坏败官亭室庐且四万所。”(《汉书.沟洫志》)

在此危急关道,而御史大夫尹忠因“河决不忧职”,即渎职罪而自杀。汉成帝临危授命,用占卜的方法,择官前往东郡等地督导校尉、河堤使者王延世治河抗洪抢险救灾。张中有幸被选中,于前29年十一月二十日侯任(待诏)御史大夫身份,接替因“河决不忧职”而自杀的前任御史大夫尹忠之职,临危受命,前去馆陶、东郡等地,以政斗威权之器,指挥征调军民,督导协助校尉王延世治理黄河洪水灾害,终于与王延世等军民齐心协力,在二十六天治河成功,救民九万七千多人。为此,双双受到汉成帝的提拔升官封侯和表彰。张中一年之内,连升三级,从私东之官东平相,到九卿少府,再到三公御史大夫,爵关内侯。而王延世也升至光禄大夫,奖励黄金百斤,爵关内侯。汉成帝还将前28年改为“河平元年”。

对于张中来说,与其姓名字号“中正、正直、戆直”相对应。这难道不是临危受命,舍生忘死,勇于赴难的“死节戆直”行为吗?

4、铭文“人主”的前后对应

(1)“今人主”与“新君”相对应

今就是今天,刚刚。新君也是新近任命的君主。今,新也,刚也,才也。与“方”同义。“今”有“新”之意,即告别旧的,原有的,迎接新来的。所以,古代帝王颂赞之文、以及按《谥法》惯例要求,多带有“今”字,以显其新荣光和新气象,或继承前任君主的正统性。

《左传·昭公七年》:“今又不礼于卫之嗣。”注:“新君也。” 秦始皇《峄山刻石》中有:“乃今皇帝,一家天下”的句子。说明“今人主”、“今皇帝”乃为秦汉时期帝王贵族继体之君(继任者)“焕然一新”习惯用语,以显其尊荣。

《史记.燕召公世家》云:“孝王元年,秦围邯郸者解去。三年卒,子今王喜立。今王喜四年,,秦昭王卒。”《索隐》云:“今王犹今上也。” 《史记.郑世家》云:“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之君见公方(刚、新)用事,轻分公地。”《史记.汲郑列传》云:“吾今召君矣。”《索隐》云:“今,即新也。谓今日后即召君。”

张中作为御史大夫,其前任为尹忠,前29年因“河决不忧职”而自杀;其后任为王音(前23年接任,王氏集团“一日五侯”之一),是典型 的继体之君。

(2)人主与“头君”相对应

人主,就是指君主,头君就是头一名君主。

(3)对应下阙铭文“风那线梢”之“线梢制人”

农历新年元月第七天为“人日”。古人过春节,俗称“过大年”,从正月初一到初七,都赋予了不同的节日含义,分别是鸡日、狗日、猪日、羊日、师日、马日、人日。七日立人的上古传说,颇似创世纪。据《淮南子》、《山海经》、《太平御览》及汉代应劭《风俗通》记载,远古先祖女娲在农历正月初七这天造人,开初用手抟捏的全身健全的少数泥人,后来都成为真人、人主、贵族、头君,但这些少数“手无缚鸡之力”的贵族,不足以堵塞洪水大患,于是在洪水稍减之后改用绳索大量甩制的土偶,四肢不全,且都成为穷人,即平民百姓。故中国农历新年正月的第七天,即正月初七,古人定之为“人日”。这在汉代就已风行。

(4) 人主对应张中政斗镇墓兽九狮首钮

御史大夫张中就是人主九主中的法君。也与铭文“金还头君”相应合。

《史记.殷本纪》云:“伊尹名阿衡......言素王及九主之事”。阿衡,就是相宰衡,即国相、丞相。御史大夫就是副丞相。素王就是平民中威信最高者,泛指有道德有教养的人,如孔子就被尊称为“素王”。

《索隐》按: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九主,据《史记集解》载:西汉刘向《别录》云:“九主者,有法君、专君、授君、劳君、等君、寄君、破君、固君、三岁社君,凡九品,图画其形。”

《索隐》按:九主者,三皇、五帝及夏禹也。或曰,九主谓九皇也。然按刘向所称九主,载之《七录》,名称甚奇,不知所凭据耳。

法君,谓用法严急之君,若秦孝公及始皇等也。

劳君,谓勤劳天下,若禹、稷等也。

等君,等者平也,谓定等威,均禄赏,若高祖封功臣,侯雍齿也。

授君,谓人君不能自理,而政归其臣,若燕王哙授子之,禹授首之比也。

专君,谓专己独断,不任贤臣,若汉宣之比也。

破君,谓轻敌致寇,国灭君死,若楚戊、吴濞等是也。

寄君,谓人困于下,主骄于上,离析可待,故孟轲谓之“寄君”也。

固君,固谓完城郭,利甲兵,而不修德,若三苗、智伯之类也。

三岁社君,谓在襁袍而主社稷,若周成王、汉昭、平等是也。

(四)人、仁的道德意义:五德配五行, 仁配于木。

五德配五行,仁德是木。古代人通仁。《礼记•中庸》:“仁者,人也。”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孟子•尽心下》:“仁者,人也。”《论语•雍也》:“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我们前面已讲过,五德之智配于五行之水,故曰“智者乐水”,那么仁者为什么“乐山”呢?“山”并不是五行之一啊!

原来,在《易经》中,“山”取象于艮卦,“艮为山”,五行属土而隐。《易》以夏历为依据,而夏历以干支纪时,以北斗斗柄指向的方位来确定月份。

当北斗斗柄指向西南坤位时,时在夏秋之间,为未月和申月之交,五行属土,其数五;而当北斗斗柄指向东北艮位时,时在冬春之交,为丑月和寅月之间,五行属土,其数十。“十”是满数,数满则隐,故坤位属土为用,艮位属土而隐,丑月土隐而显水;寅月土隐而显木。当北斗斗柄指向东北艮位时,正是夏历所谓“建寅”之时,夏历以建寅为岁首,实际也就是以寅月为正月,以立春日为岁首。立春则表示进入春天,五行显木,故“仁者乐山”实际就是暗示五德之仁当配五行之木。

寅月对应的十二消息卦为《临卦》。《临卦•彖传》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临卦》天时为寅,初春之卦,虽是“大亨以正”之卦,却在万物未生之时,需待时而动也。

《礼记•月令》云:“是月(仲春之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仲春(惊蛰)之月,雷乃发声,蛰虫始出,而初春之月还不到仲春之月,故万物难生,句曲蛰伏者未出也。这从《临卦》的卦变体系中就可一窥端倪。

《临卦》的卦变形式共有三种:其一为《临卦》先变为《屯卦》,然后《屯卦》再变为《蹇卦》;其二是《临卦》先变为《升卦》,然后《升卦》再变为《艮卦》;其三是《临卦》先变为《震卦》,然后《震卦》再变为《小过卦》。

我们可以看到,《屯卦》和《蹇卦》都是讲初创时的艰难;《升卦》虽然讲升进,却是“地中生木”,其升隐于地中而不外现,而且最终变成《艮卦》而有所止,不急于求成也;《震卦》虽然有所动,却以“恐惧修省”,而且终为《小过》,枉动则有过也。《临卦》及其所变之卦虽讲初创之难,但每个卦中都透着强烈的怜爱和关切之情,不愿初生者受到任何伤害,其实这就是仁德。

《礼记•月令》云:“(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又云:“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胔。”这些话无不透着孟春之月,天恩浩荡,仁德广布的气息。到仲春之月,木气正盛,万物生发,更显仁德。春折一枝花,秋少一串果,人道效法天道,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礼记•月令》云:“是月(仲春之月)也,祀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在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春天祭祀不用牺牲,以圭璧、皮币更替之,称为“禴祭”,这充分体现了古人效法天道,春行仁德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故把仁德配于五行之木。

《泰卦》是正春之卦,五行纯属木,体现的更是仁德。《泰卦》六五爻辞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帝乙归妹是历史上有名的历史事件,是最早的和亲政策的产物。和亲政策就是相互妥协,共谋发展的政策,以和亲代替杀伐,故本质上就是一种仁政。《泰卦》的卦变形式多样而复杂,这里仅举一例来说明。《泰卦》先变为《既济卦》,然后《既济卦》再变为《益卦》。《益卦》是损上益下之卦,其中多讲赏赐、赈济、救助之事,这明显属于宣扬仁德。与之相对的,是《否卦》变为《未济卦》,然后《未济卦》再变为《损卦》。《损卦》是损下益上之卦,其中多讲征敛、赋税、纳贡之事,这些虽与百姓无益,却是百姓应尽的义务,是天下最正当的事,明显属于“义”的范畴。

顺便说一下,“仁”是有层次和境界的。曾有许多弟子请教过孔夫子,问什么叫“仁”,孔子因材施教,给每个弟子的答案都不一样。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颜回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对于如樊迟这样的初学小白而言,知道仁就是爱人就可以了,有爱心是仁最基本的内涵意义。对于如仲弓这样的学而优者,能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替人作想,不强人所难就是仁。对于如子贡这样的学而达者,在自己成功的基础上,能成人之美,助人成功才是仁。而对于如颜回这样的学霸而言,能够自觉地使仁合乎礼,人人恪守本分,让整个社会都变得和谐完美,这才是圣人的境界。礼是仁的最高境界。木生火,自然之道也;仁臻于礼,圣人之道也。故所谓“圣人不仁”,非不仁也,不拘小仁,看似不仁,实大仁也。小仁爱人,大仁臻礼。

木道争春,春气生发,生机盎然,天道爱万物,欲其生也。人道效法天道,以仁德配木道,天人感应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第六》)仁者爱人,仁者争时不争物,予而不夺,生而不杀,赏而不罚,故静。仁者爱人,乐善好施,不忿无欲,内心平静,故寿。爱人而臻于礼者,其唯圣人乎?圣人治世,仁德布于四海,顺天而应人,天下因之寿。

木道在春,春生万物,仁德布于天下。五行之仁配于五行之木,天道也。现将《益卦•彖传》写在最后,让我们共同感受木道中弥漫的仁爱之德:“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02 天文星宿天人合一象征比附意义

1、人主就是天子皇帝,居紫微紫宫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呼天体恒星为三垣,紫微处三垣之中的中垣,是星座上属帝王之所居。中垣有紫微十五星,也称紫宫。紫宫是天帝的居室,汉代把天子皇宫,即西汉长安皇宫未央宫称为“紫宫”或“紫微宫”,正是按照天人相应法则,仿效北斗之形而建。北斗意寓“君臣和谐,帝居紫宫,坐镇中央,临制四方”。因为它是人间皇帝的宫城。后世隋唐洛阳宫城紫微城、明清故宫名曰紫禁城即是这一来历。

2、西汉未央宫

所谓未央,是指汉代吉语和宫殿名。其意有三:

(1)一是引申隐含义为“地之中央”,也是按今文经学方法解释之政治刑德意义。

未央宫位于长安城的西南角,按古代《周易》解释,以西北为乾,西南为坤;人,坤代表地。坤地卦图在十二地支中属未,未代表地的中央,央,中也。未央,就是地的中央。当时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中国是天下的中心也,那么未央宫就是“地的中央(心)”。寓意未央宫是皇帝的居所,是汉代的政治中心,实际上,未央宫后来确实成为西汉一朝皇帝主要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说文》云:“央,中央也。”段注:“央取大之中居。月令曰,中央土。言夜先鸡鸣时,合初昏与艾言之,是央为中也。”《诗.小雅.庭燎》云:“夜如何其?夜未央。”朱熹

《集传》 云:“央,中也。”

(2)二是无边无际、未尽、无尽,未已,这是其文字按古文经学解释之表面含义。

寓意刘邦要把皇帝宝座永远传下去的宏愿,世世代代,无穷无尽。与前朝“秦始皇”名字“秦氏始皇,千秋万代,绵延不绝”有异曲同工之妙,寓意刘姓江山无边无际,万世不绝。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庭燎》 云:“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楚辞.离骚》云:“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王逸注:“央,尽也。”“浴兰汤兮沫芳,华彩良兮若夹。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汉书.礼乐志》 :“灵殷殷,烂扬光。延寿命,永未央。”

(3)三是文字通假及宗教隐含意义:无病无灾。

古代“央”通“殃”,“未”就是无,没。未央就是没有灾难,没有祸殃,含有平安、长寿、长生等义。汉人喜以此命名(征匈大将军霍去病等),宋代亦延续有抗金英雄辛弃疾之名,反映了当时追求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社会思潮的盛行。借用天文北斗的“斗魁”星相“贵相、司命、司禄、司福”吉祥寓意,后来结合“无穷无尽”成为汉代的吉语。这与汉代黄德思想不谋而合,更充分说明了张良八世孙张中“政斗”名物的“内圣外王”威权神器性质。

汉代瓦当铭刻“长生未央”、“长乐未央”、“长乐未央,延年永寿昌”;汉代铜镜铭文“长相思,毋相忘,常贵福,乐未央”、“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结心相思,毋见忘。”

3、北斗意寓众星围拱,左右辅星辅君弼国:“君臣和谐,帝居紫宫,坐镇中央,临制四方”

西汉成帝朝第三任御史大夫张中政斗镇墓兽底座12字符命玺书瑞应铭文中有“政斗”一词。政斗,相似 王莽威斗,是古代衡量官员俸禄器物。体现于官员执政政事、国事中,即为官员忠于国家,勤于政事的楷模和标准。逝后,则作为其随葬品,以彰功表德,流芳百世,成为政治刑德教化的载体和工具。对于功勋卓著的官员,帝王赐以政斗,陈列庠序,彰功表德,楷模杓榜,以效天下。

(1)阳世政斗、北斗、威斗,威权执政。

北辰,又叫北斗,原指北极星。《尔雅》云:“北极谓之北辰。”后来用来喻指国君或受尊敬的人,也指帝都。如王勃《滕王阁序》云:“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按古代天人相应观念,岁时之序,分为四时,应乎北斗。斗柄指东,在于寅卯辰,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万物发生,于时为春。斗柄指南,在于巳午未,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万物畅茂,于时为夏。斗柄指西,在于申酉戌,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万物收敛,于时为秋。斗柄指北,在于亥子丑,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万物闭藏,于时为冬。

《论语.为政》云:“(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政即政治、政事、执政;德就是道德、正德、五德;北辰即北极星、北斗星。意为国君如果以道德教化治国,就会像北斗星那样,安居中心地位,其臣民就会像群星环绕北斗星那样,团结在国君周围,听从指挥。

《史记.天官书》所记载的 “斗魁与七政”的关系,更充分说明了名物政斗的“内圣外王”威权神器性质。“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用昏建者杓;杓,自华以西南。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济之间。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海。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绪纪,皆系於斗。

斗魁戴筐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禄,六曰司(免)灾(殃)。在魁中,贵人之牢。魁下六星两两而比者,曰三能。三能色齐,君臣和;不齐,为乖戾。柄辅星,明近,辅臣亲强;斥小,疏弱。”

韦昭曰:「自下往触之曰犯,居其宿曰守,经之为历,突掩为陵,星相击为斗也。」”晋灼曰:「衡,斗之中央。殷,中也。」 孟康曰:「假令杓昏建寅,衡夜半亦建寅也。」孟康曰:「轩辕为权,太微为衡也。」

(2)阴世北斗之下的鬼谷,及政斗威斗殉葬。

从古代史籍记载来看,政斗的原形北斗之下,就是鬼谷。其中雄为阳世政斗,用于执政或陈于宗族宗庙,以供祭祀;雌为阴世镇墓兽以殉葬,用以镇慑地下妖魔鬼怪。而阴阳的分界就在昆仑山。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洞出鬼谷之崫礨嵬蠰。……西望昆仑之轧沕洸忽兮,驰乎三危。排阊阖而入帝宫兮,载玉女而与之归。”《集解》引《汉书音义》曰:“鬼谷在北辰下,众鬼之所聚也。《楚辞》曰‘赘鬼谷于北辰’也。”《正义》张云:“(西汉古文经学家刘歆)《海内经》云昆仑去中国五万里,天帝之下都也。其山广袤百里,高八万仞,增城九重,面九井,以玉为槛,旁有五门,开明兽守之。”天帝下都,就是阴间地界,即地下九泉。从天下九泉到天都之门就叫阊阖门。

镇墓兽,又名天禄,谐音“添禄”,所谓“天之禄籍也,长终汝身”,意即无论天上地下,也无论在生在死,都要享受荣华富贵。在生天禄和逝后镇墓兽一般都成双成对,一为天禄,一为避邪。殉葬墓室则称之为镇墓兽。供享祭祀明堂或宗庙庠序学堂者曰辟邪,或“貔貅”,助其子孙发达,长禄万世。

张中九头狮政斗镇墓兽

03 逝后阴世殉葬镇墓宗教或谶纬符葆隐含意义

古人在先人的墓地边为地下的先人树立墓碑,高官贵族甚至在墓中埋葬着大量的随葬品,如金银器、青铜器、墓志铭等等。这种做法和先祖神庙中供奉木主(神主、人柱)具有同样的性质。《隶释》一书中有一方石刻这样夸赞:“镌石立碑,勒铭鸿烈,光于亿载,俾永不灭。……先民所藏。载名金石,贻于无疆。”

(一)宗教谶纬方面

1、人、仁的卦象:临卦(上文已述)

2、神主、人柱、庙主

主通柱,人主,即人柱。古人认为,人在世为人,为民;在上为主,为君;死后为鬼,为魄;在天为神,为仙。故,在生在阳曰人主,去世在阴曰人柱。这就是古代仙人神鬼三重世界,并与天上星宿相对应。故古代商朝的君主、天子、皇帝死后以活人奴隶殉葬。周代实行“仁政”,自此之后则以玉、木陶土等雕刻成人形,以殉葬,叫人俑、陶俑。如西安出土的大型秦始皇兵马俑。这是说的白巫术。如果用于黑巫术害人,则称为人偶。周初还用木主作为神灵的指引,保佑作战顺利取胜。周武王九年(公元前1047年,根据断代工程推断时间),姬发先在毕地祭祀姬昌,然后前往东方举行阅兵,到达盟津(今河南孟津)。设姬昌的木主,用车子运载置于军中。姬发自称太子发,表示是以周文王姬昌的名义征伐,自己不敢独断专行。

东汉蔡邕《独断》云:“宗庙之制:光武中兴,都洛阳,乃合高祖以下至平帝为一庙,藏十一帝主(主通柱:即牌位)于其中”

《孟子. 梁惠王上》云:“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 仲尼:‘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淮南子.齐俗》云:“合而为道德,离而为仪表。其转入玄冥,其散应无形。”《兵略》云:“所谓天数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所谓地利者,后生而前死, 左牡而右牝。所谓人事者,庆赏信而刑罚必。动静时,举错疾。此世传之所以为 仪表者,固也,然而非所以生。仪表者,因时而变化者也。”

《搜神记.刀劳鬼》云:“鬼神者,其祸福发扬之验于世者也。……天地鬼神,与我并生者也。……生者主阳,死者主阴,性之所托,各安其生。”

1、人主、人柱的变迁

主通柱,古代官卿在生称为人主,死后存放于宗庙中的神主牌位称为人柱、庙主、神主。也就是说人主,或人柱,是古代为已死的君主、诸侯作的牌位,用木质或石材、陶瓷、砖雕等制作。因其材质为木质,又叫 木主,因为祭祀亡灵而作,故又称神主。俗称“祖宗牌位”。

人柱、木主、神主

古代先祖逝后,往往将其名字书写在一块木牌上,于殡后七天移入宗庙中 ,挂于菆位丛社之树上,叫做柱,以供后人祭祀瞻仰。故人柱就是古代宗庙坛场及先祖神灵祭祀牌位,主其祭祀。上书死者姓名或者包括生前官职荣衔等用以供奉祭祀。

神主严格讲有官民之分。内容有制约、牌头和侧联雕饰等都可能有忌讳,不能随意,尤其龙凤纹的使用。它是最早的故人替身物,就是说,当时人们用木简单剥雕成人形木偶,无字无图案,以象征死者,用以长久祭拜,一般称为“木主”, 士、卿大夫称为“人柱(主)”,后来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化,天子皇帝称为“神主、庙主”、“神位”,上面开始书写或雕琢文字,以及图案。即上书死者姓名以供祭祀。中国国家博物馆王育成先生称其为人形方术。即木制的神位、牌位。

2、白巫术:神主、庙主

人柱有时也用于一些方术之中,叫人形方术,系指在宗教活动中利用人偶或人的模拟物做为某个或某些人的替身,其用意就是通过这些替身来达到影响或作用于被替代者的目的,在宗教文化学的研究中,人们通常都把这种人形方术归于模仿巫术或顺势巫术的范畴。在我国古代大多数的情况下,为术者施用人形的主观意图都是趋于善良的,主要用来代替人承受各种厄咎、灾祸、疾患,或做为厌镇工具解除邪殃与可能发生的危害,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使其健康长寿,为此目的所施用的人形就是代厄人形,也即通常所言白巫术。

古代立柱祭祀的目的有三:《周礼.大祝》云:“祈福祥,求永贞。镇免罪魔”清代学者王夫之(船山)先生说:“未得而请曰祈,已得而酬曰报,由,用也;用弭(消)灾兵免罪戾也。”

《史记·周本纪》云:“ 武王上祭于毕 。东观兵至于盟津 。为文王木主,载以车,中军。” 《史记.五帝本纪》云:“帝喾高辛者......明鬼神而敬事之”。《正义》云:“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

《左传.僖公33年》云:“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柱)。”祔,是一种祭祀名称,指新死者在安葬前祭于祖庙。《左传.文公二年》云:“丁丑作僖公主。”

《左传.文公13年》云:“厘公薨,十六月乃作主。後六月,又吉禘於太庙而致厘公。”

师古云:“主,庙主也。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薨,至文二年二月乃作主,间有一闰,故十六月也。禘,祭也,而祭之。文二年八月而禘,距作主六月也。致谓(外)〔升〕其主於庙。”

《穆天子传》云:“封膜昼于河水之阳,以为殷人主(柱)。”晋郭璞注:“主谓主其祭祀,言同姓也。”

《墨子.明鬼》云:“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曰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菆位;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祝宗;必择六畜之胜腯倅毛,以为牺牲;珪璧琮璜,称财为度;必择五谷之芳黄,以为酒醴粢盛。”

《礼记.郊特牲》云:“直祭祝于主,索祭祝于初祊。”

《后汉书.光武帝纪》云:“迁吕太后庙主于园,四时上祭。”又“大司徒邓禹入长安,遣府掾奉十一帝神主,纳於高庙。” 李贤 注:“神主,以木为之,方尺二寸,穿中央,达四方。天子主长尺二寸,诸侯主长一尺。”

《东周列国志》第一回:“那女子全无惧色,走入太庙之中,大笑三声,又大哭三声;不慌不忙,将七庙神主,做一束儿捆著,望东而去。”

《资治通鉴.汉纪.王莽》云:“春,正月,九庙成,纳神主。莽谒见,大驾乘六马,以五采毛为龙文衣,著角,长三尺。又造华盖九重,高八丈一尺,载以四轮车;挽者皆呼“登仙”,莽出,令在前。百官窃言:“此似车,非仙物也。”

庙园昭穆牌位制度

《旧唐书·玄宗纪下》云:“时太庙为贼所焚,权移神主於大内 长安殿 ,上皇谒庙请罪。”宋 梅尧臣 《次韵景彝奉慈庙孟秋摄事二十韵》云:“木主升新座,牙盘列庶羞。” 清代喻岳衡注明李廷机《五字鉴》云:“也子历朝皆知崇祀,元武宗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帝改为大成至圣孔子先师(《明史》为至圣先师孔子)。且以塑像有亵圣礼,易以木主祀之,祭用笾豆十,乐用《八佾》……命书《无逸》篇,御制文以记之。并颁《莜一箴》于天下学校,此数事亦可为后世法也。”

清俞正燮 《癸巳类稿·论语社主义》云:“后世埋石不为匰,号之为主,而谓木主为神牌。民间自以树为田主,王侯自以木为社神主,名异实同也。”

3、黑巫术:木偶、大偶巫蛊

从现知的中国文物考古资料来说,人形的滥觞及其做为一种宗教法术活动的具体用物,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时期发生的。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人形人偶也往往被当成一种恶意的攻击性手段,主要施用于敌对势力、被认为是敌人的人或施法者仇视、不满意的人,作为伤害人的媒介物,此类人形的要害如心脏、眼等部位多被钉入异物,这就是所谓诅咒人形,即通常所说的黑巫术。在中国古代遗址、墓葬和文献中,两类人形材料都有所发现。《史记.殷本纪》云:“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有的则加以文字符图相咒,如秦朝的《咒楚文》。《史记.酷吏列传》云:“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索隐》引《汉书》作冤人像。案:即偶也,谓刻木偶类人形也。一云寄人形于木也。

《资治通鉴.晋纪.孝惠皇帝》云:“元康二年,贾后恐太后有灵,或诉冤于先帝,乃覆而殡之,仍施诸厌劾符书、药物等。”

(民间的巫蛊咒术木偶道具)

(二)逝后殉葬及谥号评价意义

古代人通仁。《礼记•中庸》:“仁者,人也。”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孟子•尽心下》:“仁者,人也。”《论语•雍也》:“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清代沈炳震编《廿一史四谱》、清.陆费墀编《历代帝王庙谥年讳谱》、清.刘长华编《历代名臣谥法汇考》及各种“中国历史纪年表”等对古代谥号都作了系统综述。

仁是针对皇帝的美谥。其意有18:蓄义丰功曰仁;慈民爱物曰仁;克己复礼曰仁;贵贤亲亲曰仁;杀身成仁曰仁;能以国让曰仁;利泽万世曰仁;率性安行曰仁;功施于民曰仁;屈己逮下曰仁;度功而行曰仁;宽信敏惠曰仁;爱仁立物曰仁;体元立极曰仁;如天好生曰仁;教化溥浃曰仁;慈心为质曰仁;惠爱溥洽曰仁。

End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206/169624545537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