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3硝石哪里得到最多(巫师3硝石哪里得到)
牛顿的苹果|真的还是假的 ②
上一篇我们说了,苹果的故事确实来自牛顿本人。但考虑到他与胡克就万有引力发现优先权的争论,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呢?继续和我们走进牛顿的世界吧~
月球与重力
尽管在牛顿自己写的东西中从没有提到过苹果,但他的确提到早在 1660年代他就导出了平方反比关系,并考虑了地球上的重力是否会延伸到月球,还进行了验算。
这个计算在《原理》的第三卷中也给出了,根据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公式,然后借助开普勒第三定律,就可以推导出力的平方反比关系。那么如何验证这一关系呢?当时已知月球到地心的距 离大约是60个地球半径,因此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应该是月球轨道向心加速度的3600 倍,这个加速度可以根据月球的距离和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求出来;另一方面,地球表面 的重力加速度也可以使用单摆测量出来,与上述数值进行比较。
牛顿《原理》第三版的编者彭伯顿(Henry Pemberton)、牛顿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继承者惠斯通(William Whiston)以及伏尔泰等人在他们关于《原理》的通俗著作中都说,由于当时所知的地球半径不准确,实测的加速度是4000倍,与3600倍接近但并不完全符合。按照他们的说法,牛顿因此没有立即发表自己的这一理论。直到后来法国天文学家皮卡德(Jean Picard)测出了比较准确的地球半径,两个数值才符合得很好,牛顿在他的《原理》中采用了这个新的测量值。此后,许多物理学教科书中都沿袭了这一说法,例如在费曼物理学讲义中就将之作为重视精密实验数据的科学态度的一个例子(【7】,卷 1,§7-4)。但是近年来根据对牛顿手稿的研究,历史学家们发现实际情况更为复杂。
今人能根据牛顿的手稿对他的思想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要归功于牛顿本人。牛顿喜欢通过记详细的笔记进行学习和研究,而且作为完美主义者,他常常修改、重写自己的论文,所以常常留下同一著作的多个版本,这些文稿他也都没有丢弃而保留了下来,使人们可以了解他思想的演化过程。
另一方面,也多亏了康迪特夫妇。牛顿去世的时候,继承他遗产的大部分亲属都没有受过教育,他们主要关注牛顿手稿中那些近乎完成、能够出版的部分,希望通过出版这些手稿分到一点版税。康迪特夫妇则意识到牛顿手稿的巨大历史价值,因此他们小心地把包括算草纸在内的全部手稿保存了下来并传给了后人。
在牛顿1660年代的手稿中,的确找到了几篇相关的文稿,证明他的确进行了上述月球与地面的比较演算,牛顿成功地推导出圆周运动的公式,并且正如人们所说的, 由于当时采用的地球半径不准确,数值并不完全相符。此外,牛顿也演算了各行星随太阳距离的变化。这些都验证了牛顿从这时起就开始考虑重力并已知道平方反比关系的说法。
但是,这些历史学家也发现,在1660年代牛顿的力学观念还比较混乱。对于圆周运动,当时人们的概念存在一些错误。从经验可知,当人们用手挥动一个铁锤的时候,会感到需要用力抓住铁锤,否则它就会脱手飞出,这被当时的人们视为圆周运动物体的一种沿着切线方向的离心趋势(conatus)。牛顿计算的也是这种离心趋势的大小(他使用的就是conatus 这个词)。至于我们现在认为物体做圆周运动需要一个向心力(centripetal force),是牛顿在后来的著作特别是《原理》中才清晰阐明的。因此,现代历史学家们认为,牛顿的这些手稿表明,尽管在1660年代牛顿写下的公式在形式上与他后来在《原理》中给出的类似,但他在当时还并没有形成后来所说的万有引力概念。
1660年代牛顿主要受到笛卡尔机械论哲学(mechanical philosophy)的影响。笛卡尔注意到了物体的运动守恒(即动量守恒),主张物质通过相互接触作用而相互影响和改变运动状态。他认为宇宙中充满了物质(类似于以太)而没有不含物质的空间,这些以太的漩涡是驱动行星转动的原因。在这样一种理论中,并没有清晰地形成“力”的概念,只具有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模糊含义。实际上直到 撰写《原理》的时候,牛顿在其拉丁文原文中还用了惯力(vis inertiae)这个词,其意为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内在力”,当然今天人们一般都只说惯性(inertia) 而不再说惯力了[1] 。
[1] 在一度长期流行的Motte-Cajori英译本中这个词被直接译为惯性(inertia)了,这倒是和现代物理教科书中的用法一致。在Cohen-Whitman的新译本【5】中为了更好体现拉丁文版历史原貌才又改为inertia force。在赵振江翻译的《原理》中文版中,可能是为了避免与现在物理学中的术语“惯性力”(指离心力、科里奥利力等非惯性参照系中出现的与物体质量成正比的力)相混淆,这个词被译为“惰性力”。
总之,牛顿的确早在1660年代就开始比较月球的圆周运动与地面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关系了,因此,牛顿说苹果下落启发了他的思考应该并不是为了争夺万有引力优先权而编造的谎言。只不过,牛顿当时并没有能彻底完成他的发现,而是停留在一个错误的概念上了。不过,笔者还是总觉得有些疑惑。牛顿显然意识到要维持月球绕地球旋转需要某种指向地球中心方向的东西,也就是使苹果下落的重力。以他仅自学两年就完全掌握数学并发明微积分的天才,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会长期停留于一种模糊而错误的概念呢?这殊不可解,但总之历史学者从研究牛顿手稿中得到的结论就是如此。
那么,牛顿后来是怎样最终形成了他在《原理》中给出的、也是我们在经典物理中学习的力的观念呢?按照历史学家们的考证,牛顿的思路受到两方面的影响:炼金术和胡克。
炼金术
我们常常读到一种说法,即牛顿晚年沉迷于神学和炼金术,因此未能在数学和科学上做出更多新的发现。实际上此说不太准确,他对这二者发生兴趣并不晚于数学和自然科学,而且到了晚年他实际上停止了炼金术的研究。
牛顿热衷于化学或炼金术实验是当时的人就知道的,不过并不清楚他研究的内容。直到20世纪2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尽力购买了一部分牛顿手稿,发现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炼金术内容,牛顿的这些研究才为人所知。
图1. 牛顿笔记中的哲人之石 (点金石)
图片来源:http://www.departments.bucknell.edu/History/Carnegie/newton/alchemy.html
如今,在了解了物质的原子结构的情况下,炼金术被视为一种伪科学。不过,在牛顿的时代这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当时,炼金术(alchemy)与化学(chemistry) 刚刚分离开来,二者的很多技术都还是类似的,但也有两方面不同。一是当时的炼金术士们都很神秘,他们在彼此交往或者发表著作时经常使用假名。牛顿有一些神秘的会面,人们认为可能就是与某些炼金术士相见;二是炼金术有一整套神秘而复杂的术语和理论体系。最简单的比如太阳☉代表金,月☽代表银,水星☿代表水银等等,炼金术的那些化学反应也被他们用一整套神秘的原理加以解释。
比如,一段典型描述如下:“关于镁或者绿狮子,也被叫做普罗米修斯或者变色龙。也叫双性人,以及翡翠土。太阳之光从未能照耀到它,尽管太阳是父亲而月亮是母亲。普通水银,天之甘露可以使土肥沃,硝石更佳。它是土星属的。”(取自牛顿手稿引自【3】,p. 292)。
顺便说件有趣的事:微积分的另一位发明者莱布尼兹早年也曾对炼金术发生兴趣,他读了一通炼金术著作后却无法理解,于是他幽默了一把,模仿炼金术士们著作的风格和术语写了一封信给当地 (纽伦堡)的炼金术士协会,结果竟被当成了行家而被聘为协会秘书。
牛顿并非贪财之徒(虽然他也不是对钱无动于衷),他把炼金术视为对大自然的神秘规律的探索。凯恩斯有一段经常被引用的话,“牛顿不是理性时代的第一个人,他是最后一个巫师”【8】但其实牛顿对炼金术的研究风格并不像巫师,而是高度系统化和科学化。他买来各种炼金术文献大全和秘籍,自己制作了一套索引或者说炼金术辞典,把关于每个题目不同著作中的说法一一摘录下来,每条往往多达几十种。同时,牛顿也不完全相信这些著作,他自己动手做实验,购买和制作了很多实验设备,尝试了各种不同的配方比例,这些也都被他一一记录在案。
根据研究牛顿手稿的历史学家的分析,尽管在此时他撰写的自然哲学论文中并未直接提及炼金术,但是从其用语可以看出,炼金术中物质神秘的相互作用使牛顿接受了物质之间存在吸引力的观念, 并把“力”的概念放在自然哲学更为中心的位置【3,5】。
结论
胡克在他1674年的书以及1679-1680年与牛顿的通信中所阐明的一些观念,很类似最终的万有引力理论的一些基本观念,对牛顿也有很明显的影响,应该说胡克对于万有引力的发现确实是有所贡献的。实际上,现代历史学家们认为,胡克对牛顿最重要的影响,可能是使他重新思考圆周运动,发现了原来概念的错误,并最终形成了圆周运动是由向心力导致的这一正确解释。而一旦突破了最初的错误观念后,牛顿的数学天才就发挥出来,使他很快建立了正确的天体力学理论。
另外,笔者认为,即使在《原理》撰写之前,牛顿以及莱恩、哈雷等英国学者都很自然地产生或接受了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的想法,而后来欧洲大陆的很多学者如惠更斯、莱布尼兹等人都觉得这种不经过中间物质媒介的“超距作用”的观念颇难接受,这恐怕与胡克的著作也不无关系。牛顿自己在与哈雷的通信中也承认,他是在与胡克通信之后,才计算了行星的轨道并得出了这些轨道是椭圆的结论。
遗憾的是,胡克非常草率地公开指责牛顿剽窃,激怒了牛顿。并且,他似乎也并不清楚自己对牛顿的真正影响在何处,而是特别强调了引力的平方反比形式这一点来自他自己,这理所当然地遭到了牛顿的反驳。实际上之前很多人都猜想过平方反比定律,而且正如牛顿手稿表明的,牛顿自己也早就得到过平方反比的结果,在这方面他确实并不需要胡克。不过,在《原理》第3卷中,牛顿还是提到哈雷、莱恩和胡克都提出了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引力的想法。
《原理》并不仅仅是给出了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了事,而是发展了一整套理论。牛顿也发展了流体力学,论证了笛卡尔漩涡不可能满足行星的开普勒运动定律。他不仅从行星运动的开普勒定律导出了行星受到的力来自太阳并满足平方反比关系,解释了大行星、木星和土星的卫星、月球、彗星等的运动,并且还发展了初步的微扰理论,能够更精确地预测行星轨迹。他也给出了对于潮汐、地球的形状、地球极轴进动等的定量理论。1687年,《原理》最终在哈雷的努力下得以出版,成为近代科学革命中的里程碑。
图2.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前的苹果树,从牛顿家乡苹果树上嫁接移栽,牛顿住过的房间即在此树后面。
总之,从历史文献来看,牛顿确实很可能是在看到苹果下落后受到启发开始思考重力与月球及行星运动的关系,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当然,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持续了二十年的时间,而且在此过程中牛顿也受到了胡克等人的影响。其实,完整的苹果故事很好地展示了科学创新的过程,也仍然值得向孩子们讲述。
牛顿的苹果 | 真的还是假的 ①
【1】伏尔泰著,《哲学书简》,闫素伟译,商务印书馆,2018.
【2】威廉·司徒克雷,伊萨克·牛顿爵士回想录(Memoirs of Sir Issac Newton's life), 转引自赵振江译《牛顿传记五种》,商务印书馆,2007.
【3】Richard S. Westfall, Never at Rest, A biography of Issac Newton, p.15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4】钮卫星,《天文学史--一部人类认识宇宙和自身的历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5】Issac Newton, The Principia--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I. Bernard Cohen & Anne Whitm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6】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赵振江译,商务印书馆,2019.
【7】R. P. Feynman, R. B. Leighton, M. Sands, 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Vol.1. Addison-Wesley, 1977.
【8】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牛顿其人,转引自赵振江译《牛顿传记五种》,商务印书馆,2007.
作者简介
陈学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主要从事暗物质、暗能量、星系大尺度结构等宇宙学研究。
牛顿的苹果|真的还是假的 ②
上一篇我们说了,苹果的故事确实来自牛顿本人。但考虑到他与胡克就万有引力发现优先权的争论,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呢?继续和我们走进牛顿的世界吧~
月球与重力
尽管在牛顿自己写的东西中从没有提到过苹果,但他的确提到早在 1660年代他就导出了平方反比关系,并考虑了地球上的重力是否会延伸到月球,还进行了验算。
这个计算在《原理》的第三卷中也给出了,根据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公式,然后借助开普勒第三定律,就可以推导出力的平方反比关系。那么如何验证这一关系呢?当时已知月球到地心的距 离大约是60个地球半径,因此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应该是月球轨道向心加速度的3600 倍,这个加速度可以根据月球的距离和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求出来;另一方面,地球表面 的重力加速度也可以使用单摆测量出来,与上述数值进行比较。
牛顿《原理》第三版的编者彭伯顿(Henry Pemberton)、牛顿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继承者惠斯通(William Whiston)以及伏尔泰等人在他们关于《原理》的通俗著作中都说,由于当时所知的地球半径不准确,实测的加速度是4000倍,与3600倍接近但并不完全符合。按照他们的说法,牛顿因此没有立即发表自己的这一理论。直到后来法国天文学家皮卡德(Jean Picard)测出了比较准确的地球半径,两个数值才符合得很好,牛顿在他的《原理》中采用了这个新的测量值。此后,许多物理学教科书中都沿袭了这一说法,例如在费曼物理学讲义中就将之作为重视精密实验数据的科学态度的一个例子(【7】,卷 1,§7-4)。但是近年来根据对牛顿手稿的研究,历史学家们发现实际情况更为复杂。
今人能根据牛顿的手稿对他的思想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要归功于牛顿本人。牛顿喜欢通过记详细的笔记进行学习和研究,而且作为完美主义者,他常常修改、重写自己的论文,所以常常留下同一著作的多个版本,这些文稿他也都没有丢弃而保留了下来,使人们可以了解他思想的演化过程。
另一方面,也多亏了康迪特夫妇。牛顿去世的时候,继承他遗产的大部分亲属都没有受过教育,他们主要关注牛顿手稿中那些近乎完成、能够出版的部分,希望通过出版这些手稿分到一点版税。康迪特夫妇则意识到牛顿手稿的巨大历史价值,因此他们小心地把包括算草纸在内的全部手稿保存了下来并传给了后人。
在牛顿1660年代的手稿中,的确找到了几篇相关的文稿,证明他的确进行了上述月球与地面的比较演算,牛顿成功地推导出圆周运动的公式,并且正如人们所说的, 由于当时采用的地球半径不准确,数值并不完全相符。此外,牛顿也演算了各行星随太阳距离的变化。这些都验证了牛顿从这时起就开始考虑重力并已知道平方反比关系的说法。
但是,这些历史学家也发现,在1660年代牛顿的力学观念还比较混乱。对于圆周运动,当时人们的概念存在一些错误。从经验可知,当人们用手挥动一个铁锤的时候,会感到需要用力抓住铁锤,否则它就会脱手飞出,这被当时的人们视为圆周运动物体的一种沿着切线方向的离心趋势(conatus)。牛顿计算的也是这种离心趋势的大小(他使用的就是conatus 这个词)。至于我们现在认为物体做圆周运动需要一个向心力(centripetal force),是牛顿在后来的著作特别是《原理》中才清晰阐明的。因此,现代历史学家们认为,牛顿的这些手稿表明,尽管在1660年代牛顿写下的公式在形式上与他后来在《原理》中给出的类似,但他在当时还并没有形成后来所说的万有引力概念。
1660年代牛顿主要受到笛卡尔机械论哲学(mechanical philosophy)的影响。笛卡尔注意到了物体的运动守恒(即动量守恒),主张物质通过相互接触作用而相互影响和改变运动状态。他认为宇宙中充满了物质(类似于以太)而没有不含物质的空间,这些以太的漩涡是驱动行星转动的原因。在这样一种理论中,并没有清晰地形成“力”的概念,只具有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模糊含义。实际上直到 撰写《原理》的时候,牛顿在其拉丁文原文中还用了惯力(vis inertiae)这个词,其意为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内在力”,当然今天人们一般都只说惯性(inertia) 而不再说惯力了[1] 。
[1] 在一度长期流行的Motte-Cajori英译本中这个词被直接译为惯性(inertia)了,这倒是和现代物理教科书中的用法一致。在Cohen-Whitman的新译本【5】中为了更好体现拉丁文版历史原貌才又改为inertia force。在赵振江翻译的《原理》中文版中,可能是为了避免与现在物理学中的术语“惯性力”(指离心力、科里奥利力等非惯性参照系中出现的与物体质量成正比的力)相混淆,这个词被译为“惰性力”。
总之,牛顿的确早在1660年代就开始比较月球的圆周运动与地面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关系了,因此,牛顿说苹果下落启发了他的思考应该并不是为了争夺万有引力优先权而编造的谎言。只不过,牛顿当时并没有能彻底完成他的发现,而是停留在一个错误的概念上了。不过,笔者还是总觉得有些疑惑。牛顿显然意识到要维持月球绕地球旋转需要某种指向地球中心方向的东西,也就是使苹果下落的重力。以他仅自学两年就完全掌握数学并发明微积分的天才,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会长期停留于一种模糊而错误的概念呢?这殊不可解,但总之历史学者从研究牛顿手稿中得到的结论就是如此。
那么,牛顿后来是怎样最终形成了他在《原理》中给出的、也是我们在经典物理中学习的力的观念呢?按照历史学家们的考证,牛顿的思路受到两方面的影响:炼金术和胡克。
炼金术
我们常常读到一种说法,即牛顿晚年沉迷于神学和炼金术,因此未能在数学和科学上做出更多新的发现。实际上此说不太准确,他对这二者发生兴趣并不晚于数学和自然科学,而且到了晚年他实际上停止了炼金术的研究。
牛顿热衷于化学或炼金术实验是当时的人就知道的,不过并不清楚他研究的内容。直到20世纪2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尽力购买了一部分牛顿手稿,发现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炼金术内容,牛顿的这些研究才为人所知。
图1. 牛顿笔记中的哲人之石 (点金石)
图片来源:http://www.departments.bucknell.edu/History/Carnegie/newton/alchemy.html
如今,在了解了物质的原子结构的情况下,炼金术被视为一种伪科学。不过,在牛顿的时代这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当时,炼金术(alchemy)与化学(chemistry) 刚刚分离开来,二者的很多技术都还是类似的,但也有两方面不同。一是当时的炼金术士们都很神秘,他们在彼此交往或者发表著作时经常使用假名。牛顿有一些神秘的会面,人们认为可能就是与某些炼金术士相见;二是炼金术有一整套神秘而复杂的术语和理论体系。最简单的比如太阳☉代表金,月☽代表银,水星☿代表水银等等,炼金术的那些化学反应也被他们用一整套神秘的原理加以解释。
比如,一段典型描述如下:“关于镁或者绿狮子,也被叫做普罗米修斯或者变色龙。也叫双性人,以及翡翠土。太阳之光从未能照耀到它,尽管太阳是父亲而月亮是母亲。普通水银,天之甘露可以使土肥沃,硝石更佳。它是土星属的。”(取自牛顿手稿引自【3】,p. 292)。
顺便说件有趣的事:微积分的另一位发明者莱布尼兹早年也曾对炼金术发生兴趣,他读了一通炼金术著作后却无法理解,于是他幽默了一把,模仿炼金术士们著作的风格和术语写了一封信给当地 (纽伦堡)的炼金术士协会,结果竟被当成了行家而被聘为协会秘书。
牛顿并非贪财之徒(虽然他也不是对钱无动于衷),他把炼金术视为对大自然的神秘规律的探索。凯恩斯有一段经常被引用的话,“牛顿不是理性时代的第一个人,他是最后一个巫师”【8】但其实牛顿对炼金术的研究风格并不像巫师,而是高度系统化和科学化。他买来各种炼金术文献大全和秘籍,自己制作了一套索引或者说炼金术辞典,把关于每个题目不同著作中的说法一一摘录下来,每条往往多达几十种。同时,牛顿也不完全相信这些著作,他自己动手做实验,购买和制作了很多实验设备,尝试了各种不同的配方比例,这些也都被他一一记录在案。
根据研究牛顿手稿的历史学家的分析,尽管在此时他撰写的自然哲学论文中并未直接提及炼金术,但是从其用语可以看出,炼金术中物质神秘的相互作用使牛顿接受了物质之间存在吸引力的观念, 并把“力”的概念放在自然哲学更为中心的位置【3,5】。
结论
胡克在他1674年的书以及1679-1680年与牛顿的通信中所阐明的一些观念,很类似最终的万有引力理论的一些基本观念,对牛顿也有很明显的影响,应该说胡克对于万有引力的发现确实是有所贡献的。实际上,现代历史学家们认为,胡克对牛顿最重要的影响,可能是使他重新思考圆周运动,发现了原来概念的错误,并最终形成了圆周运动是由向心力导致的这一正确解释。而一旦突破了最初的错误观念后,牛顿的数学天才就发挥出来,使他很快建立了正确的天体力学理论。
另外,笔者认为,即使在《原理》撰写之前,牛顿以及莱恩、哈雷等英国学者都很自然地产生或接受了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的想法,而后来欧洲大陆的很多学者如惠更斯、莱布尼兹等人都觉得这种不经过中间物质媒介的“超距作用”的观念颇难接受,这恐怕与胡克的著作也不无关系。牛顿自己在与哈雷的通信中也承认,他是在与胡克通信之后,才计算了行星的轨道并得出了这些轨道是椭圆的结论。
遗憾的是,胡克非常草率地公开指责牛顿剽窃,激怒了牛顿。并且,他似乎也并不清楚自己对牛顿的真正影响在何处,而是特别强调了引力的平方反比形式这一点来自他自己,这理所当然地遭到了牛顿的反驳。实际上之前很多人都猜想过平方反比定律,而且正如牛顿手稿表明的,牛顿自己也早就得到过平方反比的结果,在这方面他确实并不需要胡克。不过,在《原理》第3卷中,牛顿还是提到哈雷、莱恩和胡克都提出了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引力的想法。
《原理》并不仅仅是给出了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了事,而是发展了一整套理论。牛顿也发展了流体力学,论证了笛卡尔漩涡不可能满足行星的开普勒运动定律。他不仅从行星运动的开普勒定律导出了行星受到的力来自太阳并满足平方反比关系,解释了大行星、木星和土星的卫星、月球、彗星等的运动,并且还发展了初步的微扰理论,能够更精确地预测行星轨迹。他也给出了对于潮汐、地球的形状、地球极轴进动等的定量理论。1687年,《原理》最终在哈雷的努力下得以出版,成为近代科学革命中的里程碑。
图2.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前的苹果树,从牛顿家乡苹果树上嫁接移栽,牛顿住过的房间即在此树后面。
总之,从历史文献来看,牛顿确实很可能是在看到苹果下落后受到启发开始思考重力与月球及行星运动的关系,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当然,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持续了二十年的时间,而且在此过程中牛顿也受到了胡克等人的影响。其实,完整的苹果故事很好地展示了科学创新的过程,也仍然值得向孩子们讲述。
牛顿的苹果 | 真的还是假的 ①
【1】伏尔泰著,《哲学书简》,闫素伟译,商务印书馆,2018.
【2】威廉·司徒克雷,伊萨克·牛顿爵士回想录(Memoirs of Sir Issac Newton's life), 转引自赵振江译《牛顿传记五种》,商务印书馆,2007.
【3】Richard S. Westfall, Never at Rest, A biography of Issac Newton, p.15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4】钮卫星,《天文学史--一部人类认识宇宙和自身的历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5】Issac Newton, The Principia--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I. Bernard Cohen & Anne Whitm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6】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赵振江译,商务印书馆,2019.
【7】R. P. Feynman, R. B. Leighton, M. Sands, 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Vol.1. Addison-Wesley, 1977.
【8】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牛顿其人,转引自赵振江译《牛顿传记五种》,商务印书馆,2007.
作者简介
陈学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主要从事暗物质、暗能量、星系大尺度结构等宇宙学研究。
琉光华彩:玻璃照见的中西文明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是白居易《简简吟》中的诗句,以琉璃与幻化涣散之彩云作对,足见其脆而易碎的娇弱体质。而白居易口中如此脆而易碎的“琉璃”,便是今天触目皆是的玻璃。
玻璃诚然脆而易碎,但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们,已然无法离开这脆弱的造物。从手中的手机屏幕,到看得见风景的窗户。从近在眉目跟前的近视镜,到远望浩瀚星空的望远镜,玻璃不仅占据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更拉近人类彼此,让世人将目光得以放远到无尽宇宙。
玻璃对现代人类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玻璃的世界。但回顾历史,我们便会发现,玻璃并非从一开始便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明末陈洪绶《瓶花图》。精心插着花枝的瓶子为一只透明的玻璃瓶,对晚明追求雅致生活的士人来说,玻璃作为瓶花雅器,是足以为文房生色的。
玻璃,与人类文明并行
人工玻璃出现于4500年前,起源地可能是埃及,也可能是两河流域,具体是哪目前还在争论中,但两者都属于“新月沃地”。新月沃地从今日之伊拉克向西,在地图上呈新月状分布,包括土耳其、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国的一部分地区。在新月沃地出现的玻璃,可以说与人类文明史相始终。
将石英烧至熔化即可获得玻璃,但玻璃不像金属,并不会熔化为液体,高温状态下玻璃会很软,易于塑型,随着温度的降低,玻璃会越来越硬,最后完全凝固,但内部仍保持着液态结构。玻璃的这种奇特属性,让一些人将其视为固态、液态、气态之外,物质的第四种状态。但是石英的熔点很高,古代技术水平不高时难以烧到那么高的温度,所以要加入一些助燃剂。西方多选用自然纯碱和草木灰,另加石灰石做稳定剂,其玻璃器含钠、钙较多,为钠钙玻璃,东方则多以铅丹为助燃剂,烧出来的是含铅、钡较高的铅钡玻璃。这两种玻璃在质地上的区别,决定了日后东西方玻璃器不同的发展路径。
碱可以让烧制玻璃变得容易,玻璃最早出现在新月沃地,跟埃及有天然碱湖,盛产自然纯碱有关;而中国优先发展瓷器,则是因为中国有丰富的高岭土,易于用来制作瓷胎和瓷器表面的釉料。玻璃器对世界的影响并不在瓷器之下,正因为有玻璃容器可用,欧洲和中东没有发展瓷器的刚需,所以在很长时间内,瓷器仅停留在奢侈品的位置上。同样,欧洲和中东的玻璃器在中国也一度是胜过黄金的奇珍异宝。
玻璃器最初的制法,是用裹着黏土的棍子伸进烧着玻璃的干锅,蘸上一层软化的玻璃后,用石器将玻璃抹匀及刻花,冷却之后去除黏土,玻璃器即完成。不过,早期的玻璃是不透明的,但有光泽,人们热衷于用玻璃来替代宝石。
在原始人的心目中,天是一块硕大无比的固体而不是气体,天是靠高山和大树撑着,才没有塌下来把人全部砸死,地上那些发光的石头被认为是天掉落在地上的碎片,蕴含着天界的神圣能力,佩戴它们可以让自己能量不竭,长生不死。
上古时代,世界各地都有类似观念,两河从阿富汗进口的青金石,埃及的绿松石,中国的玉石,美洲印第安人的黑曜石,都被视为富含能量的圣物。但是天然宝石毕竟数量有限,而需要宝石的人很多,所以,能够用来仿制宝石的玻璃在欧洲和中东就大获追捧了,玻璃传到中国,大家重视的也依然是宗教职能,从中亚传入中国的玻璃珠作为王侯贵族的陪葬品,帮助王侯贵族灵魂永生。这个时候,玻璃的生产能力还很低下,需求量却很大,所以玻璃价值尤在黄金之上。
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的绿玻璃瓶,现藏于国家博物馆。李静训墓共出土了24件玻璃器,这件绿玻璃瓶为其中之一,其主要成分为高铅玻璃,虽然使用来自西方的吹制技法,但器型与中国传统器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自西徂东,来到华国
玻璃在古人眼中如此珍贵,无论东西,皆是如此。今天,我们参观博物馆,会看到战国楚地神秘的“蜻蜓眼”、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的可爱的绿玻璃瓶,以及乾隆时代华丽的戗金玻璃器。足见玻璃在中国古代受到珍视的程度。有说法认为西周时代中国能够自产玻璃,证据是西周墓葬中出现的人造彩色珠、管,但这些物件的内部结构是石英晶体而非液态,所以不是玻璃,而是一种被称作费昂斯(faience)的彩色釉陶,4000年前即在埃及和两河流域出现,3000年前印度也有了,西周墓葬里的这些费昂斯应该是中东传来,或者是学了中东技术自制的。
玻璃到春秋末期出现在中国,目前中国最早的玻璃实物是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上镶嵌的玻璃装饰,以及墓葬里的镶嵌玻璃珠。严格来说这些剑上的玻璃仍然是武器而非装饰,在上古时人的观念中,剑用来进攻看得见的敌人,剑上的玉石、玻璃饰品具有神圣力量,能够进攻看不见的敌人诸如鬼魂、精怪之类,对照石峁古城城墙上镶嵌大量玉石以抵抗精神敌人,可以知道这是上古各地通行的做法。所以此时国人使用玻璃器,主要看中的仍然是其宗教功能。
到了战国时代,中国有了制造玻璃的能力,战国时代,楚地尤其是今日湖南、湖北的玻璃工业发展起来,不但继续制造从伊朗输入的“蜻蜓眼”器型,也开始制造玻璃璧、玻璃印章等中国特有的玻璃器,而且随着玻璃产量的提升,贵族之外的人也能用玻璃陪葬。
中国的玻璃器烧制,与原始道教的炼丹活动有关,战国时代,这些巫师炼丹时常会使用铅,结果歪打正着地烧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铅钡玻璃,日后还影响了朝鲜和日本的玻璃制造,即王充《论衡》所言“道人消炼五石,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补殊别”。与欧洲、中东的钠钙玻璃相比,铅钡玻璃透明度较高,但是相对脆弱,倏冷倏热容易开裂,这一点影响了东西方玻璃器的发展方向。
公元前一世纪,希腊人希帕洛斯发现横贯印度洋的季风,从此,罗马船只可以借助季风横穿印度洋抵达印度,不用再沿着海岸行驶绕道阿拉伯、波斯,这一发现促进了罗马与印度的贸易。公元前后,罗马帝国出现了玻璃吹制法,不需要模具就可以生产玻璃器,提高了玻璃产能,平民百姓逐渐也能用得起玻璃,与此同时,罗马又发明了玻璃马赛克装饰、车床抛光技术,这些高级产品通过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或者印度海路到达中国。
印度则因为缺少东地中海的天然碱,开始用草木灰作为烧制玻璃的辅料,结果造出了含钾量颇高的钾玻璃,其时南印度的朱罗帝国商贸极为繁荣,钾玻璃也在汉代传入中国的广西。可惜,随着南越国被汉朝消灭,南越的排水系统、钾玻璃等先进技术逐渐都失传了。
汉朝灭亡后,魏晋南北朝长期动荡,尤其是北方,十六国北朝如走马灯般变换,中原的铅钡玻璃产业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日益衰落。
三世纪危机后罗马帝国衰落,波斯萨珊王朝接过了玻璃制造业的龙头位置,乳突玻璃碗尤其美观受欢迎。罗马、波斯这些精美的玻璃器都对统治中国北方的五胡贵族产生莫大的吸引力。建立十六国的羯、氐、羌等族、建立北魏的拓跋鲜卑,在入主中原之前就与中亚粟特商人颇有交往,羯族甚至直接就是东迁的粟特人,他们对罗马、波斯的精美器物并不陌生,热衷于接受舶来玻璃器,自然也就没有兴致去推动中国传统的铅钡玻璃的生产。
北魏自从兴起,长期通过粟特商人进行经济、外交甚至军事活动,粟特人也为北魏输入了大量波斯、中亚、印度乃至罗马的技术,其中也包括玻璃吹制法。河北定州北魏塔基出土了一系列用吹制法制作的中式器型的玻璃器,可以证明中国匠人已经掌握吹制法,但因为玻璃器在中国属于小众产业,这项技术不时失传,隋代的粟特商人后裔何稠很可能重新发明了玻璃吹制法。
左图:清代金星玻璃冰裂纹笔筒。金星玻璃,又称“温都里那石”,因红褐色玻璃中有无数金色光点而得名。乾隆六年在西方传教士纪文、汤执中的指导下,宫廷造办处正式烧造成功了这种金星玻璃。金星玻璃是中西方技术匠人智慧互通合作的结晶。
右图:清乾隆搅胎玻璃瓶,故宫博物院藏。这件搅胎玻璃瓶口径11厘米,足底阴刻“乾隆年制”四字款,是清代搅胎玻璃工艺的典型器物。
昔日宫廷寺观物,流入寻常百姓家
隋唐时代,中国工匠使用吹制法制造玻璃,而且随着炼丹术的发展,传统的铅钡玻璃演变成更适合吹制的高铅玻璃。铅钡玻璃的时代,中国工匠制造玻璃器时主要用方铅矿来助燃,方铅矿中含钡较多,到隋唐则直接用铅块助燃,杂质少了,玻璃的含铅量自然高了,能达到70%以上,这种高铅玻璃延展性好,能够加工薄壁器物,透明度也较高,生产的玻璃器明显胜于汉代。隋唐时代中国也生产了少量钠钙玻璃,但毕竟缺少地中海南岸碱湖里取之不尽的自然纯碱,因而没有发展起来。
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兴起后,夺取了东罗马和波斯的玻璃制造中心,阿拉伯帝国代表了世界玻璃器制造的最高水平。阿拉伯帝国不但制造了诸多美观的玻璃用具,而且烧制出了透明度较高的玻璃器皿,在百年翻译运动中,阿拉伯科学家热衷于做实验来验证古希腊、古罗马的科学,没有透明的玻璃器皿难以实现,日后,混合了古希腊罗马科学和阿拉伯人实验的学问回传欧洲,直接促成了近代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
其时伊斯兰世界在借鉴罗马、波斯玻璃技术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贴花玻璃、刻纹玻璃、釉彩玻璃美轮美奂,深受唐人喜爱。唐代宗收到岭南节度使路嗣恭进贡的直径九寸的玻璃盘,将其视为至宝,因为伊斯兰玻璃工艺日新月异,许多唐人甚至不知道有些器具是玻璃器,还以为是某种有神力的域外宝石,唐传奇中胡人用玻璃瓶施法术进行,一些唐宋画中观音菩萨手持的是玻璃瓶,后唐末帝李从珂将写有官员姓名的纸条放入玻璃瓶中拈阄,都是将玻璃器用作法器的表现。
根据佛教《一切经音义》中“吠琉璃……其宝青色,莹澈有光”的说法,许多唐人以为域外传来的绿色玻璃器即是佛教七宝之一的琉璃,以为是佛教圣山须弥山的碎片,于是在一些佛塔中,用玻璃器来作为包裹舍利子最内层的容器,并且形成制度。按照舍利函从外到内珍贵程度递增的规律,在石函、铜函、银函、金函之内是玻璃函(或者是唐人心目中的琉璃函),无疑说明域外玻璃器比黄金还要珍贵。
到了宋代,玻璃器变得很尴尬。宋朝虽然在政治上有较多集权措施,对社会的管控却比唐朝要放松很多,促成民间经济繁荣。随着玻璃器等宫廷玩物普及到民间,宋人已经明白了那些进口的玻璃器虽然漂亮,但跟国内的一样,不过是砂土烧制的,并没有多值钱,也不具有神秘效用。于是玻璃器被称为“药玉”、“假玉”,价值一落千丈,富贵人家不屑再用掉价的玻璃器来装饰自己,也就没有意愿去发展玻璃工艺。
对民间社会来说,如果玻璃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仍然有可能发展起来,但宋代的中国已经具备了高度发达的陶瓷工艺,作为器皿,陶瓷器已经足够满足各阶层人民的日常需求,民间也缺乏再去开发一种新材质器皿的动力。何况中国的高铅玻璃还有清脆易碎的缺点,冷热交替时极易损坏,这一点就远远不如陶瓷了,域外的钠钙玻璃器虽然质地厚重,不怕冷热交替,但舶来品价格偏贵,要成为主要的民用品很难。
相比于唐代,宋代较为世俗化,玻璃器虽然不再具备神秘力量,但融合了宋代文人的雅趣,出现了玻璃花瓶、玻璃盏等风雅之具,作为观赏物,也出现了玻璃动物、玻璃瓜果、玻璃灯等新器型,南宋宫廷甚至制作过高达五丈的玻璃灯山,艺术水平都达到相当高度。
宋辽对峙的时代正是伊斯兰玻璃器的黄金时代。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不再能掌控整个帝国,帝国为多个地方王朝,地方王朝的埃米尔们在地性增强,更加重视本地利益,而且地方王朝之间虽有纷争却不戕害商路,穆斯林可以在各伊斯兰王朝之间自由旅行和经商,在这种“伊斯兰和平”的氛围之下,中东各地的经济文化比帝国强力掌控的年代更加繁荣,伊斯兰世界的玻璃艺术也达到顶峰,釉料彩绘玻璃和浮雕玻璃可谓精彩绝伦,宋、辽双方对伊斯兰玻璃器都爱不释手,进口了不少,一些辽塔、辽墓都出土了伊斯兰玻璃器。
元代以来,中国乃至世界的玻璃器生产都产生了很大变化。蒙古西征过程中将包括玻璃匠在内的工匠甄别出来带回蒙古,不过玻璃器生产的规模效应和技术交流毕竟受到了损害。元代设置瓘玉局,为宫廷制造玻璃器,但是规模不大,而且不知是出于蒙古统治者的喜好还是技术的失传,元代的玻璃器透明度低,主要用来仿造玉石。元代玻璃生产的助燃剂也从铅块变成硝石,氧化钾、氧化铝和氟的含量大增,铅的含量却有所降低,因而元代的钾钙玻璃既不同于欧洲、中东的钠钙玻璃,也不同于中国隋唐以来的高铅玻璃,透明度比二者都要低。
“京字牌”眼镜。眼镜腿上可见“京字牌”三字。“京字牌”是北京玻璃集团公司旗下诸多著名品牌之一。对北京人来说,“京字牌”眼镜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时尚的象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北京乃至全国,拥有一副“京字牌”眼镜,可以说是走在时尚的前列。特别是当时被谑称为“蛤蟆镜”的黑框大片墨镜,更是装扮起一段不羁的青春岁月。
世界是透明的
明代以来,伊斯兰世界或者说中东的玻璃工业持续衰落。1401年,帖木儿帝国征服了硕果仅存的伊斯兰玻璃中心大马士革,将部分工匠带到撒马尔罕,但传承、规模都无法恢复往日旧观,其他工匠则逃往意大利。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的玻璃匠人也大量逃亡意大利。此后,意大利尤其是威尼斯的玻璃工业达到鼎盛,但明朝实行海禁,导致进口有限,而明朝士大夫心,亦认为域外玻璃器“奈无雅品”(高濂《遵生八笺》)。明代玻璃产量不低,甚至玻璃珠被郑和的船队卖到南洋和西洋。
清朝的康熙帝对西洋科学、艺术颇感兴趣,一度解除海禁,并且在造办处设置玻璃厂,利用欧洲传教士带来的技术生产玻璃器。康雍乾三代,宫廷作坊不惜工本,开发出金星玻璃、缠丝玻璃、套色玻璃,制造了一批极为精美的玻璃器,艺术水平不在欧洲玻璃器之下,尤其是将漆器的戗金工艺移植到玻璃器上创造的戗金玻璃器,更是极具特色。中国玻璃器也多次引进域外技术来更新换代,体现出中国工匠高度的学习能力,玻璃器堪称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清宫玻璃器是帝王的玩物,而不是植根于社会的需要,成本极高。不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帝王的喜好也促使清代民间玻璃器有所复兴,康乾以来出现的玻璃鼻烟壶就是世界玻璃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清代中国玻璃的主要配方仍然是元以来的钾钙玻璃,而非欧洲的钠钙玻璃,而且元以来中国更偏好不透明的玻璃器,为此在烧制玻璃时特意加氟作为乳浊剂,一些欧洲人不了解中国人的喜好,想当然地认为中国烧不出透明玻璃只能烧浑浊的,因而认为清代玻璃器水平很低,是不客观的。中国产的玻璃珠质量精良,甚至跟茶叶、瓷器、丝绸一样成为出口产品,美国用中国玻璃珠跟印第安人交换毛皮,中国玻璃珠深受印第安人喜爱。
十七世纪末,欧洲发展出透明度极高的铅玻璃。平板玻璃窗、玻璃镜对油画等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玻璃器皿以及建立在透镜基础上的望远镜、显微镜则对科学革命至关重要。玻璃制品从整体上促使欧洲人更加重视细节。中国玻璃器则从玉石崇拜的传统出发,主要注重玻璃的仿玉职能,把玻璃器当纯粹的艺术品和宗教用品来设计。中国有高度发达的陶瓷器,因此在古代,玻璃器成为一种相对小众的艺术门类,但即使如此,仍然达到很高的水准,显示出中国工匠的聪明才智。
在缕述了玻璃在中国的漫长历程后,我们不妨将目光转向这样一件玻璃器,它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乾隆时代搅胎玻璃瓶。搅胎,是“套玻璃”的一种,这是中国玻璃匠人别出心裁的发明。清代艺术大师赵之谦在《勇庐闲诘》中将套玻璃视为升平时代的技术创造:“时天下大定,万物殷富,工执艺事,咸求修尚,于是列素点绚,以文成章,更创新制,谓之曰套。套者,白受彩也。”
当你去端详这件玻璃瓶时,你或许会大感惊异——因为它的设计是如此大胆,蓝色、红色和白色的彩条像飞舞的霓虹一样缠绕在瓶身上,如此活泼,如此热烈,却又如此典雅,犹如行云流水,凝视久了,色彩似乎在瓶身上盘旋起来,本是静止的器物,却被这活泼而典雅的色彩,注入了勃勃生机。如果不是标签上注明它来自于十八世纪,你一定会把它当作是当今国际时尚舞台上最新款的设计品。
玻璃的本体是透明的,所以它才能容纳如此多的色彩。玻璃是多彩的,因此它可以被同样多彩的文明所悦纳,所喜爱,并且踵事增华,发扬光大。直到今天,玻璃依然沟通着这个世界,我们透过玻璃屏幕,看到彼此的多彩文明,透过玻璃窗户,共赏同一轮清朗的明月——这世界本应是多彩的,这世界也本应是透明的。
文/彭治宇
编辑/李阳 罗东
校对/薛京宁
唐代官员除夕值班的一天
昨天是贞元三年的腊月三十。
一大早天还没亮,贺怀贞就乘马赶到位于长安皇城安上门街西的尚书省,准备接替同事,做好今年最后一天的值班工作。
|安上门,现西安城墙南门|
贺怀贞是尚书省的都事,是个从七品的官,日常负责收发给各部的文书、监察公文缺漏和管理印章。尚书省按例每日视事完毕(下班)后,都需留一人值班。除了尚书左右丞和一些官务实在繁忙的官员,省内每个人都逃不掉值班的份。
开元年间,一把年纪的老臣姚崇一次翘班溜走被人发现,不得已在直簿(值日工作簿)上写下:直令史啊,我这老骨头走都走了还把我叫回来,简直和催命一样!(“告直令史,遣去又来。必欲取人,有同司命。”)
|姚崇画像|
不过,贞观五年时,太宗皇帝曾下敕,若是文武官妻正在娩月,便可免去一个月的值班任务。想到这里,贺怀贞的嘴角露出了笑容,五年前,他又添了一个女儿,如今已是儿女双全。
贺怀贞来到尚书省的直厅(值班室),接过同事递交的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的印章匣子,清点无误后,两人又寒暄了几句,作揖道别。
送走同事,贺怀贞关上了直厅的门,天还没全亮,外边很冷。
今年刚好轮到贺怀贞在除夕值班。但圣上开恩,允许晚上家人到直厅来一起守岁,所以今夜并不会像他平时值班那样冷清。
那些过年还必须全程值班的地方州府长官就比较难熬了。像韦应物在玄宗朝时辗转在滁州、江州、苏州担任刺史,每个新春时节都无法与家人团聚。在《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一诗中,他悲愤地写下:
一从守兹郡,两鬓生素发。
新正加我年,故岁去超忽。
......
日月昧还期,念君何时歇。
|韦应物苏州石刻像|
贺怀贞发了一会呆,看了看交上来的公文和前面同事写好的值班记录,又和官府的杂役聊了几句。
值班总是无聊的,不能,不能睡觉,要是被御史发现,少不了一顿弹劾。比如去年,大理寺的张尧年就因为带着自己的侍婢来值班而被判徒一年(强制关押一年并义务劳动)。
当然也不能擅自离岗,私归宅邸。根据唐律,一旦擅离职守,不仅肉体受苦,还要罚一月甚至一季的俸禄,然后录名闻奏。(“诸在官应直不直,应宿不宿,各笞二十。”)
|《唐律疏议》书影|
贺怀贞知道值班制度之严,无事时打发时光只能靠读书写字。
大诗人杜甫值夜班的时候写过一首《春宿左省》,因为无事可干,他甚至幻想自己听到了宫门开动的锁钥声,听檐角挂着的玉片碰撞发呆。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杜甫画像|
然寂寞归寂寞,还是不要出事的好。
值班者不仅要处理平时遗留的公文,应对六部二十四司的临时事务,还要解决一些突况。有一年御史台的佛舍起火,当时值班的御史李应就因为没有及时发现火情,而被罚了一季的俸禄。
捱到中午,尚书省的公厨并不开,贺怀贞只能吃自带的胡饼充作便饭。好友中书舍人梁琼派杂役送来了长安宣慈寺有名的软枣糕和一壶上好的郎官清。
梁琼今天也值班,不过他可比贺怀贞忙多了。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勅,要随时待命皇帝的召见。
贺怀贞喝着酒,翻了几页公文,将错漏之处和没有盖章的地方改了。突然,他停下了倒酒的手——贺怀贞听到了远远传来的鼓声和歌声。
|唐代酒具
青釉褐彩“春水春池满”诗文壶,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时已是午后。大明宫内,太常卿和太卜署、鼓吹署的官员们已经开始除夕大傩礼的表演。这是一种去除疫鬼的大型礼仪舞蹈,表演人员共分六队,一人或四人扮演戴着假面、身穿熊皮的方相氏,两人扮演巫师。十天前太常寺的诸位同事就已经在寺内排演了很多遍。
|宋代《大傩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宫城皇城的每个城门都预备好了雄鸡和酒,等待引傩队伍的到来。寺伯在长乐门、永安门引傩而入,身穿红衣素襦的侲子们唱着驱疫的歌曲。队伍经过后,人们杀鸡浇酒。
除日的傩礼一直会持续到晚上。到那时,队伍将集中在寝殿前表演,皇上、太子和嫔妃将一起观看。现场会燃起蜡炬,一片灯火荧煌。傩礼结束后还会有五方狮子舞等乐舞表演。
|晚唐《唐人宫乐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表演,值班的贺怀贞是看不到了。他听着欢腾的乐声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
“郎君!”伴随这声呼喊,两辆牛车映入眼帘。只见家中老仆千年和崇礼跳下车,跟着是婢子呼云搀扶着贺怀贞的娘子春月和贺怀贞未出嫁的妹妹璎珞奴从车上下来,接着又从车里抱出贺怀贞的一双儿女。另一辆牛车里是贺怀贞的父母。
家人们都从崇义坊的家中赶来直厅一起守岁了。
贺怀贞的两个孩子,儿子叫阙儿,小女儿叫盈儿。他们的到来让冷清的官衙一下子变得有了生气。
儿子阙儿拿出两块桃符板,缠着贺怀贞教他写字,贺怀贞握住他的手,蘸饱了墨,在桃符上写下:“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和“福庆初新,寿禄延长”。然后又抱起阙儿,将两块桃符挂到直厅的门旁。
小女儿盈儿不高兴阿耶偏袒哥哥,也要阿耶教自己写字。贺怀贞只得抱了盈儿,带她在直厅的木门上写下一个“聻”字。
|“聻”,音渐|
“阿耶,为什么除夕日要在门上写“聻”字?”盈儿问。
“因为传说人死了为鬼,鬼死后就变成聻,人是不是很怕鬼呀,那鬼就很怕聻。所以写了这个字以后,所有的鬼怪都不会再来吓你了,我们就能顺利地过个好年。”
盈儿听了咯咯笑着,一把夺过笔,在贺怀贞的“聻”字旁边歪歪扭扭也写了一个。还没写完,她的注意力就被风一样跑过的璎珞奴吸引过去了。
贺怀贞见到自己这疯跑的妹妹,叹了口气,“粗行小儿,成什么样子,就快嫁人了也不知道收敛些。”
璎珞奴红了脸,朝哥哥叉手站好,口中道:“阿兄教训的是,方才在庭院里挂小幡时,儿见到一只小雀停在树枝上,所以一路小跑追过去。”
盈儿听了,嚷道:“阿姑带儿挂小幡!”
璎珞奴抱过她,“好,阿姑这就带你挂小幡去。”
贺怀贞在崇义坊的家,屋外早就立起了悬挂幡子的竹竿。那是一种长条的小旗,迎风飞舞,为人们在来年祈求长命多福。这种幡子还有微缩版,就是庭院的树枝花茎上挂的青色丝帛小幡。女孩子们也会在簪子上系剪彩的小幡,有时会用小而轻薄的玉片来代替,这种饰物立春就开始流行,人们叫它“春胜”。
盈儿很眼红阿姑头上的春胜,那是一块青翠欲滴的小玉片,中间阴刻有“万岁千秋”四个字。
|五代玉坠
出土于浙江临安吴越国二世王钱元璀元妃墓,
扬之水先生推测可能就是妇女悬挂在簪上的春幡。|
挂桃符、写“聻”字、挂春幡,一番嬉闹后,夜幕将至。
直厅的杂役、千年还有崇礼等人在直厅外的庭院里点上半人多高的灯烛,直厅内也燃起燎火。这是为今晚守岁准备的光明。
贺怀贞见到远方墨蓝的天空中,最底下一层是黄亮黄亮的火光,犹如白昼,便知道长安城的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家家户户都生起了庭燎。
团圆饭开饭在即,各色人等按长幼尊卑次序坐好,千年和崇礼把家中做好的年夜饭拿出来,有蒸羊腿、鹿脯、酥酪酿鱼、芥末秋葵、羊肉馎饦、古楼子蒸胡饼、酥乳糖粥等,还有一大壶温酒配椒盘和孩子最爱吃的胶牙饧(一种麦芽做的糖)。
|唐人饮宴图壁画,出土于长安南里王村唐墓|
众人大快朵颐,食毕巡酒。因为有长辈孩子在场,贺怀贞不能像同僚酒席那样行博戏令或抛打令,而是行简单又有趣的拆字令。
“白玉石,碧波亭上迎仙客。”白玉石就是“碧”的拆字,贺怀贞先行举令。接令的是娘子春月,她想了半天没想出来,只得自罚一大杯。
酒过一巡,璎珞奴带着阙儿和盈儿去庭院里点爆竿。她将硝石放入竹筒内点燃,竹筒即刻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璎珞奴相信这可怕的声音能吓走伤人性命的鬼怪山臊。庭院里落了一地的爆竿灰,负责打扫的杂役看了哭笑不得。
|宋代《冬日戏婴图》局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孩子们回来后,贺怀贞和春月带着他们用烛火照亮直厅里床下、柜脚等阴暗处,这是照虚耗的习俗。虚耗鬼藏在难以发现的逼仄幽闭之所,专偷家中的物品和粮食,所以在除夕这一天要用灯照亮家中的阴暗角落,赶走虚耗鬼。
|虚耗鬼|
夜已深,贺怀贞的母亲给大家讲起前几日在寺院听来的佛经变文故事,大家有说有笑。相信梁琼和其他值班的官员一定也正在直厅与家人团聚,在烛光迎新年。
这时,忽然有人敲门。贺怀贞迎出去一看,原来是有人送来圣上赐下的椒柏酒,送给所有此时此刻为大唐值班的官员。
贺怀贞和家人喝着酒,一股暖意涌上心头。在直厅里,没有聒噪的歌舞,没有奢侈的游乐,有的却是与家人一道的温暖。
子时已过,新的一年已经来临,外面此起彼伏响起了爆竿声。
贺怀贞的两个孩子和妹妹首先向贺怀贞的父母行礼。女子行的是肃拜礼,因为女子头上钗环繁复,行礼时不需像男子双膝跪地,只需要双手于胸前作揖就可以了。
跟着是贺怀贞和娘子春月一同向父母大人行礼,“伏惟大人尊体康健,福寿延绵。”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盈儿和阙儿在春月的怀中睡去,贺怀贞陪着母亲到尚书省的佛舍中点灯祈福,求佛祖保佑一家人来年平平安安,不求怀贞能高升,只要一家人永远在一起就别无所求了。贺怀贞搀扶母亲走过庭院,听到大明宫传来的遥远的乐声,年迈母亲的皱纹在烛火的映衬下更加深刻清晰。
贞元四年来了。春去春来春复春,可是人却不能百年长存。
贺怀贞有些伤感,在时间面前所有人都太渺小,总有一天自己连同许下的那些心愿也会化为乌有。这道理谁都懂,但谁又会停止追求幸福呢?
人人都期望小家团圆,大唐平安。无论时光如何流逝,不变的始终是一颗真心和美好的祈愿。
一千年前如此,一千年后亦当如此。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206/16962442573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