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与家园如何获得荣誉(剑与家园荣誉怎么获得)
党卫队的崛起(三)——吾之荣耀即忠诚。
历史有时令人恐惧,有时让人发笑,有时则让人振奋激昂;
关注@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具一格的历史军事故事。
1938年,慕尼黑的年度午夜宣誓仪式。
1931年,真正的享受到一支完全地、忠诚地为自己服务的队伍的好处后的,满怀感激之情地给柏林的党卫队指挥官——克特·德鲁格——写了一封信,信中的一句话,后来成为了党卫队的座右铭:“党卫队,忠诚就是你们的荣耀。”
(注:虽然希姆莱在1929年成为了党卫队的全国领袖,可是当时柏林的党卫队组织却是独立在他的领导权之外的)
得知此事的希姆莱欣喜若狂地向他的下属们宣布:“我们的元首知道党卫队的价值。我们是他最喜欢和最有用的组织,因为我们从不让他失望。”
后来,感谢信中的语句演化为了党卫队誓词中最著名的一句格言,如同传说中的条顿骑士的誓言一般让这些追随者们着魔——“吾之荣耀即忠诚”(又译:我的荣誉就是忠诚:Meine Ehre Heisst Treue)
神圣的黑夜仪式
对希姆莱而言,党卫队不仅仅是一个狂热的守护纳粹党、肩负镇压第三帝国的所有敌人重任的军事集团;他们更加神圣的职责应该是一个“高尚的日耳曼人的组织”。
党卫队,在希姆莱的心中,他更希望将其打造为一个具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意识,代表着日耳曼优越血统具现化的宗教军事集团。
在纳粹德国的领导人们鼓吹的种族意识形态理论的描述下,日耳曼民族在某种意义上被赋予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而进一步的推论则得出下面的结论:
在生存竞争中,一个强大的民族或国家拥有天生的权力去统治或者甚至消灭弱小的民族和 国家。
(各位,不觉得似曾相识吗?)
希姆莱致力于让党卫队成为如同中世纪的条顿骑士团那样的神秘兄弟会,为了让所有的成员感受到兄弟氛围,他设计了壮观、神圣的入队仪式。
每一年的11月9日晚上10点——1923年慕尼黑“啤酒馆”暴动的纪念日——即将加入武装党卫队的士兵们在面前宣誓效忠。(见文首图片)
这些新成员们统一穿着黑色的制服大衣,头戴钢盔,在慕尼黑的忠烈祠(意会即可)广场上,深沉的寒夜被15根象征着啤酒馆暴动烈士们的火炬照亮;在耀眼的、跳动的火焰下,忽明忽暗的光影为这个宏大的仪式涂上了一层神圣而又阴森的色彩;成千上万的新成员们一起重复着党卫队的誓言,发誓“服从元首一直到生命结束”。
这才是仪式的全貌。
整个过程如同一场祈祷仪式,许多成员被周围的氛围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不已。类宗教的场面,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知道北棒为什么喜欢动不动就举行大型集会游行了吧?)
不要小看这种新型的宗教仪式,尽管许多成员仍旧坚持信奉教,但是,绝大多数的新成员都会遵从这些看上去奇奇怪怪的仪式——对于这些被指望毫不迟疑地赴死,毫不犹豫地服从命令的士兵而言,这其实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
尽管黑夜仪式有强大的影响力,但是仅仅依靠一个仪式,是不可能确保永久的忠诚的。
“一句发过的誓言是不够的。至关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献身于他存在的根基。”——希姆莱。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希姆莱又设计了一系列的仪式——从出生到死亡——让新成员与组织的关系更加稳固。
“我的荣誉就是忠诚”——Meine Ehre Heisst Treue
那些新加入的党卫队成员,他们不过是在一个大型的、温和的集会上复述了一遍党卫队的誓词,从此以后,他们才有权穿上那套黑色的、与众不同的、吸引人的漂亮的制服。
然后,一些战功卓著的老兵,忠心耿耿的追随者,获得提拔的领导者们,才会依照德国的古代英雄传统,有资格被授予显著的标识物,获得更特别的纪念品。
雕刻有神秘符号的指环和剑——匕首和剑上刻有象征太阳赋予生命力量的S形古北欧文字,被授予给军官。
短剑和匕首上刻着这样的字“我的荣誉就是忠诚”, 这是党卫队模仿传说中的条顿骑士誓 言,想出的一句格言。
而所有表现优秀的普通党卫队队员(包括军官)都会得到一枚戒指,戒指外端刻有 一个骷髅头和一个代表“万岁”的星状古北欧文字,里端刻有希姆莱的签名。
这些奖品,其实在党卫队大规模扩充的时候广为颁发,后来也成为了战场上最受欢迎的战利品之一。
奇特的家庭生活仪式
希姆莱其实是被那些乱七八糟的种族意识言论给彻底了,他信奉的阿尔弗雷德·罗森堡的那套种族意识形态理论——一些不可理喻的胡说八道——连都将其贬低为“不合逻辑的垃圾”;在后来的德国宣传体系中,戈培尔更是直接放弃不用。
只有希姆莱为之沉迷不已。
因此,他对于所谓的种族纯洁性有一种狂热,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让他捣鼓出来一套“培养标准党卫队家庭”的奇特东西。
在结婚前,一个男性的党卫队成员首先必须证明他的未婚妻同他一样遵守雅利安人的传统美德——未来的新娘要接受调查——她和她的家人必须证明是纯种的雅利安人,至少从1750年开始血统没有被任何犹太人、斯拉夫人,或者同样劣等民族的祖先污损过。
新娘还要进一步证明她没有任何心理和生理疾病,然后接受党卫队医生的彻底检查,包括 生殖力测试。一对新人只有顺利通过所有的测试,一个合格的党卫队婚礼才能举行。
传统的教教堂婚礼仪式被希姆莱视为软弱的,不适应于崛起的德国种族的,因此,结婚和婴儿的受洗仪式都被一套党卫队的特有仪式取代。
传统仪式上的牧师被党卫队指挥官替代,现在,新一批的党卫队指挥官开始具备了政教合一的神棍特征了。
婴儿的受洗礼仪式上,圣坛上供奉的居然是的画像。。。
为了保证日耳曼民族的顺利扩张,以便日后逐渐统治像犹太人和斯拉夫人那样的“衰败民族”,希姆莱同时还大力推进所谓的积极的、择优选择的生育计划,为了鼓励怀孕,党卫队和纳粹党都开办了像下图这个温馨的托儿所一样宽敞舒适的产妇家园和育婴室。
纳粹德国和党卫队的特有节日
1936年,希姆莱为了让新的党卫队宗教取代传统的教地位,颁布了一系列纳粹德国特有的节假日,这些节日包括:
每年的4月20日——的生日;五一劳动节和夏至; 一个丰收庆宴节;还有每年的11月9日——啤酒馆暴动纪念日。
在希姆莱的方案中,每一年的高潮是冬至(其实就是原来的圣诞节),在这个节日里党卫队队员们会团聚在一个烛光宴会桌旁,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篝火前,一切都是试图复原古老的日耳曼民族的节日仪式。
希姆莱(左)站在熊熊燃烧的冬至篝火前,右边的两名军官拿着一个花环。
看到这么多节日,可别以为纳粹德国是多么富有人情味,所有的这些节日,传统的庆祝方式基本上都是大规模集会,阅兵,重新武装起来的德国不断地向四邻和世界展现它们的肌肉和杀气。
纳粹德国更是为之沾沾自喜,用党卫队的党报《黑色军团》上的话来讲:“东方的巫师现在已经把恐惧的目光投向我们冬至之夜点燃的熊熊火焰。”
党卫队的圣殿
受西方传说中的亚瑟王的卡米洛王宫的启发,1934年,希姆莱选择了威斯特伐利亚一座悬崖顶上的韦韦尔斯堡城堡作为党卫队的最高圣殿。
这座17世纪的古堡修复前的样子。
这里不但是希姆莱的圣地,同时还是一个种族研究所,图书馆里面存放着12000多册的雅利安研究书籍;众多的神秘学研究者在这里搜寻着能够帮助纳粹统治世界的超自然力量,比如有名的“众神之车”。
希姆莱所有的方案都是想重现(或者说拙劣的模仿)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旧:在一个洞穴一样的餐厅里,放置着一张亚瑟王式的圆桌供希姆莱和12名心腹助手使用。
这些出身并不高贵的成员相信,他们死后也会被他们的兄弟们供奉起来。
应该是这样的一套仪式佩剑,而不是鲁格手枪。
为此,希姆莱的每名“圆桌骑士”都会收到一件配有武器的外套;当其中的一名骑士去世后,他的遗体将在上方刻有一个“卐”字,被从城堡的窗户中射入的迷离光线照亮的纪念大厅正中央被火化;骨灰将被放置在一个骨灰盒里,安放在12个座位中,属于他的座位的顶端。
纪念大厅(感觉是个大型cosplay现场)。
属于党卫队的死亡仪式
党卫队,这支特殊的部队,无论是出生还是死亡的仪式,希姆莱都想让其不同于寻常。尽管希姆莱一直试图让党卫队成员和传统的宗教割裂;却仍旧收效甚微。他的努力,直到战争全面爆发后,才终究实现了一部分——战场上阵亡的士兵,他们的临时墓碑基本上是按照古代的北欧文字形状来制作的——由代表生命的Y形古北欧标志和它的倒转形式——人形死亡标志构成。
一名1942年11月28日死于苏联的党卫队士兵的墓碑上刻有铁十字。
这篇文章比较零散,主要是讲述了一些关于党卫队的冷门知识。帮大家提供些谈资吧。
感谢各位阅读,喜欢这个故事的话,麻烦点个赞吧。
#二战##军事##军事趣科普##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
电影《平凡英雄》原型人物:“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正在热映的电影《平凡英雄》,根据我们执飞的CZ6819/20航班二次打开舱门、救助断臂儿童的真实事件改编。
此事过去一年多了,当我坐在银幕前,听到影片中的广播响起:“女士们、先生们,请注意,有一位重病旅客需要去乌鲁木齐急救……”那一晚的场景,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2021年4月30日,正是“五一”小长假的前一天。我和我的组员执飞CZ6819/20由乌鲁木齐至和田往返航班。去程航班于22:20分抵达和田机场,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23:13分,旅客全部登机后飞机关闭舱门。23:40分,飞机推出滑行。
乘务组在客舱进行起飞前的安全检查时,我突然接到机长通知,根据公司决策,飞机要返回停机位。在我近十年的飞行经历中,飞机滑出再滑回、二次打开舱门的现象极为少见。得知是一名重伤旅客需要赶往乌鲁木齐紧急救治后,我立即通知全组,按照航前协作预案进行工作分配和准备……
此时,客舱里101名旅客正在安静地等待航班起飞。当我们广播通知一名重伤旅客需前往乌鲁木齐救治、飞机即将滑回时,没有一位旅客提出质疑或反对。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做好一切准备,迎接需要救治的患者。
23:54,再次打开舱门。很多地面工作人员、医护人员推着一个担架车从廊桥飞奔而来,刚到舱门口,一名年轻男子立即抱起一个孩子冲上飞机。我赶紧接过他手中的袋子,将孩子和亲属引导至提前腾出的空座位上,并向地面医生了解孩子的情况。得知这名年仅7岁的男孩因手臂被拖拉机绞断,需紧急前往乌鲁木齐进行接臂手术,手术需要在6到8个小时内完成,否则细胞坏死后将无法治疗,我的心揪紧了。
大家或许都留意到影片的一个细节。李冰冰老师饰演的乘务长接过一个黄色塑料袋,她眉头微蹙、透出疼惜和怜爱。看着那个熟悉的黄色塑料袋,我内心顿起波澜,那里边装的可是孩子的胳膊啊。我也是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当时捧着孩子的胳膊,看到没哭没闹、虚弱可怜的孩子,我强忍着泪水安排好了一切。因为我知道,此时孩子最需要的是我们的专业服务和帮助,以及带给他勇气与力量。
起飞前,地面医生嘱咐我,路上千万不要让孩子睡着了,同时要避免大出血。考虑到客舱密闭增压的特殊环境,我问医生:“如果大出血,我们该怎么办?”医生回复说:“加压包扎”。我立即明白,乘务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应急培训,就是为这种紧急情况准备的。作为当班乘务长,我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保持冷静。
电影恰如其分地还原了我当时的心情。在青岛的拍摄现场,让我特别有感触的是,在给小朋友包扎后,李冰冰回到服务间,她止不住地哭,其实当时我也哭了。还有一场,李冰冰接过那个熟悉的黄色塑料袋,说实话,我在实际情况下有两秒钟头脑是空白的,李冰冰的眼神把我当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达出来了,这让我特别震撼。
记得在当晚的飞行途中,孩子的状态一直不太好,有点昏沉欲睡。为了让他保持清醒,我们用湿毛巾为他擦脸,播放视频、音乐。考虑到事发突然,由机长汤辉忠带头,我们全体机组凑了一些现金,交给家属留作应急。
凌晨1:36分,在机场、空管等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公司的高效指挥下,我们最终提前17分钟抵达乌鲁木齐,为孩子的后续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飞机停稳后,我通知旅客们稍作休息,留出一条绿色通道,让患儿家属一行先下飞机。等我返回客舱,101位旅客依然坐在座位上,安静等待下机通知。这份配合、默契、理解和温情,让我感动至今。
作为南航的一个空勤机组,我们有幸参与这场跨越1400公里的生命接力。在这期间,我们感受到机组凝心聚力的团队协作力量,以真情服务,践行“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感受到民航各部门紧密配合的保障力量,以打破常规为生命保驾护航,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更感受到101名旅客的全力支持,以平凡人的责任担当,彰显“大爱无疆”的情怀。
在“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的驱动下,我们以职责、使命、担当圆满完成这场守护生命的爱心接力。正如影片再现的那样,得知男孩接臂手术成功后,每一个亲历者都十分欣慰,甚至热泪盈眶。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发出自己的微光,汇成希望之炬,成为这场生命接力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电影《平凡英雄》的演绎,更让我们感受到天山南北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深情厚谊和团结同心的力量。
这场爱心救助,只是南航在疆承担机上急救任务、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面对癫痫病发作的婴儿、大面积烧伤的幼童、机上突然昏厥的老人、临盆待产的孕妇,南航机组一次次凭借着专业知识,在万米高空沉着应对、化解险情。作为驻疆央企,南航在疆开通126条涉疆航线、78个通航点,搭建起新疆与各地交流合作的桥梁。在争分夺秒的救治中,南航在和田密集的援疆航线,成为完成8小时接力的关键。南航新疆员工和影片中参与救治的人们一样,虽然来自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但都深深爱着脚下这片热土,积极参与新疆经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努力建设长治久安、和谐稳定、民族团结的美好家园。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在救助断臂儿童的过程中,我们只是履行了应尽职责,却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荣誉表彰。我想,这份荣誉是给予救助者的,更是给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做出奉献的人们,给以美好心灵展现向善力量的普通人。
每一个职责都值得我们倾力守护,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我想,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从而在建设大美新疆、讲好中国故事中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致敬每一位了不起的平凡英雄。
(作者为中国南方航空新疆公司乘务长赵 燕)
来源: 人民日报文艺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205/16962542398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