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宝塔一共有多少层(玲珑宝塔)
源于古印度的“玲珑宝塔”,如何演变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物?
俗称的“玲珑宝塔”,实际是佛教建筑中的佛塔,它本源于古印度,随着佛教东传,佛塔建筑也随之东传中土。令人感兴趣的是,从异国引进的宗教建筑,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彻底改换了容颜,最后竟然让外国人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物。佛塔的演变轨迹,正好让我们观察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敦煌莫高窟北周301窟北壁壁画佛塔。图片均来自“三联书店三联书情”微信公众号
漫话佛教艺术的中国化
——以佛塔为例(节选)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这是李太白登扬州西灵塔时吟咏的诗句。“淮南富登临,兹塔信奇最。直上造云族,凭虚纳天籁。……连山黯吴门,乔木吞楚塞。城池满窗下,物象归掌内。”这是高适登广陵栖灵寺塔时吟咏的诗句。唐人喜登临高耸的佛塔远眺,诗人更因此而发兴吟诗。而在都城长安,当慈恩寺中的雁塔重修成砖构的七层高塔之后,更是人们登临俯瞰京师的绝佳场所。
自空中鸟瞰盛唐时期的长安城,除了在城北中部和城外东北角可以看到大型夯土台基上建造的豪华宫殿外,就是被纵横的街道分隔而成的平面呈横长方形的里坊,排列规整,如同棋盘,条条大街,又如农民种菜那整齐的菜畦。诗人白居易登高台俯瞰城区咏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生动地描绘了这一图景。坐落在“围棋局”中的官民住宅,多是单层的建筑,只有大型的佛寺,占地宽广,有的能地跨两坊,主殿也可比拟人间宫殿,具有高大的夯土台基。特别是著名大寺还建有高耸的佛塔,既有传统的木构建筑,也有新兴的砖石构筑。著名的砖构佛塔,就有城中东南晋昌坊内大慈恩寺的大雁塔,以及城中轴线西侧安仁坊内荐福寺的小雁塔。两塔南北呼应,形成长安城内立体景观的制高点。当时人们登临雁塔,顿生凌云出世之感。诗人岑参、高适共登大雁塔后都留存诗作。岑参咏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高适咏道:“登临骇孤高,披拂欣大壮。言是羽翼生,迥出虚空上。”诗人的吟咏,表明大雁塔确是唐长安城中的地标性建筑。不仅如此,雁塔还是当时科举文化的象征,进士考中以后,要到“雁塔题名”。王定保《唐摭言》记:“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具体地点在塔院小屋四壁,诗人徐夤曾写诗吟咏:“雁塔搀空映九衢,每看华宇每踟蹰。题名尽是台衡迹,满壁堪为宰辅图。”“雁塔题名”使得雁塔在上香礼佛、登高远眺以外,再添一层浓郁的文化色彩。
到了今天,宏伟华丽的大唐长安城早已消逝在历史岁月之中,唯有两座雁塔仍旧傲然挺立在今陕西西安市现代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小雁塔损毁较重,大雁塔经明时修缮,基本保留了唐代风貌。在今人心目中,雁塔正是唐代文化的象征。自西汉张骞凿空西域以来,古代丝路交通到唐代更盛,而丝路的起始之地正是都城长安。所以在今人心目中,这座方形宝塔也象征着古代丝路的起点。
将宝塔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中国城市的标志,也是近代西方人的普遍看法。美国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于1929年所写书籍的插图,画出了他心目中中国圣人孔子的形貌。这位中国“伟大的精神领袖”坐在山丘的树下,望着山下的一座中国城市,其间耸立着几座“玲珑宝塔”。他认为这是发生在公元前500年的事。当然在这里房龙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因为在孔夫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宝塔”这种高层建筑,在中国还没有出现。引述这幅插图,并不是为了苛责一个多世纪前的美国作家不了解孔夫子生存时期中国城市的真实面貌,只想说明在18至19世纪时,西方人(不论是美国人还是欧洲人)——说起中国城市景观的代表性高层建筑,无不将注意力集中到宝塔,认为它是中国文化的典型象征。
▲房龙《人类的故事》插图“伟大的精神领袖”中的孔子。
俗称的“玲珑宝塔”,实际是佛教建筑中的佛塔,它本源于古印度,随着佛教东传,佛塔建筑也随之东传中土。令人感兴趣的是,从异国引进的宗教建筑,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彻底改换了容颜,最后竟然让外国人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物。佛塔的演变轨迹,正好让我们观察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在西天梵境古印度,佛教初兴时并非“像教”,那时没有塑造供信徒礼拜的偶像,而是把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作为向已涅槃的佛陀礼拜的对象,塔即为其中之一。塔,按梵语音译称“窣堵波”,又译为“塔婆”。在古印度,佛塔的基本造型是一个大圆馒头一般的塔体,塔顶中心树立上带相轮的刹,又因塔体像一个覆扣的圜底钵,故习称覆钵形塔。目前在印度保留的遗迹中,最著名的是在中央邦博帕尔城东的桑奇大塔(一号塔)。该塔建于公元前3世纪,一个世纪后扩建,覆钵直径达36.6米、高16.5米,形制巨大。又过了一个世纪,于公元前1世纪时增设围护塔身的石栏,建石门并饰雕饰。在现存的古印度佛教石窟的塔庙窟中,居中供奉的正是覆钵形塔。覆钵形塔的图像亦经常出现在佛教雕像中,一些盛奉舍利的容器也常制成覆钵形塔的样式。
这种在古印度流行的大圆馒头形貌的覆钵形塔,在东汉末佛教初传东土时是否也流传到了中国内地?在文献中缺乏记述,更不见有实物遗存。传说佛教初传汉土,在东汉都城洛阳最早建造的白马寺中,“于其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因记述简略,故此壁画中的“塔”是什么模样谁也不清楚。但据文献记载,汉时人们对佛的认知,只是将其视为外来的神仙,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宗教信仰,或将佛(浮图)与黄老并祠,或杂厕于西王母等神人仙兽之间,汇集于中国传统的神仙信奉之中。目前从汉末三国时期遗存中获得的有关佛像的考古标本,基本都是佛衣(袈裟)掩盖着双膝的坐像,因佛衣掩盖,看来与西王母、东王公等神仙像的坐姿(中国传统的跪坐)相同,完全看不出印度佛像的盘膝趺坐或垂足倚坐的标准坐姿。究其原因,是因为那些坐姿在汉代被认为不成体统之故。甚至让上有头光下有覆莲座的佛像,也加上与西王母一样的龙虎座。因此,佛教的形象也与神仙一样被称为“仙人”。凡此种种,都是为了让汉人能够接受这个外来的神仙。因此形貌奇怪的大馒头状的覆钵形塔,这种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从没出现过的建筑形式,在汉代自然很难被人们认同。所以当时传播佛教的主持者,只有想办法将其与中国的传统建筑相结合,中国化,才能让一般受众接受并认可。最早进行这种尝试的人是丹阳人笮融,时当东汉末年。大约在汉献帝初平四年(193)陶谦任徐州牧时,使笮融督广陵、丹阳运漕。笮融信奉佛教,就在他管辖的区域内,“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这则记载表明笮融所修“浮图祠”即佛寺,是将原古印度佛寺中心的覆钵形塔改为中国建筑的重楼,周围建阁道。在楼顶树“铜槃九重”,也就是将印度佛塔顶中心树立的带有多重相轮的塔刹改建在楼顶上。为什么选择重楼来取代馒头状的覆钵形塔,或许与汉人崇信“仙人好楼居”有关,佛是“仙人”,所以将供奉他的塔修成重楼形貌,是顺理成章的事。同时佛教初传,从梵语转译尚不完备,且佛陀初传来时又多依附神仙道家信仰,他们更不明古印度佛塔窣堵波与支提的区分,道家一些人以自己的个人认知去解释,如葛洪根本不明古印度的塔是什么样的,就在《字苑》中说“塔,佛堂也”。按这种说法,在楼内供奉佛像,自可视为“佛堂”。
在20世纪前半叶,对《三国志·吴书》中关于笮融“浮图祠”的记载,中国佛教史研究者只能从文字记述知道它下有重楼、阁道,顶“垂铜槃九重”,但其具体形貌则无从想象。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新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的空前发展,不断在东汉末年乃至魏晋时的墓葬出土文物中,获得数量众多的陶制楼阁建筑模型,有的在高楼的周围还筑有阁道,从而可以对笮融“浮图祠”的具体形态进行推测。
进入21世纪,一项新的考古发现对解析笮融“浮图祠”的具体形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在湖北襄樊菜越发现的一座孙吴墓内,出土了一件施黄褐釉的陶楼。那是一座二层楼,周绕围墙,前设楼院大门。陶楼平面方形,楼高两层,在一层和二层间挑出平座,最上覆以单檐四坡屋顶。屋脊起翘作叶形饰,在脊的居中处,设一馒头状覆钵形座。座体镂空雕饰母子熊斗虎图案,座的中央树立刹杆,上饰相轮七重,最顶端饰有一兽,形体呈弯月状。楼院大门设门楼,两扇门上各嵌饰铺首衔环,铺首上又贴塑一裸身童子像,肩生双翼。大门右侧墙上另开一扇小门,门扉上亦贴塑一双翼童子像。这座陶明器明显模拟的是一座浮图祠。墓葬的时代被推定为三国孙吴初期,应与笮融建浮图祠的时代相差不远。只是陶浮图祠只有两层楼,又无阁道,规模较小,无法与笮融所建相比,但是提供了在重楼顶上树立塔刹的具体形象。
▲湖北襄樊菜越三国墓出土带刹陶楼。
我们再参照已出土的大型汉代陶楼模型,例如河北阜城出土的大型五重陶楼,以及甘肃武威雷台魏晋墓出土的周建阁道的高层陶楼,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想象复原出可容三千人的笮融浮图祠的宏伟形貌,那就是将中国传统重楼与西来的佛塔塔刹相结合所建成的最早的中国式佛塔。
……
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佛教有了很大发展,不论北朝还是南朝的都城,都在最高统治者支持下大规模修建佛寺,构筑高耸的佛塔。北魏都平城时期,城中建有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兴光元年秋,敕有司于五级大寺内,为太祖已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又于献文帝天安二年,“起永宁寺,构七级佛图,高三百余尺,基架博敞,为天下第一”。在平城,也构筑有石塔,“皇兴中,又构三级石佛图。榱栋楣楹,上下重结,大小皆石,高十丈。镇固巧密,为京华壮观”。很可惜北魏平城时期建造的“为天下第一”的七级佛塔没能保存下来,幸好在云冈石窟的第5窟和第6窟中的浮雕中有五级佛塔的图像,在第6窟中心塔柱上层佛龛的龛柱也雕成佛塔形貌,且高达九级,在各级塔壁面均开龛造像(每面各开三龛)。
有的塔庙窟中心柱亦雕成多级佛寺的形貌,例如第39窟是一座塔庙窟,窟中的中心柱雕成了五级方形佛塔。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北魏平城时期构筑的多级高塔,其形制是中国化的方形楼阁式佛塔。当是同时承袭了凉州佛塔的第一种类型及三国以降中原流行的佛塔的造型特征。虽然楼阁式多层方塔是北魏平城时期佛塔的主流,但凉州石塔那类塔体方形、开龛造像、上置覆钵的第二种类型佛塔,也存在于石窟雕刻之中。例如云冈石窟第6窟中心柱上层龛柱的九级方塔,其第一级的角柱又雕成小塔,小塔的形貌就是方形塔体四面开龛造像,平顶四角饰山华,中央为高大的覆钵,上树带相轮的塔刹。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6窟中心柱上层塔柱一层角柱小方形覆钵顶塔。
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佛教兴盛,继续在城中重要位置修建皇家寺院——永宁寺,仍是以多级佛塔为中心的建筑格局,“灵太后亲率百僚,表基立刹”。所建佛塔比号称“为天下第一”的原平城永宁寺塔更加宏伟壮丽,从七级增为九级,“佛图九层,高四十余丈”。……永宁寺塔高耸于洛阳城内,其身影在洛阳城外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洛阳伽蓝记》记述:“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其描述虽有夸张,但也说明该塔当时是北魏都城中最高的建筑物,已被视为都城的象征性景观。汉魏都城中占据全城制高点的高台建筑,如曹操邺都著名的朱爵、金虎、冰井三台,现在让位于高耸的佛塔。在南北朝时期,南朝和北朝的皇室都竞相建造被视为天下第一的高塔,正如今日世界各国竞相争建世界最高大楼一样疯狂。北魏皇室在洛阳建造了号称“去地千尺”的永宁寺塔,南方的萧梁同样也在建高塔。梁武帝曾在同泰寺建九层木塔,该塔焚毁后,又开始修建更高的十二层塔,因侯景之乱,即将建成的佛塔工程才被迫终止。南北朝时期建造的高层木构佛塔,是佛塔造型中国化的成熟典型,同时也促进了木构高层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建筑艺术的发展。
南北竞造高层木塔,争显其华丽巍峨冠于当世,同时也暴露其脆弱的一面,即易遭火灾。梁同泰寺的九层木塔是毁于火灾,北魏的永宁寺九层木塔同样毁于火灾。对于那次火灾,《洛阳伽蓝记》有详尽的记述:“永熙三年二月,浮图为火所烧。帝登凌云台望火,遣南阳王宝炬录尚书[事]长孙稚将羽林一千救赴火所,莫不悲惜,垂泪而去。火初从第八级中平旦大发,当时雷雨晦冥,杂下霰雪,百姓道俗,咸来观火。悲哀之声,振动京邑。时有三比丘,赴火而死。火经三月不灭。有火入地寻柱,周年犹有烟气。”为了防止这类灾难的发生,工匠开始探索新的建塔技术,逐渐采用砖构,或以砖体外檐木装修,以减轻火灾的损失。
这一时期还应注意的是,在中原和南方,中国化的方形楼阁式佛塔盛行之时,在西陲的河西走廊地区,仍然维持着东去和西来的双重影响。原凉州流行的两种佛塔类型,依然并存流行,在敦煌莫高窟北魏时期洞窟的壁画中,都留有它们的图像。第一种类型的方形楼阁式佛塔的图像,如第254窟“萨埵王子本生”故事画中的三级方塔。后来在北周时期的第428窟中,还出现了在楼阁式方塔四角各立小塔的金刚宝座式五塔。第二种类型,即下有基座的单层方形塔室的覆钵形塔,亦较盛行,敦煌莫高窟的塔庙窟的中心塔柱,并不再是如凉州石窟模拟多重方塔,而是下设基座的单层方塔,一般在正、左、右三面开龛造像。在壁画中绘的第二种类型塔,如第257窟“沙弥守戒”故事画中的塔,下层是方形塔室,塔室上有瓦檐,脊中央置覆钵树刹。同时这类型的塔还有所发展,塔室扩展为佛殿,如第275窟南壁所绘,佛殿中供奉佛说法立像,殿两侧有阙,在殿顶脊正中设覆钵,其上树塔刹,自刹顶向左右各飘垂一长幡。塔体为覆钵形的佛塔,在壁画中亦有出现,如第301窟北壁所绘,表明西陲地区西来的影响仍大于中原地区。
在北魏都城洛阳,以永宁寺塔为代表的中国式多层楼阁式木塔的兴盛,与魏孝文帝改制推动鲜卑等古代少数民族汉化形成的政治氛围有关。也是在孝文帝时期,佛教艺术中国化出现另一显著表现,即佛像面相和佛装的变化,特别是佛像所披袈裟改变为接近汉装褒衣博带袍服的形貌。但是北魏王朝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又为北齐取代以后,出现了一次反转,北齐最高统治集团推动了一波重新胡化的回潮。影响所及,在佛教造型艺术方面表现突出的是在佛装样式上,从褒衣博带样式重新改为通肩薄衣贴体,再次引进了西来的秣菟罗(马土腊)风格。在佛塔的造型上,再次从西域引入下为塔室上置覆钵的凉州第二类型佛塔,还仿效西陲流行的下为佛殿、脊上中央建覆钵塔立刹的样式,并将其视为北齐皇室的典型窟形,主要体现在于北响堂山修凿的皇家大窟中。目前这种样式的窟型仅见于由北齐皇室修造的响堂山石窟,最典型的是北响堂山石窟北侧和中央的两个大窟,从正立面看,都是一三开间有前廊的殿堂,廊前四根檐柱是狮子座的八角形束腰莲柱。上托屋檐瓦垄,惜多已损毁。檐上崖面雕一巨大的覆钵,覆钵顶上雕刹,两侧似飘有幡。除覆钵外,刹、幡在1957年勘察时仅可略看出一些残痕。只有南侧的唐邕刻经洞檐上的覆钵和刹尚存。总观其外貌,与敦煌莫高窟第275窟壁画下殿上塔图形近同,只是前加廊而无两侧的阙。中窟廊柱尚存,而北窟的廊柱已残损无存,仅可见并壁的门和明窗,这座大窟自北宋时已有传说它是高欢的瘗窟。佛殿前壁(洞窟前壁)为三开间,中间为殿门,上方和两侧间开明窗。殿内(窟内)迎门是方形塔柱,正面开大龛雕三尊佛像。左右两侧壁各雕八个单层塔形龛,龛柱亦为束莲柱,柱头顶火焰宝珠。顶设覆钵,覆钵顶托覆莲座,上树塔刹,塔刹装饰华丽,左中右各以忍冬叶托覆莲座火焰宝珠。塔龛内原造像均遭盗失,有人认为这表现了《法华经·化城喻品》中十六佛的组合。前壁门内两侧原浮雕大型礼佛图,惜仅存少量残痕。在中心柱右侧壁(南侧壁)顶西起第三龛向内开有长方形穴,穴门前封石上雕有与其他顶龛内同样的佛背光。该穴内壁无任何雕饰,空无一物,故尚难证明其是否为瘗窟。高齐倡导胡化导致的佛塔中国化的回潮十分短暂,只是在存世石窟中保留了殿塔结合的独特遗迹。高齐随后为北周所灭,经过北周武帝灭法劫难,在隋文帝杨坚建立全国统一后,佛教重新兴盛,继续着中国化的进程。
▲北响堂山石窟刻经洞顶覆钵。
隋文帝杨坚生于冯翊般若寺,“有尼来自河东……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因此隋文帝虔信佛教,于仁寿元年(601)六月乙丑“颁舍利于诸州”。据所颁《立舍利塔诏》,舍利分送各州后,“限十月十五日午时同下石函”,然后立塔。共送往三十州,据王劭《舍利感应记》,三十州分别为雍、岐、泾、秦、华、同、蒲、并、相、郑、嵩、亳、汝、泰、青、牟、隋、襄、杨、蒋、吴、苏、衡、桂、交、益、廓、瓜、虢等州,从都城附近的扶风,西至敦煌、天水,东达青州,东南到丹阳、苏州,西南到蜀甚至远达交趾,几乎覆盖了隋王朝的全部版图。隋文帝这一措施,因其采取了中国化的舍利容器和建立中国化的佛塔,从而促进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表面是弘扬佛法,实际是显示了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最高统治者的权威。
隋文帝在全国各地修建的舍利塔,都没能保存下来,现今只发现一些塔基遗址和舍利容器,但推知应为木构佛塔,因为各州要在同日立刹起塔,但木塔是单层还是多层仍未可知。沿袭南北朝时期的传统,隋唐时期木构佛塔仍极盛行,仅据《两京新记》所载,在长安延康坊的静法寺西院有高一百五十尺的木浮图,永阳坊大庄严寺有隋建木浮图“高三百卅尺,周匝百廿步”,该坊还有大总持寺,寺内也有与大庄严寺高下相同的木浮图。但是隋唐时的木塔没有任何遗存保留至今,所以只能通过一些壁画图像和佛塔模型进行了解。在敦煌莫高窟的隋唐时期的壁画中,常见单层方形木塔图像,塔下多有二至三层基台,塔顶出檐深远,塔刹装饰华美。
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唐塔地宫中出土的鎏金铜塔模型,通高53.5厘米,下设三重设勾栏的塔基,塔身面阔、进深均三间,四面均在中心间设双扇板门,两梢间开直棂窗,塔顶为单檐攒尖顶,顶中心置覆莲、宝匣、相轮和刹顶宝珠,制工精致,反映了唐代流行的单层方形佛塔的风貌。
但是有关多层木塔的图像或模型仍然缺乏,只有东邻日本尚保留的时代相当于中国隋唐时期的木塔可资借鉴。东北亚诸国佛教并不是由古印度直接传入,而是经由古代中国传入的,换句话说就是已经中国化的佛教。特别是佛教建筑深受中国佛教文化影响,佛塔造型已不是覆钵形状,而是汉式方形楼阁多级木塔。目前日本保存时代最早的是奈良法起寺三重木塔,该塔始建于685年,建成于706年(相当于唐神龙二年),塔通刹高24.267米,塔身高16.934米。平面方形,由木刹柱自底直贯刹顶,塔第一和第二重每面三间,第三重每面两间,是全木构建筑。另一座是奈良法隆寺西院的五重木塔。法隆寺经火灾后,西院建筑群于608年再建,约710年完工。五重塔通刹高112.65米,塔身高78.52米。平面方形,为全木构建筑,亦由一根刹柱贯通全塔,塔身的第一重至第四重每面三间,第五重缩为每面两间。如按当时使用的曲尺计算,总高超过107曲尺,正是一座百尺高塔。这些事例说明中国化的佛塔,已成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
▲日本奈良法隆寺五重塔。
然而木塔易毁,一遇火灾,高塔呈烟筒效应,难于救治,南北朝隋唐时著名的高层木塔,多毁于火灾。因此,自北朝后期就开始出现砖构佛塔,现存于世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就是著名北魏砖塔,它也是唯一的十二边平面的塔。该塔内做成直通顶部的空筒,塔身分上下两段,在四个正面有贯通上下两段的门,下段其余八面表面平素,上段则各砌出单层方塔形壁龛。塔身以上,用叠涩做成十五层密接的塔檐,塔檐之间仅留短墙,外轮廓形成和缓的曲线。塔刹石造,在覆莲座上以仰莲承受相轮。一般而言,内部可登临的佛塔,每层层高与人体等高,而这座塔各层塔檐间只隔短垣,所以在同等高度间可增设多层塔檐,使塔的外观多增层数,由此开唐宋密檐砖塔之先河。(完)
《玲珑塔》经典贯口
来源:话说文化
编辑/刘易泽
玲珑塔原唱者:西河大鼓演员,马增芬。
原文(最初的版本,现在很多演员为了符合自己的表演方式都做了修改,此版是最初老演员的台本)
高高山上一老僧,身穿衲头几千层。
若问老僧年高迈?曾记得黄河九澄清。
五百年前,清一澄,总共是四千五百冬。
老僧收了八个徒弟,八个弟子都有法名。
大徒弟名字就叫青头愣,二徒弟名叫愣头青。
三徒弟名字就叫僧三点,四徒弟名字就叫做点三僧。
五徒弟名叫蹦葫芦把儿,六徒弟名叫把儿葫芦蹦。
七徒弟名字就叫随风倒,八徒弟名字就叫做倒随风。
老师傅教给他们八宗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青头愣会打磬,愣头青会撞钟。
僧三点会吹管,点三僧会捧笙。
蹦葫芦把儿会打鼓,把儿葫芦蹦会念经。
随风倒他会扫地,这个倒随风他会点灯。
老师傅叫他们换上了一换,不知道换成换不成。
这个愣头青他打不了这青头愣的磬,
青头愣就撞不了愣头青的钟。
点三僧吹不了这僧三点的管,
这个僧三点捧不了点三僧的笙。
把儿葫芦蹦打不了蹦葫芦把儿的鼓,
蹦葫芦把儿他念不了把儿葫芦蹦的经。
倒随风他扫不了这随风倒的地,
那个随风倒他点不了这倒随风的灯。
(感兴趣的话可以背诵到这里)
老师傅一见有了气,要打徒弟整八名。
眼睁睁,八位徒弟个顶个的就要挨打,
从外面,又来了五位云游的僧。
五位僧人把情讲,罚他们后面去数塔玲珑。
玲珑宝塔,十三层,临去数单层,回来数双层,
谁要是数过来谁就是大师兄。
谁要是数不过来玲珑塔,叫他罚跪到天明。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
一张高桌四条腿,一个和尚一本经,
一个铙钹一口磬,一个木鱼一盏灯。
一个金铃,整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三层。
三张高桌十二条腿,三个和尚三本经,
三个铙钹三口磬,三个木鱼三盏灯。
三个金铃,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五层。
五张高桌二十条腿,五个和尚五本经,
五个铙钹五口磬,五个木鱼五盏灯。
五个金铃,二十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七层。
七张高桌二十八条腿,七个和尚七本经,
七个铙钹七口磬,七个木鱼七盏灯。
七个金铃,二十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九层。
九张高桌三十六条腿,九个和尚九本经,
九个铙钹九口磬,九个木鱼九盏灯。
九个金铃,三十六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一层。
十一张高桌四十四条腿,十一个和尚十一本经,
十一个铙钹十一口磬,十一个木鱼十一盏灯。
十一个金铃,四十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
十三张高桌五十二条腿,十三个和尚十三本经,
十三个铙钹十三口磬,十三个木鱼十三盏灯。
十三个金铃,五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往回数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二层。
十二张高桌四十八条腿,十二个和尚十二本经,
十二个铙钹十二口磬,十二个木鱼十二盏灯。
十二个金铃,四十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十层。
十张高桌四十条腿,十个和尚十本经,
十个铙钹十口磬,十个木鱼十盏灯。
十个金铃,四十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八层。
八张高桌三十二条腿,八个和尚八本经,
八个铙钹八口磬,八个木鱼八盏灯。
八个金铃,三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六层。
六张高桌二十四条腿,六个和尚六本经,
六个铙钹六口磬,六个木鱼六盏灯。
六个金铃,二十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四层。
四张高桌十六条腿,四个和尚四本经,
四个铙钹四口磬,四个木鱼四盏灯。
四个金铃,十六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两层。
两张高桌八条腿,两个和尚两本经,
两个铙钹两口磬,两个木鱼两盏灯。
两个金铃,整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僧人数罢玲珑塔,抬头看,满天星。地上看,有个坑。
坑里看,冻着冰。冰上看,一棵松。
松上看,落着鹰。屋里看,一老僧。
僧前看,一本经。经前看,点着灯。
墙上看,钉着钉。钉上看,挂着弓。
看著看著,眯了眼,西北乾天,刮大风。说大风,好大的风。
十个人见了,九个人惊,
刮散了满天星,刮平了地上坑,
刮化了坑里冰,刮倒了冰上松,
刮飞了松上鹰,刮走了一老僧,
刮翻了僧前经,刮灭了经前灯,
刮掉了墙上钉,刮崩了钉上弓。
霎时间,只刮得,星散、坑平、冰化、松倒、鹰飞、
僧走、经翻、灯灭、钉掉、弓崩。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探秘北京昆玉河边的玲珑宝塔
在那次探秘天宁寺塔之后没多久,我就去了它的姐妹塔——慈寿寺塔。出了地铁慈寿寺站,过马路就是玲珑公园,在玲珑公园的最南端,矗立着一座模样和天宁寺塔十分相似的慈寿寺塔。虽说是姐妹塔,但是年岁上可是差着不少呢,天宁寺塔建于辽代,而慈寿寺塔则建于明代,所以,两者差了几百年,为何外观模样相近?慈寿寺塔又是因何而建?所以,今天的故事就来说说这座玲珑公园中的玲珑宝塔。(若是您想了解北京最古老的塔——天宁寺塔的话,不妨点击文末的链接)
慈寿寺塔又名玲珑宝塔,因为它造型极其精美灵动。1990年,政府在此建设玲珑公园,显然是因循了玲珑宝塔的典故,以塔为中心设置花卉树木,湖光山色,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据《日下旧闻考》记:“慈寿寺去阜成八里,圣母慈圣皇太后所建,经始于万历四年,成于万历六年……慈圣皇太后为穆考荐冥祉,神宗祈嗣,寺成赐名慈寿寺……有永安寿塔,塔十三级,高耸入云。”由此可以确定此塔曾是慈寿寺建筑的一部分。清光绪年间的一场大火,将寺内建筑全部烧毁,只留下一座砖塔、两座石碑以及塔南数百米外的两株银杏树。而宝塔经历了康熙十八年(1679)年与1976年两次大地震,依然安然无损。
密檐有十三层,为地位最高的所用层数,虽然在唐以前,塔的层数不仅有单数和双数之分,而且还有超过十三的层数。但是到明代佛塔的层数必须是单数,而且十三层为最高层数。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十三个金铃,五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这段西河大鼓《玲珑塔》想必大家都能说上几句,不知道这段书是不是就是以着这座13层的慈寿寺塔为蓝本创作的。
玲珑塔虽是“妹妹”,却没“姐姐”保护的好玲珑塔高近60米,经过数百年的日晒雨淋,时光洗磨,已经有些砖零瓦断,残迹斑斑了,虽比天宁寺塔的建成年代晚了几百年,但塔身泥塑却损毁严重,基本没有人形了,里面的木制框架都显露出来了。
和天宁寺塔一样,玲珑塔也是八角十三级实心砖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秀美端庄,古色古香。
塔基
正北面塔基
塔基分为上下两层,砖雕精细,内容丰富。下层为边角镶石的三层平台,均无雕饰,其下级每边长10.85米,其上级每边长9.25米。上层为双层须弥座,八角形分二层,下面一层每面开壶门形龛6个,每龛中各雕狮首1尊,如今狮子头都已无存。龛与龛之间间隔雕有轮、螺、伞、盖、盘长、双鱼、瓶、花八件佛教吉祥宝物和金刚力士像的浮雕。
找遍了整个宝塔,竟无一处狮头完整的
上面一层须弥座束腰上各面均开有7个长方形龛,龛中雕有善财童子拜师修身成佛的故事,刻有53幅画面,200多个人物像,神态各异,生动形象。称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金刚力士像各有不同,只是头部保存完好者不多。
在正南面塔基上层正中的位置是释迦牟尼像,两边为阿难、迦叶。
塔基下层转角,中间为莲花杵,左右各一力士
塔基上层转角,中间为龙纹柱,左右各一力士
再上为栏板、 望柱,每边砖雕图幅6幅,有笙、箫、琴、瑟、鼓、笛、铜锣等乐器,这在佛塔中是极为罕见的,雕工细腻,形象逼真,是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当然不光有乐器,还有梵文六字真言和佛贡品等图案。
其上为仰莲瓣承托塔身,莲瓣每边上为15个,下为14个,相互错置,井然有序。
塔身
第一层高11.3米,其正向四面有砖砌装饰券门,门两侧立雕金刚像。券门上有匾额。在八角的八个突出的半圆形立柱上,还浮雕有吞云吐雾盘旋的蛟龙。
慈寿寺塔之雕刻,运用坯雕,工艺细腻、精丽典雅、丰富多彩。塔身雕刻,或门或窗,雕塑精细,极为生动。《涌幢小品》载道:“一塔耸出云汉,四壁金刚,攫如生可畏。”
围着塔身仔细观察,每一面的砖雕都是造型非常精美的护法神像,姿态各异,可惜经年累月,不敌风霜侵蚀,塔身各处的砖雕和泥塑人物像遭到严重风化,几近脱落殆尽,只留下那些木制支架,犹如森森白骨。现如今,也只能通过这些裸露在外的“ 白骨”遥想当年金刚力士体态威武雄浑,菩萨像仪态端庄秀丽了。
正南面匾额题 “永安万寿塔”
只剩下一个眼球的金刚竟显得有些滑稽
正东面匾额题 “镇静皇图”
正北面匾额题 “真慈洪范” ,这一面是破坏的最为严重的一面,券门两旁金刚像只剩下木条。
正西面匾额题 “辉腾日月”
其余四面为半圆形雕饰券窗,窗两侧塑立木胎菩萨像,窗上雕有神像。
东北面
东南面,相对来说,保存还算好的
西北面
西南面
栱眼壁上开有佛龛。龛内原有佛像,现已有所失佚。阑额和平板枋侧面分别雕有行龙和佛像,下为六条行龙,上为七佛、俩供养、俩护法。
角接处砖雕:观世音菩萨、善财童子、护法韦陀菩萨。
其上为八角形十三层密檐,檐下以砖砌斗縅支承,八面转角处立浮雕盘龙圆柱。每层密檐每面设三个佛龛,内供铜佛像共312个。这312尊佛像在两年多内铸作完成,造型各异,工艺精细。在塔的上层还保留有几尊铜佛,只是一般人难以看到。
我那小机子也拉不了那么近,所以从网上找了这张图供大家欣赏。
在古代,把铃铛挂在寺庙的屋檐上主要是为了驱邪。角铃每边20至32个不等,每层各角又悬大铃2个,故小铃3040个,大铃208个,共3248个。全塔塔身缀以悬铃,风定风作,鸣声如蛩,音播四方。由于日久年深很多风铃早已丢失,94年古塔大修时统一把风铃都挂在了古塔的上边几层塔檐上了(在下面塔刹图中可以看到风铃)。在每一层密檐的角的上方有一个瑞兽,角的下方斗拱中心也有一个人物雕像。
古塔上的第一位是身披铠甲的武士,后面是天马、海马
塔刹
塔刹原是覆莲座上承摩尼式宝珠。整座古塔挺拔秀丽,雕刻精美细腻,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建塔背后藏着一桩后宫秘闻,也藏着一个后宫女人的心事是谁修建了慈寿寺和宝塔?
在古塔北侧有一个慈寿寺的微缩复原景观模型,仅从这件微缩模型就可想见当年慈寿寺的宏大规模。
原寺内有五层,山门,门口列二金刚,东西列钟鼓楼、天王殿,殿后为永安万寿塔,中为延寿殿,殿后为宁安阁,阁旁为迦兰、祖师、大士、地藏四殿。其中宁安阁匾额为慈圣皇太后手书。寺内东西还有画廊百间。中仪门内,为弥陀殿。东仪门内,为九莲阁,阁内供奉有九莲菩萨像。西仪门内,有观音阁铜像。整个慈寿寺庙宇壮丽,殿堂整齐,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曾是京郊巨刹。
前人曾有诗赞:“郭外浮图插太虚 ,空王台殿逼辰居。莲花座与青山对,贝叶经传白马余。”由此可见当时盛景。清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 时 ,乾隆皇帝曾下旨修葺慈寿寺和永安万寿塔,并为慈寿寺题诗:“智珠朗映光明藏,意蘂常舒欢喜园。”
在介绍中,说慈寿寺始建于万历四年,建成于万历六年(1578),是万历皇帝为李太后生日所建。寺名慈寿,正符其意。塔名永安万寿,稚子为其母亲向上苍祈求福寿的拳拳之心可谓表达明确。
但也有人说,投资兴建慈寿寺的是慈圣皇太后本人。
李太后
《明史》里记载,慈圣皇太后好佛,京师内外多置梵刹,动费巨万。这一点并不稀奇,自古皇家好礼佛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慈圣皇太后的好佛不仅是为了寻求安慰,还有自己的目的,那就是利用宗教提升自己的地位。
李太后出身卑微,父亲是个泥瓦匠,十五岁时被送进裕王府当婢女,为当时的裕王即后来的隆庆皇帝朱载坖生下长子朱翊钧,朱翊钧即是后来的万历皇帝,即位时还未满10岁,实际执掌朝政的就是年仅26岁的李太后。虽然表面上贵为太后但因她出身微贱,实际上却处处受制,据说在用膳时也不能与万历皇帝和仁圣皇太后(隆庆帝的正室陈皇后)平起平坐,只能站在他们身后,其中滋味是常人难以体会的。慈寿寺和永安万寿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造的。
最初,李太后修建慈寿寺是为了给丈夫隆庆皇帝祈求冥祉,为了给儿子万历皇帝祈求子嗣和祝福长寿的。建寺前太后命内臣卜地,卜得阜成门外八里,明正德年间太监谷大用故地一处。于是太后拿出宫中供奉金,潞王(隆庆皇帝子)、公主、宫眷、内侍各捐出沐浴费,于万历四年二月,在阜成门外八里建寺。
在慈寿寺建成八年之后,也就是万历十四-十五年的时候,李太后住的慈宁宫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一夜之间宫内莲花盛开,且李太后梦见有九莲菩萨示现授经,而她醒来真的就可以背诵完整的《九莲经》。李太后遂命人铸造九莲菩萨像供奉于后殿九莲阁,并命三位内阁大学士分别撰写赞咏莲花的文章刻于“敕建慈寿寺内瑞莲赋碑”上。这个故事为慈圣皇太后披上了慈慧而神圣的佛衣。慈寿寺中原有一座九莲阁,阁中供奉九莲菩萨。据《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慈寿寺后殿奉九莲菩萨,七宝冠帔,坐一金凤,九首。”而殿中所奉九莲菩萨像就是按照慈圣皇太后的模样塑造的,用以象征太后的前身。
为何明代的玲珑宝塔和辽代的天宁寺塔像是双胞胎?
图片来源:喜仁龙《西洋镜·中国早期艺术史(上)》
在建塔时,慈圣皇太后不惜工本,使用了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和技艺,最好的工匠,可她为何要仿制天宁寺塔的模样。原来在当时,天宁寺塔被誉为“神塔”“奇塔”,以造型雄壮挺拔,秀美而不张扬名贯于世。再加上,像天宁寺塔这样的八角十三层密檐式佛塔,在当时极为盛行,而且这种佛塔在造型上有其独特之处——在塔基须弥座上有三层仰莲花瓣拱托塔身,使塔身宛如坐在盛开的莲花之上。慈圣皇太后被封为“九莲菩萨”,她为自己选择建造这种造型的佛塔,就不难想象了。这种高入云表的密檐式塔同慈圣皇太后的身份、地位相符,使皇权与神权结合,为皇太后披上神衣,作为她权势的象征,进而提高她的政治地位。
慈寿寺塔
天宁寺塔
虽是仿天宁寺塔而建,但慈寿寺塔浮图之高、体量之大,为元明清三代京师诸塔之冠。在设计上也是吸收了天宁寺塔、 妙应寺塔和真觉寺金刚宝座塔诸塔的艺术优长。塔基借鉴了金刚宝座塔基座高固的特点,设计为三层平台,又设计三层须弥座为塔座,其上再以栏板和莲花瓣为装饰。
寺内遗存的两座巨碑在宝塔的东北、西北两侧,立着两块石碑。
东侧石碑立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正面刻“紫竹观音”像(也有九莲菩萨像一说)和赞词,背刻《瑞莲赋》。这篇《瑞莲赋》正是上文中提到的那段九莲菩萨的故事 ,李太后命三位内阁大学士申时行、许国、王锡爵分别撰写赞咏莲花的文章刻于“敕建慈寿寺内瑞莲赋碑”上。瑞莲赋共计6000多字,极尽辞藻,由于文字太多,镌刻得小而浅,几百年来风化得消失殆尽,仅存“瑞莲赋碑”四字。
说实话,当时阳光刺眼,我还真没看清上面有东西,放大图片,在石碑上部中间确实有字
至于正面我没看,从网上找了图片给大家。
图片来源网络
菩萨脑后宝光,宝冠上有阿弥佗佛像,头饰精美,脖戴宝珠、护心锁,锁上外挂香囊
莲叶上的赤脚童子,周边遍布荷叶莲花
西侧石碑,立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面刻“鱼篮观音”和赞词,背刻关圣帝像和赞词。据上世纪80年代全国文物普查统计,玲珑塔所存的这幅《鱼篮观音图》是全国仅存的两幅之一,十分珍贵。二碑刻工精美,线条流畅,形象逼真,只是年代久远,碑刻已经模糊,唯关圣帝像还依稀可辨。
关公右手捋髯,左手握青龙偃月刀,髯长至腰,身穿蟒袍,带镶宝石。
仔细看关公的身旁还藏着一个人,这也是回来后放大照片才发现的,但是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在网上找了照片给大家。站在关羽身边的人正是周仓,不过雕刻的矮小猥琐,更彰显了关公高大威猛。
图片来源网络
同样,西北石碑的正面我没有看到,所以还是从网上找了相应的图片给大家。
观音的发髻高梚,上有宝珠头饰,一枚竹节式发簪穿发而过。面部圆润、双目微闭,衣服上有如意云纹纹饰
手提竹篮,内铺柳树枝叶,上面一条翘尾鲤鱼
观音赤足在塘边小径上,腕带脚环,足有七趾,池塘内有七朵莲花
1990年,海淀区政府以玲珑塔为中心,修建了玲珑公园,公园南部设计为规则园林,北部则为自然山水,其间设置山亭湖榭、曲径通幽,是昆玉河畔一道古典静美的风景线。临近公园北门是火车头广场,这是我国1956年改造的一台日本1937年生产的蒸汽机车,运行于京门支线(西直门-门头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退役,1991年移至玲珑公园。
玲珑公园南门外不远处伫立着两棵银杏树
时光流淌,昆玉河依旧,寺院早已不再,河边这座经历四百多年的孤塔矗立,还有不远处的两棵苍朴的银杏树,迎送着春来秋去又一冬。
相关阅读
我家门前有座北京城最古老的塔,居然被我错过了30多年
注:文中图片除说明外,均为本人2019年12月12日实地拍摄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202/169625050663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