驺怎么读什么意思(驺怎么读)

时间:2023-11-25 01:17:39 来源:网友整理 编辑:牛奶煮萝莉

《诗经》:驺 虞

彼茁者葭, 那芦苇刚刚从地面生出,

壹发五豝, 拉弓放箭射中多头母猪,

于嗟乎驺虞。 哎呀那猎官啊!

彼茁者蓬, 那蓬蒿刚刚从地面生出,

壹发五豵, 拉弓放箭射中多头小猪,

于嗟乎驺虞。 哎呀那猎官啊!

《驺虞》是一首简短而富有意趣的诗作,历来对此诗主旨有着不同的说法。《毛诗序》秉承一贯的宣扬教化观点,认为此诗与《鹊巢》相应,表现了“天下纯被文王之化,则庶类蕃殖,蒐田以时”的和谐景象,并评论说“仁如驺虞,则王道成也”。朱熹《诗集传》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挥,认为此诗正是诗人作以赞美南方诸侯推行文王之化的德政。此外还有“乐贤者众多”“怨生不逢时”及今人多持的“赞美猎人”等说法。

此诗之所以出现各种不同的理解,也与此诗中“一”“五”“驺虞”等词的不同解释有关。尤其是“驺虞”一词,出现了三种大相径庭的释义,让人难以把握。其中以“驺虞”为猎官或猎人之说更合诗意,如《鲁诗》解“驺”为天子之囿,释“虞”为司兽之官,这样的解释使得上下文义方可贯通。

全诗只有两章,每章三句,两章结构相叠。二章首句中初生芦苇和蓬蒿的意象,已经点明了此次田猎的场景是在春季的山野之中。春天是草长莺飞、花木葱郁的时节,在漫山遍野的芦苇和蓬蒿之中,猎人竟然可以“一发五豝”“一发五豵”,高超娴熟的技艺由此可见一斑,也难怪诗人会连连发出“于嗟乎驺虞”的感叹。全诗只截取了猎人田猎的两个场景,寥寥数词就勾勒出猎人引弓出箭、箭落物中的生动情境,读来意趣盎然,令人回味无穷。

「八王之乱」中的驺虞幡到底是什么?为何两次出现结果却大不相同

有很多小伙伴喜欢三国,以曹操为代表的曹魏势力,更是拥趸无数,风光无限。曹魏政治军事的实力,以及权谋宫斗的角逐,至今仍然倍受关注,热度未减。然而曹魏时期的一项发明虽大有作为,却鲜为人知。晋代魏祚,这项发明经历了腥风血雨,折射出西晋皇权的衰落。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证明官员身份、传达命令或调动军队,大多以动物形状的铜符作为信物。铜符一分为二,当事人各执一半。受命时,双方验符,表明身份的真实有效。到了秦汉,铜符的材质由铜制变成竹制,《后汉书》中就有“竹符之半者”的记载。

三国鼎立,魏国出于战争的需要,除了采用铜符和竹符之外,还在长条形的旗帜上,画上不同的图案和颜色,对应不同的地区或官员,这就是信幡,相当于现在常见的“二维码”了。魏国以青龙、朱鸟、玄武、白虎、黄龙等五幡,作为不同地区的信号,起到了通讯联络的作用。

晋朝建立之后,对信幡进行了简化,用白虎幡代表四方,上写鸟书,有飞腾轻疾之意。看到白虎幡,说明战争即将来临。与白虎幡相反,驺(读zōu)虞幡传递仁善温良的信号,表达了解兵或和谈的意愿。清朝文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认为“ 晋制最重驺虞幡”。可见,驺虞幡的等级最高,是皇权的象征。

问题来了,驺虞是什么东西呢?驺虞是古代的一种仁兽,据《山海经》记载:“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虞,乘之日行千里。”据此,小伙伴们推测是雪豹、白化王猎豹和大熊猫。

白化王猎豹虽然体态特征与驺虞较为相似,属于变异个体,数量极少,史料中仅在明朝有记载。大熊猫的体形和花纹与驺虞类似,但与“尾长于身”、“乘之日行千里”的记载不符,存在较大争议。而雪豹的外形与记载契合,从未有雪豹袭人的事件发生,母雪豹又有将猎物埋于地下的习性,偶为人见,误以为仁。因此,雪豹就是驺虞的可能性最大。

驺虞幡首次出现,与妖后贾南风弄权有关。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势沉重,立诏以汝南王司马亮与外戚杨骏辅政。杨骏心存异志,利欲熏心,打算独揽大权。他一方面利用侍奉司马炎的机会,打击异已,培植党羽,另一方面设计骗得遗诏,藏慝不还。不久,司马炎病危。皇后杨芷请求让杨骏辅政,司马炎点头不语,遗诏内容由两人制衡变成了一家独大,杨骏计谋得逞。

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继位。这位仁兄智力低下,呆傻蠢笨,可他的皇后贾南风貌丑善妒,权力欲强。在贾南风的策动下,西晋“八王之乱”掀开了帷幕。她与楚王司马玮勾结,发动,诛杀了杨骏及其党羽,废黜太后杨芷,将其活活饿死。事后,朝政大权落入了司马亮和太保卫瓘手中。

贾南风为他人做了嫁衣,并未就此罢手,她利用司马亮和司马玮之间的矛盾,矫诏司马玮,命他剪除司马亮和卫瓘的势力。两人伏诛后,司马玮的部下劝他顺势根除贾南风,专断朝纲。司马玮犹豫不决,这为贾南风翻盘赢得了时间。

第二天早上,晋惠帝听从司空张华的建议,命殿中将军王宫手持驺虞幡,前往司马玮军营,当众宣布:“楚王矫诏。”官兵见到驺虞幡,放下兵器,一哄而散。没有军队的司马玮,犹如一只脱了壳的螃蟹,只得选择逃亡。他坐着一辆由14岁的家奴驱赶的牛车,计划寻求秦王司马柬的庇护,行至半路,遭到擒杀。

司马玮之死,幕后主谋其实就是贾南风。她操纵司马衷,打着维护皇权的幌子,参与宗室和外戚之间的权力斗争。假借宗室的力量,铲除了以杨骏为首的外戚。随后,利用宗室内部的不和,挑拨彼此内斗,依靠驺虞幡的影响力,坐收渔翁之利。

西晋的局势持续恶化,导致象征皇权的驺虞幡再次沦为政治工具。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贾南风担心太子司马遹(读yù)会威胁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密谋废杀司马遹。此举引发士大夫阶层的不满,赵王司马伦顺势而为,矫诏兵变,以谋害太子的名义,囚禁了贾南风,不久将其毒杀。

司马伦得势后,朝纲独断,野心勃勃,他逼迫司马衷退位,自己当起了皇帝。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读yóng)、成都王司马颖等三人密谋发难,司马伦身败名裂。司马冏借机上位,成为西晋朝政的话事人。

永宁二年(302年)五月,日益骄纵的司马颙,擅立太子,引起诸王不满。长沙王司马乂(读yì)兵分两路,一路围攻司马冏的宅院,另一路纵火焚烧皇宫千秋门、神武门和其他楼阁。司马冏派部将董艾皇宫西侧严阵以待,并且命人偷出驺虞幡,借此宣称:“长沙王矫诏”。 司马乂则高喊:“大司马谋反,助者诛五族。”双方激战,火光冲天,晋惠帝司马衷到东门上吃瓜看热闹,密集的箭矢落在他的脚前。天亮后,司马冏兵败被俘,在阊阖门外斩首。

驺虞幡先后两次出现,效果却截然相反,究其原因,无非有以下几条:

一是皇权衰微。晋室大权旁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诛灭司马玮时,皇室仍能保持较高的权威,驺虞幡因此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得以震慑军队。轮到司马冏时,局势崩坏凌乱,宗室内斗不止,皇帝的权威荡然无存。

二是首发效应。驺虞幡首次出现,司马玮对此没有预案,在军队中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军人服从命令的使命感,促使官兵“皆释杖而走”。而司马冏再次动用驺虞幡时,打算套路司马乂,可惜对方早有准备,计划落空。

三是晋惠帝司马衷。由于司马衷的特殊情况,无常处理朝政,司马炎留下的“中央集权”的蛋糕,遭到贾南风、外戚和宗室的瓜分。各方漠视皇帝,互相倾轧,胜者为王。象征皇权的驺虞幡,失去了实际意义。司马冏再次举起驺虞幡,与其说期待皇权再现,不如说拿自己祭旗。

“八王之乱”中,驺虞幡的出现,与西晋的政治格局有关。西晋初期,宗室掌控了大量的社会和物质资源,具有较大的发言权。晋室南渡之后,世族朝臣的势力不断做大做强,宗室的力量因战乱逐渐削弱,东晋世族朝臣受到儒家忠孝仁义思想的约束,驺虞幡没有了用武之地。驺虞幡是皇权高度集中的产物,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威力,一旦皇权瓦解,驺虞幡不过是一块全棉抹布罢了。

作者:计白当黑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今日学习成语:老骥伏枥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出处】

出自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意思】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

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近义词】

老当益壮、壮志凌云

【反义词】

老气横秋、老态龙钟

【故事】

曹操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熟悉不过了,他这个人看事情、做事情都很有远见、有志向。

在东汉末年,诸侯四起,天下大乱,这时曹操想统一天下,重新建立安定的社会。

在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在大战中,袁绍的两个儿子趁乱逃了命,然后去投奔了北方乌桓,想要借助乌桓的力量卷土重来。

曹操手下的大将得知此事后,告知了曹操,劝曹操乘胜追击。曹操一直都想统一天下,而且乌桓目前的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北方人民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对此,曹操决心征讨乌桓。

古人认为,人到50岁,就进入了衰老的阶段。当时曹操已经有五十三岁了,他还亲自统帅大军远征乌桓,其实他自己心里非常明白,但是为了彻底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真正统一北方,他人老心不老,仍然驰骋疆场。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艰苦作战,最终击败了乌桓,杀死了他们的头领,十几万人被迫投降。

曹操带着胜利的喜悦,率领大军凯旋而归,在路上他澎湃,赋了一首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抒发了他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人不管到任何年龄阶段,都要有进取精神和追求,不能因为年龄大了,就放弃了梦想和追求。

每天学习一个成语,通读历史文化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125/169625043462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