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传豆瓣评分(武林外传豆瓣)
天真派《武林外传》口碑不一 喜剧经典难超越
原标题:天真派《武林外传》口碑不一
总导演:观众“审美疲劳”,未来必须搞原创
电视剧《武林外传》在豆瓣拿下9.4分,堪称脑残粉心目中的经典。十几年过去了,“额滴神啊”,“子曾经曰过”,“手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等台词不少人还是张口就来。要翻拍这样一部经典,需要十足勇气。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戏骨”就拍了,毕竟小戏骨团队2017年推出的《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豆瓣评分达9.1分。令人不解的是,尽管新春上线的天真派《武林外传》受到不少好评,但也有观众发出不同声音,豆瓣评分目前定格在6.8分。
回忆杀
小戏骨王熙凤变身佟湘玉,演技受好评
与“流量派”、“演技派”相同,“天真派”是湖南卫视潘礼平团队打造的厂牌,发掘一些年龄较小的演员来演绎经典。在《武林外传》之前,“天真派”团队推出的小演员版《白蛇传》《红楼梦》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从剧情、格调到人物都整体缩小了的87高仿版迷你红楼梦,广受好评。小戏骨的演技真的可以给当下小鲜肉们不小的压力。“小戏骨”的作品话题性十足,成为热门文娱现象。
这次天真派《武林外传》剧组的演员平均年龄也都在十二岁以下。观众发现,饰演佟湘玉的小姑娘郭飞歌,之前演过小戏骨《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元春”陈舒宜则变身郭芙蓉。剧中佟湘玉是绝对主角,小姑娘对角色把握挺到位,一颦一笑有大家风范,既风情万种又神神叨叨。而小“郭芙蓉”咋咋呼呼、没心没肺的样子也被誉为就是记忆中的小郭。还有耍帅的白展堂、傻乎乎的大嘴、瘦小软弱的秀才,都演得挺到位。
“同福客栈”还原度高,方言也地道
小戏骨版对原版的“还原度”颇高,也勾起不少观众的回忆杀。片头曲和原版一样,都是电脑点击画面,随后弹出演员信息。片尾曲也是在底片边框中滚动画面。除了剧情95%还原,为了打造新的同福客栈,剧组在安徽、横店、象山、青岛等多个拍摄地选景,最后选择风景如画的江西汤里,精心建造一个相似度极高的“同福客栈”。每个房间、每件道具基本上是按照《武林外传》来制作,细致到墙面、街角的告示、榆木桌、柜台、地板的颜色和质地。
记者了解到,为还原台词中大家熟悉的方言,比如佟湘玉一口陕西话就很地道,剧组特意从东北、陕西、南京、河南、天津等地请来标准的方言老师,帮助孩子们说一口地道的方言。这些方言老师不仅方言地道,而且都有表演细胞,从排练到拍摄全程辅导。
新味道
流行元素创新,压岁钱红包装的是练习题
“天真派” 一如既往追求的是人物、场景的高还原度,加上一些现代流行元素的创新。另外,剧中也稍作改编,加入一些与时俱进的包袱。比如小郭和秀才斗智斗勇那一段,原版中小郭给秀才送的是藏红花药水。新版中,小郭给秀才抹的是蜂蜜,秀才被马蜂蜇完,直接变成“西毒欧阳锋”。过年小贝伸手要压岁钱,佟湘玉给的红包里装的竟然是练习题,怡红楼请来的扈十娘,这次出场有了粉丝追捧场面,还有整齐划一的口号:十娘十娘放心飞,扈扈永相随。佟湘玉和怡红楼对喊,加入河东狮吼功,剧中的小演员甚至拿出对讲机。和之前的《白蛇》、《红楼》一样,小戏骨版《武林外传》也时不时会加点寓教于乐的小道理。如“行侠仗义,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据悉,根据反响,《武林外传》还将推出第2季,天真派版的《西游记》将会在暑假上线。
话题度不如预期,喜剧经典难以超越
但也有观众发现,剧集在腾讯视频上线以来,话题度和评分似乎都不如预期。有人认为,“喜剧经典难以超越,小孩子演大人的角色显得有些尴尬。”“他们确实挺厉害的,但是我觉得一直模仿不是个事,因为真正的演戏是创造,而不是模仿复制。”还有网友认为,确实有些小戏骨很有天分,比如剧中出演佟掌柜的,但若是长期模仿,没有自己的原创角色,对于发展并无益处。“像差不多年龄的童星,张一山、杨紫、王莎莎、宋祖儿、张子枫、文淇等,在跟他们差不多的年纪,都有拿得出手的原创角色。纯模仿就像拿着标准答案照抄就行了,没有总结出自己的方法,是笨方法,反噬也会很严重,变变题型就傻眼了。”
总导演:观众“审美疲劳”,必须搞原创
为何会选择挑战这么多人的童年记忆《武林外传》?总导演潘礼平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其实《武林外传》是最适合小孩子演的。剧中无厘头、恶作剧的风格特别适合小孩天性,他们觉得比演任何戏都更自然、享受,天真派就是天性绽放、本真出演。最适合他们兴趣的当然就最有利于他们天性绽放。“中国本身缺喜剧,人活着就要有喜剧的精神。而‘小喜剧’是个空白,小孩演的喜剧,过去应该是没有的,我们通过天真派《武林外传》开了先河。”
小孩子扮演成人角色、演绎经典故事,“天真派”在翻拍经典剧目上,已经获取了大量的关注度。总导演潘礼平也不讳言观众的“审美疲劳”,表示未来会将目光放得更远:“除了国内优秀文化的传承,国外的经典剧目也可以作为目标,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以孩子为主的新品种,算是开了一个先河。少儿综艺、原创作品都可以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但主要目的是培养好苗子,一切都要慢慢来。未来必须搞原创。”
记者 张楠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格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122/169625817310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