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翻译(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 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 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 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 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 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 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 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 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 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 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 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 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 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 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 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 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全书分为:外篇、内篇、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所流传的,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篇、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并形成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里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刘熙载《艺概·文概》:“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司马迁认为庄子思想“其要归本于老子”。然而就庄子书中寓言、义理及《天下篇》对老子思想所评述,老子与庄子思想架构有别,关怀亦不相同,所谓“道家”思想体系与《庄子》书,实经过长期交融激荡,经汉代学者整理相关材料,方才编定。
“逍遥”,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
编辑整理:清风剑客
印象虚词“于”“而”“也”
文言虚词,往往意思比较实,而用法则显得虚。有些文言虚词,明确了它在句中的意思,就很容易判断出用法。以“于”“乎”“以”为代表的介词,以“之”“其”“何”为代表的代词,这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这时,我们可以采取先实后虚、以实促虚的方法,即通过把握意思来帮助判断用法。
以“于”为例,有“在”“从”“到”“对,向”“比”“由于”等意思,每一个意思对应着一种用法,意思不同,用法也就各异。譬如,在“服之轻重便于身”和“青,取之于蓝”两句(2016年高考山东卷第10题B项)中,都有一个“于”字,意思分别是“对于”和“从”,明确了这一点,就确定了二者在用法上的差别:前者引出动作的对象,后者引出形容词的比较对象。
不过,也有一些虚词,无法译出它们的意思,譬如结构助词“之”,在用来取消句子独立性和充当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时,在现代汉语中都找不到对应的意思。既然结构助词“之”总是出现在“A之B”结构中,只要明确了A与B的关系,就能确定“之”的用法,这也是先实后虚、以实促虚的一种表现,只不过这里指的是,根据虚词前后的实(实词甚至整句)来分析虚词的用法。
以“而”“以”“则”为代表的连词,以“也”“哉”“乎”“矣”为代表的语气助词,有的很难译出,有的不能仅凭它们自身来确定它们的意思和用法,还必须联系前后成分甚至整个句子,这也叫“先实后虚,以实促虚”。
“而”作为连词,总是出现在“A而B”或“a,而b”的结构中,只要明确了A与B、a与b的关系,也就明确了“而”在其中的功能。譬如,在“关市讥而不征”和“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两句(2016年高考山东卷第10题D项)中,“而”的前后都是转折关系,于是我们可以判断这两个“而”用法相同,都表示转折。
“也”充当句末语气助词时,可以辅助表达陈述、判断、祈使、感叹、疑问等语气,只要我们把握了整个句子的语气,也就把握了“也”在句中的用法。譬如,在“晋太傅安九世孙也”和“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两句(2017年高考山东卷第10题A项)中,“也”都是句末语气助词,前一个句子是判断句,后一个句子是陈述句,由此我们判断这两个“也”分别表判断和陈述。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119/1696260083113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