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和卧薪尝胆发生在什么时期(卧薪尝胆发生在什么时期)
\"卧薪尝胆\"——战国时期越王勾践通过忍辱负重,最终大败吴王夫差
"忍辱负重"的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是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忍辱负重最终大败吴王夫差复国的故事。蒲松龄在科考落第时曾撰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下联就以勾践忍辱负重但终成功之事自勉。
在《左传》中就可见勾践的记载"定公十四年"(前496年),所记为吴王阖闾攻打越国一事。兹引之如下:
吴伐越。越子勾践御之,陈于檇李。勾践患吴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动。使罪人三行,属剑于颈,而辞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死。"遂自刭也。师属之目,越子因而伐之,大败之。
此段战争场面的记述比较简单:面对强敌,在不利的情况下,勾践比较镇定,使用计谋,最终使得阖闾败退,因伤丧命,从中则可以看出勾践性格中"有勇有谋"的一面。在鲁哀公元年(前494年),又见关于勾践的记载。当时吴国大臣伍员评价勾践时所说:"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伍员认为勾践能亲近臣下,乐善好施,颇能团结人。以敌人之口来写勾践,所述应该能符合实情,这里的勾践是一个能团结臣下的君主形象。
相比而言,《国语》中的相关记载则详细得多。《国语》中的"吴语"部分最先有见勾践的记述。其中记载,鲁哀公元年(前494年),吴王夫差出兵越国,越国大臣文种向勾践献谋:
"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乃无有命矣。"
面对占据优势的吴国,文种劝勾践以谦卑的姿态暂时向吴王夫差求和,等待时机成熟再和吴国决战。勾践采取了文种的建议,但最终还是打了败仗。战败后,勾践退守会稽山,"乃号令三军",提出"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希望能得到国人的帮助以报战败之仇。
在向吴国求和并得到允诺后,勾践图谋东山再起。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自我检讨,重新取信于民。勾践向国人坦陈,此次战败是他的责任,是他认识不足才导致国人遭灾,因此恳请国人给他改正的机会。除了检讨之外,勾践还用行动来证明:"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7]另外,他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举措来重新获得国人的信任。如实行"十年不收于国,民居有三年之食"来与民生息;又如实行鼓励生育政策,凡是"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指赠送食物)",等等。勾践本人则"卑事夫差""亲身为夫差前马",即卑躬屈膝服侍吴王夫差,还做了夫差的马夫。
《吴越春秋》所记越王勾践之事大抵不离前述几种著作的范畴,但对勾践的"忍辱负重"的形象又有所补充。据该书记载,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决定向夫差乞和。同时,勾践和大臣范蠡等到吴国为夫差役使,不但驾车养马,还住在环境恶劣的石洞里。这和《左传》提到勾践"卑事夫差""亲身为夫差前马"有相似之处,但《史记》只说勾践派范蠡等到吴国为臣,并未点明勾践事吴。
勾践到吴国为臣,除了卑躬屈膝证明自己并无异志外,还向吴王夫差表起了忠心。有一次夫差生病,勾践听从了谋臣范蠡的建议,自告奋勇,取夫差"便与恶而尝之",还断定夫差的病不久即可痊愈,以此获得夫差的信任。《吴越春秋》中所载勾践尝夫差粪便一事为上述其他书所无,"尝粪"之事更表现出勾践的"忍辱负重"。
由上述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越王勾践的成功绝非偶然,他的性格,他的坚毅促就了他成功的必然性。
\"卧薪尝胆\"——战国时期越王勾践通过忍辱负重,最终大败吴王夫差
"忍辱负重"的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是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忍辱负重最终大败吴王夫差复国的故事。蒲松龄在科考落第时曾撰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下联就以勾践忍辱负重但终成功之事自勉。
在《左传》中就可见勾践的记载"定公十四年"(前496年),所记为吴王阖闾攻打越国一事。兹引之如下:
吴伐越。越子勾践御之,陈于檇李。勾践患吴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动。使罪人三行,属剑于颈,而辞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死。"遂自刭也。师属之目,越子因而伐之,大败之。
此段战争场面的记述比较简单:面对强敌,在不利的情况下,勾践比较镇定,使用计谋,最终使得阖闾败退,因伤丧命,从中则可以看出勾践性格中"有勇有谋"的一面。在鲁哀公元年(前494年),又见关于勾践的记载。当时吴国大臣伍员评价勾践时所说:"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伍员认为勾践能亲近臣下,乐善好施,颇能团结人。以敌人之口来写勾践,所述应该能符合实情,这里的勾践是一个能团结臣下的君主形象。
相比而言,《国语》中的相关记载则详细得多。《国语》中的"吴语"部分最先有见勾践的记述。其中记载,鲁哀公元年(前494年),吴王夫差出兵越国,越国大臣文种向勾践献谋:
"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乃无有命矣。"
面对占据优势的吴国,文种劝勾践以谦卑的姿态暂时向吴王夫差求和,等待时机成熟再和吴国决战。勾践采取了文种的建议,但最终还是打了败仗。战败后,勾践退守会稽山,"乃号令三军",提出"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希望能得到国人的帮助以报战败之仇。
在向吴国求和并得到允诺后,勾践图谋东山再起。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自我检讨,重新取信于民。勾践向国人坦陈,此次战败是他的责任,是他认识不足才导致国人遭灾,因此恳请国人给他改正的机会。除了检讨之外,勾践还用行动来证明:"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7]另外,他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举措来重新获得国人的信任。如实行"十年不收于国,民居有三年之食"来与民生息;又如实行鼓励生育政策,凡是"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指赠送食物)",等等。勾践本人则"卑事夫差""亲身为夫差前马",即卑躬屈膝服侍吴王夫差,还做了夫差的马夫。
《吴越春秋》所记越王勾践之事大抵不离前述几种著作的范畴,但对勾践的"忍辱负重"的形象又有所补充。据该书记载,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决定向夫差乞和。同时,勾践和大臣范蠡等到吴国为夫差役使,不但驾车养马,还住在环境恶劣的石洞里。这和《左传》提到勾践"卑事夫差""亲身为夫差前马"有相似之处,但《史记》只说勾践派范蠡等到吴国为臣,并未点明勾践事吴。
勾践到吴国为臣,除了卑躬屈膝证明自己并无异志外,还向吴王夫差表起了忠心。有一次夫差生病,勾践听从了谋臣范蠡的建议,自告奋勇,取夫差"便与恶而尝之",还断定夫差的病不久即可痊愈,以此获得夫差的信任。《吴越春秋》中所载勾践尝夫差粪便一事为上述其他书所无,"尝粪"之事更表现出勾践的"忍辱负重"。
由上述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越王勾践的成功绝非偶然,他的性格,他的坚毅促就了他成功的必然性。
破釜沉舟,项羽凭借巨鹿之战以少胜多,直接一战成名啊
明朝学者茅坤认为,巨鹿之战是“项羽最得意之战,更是太史公最得意之文。”在一幅著名的对联,将项羽的破釜沉舟与勾践的卧薪尝胆并列,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也充分说明笃志的重要性。
历史上的巨鹿之战,是楚霸王破釜沉舟的胜利之战,更是秦王朝军事势力被瓦解的失败之战。昔日,楚霸王威风无比,九战九捷,成为军事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而破釜沉舟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也让后世的无数人为之赞叹不已。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去一起了解一下,楚霸王是如何力挽狂澜,将秦军一举歼灭的。
在公元前207年,秦朝时任秦军上将军的章邯,在楚地将反秦义军的将领项梁斩杀,使得当地的反秦势力几乎消灭殆尽。这使得秦军认为:楚地已经不可能再有反军,不会再对秦王朝统治造成威胁。所以,章邯便带领二十多万大军,同时,调派长城军团二十多万亲兵南下支援,一同北上去攻打赵地。
一共四十多万秦军一举进攻,将赵王歇团团围困在巨鹿城内,万般无奈之下,赵王只能派遣使者,到周边的各个小诸侯国去寻求帮助,虽然各国也纷纷履行了约定,派兵给予了支援,但实际上,他们还是惧怕秦军部队的,援军只是在巨鹿城北驻扎下来,根本没有一兵一卒敢真正前往巨鹿营内营救赵王。
就在这个时候,素与秦军有杀叔父之仇的项羽,主动向楚怀王请命,想要帅军北上营救赵王。但是,楚怀王没有让项羽做上将军,而是任命了宋义做为首领,项羽为次将,范增做末将,带领六万多人北上支援赵王。同时,让刘邦去西征,灭秦朝。不仅如此,还定了一个怀王之约,就是说:“哪个人先打进了关中,哪个人就是关中之王。”
这样的一个举动,足以看出,楚怀王具有较高的政治领导才能,以及军事部署能力。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项羽是有所防范的,这也为后来项羽对楚怀王痛下杀手埋下了伏笔。
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记载,宋义率领着六万大军来到安阳之后,就停下来不走了,带着楚军与章邯大军隔水相望。项羽跟宋义说:“这个时候,我们楚军在外面进攻秦军,赵在城内响应,里应外合,秦军必败。”
宋义却回答道:“让秦、赵两国先打一会,如果,赵王赢了,那么,我们也就不用去了;如果,秦赢了,想必经过这一战,实力也会锐减,我们再过去打秦,相当于是坐享渔翁之利的。”宋义接着还说:“如果说,论骁勇善战,我宋义跟你项羽是没法比的,但是,如果论智慧和谋略,我应该还是会略胜你一筹的。”
就这样,楚军在接连的大雨天气中,按兵不动。但是,天气的寒冷,粮草的持续消耗,使得军内的士兵受冻、挨饿,军营内部也是怨声载道。见到这样情形,项羽甚是生气,这些都是因为宋义的所谓“谋略”造成的。所以,项羽果断将宋义杀死,并且,亲自带领着部队大军向前逼近,准备大举讨秦。
项羽先是命令部将英布、蒲将军率领两万大军作为前锋,帮助楚军开路,同时,切断了秦军粮草补给的必经通道。随后,项羽率领部队的主力大军渡河而上,并颁下命令:上岸后,将船都捣毁。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破釜沉舟”,让所有的士兵,每个人仅带着两三天的干粮上战场,以这样的行动表明誓死一战的决心。
项羽面对诸位将领说道:“我们这次来这里打仗,只能进,不能退,没有退路的我们,必须在三天之内,将秦军打败。”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没有退路的士兵,就犹如亡命之徒,上战杀敌也必定的骁勇无比。同时,这样的举动,也看出了项羽,这个勇猛的军事将领,鼎鼎有名的西楚霸王,在面对这场战役时的信心和决心、勇气和气概。
这样勇猛无比的首领,必然带出视死如归的士兵,将士们的士气大振,战斗热情也异常高涨,破釜沉舟,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磨刀霍霍,只等着挥刀杀敌了。就这样,楚军以一敌十,奋勇杀敌,将秦军杀得片甲不留,大破秦军军团。并且,在胜利就在眼前的时候,项羽又对章邯开始了“攻心战”,给章做起了思想工作。
章邯面对着楚军的勇猛,再回想一下秦统治的腐朽,他也深深知道这一仗不可能打胜,所以,无奈之下,向项羽投了降。
虽然,巨鹿之战已经过去千百年,但是,人们依然对这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津津乐道。到底是什么支撑着项羽,可以在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获得胜利,而且,还打得如此精彩绝伦呢?
我想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章邯抗敌的战略思路发生了错误,如果,他不是在楚国尚未全部瓦解的时候撤兵,调转枪头去巨鹿,那么,相信这场战争根本不会发生。
其次,项羽行事足够果断。与宋义相比,项羽不愿意停滞不前,与奋勇杀敌,奋力拼杀相比,宋义的所谓“渔翁之利”,对于远征的楚军来说,更是一种消耗和拖延,这样的策略对于楚军并无好处。
所以,及时止损,杀死宋义,取而代之,带领部队前进抗敌,是项羽下对的第一步棋。再后来,项羽用破釜沉舟的决心,激发出全员将领奋勇杀敌的热情鼓舞了斗志让每一个士兵的战斗力都发挥到了极致,没有一个士兵是消极应战的,这样的强烈攻势之下,必然是无坚不摧的。
所以,以少胜多,大破秦军,这场胜利是项羽当之无愧的,也是巨鹿之战必然的结果。
当然,与项羽北上救赵、俘虏王离、迫降章邯的同时,刘邦趁秦军主力被牵制在河北,也乘虚自率一军向西进发,首先进入关中。于秦二世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07年八月突破武关,十月进入咸阳,秦王子婴出降,秦朝灭亡。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史记·项羽本纪》、《巨鹿之战》】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119/169625097565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