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二战维克斯轻坦(维克斯轻坦)
极速烈焰战车,苏联人的速度与,身轻腿长的BT—7快速坦克
BT-7轻型坦克是苏联在30年代最著名的快速坦克,它的曾祖父是美国的克里斯蒂坦克,后来这种坦克在苏联被发扬光大,并广为人知。在苏联坦克发展历史上,BT系列坦克还承担着很多的启示作用,它为后来苏联坦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一、我们需要长腿的小伙子1929年12月末的时候,苏军机械化与机动化办公室开始派遣人员到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法国,英国和美国进行考察,观摩各国坦克的发展趋势。
当时世界主流的坦克基本都是以一战时期的法国雷诺FT-17坦克或者间战时期的英国维克斯6吨坦克为蓝本衍生出的各种山寨魔改型号,苏联军方也向英国购买了生产授权从而发展出来了T-26坦克。
不过从美国传来的情报显示,美国正在研发一种速度超级快,能在辽阔的俄罗斯大草原上可劲飙车,而且不需要履带的坦克,于是这引起了苏联军队的很大兴趣。
1930年的时候,美国和苏联之间达成了贸易协议,苏联从美国购买了一批军事装备,其中包括两辆克里斯蒂坦克,苏联为这两辆坦克 支付了多达64000美元,又向设计师克里斯蒂支付了10万美元购买生产技术授权和技术与售后服务。
苏联代表团还在经济大萧条的美国到处挖墙脚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被回到了苏联国内。情报宣称:“波兰已经开始组织生产克里斯蒂坦克了,它们将拥有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装甲和更好的火炮,这对苏联是个巨大的威胁。”
莫斯科在得到情报以后紧急召回了代表团,所有技术资料和样车被火急火燎的运送回国,苏联国防部门认为自己也需要这种短跑健将在将来对付波兰人的短跑健将,为此雅罗斯拉夫尔机械厂承担了生产任务。
情报中所说的可能是波兰人正在研究的10TP和14TP坦克,但是这些坦克在1939年,基本只有几辆原型车而已。假如波兰人真的在30年代初就开始生产10TP坦克,那么他们早就对贫弱的苏联或者动荡的魏玛德国发动进攻,恢复巅峰时期的国土以图谋统治整个欧洲大陆了。
换句话,如果波兰真有这个本事,就不会等到39年被东斯拉夫壮汉和日耳曼壮汉做成“欧罗巴汉堡夹肉饼”?所以苏联的情报部门再一次神经过敏,发挥了自己吓唬自己的传统。
1931年苏联国防部门下发了克里斯蒂坦克的生产命令,并将之代号定名为“BT”,BT在俄语中就是快速的缩写。比较有趣的是,英国一个叫做“雷电”的情报研究组在30年代中期得出结论宣称,苏联人的“BT”坦克含义是“撤退”的意思,也就是说它们是要用于逃跑的坦克而不是进攻。(英国传统,敌人在他们眼里都是胆小鬼和智障儿童,然后他们自己就被人打成了智障)
由于坦克的发展项目向快速坦克转型,因此苏联方面决定取消正在研发中的中型坦克项目,为此哈尔科夫坦克长的设计师阿列申科夫愤怒的提交了辞呈,打算改行去设计拖拉机。他坚持认为苏联不应该放弃中型坦克的发展,轻型坦克并不能帮助苏在未来的战争中胜过任何外国的主流坦克,因此研发中型坦克的项目不应该废除,而应该实施一个分阶段的过度。
阿列申科夫牺牲了自己的T-24坦克项目,苏联的中型坦克项目得以保全,而轻型坦克的项目也没有被延缓。1931年末的时候,有三辆样车被提交给了莫斯科,它们就是“BT-2坦克”。
二、为飙车而生的BT-71933年的时候,苏联又开始新的轻型快速坦克研究项目,以消除之前BT-2坦克的缺陷,相关的研发代号被定名为BT-5,这也成了坦克的名字。
这种坦克相对它的上一级BT-2坦克有了比较大的改观,新式的发动机使得坦克更加可靠。而全新的底盘也让坦克变得更加的坚固,并获得了更好的承载能力。
但这并不能满足苏联陆军小子们的速度梦,他们似乎在追寻飞翔的感觉,或者是寻求飙车的刺激。于是在1934年这群追寻速度与的小子们,提出了新的坦克研发项目,也就是BT-7坦克。
为了满足小子们对速度与火力的追求,设计师为BT-7坦克设计了两种不同的炮塔,其中一种常规炮塔装备了45毫米坦克炮,可以对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的主流轻中型坦克。另一种炮塔要相对的巨大一些,更像一个铁桶,它能够装备76毫米的短倍径榴弹炮和一部电台。
这辆新式坦克的前装甲为20毫米厚,可以承受重机枪的伤害,如果保持较远的距离,也可以承受反坦克步枪的伤害。不过坦克的侧面装甲和后方装甲就很疲弱了,只有区区6毫米,就是装备了穿甲弹头的马克沁都有可能射穿它们。而炮塔的正面厚度为15毫米,侧装甲和后装甲为10毫米,足够抵抗一些轻武器的伤害。
而坦克的悬架为了满足越野机动的条件而特意设计了新式的平衡弹簧,这样就可以保证坦克在东欧糟糕路况下的行驶能力了。
相关的设计方案在34年提交给了苏联陆军部门进行审核,陆军的小子们觉得这一次的设计非常的酷,够速度与,而且很暴力,于是立刻通过了方案。尽管国防工业部门表示坦克炮塔并没有设计同轴机枪,因此需要改进。但是在小子们看来,这些都是可以后续再修改的小问题,先生产坦克飙起来再说。
于是BT-7坦克就火急火燎的在35年投产了,在投产的同时,按照国防工业部门的要求,为了简化设计,最初为它装备了BT-5的炮塔。结果这引来了陆军小子们的不满,这种小炮塔装不下76毫米炮了,一点都不够与暴力,因此坚决不要。
最终国防工业部门实在是拗不过这群暴躁的小子们,于是同意了炮塔的投产,但是装备76毫米榴弹炮的BT-7坦克一直拖延到了37年才开始生产。设计师在38年的时候对这些BT-7坦克又做了一些优化设计,并将原本使用的300马力发动机更换成了400马力的新式发动机。
1938年的时候,苏联工程师还对BT-7坦克做过一些装甲优化设计,但是这个设计仅仅生产了一辆试验车,随后项目就被停止,也使得BT-7坦克失去了一个更好的发展方向。
BT-7坦克在40年又做了一些升级,它的前装甲被增加了2毫米……达到了22毫米(鬼知道多这2毫米有什么用),同时原本非常宽大的履带被换成了一种相对窄一些的履带。但是总的来说,这款坦克的综合性能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如果非要说的话,那就是为它更换了一台更好的柴油发动机。这款V-2柴油发动机是山寨的德国货,拥有更好的防尘效果和高燃烧效率,重点是它拥有450马力。
陆军的极速小子们对这个改进非常的开心,很快他们就进行了一次测试,结果表明,这款新式BT-7在公路行驶可以达到大约83公里的时速,据说最高曾经达到过100公里,只是出了事故。为此苏联工程师给发动机加上了限速器,这个型号的BT-7到41年上旬一共生产了784辆,其中有480辆被部署在西部军区。
朱可夫曾经说:“假如不限制它的速度,小伙子们会踩着油门一直飙到它的发动机和负重轮橡胶起火,然后让坦克变成一辆烈焰战车,直到他们干掉自己才会停下来。”
三、BT-7坦克在战争中的表现1939年的时候,日本和苏联的边境摩擦越发激烈,双方时常擦枪走火,小股部队的边境交火似乎成了家常便饭。
在日本和蒙古的第一次有规模的边境摩擦中,蒙古军队投入了19辆BT-7坦克,但是面对日本的反坦克火力,这些快速坦克不堪一击,蒙古军被揍得哭哭咧咧的去找苏联爸爸给自己撑腰。
于是在39年8月,日本和苏联在蒙古的诺门坎地区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此前苏军从国内调来了大量的BT-7坦克,这些快速坦克在下了火车之后依靠自身行进了800公里在诺门坎地区和朱可夫的军队汇合。
然而在第一次战斗中,苏军就损失了49辆BT-7坦克,在之后的战斗中又相继损失了数十辆坦克。苏军的BT-7坦克和T-26坦克与日军的89式中战车半斤对八两,基本上就是看谁先命中对手。并且它们的侧装甲无法防御反坦克步枪的射击,更不要提机炮和战防炮了。当然主要损失还是进攻计划过于鲁莽,苏军坦克旅没有得到足够的步兵支援。
在战斗结束后,朱可夫立刻上报莫斯科称:“坦克车组们的训练太差,他们一股脑的甩开了步兵,冲进了日军的阵地,因此损失惨重,我建议加强对坦克兵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组织纪律和战斗力。”(所以说朱可夫,你比曼施坦因还能甩锅啊,你那本书应该改名为《甩锅与思考》)
在之后这些BT-7坦克又先后参加了进攻波兰和芬兰的战斗,他们表现的都不太好,即使是波兰的7TP坦克,也可以轻易的摧毁这些快速坦克,后来在芬兰防线上又躺了一地的苏军坦克。
而在1941年6月22日的时候,对BT-7坦克来说从军史上最大的战斗来临了。法西斯德国的汉斯们浩浩荡荡的越过了苏联西部国境线,一举摧毁了苏联的西部军区和西北军区,也摧毁了部署在苏联西部的大量坦克,其中就包括了多达4517辆BT-7坦克。他们大多被德军摧毁,少部分被德军缴获并装备于德军部队。
在战争的头几个月里,尽管BT-7坦克装备的45毫米坦克炮可以摧毁德军大多数的轻型坦克,但是在早期,苏军对机械化部队错误的运用方式葬送了大量的苏军坦克。
例如41年7月,苏军第16坦克团奉命发动进攻,他们需要向西前进500公里然后投入战斗。在7天内,该团的坦克就损耗殆尽,根据报告称,只有2辆BT-7坦克毁于战斗,其余111辆BT-7坦克均因为无法得到备用零件维修而失去战斗能力。
从西部大崩溃中幸存的BT-7坦克,后来参加了列宁格勒保卫战,高加索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它们中绝大多数都在战争中被消耗掉了,而被部署在远东地区的BT-7坦克幸运的活到了八月风动之后。
结语BT-7轻型坦克是苏联早期装备的快速履带坦克,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全球最好的几款快速坦克之一。BT坦克的家族最初起源于美国,却在苏联发展壮大,它们先后经历了三代,虽然BT坦克的装甲和火力都不算好,但它为苏联的坦克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BT系列坦克》
《苏联坦克部队》
《轻型坦克BT-7》
“大领主”来了?Y系4级轻坦哈里·霍普金斯数据一览
各位车长大家好!
说到小领主,各位一定不会陌生。作为“小车扛大炮”的典型,这台灵巧的小坦克在游戏早期成为了不少车长打钱的选择。但你不一定知道的是,历史上的小领主竟还“后继有人”,并且还即将加入游戏之中!这一期,我们就来看看超测服中的这个小家伙:Y系4级金币轻坦哈里·霍普金斯!
历史溯源
哈里·霍普金斯的正式名称为MK.VIII轻坦(A25),是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在1941年夏提出的新式轻坦设计,也是英国在二战中最后一型轻坦。从本质上说,它是针对MK.VII“领主”(A17)服役后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所进行的深度现代化改进。其名字哈里·霍普金斯来自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首席外交顾问,以纪念此君在在改善两国关系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相比领主,哈里·霍普金斯最大的改进在于稍大的尺寸和更好的装甲——车体和炮塔均采用大量倾斜面,正面装甲的厚度增加到38毫米,侧面装甲厚度增加到17毫米。同时,为了改善车组的作业环境,Mk.VIII型加长了0.15米,加宽了0.38米,增重约1.1吨,超出了当时英军在役的汉米尔卡滑翔机货舱尺寸及载重上限,意味着不再适合通过空运投送。
动力方面,哈里·霍普金斯采用了与领主相同的148马力12缸汽油发动机,由于增加的重量,单位功率下降到每吨17.5马力,最高速度则降为48千米/时。此外,领主上不寻常的转向系统也同样被继承了过来,坦克的全部主动轮和负重轮均可以小幅转向,履带也能随之弯曲,从而实现像汽车一样的转向。转向系统增加了动力辅助设备,降低了操纵难度。
▲ 领主坦克独特的转向方式
由于领主上的40毫米QF 2磅炮被认为足以满足作战需求,在哈里·霍普金斯坦克上也得到了沿用。它的身管长52倍口径,在1000码距离上最多可以穿透40毫米装甲。游戏中的它则像银币线上的4级中坦玛蒂尔达一样,加上了小约翰适配器,这种安装在身管膛口部分的附加装置能够形成锥膛炮的效果,增加炮弹出膛速度的同时极大提高穿深。
▲ 安装小约翰适配器的领主与游戏中的哈里·霍普金斯
尽管陆军部在1941年底就下了1000辆的订单,但到1945年2月停产为止,仅生产了100辆,主要原因是它羸弱的火力和防护不能胜任作战需要,已经生产出来的也多数被交给皇家空军用做机场防御。值得一提的是,游戏中4级坦歼“复仇女神”在历史上就是哈里·霍普金斯的变体之一,安装了3.7英寸(95毫米)榴弹炮,用于为空降部队提供近距火力支援。
游戏性能
截至目前,超测服中的哈利·霍普金斯坦克的初版数据汇总如下,均为装备满熟练度成员的条件下测得,且未考虑技能、装备及战地改装等因素的影响。
类型:Y系4级金币轻坦
血量:520点
发动机功率:200马力
重量/最大载重:8.66/9.5吨
单位功率:23.09马力/吨
最大前进/倒车速度:50/-18千米/时
车体转速:39.63度/秒
炮塔转速:39.63度/秒
地形阻力系数:未公布
观察距离:320米
通讯距离:750米
车体装甲:38/17/10毫米
炮塔装甲:38/17/17毫米
主炮:QF 2磅炮(安装小约翰适配器)
弹种:AP/APCR/HE
单发伤害:55/55/70点
穿深:121/145/45毫米
弹速:1341/1341/792米/秒
射速:24.13发/分
装填时间:2.49秒
DPM:1327点
百米精度:0.38米
瞄准时间:1.92秒
俯仰角:-10/+20度
车组成员(3人制):车长、驾驶员、炮手
静止隐蔽系数(开炮前/后):17.73/5.05%
移动隐蔽系数(开炮前/后):13.28/3.79%
从初版数据不难看出,哈里·霍普金斯坦克实际上就是一台高级的“小领主”,而它的底气就来自于和玛蒂尔达同款的2磅炮。和其它4级轻坦相比,它的炮控和精度都要略好一些,足以支撑其在中远距离上的作战。真正关键的则是121/145毫米的穿深,就算面对5级重坦也能“扎”得它们痛不欲生!
同时,相比2级领主的脆皮与贫血,哈里·霍普金斯在这两方面都进行了补强,但实事求是的说,游走狙击依然是最适合它的作战方式,一是因为单发伤害和射速都不占优,在近战中很吃亏;二是因为320米的视野要低于同级轻坦的平均水平(340-350米左右),若按照常规轻坦的玩法,难免陷入点灯点不过,跑路跑不走的窘境。
小 结
z
目前,这台轻坦尚处于早期开发状态,放出的预览图都还没制作贴图,也意味着在正式实装前有进一步调整的可能。各位车长对这台“大领主”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观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117/16962530157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