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弓箭的制作方法及材料(弓箭的制作方法及材料)
中国传统弓箭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一共四道工序,你学会同样能造
由于远距离交战的形式增多,以及战争越来越灵活,所以部分冷兵器的性能越来越得到融合。如刀枪的使用既要力量又要灵敏、弩射既要力量又要人的协调性、骑射既要力量又要协调性还得要灵敏性,等等。从弓到弩的演变最能反映出这种演变的特点。
弓箭是弓与箭的结体,两者只有连在一起才称之为兵器。它们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缺一不可。但在操作中,各自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弓是中国古代最为常见的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兵器,属于弹射兵器类,是发射箭的装具,由具有弹性的弓臂和具有韧性的弦构成。人类最初的弓属单体弓,是人们“弦木为弧”而成。后来,人们发现单是弦木而成的弓弹性不够好,为了增强弓的弹性,人们发明了复合弓。
这种复合弓以竹木为弓身的主体,然后附上角、披上筋,最后再缠上丝织物。箭则是弓的发射对象,与弓一起构成一种弹射兵器。古书中常称之为矢,在甲骨文中,“矢”字就象一支箭,前面尖尖的象箭头,后面宽而中间凹象箭尾。最初的箭是由一根削尖了的竹杆或树枝构成。之后,箭头改进成石锨或骨锨,箭尾附上羽毛,这样提高了箭头的击穿力以及飞行的稳定性与远度。再后来,当青铜被人们发现与利用时,很快便有青铜锨,这就进一步增强了箭的杀伤力。
三国时期,弓箭被大量用来装备军队,出现了不同形制的弓,性能方面也各具特色,如:角端弓、雕弓、路弓、疆弓等。总的来说,弓箭的优点在于轻便灵巧,能远距离杀伤敌人,缺点是必须一手张弓,一手拉弦,但由于人的臂力与手感方面的原因,距离稍远准确性不高,杀伤力也不够,所以后来逐渐被强而有力的弩取而代之,再到枪炮兴起,弓箭也自然退出了军事舞台。
弩是弓演变而来的,是安有张弦装置的弓。张弦装置由弩臂及安于其上的弩机构成。弩比弓操作方便,射手可先张弦安箭,再纵弦发射。弓箭手却要在用力张弦的同时进行瞄准,因而弩的命中精确度高。从考古发掘的材料看,大概在原始社会晚期或者说至少不晚于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木制弩了。到东周时期,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提高,出现了青铜弩机,提高了弩的杀伤力。
湖南、江苏、河南、河北等地的战国中晚期墓葬中,都曾经出土过青铜弩。此时的弩还是用人的手臂张弦,所以叫臂张弩。大约战国晚期开始出现了脚踏张弦的撅张弩,这种弩射程比臂张弩远出二三倍。西汉时期的弩出现了带刻度的“望山”,其作用类似于近代步枪上标尺,射手可按目标的远近,通过“望山”控制锨端的高低,调整发射角,以便准确地命中目标。东汉时期出现了腰开弩、床弩等新形式的弩。
唐代的军队则装备有七种不同的弩。至宋代,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有撅张弩和床弩两大类。这一时期弩的主要特点是:射程远、发射连续、攻击区域大,等。史料记载,景德元年,宋军在澶渊之战中,以床弩射杀契丹大将,使契丹军队士气大减,从而一举击败契丹军队。明朝以后,由于火器的进一步发展,枪炮使用越来越普遍,于是弩和弓在军队中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并在清朝末期退出了军事舞台。
蒙古草原没有树,游牧民族靠什么大规模制作弓箭?其实很简单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蒙古人是长在马背上的民族,那里的孩子几乎个个会骑马,在征战时,骑兵也是他们制敌取胜的关键。
除此外,蒙古人的箭术也是所有民族中最为精湛的,骑马射箭,两者合二为一,平时可以狩猎,战时可以御敌。
在蒙古族的历史中,曾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而这些传说,基本都与他们能骑善射的游牧族民族特性有关。
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蒙古勇士喜热图通过精湛的骑射技术娶得太阳国国王的宝贝女儿的故事。
而在真实的历史上,蒙古族也会时不时的举行骑射比赛,亦或是射箭比赛,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直到今日,这已经成为了蒙古族的传统运动项目。
草原一望无际,确实是个骑马驰骋的好地方,可遍地无树,他们是如何制作弓箭的?古时蒙古征战的骑兵箭手们需要大量的弓箭,他们又是如何维持武器供给的?
其实细想一下就知道,答应是很简单的!
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实蒙古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遍地都是草原,在草原的周边地区是有不少生长茂盛的树林的。
我们经常说的蒙古高原,包含蒙古国、中国蒙古自治区,以及俄罗斯的南部和外贝加尔的边疆区,高原的占地面积有200万平方公里。
在这200万平方公里内,盛产各类珍稀树木、鱼类等丰富的自然资源。
大家都知道蒙古人是游牧民族,他们不仅仅是在草原饲养牲畜,发展畜牧业,同时也会在森林里狩猎捕鱼。
根据史料的记载,在1980年左右,仅是蒙古高原中的蒙古国就有15万公顷的森林,木材的储存量加起来多达13亿立方米。
包括将内蒙古和东北三省紧密相连的大兴安岭,在占地32.7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有712.38万公顷是森林的面积。
按照平方公里与公顷的换算面积,那就是有7万多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占大兴安岭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古有传说,蒙古人的先祖其实就是生于大兴安岭,且最开始也是一直带着族人在大兴安岭生活的,这里树木鱼类等自然资源丰富,足够日常所需。
直到后来随着族人繁衍越来越多,大兴安岭内部再也装不下这么多的人,所以领头者才会带着大家迁徙到草原上生活。
由此可见,其实蒙古地区并不缺乏树木,若是需要木材,随时可带人去周边的森林砍伐,上百万公顷的森林难道还不够他们用的吗?
但虽然不缺木材,可实际上蒙古人制弓箭的材料却不并仅仅只有木材这一种。
他们会取木材烧火,亦或是用来制作盆碗椅子等生活所需的用品,但木材易断且无弹性,根本不适合做弓与弦。
若是上了战场用木材制作的弓与弦来御敌,蒙古人恐怕会输的很惨。
弓箭的材料那么蒙古人制作弓与弦所需的材料都是什么呢?
他们会选用质量上层的的“水曲梨”来制作箭,包括蒙古高原盛产的桦树和柏树,也是制成箭的主要材料,但是做弦,则会选用牛筋。
牛筋韧度强,无论怎么拉扯,也不容易断,而且它的弹性也特别大,以此为弦,能将箭射得更远更准。
鹿筋、羊筋也可以制成弦,不过相比牛筋,效果要差一些,所以古时蒙古人在征战时多会选择用牛筋来制弦。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牛羊成群,平时他们主要食用的肉食,也多是牛羊,所以对其而言,牛筋羊筋并不是稀缺的材料,很容易就能得到。
除了牛羊的筋外,马的鬃毛,以及葡萄藤,也可以拿来制成弦,如果战时弓箭的需求量太多,但牛筋羊筋又来不及供应,就可拿马鬃毛和葡萄藤来代替。
而制作弓,蒙古人通常会用羊角和牛角来做主材料,牛羊的角耐受度强,不易损坏,且具有一定的弹性,是制弓最好的原材料。
在制好弓与弦后,他们则会用鱼胶进行粘合,鱼胶的粘性强,可以完美的将弓弦结合在一起,这样做的弓,使用寿命更长。
当然了,牛角和羊角在草原上也并不是什么稀缺品,每逢宰杀牛羊来食用时,将牛羊角砍下来保存好,等到需要做弓箭时再拿出来用就好了。
贸易和掠夺除了利用生活周边所有的资源做原材料制弓箭外,蒙古人还会通过贸易的方式在中原进口。
蒙古人虽然可以自给自足,但同时也和中原有着贸易往来,他们会将一些牛羊或者打猎来的动物的皮,亦或是牛羊肉拉到中原去买。
用赚来的钱,会买一些生活所需的衣物或是吃食,同时也会买一些可以制箭的竹子,如果卖不出去,他们则会找一些商贩用以物换物的方式来换得自己所需的物品。
古时的贸易方式有很多种,以物换物就是其中一种,这也是蒙古人常用的贸易方式。
除了贸易之外,蒙古人在与外敌征战时,也会收缴上来一批武器,其中就会有大量的弓箭。
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剧情,两军交战,战胜的一方都会将战败一方的兵器收缴入库,最后再分发给手下的士兵。
三国时期,群雄混战,战败的诸侯,别说丢武器了,连军旗都能丢掉,胜利的一方看着满地的弓箭、矛盾,都会派人收集起来,如此也算充实军资。
我们都知道蒙古人善战,与边境地区没少开战,古时蒙古和中原就打了不少的仗。
中原地广物博,资源肯定比蒙古丰富,所以兵器的质量都是上层的,蒙古人从中原人手中抢掠兵器,也免了他们自己制作武器的麻烦。
结语这个世上原本是没有弓箭的,是人类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去发明的,从这小小的弓箭,便能看出古人的智慧。
虽说弓箭的制作只能算是人类的小智慧,但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正是由人类的一个个小智慧构成的。
譬如纸的发明,印刷术的发明,电灯与网络的发明。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都是生活在先人智慧所构成的社会之中。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115/169625249673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