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推燕食物语(子推燕)

时间:2023-11-14 02:54:03 来源:网友上传 编辑:未及挽留

子推燕:寒食燕语古今事

烟火寒食到,柳穿面燕挂门梢。

每年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后,是汉民族唯一以食俗命名的传统节日—— “寒食节”,古人又谓之“炊熟日”。这一天,亦是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唐人韩翃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写尽长安春花漫舞的春意;明人高启“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道出辗转回乡难掩悲哀的沉重。

寒食节给人印象最深的,还属“断火食冷”习俗。

唐代内宴冷餐丨搜狐

《周礼·秋官司寇第五·司烜氏》载:

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

寒食在仲春之末,清明在三月之初,其间禁火防火,为周人之旧制。对于寒食起源之说,影响最大者当属为春秋时期晋国贤臣介子推而设。东汉初,学者桓谭《新论·辨惑》即言:

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

尽管现如今绵延近两千年之久的“禁火食寒”之风,几乎被清明节的蹴鞠、踏青、春游、祭扫取而代之,幸而还有“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 闻名遐迩晋国故地,旧礼仍在有序传承。节前蒸制“子推燕”,便属其中一种。

山西介休绵山的介子推母子像丨百度

子推燕,顾名思义,为缅怀介子推而创制。晋代《邺中记》讲:

并州(今山西一部分)之俗,冬至后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日三天,作干粥,今之糗(炒米粉之类干粮)是也。

尤其是介公葬身的绵山脚下,百姓取介休方言,以(燕燕)谐音“念念”命名该标志性食品,世代颂扬这位“割股奉君”“辅君复国”却“不言君禄”的君子。

寒食节子推燕丨 搜狐

今时今日,每逢春燕凌空的寒食节前,山西民间妇女们都会制作形似燕子的面塑,又名枣䭅飞燕。

普通的面粉,在巧妇双手中经揉、搓、团、剪、搭等工序,缀以绿豆或高粱米为眼,遂幻化成造型各异的“面燕”,入笼蒸熟后再点染色彩,便栩栩如生了。燕的姿态,或展翅,或停驻,或蹲坐巢内,或栖息枝头。

历史活化石面塑丨来自《印象中国》

新出笼的子推燕,用酸枣树、杨柳条串起,悬挂于门楣、房顶自然风干,或者直接悬吊在柳树上。这种做法一则源于仲春时节,柳树发芽变绿,枝条柔软,用作穿“燕”的工具很方便,且顺适“清明插柳”之礼;二则因子推“抱柳焚身”,故以“柳”纪念,教育儿孙尽忠守孝。

柳枝穿起子推燕丨中国通史纪录片截图

“子推燕”的盛行,不晚于宋代。宋代金盈之《醉翁谈录·卷三》称,北宋京城

以枣面为饼,如北地枣菰而小,谓之“子推”,穿以杨枝,插之户间。

吕原明《岁时杂记》中亦云:

今之人,寒食节家家折柳插门上。唯江淮间尤盛,无一家不插者,北人之稍辨者,又加以子推。

上述古籍中,“子推”均指“子推燕”。

相传被人们寄以吉祥寓意的子推燕北还有治病功效。宋代庄绰《鸡肋篇卷·上》中就有记载:

以糜粉蒸为甜团,切破,尤可以留久。以柳枝插枣糕置门楣,呼为“子推”,留之经岁,云可以治口疮。

山西代县子推燕丨《根在民间》公众号

除了“子推燕”还有“子推馍”。

清·康基田《晋乘搜略》中记载:

太原俗,以子推三月三日燔死,故有寒食禁火之说,唐祖起自晋阳,尚仍旧俗,清明日为蒸食如馒头,而方其角,名曰子推,以志不忘。

“子推馍”有些形似古代武士的兜鍪,最重者达一斤之多,内包鸡蛋或红枣,顶子四周贴加众多面塑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等等。

子推馍丨延安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食用之余,子推燕还是祭祀、扫墓的应时供品。明《宛署杂记》载:

宛(南阳)农家,岁以是月祈祷年丰,各用面果(面花)、送纸钱,挂田禾之上,号曰“挂地头”。

如今有些地区,家族后辈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后,依旧会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为沾先祖德泽。挂“子推燕”既是为祭祀先人,也是为生者祈福行为。

悬挂起来的子推燕

需要清楚的是,相近的俗也山西以外的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鸡肋编》有记:

寒食火禁,盛于河东,而陕右亦不举爨者三日。

至今,陕西榆林、延安、宜川等地,节前必蒸“子推馍”。山陕一带,母亲还要将其赠予当年出嫁的女儿,称“送寒食”。燕乃候鸟,自有回时,暗喻女儿出阁离开双亲为人妇后,总要回家看看;河南地区,习惯用面蒸成饼,上面附以团枣,名“子推糕”,结合门前插柳习俗,以示纪念;山东胶东一带,清明时节有“捏面燕” “吃面燕”遗风。《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载有:

荣成县清明节之一日,各家多以面粉俐若干小燕,互相赠送……并有一般儿童,匿于土地祠后,伺有人前来,便将小燕及鸡蛋放下,群相夺取,名日“抢青”。

真可谓是:“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陕北子推馍丨美国《国家地理》

山东胶东子推燕

年年有清明,岁岁逢寒食。通身雪白雪又点缀着斑斓色彩的“子推燕”不仅寄托着对先贤的追思,还寄托着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期望。

文章为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往期精彩:

为什么重阳节有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你知道吗?

今日寒衣节,对你来说中国的四大鬼节是迷信吗?

被誉为中国情人节的七夕佳节,到底该怎么过?大多数人都过错了

老师收到小朋友送的花,既开心又扎心,关于清明节孩子真的了解吗

前言

时值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老天爷仿佛也感知到了人类对先人的缅怀之情,纷纷下起了毛毛细雨,人们打着伞穿梭在雨幕中,此情此景让我不禁脱口而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阴郁的天空,绵绵的细雨,惆怅的人儿,无不告诉后人,清明节是一个寄托哀思的日子,需要给祖先扫墓,祭奠英烈,庄重肃穆。

但是清明节的意义绝不止于此,对于孩子来说,除了缅怀感恩逝去的亲人之外,还要多了解清明节的背景知识、习俗和饮食,以及禁忌事项。

这不,有一位小朋友上幼儿园时把一朵花送给老师,老师非常开心地问他“你为什么要送花给老师呀”,孩子挠挠腮帮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清明节就快到了”。

老师有些哭笑不得地表示,“自己人生第一次收花竟然不是因为情人节”。当然,孩子肯定不是故意在清明节给老师送花,而是真的不理解清明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节日。

随后,老师也给幼儿园的孩子们简单普及了一下清明节的来历,并告诉孩子们“清明节是一个神圣的节日,不用送花给老师”。

其实,清明节就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契机,教导孩子从宏观上了解清明节是什么,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做稀里糊涂的传承者。

图片来源:四川观察

作为父母,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教育孩子的好契机,所以在清明假期期间可以这样教导孩子:

01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又名“踏青节”,也叫“扫墓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大好日子,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关于清明节还有一个故事:

相传春秋时期,已逃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在一颗老柳树下,树洞里有一张血书,上面写着: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节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清明节

02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虽然是一个庄重肃穆的祭祀节日,但是流传下来的习俗除了扫墓、祭祖之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荡秋千、插柳等节日习俗。

下面就来了解几个人们常见的清明节习俗:

一、扫墓祭祖

既然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当务之急就是扫墓和祭祖了。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这个季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坟墓上的杂草也开始生长,后人需要帮忙拔除,并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

除此之外,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扫墓祭祖有两方面意义:一是把坟墓修缮完好也是在向逝去的亲人传达“后人生活得很好”,二是代表后继有人,以方便后人寻根。

扫墓祭祖

二、放纸鸢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放风筝的习俗,而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之一。后面清明节放纸鸢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也是人们祈福消灾的一种行为。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风筝。夜里,在风筝上或风筝的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放纸鸢

三、踏青

《尚书·大传》曰:“春,出也,万物之出也。”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旧时将清明节称为“踏青节”就是其影响之一。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四月草长莺飞,春意盎然,人们蛰伏了一个冬天,正好趁这个季节带着孩子们到郊外踏青游玩,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一冬的沉闷也会烟消冰释。

踏青

四、荡秋千

传说“秋千”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那时称之为“千秋”,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时,才把“千秋”带入中原。

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

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以练习轻捷、矫健。打秋千时,人在空中荡来荡去,翩翩若飞,很有趣味。

后来,荡秋千成为了清明节的一种习俗,大人们在两棵大树间拴上麻绳,中间放一块木板,然后让孩子们坐上去,大人则推动秋千令其高高飞起,孩子们既高兴又害怕的会尖叫起来。

荡秋千

03清明节的饮食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中国民间的重要地位。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元宵节要吃汤圆,那清明节应该吃什么呢?

其实,清明节饮食并没有统一的文化,因为各地的习惯差异比较大,不仅南方和北方存在差异,就是南方和南方,北方和北方都存在一些差异。

例如,在我国北方地区,清明时节很多人要吃鸡蛋,寓意圆圆满满;而老北京人清明时又喜欢吃馓(sǎn)子麻花、驴打滚和面茶;

而寒食节的发源地山西则有吃“寒食”的习惯,要蒸“子推馍”“子推燕”等,清明节吃“子推馍”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

子推馍

子推馍里面一般夹有核桃、红枣、花生,也称为“子福”,寓意祖宗保佑家族香火延传,这些馍既可以自己食用,也能用来馈赠亲友。

在上海江浙一带则有吃青团、吃藕的习惯;而两湖、四川盆地的部分地区则有吃粽子的习俗,既可以用于上坟祭祖,也可以在出游时自己食用。

总体上说,北方地区的清明饮食文化主要是糕饼、冷粥等,南方地区的清明饮食文化主要是一些应时应景的时令食物。

其实,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趁着清明假期,大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动手制作这些清明美食,让孩子近距离感受清明节的饮食文化。

青团

04清明节的禁忌

一、关于饮食的禁忌

因“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即是“寒食节”,为防止寒食冷餐对身体的伤害,人们在“清明节”这一天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此来锻炼身体。

二、关于日常生活的禁忌

在清明节期间,民间有些地区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

三、关于言行举止的禁忌

因为清明节是祭祀节日,节日气氛比较庄重肃穆,言行举止要严肃以待,所以像什么“节日快乐”的祝福语、“送花送礼”的行为肯定是禁忌的,不然这就是对先人的不敬。

上述中的小朋友在清明节送花给老师显然不对,但孩子的初衷肯定是好的,就是想着清明节也是节日,节日送花理所当然。正是因为孩子不理解清明节的含义,所以才闹出了这样的尴尬。

05清明节的爱国教育

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当我们享受着太平盛世、岁月静好时,千万别忘了这些负重前行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先烈们。

从不惜千金买宝刀的女侠秋瑾,到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邹容;从江姐到刘胡兰;从黄继光到董存瑞,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瘟疫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在中华人民的努力下,这场战“疫”即将胜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许多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不幸牺牲。

……

缅怀先烈

这些先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他们的故事永远值得我们流传下去。

清明节扫墓不光是缅怀自己的祖先,也要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都值得我们纪念和缅怀。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碑就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所以,清明节除了让孩子们了解传统节日,从中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外,还要引导他们铭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否则,我们的孩子可能只知道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或者只记得是港星张国荣的祭日,却忘了4月1日还是我们伟大的人民英雄王伟的祭日!永远的81192!

缅怀先烈

结语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可以说,清明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流传到如今不单单是传承“孝”文化,更是告诉后人除了懂得孝道外,还要学会感恩。

在这个清明假期,带着孩子一起去缅怀亲人,缅怀先烈,让孩子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饮食、禁忌,铭记历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让传统文化变得更加有意义!

清明时节,愿生者健康,逝者安息,缅怀过去,祈福未来!

“出于醉笔,最富天真”:王羲之《兰亭序》

作者:周维强

《兰亭序》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这件书法神品的作者王羲之,则是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也可以说,这是中国东晋时代一位北方南迁世家子弟在江南青山绿水之间创造出来的艺术上品。

兰亭雅集傅抱石/绘

王羲之写这篇文字时,已是51岁,书法风格臻于佳境炉火纯青。是他书风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

这一年是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古代习俗,得到水边,临水而祭,祓除不祥,即这篇文章里说的“修禊事也”。

这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山阴(今浙江绍兴)兰渚山下,名满天下的谢安、“掷地当作金石声”的“才笔之士”孙绰、名理精湛的高僧支遁,以及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等41人,雅集兰亭,列坐在溪流两旁。溪水蜿蜒,斟满了酒水的杯子,被这一次雅集的“司仪”放在溪水上,从上游顺流而漂下来,酒杯停搁在了谁的跟前,谁就得饮酒赋诗咏怀。参加这一次风雅聚会的名士们,兴致都很高,一共写了37篇诗。37篇诗汇集成册,大家又一致推举王羲之写序,这就有了这篇传颂千古的《兰亭序》。王羲之的这篇序之外,孙绰也写了《兰亭后序》,也是记叙这一次盛大的燕集的,只是名气没有羲之的这篇响亮。孙绰也是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留得住名字的人物。

想来羲之当时是有些微醺了,蚕茧纸,鼠须笔,乘兴挥洒,一气呵成,仿佛有神助。所以《兰亭序》无论文辞还是行书,俱浑然天成,随意自然。潘伯鹰先生说“出于醉笔,最富天真”。据唐人何延之《兰亭记》说,羲之醒来再想重复书写,竟不可得当时的神韵。这或者也可作为艺术的“酒神精神”之一例中国旁证?

可惜这样一件无上的书法妙品,原迹已给唐太宗李世民殉了葬,带进了他的墓里,我们无缘得见真笔了,我们所能看到的,也只能是复制品了。现存的重要的复制品,启功先生《兰亭帖考》概括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宋代定武地方出现的石刻本,一类是唐代摹写本。启功先生梳理了世传《兰亭帖》各本子和各种旧说,去除种种可疑的说法和明显附会无关紧要的事,给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王羲之《兰亭帖》复制品,做了一个比较简洁清晰的说明:《兰亭帖》唐初进入御府,有许多书手进行拓摹临写。后来真迹殉葬昭陵,世间只流传临摹之本。北宋时发现一个石刻本在定武,摹刻较当时所见的其他刻本为精,就被当时的文人所宝惜,而唐代摹临之本,也和定武石刻本并行于世。定武本由于屡经锤拓的缘故,笔锋渐秃,字形也近于板重;而摹临的墨迹本,笔锋转折,表现较易,字形较定武石刻近于流动;后人揣度,便以定武石刻为欧(阳询)临,其他为褚(遂良)临。

不过历来也有以为流传的《兰亭帖》不是王羲之的字迹。清末顺德李文田就持这一看法。李文田说古称右军字“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所以世无右军之书则已,如果有的话,“必其与《爨宝子碑》《爨龙颜碑》相近而后可,以东晋前书与汉魏隶书相似,时代为之,不得作梁、陈以后体也。”李文田引的这八个字,出自梁武帝《书评》。今人黄永年先生也引录梁武帝《书评》“王右军书,字势雄强”等句子,认为我们今天所见的《兰亭序》为梁陈人书。这也是一种说法。但这些说法,也不一定靠得住。所以没有能够在书学史上占据主流。

我们看王羲之的这件《兰亭序》书法,飘逸,空灵,自然,28行324个字,纵横自如,即使是重复二十多次的“之”字,也是极尽变化,字同笔异而意殊。《晋书》里的《王羲之传》评论羲之的字,“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确是的评。今人沈尹默先生说羲之的字是“刚健中正,流美而静”“美玉贞坚,宝光内蕴”。这样的法书,就算不归入羲之名下,又何碍它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呢?可它到底还是羲之的字迹。

王羲之是行书的祖师,《兰亭序》是王羲之书风成熟时期的杰作。这两句话就可以作为《兰亭序》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价值的主要表述了。

故宫博物院所藏《兰亭序》,因卷上有唐中宗神龙年号小印,所以称作“神龙本”,传说为唐代冯承素双钩廓填本,纸本。按照启功先生分类,这应该算是“唐代摹写本”这个系统里所传世的一种。启功先生诗云“赖有唐摹存血脉,神龙小印白麻笺”,启先生以为这个“神龙本”于原迹墨色浓淡不同处亦忠实摹出,“在今日所存种种兰亭摹本中,应推最善之本”。至于是不是冯承素所摹写的,也不能确考了。

南朝宋刘义庆著《世说新语》,其中的《企羡第十六》有一则记王羲之和《兰亭序》:

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

这段文字,大意是说,王羲之得知有人以《兰亭集序》比《金谷诗序》,又把自己和石崇相提并论,流露出很欣喜的神色。石崇的《金谷诗序》,写于晋惠帝元康六年,公元296年。石崇在他的别墅河南金谷涧邀集三十人雅燕,为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送行。众人昼夜游宴,饮酒赋诗,汇成诗册,石崇作《金谷诗序》。石崇,渤海南皮人,颖悟有才气,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善诗文,这篇诗序名气很大。所以王羲之“甚有欣色”。

不过今天的文学史家推崇羲之《兰亭序》甚于石崇《金谷诗序》。《金谷诗序》自然也是一篇好文章,也是代表了“序”这一个文体的“新变”。但史家以为,只是到了羲之的《兰亭序》,序文这一个文体才彻底从传统的集序、单篇文序独立出来,成为文士特有的诗文活动的“序言”,并在南朝得到延伸,此后如“赠序”一类的文章,也是沿着羲之此文所辟的方向演进而达到新地界。说见李山先生撰著《中国散文通史·魏晋南北朝卷》。郭预衡先生说羲之的这篇序里记述山水景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已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散文到了汉代,开始有了景物描写。到了六朝,在散文里,也可以说是‘山水方滋’。羲之此文,即是一例”。这也是从文学史演进的视野来看羲之的这篇名作的。

既然羲之的《兰亭序》有这么高的文学史意义,鉴赏力极高、趣味极佳的南梁昭明太子萧统,他编《文选》为何不收进这篇呢?钱钟书先生《管锥编》分析这个文本,以为羲之这篇序“真率萧闲,不事琢磨,寥寥短篇,词意重沓”,着眼于孤立的单篇文本,自然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昭明太子不录《文选》中,也是可以理解的。钱钟书先生又推测:羲之“岂抟心揖志在乎书法,文章本视为余事耶?”羲之意在书法,写文章则为书法之外的余事,这个推测也是通顺的。当然,如果放在文学史或文体史演进的视野来看,则对羲之这篇序的估衡,自然又当不同了。

南朝梁刘孝标注释《世说新语》,在我前面引的这一则笔记后面写的注文里又收进了《兰亭序》的另一个版本,篇名作《临河叙》,除了文章里文字有些差异之外,结尾处多了“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数句。文学史家推测,羲之写这篇序时,是没有这几句话的,汇编成册时又加上了这几句“以合于序言的体要”,但如果羲之的书法作品里再补上这几句话,“就有累赘之感了”。这个解释合情合理,说得通。

羲之《兰亭序》是有着书法史和文学史的双重价值的,虽然羲之当时以文章仅为余事。

王羲之生于西晋太安二年(303),卒于东晋太元四年(379)。他所在的琅琊王氏家族,从北方迁移到南方,一直都是世家名门,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依潘光旦的说法,南北朝时期发生了中国近二千年来的第一次人口大播迁,即“永嘉南渡”。它的结果,“最显著的自然是长江下游人才与文化的充实,而人才的充实显然是文化充实的一个主因”。山东琅琊王氏就在这一次东渡里来到了南方。王羲之在东晋,做过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內史,所以他也被叫作“王右军”。“永嘉东渡”,大族南迁,北方发达的中原文化也就跟着南来的北方人落户到了南方,南北文化在这个时代又作了一次伟大的交融,也因此促发了江南文化的一次蓬勃的大发展。《兰亭序》也就可以视作一个迁来江南的山东人给江南文化作出的一项杰出贡献。江南文化,在东晋之后,逐渐地超过了北方中原,唐宋元明清以来一路遥遥领先。近世西风东渐,南方再次得风气之先,吸取西洋文化,领异标新。

临沂的王氏故居,我七八年前曾拜访过。绍兴的兰亭,近年来也数次游览。在先贤留迹的地方,遥望青山,临水缅想,不能不有所慨然。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08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114/169625221272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