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g7火箭筒(rpg7)
战争片中的常客!世界著名的RPG-7,居然不算真正意义的火箭筒?
《军武次位面》作者:海东青
之前的文章中笔者向大家介绍了二战德国最经典的单兵反坦克武器“铁拳”无后坐力炮,这种武器曾经长期被人误解为火箭筒,但它其实并不是火箭筒,因为其发射的炮弹并没有配备火箭发动机,就是一枚无动力炮弹,因此“铁拳”本质是一次性无后坐力炮,而苏联后来根据”铁拳250”研制的RPG-2,由于同样是使用无后坐力炮原理发射一枚无动力系统的炮弹,因此也是无后坐力炮而非火箭筒。
▲好莱坞大片中美国大兵尖叫大喊“RPG”的经典场景简直可以说是RPG-7的活广告.
那么肯定有人好奇既然RPG-2不算火箭筒,那么在RPG-2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的RPG-7呢?这里先说结论,你可以管RPG-7叫“发射火箭助推炮弹的无后坐力炮”,也可以叫它“使用无后坐力炮原理的火箭筒”,深究起来就比较复杂,值得一篇文章来好好说道说道。
让我们把时间推回到1957年,当时苏联已经根据缴获的德国“铁拳250”研制出了RPG-2反坦克榴弹发射器,作为一款底子来源于二战的武器,RPG-2在当时已经显得颇为落伍,不仅穿透力难以对抗西方新型坦克,而且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射程太短,有效射程仅150米,因此研制新型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势在必行,位于苏联红军城第47国家专业设计局(玄武岩设计局)的B.K.费鲁林总工程师承担起了这个重任,在苏联多家科研机构的协助下,很快拿出了自己的成果,经过一系列测试与改进之后于1961年6月16日苏联部长会议上被确定为苏军制式装备,这就是RPG-7,全名Ruchnoy Protivotankovvy Granatomyoty-7,这是俄语“轻型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第7型”的拉丁字母转写。
▲时至今日RPG-7仍然是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中服役,是最经典、最成功的单兵反坦克武器,没有之一。
RPG-7基于RPG-2改进而成,发射管也是沿用了RPG-2的40mm口径滑膛炮管,主要改进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发射管尾部增加了拉瓦尔喷管,气流经过拉瓦尔喷管之后就会由亚音速增加至超音速,用在无后坐力炮上面就能提高射程。另一个重大改进就是在炮弹上面增加了火箭发动机,炮弹以无后坐力炮原理被发射出去,以120m/s的初速飞行25米之后火箭发动机开始工作,把飞行速度提高到300m/s。靠着这两种方法双管齐下,RPG-7的有效射程大幅增加到了350米。
▲得益于超口径设计,RPG-7的种类相当丰富,作为60年代的老将,在使用新型后甚至可以威胁T-72这种第三代坦克。
从原教旨主义的角度来说,RPG-7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火箭筒,那么它和原教旨主义的火箭筒有何区别?最核心的区别就在于,火箭筒发射的是火箭弹,而RPG-7发射的则是火箭助推炮弹。这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工作机理上,火箭弹直接使用自身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就可以发射出去,不需要借助其他外力,发射管不需要承受膛压,只提供一个方向引导,实际上火箭弹即使是没有发射管也照样可以发射,像BM-13“喀秋莎”火箭炮就使用导轨发射。更有甚者,可以连导轨都舍弃,像我国107mm火箭炮就有一个绝活,就是在地面上挖个小土坡,把火箭弹摆上去就可以发射,不需要发射管也行,这种方是基于火箭弹自身的特性而生。
▲国产107mm火箭弹拿个沙包垫一下就能发射,换成火箭助推炮弹是绝对不可能这么做的。
而火箭助助推炮弹就不能这样做了,像107火箭弹的那个绝活你换成RPG-7的火箭助推炮弹就会发现根本发射不了,因为火箭助推炮弹首先是一枚炮弹,既然是炮弹那就必须要借助火药燃气的外力来把它发射出去(尤其是需要一根能够承受膛压的炮弹),火箭发动机只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单靠火箭发动机是飞不出去的,实际上RPG-7的火箭助推炮弹,本质上与155mm榴弹炮装备的火箭增程炮弹并无什么不同,只不过一个是无后坐力炮发射的,一个是榴弹炮发射的。
实际上,苏联时期正好有一种无后坐力炮,它的原理与RPG-7一模一样,那就是SPG-9型73mm无后坐力炮,RPG-7与SPG-9虽然原理一模一样,都是用无后坐力炮原理发射一枚火箭助推炮弹,但是西方却管它们一个叫火箭筒另一个却叫无后坐力炮,实在是有些滑稽,更有意思的是,BMP-1步兵战车的那门2A28型73mm低压滑膛炮,实际上也和SPG-9渊源颇深,只不过改用了榴弹发射器的高低压原理,而则是在SPG-9的炮弹基础上改进而来。
▲SPG-9原理与RPG-7一样但是却叫无后坐力炮。
综上,RPG-7并不能算是原教旨主义的火箭筒,否则的话,按照这个思路,SPG-9甚至2A28也成了火箭筒,更不用说在RPG-7配套的一众中,恰好就有一种没有配备火箭发动机的无动力炮弹,即专为反步兵设计的OG-7V高爆破片杀伤榴弹,如果按照上述思路,RPG-7在发射火箭助推的PG-7VM破甲弹时是火箭筒,在发射OG-7V时又不是火箭筒了,这下不就非常尴尬了。
▲OG-7V是一种没有配备火箭发动机同时也没有采用超口径设计的炮弹,大概是RPG-7家族里最小巧的那个。
而且RPG-7的英文全名也值得说道说道,前面说了RPG这三个字母是Ruchnoy Protivotankovvy Granatomyoty的拉丁字母转写,但是美国却把RPG解释为Rocket Propelled Grenade(火箭助推榴弹)的缩写,这实际是望文生义了,尤其是把R这个字母误解为Rocket(火箭),要知道此前的RPG-2就和火箭没有任何关系,再往前二战的RPG-43反坦克手榴弹也叫RPG但是更和火箭八竿子打不着,R这个字母代表Rochnoy,为轻型的、手持的之意,RPK轻机枪的那个R其实也是这个单词。所以说,RPG这三个字母在苏联这边从来就没有“火箭”的含义,苏联人其实并没有把RPG-7叫做火箭筒。
▲德国的“铁拳-3”火箭筒,其原理与RPG-7一样。
但是,RPG-7虽然不算原教旨主义的火箭筒,但是你也很难说它不算火箭筒,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火箭筒与无后坐力炮这两种武器的逐渐合流,二者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跟RPG-7类似的还有一位,那就是德国“铁拳”的传人,90年始装备的“铁拳-3”,同样是无后坐力炮原理发射火箭助推炮弹,但是西方也一直管它叫火箭筒,而我国这边更是把仿制RPG-7的69式叫“40火”叫了几十年,由于火箭筒与无后坐力炮的逐渐合流,管RPG-7叫火箭筒倒也没什么不对,只能说这是一笔糊涂账了。
战争片中的常客!世界著名的RPG-7,居然不算真正意义的火箭筒?
《军武次位面》作者:海东青
之前的文章中笔者向大家介绍了二战德国最经典的单兵反坦克武器“铁拳”无后坐力炮,这种武器曾经长期被人误解为火箭筒,但它其实并不是火箭筒,因为其发射的炮弹并没有配备火箭发动机,就是一枚无动力炮弹,因此“铁拳”本质是一次性无后坐力炮,而苏联后来根据”铁拳250”研制的RPG-2,由于同样是使用无后坐力炮原理发射一枚无动力系统的炮弹,因此也是无后坐力炮而非火箭筒。
▲好莱坞大片中美国大兵尖叫大喊“RPG”的经典场景简直可以说是RPG-7的活广告.
那么肯定有人好奇既然RPG-2不算火箭筒,那么在RPG-2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的RPG-7呢?这里先说结论,你可以管RPG-7叫“发射火箭助推炮弹的无后坐力炮”,也可以叫它“使用无后坐力炮原理的火箭筒”,深究起来就比较复杂,值得一篇文章来好好说道说道。
让我们把时间推回到1957年,当时苏联已经根据缴获的德国“铁拳250”研制出了RPG-2反坦克榴弹发射器,作为一款底子来源于二战的武器,RPG-2在当时已经显得颇为落伍,不仅穿透力难以对抗西方新型坦克,而且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射程太短,有效射程仅150米,因此研制新型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势在必行,位于苏联红军城第47国家专业设计局(玄武岩设计局)的B.K.费鲁林总工程师承担起了这个重任,在苏联多家科研机构的协助下,很快拿出了自己的成果,经过一系列测试与改进之后于1961年6月16日苏联部长会议上被确定为苏军制式装备,这就是RPG-7,全名Ruchnoy Protivotankovvy Granatomyoty-7,这是俄语“轻型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第7型”的拉丁字母转写。
▲时至今日RPG-7仍然是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中服役,是最经典、最成功的单兵反坦克武器,没有之一。
RPG-7基于RPG-2改进而成,发射管也是沿用了RPG-2的40mm口径滑膛炮管,主要改进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发射管尾部增加了拉瓦尔喷管,气流经过拉瓦尔喷管之后就会由亚音速增加至超音速,用在无后坐力炮上面就能提高射程。另一个重大改进就是在炮弹上面增加了火箭发动机,炮弹以无后坐力炮原理被发射出去,以120m/s的初速飞行25米之后火箭发动机开始工作,把飞行速度提高到300m/s。靠着这两种方法双管齐下,RPG-7的有效射程大幅增加到了350米。
▲得益于超口径设计,RPG-7的种类相当丰富,作为60年代的老将,在使用新型后甚至可以威胁T-72这种第三代坦克。
从原教旨主义的角度来说,RPG-7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火箭筒,那么它和原教旨主义的火箭筒有何区别?最核心的区别就在于,火箭筒发射的是火箭弹,而RPG-7发射的则是火箭助推炮弹。这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工作机理上,火箭弹直接使用自身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就可以发射出去,不需要借助其他外力,发射管不需要承受膛压,只提供一个方向引导,实际上火箭弹即使是没有发射管也照样可以发射,像BM-13“喀秋莎”火箭炮就使用导轨发射。更有甚者,可以连导轨都舍弃,像我国107mm火箭炮就有一个绝活,就是在地面上挖个小土坡,把火箭弹摆上去就可以发射,不需要发射管也行,这种方是基于火箭弹自身的特性而生。
▲国产107mm火箭弹拿个沙包垫一下就能发射,换成火箭助推炮弹是绝对不可能这么做的。
而火箭助助推炮弹就不能这样做了,像107火箭弹的那个绝活你换成RPG-7的火箭助推炮弹就会发现根本发射不了,因为火箭助推炮弹首先是一枚炮弹,既然是炮弹那就必须要借助火药燃气的外力来把它发射出去(尤其是需要一根能够承受膛压的炮弹),火箭发动机只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单靠火箭发动机是飞不出去的,实际上RPG-7的火箭助推炮弹,本质上与155mm榴弹炮装备的火箭增程炮弹并无什么不同,只不过一个是无后坐力炮发射的,一个是榴弹炮发射的。
实际上,苏联时期正好有一种无后坐力炮,它的原理与RPG-7一模一样,那就是SPG-9型73mm无后坐力炮,RPG-7与SPG-9虽然原理一模一样,都是用无后坐力炮原理发射一枚火箭助推炮弹,但是西方却管它们一个叫火箭筒另一个却叫无后坐力炮,实在是有些滑稽,更有意思的是,BMP-1步兵战车的那门2A28型73mm低压滑膛炮,实际上也和SPG-9渊源颇深,只不过改用了榴弹发射器的高低压原理,而则是在SPG-9的炮弹基础上改进而来。
▲SPG-9原理与RPG-7一样但是却叫无后坐力炮。
综上,RPG-7并不能算是原教旨主义的火箭筒,否则的话,按照这个思路,SPG-9甚至2A28也成了火箭筒,更不用说在RPG-7配套的一众中,恰好就有一种没有配备火箭发动机的无动力炮弹,即专为反步兵设计的OG-7V高爆破片杀伤榴弹,如果按照上述思路,RPG-7在发射火箭助推的PG-7VM破甲弹时是火箭筒,在发射OG-7V时又不是火箭筒了,这下不就非常尴尬了。
▲OG-7V是一种没有配备火箭发动机同时也没有采用超口径设计的炮弹,大概是RPG-7家族里最小巧的那个。
而且RPG-7的英文全名也值得说道说道,前面说了RPG这三个字母是Ruchnoy Protivotankovvy Granatomyoty的拉丁字母转写,但是美国却把RPG解释为Rocket Propelled Grenade(火箭助推榴弹)的缩写,这实际是望文生义了,尤其是把R这个字母误解为Rocket(火箭),要知道此前的RPG-2就和火箭没有任何关系,再往前二战的RPG-43反坦克手榴弹也叫RPG但是更和火箭八竿子打不着,R这个字母代表Rochnoy,为轻型的、手持的之意,RPK轻机枪的那个R其实也是这个单词。所以说,RPG这三个字母在苏联这边从来就没有“火箭”的含义,苏联人其实并没有把RPG-7叫做火箭筒。
▲德国的“铁拳-3”火箭筒,其原理与RPG-7一样。
但是,RPG-7虽然不算原教旨主义的火箭筒,但是你也很难说它不算火箭筒,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火箭筒与无后坐力炮这两种武器的逐渐合流,二者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跟RPG-7类似的还有一位,那就是德国“铁拳”的传人,90年始装备的“铁拳-3”,同样是无后坐力炮原理发射火箭助推炮弹,但是西方也一直管它叫火箭筒,而我国这边更是把仿制RPG-7的69式叫“40火”叫了几十年,由于火箭筒与无后坐力炮的逐渐合流,管RPG-7叫火箭筒倒也没什么不对,只能说这是一笔糊涂账了。
这可能是最全面的RPG-7火箭筒分析,不愧步兵武器之王
RPG-7火箭筒发展RPG一个让陆军作战小队、坦克装甲车辆、直升机等各类作战武器瑟瑟发抖的名词,RPG全称是Rocket-propelled grenade,中文名称是火箭推进榴弹,是一种前苏联研制的单兵肩托式反装甲支援武器,RPG发展到现在出现非常多的版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RPG-7,这款反装甲支援武器以可靠性佳、结构简单、坚实耐用、使用灵活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深得世界各国的认可,并和AK-47突击步枪一起同列为20世纪步兵武器之王,本期武器大讲堂就和大家分析这款著名的RPG-7无导向肩托式反坦克火箭推进榴弹。
结构组成和原理RPG-7火箭筒由苏联玄武岩设计局设计,在1961年左右开始大量生产服役,其研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取代当时苏联配备的RPG-2火箭筒,用来增强步兵班反坦克火力。
▲RPG-2火箭筒
整体的结构设计上基本上还是延续了RPG-2的设计,而在材料和细节方面做了比较大的提升,因而在稳定性和适应性会有所优化,整个发射器分为发射筒、瞄准具、手柄、护板、背带、护套、握把、发射机构、击发机构和保险装置等组成。
发射筒是一根口径为40毫米、长95.3厘米、重7kg的钢制圆管,一般为合金钢制成,以确保多次发射的可靠性,在发射筒的中部用木制的护板包裹,护板使用护板箍紧定防止掉落,这个部件的目的是用于隔热使用,避免在发射的时候造成射手受到发射筒的热量侵害。
在发射筒的前部是炮弹安装口,为了保证在安装炮弹之后能与发射筒内部的击针对准,发射筒的前端有火箭弹的定位销缺口,因此在安装火箭弹的时候只有对准这个缺口才能顺利安装到位,否则扳机机构将无法顺利使用。
在后部分则是一个通过旋钮链接在发射管上的文丘里锥管,用于更安全的在发射时将火药燃气引出发射筒后部,并在后端设计有护盘,用以防止泥土、沙尘和其他杂物堵塞尾喷管,这基本上就是发射筒的主要结构组成了,其中的护木和后部的锥管都是可以拆卸的,便于运输携带。
在发射管的最前部分,是一个可以折叠的准星,采用柱状准星结构,配合位于后握把上方的可折叠缺口式照门进行瞄准,其中照门是可以通过一个滑块来调整瞄准距离的。
在后握把的前方是扳机机构,RPG7的扳机机构比较特殊,采用的是和握把融合为一体的结构设计,扳机的发射机构设计在握把的上部分,内部由位于击针座室内的回弹式击针组件构成。
换句话说其击发的模式为杠杆式闭锁机构,在将火箭安装到位之后,扳机将会解除保险状态,这个时候扣压扳机,就会带动杠杆式回弹式击针组件,从而击发位于发射筒上的一个链接组件,而这个组件刚好在发射筒内部与火箭的底火对应,因此就可以通过这个结构从下方击发火箭发射药从而将火箭发射出去。
前面介绍过RPG7发射筒的前端有定位销缺口,只有火箭对准这个缺口的时候才能正常安装,而对准这个缺口之后再发射筒内火箭的底火就会对准击针,因此可以顺利的通过发射机构进行击发。
当然,RPG7自带的机械瞄具精度较差,且需要调整表尺,容易贻误战机,因此除了配备的机械瞄具之外,还配备有瞄测合一的光学瞄准镜,这个瞄准镜放大率为2.7倍,视场为13°。
通过瞄准镜的分划板上水平线进行测距和瞄准,对应不同的射程,并且根据所配备的不同炮弹对应不同的刻度。
其中最下方的刻度对应的是重型的炮弹,从下到上分别对应200米、150米和100米。
上部网格刻度中,左侧对应的是轻型弹头,从上到下分别对应的200米、300米、400米和500米。
右侧对应的是中型弹头,从上到下分别对应的100米、150米、200米和300米,中间的斜线刻度可用于测距使用。
这套系统具有很明显的苏联风格,可以快速拆卸与安装,便于在快速变化的战场上及时的进行精确火力输出。
在方面,RPG7是一种无后座力武器,在发射的时候炮弹向前的动量与炮管后方喷出的推进气体的动量会形成平衡,其炮弹主要采用的是PG-7VM 70毫米破甲弹、PG-7VS 73毫米破甲弹、PG-7VR双64毫米/ 105毫米破甲弹和TBG-7V 105毫米温压弹等等。
这些炮弹有一个特色是都具备两级动力,其中第一级是与尾翼共同卷在一个绿色纸筒内,拧在弹体后方的推进药,其主要作用是类似于跟我们上一期介绍的AT4无后坐力火箭筒类似的无后坐力炮原理,赋予榴弹初始速度。
当弹体离开发射器之后,弹体中部还有一级完整的固体火箭,用来加速炮体的速度,这个火箭喷嘴设计在弹体正中间,向外突起,在弹体飞离发射筒25米左右开始点燃工作。
RPG7的这种无后坐力炮+火箭增程发动机的设计在单兵火箭筒中是非常少见的,这种动力设计能让其炮弹的最大速度达到300m/s左右,而炮口初速度仅仅115米/秒,因此能在保证发射药不那么大的情况下还能拥有极好的射程,因此RPG7发射的炮弹最大射程为920米-1000米。
其炮弹的定时自毁引信为4.5秒,能对付各类不同的装甲车辆,其穿甲能力依据目标距离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有效射程内对均质装甲穿深为350毫米到400毫米之间。
而采用PG-7VR双64毫米/ 105毫米破甲弹的时候,穿深可以达到750毫米,并且对付爆炸反应装甲也非常有效,可以说是一款对付坦克等装甲车辆的有力杀器。
RPG7的采用两级的结构,所以可以发射更大口径的炮弹,因此只需要携带不同种类的炮弹就可以对付不同的目标,只需要后勤供给足够,一个RPG7作战单位可以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援,无论是现代化城市建筑作战还是对付人员集群杀伤都完全可以胜任。
而RPG7的官方售价才1600美元,黑市的价格仅仅200美元,几乎是一款物美价廉的单兵作战杀器,因此在中东地区大量服役。
曾经在1993年10月3日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地区,美军的两架UH-60“黑鹰”运输直升机被索马里武装配备的RPG7击落,这就是著名的黑鹰坠落事件。
RPG7自诞生之后,就以坚固耐用、使用简单、价格便宜和火力凶猛深受非正规军和游击队以至恐怖分子的认可,参加了从阿富汗到索马里,车臣到安哥拉等所有自1960年代起的大量冲突。
RPG-7火箭筒跟苏系的AK系列自动步枪一样,成为20世纪最强大的步兵武器,被誉为步兵武器之王,在世界范围内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一直服役至今。
《红海行动》看10遍!这份轻武器终极盘点你必须收藏!
轻武器文化的独特引领者
新浪官方微博:@轻兵器爱好者
每天一篇战术&枪械知识干货
7*24小时,不间断的战术大图
一部大家超预期的电影
在其上映之前,国内军迷们就已经对这部电影倍加关注。由于此前《战狼2》的成功,当时看来,《红海行动》想要赢得观众们的喜爱,着实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甚至早在预告片时,就已经有人“唱衰”《红海行动》。
但如今,林超贤导演和影片的拍摄团队用事实向所有观众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可谓是票房、口碑双“丰收”。而对于轻轻兵器爱好者们来说,片中丰富的武器装备也令所有军迷大饱眼福。
今天,轻兵器爱好者就来为大家重温片中出现的那些武器。本期略微剧透,请尚未观影的朋友们谨慎观看~
外军武器轮番上阵
早在预告片和海报中就能看出,片中我国海军的特种部队“蛟龙突击队”大量使用了西方国家的武器。这也曾经是最令观众们疑惑,甚至冷嘲热讽的一点。
但在影片之中已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本次“蛟龙”出国执行任务,后勤补给由所在国家负责,因此只能提供西方国家常用的口径和武器装备。事实上,能够使用外军武器是特种部队,甚至普通士兵所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这样在执行特殊任务的过程中,既容易保证供应,紧急情况下使用敌军武器,也可以避免秘密行动时留下证据。
如美国海豹特种部队在越南战争时期就大量使用了欧洲生产的轻武器,如德国HK-21E轻机枪、瑞典m/45冲锋枪等,以此来隐瞒真实身份。因此对于我军特种部队而言,掌握常见的外军轻武器使用技巧也不足为奇。
出发前,“蛟龙突击队”的队员们正在整理武器装备
2016年8月,我军南部战区特种部队赴巴西参加“第二届国际丛林巡逻比赛”,取得优胜。比赛期间,我军特种兵使用的就是巴西提供的外军武器
但即使是这样,片中轻武器的配置也着实有待斟酌。以步枪为例,片中的“蛟龙突击队”仅5.56毫米口径的自动步枪,就携带了3种:SCAR-L突击步枪、SG551突击步枪和CZ805突击步枪。这三种武器虽然都发射5.56毫米北约标准弹,但弹匣却无法互相通用,这多少使通用失去了意义。出现这种现象,恐怕只能理解为武器短缺了。
片中出现的5.56毫米口径的SCAR-L,加装了FN40GL榴弹发射器
狙击手顾顺携带的是短枪管的CZ805A2突击步枪,观察手李懂携带的却是一支SG551突击步枪,二者虽然都是5.56毫米口径,弹匣却不能通用
FN SCAR的大名相信所有观众都已经十分熟悉,无需做过多介绍了。CZ-805 BREN系列突击步枪是捷克最新型的突击步枪,其与SCAR自动步枪十分相似,采用模块化设计,有5.56×45mm和7.62×39mm两种口径。
CZ805目前已经取代了捷克陆军中的部分Vz.58突击步枪。不过CZ805系列的机匣原本计划使用塑料制造,虽然后来因为强度不足改为铝合金材料,但形状并未改变,因此增加了不少不必要的重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CZ公司已经着手重新设计了机匣,并命名为CZ806 BREN2系列。
加装了榴弹发射器的CZ805A1突击步枪
SHOTSHOW201上展出的CZ806 BREN2突击步枪
国产武器的使用
而另一方面,在影片开场的营救行动中,执行任务的“蛟龙”大多数使用的还是国产武器,但狙击小组的观察手却使用的是一支加装了高倍瞄准镜和消音器的SG551突击步枪。这就不可能解释为出国行动了。此外,片中出现的国产自动步枪也都是5.56毫米口径的97式步枪而非真正的95式,这可能是出于道具短缺而导致的。
要知道,即使是多年以前的《士兵突击》和《我是特种兵》系列这些在国内拍摄的军旅题材作品,出现的也大多是97式突击步枪。另外,片中的国产冲锋枪也是外贸的CS/LS2冲锋枪。不过,88式狙击步枪和92式9毫米自动手枪倒确实都是我国海军特种部队的制式装备。
王彦霖饰演的狙击手罗星戏份不多,却着实催泪不少,不过尴尬的是瞄准镜的盖子没打开……
使用CS/LS-2冲锋枪和QSZ-92手枪的队员
这个小盾牌想挡住子弹还是困难了点……
而在影片后期,队长手中又突然冒出了一支改装后的AKM突击步枪。这支步枪加装有红点瞄准镜、导轨护木、消音器、小握把和伸缩枪托,简直是“吃鸡”玩家梦寐以求的神器……扯远了,要知道,这些配件多数价格不菲,且在战乱地区相当稀有。
这样一支特殊的步枪,恐怕不可能是某个无名武装份子的装备了。而片中既没有交待这支步枪的来历,也没有任何敌人使用类似的武器,着实显得有些突兀。
手持“满配AK”的林导,您这瞄准镜确定能看见东西吗……
不过除去这些问题,片中的武器装备还是非常符合中东地区的故事背景的。片中所出现的G3自动步枪、AK系列突击步枪、AUG突击步枪均为中东各国常见的武器。
而政府军大量装备的M16自动步枪则是摩洛哥军方提供的制式武器。事实上,本片的拍摄过程得到了摩洛哥军方的大力支持,不仅是步枪,片中出现的包括“悍马”越野车、T-72B、M60主战坦克、“休伊”、“美洲豹”直升机甚至C-130“大力神”运输机,都是摩洛哥军方的现役装备。
T-72B和M60A3的追逐战,T72你跑什么呢!好像M60打得穿你一样……这辆越野车上不仅装了一挺FN MAG
车载机枪,竟然还有一挺二战名枪——勃朗宁M1919重机枪!这可真是古董了……
狙击大战
片中戏份最多的战斗,恐怕就是双方狙击手惊险刺激的狙击战了。片中,“蛟龙”狙击手顾顺使用的是一支布莱瑟R-93 LRS2狙击步枪,而观察手李懂使用的是一支加装了瞄准镜的SG551突击步枪。R-93狙击步枪是著名的直拉式枪机狙击步枪,其基于猎枪设计,精度相当高,射速也比普通的栓动狙击步枪更快。而SG551突击步枪也一向以精度高著称,加装瞄准镜后也可以作为狙击步枪使用。
事实上,对于不需要高精度狙击步枪的场合,在突击步枪上加装高倍瞄准镜充当狙击步枪在各队中都有先例。如美军的特种部队就常常在M16甚至M4卡宾枪上加装高倍瞄准镜使用,这些武器原本称作“狙击型M4”,后来则得到了专门的名称“侦查步枪”。而对于观察手来说,这种武器也确实是相当实用的。
将狙击步枪架在观察手的肩膀上能取得更好的视野,但对两人的默契程度造成了极大考验
现实中美军特种部队使用的“狙击型M4”,上面安装有6×的VCOG瞄准镜和RMR红点瞄准镜
清一色的HK产品
而在几次交火后,剩余队员经过修整,武器装备也换了一茬——几乎变成了清一色的HK产品!除了原来的突击步枪和机枪换成了MP5冲锋枪,R-93狙击步枪也换成了一支加装了高倍瞄准镜的G3A4自动步枪。这可能是队员们之前的武器在此前的交火之中损坏或耗尽导致的。
在现实中,德国国防军确实曾经使用加装瞄准镜的G3/SG1作为狙击步枪,直到今天仍然保留了一部分G3自动步枪作为精确射手步枪使用。不过相比同类的M14自动步枪和FAL自动步枪,G3的精度基本上属于“垫底儿”的,更别说使用伸缩枪托的G3A4型了。因此这一武器选择还是有欠考虑。
部分演员的合影,这里可以看到狙击手顾顺的R93狙击步枪变成了装有瞄准镜的G3A4自动步枪
这个片段中,观察手的SG551安装的高倍瞄准镜变成了EOTech全息瞄准镜,事实上,战场上是不能随意更换瞄准镜的,换装瞄准镜必须进行严格的归零,不然就完全没有精度可言了
两名机
除此之外,片中两名机——石头和佟莉的悲情故事也是一大泪点。片中两人使用的武器都是FN MINIMI轻机枪,这款机枪以M249的名称为军事爱好者们所熟知。片中,女机佟莉使用的是一支加装了伸缩式枪托、导轨护木和前握把的伞兵形MINIMI轻机枪,而石头使用的则是固定枪托的标准型,更接近大家熟悉的M249。
不过这两挺机枪都没有安装枪管隔热罩,因此外形上与M249还是有些不同之处的。其中,伞兵形MINIMI轻机枪枪管较短,不适合远程的火力压制,片中标准型与伞兵型的搭配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但有些可惜的是,与精彩的狙击战不同,这两挺机枪在片中基本上没有表现出压制性武器的身份。反而像是超大号冲锋枪一样,被演员提在手中冲锋陷阵,着实令人遗憾。
使用FN MINIMI轻机枪的女机佟莉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两挺机枪都没有安装瞄准镜女狙击手见多了,女机见过吗?机佟莉的演员蒋璐霞在微博上“
晒”肌肉,这可比那些小鲜肉们“MAN”多了!
AKM与标GLOCK
此外,在潜入作战中,加装了消音器的AKM突击步枪和格洛克手枪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关于格洛克系列手枪,想必不需要为大家过多介绍了吧!但这支AKM突击步枪,小便编还是要说上几句:现实中AKM标配的PBS-1消音器是需要搭配专门的亚音速弹的!而这种消音器由于采用橡胶密封垫闭气,发射几发子弹后消音效果就会大幅下降,因此像片中这样的激战,并非消音AKM的正常作战方式。
在阿富汗战争中,使用消音AKM的苏军特种兵多数只是在远距离上用单发射击偷袭游击队而已,而不是片中这样的室内潜入作战。在这种环境下,即使加装消音器,常规武器的枪声仍然是相当大的!
加装消音器的“满配AKM”
安装有消音器的格洛克手枪也是队员们的标准装备之一
林导您拍戏怎么还拿枪呢,真是太入戏了……
电影中的RPG
此外,与其他电影不同的是,《红海行动》中迫击炮、RPG-7,,乃至107毫米火箭炮这样的大威力武器一向都是“说打就打”,而不像其他电影中起到什么“决定性作用”。事实上,这也更符合实战场景。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片中的RPG-7火箭筒发射的都只是PG-7破甲弹。这种火箭弹是专门用于攻击坦克、装甲车一类装甲目标的,爆炸威力小的可怜。
如果片中能出现TBG-7云爆弹,或是OG-7V人员杀伤弹等弹种,对于军迷来说无疑是更加“幸福”了。
与其他影片不同,RPG-7和迫击炮这种“大杀器”在《红海行动》中可都是“说打就打”
RPG-7的三种:从上至下分别为PG-7VR串联战斗部破甲弹、OG-7V人员杀伤弹、TBG-7V云爆弹
毒刺立大功
此外,片尾立了大功的FIM-92“毒刺”单兵防空导弹也是紧紧地吸引住了观众们的眼球。“毒刺”导弹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设计制造的一种新型单兵防空导弹,相比上一代“红眼睛”防空导弹,“毒刺”具有了全向攻击能力和敌我识别系统,命中率也大大提高了。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北约国家也装备了这种性能优良的防空导弹,而且至今仍在服役。不过说起“毒刺”,就不可避免的再次提到阿富汗战争了。
在苏军入侵阿富汗期间,美国中情局向阿富汗游击队提供了大量的“毒刺”导弹,让他们袭击苏军的直升机。这一举动虽然给苏军直升机部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也使“毒刺”的技术再也不是秘密。尽管美国试图以高价回收这些“毒刺”,但收效甚微。
不要说中东地区的反美武装和恐怖组织,就连伊朗、朝鲜这些美国的“敌对”国家,也都装备上了仿制的“毒刺”导弹。也正是因为这样,美国后来对单兵防空导弹这种“大杀器”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了。
“毒刺”导弹飞出这么大的回旋……说吧,通用动力给你们塞了多少钱
《红海行动》再创经典
以一个轻兵器爱好者的角度来看,《红海行动》虽然也和其他战争片一样,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不过瑕不掩瑜,反观其他国产战争电影,均无法望其项背!许多网友喜欢把《红海行动》和《战狼2》放在一起对比,但在笔者看来,二者完全不是同一类型的作品——《战狼2》突出个人英雄主义,其主角均为我军退役士兵,行动也属于个人行为。
而《红海行动》讲述的则是正规部队远赴海外,深入敌后执行紧张而又艰难的战斗!在这方面,《红海行动》充分展现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不仅是在特效上,剧情中更是每时每刻都在提醒观众这一点:哪怕是解放军战士,哪怕是特种兵,也一样会受伤,会流血,会紧张,会退缩,会牺牲。如果一定要对比,那么《战狼2》就像是《第一滴血》,而《红海行动》更像是《黑鹰坠落》。
在此笔者也希望,将来的国产电影界能够出现更多像《红海行动》一样,甚至更好的作品!
原创内容,文章著作权属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轻兵器爱好者
轻武器文化的独特引领者
狂野+不呆板+不枯燥
“战术&枪械&眼界&先锋”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112/16962501966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