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画像歌词(少年画像)

时间:2023-11-09 17:20:49 来源:互联网 编辑:倚势凌人

莫扎特少年时代肖像400万欧元拍出 画中乐谱引关注

中新网11月29日电 据外媒报道,钢琴大师莫扎特13岁时的肖像,在巴黎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得400万欧元。

这幅画是在年轻的莫扎特于意大利巡回演出时画的,威尼斯的首席税务官皮耶卓•卢加蒂委托创作了这幅画。画中,莫扎特头戴白色假发,身穿精美的红色礼服,手指还放在琴键上,琴上放着一套乐谱。

近日,莫扎特13岁时的肖像画在巴黎展出。这幅肖像画于11月27日,在佳士得拍卖行公开拍卖。据悉,这幅画创作于1770年1月,当时年轻的莫扎特正在意大利巡回演出,是莫扎特一生中仅有的几幅肖像画之一。

佳士得指出,它是莫扎特一生中仅有的几幅肖像画之一,贝多芬和舒伯特的朋友兼赞助人利奥波德•冯•颂尼特纳在1865年重新发现了这幅画。

令专家们特别感兴趣的是,摆在少年莫扎特面前的乐谱上究竟是哪首曲子。这首乐曲现在被称作《维罗纳快板,KV 72a,G大调》 (Allegro of Verona, KV 72 a, in G major)。

一些音乐专家认为,此曲应为威尼斯作曲家巴达萨尔•加路比(Baldassare Galuppi)所作,也有人认为这一散佚多年的乐曲可能为年轻的莫扎特亲自谱成。

据悉,佳士得最初的拍卖估价是80万-120万美元。

天地同和 日月生辉——中国古代乐器赏读

【读书者说】

作者:冯卓慧(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编者按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音乐既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人修养的重要内容。它穿过历史的浩荡激流,见证了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而乐器,更是中华礼乐文明的有力见证。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编著的《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精粹》一书,近期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书中,编著者们通过一件件乐器,将笛哨初现、钟磬喤喤、丝竹相合、锣鼓生辉的中国古代乐器发展历程娓娓道来。今日,《光明悦读》约请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撰文,为读者展开一段中国民族乐器的溯源之旅。

编钟九件(春秋),通高最高78.7厘米、最低48厘米,1955年安徽寿县蔡候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人民音乐出版社提供

2020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一次展览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展览以“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为题,展出了200余件(套)中国古代乐器。依托于国家博物馆丰富的藏品资源,以及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二十余家文博单位支持,展出的200余件(套)展品涉及乐器、乐俑、图像等多种形态,时代涵盖了中华文明的各个阶段。2022年,国家博物馆择选其中的代表性展品,出版了名为《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精粹》的画册。

画册延续展览的立意,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乐器的文化特点。136件(套)艺术精品分为“鹤鸣九皋声闻于天”“钟鼓喤喤大音至乐”“丝竹相合妙音飞花”“云间锣鼔日月同辉”和“高山流水松风清音”五个部分展现,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乐器的一次集中展示。

远古之音,旷如川泽,先人执笛,洞开乾坤。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肇始,礼乐分明。钟声如天诏,磬声示神明,丝竹似流水,鼓声若雷鸣……在一组组精妙无比的图示与解说中,中华礼乐文明的生命力扑面而来。

九霄环佩琴(唐),通长123.5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人民音乐出版社提供

先民之乐

在《天地同和》一书中,收录的第一件乐器,是1986年出土于舞阳贾湖遗址的七孔骨笛。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7500~9000年。我们常说华夏文明五千年,有文献记载的信史三千余年。近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的迅速发展,这一认识被逐渐印证,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突破。舞阳贾湖骨笛的陆续出土,证明了早在9000年前,生活于这片土地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制造和使用乐器的技术。

这一件骨笛突出的特点是,其正面,特别是开设指孔的位置,有着清晰的刻划痕迹,可见骨笛的制作过程经过了精心的测量与计算。在另外的骨笛上还可以看到,在一个音孔的旁边钻了调整音高的小孔。这些都说明,在那个久远的时期,贾湖人已经具有了相当明确的音准观念和制作骨笛的技术标准。回溯相关研究可知,1987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和武汉音乐学院组成的测试组,曾对M282∶20号骨笛进行了测音。测试结果显示,该骨笛音质较好、音阶结构为六声音阶或者七声下徵音阶,还存在着转调演奏的可能性。

贾湖骨笛在艺术与工艺层面所表现出的高度,以及遗址中的生产

瑟(西汉),通长116厘米、宽39.5厘米,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人民音乐出版社提供

生活用具、契刻符号、农业畜业信息,都将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溯到前所未及的阶段。类似的器物在不同的文化遗址或国家多有出现,对于这一类器物的性质,学界还存在不同认识。而贾湖骨笛的乐器身份之所以被普遍认同,关键原因是,在我国中原、新疆与西藏等地目前仍有相似材质或演奏方法的乐器被使用着。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一斑。

学术界普遍认为,金属工具、文字、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脱离野蛮蒙昧、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这些标志出现于各个古老文明的早期阶段,且都属于人类意识与观念的创造性实践。音乐艺术,同样可视作文明的标志物,是人类脱离了生存需求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其产生的过程今人有多种解释。无论是模仿、劳动、巫术、表现还是求偶,都意味着人类对声音的使用已经脱离了自发阶段,成为有目的的自觉行为。音乐最初的表现形式应为人声。随着可发声器物的加入,音乐行为步入更加高级的阶段,乐器也从此成为音乐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物质形态的角度来看,乐器由粗简到精密,从单一材质到多种材料的结合使用,映衬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舞阳贾湖骨笛的发现,改写了对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认识,甚至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类文明诞生标志物的认知。

《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精粹》王春法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提供

黄钟大吕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礼记·乐记》中如是说。《礼记》,便是此书书名“天地同和”的由来。

《礼记》是记录先秦时期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对后世的政治制度、社会伦理、文化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关于礼仪制度的详尽论述,对华夏礼乐文明的传承起到了奠基作用。商周时期,中原地区逐渐进入阶级社会。这一时期因为青铜礼器的大量使用而被称为青铜时代。周王室为了维护统治权力,推行了一整套等级鲜明的制度体系——礼乐制度,而青铜礼器便是此制度的物化形态。以编钟为代表的青铜乐器,因其具有发声功用而成为礼器中独特的一类,甚至成为礼乐制度不可或缺的部分。

《天地同和》收录有青铜钟类器物二十余件(套),形制涉及铙、镈、甬钟、纽钟、钲、錞于、铎、句鑃多个类别,均为殷商至战国期间的典型器。虽然这些器物形态各异,应用范围不一,件数多寡不同,但均由青铜铸造而成,堪称人类青铜文明的巅峰之作。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组13件战国编纽钟,1957年出土于河南信阳长台关,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套完整的楚钟。由于保存情况完好,音乐性能优良,其演奏的《东方红》曾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播曲响彻中华大地,并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而进入太空。在录制《东方红》的过程中,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专家在钟体侧上方找到了五正声之外的一个偏音,由此完成了全曲的演奏。正是这样一个发现,揭开了认识合瓦形编钟历史之谜的序幕。

合瓦形的称谓最早见于《梦溪笔谈》,意为钟体形似两个瓦片扣合,这一形制是华夏先民独有的智慧创造。在青铜被称为吉金的时代,同样的原材料既可以制作武器、货币、生产生活用具,也可以制造象征身份的礼器。持有青铜器数量的多少,往往代表着国力的强大与否。如何高效地利用“祀与戎”活动中必需的原材料,是礼乐器的制造者面临的问题。合瓦形编钟天然地具备一钟双音特性,即正鼓部和侧鼓部可以发出两个独立的乐音,由此可以在相同的音列内减少编钟数量,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

当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鹏先生提出这一理论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同,直到1978年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他的看法才被无可辩驳地证实。在曾侯乙编钟3700多字的铭文中,绝大部分记录的是各诸侯国的音高关系,其正侧鼓分别标注着以三度音为基础的乐律学体系。当近世外国学者以“中国音乐基本由五声音阶构成,处于七声没有齐备,更遑论十二律”为主流观念的时候,青铜编钟的陆续发现,揭示出中国的乐人们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具有了12个半音的音高观念,并成功付诸实践。需要强调的是,中国音乐常见的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音乐,只是“以简御繁”理念的产物。

在《礼记·乐记》中,“礼辨异,乐统同”的观念被反复提及,强调了以礼乐器为代表的物质形式体现的是等级差异,而音乐的使用是为了强化统一的观念,通过文化的统一来实现归属的认同。因此,青铜乐器在这一历史时期不仅仅具有艺术审美的价值,其在凝聚民族精神、汇聚民族情感方面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华夏正声

如果只能选取一种乐器,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代表的话,我个人认为,当属古琴。《天地同和》一书,为古琴独立一章,即体现了其独特的地位。

古琴,又称七弦琴,别称“绿绮”“丝桐”“焦尾”等,这一历史悠久的乐器直到上个世纪还被称为“琴”。只是之后因众多外来乐器被冠名为带有修饰词的琴,如扬琴、胡琴、小提琴、钢琴等,才更名为古琴。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古琴在传统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关于古琴的文献可上溯至周代,如《礼记》《世本·作篇》中都有伏羲制琴的记载。周代以后,儒家“士无故不撤琴瑟”的观点深入人心,并成为文人四艺之首。正是在文人的拨弄下,古琴艺术形成了华夏艺术独特的审美品格,寄托着文人不流于尘俗的情感追求。出土于南京西善桥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生动地刻画了魏晋文人的风骨,其中古琴的形制已与现今的古琴完全相同,这在全世界的旋律乐器发展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唐代中期,古琴艺术发展到最为繁盛的阶段,记谱法与斫琴技艺的发展,为古琴艺术提供了更为宽阔的挥洒空间。特别是减字谱的出现,对琴曲的广泛流传贡献卓著。与其他传统音乐多用工尺谱标记音高与节奏的方式不同,古琴谱记载的是弹奏时的定调、弦序、徽位,以及左右手指法、奏法。这样的记谱方式是无法视唱的,观者无法从中读出乐音。脱离古琴,以汉字偏旁为元素的减字谱就是贾宝玉所说的“天书”。为一种乐器创造一种记谱法,一种记谱法只适用于一种乐器,这在人类的历史上同样是罕见的。也正是因为这一份长达千年的坚守,才保证了古琴乐器形制和古琴艺术品格的持久稳定,成为华夏正声的代表。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九霄环佩琴,为唐代雷氏所斫,是现存同名四器之一。琴体保存完好,通发牛毛断纹,整体风格浑厚圆润、精致内敛。不同于日本正仓院的偶然性封存,国内的唐代古琴能够传承至今,且大多保有优异的声音品质,得益于千百年来不断地弹奏与修缮。历代琴人通过弹琴与“知音”,完成超越时空的心灵沟通,并不断地将人文精神和情感内涵赋予古琴,将每一处结构、每一份尺度、每一次抚弄,都视作自然与生命的浓缩。在传世名琴的琴腹、琴底等处,多见题款刻印,借以寄情喻志,也体现着文人对古琴所特有的、非一般乐器所能比拟的文化情感。

乐器承载着文明,印证着历史,蕴含着情感,伴随着中华民族一路走来。骨笛、编钟与古琴,体现着中华民族于不同历史时期在音乐艺术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对中国音乐史的研究而言具有特殊的价值。然中华音乐文化博大精深,远非这些典型艺术形式所能涵盖。通览《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精粹》,可以感知,这些乐器精粹,来自丰厚文化积淀与丰富艺术形态的给养,也可以感受到,中华文明之浩如烟海,奔腾不息。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05日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单簧管四重奏《七个小画像》:更适合宝宝演奏的方法

在阅读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这样可以与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同时提升您的参感,小编也会持续更新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文|冷紫葉

编辑|冷紫葉

摘要

为了响应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即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地自信心,培养良好地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在音乐第二课堂中拓展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相关教学。尤其是在器乐重奏方面,因此中学生西洋管弦乐队以及各类专项乐器社团的组建与发展越来越普及,这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本文根据西安市铁一曲江第一学校西洋管乐队中单簧管社团的实际情况,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历,通过对单簧管四重奏《七个小画像》一堂课中四首乐曲教学分析及教学实践的完整论述,分析得出在中学音乐第二课堂中,器乐重奏课对于中学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以及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并通过实践总结出本堂课在重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使本次教学实践案例更好的为中学第二课堂的器乐重奏教学提供实践性依据。

选题目的及意义

“重奏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使人的情感从本能的欲望升华到高尚、的境界。”重奏音乐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的综合音乐素养。有管乐团的中学也开始积极组建各类器乐社团,一方面对学校西洋管乐团的排练起到辅助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从管乐团的排练中衍生出去,深入感受所学器乐的魅力,以及对器乐重奏直接的情感体验。

好在我国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音乐第二课堂社团实践活动占中学生各项活动组织的比重很大,其中单簧管社团重奏的排练与教学在中学音乐社团实践中占有重要一环。但中学器乐重奏第二课堂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一些学校不够重视器乐重奏课,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教学目的不够明确,排练时对学生重奏的问题解决不够细致,给学生讲解太少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整体演奏的效果。

《七个小画像》的音乐本体分析

《七个小画像》乐曲风格

《七个小画像》组曲中包含了七首风格各不相同的小乐曲,本堂课所排练教学的四首分别是《Chorale(众赞歌)》、((The Merry Farmer(快乐的农夫)》、((The Wild Horseman(粗鲁的骑手)》、((Winter Time(冬时)》。每首乐曲的风格正如他们的标题一样简单清晰明了。

《众赞歌》是舒曼用与孩子们去教堂时唱的某首众赞歌而作的,全曲运用典型的合唱织体,也就是所谓的“四声部写作”。旋律优美好听,整体音乐气质虔诚、安稳,仿佛身处在教堂之中。

《快乐的农夫》是整首小画像中最出名的一首,除了单簧管之外也被改编为各种乐器形式的演奏。此曲是舒曼在受到乡村剧中歌唱的启发而创作。舒曼在写原标题“快乐的农夫”之外,还有一个副标题“干完活回家”。因此曲子描绘的就是一个农夫干完了一天的活,一边扛着锄头,一边用一种很轻松的心态哼唱着小曲回家,整体呈现出一种氛围非常放松闲适的乡村农夫生活的场景。《粗鲁的骑手》这首作品中那些活跃的强音描绘的其实是舒曼的女儿玛丽在玩具木马上,拼命地胡乱敲打桌椅脚的声音,这个情景恰好被舒曼看到,有感而发就创作了此作品。改编者给了一个“快速”的速度术语,意在重奏时演奏出骑手“粗鲁”的音响效果。

《冬时》这首作品可以说是《七个小画像》当中最富有诗意的,阿德里安·路德维格·里克特曾这样解释这首作品:“森林和大地整个被周围的大雪埋葬了。厚厚的雪也覆盖了所有街道和整个城市。黄昏时分,随着飘落的雪花,又开始下雪了。”作品中大量出现的休止符也正是这种冬日诗意氛围感的点睛之笔。

《七个小画像》曲式结构

在舒曼的《少年钢琴曲集》中,因为音乐家本身的创作理念就是钢琴小品,所以改编成为单簧管四重奏作品《七个小画像》曲式结构基本上都是以二段曲式和三段曲式为主,笔者通过实际的作品分析总结出《七个小画像》中这四首小画像的曲式结构图。

《众赞歌》整体结构为展开性三段曲式,其图示如下:

乐曲的曲式结构为:呈示段A(1-8)+展开段A' (9-16)+再现段A《快乐的农夫》整体结构为展开性二段曲式,其图示如下:(17-24)

乐曲的曲式结构为:呈示段A (1-8)+连接(9-10)+展开段B (11-20)

《粗鲁的骑手》整体结构为展开性三段曲式,其图示如下:

乐曲的曲式结构为:呈示段A (1-8 )+展开段A' (9-12)+再现段A (17-24)

《冬时》整体结构为带再现句的展开性二段式,其图示如下:

单簧管社团四重奏《七个小画像》教学分析与实践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根据西安铁一曲江第一学校单簧管社团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们的年龄及水平阶段,本次教学案例以《七个小画像》中的四首曲目进行课堂设计与教学。单簧管四重奏《七个小画像》改编自舒曼的《少年钢琴曲集》中的七首标题钢琴作品,《少年钢琴曲集》是钢琴文献中为数不多将教学与艺术成功结合的作品之一,它的教学目的贯穿始终。

即便如此舒曼并没有仅为了教学目的而牺牲了整体的艺术标准,尤其是改编为《七个小画像》中的七首乐曲,这些曲目风格难度各异,都以“诗以”为基础,并通过标题表现出来。学生们在重奏过程中通过自身主观的理解结合标题内容,从而达到理论结合实际的最终效果。本次排练的作品《七个小画像》分为三个课时完成,《七个小画像》中的七首乐曲分别设计在三个课时中排练,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熟练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每课时教学内容简要

概括如下: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是整堂课的核心部分,教学环节以及内容的设计都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最后实现教学目标都有重要作用。本节课的新课部分共分为五个环节。

长音训练

在排练活动开始后,教师第需要学生们完成一项长音基本训练,谱例选取的是《众赞歌》中1-8小节。见谱例3-10

《众赞歌》排练教学

教师开始带领学生进行第一个曲目《众赞歌》的排练教学。《众赞歌》这首乐曲运用了典型的“合唱织体”,即四个声部分别对应的是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全曲一共八句,四小节一句,第一部分四句,第二部分四句,结构非常的规整。见谱例3-2。

加入旋律声部后,要提醒旋律声部注意大连线的演奏效果,要让旋律声部的同学提前将气吸足以确保乐句完整连贯的演奏效果,其次要强调乐曲4/4拍子的强弱规律,即强、弱、次强、弱,突出第一拍与第三拍的重音点,最后要让旋律声部的同学注意到乐曲是以弱拍起奏的方式开始的,使其提前做好弱起准备以保证旋律完美的演奏。见谱例3-3。

伴奏声部开始演奏前,教师需要让同学们进行打节拍练习,这样能够让伴奏声部的学生在重奏前对节奏有比较熟练的掌握。这首作品乐谱上标的是6/8拍,但却不是简单的3/8+3/8的节拍形式,因此应该突出第一拍与第三拍的重音点。在带领学生前两遍的节拍训练时,学生总是把节奏数成“一二三、一二三”或是“一二三、四五六”这样的形式,这样不利于学生感受到重音节拍。实际上这里带有的是进行曲的韵律感,应该以“一嗒嗒、二嗒嗒”这样的律动来打节拍。其次伴奏声部以弱拍起奏的方式开始,教师需及时强调学生在弱拍上进行吸气以确保第一小节的重音有力的吹奏。见谱例3-4}

接下来排练旋律声部,旋律声部重奏的时候,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吐音时对节奏以及音乐术语的把控。教师根据手势确定一个较慢的速度,要求吹奏旋律的一声部先演奏前八个小节。见谱例3-5。随后四声部演奏9-16小节。见谱例3-6。

中学生单簧管社团的组建与发展在西安市各大中学并不是很普及,但中学生单簧管社团的组建对于中学器乐社团实践活动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笔者通过在西安铁一曲江第一学校单簧管社团的实习,深刻体会到中学开展器乐社团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如果不进一步的推广与普及,对于中学的艺术教育以及美育教育都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以单簧管四重奏《七个小画像》中的四首乐曲为教学实践对象,以教学实习的方式对本次单簧管四重奏第二课堂进行教学实践研究。首先,笔者对本社团的基本概况及组织形式进行概述。其次,以具体排练单簧管四重奏《七个小画像》中的四首乐曲为例,进行乐曲本体的分析,包括对四首乐曲创作背景及创作风格等方面的分析。

再次,从教学分析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堂课整体的教学实践进行完整的分析阐述。最后,通过对本堂课的反思,总结出社团在这次教学实践中的可取之处和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对这些环节内容的梳理整合,最终形成一篇可为他人借鉴的中学生单簧管社团教学实践案例,为今后对西洋管乐以及单簧管专题研究感兴趣的人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

同时,在当今信息广泛有着丰富而又便捷的音乐环境,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听、看、体会甚至参与演奏,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希望社会各界加强对中学生单簧管社团建立发展的重视程度,让更多的人了解音乐,了解单簧管,了解单簧管重奏,通过单簧管的视角更好的学习与诊释音乐,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中学生单簧管社团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hixs.net/article/20231109/169625578590970.html